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防洪水.防雷電的安全知識有哪些
業內人士都知道雷電具有很強的破壞性,主要有直擊雷、雷電感應、雷電波侵入和地電壓反擊四種形式。其中又以感應雷和電壓反擊對弱電設備破壞能力最強。當天空的雷雨產生雷擊時,其將攜帶高負荷雷電脈沖、電壓及電流,以電磁波形式無規則釋放,從而導致雷區域1~5公里范圍內(視雷電波強度而定)所有帶金屬的導線(如高空架設天線、有線電視電纜、通信電纜、供電系統電纜等),在瞬間內感應到相應強度的脈沖電壓及電流,這些電流沿著電器設備上的各種電源電線或信號電纜進入電器設備內部,在雷擊電壓超過電器設備額定抗電壓的瞬間擊壞內部器件;主要原因是由於連接在電器上所有電線電纜所帶的電壓高低不等,高電壓就會往低壓沖去,形成電流,從而將電器設備局部擊壞,造成整個設備系統癱瘓,嚴重時甚至把整機擊毀,甚至觸及到人身安全。
一、雷電的幾種防護方法
1、對直擊雷的防護 雷雨雲
對於直擊雷可以採用避雷針,其結構如圖所示:避雷針由三部份組成:最上部份叫受電端,中間是導電線,下部份是接地體。當雷雨雲接近避雷針時,它會感應出大量的異性電荷,通過導電線和受電端向空中放電與雷雨雲中的電荷中和減弱雷雨雲的電場強度,達到防雷目的。如受電端果是直擊雷,避雷針可以把雷電流引入大地,從而起到保護作用。
2、對感應雷的防護
為了防護感應雷對供電線路,傳輸電纜和架空天線及高層導電線建築的破壞,可以在線路上安裝碳化硅閥型避雷器或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鋅)避雷器如圖所示;對於高層建築,可將建築物內的金屬設施聯合接地;對於非金屬屋頂,可加裝金屬防護網並可靠接地。這些措施雖然有效,但有時也難免遭受雷擊,究其原因關鍵在於存在接地電阻,雷擊電 接地體流經接地電阻產生很高電壓,仍可將設備擊壞,故避雷效果不理想。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特別是電子技術迅速發展,防雷技術也在不斷完善和提高。生產避雷器的廠家有增無減,各種類型用途的新型避雷器不斷問世。等電位避雷器就是其中之一。
二、目前我國雖然有多種防雷技術,但原理不外乎三種方法避雷。
第一、分合式避雷器採用斷開法,在雷擊時快速將電源斷開,保護設備。優點:工程簡單。缺點:雷擊時間極短(以納秒計算),有時還來不及完全斷開,雷電脈沖電流已經讓電器設備遭到重創,同時當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也不允許電器設備隨意斷電;因此缺點非常明顯,並不能夠較好防雷,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會被逐步放去選用。
第二、接地式避雷器是利用地泄法,原理:把雷擊電流直接引入大地,避免電器受到雷擊,但是需要有完善的埋地線工程。優點:可以把雷電完全泄放掉。缺點:會給高層樓宇的住戶、或高山、黃土等放電不理想地方的安裝帶來極大施工不便,這種環境下釋放雷電效果也不理想,且年久必將被腐蝕。沒有誰會去經常檢查地線是否被腐蝕,有時環境也不允,要做到國家標准(阻值≤4歐姆),完全合格的費用幾乎都是避雷器本身造價的數倍,甚至幾十倍。地線如果做得不好,就無法起到避雷效果,雷電將直接把設備打壞。如果有一種能夠同時解決以上的弊端就是非常理想的了。
第三、等電位避雷器
雷聖HL-20K避雷系列是我公司根據高壓輸變電檢修工人穿上用導電性能良好的特殊工作服,能在數萬伏 避雷器高壓上帶電作業而不被電擊,這一等電位原理而研製和生產的一種新型等電位避雷器。
1、等電位避雷器的主要優點:
a、避雷效果與接地無關,避雷器由於採用「等電位」處理技術,它的避雷效果與設備有否接地無關,從而免去安裝傳統的避雷器必須接地的麻煩。因此安裝簡單,使用方便。
b、延長電器高設備的使用壽命
接地雖然電器沒有遭受雷擊損壞,但雷電脈沖長期沖擊電器,致使各元器件電性能會受到一定破壞,影響電視機,電腦等設備的使用壽命。安裝等電位避雷器後,對電器設備保護盡忠職守,萬無一失。
c、體形雖小,但保護設備本事很大
電器都是因巨大的雷擊電流作用下設備或元器件發熱而損壞。發熱的能量與電阻、電流和作用的時間成正比。雷擊時電流雖然很大,但避雷內阻很少作用時間很(8~20微秒),發熱量也很少,所以它既能保護設備,它自身也不會被損壞。再說,避雷器因為是電流型的,它能承受很高的雷擊電壓,只要不超過避雷器所承受的最大電流,即使雷擊電壓幾萬伏甚至更高都不怕。
d、電源。信號通道同時避雷,一舉兩得,免維護,既阻燃又防爆。
e、具有自動診斷和修改和修復內部故障功能。
f、安全警示功能:當防雷器完全損壞後,不輸出任何電流,以此警告不能繼續使用,這種警示功能是其他防雷器所不具備的
⑵ 有關防雷防汛的知識。
可以到相關防雷行業網站上去看
⑶ 防洪防汛安全教育有哪些
1、避免在低窪地帶、山體滑坡危險區域活動。每年夏初要對房前房後進行檢查,留心附近得地質變化。
2、熟悉周圍壞境,自備必要的防水、排水設施,如,帆布、編織袋、沙石、木板等。注意收聽當地氣象防汛部門的預報,特別是人群密集區要及時做好人員疏散的工作。
3、要制定健全的防洪防汛機制。
暴雨來臨時要注意:
1、關閉門窗,防止雨水撲入屋裡,一旦進水關閉電源、煤氣等設備。
2、切斷低窪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
3、不要走地下通道或者高架橋下面的通道。
(3)防汛防雷知識培訓擴展閱讀:
汛期來臨時需要做的工作:
1、掌握水情及天氣情況:及時發布有關洪水的氣溫、風、降水、冰雪、水位、潮位、流量等氣象水文情況,預報可能產生的洪峰、增水、洪量等水情,必要時下達警報。
2、調度洪水:依據水情和工程情況,以及防汛調度方案,運用已建的各種防洪工程,進行防洪調度。在需要運用分洪、蓄洪、滯洪措施時,及時果斷作出決定,下達命令,按時、按量分洪、蓄洪。
3、工程守護:組織防汛人員,不間斷地巡查和防守堤、壩、涵閘等工程,及時發現險情,分析原因,正確判斷,擬定搶護方案,組織搶護。警戒水位以下,一般由專業人員防守,超出警戒水位,組織防汛人員防守。
4、應急措施:遇有超標准洪水,在人力不能抗禦時,應請示上級同意,按批準的緊急措施方案和規定的程序,及時執行臨時扒口等分洪緊急措施,以盡量減少損失,避免人員死亡。對淹沒區或可能被淹區內居民,進行轉移安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防汛
⑷ 求關於防雷、防汛(防洪)的知識,越多越好!
中國防洪抗旱減災網:http://www.rcdr.org.cn
21世紀中國防雷技術論壇http://www.asp.cn/Index.html
中國防雷信息網http://www.cma-lpinfo.gov.cn
推薦給你一本書希望有幫助,這里提供的是PDF版本,emule下載http://board.verycd.com/t501923.html
中文名稱:自救書:反恐怖手冊
版本:[PDF]
發行時間:2000年
地區:大陸
語言:普通話
簡介:
作者: 雷納爾・斯塔爾伯格
譯者: 李斯
ISBN: 9787806458334
頁數: 400
定價: 24.00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2000-08
簡介 ······
這個世界已變得令人難以置信,戰爭、災難、恐怖事件隨時都有可能不期而遇,使我們所處的社會危機四伏。面對這一切飛來橫禍,你如何才能絕路求生呢?
本書演示了在意外危機中必須採取的緊急措施和在大范圍的自然、人為災難中生存的詳細計劃。通過緊湊、實用的信息向我們表明了如何辯識逼近的厄運的先兆,維護個人及家人的安全,提示我們做好准備,沉著冷靜,無論災難以怎樣的形式降臨,我們都有可能脫離危險,達到自救救人的目的。
本書文字簡潔精練,內容詳盡實用,是現代危機中求生之術的開山之作。並且成為現在美國公民應付戰爭、恐怖分子的必備手冊。
作者簡介 ······
雷納爾 斯塔爾伯格(Rainer Stahlberg)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美國特種警察部隊首席顧問,戶內外生存研究專家。
【作者簡介】 - 自救書:反恐怖手冊
雷納爾斯塔爾伯格(RainerStahlberg)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美國特種警察部隊首席顧問,戶內外生存研究專家。
【圖書目錄】 - 自救書:反恐怖手冊
前言
上篇 如何應對突發性災難
第一章 在孤寂中自救
第二章 在擁擠中自救
第三章 在乾渴中自救
第四章 在水中自救
第五章 在黑暗中自救
第六章 在寒冷中自救
第七章 在炎熱中自救
第八章 在低處自救
第九章 在高處自救
第十章 在高速中自救
第十一章 迷路時自救
第十二章 赤手自救
下篇 如何應對長期性災難
第十三章 基本的生存
第十四章 在經濟危機下的自救
第十五章 在自然災害下的自救
第十六章 在恐怖主義下的自救
第十七章 在戰爭中自救
第十八章 在生態災難中自救
第十九章 在異乎尋常下自救
後記
⑸ 要做防雷方面的工作,要學習那些知識。從那些開始。
首先,防雷產品和來工程源最接近的是電子與電工知識,需要把最基本的電氣知識基礎學好,然後再學習電磁理論,搞懂電和磁的關系及電磁波的行波理論,這些學會了再學各種低壓電氣系統的設計原理、各種電子系統的工作原理,把各種系統的組網拓撲圖搞明白,當然還要學習接地系統的理論和計算方法,各種有關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等。
學防雷不能急,要一步一步來,先學好基礎的東西再學其他的會很快,往往能舉一反三的。
推薦你看看南京信息工程學院或南昌氣校的教材,網上能找到電子版的。
⑹ 想要一些防震、防雷、防火、防汛知識!
【★地震自救大全】
震後很有可能餘震,而且餘震的位置未必是震源很近的位置。所以學習自救是地震後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地震發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靜自若的態度。只有鎮靜,才有可能運用平時學到的地震知識判斷地震的大小和遠近。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之後才左右搖擺。遠震卻少上下顛簸感覺,而以左右搖擺為主,而且聲脆,震動小。一般小震和遠震不必外逃。
學校避震
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後應當有組織地撤離。
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陽台上去!
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
家庭避震
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後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
室內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
炕沿下、堅固傢具附近;
內牆牆根、牆角;
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公共場所避震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牆壁或柵欄處。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
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
用書包等保護頭部;
等地震過去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地鐵等處:
選擇結實的櫃台、商品(如低矮傢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 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櫃台; 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 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在行駛的電(汽)車內: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過去後再下車。
戶外避震
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
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
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
過街橋、立交橋;
高煙囪、水塔下。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
廣告牌、吊車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狹窄的街道;
危舊房屋,危牆;
女兒牆、高門臉、雨篷下;
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車間工人避震
車間工人可以躲在車、機床及較高大設備下,不可驚慌亂跑,特殊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關閉易燃易爆、有毒氣體閥門,及時降低高溫、高壓管道的溫度和壓力,關閉運轉設備。大部分人員可撤離工作現場,在有安全防護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員留在現場隨時監視險情,及時處理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地震發生時行駛的車輛應急避震
(1)司機應盡快減速,逐步剎閘;
(2)乘客(特別在火車上)應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並注意防止行李從架上掉下傷人,面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將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墊上,護住面部,身體傾向通道,兩手護住頭部;背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兩手護住後腦部,並抬膝護腹,緊縮身體,作好防禦姿勢。
樓房內人員地震時應急避震
地震一旦發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可在慌亂中跳樓,這一點極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堅實的傢具下,或牆角處,亦可轉移到承重牆較多、開間小的廚房、廁所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結合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系數較大。總之,震時可根據建築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和通道進行躲避,減少人員傷亡。
在商店遇震應急避震
在百貨公司遇到地震時,要保持鎮靜。由於人員慌亂,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難通道阻塞。此時,應躲在近處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邊(避開商品陳列櫥),或朝著沒有障礙的通道躲避,然後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處於樓上位置,原則上向底層轉移為好。但樓梯往往是建築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準脫險的合適時機。服務員要組織群眾就近躲避,震後安全撤離。
高樓避震三大策略
策略一:震時保持冷靜,震後走到戶外。這是避震的國際通用守則,國內外許多起地震實例表明,在地震發生的短暫瞬間,人們在進入或離開建築物時,被砸死砸傷的概率最大。因此專家告誡,室內避震條件好的,首先要選擇室內避震。如果建築物抗震能力差,則盡可能從室內跑出去。
按照國家有關標准,北京地區居民樓房應具有抵禦烈度為8度的地震破壞的能力。地震發生時先不要慌,保持視野開闊和機動性,以便相機行事。特別要牢記的是,不要滯留床上;不可跑向陽台;不可跑到樓道等人員擁擠的地方去;不可跳樓;不可使用電梯,若震時在電梯里應盡快離開,若門打不開時要抱頭蹲下。另外,要立即滅火斷電,防止燙傷觸電和發生火情。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關重要。住樓房避震,可根據建築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躲避。最好找一個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蹲在暖氣旁較安全,暖氣的承載力較大,金屬管道的網路性結構和彈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動時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氣管道通氣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員窒息;管道內的存水還可延長存活期。更重要的一點是,被困人員可採用擊打暖氣管道的方式向外界傳遞信息,而暖氣靠外牆的位置有利於最快獲得救助。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躲在廚房、衛生間這樣的小開間時,盡量離爐具、煤氣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遠些。若廚房、衛生間處在建築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斷牆為薄板牆時,就不要把它選擇為最佳避震場所。此外,不要鑽進櫃子或箱子里,因為人一旦鑽進去後便立刻喪失機動性,視野受阻,四肢被縛,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還不利於被救;躺卧的姿勢也不好,人體的平面面積加大,被擊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難機動變位。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內。這是確保在都市震災中獲得他人及時救助的重要原則。不要靠近煤氣灶、煤氣管道和家用電器;不要選擇建築物的內側位置,盡量靠近外牆,但不可躲在窗戶下面;盡量靠近水源處,一旦被困,要設法與外界聯系,除用手機聯系外,可敲擊管道和暖氣片,也可打開手電筒
家庭避震秘笈
1.抓緊時間緊急避險。如果感覺晃動很輕,說明震源比較遠,只需躲在堅實的傢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從開始到振動過程結束,時間不過十幾秒到幾十秒,因此抓緊時間進行避震最為關鍵,不要耽誤時間。
2.選擇合適避震空間。室內較安全的避震空間有:承重牆牆根、牆角;有水管和暖氣管道等處。屋內最不利避震的場所是:沒有支撐物的床上;吊頂、吊燈下;周圍無支撐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鏡子)和大窗戶旁。
3.做好自我保護。首先要鎮靜,選擇好躲避處後應蹲下或坐下,臉朝下,額頭枕在兩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邊牢固的物體,以免震時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而受傷;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或後頸;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保護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⑺ 防雷小知識有哪些
一、防雷安全知識
①在雷雨等惡劣天氣,應盡量在室內,並關好門窗,停止使用電視,最好不用手機。在雷電密集時,應將家用電器電源拔掉,即使在室內,也不要接觸金屬物體。
②在室外工作的人應躲入建築物內,在曠野無法躲入建築物的,應遠離樹木或高聳物,盡量將身體蹲低,將身上所有的金屬物品拋離(包括手機)。要注意,田野中的小棚或草木垛很容易成雷擊目標。
③在空曠場地不宜打傘或高舉物體。
④切勿接近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築物外牆,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
【室外防雷】夏天是雷電的多發季節,如果在野外活動時,或者在旅途中遇上雷雨天氣,若及時採取一些措施,就可以盡量降低被雷電擊中擊傷的可能性。
1、在野外,特別是在旅途中,要注意收聽、收看或上網查看天氣預報,看雲識天,判斷是否會出現雷電天氣。
2、雷暴發生時,應迅速躲人有防雷裝置保護的建築物內,或者很深的山洞裡面。汽車內是躲避雷擊的理想地方。如果在游泳或在小艇上,應馬上上岸,即便是在大的船上,也應躲到船艙里。
3、在曠野無法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築物內時,應遠離樹木、電線桿、煙囪等高聳孤立的物體。不宜在鐵柵欄、金屬曬衣繩、架空金屬體以及鐵軌附近停留。不宜進入無防雷裝置的野外棚屋、崗亭等低矮建築物。應遠離輸配電線、架空電話線纜等。盡量避開一些特別容易受到累積的小塊區域,比如岩石斷層處、較大的岩體裂縫、掩埋的管道的地面出口等等。
4、頭頂電閃雷鳴時(俗稱「炸雷」),如果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時,應找一塊地勢低的地方,盡量降低重心和減少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可蹲下,雙腳並攏,手放膝上,身向前屈,臨時躲避,千萬不要躺在地上,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就更好。注意大家不要集中在一起,或者牽著手靠在一起。
5、在空曠場地不要使用有金屬尖端的雨傘,不要把鐵鍬等農具、高爾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在蹲下避雷時最好將身上金屬物摘下,放在幾米距離之外,尤其要將戴的金屬框眼鏡拿下來。
6、切勿游泳或從事其他水上運動及作業,如在稻田作業,不宜進行戶外球類、攀爬、騎駕等運動,盡快離開水面以及其他空曠場地,尋找有防雷裝置的地方躲避。
7、不宜開摩托車、騎自行車趕路,打雷時切記狂奔。
8、萬一發生了不幸的雷擊事件,同行者要及時報警求救,同時為傷員或假死者做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摩。
【室內防雷】雷電來臨時,躲到室內是比較安全的,但這也只是相對室外而言在室內如果不注意採取措施,除了會遭受球形雷直接襲擊外,更可能遭受間接雷擊的侵害。
1、一定要關閉好門窗
2、盡量遠離金屬門窗、金屬幕牆、有電源插座的地方,不要站在陽台上。
3、在室內不要靠近、更不要觸摸任何金屬管線,包括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等。
4、房屋如無防雷裝置,在室內最好不要使用任何家用電器,包括電視機、收音機、計算機、有線電話、洗衣機、微波爐等,最好拔掉所有的電源插頭。
5、特別提醒:在雷雨天氣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
6、如果不慎遭受雷擊,應及時採取搶救措施。
⑻ 幼兒園防雷防汛防溺水教案
防洪防汛安全知識教育教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洪水的危害,提高防洪意識
2:了解洪水的特點等相關知識
3:了解洪水暴發時的緊急自救措施
二,教學重點:能夠了解洪水的特點,提高防洪意識。
三,教學難點:能夠了解並掌握洪水暴發時的緊急自救措施。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內容:
(一) 導入:
1,觀看洪水造成危害的圖片
2,學生觀看完之後談談體會
3,教師總結:洪水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無法衡量的,它奪走我們的家園,破壞我們的生活,甚至奪走了許多無辜的生命。所以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些有關於洪水的知識,學習遇到洪水暴發時我們應該怎麼做。
(二) 了解洪水的相關知識
1, 了解洪水的類型
洪水可分為:暴雨洪水,風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泥石流和跨壩洪水等多種類型,主要是暴雨洪水。
結合本地特徵請學生分析有可能發生什麼類型的洪水。
2, 洪水的主要特點:
(1) 季節性明顯:洪水集中出現的季節段時稱之為汛期。江河每年汛期來臨的時間有一定的規律,它主要決定於夏季雨帶的南北位移,和秋季頻繁的台風暴雨天氣。
(2) 洪水峰高量大:受流域暴雨,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響,河流常常可以形成極大洪峰流量。
(3) 江河洪水年際變化不穩定:暴雨洪水區大洪水年和枯水年洪峰流量變幅大。
(三) 了解洪水爆發時的緊急自救措施。
1, 受到洪水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的向山坡,高低等處轉移。
2, 洪水來的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大樹,高牆等待救援。
3, 在山區如果連降大雨,很容易暴發山洪,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注意避免渡河。還要注意山體滑坡,泥石流等。
4, 了解呼救的方法:SOS呼救信號,撥打119求救等。
(四)學生總結所學習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