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科學防疫知識內容有哪些
經常洗手,每次至少20秒,使用流動的水和肥皂或洗手液,出門需要戴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和袖子蓋住口鼻,不見面,不扎堆,不去擁擠的地方。
更多的通風,不要吃野味,吃熟食需要在吃之前把食物徹底煮熟,中、高風險地區,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與居家隔離人員共同生活時,應做好清潔消毒,加強個人防護,佩戴口罩。
(1)防疫知識培訓都有什麼內容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建議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鍾,通風時注意保暖。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多人辦公時佩戴口罩。
採用分批次用餐,避免人員密集。餐廳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後進行消毒。餐具用品須高溫消毒。操作間保持清潔乾燥,嚴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生食肉類。建議營養配餐,清淡適口。
② 防疫小知識內容有哪些
1、外出購物保持距離很重要。在外出購物之前,需提前列好購物清單,以減少外出逗留時間。外出時全程佩戴口罩,並盡量選擇步行。到達商場後應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購物時不閑逛、不閑聊,並與別人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離。選擇合適商品後,可選擇電子支付,避免增加不必要的接觸。
2、在公共場所活動時,盡量少乘坐廂式電梯,少參與聚會。公共場所就餐也應選擇錯峰分開就餐的形式,離開公共場所後要立即洗手。同時,公共場所也應保持室內清潔,經常通風。
3、乘坐列車、飛機、地鐵等公共交通時,注重個人防護是關鍵。我們需要全程佩戴口罩,隨時配合工作人員做體溫檢測。保持手的衛生,在打噴嚏時需遮住口鼻,避免飛沫傳播。選擇「分散坐、少交流」的模式乘坐公共交通,下車後需及時洗手。
需要注意的是,在乘坐計程車時,要適度開窗通風,下車前索要發票;乘坐長途汽車時,在服務區就餐要與他人保持距離,並保留乘車票據。如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請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另外,居家防護也需提高警惕。除了做好勤洗手、室內常通風,我們還需合理膳食並進行適度運動。在心理上需要保持平和心態,正確認識疫情,做到不信謠、不傳謠。適當減少外出時間,即便需外出,也應佩戴口罩,打噴嚏捂住口鼻,不在人群中扎堆。
5、同時,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和高風險地區返回的人員應主動進行登記,按規定接受集中或居家隔離14天,積極配合做好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應及時報告並按要求就醫。
③ 宣傳防疫知識內容是什麼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保持呼吸衛生。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和毛巾捂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應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鼻或口。
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均衡飲食,適度運動,作息規律,避免過度疲勞。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每天至少開窗通風3次,每次20-30分鍾。當室外空氣質量較差時,應適當減少換氣的次數和時間。
(3)防疫知識培訓都有什麼內容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公共廁所全程佩戴口罩:公共廁所往往有灰塵和污物,人流量大。如果不及時消毒,病毒可能會留在環境中。進入公共廁所時要戴上口罩。
在電梯、電影院等封閉場所要注意個人防護:在狹小空間,人與人之間距離小,環境封閉,空氣不流通,更有利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
正確佩戴口罩:口罩是抵禦新型冠狀病毒的一道重要防線。除了COVID-19,正確佩戴口罩還可以預防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
④ 新冠防疫知識宣傳內容有哪些
新冠防疫知識宣傳內容有如下:
1、為更好地發揮口罩的防護作用,在佩戴口罩時盡量收緊口罩的松緊帶,壓緊鼻兩側的鋁片,以減少四周的泄漏,且最好緩慢呼吸。
2、佩戴的時間要適宜。醫用無紡布口罩可以持續應用6-8h,遇以下情況應及時更換:呼吸困難、口罩有破損或毀壞;口罩與面部無法密合、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漬或飛沫等異物時)、曾使用於隔離病房或病患接觸、有異味。
3、佩戴後絕對不要用手去擠壓口罩。各種口罩包括N95口罩,都只能把病毒隔離在口罩表層,如果用手擠壓口罩,使得病毒隨飛沫濕透口罩,還是有機會感染病毒。
4、廢棄的口罩不要隨意丟棄,否則會造成二次污染。一般環境下用過的口罩要放入垃圾箱,污染環境用過的口罩要按危險廢物進行無害化處理。
5、盡量避免孩子接觸野生動物或其糞便,更不要讓孩子吃野味,並確保食物煮熟透了再食用。
6、在室內,務必確保空氣保持流通狀態。並告訴孩子打噴嚏或咳嗽時,不要直接用手捂住口鼻,正確做法是使用紙巾或彎曲手肘掩蓋口鼻。用過的紙巾應丟棄在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洗雙手。
⑤ 防疫知識宣傳內容有哪些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專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屬後)應立即洗手。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作息規律,避免產生過度疲勞。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每天開窗通風數次不少於3次,每次20-30分鍾。戶外空氣質量較差時,通風換氣頻次和時間應適當減少。
(5)防疫知識培訓都有什麼內容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公廁期間全程佩戴口罩:公共廁所容易藏污納垢,加上人員流動較大,若消毒不及時,環境中容易殘留病毒。進入公共廁所時應先戴好口罩。
在電梯、電影院等密閉場所時注意個人防護:在狹小的空間,人與人之間距離小,環境密閉、空氣不流通,更利於新冠病毒傳播。
戴口罩時要正確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病毒的重要防線,正確佩戴口罩除了能預防新冠肺炎,還能預防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
⑥ 員工防疫知識培訓內容有哪些
可以從下列幾點來培訓
1 、新型冠狀病毒概念
從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離出的冠狀病毒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W 日 O 命名 2 019 一 nCOV 。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 56oC 30 分鍾、乙醚、 75 %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霆育效滅活病毒。
2 、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發生,與接觸病毒的量有一定關系。對於免疫功能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產婦或存在肝腎功能異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後病情互功兒也有發病。
3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
主要傳播方式是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飛沫傳播:病人或病原攜帶者在呼氣、打噴嚏或咳嗽時,病毒經口鼻排出,易感者吸入後可弓 I 起感染。飛沫:一般認為直徑> 5 um 的含水顆粒,飛沫可以通過一定的距離(一般為 1 米)進入易感的粘膜表面。接觸傳播:直接或間接接觸攜帶病毒的分泌物、血液、體液或排泄物以及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時,有可能造成感染。
4 、新型冠狀病毒會人傳人
會。從一些聚集性病例的發病關聯次序判斷,人傳人的特徵十分明顯,且存在一定范圍的社區傳播。
5 、密切接觸者
指 14 天內曾與病毒的確診或高度疑似病例有過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包括辦公室的同事,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學,同機的乘客等。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觸者包括病毒感染病人的陪護、乘計程車、乘電梯等。
6 、對密切接觸者注意事項
所有跟疑似感染病人可能有接觸的人(包括醫護人員)都應該有 14 天的健康觀察期。觀察期從和病人接觸的最後一天算起。一旦出現任何症狀,特別是發熱、呼吸道症狀如咳嗽、呼吸短促或腹瀉,馬上就醫!
⑦ 防疫安全知識內容有哪些
1、非必要不外出
回家過年,建議居家隔離,盡量減少外出。從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返回的,必須配合落實必要的防控措施,如核酸檢測、居家隔離等。
2、不扎堆、不聚集
人員密集的休閑娛樂活動場所及開放式旅遊景點,人員接觸時盡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在車站、公交車、超市等人員流動性較大的公共場所,應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保持適當距離,盡量減少與他人交流。尤其是春節期間減少走親訪友活動,提倡用微信、視頻、電話等方式拜年。盡量不舉辦或參加聚會聚餐活動。
3、加強自我防護
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庭生活用品、餐具清潔,勤曬衣被。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從公共場所返回後應積極洗手。
4、室內要通風
生活居室保持清潔,經常開窗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一般來說,每天開窗2—3次,每次30分鍾。根據房間的大小情況來決定,房間大的可以適當延長一些。
5、做好健康監測
做好健康監測。注意個人及幼兒的日常防護,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應佩戴好口罩,及時到就近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進行排查和診療,就醫。如有可疑流行病學史,應主動告知醫務人員,前往醫院途中盡量避免乘坐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
⑧ 疫情防控培訓記錄內容有哪些
一、培訓目的
為強化「人人都是感控踐行者和責任人」的意識,加強全院不同部門不同人群的感染防控意識和水平,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落實醫院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提高全院全員醫、護、技、工勤、保衛等人員的院感防控意識和能力,熟練掌握感控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疫情防控打下堅實基礎。
二、培訓內容
1、國家和省市下發的新冠疫情防控相關知識。
2、醫院感染基本知識。
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最新版)。
4、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最新版)。
5、安徽省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指引。
6、醫院感染管理范疇涉及的法律、法規、標准、規范。
7、防護用品和核酸採集的理論及操作考核。
三、培訓對象
全院醫、護、技、工勤、保衛及第三方人員(食堂、空調等人員)。
四、培訓包含
理論+技能。
五、培訓方式
1、院內集中培訓:新下發的法規、規范;院感重點防控措施及流程;通過監督檢查發現問題較多的相關制度。
2、科室組織學習:本科室制定的制度;專業性強的院級制度、流程、預案、規定;專業性強的法律、法規、標准、規范。
3、理論+技能考核。
六、不同人員分類培訓內容
(一)、醫院感控專職人員
1、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最新版)。
2、衛生行政部門或相關質控中心組織的業務培訓。
3、省市和有關上級單位組織的質控年會和管理培訓會議。
(二)、科室感控管理小組:
1、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最新版)。
2、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和應急處置。
3、醫院感染基礎知識。
4、手衛生知識及技能。
5、標准預防、分級防護、職業暴露處置等相關知識。
6、消毒隔離相關知識。
7、醫療廢物管理。
8、多重耐葯菌的預防與控制措施、危險因素、流行病學。
9、傳染病防治相關知識。
10、院感相關規范、指南、法規。
(三)、工勤人員培訓:
1、手衛生。
2、地面物表的清潔消毒及職業防護。
3、含氯消毒劑的配置。
(四)、第三方人員(食堂、空調、洗滌公司)的培訓內容:
1、清潔、消毒。
2、職業暴露處置及職業防護。
3、醫廢管理相關知識(醫療廢物條例、交接登記、暫時儲存、運送)。
(五)新上崗醫護人員的培訓內容:
1、醫療廢物。
2、手衛生。
3、職業防護。
4、無菌物品的使用。
(六)重點部門專項培訓
發熱門診、急診、呼吸科、口腔科、耳鼻喉科、ICU、內鏡室、血液透析室、CT室、核酸檢測實驗室、手術室。
1、國家和省市下發的新冠疫情防控相關知識。
2、醫院感染基本知識。
3、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方案(最新版)。
4、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最新版)。
5、安徽省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指引。
6、醫院感染管理范疇涉及的法律、法規、標准、規范。
7、防護用品和核酸採集的理論及操作考核。
8、各專業相應的新規范。
⑨ 防疫一般包括哪些內容
1、外出購物保持距離很重要。在外出購物之前,需提前列好購物清單,以減少外出逗留時間。外出時全程佩戴口罩,並盡量選擇步行。到達商場後應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購物時不閑逛、不閑聊,並與別人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離。選擇合適商品後,可選擇電子支付,避免增加不必要的接觸。
2、在公共場所活動時,盡量少乘坐廂式電梯,少參與聚會。公共場所就餐也應選擇錯峰分開就餐的形式,離開公共場所後要立即洗手。同時,公共場所也應保持室內清潔,經常通風。
3、乘坐列車、飛機、地鐵等公共交通時,注重個人防護是關鍵。我們需要全程佩戴口罩,隨時配合工作人員做體溫檢測。保持手的衛生,在打噴嚏時需遮住口鼻,避免飛沫傳播。選擇「分散坐、少交流」的模式乘坐公共交通,下車後需及時洗手。
需要注意的是,在乘坐計程車時,要適度開窗通風,下車前索要發票;乘坐長途汽車時,在服務區就餐要與他人保持距離,並保留乘車票據。如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請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9)防疫知識培訓都有什麼內容擴展閱讀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一開始就明確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疫情突發,不僅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深刻影響到人們的心理健康,因此及時加強社會心理疏導,做好人文關懷,是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和人民戰爭的重要一環,也是社會心理重建的重要內容。
⑩ 幼兒園防疫知識培訓內容有哪些
疫情防控預防知識: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作息規律,避免產生過度疲勞。
入園、離園防護措施:
1.節假日外出幼兒,入園前若有發熱、咳嗽、乏力、氣促、腹瀉等異常情況,及時向班級老師報告。
2.入園時遵守幼兒園規定,分批分次進園;排隊測量體溫,注意相互間距。
3.離園後隨大人及時返回家中,不在幼兒園周邊逗留,玩耍,盡量與無防護的人保持距離。
4.在來園與離園的路上,盡量做到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設施、設備。
5.堅決做到不要求大人購買街邊小商小販不安全的食品與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