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安全教育《怎樣預防肺結核》教案
叫他本人戴口罩,咳嗽時一定要用紙巾蓋住,保持距離,在家裡保持通風對流,平時用的、吃的,用具都有分開
B. 小學生肺結核病防治知識
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染。
結核桿菌在肺部感染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結核桿菌由排菌的肺結核病人通過大聲說話和咳嗽的飛沫傳染給健康人群。
如果患了肺結核病,在進行治療時。最好與家人分室居住,分開吃飯,碗筷分開,每隔10天將碗筷放在水中煮沸5分鍾消毒一次。盡量做到少接觸,不接近孩子。以免把肺結核病傳染給孩子們。也不要隨地吐痰。結核桿菌生命力強,很頑固,它在強烈陽光直射下能存活1~2小時。在陰暗潮濕地方可以存活數月之久。痰內的結核桿菌在沸水中只能存活5分鍾,凡是患了肺結核病的病人,在咳嗽時,最好用干凈手帕把嘴捂起來,說話及咳嗽時和健康人至少保持1公尺的距離,以避免傳給其他人。
結核桿菌主要以空氣為傳染媒介,也就是所謂的飛沫傳染,當傳染性肺結核病人咳嗽或打噴嚏時,含有結核菌的痰液變成飛沫散布到空氣中,正常人吸入後,結核菌便有機會在肺部繁殖,使肺部受到感染。常常和具有傳染性的肺結核病人密切接觸,最容易受到傳染。
不小心吸到結核桿菌後就會得肺癆嗎?
不分年齡、種族、男、女、老、少都可能得肺結核病。尤其是身體抵抗力較差的人(如老人、糖尿病、愛滋病、營養不良等病人),比較容易受到結核桿菌感染。大部分感染結核菌的人因為身體有足夠的抵抗力,會自然痊癒而一生不發病,但少部分受到結核菌感染的人,在身體抵抗力較差時
,潛伏在體內的結核菌會開始活動繁殖。
結核病是不是都會傳染給別人?
結核病分為開放性和非開放性兩種。開放性病人痰內含有結核桿菌,在咳嗽或打噴嚏會經由飛沫傳染給別人,占較少數。非開放性病人痰內沒有結核桿菌,佔大多數。
雖然大部分結核病人,但開放性病人與非開放性病人具有互動關系,也就是開放性病人接受有效治療後,可以變成非開放性病人;相反的,非開放性病人不接受治療或治療不當,會變成開放性病人。
肺結核病人會有什麼症狀?
早期肺結核幾乎沒有任何症狀,也不會不舒服,所以很容易被人忽略,真正有症狀出現,如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咳嗽、吐痰、盜汗、甚至咳血等時,大多已經是中度或重度肺結核了。
如何知道有沒有肺結核病?
由於早期大多沒有症狀,要知道有無肺結核病,只能依賴下列二樣檢查方式:
1.胸部X光檢查:洽全省慢性病防治機構及X光巡迴車。
2.驗痰:如痰中有結核桿菌,表示是具有傳染性的開放性結核病人,洽各地所及全省慢性病防治機構。
常常接觸肺結核病人應該要定期接受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般成年人也應該固定每年做一次胸部X光檢查。
C. 關於結核病培訓內容
此兄是否抄是疾控系統人員,建議直接登陸http://www.chinatb.org/上面結有很多培訓資料,另外也可登錄我省結防所網站http://www.sichuantb.com.cn/下載
D. 抗肺結核座談會內容學習到了什麼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一種古老的傳染病,至少存在1.5萬年。結核菌可以侵入身體的多個器官多個系統,以肺部感染最為常見,即「肺結核」。在所有結核病中,肺結核大概佔95%。
很多認為,肺結核是「窮人病」,現在國家的經濟水平提高了,生活條件改善了,就不會有肺結核了嗎?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大約有1300萬結核病人,2015年有960萬新發病例,死亡150萬人。我國結核病患病人數高居全球第3位,結核病已成為繼艾滋病後的傳染病頭號殺手之一。
這3種行為容易惹上肺結核
專家介紹,老人、小孩、居住環境差、營養不良、罹患糖尿病、塵肺、惡性腫瘤、妊娠、風濕免疫疾病、有免疫抵制狀態的人群都要小心肺結核。青壯年也是肺結核的高發人群,往往他們因為長期的不良行為習慣導致感染結核菌。
1、盲目減肥
廣州一位年輕女白領為了加入「A4腰女神」行列,不惜4個月拚命節食和運動減肥。早上和中午吃得非常少,晚上只吃水果,還進行夜跑,這種自殘方式讓她明顯瘦下來了。同時帶來減肥副作用,開始頻頻咳嗽,乾咳不斷,不得不看醫生,一檢查結果是得了2種結核病:支氣管結核與肺結核。
2、長期勞累、熬夜
醫生發現,肺結核「偏愛」夜貓子。睡眠不足、飲食不規律,都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肺結核幾率。加之,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面,年輕人對消瘦、乏力等症狀不在意,感染了結核病也不知道就診。
3、吸煙
吸煙的時候,煙從嘴巴進入,途徑喉嚨、氣管、支氣管再進入血液,對呼吸道危害大。煙草含有有毒物質尼古丁,刺激呼吸道,容易引起咽喉炎、氣管炎、肺氣腫、慢阻肺等疾病,長期吸煙的人,基本都多痰、易咳嗽。大量的研究表明,煙草的使用大大增加了人類感染結核病和死亡的風險,全球超過20%的結核病是由吸煙引起的。
專家提醒,青壯年預防肺結核最好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加體質鍛煉,提高身體免疫力。減肥應該在醫生指導下健康減肥。
持續咳嗽咳痰超2周要警惕
結核病是一種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疾病,以呼吸道傳染為主。當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將結核菌飛沫散播到空氣中,任何人都可能被傳染。
春天正值各種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尤其流感流行,但一些年輕人對咳嗽、咳痰不夠重視。廣州市結核病防治專家譚守勇教授提醒,咳嗽、咳痰、咯血是肺結核最常見的3個早期症狀,尤其是連續咳嗽咳痰超過2周沒有好轉,或咳痰帶血絲,最好到專業的結核病防治醫院就診。其他常見的症狀包括低燒、夜間盜汗、午後發熱、疲乏無力、體重減輕呼吸困難等。
臨床發現,有些早期肺結核病人沒有症狀。所以要確診有無肺結核病,必須做2個檢查——胸部X光檢查和驗痰。肺結核早期發現,早期規范治療,是可以治癒的,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也不會產生明顯影響。如果治療不及時,發展為重症結核病時,則可能嚴重影響肺功能並加大治療難度。
E. 肺結核的防治知識
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簡稱TB)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tubercle bacillus) 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累及全身多個器官,但以肺結核最為常見。 本病病理特點是結核結節和乾酪樣壞死,易形成空洞。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少數可急起發病。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症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http://ke..com/view/945.html?wtp=tt#5_5
內容太多您慢慢的看吧,(另外,疾控中心有專業的宣傳手冊您可去要一本看)。
F. 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范(試行)的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范(試行)
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按照屬地管理、聯防聯控的工作原則,在地方政府的領導下,衛生、教育等部門密切配合,共同監督和指導轄區內醫療衛生機構和學校做好結核病防控工作,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格局。
(一)衛生行政部門。
將學校結核病防治工作納入當地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計劃,實行目標考核;會同教育行政部門,制訂符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學校結核病防控對策、措施;組織醫療衛生機構為轄區內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制訂本地區學校結核病疫情處置方案,組織開展學校結核病公共衛生事件的現場調查和處置工作;向教育行政部門通報轄區內學校結核病疫情信息;配合教育行政部門,對轄區內學校防控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二)教育行政部門。
配合衛生等部門,制訂符合本地區實際的學校結核病防控對策、措施;督促落實學校結核病疫情報告制度;檢查督促轄區內學校落實各項結核病防控的措施;配合衛生部門監測轄區內學校結核病發病情況,適時發布健康提示;協助衛生部門做好學校結核病暴發疫情的處置等工作。
(三)醫療衛生機構。
建立與轄區內學校結核病防控聯動機制,指導學校落實各項具體防控措施。
1.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結核病防治機構)負責為學校提供結核病防控工作培訓等業務技術指導;監測分析學校結核病疫情,及時向學校通報轄區內結核病疫情信息;負責學校結核病疫情的現場調查處置;負責患者的診斷、治療管理;協助教育部門開展學校結核病防控的健康教育。
2.醫療機構負責結核病患者的診斷、報告和轉診;及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結核病防治機構)通報結核病患者信息;在學生結核病患者就診和治療過程中,開展對患者的健康教育;負責學生結核病患者住院期間的規范化治療。
(四)學校。
各項結核病根據教育行政部門的部署,在衛生部門指導下,將結核病防控納入學校工作計劃;建立一把手負總責、分管校長具體抓的防控工作責任制,並將責任分解到部門、落實到人;明確結核病疫情報告人;配合衛生部門對校醫等有關人員進行結核病防控知識培訓;開展結核病防控健康教育;配合衛生部門做好結核病暴發疫情處置等工作。 (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措施。
1.對學校進行業務技術培訓,協助開展健康教育。與教育行政部門共同開展對學校校醫、衛生保健教師的業務培訓,協助學校開展結核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和衛生宣傳工作,定期對轄區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和技術指導。
2.為學校師生健康體檢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幼兒園、小學、初中新生入學體檢需查看卡介苗(BCG)卡痕,並詢問是否有結核病密切接觸史和肺結核可疑症狀,對有結核病密切接觸史者開展結核菌素(PPD)皮膚試驗;高中和大學新生入學體檢和教師常規體檢需詢問是否有結核病密切接觸史和肺結核可疑症狀。對體檢發現的PPD試驗強陽性者(硬結平均直徑≥15mm或有水皰)、可疑症狀者或胸部X線檢查異常者進行3次痰塗片檢查,對痰塗片檢查陽性者進行痰培養和抗結核葯物敏感性試驗。
3.加強學校結核病疫情的主動監測。縣(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結核病防治機構)要利用傳染病網路直報系統和結核病專報系統開展學校結核病疫情的主動監測,分析學校結核病發生、流行趨勢,並將分析結果及時向同級衛生和教育行政部門反饋。對學校報告的疑似肺結核病例,應當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核實。
(二)學校措施。
1.開展結核病健康教育。通過健康教育課、主題班會、宣傳展板、黑板報、宣傳窗,或開展講座、播放影像製品等形式,對在校學生和教職員工廣泛宣傳結核病防治的核心知識,提高結核病的認知水平,增強自我防護意識,減少對結核病患者的歧視。
核心知識包括:(1)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2)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血絲,應當懷疑得了結核病;(3)得了結核病,應當到縣(區)級結防機構接受檢查和治療;(4)在縣(區)級結防機構檢查和治療肺結核,可享受國家免費政策;(5)只要堅持正規治療,絕大多數肺結核患者是可以治癒的;(6)咳嗽、打噴嚏掩口鼻;(7)不隨地吐痰;(8)出現肺結核可疑症狀或被診斷為肺結核後,應當主動向學校報告,不隱瞞病情、不帶病上課;(9)養成開窗通風習慣;(10)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抵禦疾病的能力。
2.創建良好的學校衛生環境。做好校園環境的清掃保潔,消除衛生死角。特別要做好教室、宿舍、圖書館(閱覽室)、食堂等人群聚集場所的保潔和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3.落實學校健康體檢、晨檢及因病缺課登記和追蹤制度。
(1)按有關規定將結核病的檢查項目作為學校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員工每年常規體檢的必查項目,並納入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健康體檢檔案。對於通過學校健康體檢發現的疑似結核病病例,學校應當及時告知學生或家長到當地醫療機構檢查確診。
(2)落實由班主任或班級衛生員負責的晨檢工作,重點了解每名學生是否具有咳嗽、咳痰、發熱、盜汗等肺結核可疑症狀。發現肺結核可疑症狀者後,應當及時報告學校醫務室(衛生室),告知學生或家長及時到當地醫療機構檢查確診。
(3)落實因病缺課登記和追蹤制度。班主任(輔導員)應當及時了解學生的缺課原因。如懷疑為肺結核,應當及時報告學校醫務室(衛生室),並由學校醫務室(衛生室)追蹤了解學生的診斷和治療情況。
(4)加強疫情報告。對學校通過健康體檢、晨檢等途徑發現的結核病疑似病例,疫情報告人應當及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5)建立健全校內有關部門之間、學校與家長之間、學校與當地醫療衛生機構及教育行政部門之間的聯系機制,明確具體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學校結核病散發病例是指在學校內發現結核病確診病例,但未達到結核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別。應當在強化各項常規預防措施的同時,採取以病例管理為主的防控措施,嚴防結核病在校園內傳播。
(一)醫療衛生機構。
1.做好疑似結核病病例的確診。對學校師生中因症就診或轉診的肺結核可疑症狀者要詳細詢問病史、既往診療史等,按照《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的診斷程序進行拍攝胸片和痰塗片檢查,必要時進行痰培養。根據患者的病史、臨床表現、胸片和痰菌檢查結果,按照肺結核診斷標准(WS288-2008)作出明確診斷。
2.篩查密切接觸者。發現結核病病例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及時開展病例所在學校師生密切接觸者的篩查工作。結核病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是指與結核病病例直接接觸的人員,主要包括同班師生、同宿舍同學。如果在同班、同宿舍師生篩查中新發現了1例及以上結核病病例,需將密切接觸者篩查范圍擴大至與病例同一教學樓和宿舍樓樓層的師生;同時,要對與病例密切接觸的家庭成員進行篩查。對篩查發現的單純PPD強陽性,胸部X光片正常的密切接觸者,在其知情、自願的基礎上可對其進行預防性服葯。
3.根據確診病例的病情,開具休學診斷證明。符合下述病情條件之一者,可開具休學診斷證明:
(1)菌陽肺結核患者(包括塗片陽性和/或培養陽性患者);
(2)X線胸片顯示肺部病灶范圍廣泛和/或伴有空洞的菌陰肺結核患者;
(3)具有明顯的肺結核症狀。
4.負責確診病例的治療管理。對確診結核病病例,負責登記其信息並提供免費抗結核病葯物治療。休學的病例應當納入居住地的結核病防治機構進行治療管理;在校治療的病例,實行屬地結核病防治機構與學校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全程督導治療管理。
5.適時開具復學證明。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開具復學證明:
(1)菌陽肺結核患者至少經過2個月的規則治療,症狀減輕或消失,胸部X線病灶明顯吸收,連續3次痰塗片檢查均陰性(每次痰塗片檢查的間隔時間至少滿1個月)。
(2)菌陰肺結核患者經過2個月的規則治療,症狀減輕或消失,胸部X線病灶明顯吸收,空洞縮小或閉合,連續3次痰塗片檢查均陰性(每次痰塗片檢查的間隔時間至少滿1個月)。
(二)學校措施。
1.做好確診病例的登記和管理工作。加強晨檢及因病缺課登記和追蹤工作,密切關注與確診病例同班級、同宿舍學生的健康狀況。
2.休學和復學管理。
(1)休學管理。根據縣級及以上結核病防治機構或定點醫療機構的休學診斷證明,學校對患結核病的學生採取休學管理。休學學生可住院或居家隔離治療,並接受所在地的結核病防治機構的管理。
(2)復學管理。患病學生經治療康復並取得治療地縣級及以上結核病防治機構或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痊癒證明後,方可復學。
3.協助醫療衛生機構做好不需休學的結核病病例的管理。對經醫療衛生機構診斷不具傳染性、不需休學的學生結核病病例,校醫或班主任應當協助當地結核病防治機構督促患者按時服葯,並定期到結核病防治機構或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隨訪復查。
4.積極協助醫療衛生機構對結核病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篩查。密切接觸者篩查無異常的學生和教職員工可正常上課、上班,學校應當要求其對自身健康狀況進行密切自我觀察。一旦出現咳嗽、咳痰等肺結核可疑症狀,應當及時到當地醫療衛生機構就診。 一所學校在同一學期內發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學關聯的結核病病例,或出現結核病死亡病例時,分管該校的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考慮是否構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並按《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規定,核定事件,並確定事件級別。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也可根據防控工作實際,按照規定工作程序直接確定學校結核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學校結核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當嚴格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及相關預案進行處置。學校和醫療衛生機構在落實上述各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疫情監測、密切接觸者篩查、病例治療管理、環境消毒、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減輕疫情危害和影響。
(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強化措施。
l.在學校的支持配合下,及時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和密切接觸者篩查工作。
2.指導發生疫情的學校強化晨檢、因病缺課登記及追蹤工作,及時發現和報告疑似病例。
3.配合學校做好結核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穩定師生及家長情緒。
(二)學校強化措施。
1.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強化開展全校師生及學生家長防治結核病知識的健康教育工作,及時消除其恐慌心理。
2.加強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每日晨檢、因病缺課登記和追蹤工作。高等院校要建立健全宿舍、班、院(系)、學生處和校醫院等學生健康狀況信息收集報送渠道。
3.配合衛生部門做好現場調查、密切接觸者篩查以及確診病例的治療管理等工作。
4.加強學校環境衛生、公共場所通風等措施,並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相關場所的消毒工作。
5.落實醫療衛生部門要求的其他防控措施。
G. 預防結核病的心得350字
一、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管理措施
結核病防治工作不僅是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全縣衛生工作的重要內容,無論縣衛生局,還是疾控中心,都把結核病防治工作擺在重要的位置,當做一項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在年初的全縣衛生工作會議和全縣疾病預防控工作會上,縣政府分管副縣長、縣衛生局和疾控中心主要領導都做了重要講話,縣衛生局和縣疾控中心都對結防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和安排,並且就結核病防治與全縣各醫療衛生單位簽訂了目標責任書,按照結核病防治方案和目標責任,將任務指標分解到鄉鎮。在中心,還定期召開結核病防治工作例會,及時研究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部署、安排各階段具體工作。中心還將所有鄉鎮和職工進行劃片承包,業務人員對所包片的醫療衛生單位、防癆專干、村醫和免費治療的肺結核病人進行全面督導訪視,促進了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加大病人發現力度,提高病人發現率和規范治療率
病人發現是結防工作的首要環節,為了盡可能的多發現病人,我們採取了多種促進方法:第一,請領導多參與、多要求。衛生行政部門是醫療衛生單位的管理者,我們把工作情況及時向領導匯報,讓領導及時掌握整個工作進展情況,並利用各種機會要求各醫療衛生單位不斷加強肺結核病人的轉診力度。第二、縣合作醫療管理局特別規定肺結核病人只能在縣疾控中心免費治療,合作醫療機構不報銷肺結核病人在普通門診的診療費用。第三、通過及時足額發放病人報病費、轉診費用,鼓勵醫療人員積極轉診肺結核病人。第四、要求各醫療衛生單位加強培訓,將國家關於肺結核病的管理治療和發現、轉診政策傳達給所有醫務人員,讓所有醫務人員了解並自覺執行轉診政策。第五、認真落實病人家屬及密切接觸者的篩查,通過篩查主動發現肺結核病人;加大對病人的追蹤力度,盡量減少已經發現病人的再丟失。第六、在宣傳上狠下功夫,不斷加強社會宣傳,鼓勵廣大群眾自覺到疾控中心咨詢和檢查。第七、嚴格單位職工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的管理,以熱情的態度和精良的技術感召病人。通過這些方法使病人轉診率、發現率達到國家要求的水平。對發現並登記的病人全面落實國家免費檢查治療政策,做到發現一例,登記一例,管理一例,治療一例。09年1月-6月10日共登記接診可疑結核病人690例,年病人就診率為156/10萬;胸透690人次,胸透率100%;初診查痰690人次,痰檢率100%。非結防機構報告106人,報告率100%;疑似症狀者轉診106人,轉診率為100%,追蹤到位率為90%,管理病人128人,系統管理率100%。塗陽病人家屬篩查率為100%。其中初治塗陽免費治療69人,完成任務數42.1%;塗陰免費治療57人,完成任務數17.6%;復治塗陽免費治療2人,完成任務數8.7%;塗陽病人治療兩月痰菌陰轉率為100%, 三月痰菌陰轉率100%,治癒率為85%。基本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三、強化督導,確保病人的治療管理質量
為進一步搞好結核病人的督導訪視,確保全程督導化療率達到100%,根據項目工作要求,縣中心制定了嚴格的督導制度,對結防所所有職工實行劃片包干、責任到人制度:規定每周星期四、五,縣結防所人員輪流下鄉督導,重點對鄉級防癆專干、村醫和免費治療的病人進行全面督導訪視,查看各級醫療單位對結核病人和可疑者的報告、轉診、管理情況,詢問病人的化療、服葯情況,動員病人家屬及密切接觸者自覺到中心檢查,察看治療卡、葯品保管等,並如實地向被督導者反饋情況,提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盡可能就地消化解決問題。每次督導結束後,及時寫出督導工作小結,並在全中心會議上向領導和全體職工進行匯報。中心領導要隨機進行抽查驗證。截止6月10日,共督導鄉村級6輪,訪視病人137例。對71例初、復治塗陽病人家屬,共189人做了檢查。除此外還建立了縣鄉兩級網路報告體系,通過網路管理人員每天對網路上報的肺結核病人及時進行登記,通知包鄉人員利用上門、打電話等方式聯系、隨訪,最大限度地收治肺結核病人,提高肺結核病人的就診率和規范治療率。
四、認真完成衛x項目終期自評工作
為了確保「世界銀行貸款/英國贈款**結核病控制項目」終期評估工作順利實施,按照市項目辦要求,我縣成立了衛x項目內評領導小組,組建了內評工作組和辦公室,經過一個多月的整理、查漏補缺、督導調查,順利完成項目自評工作。自2002年7月項目啟動實施以來,共接診疑似肺結核病人7436人次,管理治療1764例,其中初治塗陽1012例,治癒915例,治癒率為90.42%;完成療程40例,佔3.95%;死亡4例,54例仍在管理治療中。復治及其他塗陽204例,治癒193例,佔94.6%;完成療程8例,佔3.92%;死亡3例;初治塗陰538例,完成療程483例,完成率89.78%,死亡5例,40例仍在管理治療中。項目覆蓋全縣43萬人口,其中貧困人口12萬人,農村婦女20萬,60歲以上老年人3.6萬。婦女中發現新塗陽病人387例,佔38.2%,60歲以上老年人中發現新塗陽病人84例,佔8.3%。
五、加強培訓和宣傳,提高了專業隊伍素質,健康教育活動成效顯著
今年3月份在全省結防工作會議以後,我們就開始著手新《指南》的培訓工作。在市結防所的直接指導下,於4月份完成新《指南》的全面培訓。共舉辦縣醫療單位培訓班1期,培訓40人次;鄉級醫生1期18人次;村級防癆人員1期271人次。通過業務培訓,使大家接受和掌握了新《指南》中現代結核病控制措施、技術、政策和標准化、規范化的管理程序,更新了觀念,進一步提高了防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在「3.24」結核病宣傳日和「4.25」全國預防接種宣傳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結核病宣傳和健康促進活動。發放了簡單易懂的結核病防治材料和宣傳畫2000份,宣傳單32000份,在縣廣播電視台開展電視宣傳2期,新刷牆體廣告6條,辦宣傳欄6期。在縣城中心區域招租宣傳牌24個48面,張貼結核病防治知識內容進行宣傳。4月16日與縣婦聯、共青團等單位聯合開展「疾控知識進農家」活動。「六一」兒童節和縣第一幼兒園聯合舉辦了2009年「疾控杯」「六一」兒童節文藝演出,把有獎結核病防治知識問答貫穿於演出全過程,通過展板和結核病知識競答的方式宣傳了結核病相關知識,在單位上,長期開展電話咨詢,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對結核病的知曉率,為進一步發現病人,有效控制傳染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六、加強項目資金和葯品管理
為了保證結防工作順利進行,我們不斷加強項目資金和葯品管理,嚴防項目資金和葯品出問題。項目財務管理實行專人專帳管理,嚴格落實專款專用,嚴格執行財務支出制度。及時足額發放轉診費和督導管理費用,保證項目經費全部用於結防工作,極大地調動了全縣結防人員對結核病防治工作的積極性。進一步規范了葯品和相關物資的管理,做到葯品專葯專櫃、專人管理,及時發放和調領免費葯品,嚴格出入庫登記,嚴格做到日清月結、帳物相符。杜絕了失效浪費和差錯事故的發生。
七、存在的問題。
今年我縣結核病防治工作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結核病控制項目工作的要求,與群眾實際需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還有一些薄弱環節。一是宣傳教育覆蓋面還有待進一步擴大,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強。二是由於各方面原因少數肺結核病人管理還存在不到位、督導不及時、有斷葯情況發生等現象。三是肺結核病人轉診率還需進一步提高。四是鄉鎮級查痰點工作還沒有有效實施,沒有真正發揮作用。五是衛ⅹ項目結束後,面臨的資金短缺等問題還無法解決。六是結防人員數量和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
H. 預防肺結核講座心得
結核病防治講座體會
學校組織了有關於肺結核的知識講座。 在講座中我們了解了許多關於肺結核的知識。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剛開始因症狀輕微的患者沒有什麼不適,一般不引起注意。只有在病情進展迅速時才出現症狀。有的人抵抗力很差,感染結核菌的菌量大,毒力強,那麼症狀會非常明顯,導致自己全身不適,發熱,乏力,心煩意亂,食慾差,時間長了體重還會下降。可以說,它的危害性是十分大的。
講座不僅介紹了肺結核,還告訴了我們如何防治肺結核。肺結核的預防首先是要及時發現病人。平時要自覺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房間內要經常開窗通氣,保持空氣清新;接種卡介苗,以防結核病人的傳染;以及開展適量的體育運動,增強個人體質。這樣才會減少結核病的發病率。
我們了解了結核病的傳播和對病人的護理。在講座後我們知道了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的傳播而進行傳染的。結核桿菌不能耐受濕熱,在潮濕的情況下,95℃的溫度下,只要1分鍾就會死亡。因此結核桿菌耐寒冷、耐乾熱,但不能耐受濕熱。所以,對於結核病人使用過的耐熱物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煮沸消毒。而書籍、棉被等的消毒不能用水煮沸,就可在陽光下曬或用紫外線燈消毒。病人接觸過的物品以及病人使用過的物品,如果不可以加熱消毒,又不可以日光照射消毒的,可用酒精消毒。許多化學物品,如碳酸、雙氧水、碘酒、酒精,都能將結核桿菌殺死。因此高溫是結核病菌的天敵。
在講座後,我了解了以前從沒接觸過的肺結核,知道了如何預防結核,以後就不會盲目恐懼了。講座讓我豐富了知識,了解了疾病,更懂得了以後遇見結核病人該怎麼辦。讓我獲益匪淺。
I. 在預防肺結核病上學校應該向學生宣傳哪些知識
結核病的防治知識
一、什麼是結核病?
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病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分,最常見的是肺結核。肺結核的主要症狀是咳嗽、咳痰、痰中帶血、午後低燒、胸痛、食慾不振、疲乏和消瘦。
二、肺結核的危害?
肺結核是傳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對您個人而言會造成肺的損傷,影響您的工作、生活,嚴重的甚至會危及您的生命;同時還有可能會傳染您的親人和朋友。如果得了肺結核沒有按療程完成正規治療,極有可能轉化為難治的耐葯結核。
三、肺結核是如何傳播的?
肺結核患者在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時,會把帶有結核菌的飛沫播散到空氣中,周圍人群吸入帶有結核菌的飛沫即可能受到傳染。健康人可能通過吸入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噴出的飛沫而被感染。但是,一般人感染結核菌後不會發病,只有身體抵抗力低的時候才會發病。感染結核菌的人群一生中發生結核病的概率約為10%。感染結核菌但不發病的人不會傳染他人。
四、國家主要免費政策
我國對初診的肺結核可疑症狀者或疑似肺結核患者免費提供胸片和痰塗片檢查,對治療期間隨訪的肺結核患者免費進行痰塗片檢查,對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免費提供治療期間的主要抗結核葯物。
五、如何預防傳染家人及朋友?
肺結核患者在傳染期間主要注意和家人隔離,最好要有單獨的卧室,光線要充足。如果沒有條件,則分床和分頭睡,保證通風良好。患者所在房間可用紫外線照射消毒,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2小時。患者用過的食具、衣物等耐熱物煮沸消毒,煮沸時間為10~15分鍾。患者用過的衣物要經常清洗並在太陽下曝曬,以達到殺死結核菌的目的。
患者要避免對著別人大聲說話,咳嗽、打噴嚏等要捂住口鼻,痰要用紙包好焚燒,不要隨地吐痰。
特別要注意保護兒童,大部分兒童結核病是由家庭成員傳染的。
六、肺結核患者怎樣對待戀愛和婚姻?
肺結核病如果能堅持吃完6-8個月的葯,是可以治好的;但如果不堅持吃葯,就不能治癒或變成耐葯的病人,很難再完全治好。
因此患了肺結核的年輕患者,應首先集中精力把病治好;如果尚未有戀愛對象,在未完全康復以前應該把戀愛之事暫時擱一下;如果已有戀愛對象,則應該把病情如實向對方講清楚,當前要集中精力治病,待肺結核治癒後再考慮結婚,千萬不能病情海不穩定就匆匆結婚,以免婚後的夫妻生活、生兒育女、優生優育、家務等等一系列問題。給治療帶來不利影響。
比方說,一旦結婚,對家庭就負有一定的責任,家裡家外都需要更辛苦地工作,這對於結核病的恢復是不利。同時,結婚後,很可能女方會懷孕,由於抗結核葯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容易造成畸胎,因此還得流產,會對女性患者造成更大的損傷。
關愛提示:為了更好的享受戀愛的甜蜜和婚姻的幸福,一旦確診為結核病一定要先治病。
七、卡介苗能預防結核病嗎?
卡介苗能夠預防結核病,特別是預防兒童結核性腦膜炎和粟粒性肺結核病。新生兒是主要的接種對象,一般出生後盡早在接生單位(如醫院、婦幼保健院等)進行接種,未及時接種的在計劃免疫單位進行補種。
關愛提示:卡介苗能預防結核病,接種對象主要的新生兒,接種的地點在接生單位(醫院或婦幼保健院);未及時接種者到當地計劃免疫單位進行補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