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傳染病防治知識 試題(醫院)
一、單項選擇題 1、甲類傳染病有:() A、霍亂、鼠疫B、麻疹、瘧疾 C、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D、乙腦、血吸蟲病 2、傳染病流行是指:() A、一個地區短期內突發多例同一種傳染病 B、一個地區突發某種歷年從未或很少發生過的傳染病 C 、一個地區某種傳染病的發病率顯著超過該病歷年的一般發病率水平D、一個地區某種傳染病的發病率顯著超過該病歷年的最高發病率水平 3、疫區是指:() A、發生傳染病的那個村子 B、發生傳染病的那個醫院 C、傳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體向周圍傳播時可能波及的地區 D、傳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體向周圍傳播時已經傳染到的地區 4、病源攜帶者是指:() A、接觸病原體的人 B、接觸傳染病病人的人 C、感染病原體無臨床症狀但能排出病原體的人 D、感染病原體有臨床症狀也能排出病原體的人 5、傳染病爆發是指:() A、短期內在一個家庭突然發生多例多種傳染病 B、短期內在一個家庭突然發生多例同一種傳染病 C、短期內在局部地區突然發生多例同一種傳染病 D、短期內在一個醫院突然發生多例同一種傳染病 6、對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規定,造成嚴重後果的處理辦法是:() A、個人檢討B、批評教育 C、依照刑法處理 D、向受害人道歉 7、傳染病分幾類:() A、2B、3 C、4D、5 8、採集、保藏、攜帶、運輸、使用可能導致甲類傳染病傳播的以及衛生部規定的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本,需經哪個部門批准:() A、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B、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 C、醫院D、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9、新修訂的《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法定管理傳染病有( )種: A、35B、39C、37D、40 10、醫療機構應當實行傳染病( )、()制度: A、預檢、分診B、分診、消毒 C、預檢、隔離D、消毒、隔離 11、對下列哪個傳染病,採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A、艾滋病 B、脊髓灰質炎 C、炭疽中的肺炭疽D、傷寒和副傷寒 1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是由下列哪個組織頒布的:() A、全國人大B、國務院 C、衛生部 D、省人民政府 13、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時,採取下列措施哪項是錯誤的:() A、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 B、對疑似病人應統一集中治療 C、對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應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採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 D、拒絕隔離治療時,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採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14、下列描述中,哪項是錯誤的:() A 、傳染病人、疑似傳染病人是指根據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診斷標准》,符合傳染病人和疑似傳染病人診斷標準的人 B、病原攜帶者是指感染病原體無臨床症狀但能排出病原體的人 C、疫區是指病原體從傳染源向周圍播散的單個疫源地 D、自然疫源地是指某些可引起人類傳染病的病原體在自然界的野生動物中長期存在和循環的地區 15、發現傳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應向哪個部門報告:() A、急救中心(110) B、當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C、當地人民政府 D、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二、是非題 1、患甲類傳染病、炭疽死亡的,應當將屍體立即進行衛生處理,就近火化。() 2、對甲類傳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進行居家隔離治療。() 3、傳染病疫情信息不能對外公布。() 4、醫療機構的基本標准、建築設計和服務流程,在資金短缺時可以適當降低對預防傳染病醫院感染的要求。() 5、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獲得感染屬於醫院感染。() 6、鄉鎮衛生院可以不報告傳染病疑似病例。() 7、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專業技術機構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進行調查、采樣。() 8、乙類傳染病中的某種傳染病可以按甲類傳染病管理。() 9、醫務人員可以公開傳染病患者的全部資料。() 10、國家實行有計劃的預防接種制度。() 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A2、C3、C 4、C 5、C 6、C 7、B8、A9、C 10、A 11、C 12、B13、B14、C15、D 二、是非題1、是2、非 3、非4、非5、是 6、非7、是 8、是9、非10、是
Ⅱ 幼兒園春季傳染病預防小知識
春季常見傳染病預防措施
合理膳食,增加營養,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郊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體氣血暢通,筋骨舒展,增強體質。
不到人口密集、人員混雜、空氣污染的場所去,如:農貿市場、個體飲食店、游藝活動室等;
勤洗手,並用流動水徹底清洗干凈,包括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
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尤其宿舍、電腦室、教室等;
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規律;注意不要過度疲勞,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不食、不加工不清潔的食物,拒絕生吃各種海產品和肉食,及吃帶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隨便倒垃圾,不隨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類並統一銷毀。
春季常見傳染病家長注意事項
1、適時增減衣服:要遵循"春捂秋凍"的古訓,初春乍暖時,不要急於給孩子減衣,氣溫驟降時,要及時添衣。
2、注意衛生:要經常保持室內清潔,開窗通風,使室風空氣新鮮,陽光充足。要勤曬被褥和換衣裳,少帶小孩去擁擠的公共場所。
3、合理膳食:日常膳食中,除吃適量魚、肉、雞、蛋外,應多吃些乳、豆製品、蔬菜和水果。嬰幼兒必要時要吃點魚肝油和鈣片。
4、充足睡眠:春天易發生"春困",保證小兒充足睡眠,既有利於小兒生長發育,又可增強免疫力。
5、加強室外活動:春和日麗,萬物生發,讓孩子到室外活動,能得到日光照射,吸進新鮮空氣增強小兒造血及免疫功能。
6、計劃免疫:要按計劃及時進行預防接種,以預防小孩子常見傳染病。
Ⅲ 常見傳染病防治知識試題及答案
4、性交時只要使用安全套就可以預防艾滋病。( ) 5、保護HIV/AIDS患者的合法權益,是做好預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內容之--。( ) 6、艾滋病(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機會性感染和機會性腫瘤為特徵的一種傳染病,又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 7、我國HIV-l主要流行株是HIV-l的B,E亞型。( ) 8、HIV感染的確診需病原學檢查,如兩次初篩試驗抗體陽性即可確診HIV感染。( ) 9、如母親為艾滋病人,其新生兒血中HIV抗體陽性,即可確診是感染了HIV。( ) 10、抗病毒治療主要是抑制病毒在體內復制,目前主張聯合用葯。( ) 11、與艾滋病患者共同進餐可以感染艾滋病毒( ) 12、HIV急性感染期中,患者不具備傳染性,無任何症狀( ) 13、沒有症狀的帶病毒者可以將病毒傳染給他人( ) 14、因為艾滋病毒只感染少數有危險行為的人,因此我們無須進行大量的健康教育( ) 15、艾滋病目前不能治癒,提高病人生存質量和延長生存期是治療的最終目標。( ) 三、填空題 1、日前已證實,艾滋病主要通過 、 、 途徑傳播。 2、從感染艾滋病病毒到抗體可測出的這段時間稱為 。 3、影響艾滋病流行因素主要有 、 、 以及 等。 4、對HIV傳染源的控制應採取 、 和 措施。 5、對 HIV傳播途徑的控制主要手段是 、 、 、 以及 。 6、HIV感染分為三期,是 期、 期和 期。 7、目前HIV/AIDS的預防主要是採取以 為主的綜合性預防措施。 8、隱球菌腦膜炎的首選治療是 。 9、目前認為HIV感染者開始抗HIV治療最好的時機是 。 10、疊氮脫氧胸苷(Azidothymidine AZT)又名(Zidovudine ZDV)其作用機制是抑制 減少HIV的復制. 11、艾滋病全稱為 ,是由 感染引起的一種傳播速度快,目前無法治癒但能夠預防的傳染性疾病。 12、艾滋病是以嚴重免疫缺陷為主要臨床特徵的傳染性疾病,其感染各期的確診必須根據 和 綜合分析,慎重診斷 13、典型的艾滋病毒感染,從感染到死亡經歷以下階段: 、 、 、 。 14、艾滋病的傳染源為 、 。 四、簡答題 1.艾滋病的全稱 2、艾滋病的感染主要通過哪些途徑傳播? 3、HIV主要存在於HIV感染者的哪些體液中?在外界抵抗力強嗎?什麼樣的消毒葯物可以用於艾滋病病毒的消毒? 4、診斷艾滋病的依據應從哪些方面考慮? 5、當發生艾滋病流行時,應採取哪些控制措施? 6、艾滋病的治療原則? 7、艾滋病的傳染源? 8、艾滋病的易感人群? 9、HIV初篩試驗的試驗方法的要求是什麼? 10、簡述HIV感染到艾滋病期常見的臨床表現? 11、最常見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是什麼?試述其主要臨床表現? 12、什麼叫HIV感染的「窗口期」? 13、艾滋病常見的機會性感染和腫瘤包括哪些? 14、試述艾滋病毒不傳播的途徑。 15、試述對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醫學管理的內容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l、B 2、A 3、D 4、D 5、B 6、C 7、D 8、D 9、A 10、B 11、B 12、D 13、C 14、D 15、C 16、D (二)是非題 1、錯 2、對 3、對 4、錯 5、對 6、對 7、錯 8、錯 9、錯 10、對 11、錯 12、錯 13、對 14、錯 15、對 (三)填空題 1、性接觸、血液及血製品、母嬰2、窗口期 3、高危行為人數的增加、知識缺乏和社會歧視、經輸血和其它醫源性感染、人口流動 4、疫情報告、AIDS和HIV感染者的醫學管理、針對接觸者的預防措施 5、控制HIV經性傳播、控制HIV輸(受)血液傳播、控制醫源性傳播、對吸毒的控制、控制母嬰傳播 6、急性HIV感染、無症狀HIV感染、艾滋病7、切斷傳染途徑8、兩性黴素B 9、CD4<350/mm 10、逆轉錄酶11、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12、流行病學接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結果13、急性感染期、無症狀感染期、艾滋病前期、艾滋病期14、病人、HIV感染者 (四)簡答題 1、艾滋病的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一種由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生存於人體的血液中並攻擊人體免疫系統。 2、主要的傳播途徑有三種:經性接觸傳播、經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 經性傳播:全世界的HIV感染約75%通過此途徑傳播的。性接觸包括同性間和異性間的性接觸傳播,同性戀者、異性戀者和雙性戀者均可因接觸而相互傳染, 血液傳播:如果輸入帶有HIV的血液、血液製品或與HIV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或針頭、都有傳播的危險。 母嬰傳播:感染了HIV的婦女在懷孕、分娩或哺乳時期、可以將病毒傳給胎兒或嬰兒。 3、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於HIV感染者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中,艾滋病病毒在外界抵抗力較弱,它比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抵抗力低。因此,一般用於乙型肝炎的消毒葯物,完全可以用於艾滋病病毒的消毒。 4、診斷主要從三方面考慮: (l)HIV抗體檢測經確認試驗陽性。 (2)臨床表現。 (3)流行病學史。如配偶或性伴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多性伴、靜脈注射毒品,接受過HIV污染的血液、血製品或曾被HIV污染的利器刺破等。 在三條中最主要的依據是:HIV抗體陽性。而某些臨床表現和流行病學史可提示應考慮做HIV抗體檢測。 5、當發生HIV疫情時,應採取傳染源控制和傳播途徑控制的手段 傳染源的控制措施: (1)疫情報告:一旦發現HIV感染者應向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 (2)HIV感染者的醫學管理:指密切隨訪觀察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的病情變化。為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提供醫學、心理咨詢。 (3)對接觸者的預防措施:與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密切相關的接觸者進行醫學檢查和HIV的檢測,為他們提供相應的咨詢服務。 傳播途徑的控制: (1)控制HIV經性傳播:樹立健康的性觀念向進行安全性行為,避免婚外性行為和多性伴的高危行為。 (2)控制輸(受)血液傳播:對所有獻血員都要進行HIV檢測。以保證安全供血。 (3)控制醫源性傳播:加強醫院管理、嚴格消毒制度、減少醫院交叉感染,同時做好職業暴露的安全性防護。 (4)吸毒的控制:為靜脈吸毒者提供清潔的一次性注射器,或者採用美沙酮遞減療法。 (5)控制母嬰傳播:做好HIV陽性婦女的咨詢工作,勸其最好不要生育,對分娩後HIV陽性母親應採取人工喂養來替代母乳喂養,並對好新生兒定期隨訪,密切注意新生兒的感染情況。 6、目前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葯物,多採用綜合治療:包括心理治療、抗HIV病毒治療、預防和治療機會性感染、支持療法等,其中以抗病毒治療最為關鍵。 7、艾滋病患者,無症狀攜帶者及HIV感染急性期均系傳染源,病毒存在於血液、體液和精液內,感染者在抗體陽轉陰前即有傳染性。 8、不分種族,年齡,男女均可感染,以中青年佔多數。 9、敏感性高,不能出現假陰性,但允許有少量的假陽性。 10、臨床有不規則低熱在1個月以上,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結腫大直徑〉lcm,慢性腹瀉在4一5次日以上,體重下降10%以上,常合並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蟲肺炎、巨細胞病毒感染、弓形體感染、隱球菌腦膜炎或進展迅速的肺結核、皮膚粘膜的卡波濟氏(kaposi)肉瘤等,少數中青年患者出現痴呆症。 11、最常見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為卡氏肺孢子蟲肺炎。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夜間盜汗、乏力、不適和體重減輕,呼吸短促;血氧分壓明顯降低,胸部X光片為彌漫性或對稱性肺門周圍間質性浸潤。 12、HlV感染後2一4周,機體HIV抗體出現陽轉,這段從感染HlV到血清HIV抗體陽轉的時間,稱為"窗口期",其時間長短因病毒的致病性和宿主的免疫應答不同而異,但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所採用檢驗方法的敏感度。 13、艾滋病常見的機會性感染和腫瘤有:1、卡氏肺孢子蟲肺炎 2、肺結核 3、念珠菌性食管炎 4、神經系統疾病 5、卡波濟肉瘤 6、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14、HIV不能通過空氣、一般的社交接觸或公共設施傳播。與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感染HIV。一般接觸如握手、擁抱、共同進餐、共用工具、辦公用具等不會感染艾滋病:HlV不會經馬桶圈、電話機、 餐炊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而傳播;蚊蟲叮咬不傳播艾滋病,但是要避免共用牙刷和剃須刀。 15、對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的醫學管理是指密切隨訪觀察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的病情變化,為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提供醫學、心理咨詢;為防止HIV傳播而採取綜合性的措施等
Ⅳ 幼兒園保健員業務知識培訓測試題答案
幼兒園保健員業務知識培訓測試題答案 姓名: 日期: 得分: 一、填空題(30分,每小題3分): 1、健康的新概念除(身心健康)以外,還包括(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 2、兒童進餐時間不應少於(20—30)分鍾,保證兒童吃飽每餐飯。 3、幼兒園應重視幼兒體格鍛煉,充分利用(日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開展戶外活動。 4、傳染病發生和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是(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5、對疾病的防治應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隔離)、早治療。 6、預防佝僂病最簡便、最有效的方法是(曬太陽)。 7、幼兒的毛巾、水杯要(專人專用),堅持( 每天 )消毒。 8、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及環境衛生,做到勤 ,勤曬 ,勤開窗通風。 9、每天做到適量運動,充足睡眠,避免過度 。 10、盡量不帶幼兒去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 ,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二、選擇題(20分,每小題2分) 1、保教人員的教育專業素養除要求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還要求具有一定的(A ) A.研究能力 B學習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2、體格鍛煉的意義,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D ) A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B促進生長發育 C使小兒神經精神得到發展 D 以上都對 3、電擊傷,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D ) A立即脫離電源 B立即關閉電源 C用木棒等非導電物將電源分離 D雷雨可在樹下、高層建築下避雨 4、食物中毒的預防,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E ) A加強食品衛生、飲食衛生,做好食品驗收 B生熟食品分開存放和加工 C不吃腐爛變質食物,不吃剩飯菜 D外購食物要加熱再吃 E以上都對 5、預防以外事故發生的措施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E ) A保教人員帶小兒外出遊玩應點清人數 B托幼機構門窗有插銷和欄桿 C剪子刀針等必須放在有鎖抽屜里 D 熱水瓶、熱湯盆等放在小兒拿不到的地方 E以上都對 6、兒童整理物品應做到(A) A、將物品玩具歸還原位 B、將物品隨意擺放 C、將各類物品集中擺放 D、不用將所用物品或玩具擺放回原處 7、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主要有( D )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A、學習 B、游戲 C、戶外活動 D、進餐、午睡、入廁 8、幼兒乳牙有多少顆?( A ) A、20顆 B、24顆 C、32顆 D、22顆 9、熱情、直率、精力旺盛、勇敢積極,但情緒容易激動,脾氣暴躁,具有很高的興奮性和較弱的抑制力是( B )氣質類型的特點。 A、粘液質 B、膽汁質 C、多血質 D、抑鬱質 患兒全身不適,咽痛明顯。咽及扁桃體顯著充血,亦可見膿性分泌物。舌質紅,乳頭紅腫如草莓,稱楊梅舌。頸部及頜下淋巴結腫大,有觸痛。這是(c)的症狀。 A、水痘 B、風疹 C、猩紅熱 D、麻疹 三、判斷題(20分,每小題2分): 1、幼兒發高燒,應先用退熱片,後送醫院治療,以免病情加重(√) 2、給幼兒吃葯不用管什麼葯都可以混在一起吃。(×) 3、、創設學前教育機構物質環境時,不僅要考慮是否符合美觀、安全、衛生、還要考慮是否滿足兒童發展的需要。(√) 4、水痘是由水疫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5、病原攜帶者指本人無臨床症狀,但可以將病原體排出體外使別人受到感染的人,這種人對健康人的威脅比病人輕。(×) 6、流感常易引起中耳炎、支氣管炎、肺炎、心肌炎等合並症,故應及時治療,加強護理。(√) 7、人的心理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 8、常常皮下出血,牙齦出血,是由於缺乏維生素A所致(×) 9、紫外線消毒的時間應不少於半小時(√) 10、注意飲食衛生,預防病從口入。引起疾病的細菌、病毒、蟲卵或有毒物質。全是經消化道進入體內的。(√)三、簡答題(30分,每小題10分): 1、體弱兒童有哪幾類? 答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生長遲緩輕度營養不良、反復感染(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哮喘)、腎炎、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及特殊兒童—肥胖兒等。 怎樣給幼兒喂葯?幼兒園用葯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答:1.保健人員負責喂葯,送葯時間日托為餐後20分鍾,不許幼兒自己隨便拿葯吃。2.鼓勵幼兒自己吃葯,甜葯先吃,苦葯後吃,保健人員必須看著幼兒把葯吃下再離開。3.只接受家長送治療性葯物,不接保健葯和滋補葯。4.用葯前要核對班級、姓名、葯名、用葯時間、劑量、葯物是否沉澱變質。 怎樣給幼兒喝水?應注意什麼?茶杯應該怎樣消毒? 答:幼兒入園半小時後,保溫桶內應有幼兒飲用水,保證幼兒隨時喝到溫度適宜的溫開水:茶杯箱里也要有消好毒的茶杯供幼兒飲水使用; 應注意:水溫不宜過燙,也不宜過冷,以水滴到成人手背不燙為標准。 茶杯消毒:茶杯要專人裝用,如果當天只喝水,茶杯需要消毒一次,如果用茶杯喝牛奶或豆漿,必須立即清洗後放入消毒櫃消毒,一般消毒20分鍾左右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