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禽流感相關知識培訓

禽流感相關知識培訓

發布時間:2022-04-30 18:04:13

Ⅰ 禽流感的有關知識

1.什麼是禽流感?什麼是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禽類(家禽和野禽)傳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後可以表現為輕度的呼吸道症狀、消化道症狀,死亡率較低;或表現為較嚴重的全身性、出血性、敗血性症狀,死亡率較高。這種症狀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病毒的毒力所決定的。
根據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將禽流感分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無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亞型,由H5和H7亞型毒株(以H5N1和H7N7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稱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最近國內外由H5N1亞型引起的禽流感即為高致病性禽流感,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2.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原?
流感病毒可分為A、B、C三個型,禽流感病毒屬於A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除感染人外,還感染其它的動物,而B型和C型主要感染人。基因組由大小不同的8個片段組成,流感病毒的變異主要由其基因組的某個或某幾個基因片段的點突變或不同的流感病毒之間發生基因組片段的重新組合所引起。
根據流感病毒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抗原性的差異,又可將其分為不同的血清亞型。迄今為止,A型流感病毒的HA亞型已經發現15種,分別為H1-H15;NA亞型已經發現9種,分別為N1-N9。目前所鑒定的HA和NA亞型都可以從禽類分離到。
目前發現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都是由H5或H7亞型的禽流感病毒引起,但不是所有的H5或H7亞型的禽流感病毒都可引起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低,常用消毒葯容易滅活。對熱也比較敏感,56℃加熱30分鍾、100℃加熱5分鍾即喪失活性。3.天氣轉熱,禽流感走勢如何?
A型流感比較喜歡冷涼和潮濕的地方,因此多發季節都在冬季和春季,一般在1月份和2月份。到夏天就很少了。所以,天氣熱起來,會大幅度降低禽流感的流行。4.禽流感病毒的H和N是什麼意思?
H和N都是指病毒的糖蛋白,一種糖蛋白叫血凝素(HA),另一種叫神經氨酸酶(NA),由於這兩種糖蛋白容易發生變異,因此根據糖蛋白變異的情況,HA分為H1~H15 十五個不同的型別,NA分為N1~N9九個不同的型別,這裡面,H5與H7為高致病亞型。5.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預防措施?
(一)加強海關和國內流通領域的檢疫,防止禽流感的引入和蔓延
1、國家海關應對進口的禽類進行嚴格檢疫,嚴防高致病性流感病毒(HPAI)從國外引入。
2、國內獸醫檢疫部門要做好家禽流通領域(如集市、屠宰場、交通要道)的檢疫和監測,同時國內各養禽場要定期進行血清學監測。將這兩方面結合起來,以了解我國禽流感的流行動態,並防止疫情的蔓延擴大。
(二)嚴格執行和完善養禽場的生物安全措施
1、避免家禽和水禽如鵝、鴨或野生鳥類接觸。
2、養雞場場址要遠離水禽、野生鳥類棲息的河道、湖泊等;
3、養禽場的職工不要飼養禽、狗和貓等
4、採取封閉式飼養,嚴防野鳥從門、窗進入禽舍;
5、防止水源或飼料被野禽糞便污染;
6、養禽場生產區設立消毒設施,對進出車輛要徹底清洗、消毒;
7、飼養人員進入生產區應更衣、帽及鞋靴、沐浴;
8、嚴格杜絕其他養禽場人員參觀;
9、定期對禽群、禽舍及周圍環境進行消毒
10、定期消滅養禽場內有害昆蟲如蚊蠅等和鼠類;
11、死亡禽類必須焚燒或深埋;
12、養禽場堅持自繁自養和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再引進禽種及其產品時,一定要來自無禽流感的養禽場;
13、作好禽類飼養管理,提高禽只的抗病力;盡量減少應激因素的發生;注意秋冬、冬春之交季節氣候的變化,做好保暖防寒工作。6.禽流感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1878年,義大利發生雞群大量死亡,當時被稱為雞瘟。到1955年,科學家證實其致病病毒為A型流感病毒,這種疾病因而被更名為禽流感。隨後,這種疾病在其他歐洲國家、南美及東南亞、美國和蘇聯也有局部發生,現在幾乎已遍布世界各地。特別是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起,禽流感在歐亞大陸的爆發日趨頻繁。
1997年5月,中國香港地區的一個養雞場出現了這一區域首例禽流感病例。經專家認定,導致香港特區家禽大規模死亡的罪魁禍首是A/H5N1型禽流感病毒。然而,這種歷來只威脅家禽生命的病毒,出現了新的變異,並能夠傳染給哺乳動物甚至是人類。1997年8月,一名3歲的男童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這是全球首宗人類感染A/H5N1的個案。在隨後的幾個月中,共有18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中6人死亡。為了阻止A/H5N1禽流感病毒進一步向人類傳播,香港特區政府宰殺了130萬只家雞。這是目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嚴重的一次禽流感爆發。
2003年3月1日,荷蘭東部靠近德國邊界的6個農場中發現了H7N7型禽流感病毒。到3月3日,有禽流感疫情的農場已升至13家。同一天,為了防止疫情向歐洲其他國家的蔓延,歐盟宣布全面禁止荷蘭活禽及其蛋品出口。禽流感給世界上最大的家禽出口國之一的荷蘭帶來了沉重打擊。而更為嚴峻的是,在疫情爆發期間,共有80人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其中一名57歲的荷蘭獸醫在對病雞進行檢驗時感染病毒,並死於禽流感引起的肺炎並發症。隨後,H7N7型禽流感在整個歐洲蔓延開來,與荷蘭毗鄰的比利時和德國均出現了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病例。這是目前為止世界上禽流感傳播范圍最廣的一次。7.禽流感真的比非典厲害?
一般情況下,禽流感病毒並不能使人類發病,世界衛生組織之所以認為禽流感可能比非典更具威脅是考慮兩個因素,首先是這種禽流感一旦變異後可能會成為普通人類流感病毒,而人體對於新的流感病毒幾乎沒有任何免疫力,其次,人類的流感病毒遠遠比非典病毒要具傳染性。流感病毒可以在空氣中迅速傳播,而非典病毒則通常在近距離接觸後才會被傳播,所以一旦禽流感變異為普通人類流感傳播開來,其蔓延速度將大大超過非典。8.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潛伏期有多久?在潛伏期能傳染嗎?
禽流感的潛伏期從數小時到數天,最長可達21天。潛伏期的長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病毒量、禽體的抵抗力、日齡大小和品種,飼養管理情況、營養狀況、環境衛生及應激因素的影響。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潛伏期短,發病急劇,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潛伏期內有傳染的可能性。9.禽流感的傳播途徑是什麼?
禽流感的傳播有病禽與健康禽直接接觸和病毒污染物間接接觸兩種。禽流感病毒存在於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體臟器組織中。因此病毒可隨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糞便排出體外,含病毒的分泌物、糞便、死禽屍體污染的任何物體,如飼料、飲水、雞舍、空氣、籠具、飼養管理用具,運輸車輛、昆蟲以及各種攜帶病毒的鳥類等均可機械性傳播。健康禽可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發病。禽流感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候鳥(如野鴨)的遷徙可將禽流感病毒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通過污染的環境(如水源)等可造成禽群的感染和發病。帶有禽流感病毒的禽群和禽產品的流通可以造成禽流感的傳播。10.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臨床表現如何?與新城疫有何區別?
高致病性禽流感無特定臨床症狀,表現為突然發病,在短時間內可見食慾廢絕、體溫驟升、精神高度沉鬱,雞冠與肉垂水腫、發紺,伴隨著大批死亡,數天內死亡率可達90%以上。雞新城疫與禽流感有明顯的區別,其病原是完全兩種不同的病毒。禽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是副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感染在早期可見典型臨床症狀:潛伏期較長,有呼吸道症狀,下痢,食慾減退,精神萎頓,後期出現神經症狀。在目前養殖條件下,新城疫疫苗免疫雞群不會發生典型的新城疫,感染雞群一般表現為輕微的呼吸道症狀、神經症狀和產蛋雞群的產蛋下降,死亡率很低。 1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點是什麼?
高致病性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在冬季和春季多發,因為禽流感病毒在低溫條件下抵抗力較強。各種品種和不同日齡的禽類均可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發病急、傳播快,其致死率可達100%。12.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發生與家禽的年齡、性別、品種有關嗎?
許多家禽如雞、火雞、珍珠雞、鵪鶉、鴨、鵝等都可感染發病,但以雞、火雞、鴨和鵝多見,以火雞和雞最為易感,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鴨和鵝等水禽的易感性較低,但可帶毒或隱性感染,有時也會造成大批死亡。各種品種、不同日齡的雞和火雞都可感染發病死亡,而對於水禽如雛鴨、雛鵝其死亡率較高。尚未發現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發生與家禽性別有關。13.高致病性禽流感會經蛋傳播嗎?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群之間的傳播主要依靠水平傳播,如空氣、糞便、飼料和飲水等;目前的證據表現高致病性禽流感不會經蛋傳播。但通過實驗表明,實驗感染雞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垂直傳播的可能性。感染和發病雞群的種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不能用作孵化。14.為什麼高致病性禽流感多發生於冬春季節?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節多發。主要原因是:
第一、禽流感病毒對溫度比較敏感,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時間縮短。另外,夏秋時節光照強度相對更高,陽光中的紫外線對病毒有很強的殺滅作用。
第二、夏秋時節禽舍通風強度遠遠高於冬春季,良好的通風可以大大減少雞舍環境中病毒的數量,因此,病毒侵入到雞體內的機會和數量就明顯減少,感染幾率下降。同時良好的通風也減少了不良氣體對雞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對維持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義。15.是否有疫苗預防高致病性禽流感?
我國已經成功研製出預防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苗。非疫區的養殖場應該及時接種疫苗從而達到防止禽流感發生的目的。16.高致病性禽流感要不要治療?
禽類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時,因發病急、發病和死亡率很高,目前尚無好的治療辦法。按照國家規定,凡是確診為高致病性禽流感後,應該立即對三公里以內的全部禽只撲殺、深埋,其污染物做好無害化處理。這樣,可以盡快撲滅疫情,消滅傳染源,減少經濟損失,是撲滅禽流感的有效手段之一,應該堅決執行。17.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禽舍、污染物及其環境應如何消毒?
流感病毒可以隨感染發病禽的糞便和鼻腔分泌物排出而污染禽舍、籠具、墊料等。流感病毒對消毒劑及熱比較敏感。對污染的禽舍進行消毒時,必須先用去污劑清洗以除去污物,再用次氯酸鈉溶液消毒,最後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熏蒸消毒。鐵制籠具也可採用火焰消毒。由於糞便中含病毒量很高,因此在處理時要特別注意。糞便和墊料應通過掩埋方法來進行處理,對處理糞便和墊料所使用的工具要用火鹼水或其它消毒劑浸泡消毒。18.哪些消毒劑能有效殺滅禽流感病毒?如何使用?
禽流感病毒在外界環境中存活能力較差,只要消毒措施得當,養禽生產實踐中常用的消毒劑,如醛類、含氯消毒劑、酚類、氧化劑、鹼類等均能殺死環境中的病毒。場舍環境採用下列消毒劑消毒效果比較好:
⑴醛類消毒劑有甲醛、聚甲醛等,其中以甲醛的熏蒸消毒最為常用。密閉的圈舍可按每立方米7~21克高錳酸鉀加入14~42毫升福爾馬林進行熏蒸消毒。熏蒸消毒時,室溫一般不應低於15℃,相對濕度應為60%~80%,可先在容器中加入高錳酸鉀後再加入福爾馬林溶液,密閉門窗7小時以上便可達到消毒目的,然後敞開門窗通風換氣、消除殘余的氣味。
⑵含氯消毒劑的消毒效果取決於有效氯的含量,含量越高,消毒能力越強,包括無機含氯消毒劑和有機含氯消毒劑。可用5%漂白粉溶液可噴灑於動物圈舍、籠架、飼槽及車輛等進行消毒。次氯酸殺毒迅速且無殘留物和氣味,因此常用於食品廠、肉聯廠設備和工作檯面等物品的消毒。
⑶鹼類制劑主要有氫氧化鈉等,消毒用的氫氧化鈉制劑大部分是含有94%氫氧化鈉的粗製鹼液,使用時常加熱配成1%~2%的水溶液,用於消毒被病毒污染的雞舍地面、牆壁、運動場和污物等,也用於屠宰場、食品廠等地面以及運輸車船等物品的消毒。噴灑6~12小時後用清水沖洗干凈。19.雞、鴨、鵝與豬混養,會不會導致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發生?
家禽不應與豬一起混養,因為家禽的流感病毒可以感染給豬,而人的流感病毒也能傳染給豬。由於流感病毒具有8個不同的核酸片段,當這兩種不同的病毒粒子共同感染一個細胞時,其核酸片段會發生重新組合與排列而產生新型流感病毒粒子,這種新型流感病毒粒子對人類常能形成大的流行,而造成很大的危害。
另外,雞也不宜與鴨、鵝等水禽混養,因為水禽中各種亞型的流感病毒的攜帶率很高,有的不表現任何臨床症狀,其糞便中的病毒感染雞只後,可造成禽流感的發生與流行,從而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20.加強禽的飼養管理對預防禽流感有用嗎?
加強飼養管理是預防所有動物傳染病的前提條件,只有在良好的飼養管理下才能保證家禽處於最佳的生長狀態並具備良好的抗病能力。從禽流感預防角度來說,必須將飼養管理和疾病預防作為一個整體加以考慮,通過採取嚴格的管理措施,如養殖場舍的隔離、環境消毒、控制人員和物品的流動等,防止禽群受到其他疾病的危害。21.如何預防高致病性禽流感?
對禽流感的預防必須採取綜合性預防措施。養殖場遠離居民區、集貿市場、交通要道以及其他動物生產場所和相關設施等;不從疫區引進種蛋和種禽;對過往車輛以及場區周圍的環境,孵化廳,孵化器,雞舍籠具,工作人員的衣帽和鞋等進行嚴格的消毒;採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杜絕鳥類與家禽的接觸;在養殖場中應專門設置供給工作人員出入的通道,對工作人員及其常規防護物品應進行可靠的清洗及消毒;嚴禁一切外來人員進入或參觀動物養殖場區。在受高致病性禽流感威脅的地區應在當地獸醫衛生管理部門的指導下進行疫苗的免疫接種,定期進行血清學監測以保證疫苗的免疫預防效果確實可靠。22.孵化廠和育雛室如何預防高致病性禽流感?
首先、應做好孵化廠的設計。應該做到從進蛋室開始,雞蛋裝盤、孵化、出雛、等候室和1日齡雛裝運室到運輸車載運區應是單行交通路線。每個孵化室必須有利於徹底清洗和消毒,通風系統應能夠防止被污染的空氣和塵埃重新循環。
第二、做好種蛋的收檢和及時消毒工作。種雞產蛋後要定時收集,並及時清除表面的污物,淘汰污染嚴重和有裂紋的蛋。
第三、入孵前做好孵化器、孵化用蛋盤、種蛋和出雛器的清洗消毒工作。
第四、對運雛車輛和設備要進行徹底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第五、在當地獸醫衛生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對種雞進行免疫接種,同時對雛雞也進行疫苗的免疫接種。23.家禽的飼養方式和高致病性禽流感有沒有關系?
飼養方式與禽流感的發生和控制關系密切,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是預防禽流感的關鍵。
要避免雞和水禽混養,因為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重要儲存宿主之一,可以攜帶病毒而不一定發病,但可以通過糞便排出病毒,污染水源或環境。這些病毒可能感染同時飼養的雞和其他家禽而導致其發病。
放牧或放養的家禽因為比較容易接觸其他禽類、候鳥或者被這些野生動物污染過的環境、飼料和飲水,感染禽流感的幾率大大增加。
集約化飼養的家禽由於環境隔離條件較好、人員和物流控制嚴格,加上良好的獸醫衛生防疫措施,因此感染禽流感的機會少,一旦發生也能夠迅速採取控制措施。24.高致病性禽流感推薦免疫方案是什麼?
一旦疫情發生,必須對疫區周圍5公里范圍內的所有易感禽類實施疫苗緊急免疫接種,同時,在疫區周圍應建立免疫隔離帶。疫苗接種只用於尚未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健康雞群,種雞群和商品蛋雞群一般應進行2~3次免疫接種。緊急免疫接種時,必須在獸醫人員的指導下進行。25.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能夠自愈嗎?
不能。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時,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達100%。26.為什麼要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點周圍半徑3公里范圍內所有家禽撲殺?
我國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點周圍半徑3公里范圍劃為疫區,因為疫點周圍半徑3公里范圍內的禽是最易受到感染的,為了保證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能夠得到完全徹底撲滅,將疫點及其周圍3公里的家禽全部撲殺是完全必要的。這將有利於控制病禽及其糞便、污水等污染源造成的病原傳播。這是控制烈性傳染病的最有效的做法,也是國際通行做法。27.為什麼要將撲殺的家禽進行無害化處理?
因為被撲殺的家禽體內可能含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如果不將這些病原根除,讓病禽擴散流入市場,勢必造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傳播擴散,同時可能危害消費者的健康。為了保證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使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必須對撲殺的家禽做焚燒深埋後的無害化處理。28.為什麼要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區進行封鎖?
盡快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區進行隔離封鎖,以限制禽類、人員、運輸車輛等的流動,從而阻止高致病性流感病毒從疫區向非疫區傳播,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大,減少因高致病性禽流感所帶來的重大經濟損失和國際影響。29.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時,為什麼要追蹤疫源?
因為及時徹底地消滅疫源是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關鍵。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應及時上報疫情,盡快找到疫源點,就能在較短時間內對疫點進行封鎖,對家禽進行撲殺,可有效防止禽流感疫情的擴散和蔓延。30.解除封鎖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禽流感的最長潛伏期為21天,在潛伏期內的任何時間,都有可能出現新的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只有在一個潛伏期以上的時期內沒有新的感染個例,才能證明在被封鎖的區域已沒有禽流感病毒存在,解除封鎖後才能保證該區不會有新的高致病性流感疫情暴發,達到疫病撲滅的目的。因此,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疫區的封鎖在撲殺了最後一隻家禽後經過至少一個潛伏期以上的時間才能解除。

Ⅱ 有關禽流感的知識

禽流感,全名鳥禽類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動物傳染病,通常只感染鳥類,少見情況會感染豬。禽流感病毒高度針對特定物種,但在罕有情況下會跨越物種障礙感染人。應用學科:免疫學(一級學科);畜牧免疫(二級學科)

Ⅲ 如何預防禽流感

如何防治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本病的關鍵: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盡量少去空氣不流通場所;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保持室內清潔,使用可清洗的地墊,避免使用難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傢具及牆壁清潔,確保排水道通暢;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應每天開窗換氣兩次,每次至少10分鍾,或使用抽氣扇保持空氣流通;盡量少去空氣不流通的場所。特別是上下班坐公交的時候,公交上的人多,而且空氣也不流通,所以回家之後一定要清潔自己的手、臉!
發現傳染病及時報告是每個市民應盡的職責和義務。發現疫情時,應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公眾特別是兒童應避免密切接觸家禽和野禽。
如果所在區域已發現疫情應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避免接觸染病的禽類,如雞、鴨;避免與禽流感患者接觸;對雞肉等食物應徹底煮熟,避免食用活的或未經煮熟的雞鴨,特別是煎雞蛋一定要煎透,避免蛋黃不熟。進食禽肉、蛋類要徹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搞好廚房衛生,不生食禽肉和內臟,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製品後要徹底洗手。
及時而徹底的疫區環境消毒:禽流感病毒對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機溶劑,熱及紫外線均敏感,56℃加熱30分鍾,60℃加熱10分鍾,70℃加熱數分鍾,陽光直射40-48小時以及使用常用消毒葯均可使該病毒滅活。
在疫區的人員要戴口罩、經常洗手;不要用沒洗過的手接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標准洗手方法1.掌心對掌心搓擦2.手指交錯掌心對手背搓擦3.手指交錯掌心對掌心搓擦4.兩手互握互搓指背5.拇指在掌中轉動搓擦6.指尖在掌心中搓擦•手消毒的方法•手消毒可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劑(異丙醇類、洗必泰-醇、新潔爾滅-醇、75%酒精等消毒劑)揉搓作用1~3分鍾。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關鍵要做到「四早」,指對疾病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早發現:當自己或周圍人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狀時,應立即去醫院就醫。早報告:發現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類似病例,及時報告當地醫療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早隔離: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時隔離,對密切接觸者要按照情況進行隔離或醫學觀察,以防止疫情擴散。早治療:確診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應積極開展救治,特別是對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療,經過抗病毒葯物治療以及使用支持療法和對症療法,絕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復出院。
一旦患病,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葯,多休息、多飲水,注意個人衛生。
怎樣增強免疫力
高質量的睡眠高質量的睡眠可促進人體產生多一些睡眠因子,睡眠因子可促進白血球增多,同時加強肝臟的解毒能力,從而可以消滅侵入人體的細菌和病毒,因此,高質量的睡眠可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有助於秋季養生。
樂觀的情緒現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壓力都很大,這種壓力會使人體產生一種抑制因子,這種抑制因子會直接影響到免疫細胞的正常工作,所以人們要學會調節情緒,在輕鬆快樂中工作和學習,利用這種樂觀情緒提高免疫力。
限制酒量過量的飲用酒會直接危害到肝臟和脾臟,當血液中的酒精度過高時,定會影響到免疫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建議大家少喝酒,即便是葡萄酒,每天1杯即可。
適量運動研究表明,運動不僅可以使免疫系統的功能增強,而且還會增加免疫細胞的數量,從而增強免疫力,運動也不一定要做一些特別劇烈的活動,例如爬樓梯、餐後散步也是不錯的。
多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影響各類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活力,因此,建議大家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學會利用益生菌益生菌是一類微生態制劑,對提高免疫力效果還不錯呢,例如常見的腸道雙歧桿菌可刺激身體內的淋巴細胞分裂增殖,產生多種抗體,加強人體免疫力,同時還可消除各種外來的致病微生物。
維持體溫在36.5度以上研究表明,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就會下降30%,特別秋冬,感冒的人很多,正式因為溫度下降,人體變冷,從而引起各種異常病症,所以,維持正常的體溫是秋季養生的重要前提。
保證營養均衡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最重要的莫過於吃得健康,很多人吃東西,只考慮好不好吃、吃不吃的飽,卻很少人能靜下來想一想這種飲食搭配合不合理?專家這里提醒大家,每餐飯都要保證能吃一些蔬菜水果,保證飲食多樣化,不要固定的吃一些書屋,早晨營養偏廢。
防病知識鏈接
什麼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傳染性疾病,容易在鳥類(尤其是雞)之間引起流行,過去在民間稱作雞瘟。禽類感染後死亡率很高。
什麼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類。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亞毒株(以H5N1和H7N7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類中傳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A類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斷進化的,其寄生的動物(又叫宿主)范圍會不斷擴大,可感染虎、家貓等哺乳動物,正常家鴨攜帶並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豬體內更常被檢出。
人是怎樣感染上禽流感的?
禽流感病毒可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傳染給人,人類直接接觸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糞便或直接接觸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過飛沫及接觸呼吸道分泌物也是傳播途徑。如果直接接觸帶有相當數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糞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經過眼結膜和破損皮膚引起感染。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現?
人類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後,起病很急,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現為發熱,體溫大多在39℃以上,持續1~7天,一般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除了上述表現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還可出現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現,甚至可導致死亡。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發生與家禽的年齡、性別、品種有關嗎?許多家禽如雞、火雞、珍珠雞、鵪鶉、鴨、鵝等都可感染發病,但以雞、火雞、鴨和鵝多見,以火雞和雞最為易感,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鴨和鵝等水禽的易感性較低,但可帶毒或隱性感染,有時也會有大量死亡。各種日齡的雞和火雞都可感染發病死亡,而對於水禽如雛鴨、雛鵝其死亡率較高。尚未發現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發生與家禽性別有關。
高致病性禽流感會經蛋傳播嗎?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群之間的傳播主要依靠水平傳播,如空氣、糞便、飼料和飲水等;而垂直傳播的證據很少。但通過實驗表明,實驗感染雞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垂直傳播的可能性。不能用污染雞群的種蛋作孵化用。
為什麼高致病性禽流感多發生於冬春季節?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節多發。主要原因是:第一、流感病毒對溫度比較敏感,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時間縮短。另外,夏秋時節光照強度相對更高,陽光中的紫外線對病毒有很強的殺滅作用。第二、夏秋時節禽舍通風強度遠遠高於冬春季,良好的通風可以大大減少雞舍環境中病毒的數量,因此,病毒侵入到雞體內的機會和數量就明顯減少,感染幾率下降。同時良好的通風也減少了不良氣體對雞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對維持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義。

Ⅳ 禽流感有什麼症狀正確認識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後,起病很急,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但是禽流感嚴重的患者還有可能引起其他疾病,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禽流感症狀的一些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來看看。
主要表現為發熱,體溫大多在39℃以上,持續1~7天,一般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除了上述表現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還可能出現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現,甚至會導致死亡。
【常見症狀】
1、輕度直至嚴重的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打噴嚏和大量流淚。
2、頭部和臉部水腫,神經紊亂和腹瀉。
這些症狀中的任何一種都可能單獨或以不同的組合出現。有時疾病暴發很迅速,在沒有明顯症狀時就已發現雞死亡。
【臨床表現】
1、潛伏期 一般為1~3天,通常在7天以內。
2、臨床症狀急性起病,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
1主要為發熱,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熱程1~7天,一般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和全身不適。
2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重症患者病情發展迅速,可出現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出血、全血細胞減少、腎功能衰竭、敗血症、胸腔積液、休克及Reye綜合征等多種並發症。
3、重症患者可有肺部實變體征等。

Ⅳ 預防禽流感的小知識

近日,中國內地已發現7例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這是全球首次發現的新亞型流感病毒,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目前上海已有兩人死亡;安徽的1例病人病情危重,仍在救治中;最新通報的4個病例全部來自於江蘇,也正在救治中。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通報,這是國內外首次發現人感染病例,目前未發現7例病例之間有流行病學關聯。衛生應急辦公室提醒公眾,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尤其是出現高熱、呼吸困難者,應及時就醫。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遮掩口鼻等個人衛生習慣。同時應避免接觸和食用病(死)禽、畜。
3月30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組織專家,根據病例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診斷上海和安徽3名患者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其中2人搶救無效死亡,1人病情危重,這是國內外首次發現人感染病例。4月2日,江蘇又最新通報了4個病例,都是病情危重,正在救治中。目前,上海、安徽、江蘇三省市衛生部門正落實患者臨床救治、密切接觸者追蹤和醫學觀察、疫情監測等應急處置措施。北京、廣東、湖南、重慶、海南等地對外發布消息稱,尚未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截至目前,中國內地已發現7例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專家表示,上海、安徽確診的3個病例中,兩人曾有禽類接觸史,一人沒有。因此H7N9病毒具體的感染來源還不清楚。目前,未發現3例病例之間有流行病學關聯。中國疾控中心稱,根據目前有限證據推測,公眾感染該病毒的風險較低。
衛生應急辦公室表示,目前國內外尚無針對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由於目前只發現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確診病例,對該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資料十分有限,專家正在對該病毒的毒力和人際傳播的能力作進一步判斷,該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輕型病例或其他臨床表現尚不清楚。
未發現全國流感異常升高
專家介紹,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據流感病毒特徵可分為HxNx共135種亞型,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一種,既往僅在禽間發現,未發現過人的感染情況。
據中國疾控中心報告,未發現近期全國流感活動水平異常升高。專家認為,根據目前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結果,未提示該病毒具有較強的人傳人能力。
什麼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動物傳染病,通常只感染鳥類,少見情況會感染豬。禽流感病毒高度針對特定物種,但在罕有情況下會跨越物種障礙感染人。自從1997年在香港發現人類也會感染禽流感之後,此病症引起全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關注。
既往確認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H7N2、H7N3、H7N7、H5N2、H10N7,症狀表現各不相同,可以表現為呼吸道症狀、結膜炎、甚至死亡。
H5N1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以傳染給人,其中H5為高致病性,H5N1為衛生部新傳染病防治法中規定報告的法定傳染病,又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如何傳播?
禽流感病毒可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傳染給人,人類直接接觸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糞便或直接接觸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過飛沫及接觸呼吸道分泌物也是傳播途徑。如果直接接觸帶有相當數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糞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經過眼結膜和破損皮膚引起感染。目前還沒有發現人感染的隱性帶毒者,尚無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
一般認為任何年齡對人禽流感均具有易感性,但12歲以下兒童發病率較高,病情較重。與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觸人員為高危人群。
禽流感患者有哪些症狀?
人類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後,起病很急,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現為發熱,體溫大多在39℃以上,持續1~7天,一般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除了上述表現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還可出現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現,甚至可導致死亡。
常用消毒劑、高溫、陽光均可將禽流感病毒滅活
禽流感病毒對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機溶劑均敏感,常用消毒劑容易將其滅活,如氧化劑、稀酸、十二烷基硫酸鈉、鹵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劑)等都能迅速破壞其傳染性。
禽流感病毒對熱也比較敏感,禽流感病毒在65°C加熱30分鍾或煮沸狀態下2分鍾以上可滅活。但對低溫抵抗力較強,在有甘油保護的情況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在糞便中可存活1周,在水中可存活1個月。
禽流感病毒在陽光直射下也會失去活性。病毒在直射陽光下40~48小時即可滅活,如果用紫外線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壞其傳染性。平時衣物多曬太陽,也是預防禽流感的最簡單有效方法。
人感染禽流感及時就醫是否可得到有效治療?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關鍵要做到「四早」,指對疾病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早發現:當自己或周圍人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狀時,應立即去醫院就醫。
早報告:發現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類似病例,及時報告當地醫療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早隔離: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時隔離,對密切接觸者要按照情況進行隔離或醫學觀察,以防止疫情擴散。
早治療:確診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應積極開展救治,特別是對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療,經過抗病毒葯物治療以及使用支持療法和對症療法,絕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復出院。一旦患病,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葯,多休息、多飲水,注意個人衛生。
基因序列分析顯示,H7N9禽流感病毒對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類抗流感病毒葯物敏感。根據其他型別流感抗病毒治療的經驗,發病後早期使用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類抗流感病毒葯物可能是有效的,但對人類新發現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異性治療手段仍需觀察研究。
日常生活中怎樣預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專家提醒,預防人禽流感應做到「六項注意」:
1、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平時應加強體育鍛煉,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不吸煙,勤洗手;要有均衡的飲食,注意多攝入一些富含維生素C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2、保持室內清潔。使用可清洗的地墊,避免使用難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傢具及牆壁清潔,確保排水道通暢;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應每天開窗換氣兩次,每次至少10分鍾,或使用抽氣扇保持空氣流通;盡量少去空氣不流通的場所。
3、注意飲食衛生。進食禽肉、蛋類要徹底煮熟煮透,食用雞蛋時蛋殼應用流水清洗,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雞蛋,加工、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搞好廚房衛生,不生食禽肉和內臟,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製品後要徹底洗手。
4、應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特別是兒童應避免密切接觸家禽和野禽。應盡量在正規的市場購買經過檢疫的禽類產品;勤洗手,遠離家禽的分泌物,接觸過禽鳥或禽鳥糞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學校及幼兒園應採取措施,教導兒童不要喂飼野鴿或其他雀鳥;外出旅途中,盡量避免接觸禽鳥,如不要前往觀鳥園、農場、街市或公園活動,不要喂飼白鴿或野鳥等。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處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熱,100℃下2分鍾即可滅活。對乾燥、紫外線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葯都很敏感。
6、不要輕視感冒。禽流感的病症與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發燒、頭痛、咳嗽及喉嚨痛等,在某些情況下,會引起並發症,導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現打噴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時,要用紙巾、手帕掩蓋口鼻,預防感染他人;若出現發熱、頭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適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上口罩,盡快到醫院就診,並務必告訴醫生自己發病前是否到過禽流感疫區,是否與病禽類接觸等情況,並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葯。

Ⅵ 有關禽流感的知識和預防

一、什麼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傳染性疾病,容易在鳥類(尤其是雞)之間引起流行,過去在民間稱作雞瘟。禽類感染後死亡率很高。
什麼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類。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亞毒株(以H5N1和H7N7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類中傳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A類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斷進化的,其寄生的動物(又叫宿主)范圍會不斷擴大,可感染虎、家貓等哺乳動物,正常家鴨攜帶並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豬體內更常被檢出。
二、h7n9禽流感防治常識
對於如何預防H7N9禽流感,專家建議,勤洗手、室內勤通風換氣、注意營養、保持良好體質有利於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出現打噴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時,要用紙巾、手帕掩蓋口鼻,預防感染他人。此外,還要特別注意盡量避免直接接觸病死禽、畜。
由於醫務人員比普通公眾接觸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機會更多,建議醫務人員在診治病人過程中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在接診疑似或確診H7N9禽流感病例時,應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即標准預防、飛沫傳播預防和接觸傳播預防措施。日常生活中怎樣預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日常生活中怎樣預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加強體育鍛煉,注意補充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強抵抗力。
2、盡可能減少與禽類不必要的接觸,尤其是與病、死禽的接觸。勤洗手,遠離家禽的分泌 物,接觸過禽鳥或禽鳥糞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
3、應盡量在正規的銷售禽流感疫情場所購買經過檢疫的禽類產品。
4、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室內空氣流通,每天1~2次開窗換氣半小時。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 預防措施雞蛋時蛋殼應用流水清洗,應烹調加熱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雞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飲食,注意多攝入一些富含維生素C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經常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加機體對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學校及幼兒園應採取措施,教導兒童不要喂飼野鴿或其他雀鳥,如接觸禽鳥或禽鳥糞便後,要立刻徹底清洗雙手。外出在旅途中,盡量避免接觸禽鳥,例如不要前往觀鳥園、農場、街市或到公園活動;不要喂飼白鴿或野鳥等。
6、不要輕視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與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發燒、頭痛、咳嗽及喉嚨痛等,在某些情況下,會引起並發症,導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現發熱、頭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適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上口罩,盡快到醫院就診,並務必告訴醫生自己發病前是否到過禽流感疫區,是否與病禽類接觸等情況,並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葯。
三、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關鍵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關鍵要做到「四早」,指對疾病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早發現:當自己或周圍人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狀時,應立即去醫院就醫。
早報告:發現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類似病例,及時報告當地醫療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早隔離: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時隔離,對密切接觸者要按照情況進行隔離或醫學觀察,以防止疫情擴散。
早治療:確診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應積極開展救治,特別是對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療,經過抗病毒葯物治療以及使用支持療法和對症療法,絕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復出院。

Ⅶ 禽流感的防治知識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識》。全文如下:

一、什麼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傳染性疾病,容易在鳥類(尤其是雞)之間引起流行,過去在民間稱作雞瘟。禽類感染後死亡率很高。

二、什麼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類。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亞毒株(以H5N1和H7N7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類中傳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A類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斷進化的,其寄生的動物(又叫宿主)范圍會不斷擴大,可感染虎、家貓等哺乳動物,正常家鴨攜帶並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豬體內更常被檢出。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類。1997年,在我國的香港地區,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導致了18人感染,6人死亡,首次證實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以危及人的生命。

截止到2005年11月為止,發現H5N1病毒的流行地區有:柬埔寨、中國內地、台灣、香港、印尼、日本、寮國、馬來西亞、韓國、泰國、越南、蒙古、俄羅斯、哈薩克、土耳其、羅馬尼亞、希臘等國。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傳染病防治法》中規定的按甲類傳染病採取預防、控制措施的乙類傳染病。

三、人是怎樣感染上禽流感的?

禽流感病毒可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傳染給人,人類直接接觸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糞便或直接接觸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過飛沫及接觸呼吸道分泌物也是傳播途徑。如果直接接觸帶有相當數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糞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經過眼結膜和破損皮膚引起感染。

四、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現?

人類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後,起病很急,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現為發熱,體溫大多在39℃以上,持續1~7天,一般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除了上述表現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還可出現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現,甚至可導致死亡。

五、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關鍵是什麼?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關鍵要做到 「四早」,指對疾病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早發現:當自己或周圍人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狀時,應立即去醫院就醫。

早報告:發現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類似病例,及時報告當地醫療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早隔離: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時隔離,對密切接觸者要按照情況進行隔離或醫學觀察,以防止疫情擴散。

早治療:確診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應積極開展救治,特別是對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療,經過抗病毒葯物治療以及使用支持療法和對症療法,絕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復出院。

六、日常生活中怎樣預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該病非常重要。平時應加強體育鍛煉,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不吸煙,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2、保持室內清潔,使用可清洗的地墊,避免使用難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傢具及牆壁清潔,確保排水道通暢;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應每天開窗換氣兩次,每次至少10分鍾,或使用抽氣扇保持空氣流通;盡量少去空氣不流通的場所。

3、注意飲食衛生,進食禽肉、蛋類要徹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搞好廚房衛生,不生食禽肉和內臟,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製品後要徹底洗手。

4、發現疫情時,應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公眾特別是兒童應避免密切接觸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處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熱,100℃下1分鍾即可滅活。對乾燥、紫外線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葯都很敏感。

6、若有發熱及呼吸道症狀,應戴上口罩,盡快就診,並切記告訴醫生發病前有無外游或與禽類接觸史。

7、一旦患病,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葯,多休息、多飲水,注意個人衛生。

Ⅷ 禽流感如何預防

你是問人還是問你們家養的鴿子??

如果你問的是人。那很好辦,知道哪裡發禽流感了,不要去那裡宰病雞,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能力很弱,只有病毒滴度非常高,也就是病毒特別特別濃的時候才會感染人,所以就算把一個人扔進發了禽流感的養雞棚,人也很難被感染,但是一旦你把雞宰了搗騰開腸子,還湊近了聞聞,那你就完了。

如果你問的是你們家鴿子如何防治,也好辦,別放飛勤刷籠子食盤和水盤。在鳥類間禽流感是經過糞口途徑傳染的,把住入口這一關就能夠防治禽流感

一些禽流感知識:

禽流感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新聞動態 本文記述一項新聞動態。
隨事件進展,內容可能迅速變動並更新。

聲明:維基網路的任何內容均不能視作醫療意見。對於具體的健康問題,請咨詢執業醫師。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病毒引起的動物傳染病,通常只感染鳥類,少見情況會感染豬。禽流感病毒高度針對特定物種,但在罕有情況下會跨越物種障礙感染人。自從1997年在香港發現人類也會感染禽流感之後,此病症引起全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關注。其後,本病一直在亞洲區零星爆發,但在2003年12月開始,禽流感在東亞多國——主要在越南、韓國、泰國——嚴重爆發,並造成越南多名病人喪生。直到2005年中,疫症不單未有平息的跡象,而且還不斷擴散。現時遠至東歐多個國家亦有案例。
目錄
[隱藏]

*
o 1.1 病原的分類
o 1.2 禽流感的感染
* 2 禽流感的源頭和傳播
* 3 禽流感的影響
o 3.1 對經濟的影響
o 3.2 對人類的影響
o 3.3 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 4 禽流感的防控
o 4.1 傳染源
o
o 4.3 易感人群
o 4.4 不當的應對措施
* 5 疫情
* 6 參考資料
* 7 參見
* 8 外部鏈接

[編輯]

禽流感的生物學
[編輯]

病原的分類

根據核蛋白的抗原性分類,禽流感病毒則屬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據位於其包膜上的血凝素及神經氨酸酶的抗原性分為若干亞型,血凝素(H)有15個亞型;神經氨酸酶(N)有9個亞型。所有的這些亞型都可以感染鳥,在禽類中高致病性的屬於H5、H7亞型。典型的雞瘟病毒是H7N7,造成1983年、1984年在美國東部大流行的是H5N2。目前東南亞地區出現的人類感染是H5N1型。1997年發現的H5N1 型毒珠被認定是當時流行性感冒的病源。1999年,香港出現過H9N2型禽流感的人類感染,2003年,荷蘭出現過H7N7型禽流感的人類感染。

基於在家禽種群中的毒性不同,禽流感可以分為低致病型(LPAI)和高致病型(HPAI)。H5和H7亞型的毒株在高致病型和低致病型中都有發現, H9型只發現在低致病型中。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類出現輕度呼吸道症狀,食量減少、產蛋量下降,出現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為嚴重,發病率和死亡率高, 感染的雞群常常全部死亡 。
[編輯]

禽流感的感染

禽流行性感冒可以傳染給許多種動物,包括鳥類、豬、馬、海豹、鯨和人類。但是,野生鳥類充當著無症狀載體,將其傳染給更易感的家禽。在鳥類間主要通過呼吸和糞口途徑傳染,現在還沒有證據表明病毒能在熟肉中存活。病毒首先感染的是鳥類的消化道,它們在小腸的上皮細胞內復制,並最終隨糞便擴散。禽流感在動物中的發病症狀很不一樣,但劇毒的類型可能在幾天內致死。

禽流感傳染給人後的症狀於其他流感的症狀很相似,有發燒、咳嗽、咽喉疼、肌肉酸痛、結膜炎等,嚴重者出現呼吸問題和肺炎,這些可能會危及生命。還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狀,在一個病例中,一個被H5N1病毒感染的男孩出現了腹瀉。
[編輯]

禽流感的源頭和傳播

1900年代早期,禽流感在義大利被首次確認。1960年1000多隻普通燕鷗在南非死亡,這是第一次發現禽流感引發的高死亡率案例,屬於H5N3型。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遷徙物種公約工作組公布的技術文件H5N1亞型禽流感的源頭來自集中飼養的家禽,極端的飼養環境造成病毒的變異,鳥類貿易、濫用疫苗、運輸等人類活動也對禽流感病毒的變異有著推動的作用。野外研究顯示,絕大多數罹患禽流感的野生鳥類,都是在遷徙、越冬和繁殖過程中與人類飼養的家禽有近距離接觸的物種,而那些自始至終遠離人類社會的野生鳥類,即便是水鳥,並且保持很高的種群密度,至今仍未有禽流感爆發的報告。

源自飼養場的病毒感染野生鳥類,尤其是水鳥,這使得病毒隨著鳥類遷徙而發生擴散。2003年末到2004年初在東亞爆發的禽流感被認為驗證了候鳥傳播病毒的假設:疫症先在韓國南部,候鳥的中途站出現,然後途經香港,最後到達越南。由於香港相對衛生環境較好,以及先前已具有對付疫症的經驗,病症並未有在當地造成大規模爆發。但衛生環境相對較差的越南,不單使禽鳥死亡,還對人類造成影響。至2004年1 月尾已有接近20人死亡。然而鳥類學者則指出,根據西伯利亞-東亞-澳大利亞鳥類遷徙通道的規律,早在每年的11月末到12月初候鳥就已經基本完成從北向南的遷徙,此前在香港進行的無線電定位跟蹤研究也顯示,在仲冬季節幾乎沒有鳥類遷飛的活動。另據觀測,絕大部分水鳥的越冬地位於北緯20度以北地區,只有白眉鴨和針尾鴨會遷至越南,然而其過境時間卻在12月初。鳥類學者普遍認為從時間和空間上,2003年底爆發的禽流感與候鳥遷徙並無重疊,故此大部分鳥類學者並不認同候鳥傳播病毒的說法。

被指傳播禽流感病毒的不僅僅是候鳥,據2005年10月27日第三屆非歐亞遷徙性水鳥保護協定締約國大會公報指出,攜帶和傳播禽流感病毒的途徑除了候鳥的遷徙外還有牲畜的運輸、家禽和籠鳥運輸、與這行業相關的活動、合法或非法的鳥類貿易以及人類的交通。

在家禽中鴨、鵝一旦受到感染,抗病能力比較高之餘,病發後的生存機會也很高。然而,雞只對流感病毒非常敏感,一旦受到感染的話,不單止傳播得快,而且染病的雞很快就會死亡。農民過去一般稱這種現象為「發雞瘟」,並未有特別留意背後的原因或病發的機制,直到出現禽流感經動物向人傳播並至死的病例後,人們才開始關注禽流感。目前人們應對禽流感的主要手段是對染病以及可能染病的家禽集體屠殺後進行消毒深埋等無害化處理,以免病毒積累,並進而影響人類。

在2004年和2005年的禽流感疫情中,也有媒體指出禽流感病毒源自野生鳥類並傳播至飼養場,進而傳給人類。建議加強對候鳥遷徙的監控,少數激進者甚至主張在撲殺家禽之外對遷徙的候鳥進行撲殺,但這種說法並未獲得鳥類學者的認可,撲殺候鳥的建議更招致環保團體的反對。
[編輯]

禽流感的影響

禽流感的爆發和流行會產生諸多影響
[編輯]

對經濟的影響

爆發禽流感疫情的國家和地區,出於防疫的考慮會在疫點附近大規模撲殺家禽,對養殖業造成嚴重影響。禽流感疫情還會影響消費信心,對餐飲業造成打擊,處於防疫的考慮,其他國家和地區會暫停進口疫區的禽鳥及製品,這都會對經濟造成影響。

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正是考慮到禽流感疫情對經濟的巨大沖擊,會封鎖和隱瞞本國發生禽流感的狀況,但是這種對疫情的隱瞞常常會造成防疫不力,疫情進一步擴大,2004年底泰國總理就因為其政府隱瞞禽流感疫情的行為向世界公開道歉。
[編輯]

對人類的影響

2004年12月的禽流感流行雖然遍及多國,然而人類感染的病例只在越南與泰國有報告,共有32人經實驗室證實,22人死亡,死亡率高達七成。雖然病例極少,然鑒於1918年西班牙流感嚴重的疫情,禽流感是否人畜共通一直受到關注.。目前發現的H5N1流感病毒並未和人類流感病毒發生過重組,且沒有人傳人的足夠證據,造成大規模死亡的機會不大。
[編輯]

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禽流感病毒會感染野生鳥類,尤其容易感染水鳥,許多水鳥在遷徙、越冬以及期間會結群,種群密度高,病毒容易傳播,從而造成嚴重破壞。聯合國環境署報告指出包括斑頭雁、小白額雁、東方白鸛、白鶴在內的36種珍惜野生鳥類受到禽流感的威脅。據估計,在2005年夏季的禽流感疫情中,超過全球總數1/10的斑頭雁死亡。由於禽流感病毒可以在鳥類間傳播,加之一些鳥類棲息地相對聚集,因而禽流感爆發流行對某些鳥類造成的影響可能是災難性的。
[編輯]

禽流感的防控

控制傳染病必須要從傳染病的三個環節入手: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
[編輯]

傳染源

要好好預防禽流感,就要先從感染源頭方面著手。相關報告指出,極端的家禽飼養環境是促使禽流感病毒發生變異的重要因素,因而改善家禽飼養環境,降低養殖場飼養密度從長遠來看是預防禽流感病毒變異以及疫病爆發的根本手段,此外將不同種類的家禽分開飼養,也有助於控制疫病的傳播:鴨、鵝和雞分開飼養,可以免雞只感染到鴨、鵝的病毒而大量死亡。

現時為家禽作防疫注射,已證實是控制禽流感的最快速和有效的方法。不過,香港有專家表示,中國內地農場現時為所有禽鳥都注射疫苗的方法有一定風險,就是所有禽鳥都接受防疫注射,使所有禽鳥都有抗病能力。這樣,一但禽流感再度爆發,由於所有禽鳥都有抗病能力,使農場主人未能及早察覺,對有關當局作出預警。現時香港的做法,要求所有農場都要保留少量禽鳥不作任何防疫注射。這樣,一但禽流感再臨,這一批沒有作防疫注射的禽鳥就可以起到預警的作用,提醒其他農場要留意病毒再臨。另外,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工作報告,濫用疫苗也是誘導流感病毒發生變異的重要因素,因而過度注射疫苗並不值得提倡。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2005年10月29日發布的禽類撲殺指導原則主要包括撲殺禽類應在專業獸醫專家指導下進行、做好人員生物防護及確保動物福利等方面。
[編輯]

傳播途徑

候鳥是禽流感病毒重要的轉播者,但將所有已經染病的候鳥屠殺是不可能的,且對候鳥的撲殺將會驅散原本聚集的鳥類,使病毒的擴散更加難以控制,因而將家禽和候鳥隔離,以免出現交叉感染是控制禽流感傳播的有效手段。在中國不少農場都在飼養家禽的農場上掛上巨型的網,以防止帶病毒的候鳥感染家禽。另外,歐洲部份國家要求農場把禽鳥移入室內飼養,這亦是從傳播途徑方面斷絕家禽與野鳥之間的接觸。盡管家禽移入室內會使它們的活動空間減少,以致影響禽肉的質感,但這亦比因為禽鳥染病而導致需要消滅全體禽鳥所帶來的損失為少。

除了鳥類遷徙世界范圍的鳥類貿易也是禽流感病毒傳播的重要途徑,合法的鳥類貿易會依照相關法規進行嚴格的動物防疫檢查,傳播疾病的機會相對較少,但非法的鳥類貿易,尤其是野生鳥類的走私活動則不受動物防疫的監控,捕捉、販運、銷售、食用以及放生野生鳥類不僅會造成病毒跨地域的傳播,而且由於操作者與野生鳥類密切接觸,有可能會造成病毒在鳥與人間的傳播。所以,嚴格監控合法以及非法的鳥類貿易也是防控禽流感傳播的重要環節。
[編輯]

易感人群

人類方面,要經常保持農場及家禽售賣場的清潔及衛生,以免病毒的積累。此外,根據越南河內的Dr. Jeremy Farrar的臨床經驗,自身免疫系統較為活躍的人,當他們與病毒有過接觸,病毒會刺激免疫系統對肺組織造成更大的破壞。因此,若已知個人對污染較容易敏感,應格外留神。
[編輯]

不當的應對措施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遷徙物種公約工作組公布的技術文件,從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入手防控禽流感的思路是正確的,但是在全球性的禽流感恐慌下,出現了一些不當的應對措施。在中國的一些動物園,為區隔野生鳥類與園內飼養的鳥類,管理者徹夜開啟探照燈,以期驅趕野生烏鴉;在澳門政府將麻雀列為需要驅趕的害鳥;此外一些地方完全禁止了與鳥類有關的任何活動,包括活禽貿易、野生動物救治以及對鳥類的野外觀測。事實上包括烏鴉、麻雀在內的許多城市常見鳥類,均為留鳥,不進行長途遷徙,傳播禽流感的幾率極低,而對鳥類的一般性研究和適當的接觸,並不能顯著增加接觸者罹患禽流感的幾率。對禽流感的過度反應,將會製造社會恐慌,為鳥類研究和禽流感的正常防控製造人為的障礙。
[編輯]

疫情

* 2004年冬季,東亞發生H5N1亞型禽流感
* 2005年10月,東亞、東南亞、歐洲等地相繼傳出H5N1禽流感感染報告

[編輯]

參考資料

*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鏗鏘集》:2005年7月24日及10月23日

[編輯]

參見

* 流行性感冒病毒
* 傳染病
* H5N1流感

[編輯]

外部鏈接

* 台灣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流感防治網
* 香港政府預防禽流感網頁
* WHO|Avian influenza
* 《鏗鏘集》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副教授管軼博士 表示一直在樣本中找到H5N1病毒 香港電台
* 全球關注禽流感疫情 新浪網專題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關於禽流感的技術報告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英文)
* 第三屆國際遷徙性水鳥保護協定締約國大會公報(英文)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7%A6%BD%E6%B5%81%E6%84%9F"

頁面分類: 新聞動態 | 傳染病

閱讀全文

與禽流感相關知識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寧波江北古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75
促銷活動方案2017 瀏覽:406
綜合體商業推廣方案 瀏覽:71
清明節活動策劃方案內容 瀏覽:527
耶魯大學市場營銷專業 瀏覽:274
番茄todo市場營銷分析 瀏覽:580
胡桃里營銷方案 瀏覽:152
簡述網路營銷中微信營銷的特點 瀏覽:466
展會促銷推廣方案 瀏覽:862
公司員工福利方案策劃 瀏覽:283
4s店元旦暖場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60
甜品微信營銷策略 瀏覽:292
酒吧營銷經理微信名字 瀏覽:220
活動促銷贈品 瀏覽:587
汽車節日促銷方案 瀏覽:388
健康飲料營銷方案範本 瀏覽:793
市場營銷有哪些企業文化 瀏覽:853
少兒書畫大賽策劃方案 瀏覽:737
中專市場營銷就業方向 瀏覽:61
奧迪汽車品牌營銷 瀏覽: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