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學習金融知識有沒有什麼好的推薦
入門的話,《經濟學原理》《微觀》《宏觀》這幾本先過一遍基本概念。。。
再推薦一些好的:
1、《門口的野蠻人》 豆瓣評分:8.2
對於那些不懷好意的收購者,華爾街通常稱之為「門口的野蠻人。華爾街商戰紀實經典,深度接觸資本世界,金融大鱷、國際巨頭悉數登場——KKR、DBL、美林、高盛、雷曼、拉札德、所羅門兄弟、第一波士頓、貝爾斯登、大通曼哈頓、花旗、摩根士丹利、巴菲特、米爾肯、納貝斯克、菲利普·莫里斯、美國運通、百事可樂、寶潔、卡夫、麥肯錫……有史以來最推薦的商界與金融界實戰經典案例!
2、《巴菲特致股東的信》 豆瓣評分:8.4
巴菲特沒有撰寫過什麼專業著作,唯一的作品是每年寫給伯克夏哈撒維公司股東的信。從一個細節就可以看出巴菲特的偉大——在目錄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公司治理」,其次才是「公司財務」。人們往往把巴菲特視為財務和稅務專家,但他在鑒別公司經理人方面的才能無人能及。其實他的每一句話都可以歸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真理,只是用一種非常簡潔朴實的方式來表達而已。
3、《說謊者的撲克牌》 豆瓣評分:8.2
「說謊者的撲克牌」是華爾街上金融家們玩的一種休閑游戲,以最善於瞞騙他人而實行心理欺詐者為勝。邁克爾·劉易斯將其用為隱喻,描述了自己在華爾街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的所羅門兄弟公司里四年的工作經歷——從意外受雇、接受培訓直到成長為只憑一個電話即可以調動數百萬美元資金的明星交易員。
4、《日本蠟燭圖技術》 豆瓣評分:9.0
《日本蠟燭圖技術: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現代指南》是一項傑出的探索、研究、翻譯成就……他不僅全面周詳、內容豐富,而且文筆流暢、引人入勝。史蒂夫的工作幹得實在漂亮,他將日本的蠟燭圖技術與傳統的西方技術工具結合起來,相互補充,相互配合,並且用大量的優秀圖例把這個概念清晰地作了說明……我敢擔保,《日本蠟燭圖技術: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現代指南》將成為有關內容的標准教材。
5、《大而不倒》 豆瓣評分:8.4
《大而不倒》是數十年來最扣人心弦的金融紀實巨著之一。在本書中,身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以及本世紀最受尊崇的金融記者之一的安德魯·羅斯·索爾金用極其詳盡的、具有權威性的第一手資料為讀者講述了這場將世界逼向崩潰邊緣的經濟危機。
憑借著與金融危機中重要人物的接觸,索爾金再現了這些動盪日子的戲劇性和混亂性,揭露了從未曝光的細節以及詳盡地描述了這些金融界和政界最有權勢的,貪婪且恐懼、損人利己的人,如何決定了世界經濟的命運。
6、《聰明的投資者》 豆瓣評分:9.0
20世紀最偉大的投資顧問本傑明·格雷厄姆給予世界的知識和靈感,教你如何成為《聰明的投資者》。格雷厄姆在本書里所提出的「價值投資」這一理念,使許多投資者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進而教導他們發展長遠的戰略。自1949年初次出版以來,這本書就一直是股票市場的《聖經》。
7、《行動的勇氣》 豆瓣評分:8.8
美聯儲及美國財政部的同事們,與兩任美國總統一起,頂住了來自難以取悅的國會以及被華爾街所激怒的群眾的批評與壓力,成功地使美國國內搖搖欲墜的金融體系穩定了下來。憑借著創造力和決斷力,他們阻止了一場規模大到難以想像的經濟崩潰的出現,並接著制定出非常規的項目以幫助美國經濟復興,同時也希望這些項目能成為他國學習的模範。
《行動的勇氣》一書詳盡地介紹了白宮的決策過程,對這場危機里的重要參與者的刻畫也入木三分,它詳述並解釋了這場自經濟大蕭條以來美國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並從局內人的角度闡述了政府的政策回應。
8、《漫步華爾街》 豆瓣評分:8.4
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地讀者更加渴望利用伯頓·G·馬爾基爾這本書指導他們進行投資——既撫慰人心又極富權威,干貨滿滿又是暢銷書排行榜常青樹。
該書被認為是建立投資組合時要購買學習的第一本書,目前銷量已達150萬冊。除了談及各種投資機會外,還包括了對經濟大蕭條和全球信貸危機的探討,以及對新興市場長期潛力的進一步關注。
該書除了其經典的生命周期投資指南,新增的部分則教會讀者如何應對日益復雜的衍生工具。
❷ 基礎金融知識有哪些
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金融的內容可概括為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放與回收,金銀、外匯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行與轉讓,保險、信託、國內、國際的貨幣結算等。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信託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還有信用合作社、財務公司、投資信託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證券、金銀、外匯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貨幣出現以後形成的一個經濟范疇,它和信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實物借貸而專指貨幣資金的融通(狹義金融),人們除了通過借貸貨幣融通資金之外,還以發行股票的方式來融通資金。(2)信用指一切貨幣的借貸,金融(狹義)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人們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創造一個新的概念來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是為了概括一種新的經濟現象;信用與貨幣流通這兩個經濟過程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徵的是可以創造和消減貨幣的銀行信用,銀行信用被認為是金融的核心。
金融學是從經濟學分化出來的、研究資金融通的學科。傳統的金融學研究領域大致有兩個方向:宏觀層面的金融市場運行理論和微觀層面的公司投資理論。
金融的特徵:
1. 金融是信用交易。
(1)信用
經濟學上的信用,是一種商品交易的形式,對應於現貨交易(即時清結的交易)。
信用是金融的基礎,金融最能體現信用的原則與特性。在發達的商品經濟中,信用已與貨幣流通融為一體。
(2)信用交易的應有特點
a. 一方以對方償還為條件,向對方先行移轉商品(包括貨幣)的所有權,或者部分權能;
b. 一方對商品所有權或其權能的先行移轉與另一方的相對償還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
c. 先行交付的一方需要承擔一定的信用風險,信用交易的發生是基於給予對方信任。
2. 金融原則上必須以貨幣為對象。
3. 金融交易可以發生在各種經濟成分之間。
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
金融市場學(en:Financial market)
公司金融學(en:Corporate Finance)
金融工程學(en: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經濟學(en:Financial Economics)
投資學(en:Investment Investment)
貨幣銀行學(en:Money, Banking and Economics)
國際金融學(en:International Finance)
財政學(en:Public Finance)
保險學(en:Insurance Insurance)
數理金融學(en:Mathematical Finance)
金融計量經濟學(en:Financial Econometrics)
❸ 關於金融的知識
1.金融的內容可以概括為貨幣的發行和提取、存款的吸收和支付、貸款的發行和回收、金銀和外匯的交易、證券的發行和轉讓、保險、信託、本幣和國際貨幣結算等。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是銀行、信託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基金,還有信用社、財務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郵政儲蓄機構、金融租賃公司,以及證券、金銀、外匯等。
2.金融是信貸資金出現後形成的一個經濟范疇。它與信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金融不包括實物貸款,而是專門指貨幣資金的融資(狹義金融)。人們不僅借錢融資,還發行股票籌集資金。信貸是指所有貨幣的借貸,狹義的金融是指信貸資金的融資。人們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創造一個新的概念來指代信貸資金的融資,是為了總結一種新的經濟現象;信用和貨幣流通這兩個經濟過程已經緊密結合在一起。最能體現金融特徵的是銀行信貸,它既能創造貨幣,又能減少貨幣,被認為是金融的核心。金融學是從經濟學中分離出來的一門研究金融的學科。傳統的金融學研究領域大致有兩個方向:宏觀層面的金融市場運行理論和微觀層面的企業投資理論。
3.如何理解「熱錢」? 熱錢是投機性的短期資本。在商業詞典中,熱錢的定義是「流動性極強的短期資本,迅速流向任何能夠提供更好回報的國家」。上海證券研究發展中心稱,傳統意義上的熱錢主要是指國際短期資本,但根據中國國情,熱錢既包括國際短期資本,也包括中長期資本。 熱錢的目的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創造貨幣。短期投機資金在市場上快速流動,只是為了追求高回報,純粹是為了投機利潤,而不是創造就業、商品或服務。2011年10月,新增外匯占款近四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海外熱錢紛紛撤離中國。它對中國經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4.熱錢的投資對象主要是外匯、股票、貴金屬及其衍生市場,具有投機性強、流動性快、隱蔽性強等特點。 游資具有「四高」特徵:一是高收益性和風險性;二是高信息性和敏感度;三是高流動性和短期性;四是高虛擬性和投機性投資。 熱錢對金融市場有一定的潤滑作用,但熱錢的投資既不創造就業,也不提供服務,因此具有很強的虛擬性、投機性和破壞性。
❹ 求關於金融的資料最基礎最通俗的
貨幣就是錢,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反應的是國家整體物價在上漲還是下跌,GDP(國明生產總值)反應的是國家的經濟總量。一年所以行業造出來的東西可以賣多少錢。但這些都屬於宏觀經濟范疇。
金融范疇主要是指金融機構(銀行,證券,保險等)如何讓央行貨幣(國債,央票等)地方企業證券(公債,企債,股票)正常融入並服務金融市場(錢流通的地方)的運作和調控機理。並包含了機構與個體等的投資和融資。---
金融也是一個大范疇,你要資料最好說明方向,我們學校本科段金融就包含了數理金融 國際金融 財務金融 傳統金融四個方向,而開出來的課程有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宏觀和微觀),證券投資學,數理統計,金融工程,財務管理,金融理論與務實===。
如果什麼都沒接觸過而又想了解的話,可以網路視頻:金融市場基礎。
❺ 尋金融知識資料
如果能如此迅速普及,也沒有人花那麼多錢時間精力,去讀MBA,CPA,CFA了,有一系列的書,一本本看下來可能能懂點皮毛。
1. 經濟學原理 曼昆著
2. 金融學(精編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教育部經濟管理類核心課程教材
3. 證券投資學
4.《西方經濟學》高鴻業主編
5.《貨幣銀行學》黃達主編
❻ 新人想自學金融知識 能不能推薦幾本書
第一本,經濟學入門基礎課:曼昆《經濟學原理》,宏微觀上下兩本。這兩本書用北大翻譯的就好了,看下來也不需要有太深的理解,只是培養自己的經濟學思維。初級的宏微觀絕對是初學者好伴侶。
第二本,有了一定西方經濟學的基礎我們可以直接轉到金融學上了。金融入門的首選教材必須是《貨幣金融學》。但是單單以此名命名的教材都數不清。
我推薦兩本:1.如果題主偏好美國的模式,更喜歡了解美國金融市場、美聯儲的形成結構、美國貨幣政策實施過程,那麼人大出版 米什金《貨幣金融學》是首選(2010年新版加入次貸危機的內容分析)。米什金的分析金融問題的模式和國內許多教材相比要更容易理解,更加貼近金融市場運作;2.想要了解中國的金融系統形成發展和運作,黃達老先生的《金融學》絕對是國內一流。12年12月修訂的第三版很厚實,內容很想盡。每個重點內容後面都有中國相應制度、體系的分析。
第三本,《貨幣金融學》看完,差不多就可以去銀行上班了。如果再專業化學習,那都是從金融學里的每一知識點深化。所以,第三本書就題主自己按自己興趣選學
1.國際金融方面,了解國際貨幣流動、體系、制度。 復旦大學。姜波克《國際金融學》
PS:可能需用克魯格曼《國際經濟學》知識
2.公司金融方面,這門課程主要就是對企業進行財務管理、項目評估、證券估值、企業並購等。必用 羅斯 第9版 機械工業出版社《公司理財》
3.證券投資方面,講到金融除了銀行,提到最多的就是證券了。這一類的書
博迪 機械工業出版社 《投資學》; 投資者的聖經:格雷厄姆 《證券分析》
4.金融衍生品方面,這個已經到略微前沿的領域,畢竟金融工具在國內開課也沒多久。遠期、期貨、期權、互換再到CDO、MBS。選用 約翰赫尓 機械工業出版社 《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
PS:衍生品這個東西自學很痛苦。。。
整個金融學主體架構該看的書應該就是這么多了
補充基礎知識:《會計學原理》《初級會計基礎》《公司法》,《保險學原理》。最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和《統計學》必須學好,沒有數理思維的話,很多很簡單的原理你會看得很難過。
❼ 金融知識的基本知識
第一部分:銀行系金融知識大全!
1、什麼是存款准備金率和備付金率?
存款准備金率是中央銀行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根據法律規定,商業銀行需將其存款的一定百分比繳存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商業銀行的存款准備金率,中央銀行達到控制基礎貨幣,從而調控貨幣供應量的目的。中國人民銀行已經取消了對商業銀行備付金比率的要求,將原來的存款准備金率和備付金率合二為一。目前,備付金是指商業銀行存在中央銀行的超過存款准備金率的那部分存款,一般稱為超額准備金。
2、什麼叫貨幣供應量?
貨幣供應量,是指一個經濟體中,在某一個時點流通中的貨幣總量。由於許多金融工具具有貨幣的職能,因此,對於貨幣的定義也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如果貨幣僅指流通中的現金,則稱之為M0;狹義的貨幣M1,是指流通中的現金加銀行的活期存款。這里的活期存款僅指企業的活期存款;而廣義貨幣M2,則是指M1再加上居民儲蓄存款和企業定期存款。貨幣供應量是中央銀行重要的貨幣政策操作目標。
3、何謂「央行被動購匯」?
按照目前的結售匯制度安排,企業應當將外匯收入賣給外匯指定銀行,而外匯指定銀行則必須將超過一定金額的購入外匯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上賣出。如果企業需要購買外匯,則需要到外匯指定銀行憑相應的證明文件購買,相應地,外匯指定銀行在外匯不足時,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上買入。由於我國實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匯率需要保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上。因此,一旦出現國際收支順差,外匯供應量增大,而同時要保持匯率穩定,中央銀行就不得不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上被動地買入外匯,賣出人民幣,也就是吐出基礎貨幣。
4、什麼是貸款遷徙分析或信用風險遷徙分析?
貸款遷徙分析或信用風險遷徙分析(loan migration analysis or credit risk migration analysis),是近年來新出現的一種以概率分析為基礎的信用風險分析方法。它是用貸款的歷史損失數據來推算當前一家銀行貸款組合中貸款損失所佔的比重,從而確定貸款損失准備是否充足。一般來說,貸款遷徙分析有四個主要的步驟:
1、將貸款組合按照貸款的種類或風險類別分組。如可將貸款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還可將貸款以劃分為房地產貸款、擔保貸款、信用貸款、汽車消費貸款等類別。這主要是因為不同類別的貸款具有不同的損失狀況(different loss history)。
2、確定各類別貸款的損失率。如關注類貸款在第四個季度的損失是2%;3、對影響貸款損失率變化的因素進行分析,並對現有損失率進行調整;4、將調整後的損失率乘以當前季度各類別貸款額,得到各類別貸款的損失額。進行貸款遷徙分析至少要有連續四個季度的貸款損失數據。貸款遷徙分析的前提是必須要有有效的有問題貸款識別體系、准確的貸款分類和貸款損失核銷制度。否則,貸款遷徙分析的質量得不到保證。
5、什麼是銀監會所倡導的審慎銀行資本監管思路?
提高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促使商業銀行計提充足的貸款損失准備金,是商業銀行應對宏觀經濟波動的重要手段,也是貫徹中國銀監會「管法人、管內控、管風險、提高透明度」監管理念的具體措施。審慎的銀行資本監管思路是,首先要提高商業銀行貸款五級分類的准確性,在此基礎上商業銀行計提充足的貸款損失准備金,從而更加真實地反映銀行的經營成果,然後使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達到規定標准。即「提高貸款五級分類的准確性?提足撥備?做實利潤?資本充足率達標」。
❽ 學習金融知識!!!!!
金融學(精編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教育部經濟管理類核心課程教材
《金融學》(精編版)是對當前正在採用的《貨幣銀行學》教材的重大改造和推進。目標是在繼續加強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實際。充分反映近年來金融領域日新月異的發展、變革、演進和金融學科建設不斷取得的開拓性成果以滿足大步幅地提高金融教學質量的迫切要求。
全書共分六篇。
第一篇講述金融領域的基本概念和范疇,是進入金融學術殿堂所必需的基本准備。
第二篇講述微觀金融即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相關政策觀點。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相互作用是當前金融發展的焦點之一本篇專章討論。
第三篇講述現代貨幣的創造機制。破解現代貨幣創造機制是理解微觀金融與宏觀金融不可分割地連結為一體的關鍵。
第四篇講述宏觀金融、即貨幣對內、對外均衡和圍繞貨幣政策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相關政策觀點注意把獨立發展的宏觀調控和國際協調的理論思路納入視野。
第五篇講述金融監管。
第六篇是講述不宜納入以上各篇但又具有基礎意義和現實意義的重要金融理論。
證券投資學(第二版)
叢書名: 經濟管理類課程教材·金融系列,教育部「十五」規劃教材
作 者: 吳曉求 主編
出 版 社: 人民大學出版社
全書除導論外共分為五篇。
第一篇是總論篇,系統講述了關於證券投資工具和證券市場的一般性基礎知識。這是深入進行資本市場領域和證券投資研究所必需的基礎理論准備。
第二篇是基本分析篇,系統講述了有價證券的價格決定、證券投資的宏觀經濟分析、證券投資的產業周期分析和公司價值分析等內容。
第三篇是技術分析篇,系統講述了證券投資技術分析的基本理論、方法和若干主要技術指標。
第四篇是組合管理篇,系統講述了證券組合管理、風險資產定價與證券組合管理應用、投資組合管理業績評價等內容。
第五篇是市場監管篇,系統講述了證券市場監管的理念、要素、體制、實踐和開放條件下的中國證券市場監管問題。
本教材可作為高等院校財經類各專業特別是金融學專業的本科教材,也可以作為金融證券從業人員和證券投資者系統學習相關理論知識的參考用書。
經濟學原理(第3版英文版)
作 者:(美)曼昆(Mankiw,N.G.) 著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本書主要從供給與需求、企業行為與消費者選擇理論、長期經濟增長與短期經濟波動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等角度深入淺出地剖析講述了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本書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闡釋了經濟學最基本的思想,強調經濟學原理的應用和政策分析。書中還提供了大量案例,以說明經濟學原理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的應用。
從經濟學 金融學 和 投資學三個角度去探討 基本上可以囊括簡單的經濟學 和金融學的知識
❾ 誰能給點經濟和金融方面的基礎知識資料
銀行學基本概念解釋
1、廣義的金融市場:泛指資金供求雙方運用各種金融工具,通過各種途徑進行的全部金融性交易活動,包括金融機構與客戶之間,各金融機構之間,資金供求雙方之間所有的以貨幣為交易對象的金融活動,如存款,貸款,信託,租賃,保險,票據抵押與貼現,股票和債券買賣,黃金外匯交易等。
2、狹義的金融市場:一般限定在以票據和有價證券為金融工具的融資活動,金融機構之間的同業拆藉以及黃金外匯交易等范圍之內。
3、金融市場:資金供求雙方以票據和有價證券為金融工具的貨幣資金交易,黃金外匯買賣以及金融機構之間的同業拆借等活動的總稱。
4、初級市場:又稱發行市場或一級市場,是資金需求者將金融資產首次出售給公眾時所形成的交易市場。
5、二級市場:已發行的舊證券在不同投資者之間轉讓流通的交易市場。
6、金融工具:又稱信用工具,它是證明債權債務關系,並據以進行貨幣資金交易的合法憑證。
7、股票:一種有價證券,它是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用以證明投資者的股東身份和權益,並據以獲得股息和紅利的憑證。
8、普通股票:股份公司發行的一種基本股票,是最標準的股票。
9、優先股票:股份公司發行的在公司收益和剩餘資產分配方面比普通股東具有優先權的股票。
10、債券:一種由債務人向債權人出具的在約定時間承擔還本付息義務的書面憑證。
11、國庫券:政府為彌補國庫資金臨時不足而發行的短期債務憑證。
12、抵押公司債:發行債券的公司以不動產或動產為抵押品而發行的債券。
13、信用公司債:發行債券的公司不以任何資產做抵押或擔保,全憑公司的信用發行的債券。
14、轉換公司債:這種債券規定債券持有者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內按一定比例和一定條件轉換成公司股票。
15、附新股認購權公司債:這種債券賦予持券人購買公司新發股票的權利。
16、重整公司債:經過改組整頓的公司,為了減輕債務負擔而發行的一種利率較低的債券。
17、償債基金公司債:這種債券規定發行公司要在債券到期之前,定期按發行總額提取一定比例的贏利作為償還基金,交由接受委託的信託公司或金融機構保管,逐步積累以保證債券到期一次償還。
18、金融債券: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了籌措資金,按照國家有關證券法律和證券發行程序,利用自身的信譽向社會公開發行的一種債券。
19、基金證券:又稱投資基金證券,是由投資基金發起人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證明持有人按其所持份額享有資產所有權,資產收益權和剩餘財產分配權的有價證券,它是股票,債券及其他金融產品的某些權益組合的產物。
20、票據:出票人自己承諾或委託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或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並可流通轉讓的有價證券。
21、自由外匯:無需經過發行貨幣國的批准,即可在外匯市場上自由買賣,自由兌換為其他國家的貨幣,它們在國際經濟交往中被廣泛地用作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22、記賬外匯:未經有關外匯管理部門的批准,則不能轉換為別國貨幣,通常只能根據有關協定在協定國之間使用。
23、衍生金融工具:又稱為金融衍生品,是指一類其價值依賴於原生性金融工具的金融產品。
24、貨幣市場:以期限在1年以內的金融資產為交易標的物的短期金融市場。
25、同業拆借市場:各類金融機構之間進行短期資金借貸活動形成的市場。
26、中央銀行票據: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券,期限從3個月到1年不等。
27、預發行市場:現實中有一種國庫券交易並不是在發行完成以後進行,而是在宣布發行的消息後立即交易,這種交易市場也稱為預發行市場。如美國的WI交易。
28、可轉讓大額定期存款單:由商業銀行發行的,可以在市場上轉讓的存款證明。
29、回購協議:證券持有人在出售證券時與買方約定,雙方在將來的某一日期由賣方以約定的價格,從買方手中購回相等數量的同品種證券。
30、增資:已成立的股份公司發行新股票,稱為增資。
31、信用交易:又稱墊頭交易或保證金交易,是客戶向經紀人支付一定現款或股票作為保證金,差額部分由經紀人墊付的交易方式。
32、期權交易:又稱選擇權交易,是交易雙方按約定的價格,在約定的時間內就是否購買或出售某種股票達成契約。
33、股票指數期貨交易:以股票價格指數為對象的期貨交易,其目的在於減少股票投資的風險,增加股票投資的吸引力。
34、股票指數期權交易:買賣以股票價格指數為基礎的期權合約。
35、證券交易所:按照一定方式和規則組織起來的集中進行證券交易的場所,又稱場內交易市場。
36、會員制:會員制組織形式的證券交易所是由經營證券業務的中介機構自願組成的,不以贏利為目的的法人團體。
37、公司制:公司制組織形式的證券交易所是按公司法組織的,交易所收取發行者的「上市費」,並抽取證券成交的「手續費」和其他服務性費用。
38、傭金經紀人:接受客戶委託,在交易所中代替客戶買賣並按固定比例收取傭金的經紀人。
39、兩元經紀人:又稱專家經紀人,是專門接受傭金經紀人再委託,並代為買賣,收取一定的傭金。
40、特種經紀人:又稱專業經紀人,是在交易所內具有特殊身份,又固定從事特種證券交易的經紀人。
41、證券自營商:又稱交易廳交易商,他們只辦理自營業務,不辦理委託業務。
42、零股交易商:專門從事不足一個成交單位的股票交易的證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