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育治理校外培訓機構亂象動真格
是的,治理校外培訓機構是中央關心、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事,也是教育部的年度重點工作。今年以來,各地加大了治理校外培訓機構的力度。17天內3次處罰,不分機構大小,覆蓋線上線下。4月下旬以來,北京市針對校外培訓機構亂象,接連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4月23日,北京市教委通報4家線上培訓機構違規招生收費等問題;5月7日,北京市教委印發《關於「五一」期間檢查校外培訓機構發現問題的通報》;
5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會同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開展聯合行動,對兩家培訓機構處以警告加罰款250萬元的頂格處罰。
多部門協同填補監管空白
北京這一輪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層級高。市教委牽頭,協同單位還包括市場監管和網信等市級行政部門。治理選擇的點位,既包括招生收費、廣告宣傳、教室安全環境等硬體問題,也包括課程師資、授課內容和上下課時間等教學組織問題,基本涵蓋了校外培訓機構與家長學生接觸的所有點位。而在具體執行中,不僅關注網路空間違法行為,還派出檢查組,實地查處現場問題。
市級行政部門不同管理職能聚焦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填補了以往教育部門無法對實際身份為企業的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實質監管空白。5月10日,對兩家培訓機構作出頂格處罰的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和北京市市場監管局。
㈡ 今年將進一步加大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力度,校外培訓哪些亂象是要整治的
首先就是校外培訓機構的教學資質,然後還有校外培訓機構和校內教師的利益往來,校外教育機構收費標准也應該調整。個人覺得這些都是需要整頓的。
㈢ 怎麼鑒別一所合法的校外培訓機構,現在市面上不合規的太多了
合不合法只要看他們這個機構營業執照上面的資質了,如果資質涵蓋范圍,那麼自然是合法的,反之則是違法的,但關鍵還是看該機構的一個整體培訓水平的。
㈣ 相關部門將如何監管校外培訓機構
據報道,中國教育復學會的數據顯示,制2016年我國中小學課外輔導行業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參加學生規模超過1.37億人次。
減負背景下,課外培訓機構有市場需求。許多小學在減負政策的推動下,紛紛制定提前放學制度,有些學校甚至下午3點左右就放學,對於大部分工薪階層來說,因放學時間與下班時間不一致,導致接孩子難。早早放學,上課外培訓機構,自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希望相關部門可以加大對校外培訓的監管!
㈤ 校外培訓機構整治有哪些規定
8月23日報道,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針對當前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有安全隱患、證照不全、超前培訓、超標培訓等突出問題,從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的關鍵環節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今年2月,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總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出《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部署全面開展拉網式摸底排查,堅決治理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有安全隱患、無證無照、『應試』傾向、超綱教學」等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在已經有四部門部署專項治理的情況下,現在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出台《意見》,其重要意義在於切實構建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發展的長效機制,落實專項治理的成果,避免專項治理變成「一陣風」。
這次國務院辦公廳出台《意見》,力圖解決專項治理發現的問題。比如,明確由省級教育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本地校外培訓機構設置的具體標准,省域內各地市差距大的,可授權地市級教育部門制定,並從場所條件、師資條件、管理條件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這對規范培訓市場的供給十分重要,因為如果標准設置過高,很多機構難以達到設置標准,培訓供給就有限,這就可能推高正規培訓機構的價格,而價格低的非正規培訓機構也會借機滋長,且游離在監管之外。
規范教育培訓機構,只是從供給端進行治理,這對緩解培訓熱會有一定作用,比如禁止培訓機構開展提前教學、超綱教學,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家長的焦慮。針對禁止提前教學、超綱教學,《意見》明確提出建立教育培訓機構備案制,有助於教育監管部門及時了解培訓內容,糾正提前教學、超前教學等問題。
應當看到,我國家庭的校外培訓需求,主要源於升學競爭之下家長對提高孩子競爭能力的渴求,而且這種需求普遍存在。成績好的學生在校內可能吃不飽,並想保持競爭優勢,因此要選擇校外培訓;成績差的學生在校內可能跟不上,也要選擇校外培訓。比如,每個假期都被學生作為「趕超」「逆襲」的機會,名義上是假期,但有的學生比上學時還累,很多學生的暑假生活都在培訓班度過。
㈥ 校外培訓亂象頻出,校外培訓機構該如何整治
受了教育的應屆大學生的就業企業其中有很大部分就是教育培訓機構,想想剛剛進社會的大學生,就要去教育別人,那麼這個教育的質量,就可想而知了。並且就我所知,很多教育機構他招募的都是正在讀大學,或者說壓根就沒有多少文化積淀的人,我並不是說沒有文憑的人,他的教育水平就一定不行,但是教育文憑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教育機構的一個教育質量。針對這一亂象,首先有關機關要關停某些不符合規章制度辦理的教育機構,要嚴格化教育機構的規章,不僅如此,對於教育機構的相關辦理情況,有關政府要派遣人員去進行一個實時監督,再然後開放投訴渠道,讓那些投訴無門的受騙的家長朋友們可以盡情的說出自己的遭遇。
㈦ 福建省校外培訓機構可以線下授課了嗎
你好,福建省校外培訓機構現在還不可以線下授課
㈧ 校外培訓機構投訴找哪個部門
可以找尋北京市教委有效舉報。
8月18日,北京市教委發布《北京市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措施》,通知中提到:依託12345市民服務熱線,設立專門舉報電話和舉報郵箱,暢通監督舉報途徑,發揮群眾監督舉報、媒體監督作用。
簡介:
以學歷教育或成人繼續教育為目的的教育培訓機構需要有場地的要求及師資的要求,需要教育主管部門給予認證並且取得社會力量辦學資格方可營業,其培訓課程價格需要核算並報教育部門批准,增加課程或改變收費需要向教育部門申請並獲得批准後才可改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教育培訓機構
㈨ 教育部繼續加大力度整頓校外培訓機構,什麼樣的教育機構有機會留下來
引言:由於河南商丘的一個事件,讓教育局重視到了課外培訓機構的嚴峻狀況,目前教育局繼續加大了對課外培訓機構的整頓,究竟怎樣的培訓機構才有機會留下來呢?其實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只要通過檢驗合格的培訓機構,就可以留下來繼續營業。
經過這一系列檢查之後,教育機構還要受到最後的一項檢查,那就是教育機構的資格認證是否具備開設相關輔導教育的能力。有些機構他的教育認證,只適合開設藝術類的培訓班,但是有些機構擁有教育資格證,那麼他們還可以開開設文化課的培訓。教育局通過整頓教育資格認證來規范教育市場發展,對教育市場能夠可持續的發展非常的有利。
㈩ 2021年培訓機構最新政策
2020年的疫情讓校外培訓機構受到重大影響,很多機構紛紛轉到線上授課,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緩解,然而2021年的國家教育政策讓校外培訓機構人心惶惶,那麼在2021都有哪些教育政策呢?尼克國際少兒英語為您整理了2021年上半年校外培訓機構政策,有不足之處,還請大家指摘。
1月
大力治理校外培訓機構。2021年1月7日至8日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長陳寶生指出2021年工作的重點是大力整頓校外培訓機構,重點整治唯利是圖、學科類培訓、虛假廣告等不良行為。
四不兩直。1月16日至17日,北京市教委督查組以「四不兩直」方式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疫情防控工作重點督查。
寒假期間規范校外培訓機構。1月28日教育部發出提醒,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寒假期間要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的管理,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培訓行為,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必須停止一切線下校外培訓活動。
北京市暫停校外培訓和集體活動。1月23日,根據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北京全市校外培訓機構暫停線下培訓和集體活動。
3月
2021年3月31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提出,各級教育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加大對校外培訓機構、小學、幼兒園違反教育規律行為的治理力度,開展專項治理。落實國家有關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對學前兒童違規進行培訓。
3月31日,北京市教委印發《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近期檢查發現校外培訓機構存在問題的通報》,稱在近期開展的執法檢查中,發現相關區部分恢復線下教學活動的校外培訓機構,依然存在不符合工作規范要求的問題
4月
2021年4月2日,教育部在新聞通氣會上就《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校外線下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30,線上直播類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1:00,不得以課前預習、課後鞏固、作業練習、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業。
2021年4月12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把禁止留作業作為校外培訓機構日常監管的重要內容。
各地也紛紛出台政策,大力整頓校外培訓機構,四川、江蘇、福建、陝西、安徽、山東、吉林、湖南、黑龍江等地也紛紛出台整頓校外培訓機構政策,大力整頓校外培訓機構。
5月
5月21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指出強化線上線下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管理。
會議強調,要全面規范管理校外培訓機構,堅持從嚴治理,對存在不符合資質、管理混亂、借機斂財、虛假宣傳、與學校勾連牟利等問題的機構,要嚴肅查處。要明確培訓機構收費標准,加強預收費監管,嚴禁隨意資本化運作,不能讓良心的行業變成逐利的產業;要完善相關法律,依法管理校外培訓機構。
5月25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布《教育培訓廣告發布標准》,要求教育培訓廣告不得對升學、通過考試、獲得學位學歷或合格證書,或者對教育、培訓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證性承諾;不得明示或暗示有相關考試機構或者其工作人員、考試命題人員參與教育、培訓;不得利用科研單位、學術機構、教育機構、行業協會、專業人士、受益者的名義或者形象作推薦、證明。
6月
2021年6月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5月份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強化市場監管檢查,檢查發現,15家校外培訓機構均存在虛假宣傳違法行為,13家校外培訓機構存在價格欺詐違法行為,對15家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了頂格罰款。
受疫情影響,廣東省廣州市、佛山市、中山市、惠州市校外培訓機構停止下線教學。
2021年6月15日,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明確其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職責。
2021年6月15日,國務院教育督導辦發布校外培訓機構風險提示。
2021年6月23日,國務院部署進一步做好高考考生志願填報工作,嚴禁相關媒體、培訓機構、中學、個人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復讀生」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