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育機構的,有沒有教師績效考核的系統
教育機構很少有教師績效考核,他們都是靠課時費賺錢的,只要根據排課上完自己應該上的課就行了,基本上不用管效果。
❷ 中小培訓機構,如何做好績效考核
我們在做績效考核之前,必須對什麼是績效考核、績效考核考什麼、怎麼做績效考核、誰來做績效考核、績效考核的結果怎麼運用這樣五個問題做出認真細致的回答。
只有回答清楚了上述問題,我們的績效考核才能始終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才能對我們的管理產生積極的影響,起到正面的作用,否則,管理者將受制於它,被績效考核所拖累。
績效考核是有其邏輯性和科學性的,做績效考核沒有絕對完美的方案,卻有正確的思路,上述五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績效考核的思路,值得我們去思考和研究。我們只有先理清了這些基本概念,才能更好的去制定學校的績效考核。
❸ 培訓學校績效考核內容
一.一套完整的績效考核體系至少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崗位分析;
2. 績效考核方案設計;
3. 績效考核方案試運行(需要強調的一點是一定要進行考核結果反饋,這一點很重要);
4. 運行一段時間之後,有必要進行一次員工滿意度調查,以了解員工對此績效考核方案的意見;
5. 待滿意度調查分析之後,適當的對績效考核方案進行修改,再正式發布實施。
二.例如對員工考評的主要內容包括:
1.業績考評。
業績考評就是考評組織內的成員對組織的貢獻,或者對組織內的成員的價值進行評價。人們普遍認為,成績和業績具有客觀可比性,唯有依靠成績和業績對人進行評價才是公平的,才有可能是公正的。對一個企業的經營者來說,希望每一個職工的行為能夠有助於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為企業作貢獻,而通過考評可以掌握職工對企業貢獻的大小、價值的大小。因此,對組織而言,業績就是任務的數量、質量及效率方面的具體體現。
2.能力考評。
能力指一個人從事某項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與素質。對一個組織來說,不僅要追求現實的效率,還要追求未來可能的效率,希望把一些有能力的人提到更重要的崗位,希望使現有崗位上的人能發揮其能力。所以,能力考評不僅僅是一種公平評價的手段,而且也是充分利用企業人力資源的一種手段。考績充其量只能回答員工在現崗位上幹得如何,但回答不了現崗位是否適合於他。能力考評則是考評職工在職務工作中發揮出來的能力,諸如某職工在工作中判斷是否正確、迅速,協調關系如何等等,依據他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參照標准或要求,確定他能力發揮得如何,對應於所擔任的工作、職務,能力是大是小、是強是弱等等,做出評定。
3.態度考評。
工作態度是工作能力向工作成績轉換的「中介」,它指的是員工勤奮敬業的精神,主要指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主動性、紀律性和出勤率等等。目前許多單位通用的德、能、勤、績四項考評要素的劃分中,對於勤的考評,這種理解過於簡單,出勤率高是勤的一種表現,但並非內在的東西,一般來說,能力越強,成績越好,可是有一種現象使你無法把兩者等同起來,這就是在企業中常可見到的現象:一個人能力很強,但出工不出力;而另一個人能力不強,卻兢兢業業、於得很不錯。兩種不同的工作態度就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工作結果,這與能力無關,與工作態度有關。所以,需要對「工作態度」進行考評,企業是不能容忍缺乏干勁、缺乏工作熱情的員工存在的。因此,在人員考評中應重點考評員工的敬業精神,將形式的、表面的考勤與實質的、內在的考勤結合起來。
人員考評,即對組織成員的考核與評價,是人員配備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整個組織管理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任何組織要想有效地實現其目標,就必須十分重視和切實做好人員的考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