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崗前教育,對新參加工作人員進行母乳喂養知識培訓不得少於多少小時
要求:能夠正確指導產婦進行母乳喂養 利用崗前教育對新參加工作人員進行母乳喂養培訓(18h) 利用繼續教育的時間每年對產科、兒科醫務人員進行母乳 喂養知識培訓時間不少於3小時 各級醫護人員將母乳喂養納入查房內容 將母乳喂養工作列為崗位責任制,作為工作職責
B. 母乳喂養培訓計劃
首先,先要有正確的認識,了解母乳具體有哪些益處 其次,網上或者課本的學習 推薦西爾斯和小巫的書,可以看看
C. 母乳喂養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一、母乳喂養的方法
1.提早開奶 正常分娩的健康母親於產後0.5~1小時內可嘗試喂哺自己正常的足月兒,雖然此時母親的初乳很少,但新生兒有力的吸吮是促使泌乳的最好方法,也促進母嬰的相互適應。
2.按需哺乳 新生兒期只要母親感到奶脹或小兒飢餓哭吵即可餵乳,一般每日喂哺10~12次。當乳量增加後,嬰兒睡眠時間逐漸延長,自然進食規律出現,隨著年齡的增大,兩次哺乳間隔時間逐漸延長,生後2個月內晝夜7 ~ 8次,每2.5~3小時 喂一次;3 ~ 4個月大約 6 次,夜間可減少一次。喂哺時兩側乳房輪流,先從一側開始,這側乳房排空後, 再喂另一側,每次哺乳應盡量讓嬰兒吸奶到滿足為止,時間約為 15 ~ 20 分鍾為宜。
3.正確的哺乳姿勢 母乳喂哺乳姿勢可各種各樣,但應母嬰均感到舒適,乳母將拇指和食指分別放在乳房的上下方托起乳房,將乳頭刺激嬰兒的上、唇,引起覓食反射,嬰兒應含乳暈的大部分,使嬰兒在吸吮時充分擠壓乳暈下的乳竇,使乳汁排出。同時有效地刺激乳頭上的神經末梢,促使泌乳和攝乳反射。喂哺完畢,將嬰兒抱直, 頭部靠在母親肩上, 輕拍背部促使胃內空氣排出, 然後保持右側卧位, 以防嘔吐。
D. 母乳喂養復培訓多少小時數
母乳是寶寶最容易消化吸收的,吃母乳的寶寶就是沒有吃奶粉的寶寶間隔時間長。吃奶粉能3個小時吃一次,母乳一般不行。月子里的寶寶要按需喂養,不是按時喂養。寶寶要吃就給,別看時間。我在月子里的時候寶寶一吃奶就睡,醒了還要吃,這個時候都很累,寶寶大一點就好了。 現在還在月子里,親想去哪啊!堅持母乳喂養吧,你的奶水足夠寶寶吃的,記住,母乳是最好的!堅持母乳喂養!加油! 另外還要注意喂養的方法,不可未喂完一側又換另一側,在每次餵奶當中,乳汁的成分也隨之變化。一般將乳汁分為前奶和後奶,兩者所含營養成分有所不同。前奶外觀較稀薄,富含水分、蛋白質,只能給寶寶解渴,後奶外觀色白並比較濃稠,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營養素。提供許多熱量,使嬰兒有飽腹感。
E. 護士怎樣做好母乳喂養
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品,我國政府曾在二十世紀出版的《九十年代中國兒童發展綱要》中提出要求,要求到2000年以省為單位母乳喂養率達到80%[1]。但目前母乳喂養率較前有下降,產科臨床上遇到孕產婦對母乳喂養知識缺乏,不懂喂養姿勢和技巧,從而發生母乳喂養困難甚至放棄母乳喂養。所以加強母乳喂養健康教育,提高母乳喂養率顯得尤為重要。
F. 母乳喂養流程及注意事項
新生兒喂養流程
剛當上媽,手忙腳亂的,到底要怎樣順喂寶寶呢?看圖有有真相哦!
新生兒喂養的姿勢
四個姿勢正確喂母乳
媽媽在哺喂母乳時,可嘗試不同的姿勢讓寶寶吸奶。
1、坐姿
姿勢提醒:以舒適的姿勢坐在床上,或找一個有椅背及扶手的椅子靠著椅背坐下。
2、斜倚
姿勢提醒:以舒適的姿勢斜倚床上,腿部及背部墊枕頭,使寶寶的頭部躺在手臂上。
3、橄欖球抱姿
勢提醒:此姿勢適用於雙胞胎、嬰兒含乳有問題、乳腺管阻塞或是剖宮產的媽媽。媽媽的手臂環繞在寶寶身體的下方,用手掌及腕部拖住寶寶身體的下方,用另一隻手掌及腕部拖住嬰兒頭部,以整雙手臂支撐嬰兒的身體。
4、側躺
姿勢提醒:媽媽側卧,與寶寶面對面,媽媽的腹部接觸寶寶的腹部,寶寶頭部靠近媽媽的乳房。
五大步驟正確沖泡配方奶
在餵食寶寶配方奶時,建議新手父母遵循以下5步驟,會讓寶寶吃得衛生又安心。
1、准備器具
消毒器及有蓋的大鍋、奶瓶、奶嘴、奶蓋,宜准備6~8支奶瓶、洗奶瓶用毛刷、鑷子。
2、消毒方法
先用肥皂清洗雙手,用干凈的消毒鍋加8分滿的水,准備加熱。耐熱的玻璃奶瓶、鑷子等器具於冷水時放入鍋內煮10分鍾,再將較不耐熱的器具包括奶嘴、奶蓋、奶圈等用紗布包著一起放入煮5~10分鍾。再將消毒好的奶瓶放置於干凈的地方晾乾,以備使用。
3、溫開水沖泡奶粉
在奶瓶里倒入需要的溫開水。不要用滾燙開水沖泡奶粉,易結成凝塊,引起寶寶消化不良。
4、溶入奶粉
用湯匙舀起奶粉,舀起的奶粉需鬆鬆的,不可緊壓,再用「D形罐口」刮平,對准奶瓶口倒入。
5、套上奶嘴並檢查溫度及流速
手不要碰到奶嘴,把它裝上去並試試牛奶滴出的情形。在手內側滴一滴,確定適當的溫度。
新生兒喂養的注意事項
為了新生兒的健康,我們切不可以自己的口味來喂養新生兒,因為初生新生兒對食物的味覺辯認能力非常弱。
餵食新生兒時,應注意:
1、反胃、腹痛現象
出現這種現象通常是嬰兒吸人空氣、吃得太飽,或是身體太冷、發生過敏所引起,因此,在餵乳時,應避免餵食過飽,而在餵食之後,需輕拍背部,以舒解吞入胃部的空氣,以免導致反胃,發生吐奶現象。
2、牛奶沖泡過濃
溶質的濃度過高,則腎臟需要更多的水排除代謝產物而易造成脫水現象。因此,在沖泡牛奶的時候宜加強注意奶粉與水的比例,不宜太濃。
3、奶瓶癥候群
用奶瓶餵食過久,很容易造成齟齒,尤其是上齶的四顆門齒。如果有齟齒產生,會造成不喜歡吃固形食品及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
4、不宜餵食糖分及鹽分過高的食物
因為太早餵食嬰兒甜食,會引起下列問題:
易患齲齒,引發其太早或嗜食甜食的習慣。
如果太早餵食嬰兒鹹食,會引起下列問題:
會養成嗜食鹹食物的不良習慣,易患高血壓病。
G. 淺談如何做好母乳喂養的健康教育
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品,我國政府曾在二十世紀出版的《九十年代中國兒童發展綱要》中提出要求,要求到2000年以省為單位母乳喂養率達到80%[1]。但目前母乳喂養率較前有下降,產科臨床上遇到孕產婦對母乳喂養知識缺乏,不懂喂養姿勢和技巧,從而發生母乳喂養困難甚至放棄母乳喂養。所以加強母乳喂養健康教育,提高母乳喂養率顯得尤為重要。
1 臨床資料
2009年10月~2010年8月,由責任護士隨機選取住院孕產婦590人,孕產婦年齡20~42歲,其中初產婦560人,經產婦30人,文化程度:大專及大學以上25人,初中至高中308人,小學257人。
2 健康教育的方式
健康教育方式採用理論授課,錄像,健康教育宣傳板,健康教育內容以處方形式發放給孕產婦,護理人員對孕產婦一對一指導相結合,讓產孕產婦充分掌握母乳喂養知識和喂養技巧。
3 健康教育內容
3.1 產前指導
3.1.1 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講解人工喂養的缺點,使孕產婦了解母乳喂養的好處,在心理認可並接受母乳喂養,產後有信心進行母乳喂養。
3.1.2 營養指導合理善食能保證孕婦特殊需要,維持母體正常代謝,維持胎兒和乳房等發育,為分娩和哺乳做好准備。
3.1.3 乳頭和乳房保健糾正平坦和內陷乳頭,將兩拇指平行放在乳頭兩側,慢慢地由乳頭向兩側外部拉開,牽拉乳暈皮膚及皮下組織,使乳頭向外突出重復多次。隨後將兩拇指分別放在乳頭上下側,由乳頭向上下縱形拉開,此練習每日2次,每次3分鍾。用一手托乳房,另一手拇指和食指抓住乳頭向外牽拉,每日2次,每次重復10~20下。孕婦在妊後期,每日用濕毛巾(忌用肥皂或酒精)擦洗乳頭,每日一次,每次30~40下,擦洗時適當用力,但不要損傷皮膚。在妊娠7個月後行乳房按摩,用手掌輕輕按乳房壁,拉出乳頭,並圍繞乳房均勻按摩,每日一次。但有流產及早產先兆的孕婦應禁止刺激乳頭[2]。
3.2 產褥期的指導
3.2.1 重視乳母的心理指導母親緊張焦慮的心情不利於泌乳,要保持心情開朗,情緒穩定。產後母嬰同室,來奶需幾天時間,分娩頭幾天少量初乳完全能滿足嬰兒需求,產婦不要心急。早期頻繁吸吮有助於盡早下奶,促進胎便排出,所以提倡早吸吮即出生後半小時開始吸吮母親的奶。
3.2.2 哺乳的正確姿勢
3.2.2.1 哺乳中母親的正確姿勢母親可採取不同的姿勢,但要舒適和全身肌肉鬆馳,舒適松馳的體位,有效的吸吮可促進射乳反射及催乳素的分泌,有利於乳汁分泌增加[3]。嬰兒身體與母親的身體必須緊貼,頭與雙肩朝向乳房,嘴處於乳頭相同水平位置,保持嬰兒頭和頸略伸展,以免鼻部受壓影響呼吸。母親的手應將拇指和四指分別放在乳房上、下方,托起整個乳房喂哺,避免剪刀式夾住乳房。
3.2.2.2 哺乳中嬰兒的正確姿勢嬰兒身體緊靠母親身體,嘴及下頜部緊貼乳房,將乳暈大部分含在口中,頜部肌肉做出緩慢而有力,伴節奏地向後作伸展運動直至耳部。
3.2.3 哺乳的持續時間和間隔時間持續時間取決於嬰兒需求,讓嬰兒吸空一側乳房後,再吸吮另一側乳房,對個別食慾小的嬰兒或母乳量過多的情況下,嬰兒只吸吮一側乳房便滿足,將余奶擠出。間隔時間應按需哺乳,出生第一天24小時內至少12次;母親下奶後,通常24小時8~12次;出生2~7天,嬰兒睡眠時間長或母親感到奶脹時,應喚醒吃奶(3小時叫一次)。
3.2.4 哺乳期乳房的護理,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用濕毛巾(忌用肥皂或酒精)清潔乳頭和乳暈。注意嬰兒是否將大部分乳暈吸吮住,哺乳結束時用食指輕輕向下按壓嬰兒下頜,避免在口腔負壓情況下拉出乳頭,引起局部疼痛和破損。每次哺乳應兩側乳房交替進行,並擠出剩餘的乳汁。指導每位母親正確手工擠乳和恰當使用吸奶器,哺乳期母親要戴合適的棉製乳罩。
3.2.5 出院前對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知識和喂養技巧評估,對家屬和產婦再次強調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出院後堅持母乳喂養,出院後電話隨訪。
4 結果
對住院孕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前後問卷調查,孕產婦掌握健康教育知識情況見表1。採用spss11.0統計分析,經x2檢驗合理營養、早吸吮、母乳喂養技巧等多項內容,健康教育前後知識知曉率有顯著性差異(p<0.001)。
表1 590名孕產婦健康教育前後母乳喂養知識知曉率比較例(%)
5 討論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促進人們改變不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行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4]。通過對孕產婦開展母乳喂養的健康教育後,孕產婦母乳喂養知識知曉率有明顯提高,提高了母乳喂養率,有利於孕產婦,有利於社會,同時提高孕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H. 母乳喂養,該怎樣進行催乳計劃
1.多喝有營養的湯湯水水。包括醪糟。
2.睡眠一定要充足。
3.多讓寶寶吸,如果寶寶是三個小時吃一次,在中途也可讓寶寶吸(不要太多,就當吃零食一樣)。要是寶寶不吸也得用吸奶器吸一點出來,多吸才會多分泌。越捨不得吸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