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雙減後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雙減後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有些培訓機構轉型過後依舊還是以其他的名義還在進行著學科相關的補課。
給人的感覺雙減政策的長期治理就好像是城管抓小販一樣,這是一個長期的監督過程,不是一時間就可以解決完的。
「雙減」直接限制了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規模,縮減了其進行課外培訓的時長,對校外培訓機構而言可謂是影響巨大。然而,治教培機構易,治教育焦慮難。
正如許多家長所擔憂的,如果學生沒有在學校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沒有改變現有的教育資源不均衡現狀,教育領域內的「劇場效應」就不會消解,對培訓的需求很可能還會通過其他手段滿足。
守住學校這一主陣地就是守住「雙減」的底線,只有守住底線,才能將「雙減」落實到底。
『貳』 校外培訓機構亂象的面試題怎麼回答
面對校外培訓機構亂象,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作答:
這個通知的出台其目的就是為了切實解決當前學生課業負擔重,學習壓力大的問題。這無疑是一針強心劑,至於是否能落實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的努力。
層出不窮的補習班,假期比平時忙,許多孩子早已習以為常;而動輒數千甚至上萬的培訓費用,更令不少家庭難堪重負。現在這樣的現象還造成了諸多不規范現象:一方面有的培訓機構場所過於簡陋,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培訓班水平的層次不齊,實際教學和宣傳內容相去甚遠。種種表現,令家長擔憂不已,治理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這些問題亟待解決,產生這樣現象的原因繁多。由於我國適齡兒童數量大,優質教育資源稀缺,不可避免導致好學校門前只能擺「獨木橋」,並採取相對單一、教條化的評價體系。為了給孩子更好教育,家庭之間搞培訓競賽。而由此形成的「影子教育」,不僅反過來沖擊常規義務教育體系,也打破了孩子在成長階段的身心發育規律。超前學習打造的神童,能為家長在曬娃時帶來一絲欣慰,卻也可能為孩子的長遠發展埋下隱患。
教育的本質是培育健全人格。在義務教育階段,孩子的性格、修養、情操以及身心健康,遠比瑣碎的知識重要的多。回歸教育本質,需要家長、學校、企業乃至國家在教育的最根本理念上達成共識,共同努力。最近,教育部明確將在2020年前逐漸取消特長招生,這既是在制度上糾偏,也是讓特長教育回歸純粹。
真正要落實解決好這個問題還是需要一些時間和過程,更要看得見改革。一方面,我們要大力發展經濟,加大教育的投入,平衡教育資源,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動起來,家長要修正教育觀念,國家要加強對培訓班的監管。我們才能真正為孩子減負,實現教育公平!
『叄』 學而思新東方等培訓機構被通報,這些機構存在哪些問題
學而思新東方等教育機構被通報批評,還有的被罰款的這些教育機構,都是我們平常從網上聽到的比較有名氣的教育機構,我覺得都是挺正規的,但為什麼也出現了這種違規經營的情況呢?實際上這些是幾乎很多在線教育機構都會犯的問題。
在線教育機構的規模現在已經挺大了,像新東方學而思這樣的機構都是比較正規的,影響力很大的這種,所以它出現的這些小毛病是所有的在線教育機構都會有的,這是說亂收費的問題,費用高的問題,這個是沒有辦法界定的,因為同樣的課程,有的老師人家就設為1200一門課程,有的老師就說800,那你說人家1200那個不合適嗎?人家的授課質量更高呢,所以這個沒有辦法有效界定。
『肆』 校外培訓機構整治有哪些規定
8月23日報道,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針對當前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有安全隱患、證照不全、超前培訓、超標培訓等突出問題,從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的關鍵環節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今年2月,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總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出《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部署全面開展拉網式摸底排查,堅決治理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有安全隱患、無證無照、『應試』傾向、超綱教學」等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在已經有四部門部署專項治理的情況下,現在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出台《意見》,其重要意義在於切實構建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發展的長效機制,落實專項治理的成果,避免專項治理變成「一陣風」。
這次國務院辦公廳出台《意見》,力圖解決專項治理發現的問題。比如,明確由省級教育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本地校外培訓機構設置的具體標准,省域內各地市差距大的,可授權地市級教育部門制定,並從場所條件、師資條件、管理條件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這對規范培訓市場的供給十分重要,因為如果標准設置過高,很多機構難以達到設置標准,培訓供給就有限,這就可能推高正規培訓機構的價格,而價格低的非正規培訓機構也會借機滋長,且游離在監管之外。
規范教育培訓機構,只是從供給端進行治理,這對緩解培訓熱會有一定作用,比如禁止培訓機構開展提前教學、超綱教學,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家長的焦慮。針對禁止提前教學、超綱教學,《意見》明確提出建立教育培訓機構備案制,有助於教育監管部門及時了解培訓內容,糾正提前教學、超前教學等問題。
應當看到,我國家庭的校外培訓需求,主要源於升學競爭之下家長對提高孩子競爭能力的渴求,而且這種需求普遍存在。成績好的學生在校內可能吃不飽,並想保持競爭優勢,因此要選擇校外培訓;成績差的學生在校內可能跟不上,也要選擇校外培訓。比如,每個假期都被學生作為「趕超」「逆襲」的機會,名義上是假期,但有的學生比上學時還累,很多學生的暑假生活都在培訓班度過。
『伍』 治理校外培訓機構亟須立法,校外培訓機構行業存在哪些監管漏洞
我們可以發現,現在在一些學校外面的一些培訓機構其實存在一些管理漏洞的。而且這樣的一些管理漏洞,對於一些學生來說也是十分不可取的東西,因為這樣的行為會影響到他們的一些生活,更重要的是對於他們的一些情況來說也是比較嚴重的影響的。所以對於大家來說,這樣的一些校外培訓機構的確是存在許多的監管漏洞的,因為它們裡面還存在著牟取暴利的這樣一種狀態的發生。
而且這樣的一些行為會讓大家收到很多不公平對待,所以這樣的一些小便宜,結果它存在的這樣一些弊端,大家也應該特別的重視。不然的話有可能會對於這些孩子們,他們的傷害非常的大,而且會讓他們在面臨著這樣一些問題的生活,非常的得不償失。
『陸』 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現在培訓機構一方面解決了大量的老師就業問題,提供了很多的就業機會,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另一方面,真的解決一部分需要補課的學生,提高了學生的成績,這方面對學生的進步有很大作用。
『柒』 教育部發布校外培訓風險提示,校外培訓機構有什麼風險
據媒體報道,2021年6月16日,教育部新聞辦公室官微發文,學期考試臨近,暑假將至,特提醒廣大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培訓項目繳納培訓費用時,要警惕虛假宣傳,誘導繳費。此消息在社交平台上也引起了眾多網民們的關注與討論。
部分網民認為,校外培訓機構以校外培訓為幌子,其師資力量並沒有達到國家認證的要求,然而卻巧立名目收費多樣,應該對其進行規范;也有部分網民認為,校外培訓機構實際上不利於孩子的減壓。那麼校外培訓機構有什麼風險呢?以下筆者來講一講。
一、收費較高最後,校外培訓機構的一個問題是他們的虛假宣傳。在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宣傳時,他們往往會進行誇大自己的教育實力,從而吸引眾多家長來報校外培訓機構。這樣不僅對家長來說,其金錢受到了損失;而對於孩子來說,有可能會遭到錯誤的引導。
『捌』 教育部整頓校外培訓機構,會對教育培訓行業帶來什麼影響
很多人都有小時候,去課外培訓機構補課的經歷。說實在還是挺痛苦的,而且課外培訓機構佔用了孩子大量的時間,周六周日要奔波於各個培訓班裡面學到的知識,也不一定能夠記得。這樣的話增加了學生的壓力,同時也給家長帶來了很大的經濟負擔,也不一定能夠對孩子的成長有怎樣的提高。教育部已經整頓了課外培訓機構了,那麼會對教育培訓行業帶來怎什麼影響呢?
『玖』 人民日報四問校外培訓亂象,校外培訓機構存在什麼問題
目前的相關培訓機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最為嚴重的就是這些項目機構收費不合理,而且一些校外機構他們提供的服務也是參差不齊。
因為這樣的話肯定會對那些沒有參加輔導班的同學造成非常嚴重的不公平,而目前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教育公平也是社會公平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大多數的教育在考驗的時候不能夠做到完全的徹底公平透明的話,很可能影響社會公平進步。
『拾』 校外培訓亂象四起,該如何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呢
我們都知道,現在學生們的課業壓力越來越大了,校外培訓機構也是亂象四起。現在人們都在想如何規范校外培訓機構,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如果學生們進了不正規的校外培訓機構,那他們的損失是非常的大的。
一、校外培訓機構的質量是層次不齊的。這些校外培訓機構真的是參差不齊的,而且有一些甚至就是隨便租一個房子,然後聘用幾個老師就成立了一個校外培訓機構的。像這樣的培訓機構,其實它的質量是非常的差的,而且這樣的培訓機構質量是非常沒有保證的。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想要規范校外培訓機構,首先要從學生下手,要讓這些學生們知道,什麼樣的培訓機構是正規的,什麼樣的培訓機構是不正規的。對此,你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里說一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