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禁毒防艾內容有什麼
第一條為了預防和懲治毒品違法犯罪行為,保護公民身心健康,維護社會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根據醫療、教學、科研的需要,依法可以生產、經營、使用、儲存、運輸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
第三條禁毒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和公民,應當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履行禁毒職責或者義務。
第四條禁毒工作實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禁種、禁制、禁販、禁吸並舉的方針。禁毒工作實行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
第五條國務院設立國家禁毒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全國的禁毒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禁毒工作的需要,可以設立禁毒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禁毒工作。
第六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禁毒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將禁毒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第七條國家鼓勵對禁毒工作的社會捐贈,並依法給予稅收優惠。
⑵ 禁毒防艾內容是什麼
禁毒防艾內容是:
1、毒品一日不絕,禁毒一刻不止。
2、參與禁毒斗爭,構建和諧社會。
3、禁毒防艾,遠離毒品,關愛未來。
4、青春在陽光下綻放,生命在毒品中凋謝。
5、積極行動起來,同毒品犯罪作堅決的斗爭。
6、享受學習酸甜苦辣,莫食毒品望聞問切。
7、禁毒防艾,刻不容緩。
8、開展禁毒宣傳,增強全民禁毒意識。
9、動員起來,打一場禁毒的人民戰爭!
10、加大禁毒力度,深化禁毒斗爭!
⑶ 禁毒防艾心得體會
禁毒防艾心得體會
毒品——致命的惡魔,素有魔鬼之稱,吸毒後會產生幻覺,身體會對毒品產生依賴,使人容易患上肝炎,通過血液傳授艾滋病等感染病,還損害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使吸毒者陷入毒海不能自拔,痛苦不堪。其次,對家庭的危害也很大。
由於吸毒後對毒品的依賴,使人無精打采,不務勞作,而吸毒需要大量錢財,就會致使他們走上偷竊、搶劫等犯罪道路。使家庭陷入經濟破產,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難境地。
吸毒會對社會的生產力造成巨大的破壞,毒品活動擾亂社會治安,進而毀滅家庭,危害社會。從近年來資料發現:吸毒的人中青少年就佔了80%以上,許多年輕人被毒品妖艷的外表所誘惑,從此踏上了一條不歸路,這是一條充滿了精神與肉體的痛苦之路。艾滋病的傳播和流行不僅嚴重影響廣大人民的身體健康,對中國經濟和社會也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艾滋病的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當人體處於正常狀態時,體內免疫系統可以有效抵抗各種病毒的襲擊。一旦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體內,這種良好的防禦體系便會土崩瓦解,各種病毒乘機通過血液、破損傷口長驅直入。通俗地講,艾滋病病毒是通過破壞人的免疫系統和機體抵抗能力,而給人以致命的打擊。
雖然全世界眾多醫學研究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製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葯物,也沒有可用於預防的有效疫苗。目前,病死率幾乎高達100%的艾滋病已被我國列入乙類法定傳染病,並被列為國境衛生監測傳染病之一.故此我們把其稱為「超級絕症」。
據統計,目前我國報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68%是吸毒者。這是因為吸食者常常幾個人甚至十幾個人湊在一起,共用一副注射器吸毒。這些人對注射器連起碼的清洗都沒有,更別說消毒了,艾滋病病毒就這樣通過共用的注射器傳播給他人,並在吸毒人群中迅速蔓延開來。
據流行病學家調查,吸毒者的性行為相對比較混亂,艾滋病病毒可通過帶病毒的吸毒者的不良性行為傳播給他人。此外,毒品使吸食者免疫功能下降,也為艾滋病病毒感染和發病大開「綠燈」。
毒品、艾滋病問題是全社會、全人類面臨的嚴重問題,禁絕毒品意義重大,任重道遠。作為一名大學生,也作為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我有義務、有責任做好禁毒防艾宣傳工作。為此,我積極響應國家和學院的號召,無償列印若干以「禁毒防艾,遠離毒品,關愛未來」為主題的宣傳資料,走上大街,深入鄉鎮進行發放宣傳。
我堅信,通過我的努力,能培養青少年識毒、拒毒的能力,能有效地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禁毒防艾,珍愛生命」的意識和抵制毒品的能力。
"禁毒防艾,遠離毒品,關愛未來",這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更像是一口警鍾,時時刻刻在我們的耳邊響起,提醒我們那些五顏六色葯丸的隱患,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的生命。願這些文字永遠在我們心中回盪,把毒品和艾滋永遠杜絕在我們理性的大門之外。
(3)禁毒防艾知識培訓擴展閱讀
禁毒防艾安定社會
首日,隊員們詢問周邊居民對於毒品和艾滋病的了解情況。團隊針對不同年齡段人群進行抽樣調查,調查對象以青年人和中年人為主。通過問卷調查,成員發現居民對毒品和艾滋病知識的了解比較匱乏,需要對有關知識進行輔導。隊員們呼籲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相應的活動,豐富市民在此方面的知識,為預防艾滋病、抵制毒品做准備。
禁毒防艾小家和諧
團隊負責人與社區居委會經過協商,邀請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代表觀看禁毒防艾視頻。觀影結束後,團隊邀請各位村民代表上台發言,講述自身對毒品與艾滋病危害的認識。活動結束後,團隊成員向與會人員分發禁毒防艾倡議書,進一步向居民宣傳禁毒防艾的相關知識,加深了居民對於毒品與艾滋病的認識。
隊員們認為,需要加大毒品與艾滋病知識普及力度,在街道上的展板進行知識宣傳是很有必要。除此之外,社區也可以經常開展禁毒防艾講堂,為大家普及禁毒防艾知識。
禁毒防艾保護孩子
抵達目的後,團隊成員們懸掛寫有「赴姚橋知識傳播禁毒防艾宣傳團」標語條幅,張貼禁毒防艾標語,向行人發放禁毒防艾倡議書。下午,隊員們來到社區小學,為小朋友講解禁毒防艾知識。小朋友們在成員們嚴肅認真的講解下,對於毒品和艾滋病有了深入的認識。
大學生作為社會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有義務、有能力做好禁毒防艾工作。在學校,協助老師、同學宣傳禁毒防艾知識,共撐起人類美好的明天;在生活中,給家人普及相關的知識,給家中的孩子播放相關視頻。
「禁毒防艾,你我同行」,這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更像是一口警鍾,時時刻刻在人們耳邊響起,提醒人們服用那些五顏六色葯丸後的隱患,提醒人們注意艾滋病的傳播渠道,幫助人們重新認識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所以此次禁毒防艾的活動不僅讓大學生對禁毒防艾有了清晰的認識,也藉此讓廣大市民積極參與禁毒防艾的宣傳工作中來,創建一個和諧社會。
⑷ 禁毒知識培訓內容
一:培訓的目的
1、 通過培訓,讓教師掌握學校開展禁毒的相關措施與方法。
2、 通過培訓,讓學生知道毒品的危害,種類,培養學生的禁毒意識。
二:培訓的內容
(一)毒品的危害
1、吸毒對身心的危害
(1) 吸毒對身體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葯劑量過大或用葯時間過長引起的對身體的一種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機體的功能失調和組織病理變化。中毒主要特徵有:嗜睡、感覺遲鈍、運動
失調、幻覺、妄想、定向障礙等。
(2) 戒斷反應:是長期吸毒造成的一種嚴重和具有潛在致命危險的身心損害,通常在突然終止用葯或減少用葯劑量後發生。許多吸毒者在沒有經濟來源購毒、吸毒的情況下,或死於嚴重的身體戒斷反應引起的各種並發症,或由於痛苦難忍而自殺身亡。戒斷反應也是吸毒者戒斷難的重要原因。
(3) 精神障礙與變態: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礙是幻覺和思維障礙。他們的行為特點圍繞毒品轉,甚至為吸毒而喪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靜脈注射毒品給濫用者帶來感染性合並症,最常見的有化膿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擔憂 的艾滋病問題。此外,還損害神經系統、免疫系統,易感染各種疾病。
2、吸毒對社會的危害。
(1)對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現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毀滅的同時,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經濟破產、親屬離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難境地。
(2) 對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破壞: 吸毒首先導致身體疾病,影響生產,其次是造成社會財富的巨大損失和浪費, 同時毒品活動還造成環境惡化, 縮小了人類的生存空間。
(3) 毒品活動擾亂社會治安: 毒品活動加劇誘發了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擾亂了社會治安, 給社會安定帶來巨大威脅。
無論用什麼方式吸毒,對人體的肌體都會造成極大的損害。
1、靜脈注射毒品
(1)靜脈注射阿片類毒品的危害最大,後果嚴重而且是多方面的:不潔注射導致感染各種疾病,如細菌性心內膜炎,破傷風、敗血病、橫斷性脊髓炎,並極易傳染乙肝、丙肝等血清型肝炎。不潔注射是傳播艾滋病毒的重要途徑。
(2)注射阿片類毒品對人體的免疫功能有著直接和全面的損害。靜脈注射毒品,最容易引發吸毒過量死亡,國內外大量的統計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2、肌肉或皮下注射毒品
注射部位的皮膚可能出現膿腫、感染、色素沉著、疤痕硬結等症狀。
⑸ 禁毒防艾宣傳教育內容有哪些
舉例如下: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三大途徑: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徑主要有三條:血液途徑傳播,性途徑傳播,母嬰途徑傳播。
(1)血液途徑傳播:血液傳播是感染最直接的途徑。輸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了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針灸針、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險的。另外,如果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未消毒的注射器針頭,也會被留在針管針頭中的病毒所感染。
(2)性途徑傳播:無論是同性,還是異性之間的性接觸都會導致艾滋病病毒傳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陰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動時,由於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細微破損,這時病毒就會乘虛而入,進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
(3)母嬰途徑傳播:如果母親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那麼她很有可能會在懷孕、分娩過程或是通過母乳喂養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艾滋病雖然是一種極其危險的傳染病,但對個人來講是可以預防。主要預防措施是:
(一)預防經血液傳播:
1、不以任何方式吸毒,遠離毒品。
2、不輕易接受輸血和血製品(如必須使用,要求醫院提供經艾滋病病毒檢測合格的血液和血製品)。
3、不與他人共用針頭、針管、紗布、葯棉等用具。
4、患者接受打針(注射)和治療時,一定要使用合格的一次性無菌注射器和經過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絕對不能共用注射器。
5、不去消毒不嚴格的醫療機構或其他場所打針、技牙、穿耳眼、紋眉、針灸或手術。
6、避免用手直接接觸他人血液和傷口。在清理他人血液或為他人處理傷口時,應該戴乳膠手套或用遮蓋物品(如干凈的手絹、一厚疊紙巾)來保護自己的皮膚,以避免艾滋病病毒的入侵。
7、不與他人共用牙刷、牙簽、剃須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膚或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8、不要玩廢舊的針頭、輸液器等醫用垃圾,這些都是疾病傳播的隱患。
(二)預防經性途徑傳播:
1、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是預防經性途徑傳染艾病毒的根本措施。
2、患有性病後應及時、積極進行治療,否則已存病灶會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險。
⑹ 禁毒防艾資料
一、毒品概述
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務院規定管制的其它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麻醉品和精神葯品,它具有以卜的共同特徵:(1)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強制性地使吸食者連續使用該葯,並且不擇手段地去獲得它:(2)連續使用有加大劑量的趨勢:(3)對該葯產生精神依賴及軀體依賴性,斷葯後產少戒斷症狀(即斷葯後會出現「脫癮」症狀):(4)對個人、家庭、社會都會產生危害性結果。
二、易染人群和環境
從理論上講,任何人在一定環境中和條件下均有可能成為吸毒者,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見有些人更易染上毒癮,被認為是易染吸毒人群。而另一些人,盡管各種條件相同,而吸毒的可能性小,被認為是不染吸毒人群。當然,所以易染人群是相對的,還必須在一定的環境和毒品存在的情況下易感性強。常見的易染人群有以下幾種
(一)從小有人格行為不良者
人格不良者有如下表現:不遵守社會習俗,缺乏自尊心、抑鬱體驗,易受到外部環境的控制,經不起挫折,社會效益差,缺乏耐心和學習慾望;與家庭關系疏遠,精神痛苦,無視規章制度,尋求感覺刺激;早年就有飲酒、吸煙習慣,逃學和撒謊,尋求獨立和自由,對成績和目標缺乏興趣,對社會持批評態度,有越軌行為,與同伴的關系較父母更為密切。行為問題為夥伴強化。
(二)青少年
青少年涉世不深,缺乏辨別是非能力較易受騙上當,尤其是那些家庭教育不良、人生觀腐朽、虛榮心強、愛講排場、情緒不穩定、頑固易怒、逞強好勝等而又對吸毒的危害性缺乏認識的青少年更易為誘因所驅使而進入吸毒的行業。
(三)個體戶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有些個體戶富了,他們有的是錢,吃、喝、玩都有了,只缺少些刺激,另外他們雖然有錢,但是也存在很多煩惱和苦悶,為了追求刺激,消除煩惱,他們走向毒淵。有些個體戶的親人長期處在吸毒的環境中,受到不良的感染也會參與吸毒。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販毒分子為了達到牟取暴利的目的,而追尋這些「闊老」,使用種種技倆,誘騙這些「錢老闆」吸毒,這也是個體戶吸毒多的因素之一。
(四)某些職業人員
一般而言,職業人員吸毒所佔比例不高,因他們的實際收入,難以支付昂貴的毒品支出。但一些較為特殊的職業,如汽車司機、采購員等,經常在外接觸的人多,較易獲得毒品,並由於離開家庭、單位,缺乏約束,一有機會就會染毒。易染環境如下:
(一)交上壞朋友
(二)家庭富有
(三)處於吸毒流行地區
三、吸毒的危害
吸毒影響社會經濟財富的創造和積累。據聯合國麻醉品管制局公布的最新數字,世界上吸毒人員超過5000萬人。每年有幾十萬癮君子因吸毒喪命。全球毒品交易額約達8000—10000億美元,吸毒問題嚴重的國家,不得不撥出巨款用於防治吸毒及相關問題的開支;同時由於長期吸毒而使得吸毒者的勞動能力降低,或者導致勞動力完全喪失,從而影響社會財富的創造,也問接給國家社會帶來巨大經濟損失。
吸毒與犯罪是一對孿生兄弟。吸毒引起社會犯罪增加。一方面是吸毒者成癮後,擺脫不了毒癮的煎熬,為了滿足毒癮,鋌而走險,進行偷扒搶竊,貪污、賣淫,甚至殺人的犯罪活動;另一方面是販毒分子瘋狂的報復,恐嚇,暗殺等活動,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擾亂社會秩序。
吸毒損害本人健康,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的傳播等公共衛生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是愛滋病的感染和傳播。艾滋病是當前危害人類健康最凶惡的疾病之一,被稱為「超級癌症」。其病原體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了HIV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潛伏期,便會發展為艾滋病。艾滋病患者,通常死於免疫功能嚴重受損所致的嚴重感染或惡性腫瘤,且死亡率高。據調查我國目前HIV感染方式主要是濫用毒品(靜脈注射)來傳播流行。雲南艾滋病監測中心負責人指出:「目前,在國外的吸毒者中,艾滋病靜脈注射吸毒者的感染率為23%,而我國邊境一帶的毒品流行重災區,吸毒群體艾滋病感染率竟高達68%……。」例如1989年在雲南德宏地區爆發的HIV局部流行就是典型一例,146例吸毒者使用被污染的針頭注射毒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
⑺ 學習禁毒防艾知識心得體會怎樣寫
毒品和艾滋病已成為一個我們人人熟知的詞彙,「毒品」,一個可怕的名詞,只要一不小心就會落入它的魔掌。多少鮮活的生命,被它妖艷的外表所誘惑,從此踏上了一條不歸路。這是一條充滿了精神和肉體的痛苦,充滿了妻離子散的痛苦之路;而艾滋病的傳播和流行不僅嚴重影響廣大人民的身體健康,對中國經濟和社會也造成了嚴重的危害。艾滋病的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當人體處於正常狀態時,體內免疫系統可以有效抵抗各種病毒的襲擊。一旦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體內,這種良好的防禦體系便會土崩瓦解,各種病毒乘機通過血液、破損傷口長驅直入。通俗地講,艾滋病病毒是通過破壞人的免疫系統和機體抵抗能力,而給人以致命的打擊。雖然全世界眾多醫學研究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製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葯物,也沒有可用於預防的有效疫苗。目前,病死率幾乎高達100%的艾滋病已被我國列入乙類法定傳染病,並被列為國境衛生監測傳染病之一.故此我們把其稱為「超級絕症」。
這二者又有什麼聯系呢?毒品作用於人體,使人體體能產生適應性改變,形成在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狀態。一旦停掉葯物,生理功能就會發生紊亂,出現一系列嚴重反應,稱為戒斷反應,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葯者為了避免戒斷反應,就必須定時用葯,並且不斷加大劑量,使吸毒者終日離不開毒品。吸毒者喜歡肌肉或皮下靜脈注射毒品,而這些注射毒品用的針頭往往存有艾滋病毒,這便成為了艾滋病傳播的一個重要途徑:血液傳播!研究表明,61.219%艾滋病患者都正在吸毒或曾經吸過毒,而吸過毒的人98.326%都感染上艾滋病。可以說,吸毒必定讓人感染艾滋病,艾滋病必定讓人家破人亡!
作為一名中學生,也作為社會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我有義務、有能力做好禁毒防艾工作,堅決做到不吸煙,不喝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學校,協助老師、同學宣傳禁毒防艾知識,共撐起我們美好的明天。
「禁毒防艾,遠離毒品,關愛未來」,這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更像是一口警鍾。時時刻刻在你的耳邊響起。提醒你那些五顏六色葯丸後的隱患,幫助你重新認識自己的生命。朋友們,願這些文字永遠在你們心中回盪,把毒品永遠杜絕在我們真善美的大門外,為我們的理想而奮斗!
這學期任默沙東預防艾滋病技能教學工作中,增加了不少知識,提高了教學理念,懂得了愛滋病的基本知識,日常生活中艾滋病的傳播途徑,艾滋病的預防。如何分析艾滋病對全社會的危險行為。對青少年進行艾滋病相關教育方法,生活技能教育,如何在學校中開展預防艾滋病教育等知識。對自己在生活中對艾滋病的問題能夠正確把握具備本質意義。
這學期教學工作中,深刻體會到,縣教育局默項辦的指導下,為了在培訓教學中收到良好效果,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為確保每課時學生有新的收獲,費了不少苦心。為少數民族地區教育做到了楷模得到了學生敬重,我認為當老師(特別是老教師、年輕教師)就應該互相好好學習,干每項工作腳踏實地積極上進。
我們所處的民族地區,由於鄉鎮學校,人們所受的教育太低,許多年輕人對艾滋病知識認識不到位,一度時期,有的小夥子認為不會吸毒不是男子漢。在他們看來吸毒是一種時尚,是追求高消費的風格。根本不把隱藏的艾滋病當成一回事,也許是受的教育太少造成的,因此,在這些地區從中小學抓起,把艾滋病放在健康教育課堂就顯得尤為突出,加之本地人結婚多數年齡偏小,就更應從中小學加強教育,加強預防。
在以前學校注重學生成績。學校列入重點初、高中情況,只注重科目的教育教學工作,忽視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對於艾滋病多數學生無知,茫然從事自己的行為,從不計後果。許多不知不覺的誤入其中。特別是吸毒人員,數量還在增加。由吸毒感染艾滋病的越來越多。其惡性循環是,男性受教育程度低,青年人認為吸毒是時尚,通常是多人共用注射器,傳染快。由於男人吸毒得艾滋病,過早離世。丟下愛人、小孩,女性為了老少生活,生理需求,加之本人處於文盲、半文盲狀態,亂搞兩性關系。導致艾滋病快速傳播。這種情況,如果花時間不加以正確引導、控制,這些地方艾滋病快速傳播,將越來越多,將來當地社會秩序越來越壞,社會負擔越來越重。其後果難以想像。所以學校必須加強預防毒品、預防艾滋病的宣傳力度。積極為當地經濟發展作貢獻。
總之,通過這學期的教學,本人對毒品、艾滋病有清楚的了解、認識。這將對下學期的教育教學中發揮一定作用,為艾滋病預防工作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