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培計劃遠程教育教師需要多少學時多少學分
國培計劃評分標准
考核項目 考核要求 分值 基礎項 課程學習時間 若學員專學習總時間達到或超屬過2880分鍾,則分數=滿分60分。若學員學習總時間少於2880分鍾,則分數=學習總時間/48。 課程學習時間是指學員在課程頁面觀看視頻課程、閱讀文本資料等內容的時間,由系統自動統計,分模塊計時,每模塊課程限定最高時間為1080分鍾,超過不再累計,學習總時間=每模塊課程學習時間之和,學員可在學習統計中查詢(次日早晨更新)。 60 學思作業 學思階段,學員完成模塊二、三、四課程作業各1篇,若學員提交作業3篇,則分數=滿分10分。若學員提交作業少於3篇,則分數=作業篇數×3。學員需在3篇作業中自薦一篇至班級輔導教師批改。 10 知行作業 知行階段,學員參加同課異構研修活動,獨立寫一份「同課異構」的教學設計、提交一份修改後的教學設計和一份研修心得體會,這3篇作業學員需在「培訓課堂」的「培訓總結」中提交,
B. 國培計劃有什麼用
國培計劃是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由教育部、財政部2010年全面實施,是提高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 「國培計劃」包括「中小學教師示範性培訓項目」和「中西部農村骨幹教師培訓項目」兩項內容。
主要包括中小學骨幹教師培訓,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班主任教師培訓,中小學緊缺薄弱學科教師培訓等示範性項目,為全國中小學教師培訓培養骨幹,作出示範,並開發和提供一批優質培訓課程教學資源,為「中西部農村骨幹教師培訓項目」和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2)北師大國培計劃遠程培訓擴展閱讀:
中西部農村骨幹教師培訓,主要對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同時,引導地方完善教師培訓體系,加大農村教師培訓力度,提高農村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培訓計劃主要包括農村中小學教師置換脫產研修、農村中小學教師短期集中培訓、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
C. 我正在參加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國培計劃),有沒有一種軟體可以讓教師培訓自動掛機,老是點確定太煩人
教師培訓自來動掛機,很容易源啊
網上有個軟體:教師遠程培訓輔助,用起來很方便,掛上就不用管了,現在升級到3.0啦
可以上網路搜一下」教師遠程培訓輔助3.0「,很容易找到的
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國培計劃)的確很好玩啦
D. 趙亞夫的研究課題
1.1986年,參與「中學歷史教學法課程建設」項目(主持人於友西先生)。校級。
2.1996年,主持「中學歷史教育學課程內容及體系改革」項目,校級。獲優秀獎。(3千元。驗收合格,獲優秀獎)。
3.1996年到1999年,主持校級「中學歷史教育原理」項目。校級。(3千元)
4.1997年,參與教育部考試中心項目「歷史學科考試試題的理論與編制技術研究」(主持人聶幼犁),負責 「日本學校歷史學科考試試題的理論與編制技術研究」的分課題。省部級。(2千元)
5.1998年,主持「校公共選修課程《世界歷史與文化》資源建設」。校級。(5千元)
6.1998年,主持北京市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社會課課程標准》的研製。市級。(8萬)
7.1998年到1999年,參與教育部基礎司「21世紀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走向分析研究項目」(主持人劉兼),負責綜合文科研究項目。國家級。
8.2000年,任國家基礎教育改革《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社會課程標准》(3-6年級)課題組第二牽頭人。(第一負責人高峽)國家級。(10萬)
9.200年,任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歷史與社會課程標准(一)》(7-9年級)課題組核心成員。(主持人袁貴仁)國家級。(2萬)
10.2001年,任國家基礎教育改革《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課題組核心成員。(主持人魯潔)國家級。
11.2002年,任北京《社會》教科書主編。市級。(60萬)
12.2002年,任北師大版《品德與社會》教科書副主編。負責教科書開發(與高峽合作)。國家級教科書。(10餘萬)
13.2002年,主持師范司與高等教育出版社聯合項目「基礎教育新課程學科教學研究」——「歷史新課程研究系列」(項目單位高等教育出版社)。國家級。(6萬元)
14.2003年,任全國「十五」教育科學規劃國家重點課題分課題「小學綜合課程教材的開發與實驗研究」項目第二主持人。(AHA010019—14),國家級。(第一負責人高峽)
15.2004年,任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子課題《歷史與社會》實驗調研、對策分析及工作推進課題組」 (專業支持組)組長。國家級。(20萬)
16.2006年,任《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修訂組核心成員(主持人戚萬學),負責「實施建議」部分的修訂。國家級。
17.2006年,參與北京市重大項目「首都市民防災自救行動計劃」(項目單位北京出版社),負責編撰《首都市民防災應急手冊》,擔任執行主編。市級。(總經費900萬)
18.2007年,主持教育部「國培計劃」高中歷史新課程遠程培訓項目。省部級。(3萬)
19.2007年,參與國家「十一」教育科學規劃項目「義務教育課程標准深化研究」(主持人高峽),負責國外初中社會科、歷史課程標準的研究。國家級。(經費由中央教育科學所撥款)
20.2008年,主持教育部「國培計劃」高中歷史新課程遠程培訓項目。省部級。(6萬)
21.2008—2010年,主持山東、海南高中歷史新課程遠程培訓項目。省部級。(每年8萬)
22.2009—2010年,主持教育部「國培計劃」高中歷史新課程遠程培訓。(每年14萬)
E. "國培計劃" 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遠程培訓教學設計表怎麼填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教師〔2013〕13號)和《教育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4年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教師廳〔2014〕1號),根據《安徽省教育廳關於全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實施意見》(皖教師〔2014〕9號,以下簡稱「省『提升工程』實施意見」)和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關於做好2014年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相關工作的通知》(教師司函〔2014〕56號)要求,決定組織實施2014年「國培計劃」——安徽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項目(簡稱「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項目」)。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標任務 通過組織實施2014年我省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項目,對7.14萬名中小學(含幼兒園,下同)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學科教學能力和專業自主發展能力;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與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測評、建立教師主動應用機制相結合,激發教師參訓動力和應用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教學、進行日常工作的主動性。 二、項目設置 2014年我省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項目設置3個子項目: 子項目一:「國培計劃(2014)」——安徽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採用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方式,對農村地區中小學幼兒園在職教師分層次進行不少於80學時培訓(網路研修50學時、對網下現場實踐和校本研修開展的專家巡迴指導30學時),校本研修為期一年。培訓60000人,其中高中教師5000人、初中教師20000人、小學教師30000人、幼兒園教師5000人。 子項目二:「國培計劃(2014)」——安徽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骨幹隊伍專項培訓。採用集中面授、網路研修與校本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對中小學校長(園長)和專兼職培訓者(含教研員)分類別進行不少於80學時培訓(集中面授50學時、網路研修30學時),骨幹隊伍須完成本區域為期一年的校本指導任務。培訓校(園)長600人、培訓者400人。 子項目三:「國培計劃(2014)」——安徽省中小學信息技術應用示範校管理者提升培訓與教師全員培訓。原則上設置20個項目縣,遴選200所項目校(高中20所、初中80所、小學100所)。培訓項目校管理者400人(每校2人)、項目校在職教師10000人(平均每校50人)。包括以下2個類別: 1.中小學信息技術應用示範校管理者提升培訓。採用集中面授、影子培訓與網路研修相結合的方式,對項目校管理者進行不少於80學時的提升培訓(集中面授與影子培訓50學時、網路研修30學時)。 2.中小學信息技術應用示範校教師全員培訓。採取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方式,以項目校為單位,組織全體教師參加不少於80學時培訓(網路研修50學時、對網下現場實踐和校本研修開展的專家巡迴指導30學時),校本研修為期一年。 三、實施時間 2014年我省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項目,原則上於2014年11月啟動,2015年6月底前結束培訓,2015年7月開展發展測評和項目實施績效考評等工作。 四、培訓對象 2014年我省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項目的培訓對象為中小學幼兒園在職教師、學校管理者和專兼職培訓者;原則上,參加過「英特爾未來教育」「微軟攜手助學」「樂高技術教育創新人才培養計劃」「中國移動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訓」和「安徽省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等項目培訓,並取得結業證書的教師,今年不選派參訓。 子項目一和子項目三的項目校教師全員培訓的參訓學員年齡、職稱不限。參加子項目二的校(園)長應為正職校(園)長,專兼職培訓者應為信息技術(或教育技術)學科領域的骨幹培訓者(含教研員)。子項目三的項目校管理者提升培訓的參訓學員應為項目校的教學校長和教導主任。 五、總體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培訓工作職責。 各地應認真落實省「提升工程」實施意見要求,建立組織機構,形成市縣校三級組織實施網路,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定專門機構(部門)具體負責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各項工作,中小學校長是本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的第一責任人。各地各校應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建立組織管理和業務指導團隊,具體分工,明確職責,責任到人。 (二)統籌規劃,完成年度培訓任務。 各地要根據省「提升工程」實施意見對年度任務的要求,按照本地中小學教師總數的15%落實今年的培訓人數。按照區域整體推進、學校全員參訓的原則,統籌安排,扎實做好參訓教師派訓、項目校遴選和組織實施等工作(參訓子項目一和子項目二學員人數見「附件2」,子項目三的項目校及學員人數見「附件4」),確保完成年度培訓任務。 (三)創新模式,確保教師培訓質量。 推行集中面授與網路研修相結合、網路研修與現場實踐相結合的混合式培訓,重點實施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建立以校為本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常態化培訓機制,促進教師邊學習、邊實踐、邊應用、邊提升。 教師全員培訓,要嚴格按照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關於印發〈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實施指南〉的通知》(教師司函〔2014〕20號)的要求實施,將網路研修與現場實踐相結合,建立並完善「個人空間——教師工作坊——研修社區」一體化網路研修體系,有效實施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網路研修要以任務驅動為主線,開展主題式研修;能夠通過前測方式幫助學員診斷培訓需求,推薦選學課程,引導合理選學。校本研修要將教研與培訓有機結合,重點通過現場診斷和觀課磨課等方式,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用結合。 管理者提升培訓要針對校(園)長、專兼職培訓者、項目校管理者的不同需求開展培訓。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培訓重在提升學校信息化領導力和「提升工程」培訓項目校本研修管理力;培訓者(含教研員)培訓重在提升區域信息化支持力和「提升工程」培訓項目跨校研修引領力;項目校管理者培訓重在提升學校信息化執行力和「提升工程」培訓項目校本研修指導力。要以典型案例為載體,加強實踐性培訓,強化基於教學現場的培訓環節,實踐性課程原則上不少於50%,切實提升培訓者和管理者的組織管理和培訓指導能力。 (四)強化合作,推動培訓項目落地。 按照教育部、財政部2014年「國培計劃」實施工作通知的要求,建立協作推進機制,開展培訓協同創新。 承擔子項目一和子項目三的項目校教師全員培訓任務的機構,須建立與項目縣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合作機制,落實網路研修與現場實踐相結合,有效實施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確保研修質量。 承擔子項目二和子項目三的項目校管理者提升培訓任務的機構,須與安徽省內承擔「國培計劃」置換脫產研修和短期集中培訓任務的師范院校建立良好的教師培訓項目合作關系,確保培訓有效落地。 培訓任務承擔機構需與有關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師范院校簽訂合作協議。合作協議要明確各方分工和工作職責,規定培訓團隊、培訓課程、組織實施、過程管理、考核評估和培訓經費等方面具體事項。 (五)優化機制,做好培訓監管評估。 省教育廳將進一步優化培訓過程監測和質量評估機制。依託現有資源,建立並利用信息管理系統,實現項目評審、教師選學、過程監控、績效評估、證書和學時(學分)登記查詢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及時收集並合理利用數據信息,對培訓任務承擔
F. 國培機構和國培計劃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國培計劃,其全稱為「中小學教師國家培訓計劃」,為做好「國培計劃」的實施工作,確保培訓質量,經教育部組織審評,確定了18教育機構為教育部推薦的「國培計劃」教師遠程培訓機構。這就是「國培機構」。
2、意義不同
國培計劃,是教育部、財政部於2010年開始實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國培機構致力於為投融資(小額信貸、擔保、典當)領域人才、高級財務管理人員提供專業培訓、管理咨詢及信息服務,力爭打造該領域培訓咨詢與信息服務的專業品牌。
其中6所「國培機構」分別是:北師大、華東師大、陝西師大、福建師大和北大。國培機構是專門做擔保、小額貸款、典當、高級財務、法律、招投標等這幾個行業培訓的機構。
(6)北師大國培計劃遠程培訓擴展閱讀:
培訓計劃
「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是教育部、財政部於2010年開始實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2010年啟動的「國培計劃」包括「中小學教師示範性培訓項目」和「中西部農村骨幹教師培訓項目」兩項內容,中央財政投入5.5億元支持「國培計劃」的實施。通過創新培訓機制,採取骨幹教師脫產研修、集中培訓和大規模教師遠程培訓相結合方式,對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骨幹教師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
為做好「國培計劃」的實施工作,確保培訓質量,經教育部組織評審和遴選,確定了18家機構為教育部推薦的「國培計劃」教師遠程培訓機構,其中高校一共有9所,分別是北京大學、廣州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江蘇師范大學。
實施計劃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實施「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的通知 教師[2010]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財務局:根據黨的十七大關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的要求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為進一步加強教師培訓,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教育部、財政部決定從2010年起實施「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以下簡稱「國培計劃」)。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高度重視「國培計劃」實施工作
新時期教育改革與發展對教師整體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教師培訓工作,實施「國培計劃」,是提高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對於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基礎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中小學教師培訓屬地方事權,應以地方為主實施。中央實施「國培計劃」旨在發揮示範引領、「雪中送炭」和促進改革的作用。通過實施「國培計劃」,培訓一批「種子」教師,使他們在推進素質教育和教師培訓方面發揮骨幹示範作用。
開發教師培訓優質資源,創新教師培訓模式和方法,推動全國大規模中小學教師培訓的開展;重點支持中西部農村教師培訓,引導和鼓勵地方完善教師培訓體系,加大農村教師培訓力度,顯著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素質;促進教師教育改革,推動高等師范院校面向基礎教育,服務基礎教育。
各省級教育、財政部門要高度重視,認真做好「國培計劃」的組織實施工作。要將「國培計劃」納入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培訓總體規劃,加強領導,統籌規劃,精心實施,並以實施「國培計劃」為契機,以農村教師為重點,分類、分層、分崗、分科大規模組織教師培訓,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促進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師資保障。
G. 國培辦是什麼單位
國培計劃,其全稱為「中小學教師國家培訓計劃」,是教育部、財政部於2010年開始實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今年啟動國培計劃包括:「中小學教師示範性培訓項目」和「中西部農村骨幹教師培訓項目」。
為做好「國培計劃」的實施工作,確保培訓質量,經教育部組織審評,確定了18教育機構為教育部推薦的「國培計劃」教師遠程培訓機構。這就是「國培機構」。其中6所「國培機構」分別是:北師大、華東師大、陝西師大、福建師大和北大。
H. 國培計劃-河北省農村中小學骨幹教師遠程培訓如何學習,並結業
首先登錄該平台,裡面有8個模塊,每個模塊都有固定的學習時間,在規定時回間內完成學習任務和答作業,成績合格准予結業。學習前認真閱讀每個模塊的要求,比如聽課每個模塊要學習180分鍾,每隔10到20
分鍾必須更新一次才能累計學習時間等等就可以了,這個我們去年就學了,今年學的是北師大的新思考國陪,和去年的差不多。呵呵,希望能幫到你。
I. 國培計劃網上學習的網址是什麼
國培計劃網上學習的網址是http://www.teacher.com.cn/
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簡稱「國培計劃」,由教育部、財政部2010年全面實施,是提高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 「國培計劃」包括「中小學教師示範性培訓項目」和「中西部農村骨幹教師培訓項目」兩項內容。2010年起實施的高校一共有9所,即2+7高校。2指兩所綜合性大學:北京大學、廣州大學,7指七所師范類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江蘇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實施「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的通知 教師[2010]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財務局:
根據黨的十七大關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的要求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為進一步加強教師培訓,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教育部、財政部決定從2010年起實施「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以下簡稱「國培計劃」)。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高度重視「國培計劃」實施工作
新時期教育改革與發展對教師整體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教師培訓工作,實施「國培計劃」,是提高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對於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基礎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中小學教師培訓屬地方事權,應以地方為主實施。中央實施「國培計劃」旨在發揮示範引領、「雪中送炭」和促進改革的作用。通過實施「國培計劃」,培訓一批「種子」教師,使他們在推進素質教育和教師培訓方面發揮骨幹示範作用;開發教師培訓優質資源,創新教師培訓模式和方法,推動全國大規模中小學教師培訓的開展;重點支持中西部農村教師培訓,引導和鼓勵地方完善教師培訓體系,加大農村教師培訓力度,顯著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素質;促進教師教育改革,推動高等師范院校面向基礎教育,服務基礎教育。
各省級教育、財政部門要高度重視,認真做好「國培計劃」的組織實施工作。要將「國培計劃」納入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培訓總體規劃,加強領導,統籌規劃,精心實施,並以實施「國培計劃」為契機,以農村教師為重點,分類、分層、分崗、分科大規模組織教師培訓,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促進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師資保障。
J. 國培計劃是怎麼一回事
按照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的通知》安排,我省決定實施「國培計劃--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項目,為全省每個鄉鎮初中、小學每個學科各培養1名骨幹教師,全省80個縣1300個鄉鎮,共培養3.3萬人。 培養的目的:通過培訓,提高參訓教師的教學技能,提升學科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能力與水平,專業化水平、教育教學能力,利用網路教育促進專業發展的能力,打造教師合作、交流的平台。為我省認定一批農村中小學骨幹教師,使我們更好地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帶動農村教師整體素質提升,全面提高農村中小學教育質量。 培訓對象:全省每個鄉鎮中小學農村骨幹教師培養對象,每個學科1人。培訓的學科有: 小學:小學思想品德、小學語文,小學數學,小學英語,小學音樂,小學體育,小學美術,小學科學,小學教育(文科綜合),小學教育(理科綜合),小學信息技術等11個學科。 中學:同上,外加化學、物理、心理健康三科等14個學科。 培訓內容:圍繞兩個模塊進行,分別為:公共課程模塊(含師德與教師職業成長、班主任工作、教育技術能力)和學科教學模塊,圍繞學科技能、學科教學策略和學科教學評價,設計若干專題,針對每個專題確定相應的研修主題,圍繞主題進行課程學習,並組織相應的研修活動。培訓時間為80學時。 培訓方式:採取視頻授課與集中答疑、教學觀摩與案例分析、專題研討與自主研修,成果展示與互動交流等方式進行學習。分學段、學科,按100人一班的規模形成學習班級,班級組建以計算機隨即方式產生,形成跨區域的學習共同體。在省級輔導教師和班級輔導教師的指導下,開展班級研修活動或跨區域研修活動。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