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培訓機構老師一天上12個小時課這是真的嗎
不知道這個問題想了解的是哪類機構的老師,就統一用學科類培訓的老師的情況做解答吧!
就算所有的添加都能實現,能夠無縫銜接上12個課時,注意,我這里說的是課時,不是上課時間,課時是培訓機構給孩子服務的時間,不是全部指上課時間,2個小時課時,預習15分鍾,講課1小時,還有45分鍾做作業練習。
現在國家管控學科類培訓機構,要想達到這樣的情況就更加不可能了,只能說是行業的傳說了
⑵ 培訓機構的課時設置依據是什麼
那得看你是大班學習還是一對一學習了,要是大班的話,他們會設置比如基礎班、提高班、尖子班的課程,那得看上課的時間而定。但如果是一對一輔導的話,具體的上課時間根據孩子的時間安排,是很便利的。之前我家孩子在北京新東方中小學一對一學習,老師根據孩子的目前學習情況制定的一個長遠計劃。每個階段的方案都是連貫的,興趣和習慣的改變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做輔導方案的時候是有計劃的,長期的輔導方案和短期的輔導方案在輔導目標方面是不一樣的,而且前一階段的效果需要後期階段進行維護和鞏固。如果只是短期的輔導,輔導重點是不一樣的。一段時間後孩子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⑶ 培訓機構關於1課時多少分鍾法律規定
1課時。就是1小時。
⑷ 課時是怎麼算的
課時,連續教學的時間單位,1課時就是一堂課所佔用的時間。
按照慣例,基本上在學校一課時為40~50分鍾(45分鍾居多)。而在社會組織中(一般指培訓機構)每課時為一至兩小時。
通常認為,非成年人教育及全日制大學教育都是一個課時的時間在40分鍾。所以如果需要30課時的培訓任務,則換算成有效的培訓時間為:30×40=1200分鍾,1200/60=20小時。另外,我們在兩個課時之間通常會安排10分鍾以內的休息時間。
所以上午的授課時間是8:00~12:00共5節課:
第一節8:00~8:40
第二節8:50~9:30
第三節9:40~10:20
第四節10:30~11:10
第五節11:20~12:00
(4)培訓機構學生課時擴展閱讀:
根據教育辭典,學時指教學的時間單位。一節課的時間稱一學時。我國中小學一學時一般為45分鍾,高等學校一學時為50分鍾。也稱「課時」。與「學時」相關的教育培訓時間計量單位是「課時」。
當課程被認識為知識並付諸實踐時,一般特點在於:
A課程體系是以科學邏輯組織的;
B課程是社會選擇和社會意志的體現;
C課程是既定的、先驗的、靜態的;
D課程是外在於學習者的,並且是凌駕於學習者之上的。
活動課程與分科課程相對,它是打破學科邏輯組織的界限,以學生的興趣、需要和能力為基礎,通過學生自己組織的一系列活動而實施的課程,它也常常被稱之為「兒童中心課程」、「經驗課程」等。
一般來說,活動課程起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的「新教育運動」和「進步教育運動」,其發展歷史較分科課程要遲上千年。在活動課程的發展歷史中,杜威常被認為是代表人物之一。
⑸ 你好,我想問一下,培訓班的課時和費用是怎樣的
這個就要看你要學什麼課程呢?一般課時,費用很關鍵,但是學校的整體口碑啊什麼也很重要的。要是計算機培訓的話,江蘇萬和還是很不錯的。
⑹ 課外輔導班超出的課時需要家長結算嗎
大寶在某英語培訓機構學了三年,有天我突然接到培訓機構的通知,說本階段課程即將結束,需要家長馬上「搶」下一階段的課程,才能「升班」。正當我琢磨著如何能將大寶和二寶的課串到一個時間段上課時,培訓機構通知我說,課程已被「搶」沒,「升班」後的班級已經滿員,下次什麼時間開設新班日期不確定,這就意味著大寶有幾個月的時間沒有辦法上英語課了。大寶無課可上,只能另找培訓機構。我粗略算了下,二寶課程上了一半,至少有一半課時費可以退;大寶隨著本階段課程的結束雖然課時費基本消耗完,但是從三年前攢到現在的沒有上過的課時估算也有七八十課時,這些剩餘課時的課時費都是應該退給我的。
一談到退費金額,培訓機構馬上開始各種剋扣。第一,報名交費時的各種贈品要折成現金從費用里扣除;第二,網課及教材捆綁銷售,定價不菲,要從費用里扣除;第三,剩餘課時為學校單方記錄的課時,以往學生請事假、病假的課時均被銷掉,導致剩餘課時費用很少;第四,談及轉介紹費用的提現,培訓機構開始打起了太極,稱不清楚都轉介紹了哪些學員。
對於培訓機構的這種行徑,我還是有心理准備的,先寫了份對培訓機構處理方式的不同意見,微信發給校區負責人,幾天沒有任何回應,經詢問被告知已上報領導需等通知。一看就是扯皮的開始,於是馬上在假期結束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郵寄了律師函,鄭重闡明我方立場,絕不容忍胡亂扣費。原本愛理不理的培訓機構,第二天便有校區負責人很熱情的打電話跟我商量和解事宜。因為通話內容都涉及實質問題,我在了解了對方是培訓機構負責人之後,將電話重新回撥,並進行錄音,把之前並不完善的事實以錄音方式固定證據。最終,培訓機構總計退費近兩萬元,比起之前只同意退的一萬三千元,還是多出了六千多元。
這個退費事件時間跨度不長,沒有給對方太多推諉搪塞的機會,處理的相對干凈利落。但在整個過程中,也有很多心得,現整理出來,供爸爸媽媽們參考
第一,在沒有結算清楚所有費用之前,不能去培訓機構簽字
有的培訓機構讓家長先去簽字,然後才能退費。但是如果急於退費,簽字時那密密麻麻的協議里恐怕會有權利放棄的條款,等簽完字再跟培訓機構理論所退費用是否合理的問題,估計培訓機構會以家長已簽字確認為由拒絕再商議了。
第二,合同沒有蓋章或丟失不要緊,有繳費憑證或轉賬記錄即可
很多家長手裡的合同,都是只有家長簽字,沒有培訓機構蓋章的。而培訓機構留存的合同,是有雙方簽字蓋章的。但這並不影響權利的行使,即便合同丟失,有繳費憑證或轉賬記錄都可以證明法律關系的存在。
第三,報名時贈送的禮物、網課及教材,如何處理
關於報名時贈送的各種禮物
雖然培訓機構可能會主張贈與是附條件的贈與,但在課程已消費過半甚至大半的情況下,要回全部贈品肯定是不合理的。如果合同條款里對贈品並無約定,退費時要求將贈品按原價扣除是沒有依據的。即便合同條款里對贈品的價值有約定,在課程已經消費的情況下,培訓機構要求按照約定的價值全額扣除也是不合理的,更何況關於贈品的定價都是有待商榷的,不能培訓機構說多少就是多少。
關於網課的費用
現在大部分培訓機構都有自己設計的網路課程,要求孩子們課後回家練習。由於我家倆寶的網課從未啟用過,所以對培訓機構要求每個孩子費用里必須扣除網課2000元的說法是堅決不認同的。況且大部分培訓機構在跟家長簽合同、介紹課程的時候,都不會提到贈送的網課會在日後退費時還要額外付費抵扣的事情。
關於教材的費用
我退費的這家培訓機構認為,網課和教材是捆綁在一起的,即便網課沒有啟用,但教材還是要按每人2000元扣除的。我的主張是,教材兩本書,書後並無定價,現培訓機構自行定價2000元,不符合市場定價規則,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違反物價管理相關規定。而且我也再三強調,教材是培訓機構為了實現課程目標而主動附加贈送給學員的,也是學員為了配合培訓機構的教學計劃而使用的,不該計算費用。
第四,不用擔心合同里的「霸王條款」,統統無效
有的家長在退費時顧慮很多,認為合同里已經寫明了開課一個月之後不能退費等等,對於培訓機構單方提供的這種格式文本,「霸王條款」都是無效的。
第五,剩餘課時一定親自在培訓機構電腦里核實
現在培訓機構每課時都價格不菲,基本每小時兩百元左右,少算幾個課時,家長就損失不少。而且有的培訓機構在計算剩餘課時時,並沒有把孩子之前請假的課時計算進去,無形當中就把孩子並沒有消費的課時「吞」沒了。很多家長可能都沒有留意,部分培訓機構都會在年末之前把孩子們請假的課時全部清零。我交涉的這家培訓機構,由於在兩年前我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跟當時的校區主管強烈抗議之後,培訓機構同意每年年末都不給我清零,每年都在累計,所以才會有前面提到的大寶已經將近上完本期課程,但是仍有不少剩餘課時的情況。很多家長並不知道這一點,所以即便年末清零了,也沒有提出異議,其實仔細算下來,課時費也不少呢。
第六,關於證據的固定和保存
為避免日後發生爭議時家長們手頭上的證據不充分,建議一定保留好和培訓機構負責人的微信聊天記錄,一定要讓負責人把費用的詳細計算方式列明並微信發送過來,以免日後扯皮。針對培訓機構計算方式的不合理之處,建議通過電話錄音的方式,把爭議的焦點問題記錄下來,同時提出解決方案,並提出明確的解決時限。錄音證據由於是兩方的現場語言交涉,能夠更好地還原出培訓機構的真實意圖和想法,所以一定要在手機里保留好相關證據。
另外,千萬不要因為跟培訓機構生氣,就把相關人員的微信都刪除了,聊天記錄的保存是十分必要的。即使全部事項都得到妥善解決,為免日後再有其他爭議,也不能把培訓機構人員的微信刪除,可以選擇拉黑。
第七,關於轉介紹費用的結算
大部分培訓機構都有轉介紹的介紹費,或者提現,或者下次報名時轉為報名費。如果在退費時,沒有將之前的轉介紹費轉為報名費,一定要在與培訓機構商議退費事宜時一並提出提現。不然等辦理完退費之後再回頭去結算轉介紹費用時,恐怕培訓機構都不會搭理你了。
第八,關於退費期限
發律師函時,我便主張培訓機構應當支付從我要求退費之日起至實際支付全部費用之日止的相應利息。到培訓機構辦理退費手續那天,我問培訓機構多久能轉賬至我賬戶,培訓機構說要六個星期的工作日,注意,是「工作日」。我說時間太長,培訓機構說給我申請加急,但最快也要兩個星期「工作日」。我當即表示反對,因為一萬元每年的利息可以保護到兩千四百元,我這兩萬元耽誤一個月利息就損失八百元。後來培訓機構在第三天就將全部費用轉賬付清。
第九,律師函雖然小貴,但值得一發
有些培訓機構特別願意「拉鋸」,律師函的作用之一在於告訴培訓機構,你再不給我解決,我就要起訴你了,而且所有的費用都由你承擔。培訓機構肯定是不喜歡訴訟的,因為一旦以生效判決的方式確認了他的行為的違法性以及明確的退費方式,恐怕會有很多情況類似的家長找上門來。
總之,在跟培訓機構發生爭議時,一定要注意搜集和保留好相關證據,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談判中有效維護自身權益。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⑺ 一般中小學培訓機構老師課時費是多少阿
截止2020年8月7日,一般中小學培訓機構老師課時費在100元-200元之間,每個地方的標准都不一樣,科目不一樣也不同。
一般的兼職老師一節課要100左右,如果是有教學經驗或者在學校任職的老師,課時費會更高。而且要看是哪個科目,如果是英語數學這種比較常見的科目,費用會稍微高一些,一般在200左右,如果是一些比較冷門的科目,例如地理或者生物,則大多數在100左右,費用相對較低。
(7)培訓機構學生課時擴展閱讀:
培訓機構的總工資=工資底薪+每小時上課費用/每節課時費用×當月上課總時間/當月總課時。
假如培訓機構的底薪是2000元,每節課的課時費是100元,一個月課時數為60次。
那麼計算薪資為:2000+100*60=2000+6000=8000元。
不同的培訓機構會有不同的工作底薪和不同的課時計算方法,每個課時的薪酬也是不一樣的,最終的計算方式需要你根據實際情況,和培訓機構負責人溝通清楚就可了解。
⑻ 培訓機構課時管理系統哪個好
培訓機構在上課的時候,可以把這些管理系統放在一起,這樣大家在一起使用起來比較方便
⑼ 培訓班課時統計辦法
培訓班課時統計辦法,可以製作一個excel表,把需要統計的各項製作成表單,然後據實統計就可以了。
分別作兩張表格統計:學生分開統計。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