A. 員工復產復工安全培訓內容有哪些
1、認真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新工人須牢記的第一件事是要遵守工作場所的安全衛生規程,各種安全規程很多是從我們前輩的事故、傷害等經歷中總結出來的,我們應該嚴格遵守。
任何操作都應有正確的程序,它是能夠使操作「順利」「安全」「容易」進行的方法。因此,不按程序操作,就可能造成事故、傷害。有人認為「按自己的方式做就行」,按程序「太麻煩」,但「欲速則不達」。只有忠實的遵守操作程序,安全才能有保障。
2、崗前安全早預知
上崗前,要搞清楚工作中的注意事項,有不清楚的地方要積極提問,直到弄清楚。要檢查自己作業的范圍有無安全問題,有無打滑、摔倒的危險,使用的工具、用具有無損壞,使用的材料、機械有無異常。
在工作中要隨時想一想「下一步要進行的作業存在什麼危險」「如何才能避免這種危險」。嚴禁隨意進入危險區域和亂動閥門、電器開關等
3、安全常規知識
為生產需要所設的坑、壕、和池,應該有圍欄或者蓋板。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堆放,應該不妨礙操作和通行,廢料要及時清除。工作場所應保持清潔整齊。散放易燃易爆物質的場所,應該嚴禁煙火。對於易燃、易爆、燒灼及有靜電發生的場所作業的工人,禁止發放和使用化纖防護服及用品。
(1)復工復產知識培訓擴展閱讀:
常見觸電事故的主要原因:
電氣線路、設備安裝不符合安全要求。非電工任意處理電氣事務。移動長、高金屬物體碰觸電源線、配電櫃及其他帶電體。操作漏電的機器設備或使用漏電電動工具。電鑽等手持電動工具電源線破損或松動。電焊作業者穿背心、短褲,不穿絕緣鞋;汗水浸透手套;焊鉗誤碰自身。
臨時線使用或管理不善。配電設備、架空線路、電纜、開關、配電箱等電器設備,在長期使用中,受高溫、高濕、粉塵、碾壓、摩擦、腐蝕等,使電氣絕緣損壞,接地或接零保護不良而導致漏電。接線盒或插頭座不合格或損壞。
B. 企業開工第一課安全培訓內容是什麼
企業開工第一課安全培訓內容是裝置開工前容易存在的隱患及風險。裝置開工前的具體檢查內容。裝置開工過程中員工的權利和義務。員工安全應知內容。班組長如何在開工過程中發揮職責。以往事故教訓。火災應急救援培訓的消防知識。安全生產四心。
培訓的含義
培訓所獲得的技能對多個僱主同樣有用,例如教授基本閱讀技能、指導秘書如何打字及如何使用文字處理軟體等,企業是不願意為員工提供適用性很強的普通培訓,這一類培訓任務往往交給各類職業技術學校完成。如果企業提供普通培訓,一般是員工在接受培訓期間接受一個低於本來能獲得的工資更低的起點工資。
C. 復工復產七步法
法律分析:一個小組強運轉:成立由企業主要負責人牽頭的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下設人流管控組、隔離整治組、環境消殺組、宣傳教育組、物資籌備組。 一套方案強保障:結合企業生產實際情況和職工人員狀況,制定本企業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復工生產實施方案,細化落實到車間、班組,明確各級責任人。一組物資保健康:采購充足的口罩、紅外式體溫槍、消毒液、酒精等疫情防護用品,確保復工後防護措施到位,保障員工身體健康。一系列消殺保安全:企業復工前要提前對生產區、辦公區、生活區、公共區等公共場所和人員聚集場所的設施、設備進行消殺防疫,對生產設施設備進行安全檢查。一個隔離點保防控:設立廠區疫情防控隔離點,並全力勸返疫情重點地區(湖北籍、溫州籍、台州籍)企業員工在未接到上級通知前,不得返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D. 復工復產前必須組織全員培訓哪四項考試
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安全操作規范、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典型事故警示教育。
復工復產,是指因特殊原因、特殊時期、非常時期而使全部或大部分企事業單位不能進行生產活動、生產經營活動、停工停產後,由國家和地方政府統一指導的復工與復產相關事項及系列問題。2020年12月16日,「復工復產」入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
安全泛指沒有危險、不受威脅和不出事故的狀態。而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是指不發生工傷事故、職業病、設備設施或財產損失的狀況。也就是指人員不受傷害、物不受損失。要保證生產作業過程中的作業安全就要努力改善勞動條件克服不安全因素杜絕違章行為防止發生傷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