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精神助產術的步驟
「精神助產術」是蘇格拉底在講學和辯論時常採用的方法,他希望通過對話或提問來揭露對方在認識上的矛盾,從而引出每個人心目中的真理。助產術主要分成兩個步驟:第一步是諷刺。他經常與各種人談話,討論人們所感興趣的人生問題。他在與別人談話中,裝作什麼也不懂,向別人請教,讓人家發表意見。他這樣做是為了引導人們發現自己認識中的矛盾,意識到自己思想的混亂,懷疑自己以前的知識,迫使自己積極思考,尋求問題的答案。第二步是產婆術。這一步的作用在於讓對方發現自己認識的混亂並否定原有認識,從而引導他走上正確的道路,逐步得到真理性的認識,形成概念就整個過程而言,它是一種「提問—回答—反詰—修正—再提問……」循環反復的過程。丹麥哲學家克爾愷郭爾(1813——1855)把蘇格拉底的助產術歸納為兩條規則: 2.:蘇格拉底從別人可能比自己聰明、比自己知道得多的假設出發,主動找人談話。當談話對象從自以為知到知其所不知時,他卻沒有失去對參與談話者能夠解決問題的信心,一步一步加以引導,從而最終推出答案,使從學生自以為不知到知其所知。拿他與學生討論什麼是「美德」為例,當學生通過與蘇格拉底的討論得知「美德」並不是他原以為的「美德」而感到非常沮喪時,他繼續鼓勵學生「如有可能,我將接近這個概念」。在對方不知道「美德」這個概念時,他把話題轉入到比「美德」問題更簡單的「圖形」,使談話對象觸類旁通;當對方意識到美德是「對高貴事物的想望和獲得這種事物的能力」時,他又把話題轉入到「善」與「惡」。他就這樣按照問題本身的邏輯,自然地轉入「善」與「惡」的話題,達到「美德即知識」的結論。
『貳』 蘇格拉底助產術的步驟
一共就兩步,具體解釋,請你參考:
步驟
精神助產術
【「精神助產術」是蘇格拉底在講學和辯論時常採用的方法】,他希望通過對話或提問來揭露對方在認識上的矛盾,從而引出每個人心目中的真理。助產術主要分成兩個步驟:第一步是諷刺。他經常與各種人談話,討論人們所感興趣的人生問題。他在與別人談話中,裝作什麼也不懂,向別人請教,讓人家發表意見。他這樣做是為了引導人們發現自己認識中的矛盾,意識到自己思想的混亂,懷疑自己以前的知識,迫使自己積極思考,尋求問題的答案。第二步是產婆術。這一步的作用在於讓對方發現自己認識的混亂並否定原有認識,從而引導他走上正確的道路,逐步得到真理性的認識,形成概念就整個過程而言,它是一種「提問—回答—反詰—修正—再提問……」循環反復的過程。丹麥哲學家克爾愷郭爾(1813——1855)把蘇格拉底的助產術歸納為兩條規則:
1.使自以為知者知其不知:關於蘇格拉底如何使他的對話者從自以為知者到知其不知,蘇格拉底的弟子色諾芬(前430——約前354)在<回憶蘇格拉底>所載蘇格拉底同尤蘇戴莫斯關於「正義」的對話中,「助產術」的運用最為典型。尤蘇戴莫斯志在成為政治家,蘇格拉底有意找他討論「正義」問題:蘇:能否區別正義與非正義?尤:能夠。蘇:虛偽屬於正義還是非正義?欺騙、做壞事、奴役人屬於正義還是非正義?尤:非正義。蘇:奴役非正義的敵人、欺騙敵人、偷竊敵人的東西,也屬於非正義么?尤:不是。蘇:是不是可以這樣歸納:虛偽、欺騙用在敵人身上,屬於正義行為,用在朋友身上屬於非正義行為。尤:對。蘇:假如在士氣低落時,謊稱援軍來了,兒子生病不肯服葯,父親騙他,把葯當飯給他吃,這種行為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尤:是正義的。蘇:你是說,就是對朋友也不是在無論什麼情況下都應該坦率行事的嗎?尤:的確不是,如果你允許的話,我寧願收回我已經說過的話。這個例子說明,蘇格拉底提出問題讓談話對象回答,提出與對方的結論相悖的例子,使其自己發現結論的謬誤,這是一種「偽證」的辦法。
2.使自以為不知者知其所知:蘇格拉底從別人可能比自己聰明、比自己知道得多的假設出發,主動找人談話。當談話對象從自以為知到知其所不知時,他卻沒有失去對參與談話者能夠解決問題的信心,一步一步加以引導,從而最終推出答案,使從學生自以為不知到知其所知。拿他與學生討論什麼是「美德」為例,當學生通過與蘇格拉底的討論得知「美德」並不是他原以為的「美德」而感到非常沮喪時,他繼續鼓勵學生「如有可能,我將接近這個概念」。在對方不知道「美德」這個概念時,他把話題轉入到比「美德」問題更簡單的「圖形」,使談話對象觸類旁通;當對方意識到美德是「對高貴事物的想望和獲得這種事物的能力」時,他又把話題轉入到「善」與「惡」。他就這樣按照問題本身的邏輯,自然地轉入「善」與「惡」的話題,達到「美德即知識」的結論。
『叄』 簡述蘇格拉底助產術教育方法的內容
蘇格拉底在同別人談話、辯論、討論問題的時候,往往採取一種特殊的形式。他不像別的智者那樣,稱自己知識豐富,而是說自己一無所知,對任何問題都不懂,只好把問題提出來向別人請教。但當別人回答他的問題時,蘇格拉底卻對別人的答案進行反駁,弄得對方矛盾百出。最後通過啟發,誘導別人把蘇格拉底的觀點說出來,但蘇格拉底卻說這個觀點不是自己的,而是對方心靈中本來就有的,只是由於肉體的阻礙,才未能明確顯現出來。他的作用,不過是通過提問幫助對方把觀點明確而已。蘇格拉底把最後這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形象地稱之為「精神助產術」。
『肆』 助產學主修課程
讀助產學習內容和掌握技能
學習並掌握護理學以及婦幼保健的基本理論和助產專業技能,成為從事臨床助產和母嬰保健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學習課程:
公共基礎課程模塊:德育、英語、信息技術基礎
專業基礎課程模塊:解剖學基礎、生理學基礎、遺傳與優生學基礎、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病理學基礎、葯物應用護理
專業課程模塊:護理禮儀、人際溝通、護理學基礎、健康評估、心理與精神護理、產科學及護理、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科護理、兒科護理、母嬰保健、急救護理技術.。
通過助產專業學習要達到的技能
以助產專業崗位需求為標准,通過3年學習,畢業生應具有以下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與服務態度,並能順利通過國家執業資格考試。
1、掌握本專業必需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保健知識。
2、掌握遺傳、優生優育的有關知識及國家計劃生育的政策和法規知識。
3、掌握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具有以護理對象為中心,運用護理程序實施整體護理的基本能力。
4、具有觀察和規范地處理正常分娩、正常產褥、新生兒護理及健康指導的能力,能配合醫生進行妊娠診斷、產前檢查。
5、具有對難產及產科急、危、重症病人初步的應急處理能力和配合搶救能力。
6、具有對護理對象的病情變化、心理反應和葯物療效進行初步觀察和處理的基本能力。
7、具有開展母嬰保健及計劃生育指導的能力。
8、具有規范、熟練的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基本操作技能。
9、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較強的服務意識。
10、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法律意識和醫療安全意識。
11、具有熟練的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語應用能力、自學能力和職業創新能力。
12、具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理素質、規范的職業行為和較強的適應能力。
『伍』 助產士崗位培訓自我小結怎麼寫
一個大綱,供參考,你可以根據需要刪減。
自我小結
一,培訓情況概述、培訓目標的完成情況和取得的成績
二,思想認識、培訓紀律等
三,存在的問題和努力方向
我將在以後,繼續努力,不斷提高
『陸』 蘇格拉底的助產術是什麼
蘇格拉底的「精神助產術」以獨特的教導方式啟迪人們對問題的思考,實則體現了人文精神,即一切都經自己思考。他要求他的對手給出關於這些問題的一個概括性說明和總體性定義。當他得到這類定義或說法時,他會進一步問更多的問題,以顯示這個定義可能有的弱點。
蘇格拉底是西方哲學和科學理性主義主流傳統的開創者。他對每一事物都提出「什麼是……?」的問題。這種提問題的方式意味著要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
優點:
1、它被稱為最早意義上的「發現法」。蘇格拉底在談話時常採用討論的方式,通過問答、交談、或爭論法來表明自己的觀點,不直接向學生傳授具體的知識。
2、「助產術」有利於調動老師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助產術」既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又要求老師在旁邊對學生加以引導、鼓勵和協助。
3、「產婆術」有利於開發學生的潛能。蘇格拉底認為,哲學家和教師的任務並不是要臆造和傳播真理,而是要做一個新生思想的「產婆」。
『柒』 蘇格拉底的助產術到底幾個步驟
兩個步驟。
1、使自以為知者知其不知
關於蘇格拉底如何使他的對話者從自以為知者到知其不知,蘇格拉底的弟子色諾芬(前430——約前354)在《回憶蘇格拉底》所載蘇格拉底同尤蘇戴莫斯關於「正義」的對話中,「助產術」的運用最為典型。
尤蘇戴莫斯志在成為政治家,蘇格拉底有意找他討論「正義」問題:蘇:能否區別正義與非正義?尤:能夠。蘇:虛偽屬於正義還是非正義?欺騙、做壞事、奴役人屬於正義還是非正義?尤:非正義。
蘇:奴役非正義的敵人、欺騙敵人、偷竊敵人的東西,也屬於非正義么?尤:不是。蘇:是不是可以這樣歸納:虛偽、欺騙用在敵人身上,屬於正義行為,用在朋友身上屬於非正義行為。
尤:對。蘇:假如在士氣低落時,謊稱援軍來了,兒子生病不肯服葯,父親騙他,把葯當飯給他吃,這種行為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尤:是正義的。
蘇:你是說,就是對朋友也不是在無論什麼情況下都應該坦率行事的嗎?尤:的確不是,如果你允許的話,我寧願收回我已經說過的話。
這個例子說明,蘇格拉底提出問題讓談話對象回答,提出與對方的結論相悖的例子,使其自己發現結論的謬誤,這是一種「偽證」的辦法。
2、使自以為不知者知其所知
蘇格拉底從別人可能比自己聰明、比自己知道得多的假設出發,主動找人談話。當談話對象從自以為知到知其所不知時,他卻沒有失去對參與談話者能夠解決問題的信心,一步一步加以引導,從而最終推出答案,使從學生自以為不知到知其所知。
拿他與學生討論什麼是「美德」為例,當學生通過與蘇格拉底的討論得知「美德」並不是他原以為的「美德」而感到非常沮喪時,他繼續鼓勵學生「如有可能,我將接近這個概念」。
在對方不知道「美德」這個概念時,他把話題轉入到比「美德」問題更簡單的「圖形」,使談話對象觸類旁通;當對方意識到美德是「對高貴事物的想望和獲得這種事物的能力」時,他又把話題轉入到「善」與「惡」。
他就這樣按照問題本身的邏輯,自然地轉入「善」與「惡」的話題,達到「美德即知識」的結論。
(7)助產術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優點:
1、被稱為最早意義上的「發現法」。
蘇格拉底在談話時常採用討論的方式,通過問答、交談、或爭論法來表明自己的觀點,不直接向學生傳授具體的知識。
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回答錯了,不直接指出錯在哪裡和為什麼錯,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補充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共同尋找問題的答案。
從這個意義上說,「助產術」是最早的「發現法」。
「發現法」的提出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教育,同時也有利於老師與學生交流思想、探討問題。
2、「助產術」有利於調動老師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助產術」既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又要求老師在旁邊對學生加以引導、鼓勵和協助。
就像在助產的過程中一樣,如果只有產婆單方面的引導,或者只有產婦一方使力都不能順利產下孩子。
同樣的道理,在教育過程中,缺少教師或學生任何一方的努力都不能產下「真理」,因為蘇格拉底認為真理就像母胎里的孩子,藏在於每個人的心中,獲得真理的過程就是真理生產的過程。
3、「產婆術」有利於開發學生的潛能。蘇格拉底認為,哲學家和教師的任務並不是要臆造和傳播真理,而是要做一個新生思想的「產婆」。
真理存在於每個人的心靈中,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在自己身上發現真理。[4]40教師的任務是幫助人們去發現存在於人們內心的真理,幫助人們發現自身的潛在能力。
「產婆」式的教育方法,就是為了喚醒學生的潛能,促使學生從內部產生一種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