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內容
1、健康教育的含義:
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願採納有利的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
健康教育的目的:
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2、健康促進的含義:
健康促進是促進人們維護和提高他們自身健康的過程,是協調人類與他們環境之間的戰略,規
定個人與社會對健康各自所負的責任。
健康促進涉及5個主要活動領域
1)建立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進的含義已超出衛生保健的范疇,各個部門各級政府和組織的決策者都要把健康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上。
2)創造健康支持環境:健康促進必須為人們創造安全的、滿意的和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3)增強社區的能力:確定問題和需求是社區能力建設的起點。
4)發展個人技能:通過提供健康信息,教育並幫助人們提高作出健康選擇的功能,來支持個人和社會的發展。
5)調整衛生服務方向:健康促進中的衛生服務責任由個人、社會團體、衛生專業人員、衛生部門、工商機構和政府等共同分擔。
㈡ 如何對教師健康教育進行培訓內容
新形勢下如何針對少年兒童成長的特點,加強學生的體育、衛生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強健的體魄、較強的活動能力、勇敢頑強的毅力、艱苦奮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使他們更加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是小學階段的體育和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新課題、新任務。
我校結合實際情況,為加強教師保健意識及預防疾病能力,為向學生有計劃地進行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水平幫助學生降低常見疾病患病率,促進學生形成有益於健康的行為習慣,扎實有效地開展健康教育工作,針對《健康教育教師培訓》工作做如下計劃、安排: 一、指導思想
以小學生健康教育的有關文件精神為指導,堅持育人為本,運用健康教育的理論的方法,切實加強學校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學校全體師生健康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礎。 二、工作目標
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對教師進行健康教育培訓,使老師、學生了解衛生健康的重要意義,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衛生習慣,加強對傳染病、學生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
1、加強領導,成立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切實抓好健康教育工作。 2、聆聽專家講座,拓寬教師知識層面。
3、積極參加各種健康教育教研活動,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㈢ 社區健康教育計劃應包括哪些內容
社區健康教育計劃應該包括主題思想活動內容以及實施措施等等,計劃中還要列出相應的困難以及解決的辦法
㈣ 健康教育計劃包括幾個階段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加強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和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有關精神,尊重學生的人格,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根據學生成長過程的需要,在學校的全教育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幫助和服務,以達到充分發揮學生潛能、促進形成中學生心理健康和個性主動發展的目標,讓每一位學生在活動中了解自我、悅納自我、調控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
(二)基本原則
我校在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為了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和實效性,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1、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
2、面對全體學生,通過普遍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使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
3、關注個別差異,根據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與針對性相結合,面向全體與關注個體差異相結合,尊重、理解與真誠共情相結合,預防和發展相結合。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
根據我校實際情況,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了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學會學習,學會交流,適應升學、擇業、生活、社會等。主要內容包括:
幫助學生適應中學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要求,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發展其學習能力,改善學習方法,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把握升學選擇的方向;了解自己、悅納自己;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加強人際交往能力;逐步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抵制自己的沖動行為;加強自我認識,客觀地評價自我,能積極地與同學、老師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逐步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培養對挫折的耐愛能力等。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及活動計劃
1、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培訓,邀請專家對全體教師開講座。
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理論。
開設以學習心理、自我意識、交流藝術、情緒調節、良好的性格培養、正確觀念、心理壓力的應付、青春期性心理等為內容的課程,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及時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訓練。
3、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機滲透到學科教育、學校教育活動和班主任工作等各項工作中,注重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作用。
4、做好個別心理咨詢工作。
開設心理輔導室,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直接的指導,排解學生心理困擾,對有關的心理行為問題進行診斷、矯治。
5、積極開通學校與家庭同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學校指導家長轉變教學觀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民主管理素質的養成,營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積極開發家長資源。
6、創建心理健康宣傳板報。
7、通過學校廣播站宣傳心理健康知識。
8、進行一些問卷調查並分析總結。
9、對咨詢的個案與家長溝通,並採取應對措施。
㈤ 健康教育的教育內容
按照我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規劃綱要(2005-2010年),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內容:
綱要提出: ——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發展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體系。 2010年,縣及縣以上的健康教育專業機構要配置健康教育專業技術人員,配備適應工作需要的設備。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專業技術人員應具備社會動員、倡導、傳播與教育、計劃設計、實施、監督與評價等基本技能。至2010年,社區、醫院、學校、企事業單位等有直接面向目標人群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服務設施和網路。至2010年,建立國家級人群健康素質監測網路和信息庫;建立健全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中心資料庫;建立完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專家庫、傳播材料庫。 ——做好重大疾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廣泛開展農村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積極推進「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 至2010年,東部、中部、西部地區農村居民基本衛生知識知曉率分別達到80%、70%、60%;人群健康相關行為形成率分別達到70%、60%和50%。 ——深入開展城市社區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至2010年城市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分別達到80%和60 %以上。 ——開展以場所為基礎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至2010年,中、小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城市、農村分別達到90%、80%;中、小學生健康行為形成率城市、農村分別達到70%、60%。至2010年,患者及家屬相關疾病自我保健知識知曉率達到80%。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納入衛生技術人員醫學繼續教育內容。積極開展健康促進醫院創建活動。對工礦企業管理者和各種作業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與健康培訓,新職工、女工、接毒接塵工人的崗前、崗位安全與健康培訓率達到100%;2010年,大型企業管理人員和職工的職業安全與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90%以上,相關健康行為形成率達到80%以上。 ——重點人群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至2010年,婦幼保健健康教育普及率在城市達到100%,農村地區達到80%以上。 ——控制煙草危害與成癮行為 到2010年,90%的中小學校、90%的醫院成為無煙場所。繼續開展創建無煙草廣告城市工作,到2010年,無煙草廣告城市佔地市級以上城市總數的30%。引
㈥ 健康教育計劃怎麼寫
健康教育教學計劃篇1
一、指導思想
健康教育是學校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本學期我將繼續以「健康安全第一」為宗旨,扎實開展體育衛生健康活動,培養學生的各種有益於自身、社會和全民族健康的行為和習慣,提高衛生科學知識水平,增強體質,促進身心發育,為學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1、讓每一位學生擁有健康身心,情緒愉快,知道快樂益於身心健康。
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衛生知識、健康教育課,加強對學生的疾病防治及良好的衛生習慣教育。
3、增強自我的保護意識,形成尊重生命、愛惜健康的態度,進而尊重關懷他人的生命與健康,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4、培養學生從小養成簡朴的生活習慣,不奢華、不浪費,以簡單為快樂。
5、強化兒童「我是小學生了」的意識,培養學生有禮貌、守紀律、講衛生的習慣。
三、教學措施
1、培養學生自覺參與課間活動,保持充沛的精力,上好每節課。利用各種檢查、競賽促進學生行為習慣的形成。
2、教學時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掛圖、模型、表演等激發學生興趣,鞏固教學效果,促進能力的培養。
3、聯系學生實際,要對學生進行心裡健康教育,教育學生團結協助,尊敬師長,讓學生熱愛體育,熱愛生活。
四、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貼近學生的生活,從選編課文到設計聯系,從內容安排到呈現方式及版式設計都有極強的創新意識,讓人感到耳目一新。全冊共有課十篇,該教材符合新的教學理念,能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健康成長。
㈦ 健康教育教學計劃
找到一份 僅供參考
新學年已開始,為貫徹學校健康教育教學工作要求,關心學生的健康生長,現對我校本學年健康教育教學工作做發下計劃:
一、健康教育教學的任務:
1、提高學生衛生知識水平;
2、降低學校常見病的發病率;
3、提高生長發育水平;
4、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發展、預防心理衛生問題;
5、改善學生對待個人公共衛生的態度;
6、培養學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二、健康教育教學的目的:
1、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保證學生們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2、培養學生正確的飲食和衛生習慣,注意飲食衛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是定量,不偏食,讓學生知道暴飲暴食的危害。
3、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教材要求,提高健康教育課的效果。
三、不同年級健康教育教學的授課內容:
一年級
1、通過課堂內外教育,向學生傳授衛生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個人清潔習慣,使他們自幼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維護環境的良好品德。
2、培養學生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制度,養成早睡早起、定時定期進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達量進食。懂得環境污染對人體的急害,自覺地保護環境,並懂得預防接種發好處,自覺接受預防接種。
二年級
1、讓學生觀察自己身高,體重的變化,了解兒童期的正常生長發育,並注意生長發育期應注意的事項。知道保護眼睛、牙齒、耳朵、鼻子的重要。
2、認識到陽光、空氣、水與身體健康的關系。
3、了解均衡飲食對身體發育的好處,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三年級
1、培養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學會自己的事情的自己做,懂得並掌握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的方法。
2、教育學生交通安全知識,避免發生意外事故。
3、了解自身的發育及運動對身體的好處,教導學生安全用電,並知道觸電急救、意外事故時,懂得如何打電話。
四年級
1、使同學們熟記急救、火警、盜警電話號碼,在遇到急救病人、車禍、火警等急救,意外事故時,懂得如何打電話。
2、培養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知道人體需要的營養素,知道常見傳染病及其預防。
3、懂得體育與健康常識,運動前後的注意事項;過量飲水也會中毒;玩與心理健康;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
五年級
1、使學生理解健康概念,培養健康的意識行為,懂得預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2、讓學生了解適時、身體的穿著有益健康,引導學生培養樸素、大方、適時的穿著風格。
3、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心理健康的標准使自己逐步具備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正確看待自己身上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控制自己的情緒,多參與集體活動,培養良好的興趣,並懂得如何自我保護。
4、讓學生了解學校健康促進的內容,並在行動上支持和參與學校健康促進活動。
部之,加強學生的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強壯的體格、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頑強的毅力,艱苦奮斗,團結合作的精神,是學校教師的職現;學校必須抓緊抓好,使學生不僅能學到知識,而且身心健康,體格健壯,使我校的健康教育教學工作上一個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