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抓好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能力建設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以下簡稱單獨兩孩政策)。單獨兩孩政策實施後,累積生育需求集中釋放,出生人口數量將有所增加,高齡孕產婦比例有所增高,發生孕產期合並症、並發症和出生缺陷的風險明顯增加。婦幼健康服務的數量、質量和服務資源都將面臨新挑戰。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見》(中發〔2013〕15號)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決議》,適應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做好婦幼健康服務工作,保障單獨兩孩政策順利實施,我委在前期廣泛調查研究基礎上,研究制訂了《關於做好新形勢下婦幼健康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積極做好應對工作。 二、如何做好相關預案准備? 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將婦幼健康服務保障措施納入單獨兩孩政策實施方案統籌考慮。已經完成省級行政體制改革的省(區、市),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將婦幼健康服務保障措施納入單獨兩孩政策實施方案統籌考慮,加強內部溝通協調,確保政策配套;尚未完成省級行政體制改革的省(區、市),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要主動與人口計生行政部門溝通,做好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和管理工作,省級人口計生行政部門要及時、主動向衛生行政部門通報實施單獨兩孩政策的相關工作進展,充分吸納意見建議,確保協調推進。 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深入分析單獨兩孩政策實施對婦幼健康服務的影響,開展服務資源調查,迅速摸清底數,針對服務缺口,明確工作措施,盡快研究制訂工作方案。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公布經批准開展助產技術、產前診斷技術的醫療機構名單。有條件的地區,要動態公布孕產婦保健建冊(卡)和產科床位使用情況,引導群眾合理選擇助產機構,有序就診。 三、在軟硬體建設等方面有哪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服務設施建設。 各省(區、市)要將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建設作為啟動實施單獨兩孩政策的配套措施,加大經費投入,加快「十二五」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建設項目執行進度。在「十三五」衛生計生事業發展規劃編制中,將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建設作為重點支持內容,切實改善業務用房和裝備條件,確保盡快在省、市、縣三級均建成1所政府舉辦、標准化的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實現《兩綱》任務目標。大力加強綜合醫院婦產科、兒科建設,加強婦產、兒童專科醫院建設,提高婦產科、兒科臨床專科能力,推動區域婦產、兒童醫療中心建設。加大醫療機構內部挖潛,擴充產科床位,重點提高婦產科、兒科服務能力。 二是配強婦幼技術人員。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指導醫療機構強化助產士、兒科醫師與護士等緊缺人員崗位配置。在職稱評定、薪酬分配方面對婦產科、兒科醫師、助產士及護士等給予政策傾斜,切實改善人員待遇。結合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資源整合,全面落實婦幼健康服務機構編制,建立人才激勵機制,吸引高素質人才,打造過硬技術隊伍,培養一批學科帶頭人。啟動大學本科助產專業招生培養試點工作。改革助產士職稱評定製度,加快助產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培訓力度,設立助產技術培訓基地,深入實施「降消」項目和衛生人才培訓項目,加強孕產婦和新生兒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設,積極開展崗位練兵、技能競賽等活動,組織好全國婦幼健康技能競賽,全面提高婦幼健康整體服務水平。 四、如何提供更加方便群眾的優質服務? 一是做好宣傳與健康教育。 各地要以計劃懷孕夫婦、孕產婦和哺乳期婦女為重點人群,以科學備孕、孕前優生、孕產期保健、產前篩查診斷、安全分娩、兒童保健、計劃生育為重點內容,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微博、微信等媒體,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做好政策宣傳,加強政策解讀,普及健康知識,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積極倡導自然分娩和母乳喂養。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可設置單獨兩孩生育服務咨詢室,積極做好符合政策夫婦生育咨詢、指導和服務。 二是提供便民優質服務。 針對高齡孕產婦增多的特點,加強孕產婦系統管理,有針對性地加強婦幼健康服務。深化孕產婦、兒童預約診療服務,優化門、急診環境和服務流程,廣泛開展便民門診服務。開展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不斷改進醫療保健服務。全面推行醫療機構院務公開制度,通過設置意見箱、開通熱線電話和網上信箱等多種形式,暢通投訴舉報渠道,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按照規定時限及時簽發《出生醫學證明》,推進信息化管理。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業務指導,督促落實孕產期保健、兒童保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免費基本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五、對高齡孕產婦比例較高,妊娠合並症並發症和出生缺陷發生風險增加的情況,有何針對性舉措? 一是加強高危孕產婦和新生兒管理。 提供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機構要設立產科安全管理辦公室,由分管業務工作的機構負責人具體負責,加強質量安全管理,協調建立高危孕產婦救治、轉診等機制。醫療機構在為經產婦建立孕產婦保健冊(卡)時,要認真詢問既往生育史、難產史、避孕史,詳細進行體格檢查。按照《孕產期保健工作規范》和《全國兒童保健工作規范(試行)》要求,特別關注高齡孕產婦和剖宮產後再孕婦女,篩查危險因素,識別高危孕婦和新生兒,進行高危孕產婦專案管理,密切監測、治療妊娠合並症和並發症,加強高危新生兒訪視,強化主動服務,及時救治轉診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各地要加快轄區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的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轉診、會診網路,健全運行管理機制,確保有效銜接和綠色通道暢通。 二是強化出生缺陷綜合防治。 結合孕前、孕產期和新生兒醫療保健服務,全面落實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措施。積極推進國家免費孕前優生項目,確保項目質量,鼓勵地方將孕前優生項目擴大到城市,加快實現城鄉居民全覆蓋。扎實做好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和貧困地區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推進地中海貧血防控試點項目,逐步拓展項目覆蓋面。加強產前診斷能力建設,不斷提高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水平。通過綜合防治,切實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六、如何動態了解婦幼健康服務需求變化情況做好應急保障? 各省(區、市)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以大中城市和流動人口流入較多的地區為重點,建立婦幼健康服務監測預警機制,及時、動態了解產科門急診量、孕產婦保健建冊(卡)量、產科床位使用率、活產數、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等情況,科學劃定預警線,制訂有針對性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應急預案,加強產科、兒科急救設備配備和儲備,提高應急保障能力,切實保障母嬰安全。各地要將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國家衛生計生委報告,國家衛生計生委將適時對各地政策落實情況組織督查。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② 求一篇(婦幼保健室實習生出科小結) 不知道怎麼給分…請各位幫幫忙。謝謝
給你一個大綱作為參考,一般不要太長,500-800字即可。
1、實習起止時間,學習和出勤情況
2、婦幼保健室主要特點,主要設備和技術,應該掌握的技能
3、結合自己所學,書寫了幾份病歷,完成了幾次診療操作,掌握了那些技能
4、參加過什麼學術講座和交流,參與了什麼科研,發表了什麼文章
5、結合自己實際情況,總結在婦幼保健室的主要收獲和存在的不足
6、談談實習期間的感想感受,對將來的打算
③ 婦幼保健當中的健康教育內容有哪些
針對孕產婦的:孕抄早期服用葉酸預防出生缺陷政策宣傳、孕期和產後檢查告知、孕期飲食、服葯方面、住院分娩等
針對兒童的:兒童健康檢查告知、新生兒疾病篩查告知動員、母乳喂養、輔食添加、相關疾病預防、預防接種知識宣傳
④ 衛生院婦幼保健工作總結
領導指導和關懷的周到,自己工作的謹慎細致,工作成果是多方滿意,一點瑕疵是由於非人為所能控制的特殊情況,展望下未來會更好。該誇的都誇誇。
⑤ 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科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職責有誰知道呀急急急
北流市大里鎮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為深化我鄉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做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根據衛生部、財政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於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意見》(衛婦社發〔2009〕70號),結合我鎮實際,制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2009年起,在全鄉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明確政府職責,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至2011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得到普及,城鄉和地區間公共衛生服務差距明顯縮小。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政府主導,充分體現公益性和公平性,按項目方式免費向城鄉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二)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努力縮小城鄉、區域和人群間的服務差距,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實現衛生事業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
(三)堅持重點突出、分步實施,著眼解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公共衛生問題,有針對性的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努力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四)堅持資源整合和開發相結合,合理整合城鄉衛生資源,充分發揮現有基層衛生資源作用,以有限的資源爭取最大的健康效益和健康公平。
(五)堅持注重質量,提高效率,強化監管,保障城鄉居民充分享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
三、項目工作領導組
組 長:時 爾(衛生院院長)
副組長:吳 文 (公共衛生科主任)
成 員:曾廣泉 (衛生院防保成員)新
劉曉燕 (衛生院婦產科主任)
李遠萍 (鎮衛生院護士)
(衛生院財務科會計)
領導組下設項目辦,負責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協調管理,承擔具體事務性工作。項目辦成員:
主 任:
成 員:馮李曰瀑
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技術指導和績效考核組
1、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項目小組
組 長:曾廣泉(公共衛生科主任)
成 員:
2、健康教育項目小組
組 長: 衛生院院長副院長何鎮衛生院院長
成 員:
3、兒童保健項目小組
組 長:張君(衛生院防保站)
成 員:
4、孕產婦保健項目小組
組 長:劉(衛生院婦產科)
成 員:芳(衛生院婦產科)
5、老年人保健項目小組
組 長:吳仲貴(衛生院副院長)
成 員: 6、預防接種項目小組
組 長:甘冬梅(衛生院防保站)
成 員:何良儔、曹
7、傳染病防治項目小組
組 長:傑(衛生院副院長)
成 員:何良儔、甘冬梅
8、慢性病管理項目小組
組 長: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項目小組
組 長: 文(衛生院副院長)
成 員:
四、主要目標任務
1.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為重點,在自願基礎上,為轄區常住人口建立統一、規范的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檔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問題及衛生服務記錄等。健康檔案要及時更新,並逐步實現計算機管理。2009年,居民建檔率農村80%,65歲以上老年人建檔率城市農村95%以上。
2.健康教育
針對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優生優育及轄區重點健康問題等內容,向城鄉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傳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詢服務,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並定期更新內容,開展健康知識講座等健康教育活動。
每年向轄區居民發放健康教育材料,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室不少於12種;播放健康教育音像材料不少於6種,組織面向公眾健康教育咨詢活動不少於6次,舉辦健康教育講座不少於12次。2009年,居民健康相關知識知曉率達60%以上。
3.預防接種
為適齡兒童接種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麻腮風疫苗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在重點地區,對重點人群進行針對性接種,包括腎綜合征出血熱疫苗、炭疽疫苗、鉤體疫苗;發現、報告預防接種中的疑似異常反應,並協助調查處理。
6歲以下兒童健卡率達98%;2009年,一類疫苗各單苗基礎免疫接種率均90%以上,加強免疫單苗接種率85%以上,乙肝疫苗及時接種率90%以上,含麻疹成分疫苗及時接種率90%以上。
4.傳染病防治
及時發現、登記並報告轄區內發現的傳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參與傳染病現場疫點處理;開展結核病、艾滋病等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和咨詢服務;配合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對非住院結核病人、艾滋病人進行治療管理。2009年,傳染病疫情報告率與及時率100%。
5.兒童保健
為0-36個月嬰幼兒建立兒童保健手冊,開展新生兒訪視及兒童系統保健管理。新生兒訪視至少2次,兒童保健1歲以內至少4次,第2年度和第3年度每年至少2次。主要內容包括體格檢查和生長發育監測及評價,開展心理行為發育、母乳喂養、輔食添加、意外傷害預防、常見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2009年,兒童系統保健管理率達70%。
6.孕產婦保健
早發現孕婦,為孕產婦建立保健手冊,開展至少5次孕產婦保健服務和2次產後訪視。主要內容包括一般體格檢查、產前檢查及孕期營養、心理等健康指導,了解產後恢復情況並對產後常見問題進行指導。2009年,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80%。預防減少出生缺陷,全鎮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鞏固在98%以上。
7.老年人保健
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進行健康危險因素調查和一般體格檢查,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2012年,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95%。
8.慢性病管理
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進行指導干預。對35歲以上人群實行門診首診測血壓。對確診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定期進行隨訪,每次隨訪要詢問病情、進行體格檢查及用葯、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並做好相關記錄。2012年,兩類人群健康管理率達95%。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對轄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在專業機構指導下對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治療隨訪和康復指導,並做好相關記錄。2012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達95%。
五、各單位工作職責和任務
1.鄉衛生院職責
組織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責任主體,要會同上級有關部門制定具體工作計劃,明確年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提出具體措施和要求,將任務逐一分解到各基層鄉村醫療衛生單位,並簽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目標責任書。組織實施項目工作考核,每半年考核一次,定期向上級有關部門報送工作情況。
2. 鄉衛生院財務科職責
負責貫徹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償機制,按照政府購買服務原則,根據考評結果,政府資金到賬後及時足額下撥上級公共衛生服務專項經費,保障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以及專業公共衛生機構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所需的經費,對資金的使用和管理進行監督。
3.基層鄉村醫療衛生機構職責
本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由本院有關科室和村衛生所室等基層鄉村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承擔。
(1)本院有關科室和村衛生所室等基層鄉村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是承擔轄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主體,要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09版)將任務明確到具體崗位,責任到人,免費為全體居民提供9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按各自的職責簽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目標責任書,並在上級指導下,按期保質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
(2)我鎮各村衛生所(室)是落實本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協助我院完成和落實9類基本公共衛生任務。
(3)基層鄉村醫療衛生機構要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制定崗位規范,細化考核內容,將人員收入和工作績效掛鉤,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和效率。每年根據要求及工作實際制訂具體實施計劃,明確階段性重點工作,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4.業務技術支持機構職責
市疾控中心、婦幼保健院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市直人民醫院是我鎮實行和落實9類基本公共衛生任務的業務技術支持機構,將會根據各自職責和業務范圍定期對我鎮進行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並逐步建立分工明確、功能互補、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的工作機制,實現防治結合。
六、建立健全經費保障機制
(一)明確經費使用范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主要用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所需費用,包括從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人力成本、醫療耗材、健康教育印刷資料、宣傳、重點任務隨訪、教育培訓以及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必需的其他開支。
(二)合理確定鄉村醫生基本公共衛生任務及補充
1.鄉村醫生主要承擔以下基本公共衛生任務:協助衛生院建立農村居民健康檔案;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有關疾病控制、衛生監督、婦幼保健等相關數據的收集、統計、填報;協助做好婦幼保健工作,及早發現孕婦,動員孕婦或追蹤高位孕產婦產前檢查和住院分娩,做好產後訪視和母乳喂養隨訪,指導產褥期保健、新生兒保健;協助做好慢性病人管理。接受我鎮衛生院的指導和縣衛生局的考核。
2.縣財政局將對鄉村醫生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應給予合理補償。
七、建立績效考核制度
(一)建立考核制度。按照省市有關要求組織考核工作。重點考核機構履行公共衛生服務職能、提供公共衛生服務的數量和質量、社會滿意度等情況。
(二)計量和綜合考核相結合。預防接種、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3項服務採取計量考核方式。
(三)考核結果的利用。考核結果要與單位年度考核掛鉤,作為工作人員獎懲及核定績效工資的依據。考核情況應向社會公示,將政府考核與社會監督結合起來。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有關單位要按照政府領導、部門配合、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原則,明確分工,落實職責,確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取得實效。
(二)強化監督檢查。鎮衛生院定期組織對各村衛生所的督導,加強質量控制和管理,確保服務數量得到落實,服務質量得到保證。
(三)開展技術培訓。要定期開展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和基本醫療適宜技術培訓,提高基層衛生技術人員綜合服務能力,確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
(四)加強經費管理。我院將加強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嚴格按照項目要求,專款專用。
⑥ 婦幼保健人員進修堅定書個人小結怎麼寫
進修個人小結
一、進修情況概述、進修目標的完成情況
二、思想認識、進修紀律等
三、存在的問題和努力方向
⑦ 廣卅市計劃生育總結
廣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信息公開——計劃總結」2016年月26日公布的廣州市2015年衛生計生工作總結全文如下:
一、「十二五」期間廣州市衛生計生工作回顧
「十二五」時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廣州市衛生計生委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大力推動衛生計生服務管理改革,圓滿完成了「十二五」目標任務,為廣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居民健康水平明顯提高。「十二五」期間,居民平均期望壽命提高到81.34歲(2014年末),比2010年增長了2.3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5.02/10萬下降到4.42/10萬,嬰兒死亡率從4.04‰下降到2.96‰。居民健康水平綜合指標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醫療資源快速發展,體系漸趨完善。2015年底,全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724個,其中醫院229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219個。每千人口擁有醫院、衛生院床位數5.57張。全市衛生人員15.4萬人,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3.15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4.08人,人數穩步增長。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3人。覆蓋市、區、鄉(街)、村(社區)的四級衛生計生服務體系加快發展。
——醫療服務能力大幅增強。2015年,全市醫療機構診療數1.41億人次,院前急救患者總數23萬人次,入院261萬人次,醫療機構病床平均使用率為85.36%,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為9.1天,醫療工作效率明顯提高。
——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全市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進一步完善。有效應對登革熱、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突發疫情。嚴防死守,確保了埃博拉出血熱和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零輸入。艾滋病抗病毒治療率大幅提高,病死率下降57%。啟動實施了梅毒防治、耐多葯肺結核防治、消除瘧疾,以及窩溝封閉、大腸癌篩查等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全面完善了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調查診斷、鑒定、補償相關工作規范。推進慢性病綜合防控,啟動健康城市建設。
——人口計生工作均衡發展。低生育水平繼續保持穩定,「十二五」期末,全市戶籍總人口855.42萬人,戶籍人口年均出生人數9.87萬人,年均自然增長人數5.26萬人,平均自然增長率為6.34‰;常住人口年均出生人數15.06萬人,年均自然增長人數10.26萬人,平均自然增長率為7.58‰。全市常住戶籍人口政策生育率保持平穩上升態勢。
——愛國衛生工作創新發展。順利通過第一次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建設了全國首個愛國衛生運動文化園地;成立了廣州市控煙辦,創建廣州市無煙單位2360個。
過去五年,是衛生計生工作大整合、大融合的五年,也是衛生計生事業大改革、大發展的五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堅持黨委政府主導,扎實推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
一是統籌推進衛生計生機構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撤並原市衛生局,原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局,組建廣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以下簡稱市衛生計生委),市愛衛辦、醫改辦劃入市衛生計生委,各區相應進行了機構改革,優化整合婦幼保健和計生技術服務資源,實現了「職能統一,資源整合,隊伍融合」的工作目標。二是探索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原則,市政府出台「1+3」文件政策,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目前,全市共組建了27個醫聯體,加強了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全市9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84%的鎮衛生院開展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和完善了基層績效工資激勵機制,擴大了基本葯物制度實施范圍,白雲、花都、南沙和原蘿崗區實現村衛生站基本葯物制度全覆蓋。三是穩妥推進從化增城縣級公立醫院改革。2013年在全省范圍率先取消葯品加成,破除以葯養醫,初步建立起新運行機制,目前,試點醫院業務量和收入水平穩步提高,葯品和醫葯耗材支出比例逐步下降,群眾看病實際費用小幅下降。四是鼓勵發展社會辦醫,鼓勵醫生多點執業,目前已登記多點執業醫師968人。
(二)發揮考核導向作用,確保計劃生育政策平穩實施。
一是加強領導抓落實。調整完善了市人口計生領導小組成員和綜合治理責任單位,實現了工作責任的全覆蓋。市本級共對4個屬地廳局級機團單位執行計劃生育「一票否決」。二是重在惠民明導向。將全市的各項普惠制度與對計生家庭的特惠制度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了計生特困家庭的保障水平,兌現「四項制度」獎勵扶助,受惠群眾約32.59萬人,兌現獎勵扶助金高達18.45億元。三是以人為本優服務。實施免費婚前檢查、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和三大病種產前篩查診斷項目,建立完善出生缺陷三級防控體系,受惠群眾70餘萬人。推進了《計劃生育服務證》與市民卡融合工作,簡化了辦理程序。四是突破難點促整體。賦予社區網格員計生工作職責,延伸工作手臂。開展流動人口計生服務管理工作專項活動和衛生計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試點工作,深化流動人口計生區域協作,湖南、江西駐廣州流動人口聯絡站相繼掛牌開展工作。
(三)落實政府辦醫責任,促進醫療服務體系和服務能力建設上新水平。
一是不斷優化衛生資源配置。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先後完成了廣醫一院就地改造二期工程、廣醫二院新門診綜合樓項目、惠愛醫院江村院區擴建項目和市中醫醫院同德分院新建工程,推進了市八醫院新址二期、廣醫五院臨床教學綜合樓項目一期工程和廣醫腫瘤醫院醫技影像大樓等項目建設。番禺中心醫院、市一醫院南沙分院、從化中心醫院、花都人民醫院、增城人民醫院等一批醫療機構新建擴建項目完成建設並投入使用。引導中心城區富餘優質醫療資源加快向薄弱地區轉移,醫療機構布局更趨合理,構建起15分鍾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圈和30分鍾農村居民衛生服務圈。二是進一步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效率。制定實施《廣州市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實施方案》,結合等級醫院評審和創建平安醫院活動,開展改善醫療服務行動,扎實推進優質護理服務,做好平價醫療服務工作。開展市屬醫院績效考核工作,探索建立符合廣州實際的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評價辦法和醫療服務滿意度第三方評價機制,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逐步完善,調解成功率達85.2%。三是不斷健全院前急救體系。新增南沙「120」指揮中心,形成以廣州市「120」為中心,番禺、花都、增城、從化、南沙等5個區為分中心的廣州地區院前急救指揮調度體系。農村鎮衛生院全部完成了救護車配置任務,實現了農村地區救護車裝備率100%,院前急救網路全覆蓋。四是持續推進中醫葯強市建設。實施基層中醫葯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全市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95.89%的社區衛生服務站、97.52%的村衛生站能夠提供中醫葯服務;中醫類別全科醫生占基層全科醫生的比例達26.49%;花都、海珠、白雲等區成功創建成為全國基層中醫葯工作先進單位,6個區通過復審,全市共有9個區成為全國基層中醫葯工作先進單位。開展中醫醫院等級評審, 3家中醫醫院被評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加強中醫專科建設,新增國家、省重點專科項目5項、14項,目前共有國家、省重點專科9個、27個。推進綜合醫院中醫葯工作,新增7家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葯工作示範單位,全市共有9家示範單位。
(四)注重體系機制建設,持續增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一是不斷健全疾病防控體系建設。強化統籌協調,構建長效防控機制,有效應對登革熱、人感染H7N9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熱、中東呼吸綜合征等傳染病疫情;2015年,早部署,早行動,充分發揮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各部門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堅持「防、控、治」並重,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疫情增長的不利形勢下,我市登革熱防控成效明顯, 全市共報告本地病例54例,與2014年同比下降99.9%,得到國家衛生計生委、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嚴防死守,確保埃博拉出血熱疫情零輸入,受到國家的表彰。扎實推進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結核病等疾病防治工作,重大疾病防治成效顯著。國家免疫規劃接種率達98%以上,傳染病疫情形勢總體平穩。推進健康城市十五項行動,開展推廣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慢性病綜合防控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實施重性精神病醫院社區一體化工作。二是不斷提升衛生應急能力。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體系,應對突發事件,及時開展緊急醫學救援;建立起政府主導,衛生牽頭,多部門參與、廣佛肇清協同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建成廣州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與預警系統,形成准確快捷的信息分析報告系統。三是不斷拓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納入政府年度民生實事,財政補助從2010年的人均25元提高到2015年的50元,服務項目從11大項增加至12大項41小項,基本覆蓋了居民生命全過程。落實了農村婦女「兩癌」檢查、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等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四是不斷增強婦幼健康服務能力。開展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範工程創建活動,推進實施母嬰安康行動計劃,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產兒科標准化建設,完善我市危重症孕產婦、兒童救治網路,市區重症孕產婦、兒童救治中心分別增加到23所、12所,實行孕產婦保健分類管理,提高婦幼健康服務與綜合管理效率,有效控制和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五是深入開展愛國衛生工作。頒布《廣州市控制吸煙條例》,出台實施《廣州市愛國衛生工作規定》、《關於進一步加強愛國衛生工作實施意見》等規范性文件。新增3個國家衛生鎮、13個省衛生鎮,省市衛生村700多個;改造農村農戶衛生廁所近2萬戶,農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9%。組織各控煙執法部門檢查各類單位(場所)近43萬個,處罰單位(場所)34個、違法吸煙個人574人。
(五)強化人才科技保障,不斷提升衛生計生治理能力。
一是落實「人才強醫」舉措。先後制訂實施《廣州市衛生局優秀科技人才管理辦法》、《廣州市高層次衛生人才引進培養項目實施辦法(試行)》。落實好委管優秀人才制度,至2014年底,原市衛生局局管優秀人才99名,2015年廣州市高層次衛生人才項目評審出醫學重點人才120名,醫學骨幹人才21名。以全科醫生為重點加大基層人才培養力度,共培訓全科醫生359人次,與英國伯明翰大學合作建設首批「中英全科醫生服務培訓示範基地」,深化廣州市和伯明翰大學在醫療衛生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完成了省安排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試點工作任務,共培訓住院醫師4775名。二是實施「科技興醫」戰略。加大重點專科建設和科技創新力度,市屬醫療機構創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7個,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和特色優勢的市醫學重點學科12個,市級臨床醫學研究與轉化中心10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41項(其中一等獎2項),獲得廣州市科學技術獎39項(其中一等獎8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近500項。三是推進「智慧衛計」建設。建立完善廣州市區域衛生信息平台,聯網醫院全面啟用廣州市統一診療卡,統一預約掛號。先後開通「廣州健康通」微信服務號、「手機應用APP」、支付寶等醫療衛生移動服務。婦幼保健信息系統在全市151家助產機構啟用。全市人口計生信息化綜合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實現了多部門、多層級、跨地區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四是加強衛生監督執法。深入開展打擊非法行醫、代孕、整治放射診療等專項行動,規范醫療服務秩序,凈化醫療市場。大力推進公共衛生監督執法,監督力度不斷加強,監管覆蓋范圍不斷擴大,有效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五是開通了12320衛生計生服務熱線,話務量佔全省八成以上;2015年接受群眾咨詢、求助等4萬多件次,有效化解大量醫療投訴、協同推進醫德醫風建設,開設了醫療專家在線,科學權威解答市民關於看病用葯的困惑,進一步拓展了服務能力。
「十二五」期間,其他各項衛生計生工作協調發展。扎實推進黨的建設各項工作,法治行風、宣傳報道和輿情應對、幹部保健、對外交流合作、對口支援、信訪維穩、安全生產、機要保密檔案等工作均取得了新的進展。
⑧ 我要一篇婦產科工作總結和09年工作計劃急急急!請大家幫幫忙,謝謝了!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終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以及江總書記的「三個代表」等重要思想,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主導思想,堅持改革、發展和進步,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積極參加各項政治活動、維護領導、團結同志,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工作任勞任怨、嘔心瀝血、多次被評為縣、市、省級先進工作者。
在分管業務工作期間,積極圍繞婦幼衛生工作方針,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為前提,以增強理論知識和提高業務技能為基礎,堅持走臨床和社會工作相結合的道路,積極帶領全院職工齊心協力、努力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認識到一個合格的婦產科醫生應具備的素質和條件。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不斷加強業務理論學習,通過訂閱大量業務雜志及書刊,學習有關婦幼衛生知識,寫下了打量的讀書筆記,豐富了自己的理論知識。經常參加國家及省內外舉辦的學術會議,聆聽著名專家學者的學術講座,並多次去省市及兄弟單位學習新的醫療知識和醫療技術以及管理方法,從而開闊了視野,擴大了知識面。始終堅持用新的理論技術指導業務工作,能熟練掌握婦產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病症的診治技術,能熟練診斷處理產科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羊水栓塞及其他產科並發症及合並症,熟練診治婦科各種急症、重症,獨立進行婦產科常用手術及各種計劃生育手術。工作中嚴格執行各種工作制度、診療常規和操作規程,一絲不苟的處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誤診誤治。自任現職以來,本人診治的婦產科疾病診斷治療准確率在98%以上、獨立完成數百例剖宮產及其他婦產科手術,病人都能按時出院,從無差錯事故的發生。
注重臨床科研工作,參加了《葯物促排卵聯合人工授精治療不孕症臨床研究》縣級科研項目,榮獲一等獎。撰寫 論文 四篇,並先後在省級刊物發表,受到了專家的贊賞和肯定。
注重人才的培養,自任職以來,積極指導下一級醫師的工作。在婦幼衛生人員的培訓中,擔負組織和教學任務,由本人具體指導培訓的各級婦幼人員達2千餘人次,提高了各級婦幼人員的工作能力,真正發揮了業務骨幹作用。
本人在分管保健工作期間,嚴格按照上級婦幼工作要求,認真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指標和計劃,進一步完善了縣、鄉、村三級保健網,建立了婦女、兒童「四簿四卡」,並定期檢查落實,掌握全縣婦女、兒童的健康狀況。每年為女工健康查體3千餘人次,0-7歲兒童健康查體1千餘人次,實現了婦女、兒童系統化管理,有力保障了婦女、兒童的身體健康。
配合主管領導,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如初級衛生保健、創建「愛嬰醫院」等工作。認真組織學習,培訓業務骨幹,深入各鄉鎮,配合各級領導,當好參謀,並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辦法,積累了大量的實施材料,在省市抽查、評估、驗收時,順利通過。
學習、宣傳、落實《母嬰保健法》,整理收集有關材料,書寫版面,組織人員利用宣傳車到各集市、鄉鎮宣傳,散發宣傳材料,帶領同志們辦起宣教室,並幫助指導各鄉鎮辦宣教室或宣傳欄,為《母嬰保健法》的落實打下一定基礎。積極開展婚前查體工作,發放《致新婚夫婦的一封信》,進行新婚保健知識及優生優育知識的宣教,每年舉辦學習班1-2期,提高了孕產婦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了孕產婦及新生兒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為提高我縣的人口素質奠定了基礎。
自2000年本人主持全院工作以來,積極協調好領導班子之間的關系,齊心協力、求真務實、大膽創新,不斷吸取先進的管理經驗,堅持走臨床與保健相結合的路子,通過改善院容院貌,增添醫療設施,提高醫療水平,使臨床工作上了一個新台階,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在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行風建設,注重思想教育,任人唯賢,積極發揮業務骨幹帶頭人的作用,通過崗位責任制,職稱評聘分開等措施的實施,極大的提高了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強化了主人翁意識。一年多來,臨床工作有了新的突破,業務收入達到建院以來的最高水平。社會保健工作也得到了進一步完善,極大地提高了兩個系統化管理率,降低了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率,使保健院的各項工作有了新的飛躍。
綜上所述,本人從政治表現、任職年限、業務技術、科研能力等方面已經具備了晉升副主任醫師資格,評聘後,本人將認真履行職責,努力做好各項工作,為婦幼衛生事業貢獻畢生力
######################################333
這是另一個模版,你可以兩個結合下,現成的就不好找了,因為畢竟你都沒說你是做什麼工作的了
今年本著「鞏固優勢,穩步發展」的原則,一年來做了能上能下下幾點工作:
1、兼顧新廈、主樓,全院一盤棋,尤其在新廈抓操作規范,實現輸液反應「零」突破;抓查對制度,全年查堵葯品質量漏洞12例、一次性物品質量漏洞29例。
2、配合股份制管理模式,抓護理質量和優秀服務,合理使用護
工,保證患者基礎護理到位率;強調病區環境管理,徹底杜絕了針灸科環境臟、亂、差,尿墊至處晾曬的問題。
3、從業務技能、管理理論等方面強化新廈年輕護士長的培訓,使她們盡快成熟,成為管理骨幹。今年通過考核評議,5名副護士長轉正、3名被提升為病區副護士長。
4、加大對外宣傳力度,今年主持策劃了「5.12護士節「大型慶典活動,得到市級領導及護理界專家同行的贊譽;積極開拓杏苑報、每日新報、天津日報、天津電台、電視台等多種媒體的宣傳空間,通過健康教育、事跡報告會、作品展示會等形式表現護士的辛勤工作和愛心奉獻。
5、注重在職職工繼續教育,舉辦院級講座普及面達90%以上;開辦新分配職工、新調入職工中醫基礎知識培訓班;完成護理人員年度理論及操作考核,合格率達97.9%。抓護士素質教育方面開展「尊重生命、關愛患者「教育,倡導多項捐贈活動,向血液科、心外科等患者獻愛心。
6、迎接市衛生局組織的年度質控大檢查,我院護理各項工作成績達標,總分96.7,名列全市榜首。
7、個人在自我建設方面:今年榮獲「天津市市級優秀護理工作者「稱號;通過赴美國考察學習,帶回來一些先進的管理經驗,並積極總結臨床經驗,本年度完成成國家級論文3篇、會議論文2篇及綜述1篇。
作為護理部主任、一名光榮的中共黨員,我特別注重自己的廉潔自律性,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帶病堅持工作,親自帶領科護士長、護士長巡查各崗;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積極參與護理支部建設,發展更多的年輕黨員梯隊,現在新廈的賞員隊伍已經擴大到20餘名,其中以年輕的臨床骨幹為主,使護理支部呈現一派積極向上的朝氣和活力。
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和護理水平的提高,得益於以石院長為首的各位領導的正確決策和各級基層護理人員的共同努力,明年護理部要創立自己的學術期刊,提高護理學術水平,發揮中醫、中西醫結合護理優勢,爭取使我院的護理質量得到國際化認證。
護理部董式輝
⑨ 請問婦幼衛生工作總結在哪裡能找到
婦幼衛生工作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有很多不足之處。今後,我們將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產科質量,繼續完善和鞏固愛嬰醫院的成果,努力促使我院的婦幼衛生工作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一)堅持政治思想教育,加強醫德醫風建設
二)加強業務學習,提高產科質量
三)貫徹實施《母嬰保健法》,依法保護婦女兒童健康權益
四)積極開展婦幼兩個系統管理
在市衛生局和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一年來我院婦幼衛生工作圍繞「兩法一例」,努力抓好婦幼兩個系統管理,進一步鞏固愛嬰醫院成果,取得較好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堅持政治思想教育,加強醫德醫風建設
認真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精神,以醫院管理年活動為契機,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努力提高職工思想道德素質,一切以病人為中心,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規范醫療服務行為,維護群眾利益,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二)加強業務學習,提高產科質量
提高產科工作質量,是保障醫療安全,降低孕產婦、新生兒死亡率的重要途徑,加強專業技術人員培養,加強業務學習,完善各項業務制度,加強產科各類手術操作規程,每周組織業務學習兩次,每月醫護人員寫業務學習文摘卡不少於4篇交院質控辦考評。
三)貫徹實施《母嬰保健法》,依法保護婦女兒童健康權益:
我們採取了多種形式在全院范圍學習《母嬰保健法》、《母嬰保健管理條例》,並進行考核,考核合格率100%。並在產科門診和愛嬰區設置母嬰保護法律法規知識宣傳專欄。
四)積極開展婦幼兩個系統管理
1)加強孕、產婦的系統管理。今年前來我院分娩的產婦共460人、系統管理460人、系統管理率100%、產後訪視460人、訪視率100%。加強高危妊娠的管理,今年共有高危孕產婦62人,全部進行了管理,監測和追蹤,並實行產前產後一次性收費制度。為提高孕產婦系統管理保健手冊的合格率,把保健手冊的填寫納入質量檢查,嚴格控制錯漏和不規范現象。
2)繼續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加大宣傳力度,爭取患者的理解和支持,新生兒疾病篩查率達到90%以上。並認真做好新生兒訪視工作,一年來在我院分娩的活嬰有463人,訪視463人,訪視率100%。
3)積極做好母乳喂養知識的宣傳工作。對孕產婦進行耐心宣教,講授孕期,產褥期保健知識及母乳喂養知識,並對孕產婦進行測試。共宣教460人,宣教率100%、測試合格率100%。
4)對來我院產檢的孕產婦發放孕期保健知識,母乳喂養知識宣傳手冊,在門診候診區和病房設有健康宣傳專欄,宣傳婦幼保健知識,每季度換一次,今年共開辦四期。在院內設有母乳喂養熱線電話,在門診設有母乳喂養咨詢門診,正確解答母乳喂養知識的咨詢。
5)建立健全的婦幼各項原始登記和報告制度。認真做好婦幼衛生信息統計工作,按時完成國家,省級報表的上報工作,做到完整、准確、及時。
6)不斷完善愛嬰醫院工作。全院醫務人員經常為孕產婦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並提供母乳喂養的幫助和指導,成功實施我院促進母乳喂養的十點措施。具體做法如下:對全院工作人員實行每年3小時復訓,重點科室人員每年實行兩次3小時強化復訓,新上崗人員實行崗前培訓18小時,並定期組織考核,使愛嬰醫院成果不斷完善和鞏固。
7)以病人為中心,實行全程責任制助產服務,切實做到「一對一」分娩服務,給產婦營造一個溫馨如家的環境。
一年來,我院的婦幼衛生工作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有很多不足之處。今後,我們將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產科質量,繼續完善和鞏固愛嬰醫院的成果,努力促使我院的婦幼衛生工作邁上一個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