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雷擊風險評估的目的和意義
雷擊風險評估是根據項目所在地雷電活動時空分布特徵及其災害特徵,結合現場情況進行分析,對雷電可能導致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程度與危害范圍等方面的綜合 風險計算,從而為項目選址、功能分區布局、防雷類別(等級)與防雷措施確定、雷災事故應急方案等提出建設性意見的一種評價方法。 通過雷擊風險評估可為評估對象提供雷電防護的科學設計、災害風險控制、經濟投資、應急管理等方面服務,保證防雷工程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雷擊風險評估是開展綜合防雷的必經程序,也是實現科學防雷的必要條件,體現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理念。
② 雷電的基本知識及其預防
雷雨天要謹防雷擊
氣象專家介紹,雷雨天雲層低,天空帶陽電或陰電的雲層靠近地面時,就會和地面上的陰電或陽電之間形成高電壓,擊穿潮濕的空氣形成閃電雷鳴。因此,人們要注意預防雷電擊傷。
專家提醒:雷雨天時,首先不要在大樹、電線桿、高大建築物附近避雨,因為這些物體離雲層近,電流容易通過它們襲擊下來?熏如果有人在下面避雨,很容易觸電。因此,若是在戶外碰到雷雨,最好找房舍、乾燥涵洞避一避。盡量降低身體的高度,低下頭,因頭部最易被雷擊中。其次,雷雨天外出應該帶雨衣或雨傘,不要帶銅鐵器在戶外行走,因為金屬和濕衣裳最容易導電。水面也是一樣,所以雷雨天最好不要在河邊避雨。再次?熏如果正在海里、湖中游泳,則必須立刻上岸,擦乾身上的水,並盡快找絕緣物包住身體,以免遭雷擊。
此外, 雷雨來臨前,可事先拉閘切斷電源,在野外應關閉手機電源。雷雨過程中,不要接觸電源開關和用電設備,不要打電話、上網。
③ 雷電的危害及預防措施有哪 65533
二,雷電的危害
雷電的危害一般分為兩類:一是雷直接擊在建築物上發生熱效應作用和電動力作用;二是雷電的二次作用,即雷電流產生的靜電感應和電磁感應。雷電的具體危害表現如下:
1.雷電流高壓效應會產生高達數萬伏甚至數十萬伏的沖擊電壓,如此巨大的電壓瞬間沖擊電氣設備,足以擊穿絕緣使設備發生短路,導致燃燒、爆炸等直接災害。
2.雷電流高熱效應會放出幾十至上千安的強大電流,並產生大量熱能,在雷擊點的熱量會很高,可導致金屬熔化,引發火災和爆炸。
3.雷電流機械效應主要表現為被雷擊物體發生爆炸、扭曲、崩潰、撕裂等現象導致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4.雷電流靜電感應可使被擊物導體感生出與雷電性質相反的大量電荷,當雷電消失來不及流散時,即會產生很高電壓發生放電現象從而導致火災。
5.雷電流電磁感應會在雷擊點周圍產生強大的交變電磁場,其感生出的電流可引起變電器局部過熱而導致火災。
6.雷電波的侵入和防雷裝置上的高電壓對建築物的反擊作用也會引起配電裝置或電氣線路斷路而燃燒導致火災。
三,預防雷電的方法
1.建築物上裝設避雷裝置。即利用避雷裝置將雷電流引入大地而消失。
2.在雷雨時,人不要靠近高壓變電室、高壓電線和孤立的高樓、煙囪、電桿、大樹、旗桿等,更不要站在空曠的高地上或在大樹下躲雨。
3.不能用有金屬立柱的雨傘。在郊區或露天操作時,不要使用金屬工具,如鐵撬棒等。
4.不要穿潮濕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屬商品的貨垛上。
5.雷雨天氣時在高山頂上不要開手機,更不要打手機。
6.雷雨天不要觸摸和接近避雷裝置的接地導線。
7.雷雨天,在戶內應離開照明線、電話線、電視線等線路,以防雷電侵人被其傷害。
8.在打雷下雨時,嚴禁在山頂或者高丘地帶停留,更要切忌繼續蹬往高處觀賞雨景,不能在大樹下、電線桿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曠的田野里,應盡快躲在低窪處,或盡可能找房層或乾燥的洞穴躲避。
9.雷雨天氣時,不要用金屬柄雨傘,摘下金屬架眼鏡、手錶、褲帶,若是騎車旅遊要盡快離開自行車,亦應遠離其它金屬制物體,以免產生導電而被雷電擊中。
10.在雷雨天氣,不要去江、河、湖邊游泳、劃船、垂釣等。
11.在電閃雷鳴、風雨交加之時,若旅遊者在旅店休息,應立即關掉室內的電視機、收錄機、音響、空調機等電器,以避免產生導電。打雷時,在房間的正中央較為安全,切忌停留在電燈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牆壁邊、門窗邊,以避免在打雷時產生感應電而致意外。
當發生雷擊時,旅伴應立即將病人送往醫院。如果當時呼吸、心跳已經停止,應立即就地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摩,積極進行現場搶救。千萬不可因急著運送去醫院而不作搶救,否則會貽誤病機而致病 死亡。有時候,還應在送往醫院的途中繼續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摩。此外,要注意給病人保溫。若有狂躁不安、痙攣抽搐等精神神志症狀時,還要為其作頭部冷敷。對電灼傷的局部,在急救條件下,只需保持乾燥或包紮即可。
希望能夠幫到你
④ 學習防雷電知識的意義
在我們加強對建築物和各種工業設施的防雷保護的時候,我們還應充分注意對人,對我們自身的防雷保護。學習和了解起碼的雷電和防雷知識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必須的。本文旨在幫助大家認識雷害事故的發生條件,並學習必要的自我防雷保護知識。
⑤ 預防雷電的知識是什麼
1、雷電時,不能停留在高樹林子的邊緣,電線、旗桿的周圍和乾草堆、帳篷、鐵軌、長金屬欄桿、龐大金屬物體旁,山頂、制高點等場所。
2、雷電時,不要觸摸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築物外牆,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或類似金屬裝置。
3、雷電時,不要帶金屬物體在露天行走,不要使用金屬雨傘,不要騎馬、騎自行車等。
4、雷電時,在野外要立即尋找躲蔽場所,裝有避雷針的混凝土建築物是避雷的好場所。
5、雷電時,不宜在室外游泳。
6、在電源和電話.及電視等室外引入的信號紋沒裝避雷器的情況下,盡量不要看電視、打電話,也不要用其它電器,最好拔掉插頭。
防雷電安全知識有很多,要加強防雷電安全知識的學習,以便發生雷電現象及時做出相應的安全措施。
⑥ 雷電的危害和預防是怎麼樣的
雷電是伴有閃電和雷鳴的一種雄偉壯觀而又有點令人生畏的放電現象。
雷電一般產生於對流發展旺盛的積雨雲中,因此常伴有強烈的陣風和暴雨,有時還伴有冰雹和龍卷風。積雨雲頂部一般較高,可達20千米,雲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氣對流等過程,使雲中產生電荷。
每個從雲層到地面的閃電實際上包含了在60毫秒間隔內發生的3~5次獨立的雷擊。第一次雷擊的峰值電流大約為2萬安培,後續雷擊的峰值電流減半。最後一次雷擊之後,可能會有大約150安培的連續電流,持續時間達100毫秒。
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生的,但它們在大氣中傳播的速度相差很大,因此人們總是先看到閃電然後才聽到雷聲。光每秒能走30千米,而聲音只能走340米。根據這個現象,我們可以從看到閃電起到聽到雷聲止,這一段時間的長短,來計算閃電發生處離開我們的距離。假如閃電在西北方,隔10秒聽到了雷聲,說明這塊雷雨距離我們約有3400米遠。
⑦ 安全知識培訓的目的是什麼
安全培訓的目的是:
1、為加強和規范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工作,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防範傷亡事故,減輕職業危害。
2、安全教育是使廣大職工熟悉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強預防事故、控制職業危害和應急處理的能力。
3、安全教育是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內容,堅持安全教育制度,搞好對全體職工的安全教育,對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4、提高企業各級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法律意識和管理水平。
5、提高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
6、減少「三違」作業行為,預防和減少事故的發生
安全培訓的意義在於:
1、通過安全技術培訓提高安全生產水平;
2、通過安全培訓提高工人的技術知識水平;
3、通過安全培訓提高幹部的安全管理業務水平;
4、促進技術知識的更新。
安全管理的對象是風險,管理的結果要麼是安全,要麼是事故。我們說「安全的規律」,確切地說,就是事故發生的規律,就是事故是怎麼發生的。世間的事都有個前因後果,事故這個結果也有原因,原因就在於事故相關的各個環節,就是說,事故是一系列事件發生的後果。
這些事件是一系列的,一件接一件發生的,就是「一連串的事件」。所以,安全管理上就有了「事故鏈」原理。事故讓人們看到了一個鎖鏈:初始原因→間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