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詩詞和簡單的國學知識學習
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按音律分
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⑴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①楚辭體:是戰國時期楚國屈原所創的一種詩歌形式,其特點是運用楚地方言、聲韻,具有濃厚的楚地色彩。東漢劉向編輯的《楚辭》,全書十七篇,以屈原作品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離騷》為代表作,後人因此又稱「楚辭體」為「騷體」。
②樂府:本是漢武帝時掌管音樂的官署名稱,後變成詩體的名稱。漢、魏、南北朝樂府官署採集和創作的樂歌,簡稱為樂府。魏晉和唐代及其以後詩人擬樂府寫的詩歌雖不入樂,也成為樂府和擬樂府。如《敕勒歌》《木蘭詩》《短歌行》(曹操)。一般來說,樂府詩的標題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體:是樂府詩的一種變體。漢、魏以後的樂府詩,題名為「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區別,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節、格律一般都比較自由,形式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以後遂有「歌行」體。到了唐代,初唐詩人寫樂府詩,除沿用漢魏六朝樂府舊題外,已有少數詩人另立新題,雖辭為樂府,已不限於聲律,故稱新樂府。此類詩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發展。如,杜甫的《悲陳陶》《哀江頭》《兵車行》《麗人行》,白居易的許多作品,其形式採用樂府歌行體,大多三言、七言錯雜運用。
⑵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
①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②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例如,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唐初的律詩,每首四聯八句,每句字數必須相同,可四韻或五韻,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詩定格基礎上加以鋪排延續到十句以上,則稱排律,除首末兩聯外,上下句都需對仗,也有隔句相對的,稱為「扇對」。再如,絕句僅為四句兩聯,又稱絕詩、截句、斷句,平仄、押韻、對偶都有一定要求。
⑶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闋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闋、上闋、上片,第二段叫後闋、下闋、下片。
⑷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按內容分
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諭詩。
⑴懷古詩。
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實扭結到一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實。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2] ,感慨個人遭遇,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年過半百,功業無成。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表達對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滿,抨擊社會現實。也有的詠史懷古詩只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與評價,或僅是客觀的敘述,詩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詩人的感慨只是畫外之音而已。如,劉禹錫的《烏衣巷》,今昔對比,表達了詩人的歷史滄桑之感。
⑵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徵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徵、擬人、對比等表現手法。
⑶山水田園詩。
南朝謝靈運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發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⑷戰爭詩。
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戰爭為題材的詩,發展到唐代。由於戰爭仍頻,統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舉進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種積極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於是奇情壯麗的邊塞詩便大大發展起來了,形成一個新的詩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岑參、王昌齡。
⑸行旅詩和閨怨詩。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長期流離漂泊,或久戍邊關,總會引起濃濃的思鄉懷人之情,所以這類詩文就特別多,它們或寫羈旅之思,或寫思念親友,或寫徵人思鄉,或寫閨中懷人。寫作上或觸景傷情,或感時生情,或托物傳情,或因夢寄情,或妙喻傳情。
⑹送別詩。
古代由於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載難以相見,故古人特別看重離別。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一個永恆的主題。因各人的情況不同,故送別詩所寫的具體內容及思想傾嚮往往有別。有的直接抒寫離別之情,有的藉以一吐胸中積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寫離愁別恨,有的重在勸勉、鼓勵、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概括一下,主要分為9種:1諷刺 2愛情 3哲理 4送別 5風景 6抱負 7想像 8故事 9思想
⑵ 怎樣開展國學教育的培訓呢
比如,我們可以製成PPT用幻燈片的形式來講課,另外,國學的培訓一定要多回讀,還可以用一些答動畫故事,漢字故事,游戲互動,角色的表演來讓孩子更好的接受國學!總之要創造一個快樂,學習的氛圍。讓孩子快樂的學習,快樂的成長!
⑶ 國學培訓師的國學教育培訓等級
中華國學教育工程面向社會各界、企事業管理團隊和廣大青少年等各層次的國學愛好者,開展國學教育等級資格認證項目培訓(每個季度一級,每月2-3天課程),核心課程主要分為一下六個等級: 學習科目:《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百家姓》、《千家詩》、《唐詩?上》。
選修體驗:《書法初步》、唐詩吟誦、《笠翁對韻》、《中國古典音樂欣賞》、《武術初步》
教學目的:通過輔導教師的講解,家長參與互動,趣味學習,快樂體驗,關注學員身心健康,注重人格塑造,達到幫助學員「立言」。
學習科目:《大學》、《中庸》、《孟子》、《孝經》、《唐詩下》、《詩經節選》、《說文上》
選修體驗:《中華書法上》、《國畫基礎上》、《中國古典名曲欣賞與器樂演奏上》、《中華武術上》、《六藝上》、國學夏令營、國學冬令營。
教學目的:通過輔導教師的講解,家長參與互動,趣味學習,快樂體驗,注重廣大青少年兒童學員心理健康,注重人格和品德教育,達到幫助學員「立品」。 學習科目:《道德經》、《論語》、《韓非子》、《唐詩》、《列子》、《墨子》、《楚辭》、《尚書上》、《說文中》、《中醫常識》等
選修體驗:《中華書法中》、《國畫基礎?中》、《中華武術下》、《中國古典名曲欣賞與器樂演奏中》、《六藝中》、國學夏令營、國學冬令營。
教學目的:通過輔導教師的講解,家長參與互動,趣味學習,快樂體驗,關注青少年人格與人文素質教育,達到幫助學員「立文」。
學習科目:《詩經》、《尚書中》、《春秋上》、《呂氏春秋上》、《管子上》、《荀子》、宋詞、《古文觀止》、《說文下》、《中醫基礎上》元曲、明清文學作品選、史學與史學大家
選修體驗:《中華書法下》、《國畫基礎下》、《中國古典名曲欣賞與器樂演奏下》、《六藝下》、《中華武術與養生》、國學夏令營、國學冬令營。
教學目的:通過輔導教師的講解,互動教學,趣味學習,快樂體驗,關注青少年人格、世界觀與價值觀塑造,達到幫助學員「立志」。
學習科目:《易經》、《周禮》、《儀禮》、《文心雕龍》、《尚書下》、《春秋中》、《呂氏春秋中》、《管子中》、《中國哲學史》、《中國史學典籍上》、名家、實學、縱橫家、《中醫基礎?中》。
選修體驗:《太極拳》、《中華武術與養生上》、《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國學與管理原理》、《中西方比較美學》、《創業管理學》、《國學與團隊原理》、《虛擬創業與實踐》、《國學與成功創業實踐》。
教學目的:通過國學與創業導師的講解交流,樹立市場競爭意識、風險意識,積極開展勵志教育、創業輔導、互動游學、聯誼交友、快樂學習、團隊合作、虛擬創業實踐、創業互訪,達到幫助學員「立業」。
1、高級職業經理國學研修班
學習科目:《莊子》、《鬼穀子》、《禮記》、《爾雅》、《孟子》、《世說新語》、《樂府詩集》、《孫子兵法》、《全唐詩》、《西方哲學史》、《中國史學典籍?下》、《前沿管理理論》、《企業進化與組織基因理論》、《中醫基礎?下》等。
選修體驗:《中華武術與養生?下》、《禪修》、《東西方比較哲學》、《東方管理哲學》、《現代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管理心理學》、《組織行為與商業倫理》。
教學目的:通過國學專家與創業導師的講解交流,樹立社會責任意識,團隊協作意識,積極開展國學與創業管理教育、創業輔導、互動游學、聯誼交友、快樂學習、心靈體驗、角色實踐、企業互訪,達到幫助學員「立德」。
2、企業家國學EDP與東方管理哲學學位項目
國學EDP創業管理與PH.D、MBA學位高級研修項目《項目簡章》另附

⑷ 國學培訓有哪些
如果您想從事國學教育相關工作的話,推薦您去華鼎書院看看他們的培訓,比較實用
⑸ 國學講座內容有哪些
其實國學講座的內容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就像個人前不久參加的博學書院一期講座(孫子兵法)與東方戰略,以孫子兵法為中心,結合現代商戰實例來分析學習,學企業管理方法,來提升自己的魅力。
⑹ 國學課程包括哪些_可以學到什麼
國學是指復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制統文化與學術。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
章太炎在其《國學概論》中稱:國學之本體是經史非神話、經典諸子非宗教、歷史非小說傳奇。納入國學的是《詩》、《書》、《禮》、《樂》、《春秋》、《易》漢代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周代六藝。
向左轉|向右轉

拓展資料
國學班,即教授中華傳統文化的班級。與普通教育不同,普通教育重在知識技能的學習培訓,而國學教育則側重文化的提升,是為那些有志於弘揚傳統文化及民族文化的企業高層准備的,學習傳統文化管理知識來豐富企業管理知識。
課程設置主要有學科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如:《周易》與管理智慧、王陽明心理學、《金剛經》與佛教的基本精神、《資治通鑒》的歷史智慧與現代啟示、《史記》中政商人物的命運啟示、中國近代歷史的反思、文明的沖突與演進、傳統文化與現代領導藝術。
⑺ 企業國學培訓內容有哪些
國學培訓既要具備國學知識的專業性,能夠系統如實理解和踐行國學內精髓,具有傳承的知識體系容 ;又要具備培訓的專業性,熟練掌握現代培訓方法,對國學的推廣具有傳播的能力,以及使學員能夠完全適應並接受的能力。
國學即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其文學、歷史和哲學的內容。一開始以兒童經典誦讀開始,提倡誦讀,不提倡講經
⑻ 新國學的培訓教育
為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大力發掘、研究、推廣和普及國學核心價值,提高國民尤其是廣大青少年、婦女兒童和企業員工的國學素養,把握國學核心價值,積極推動中華民族文化復興偉大事業,以實際行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由民政部中華慈善總會、文化部國家博物館、中國科學院管理評論雜志、教育部中國實學研究會、教育部中國人生科學學會、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與創新決策中心、北京大學國民素質研究中心、北京師范大學易學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研究會、中華國學企業傢俱樂部、和諧中國網、中國書畫家協會等數十家單位倡議發起「中華國學企業傢俱樂部」,由乾泉教授擔綱中華國學教育工程首席專家,並聯合開展「中華國學教育工程」、「國學與企業管理大講壇」、「2008國學勵志營」等大型系列公益活動。
各項活動贏得了全國主要城市的企業家組織、重點院校、教育部門和知名中小學的廣泛參與,得到了參與學習交流的廣大企業家群體、企業員工、高校師生、中小學生及其家長的熱烈歡迎。 ⒈《易經》與財富智慧人生
⒉易經與中國企業創新管理
⒊國學與重塑企業和諧團隊文化
⒋國學與構建中國管理哲學
⒌國學與中國企業的執行力
⒍國學與中小企業快速成長
⒎儒家文化與企業組織變革
⒏老子《道德經》與人生智慧
⒐《陰符經》、《陰陽五行》與全息管理
⒑鬼穀子、毛澤東與企業創新戰略
⒒組織生命全息理論與企業管理診斷
⒓中小企業HR資本化戰略
⒔企業家全息戰略思維
⒕人才全息能力評價與塑造方略
⒖全息企業文化診斷、塑造與管理
⒗國學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
⒘國學的核心價值與學習方法
⒙國學人文素養與命運 ⒈原創中國管理哲學思想與實踐操作
⒉全面解析企業成長基因與管理瓶頸
⒊比較中西方管理及其商業思想精華
⒋主張道德結構與企業文化重建結合
⒌個人職業生涯與企業目標戰略結合
⒍倡導積極創立和諧企業文化新機制
⒎講解獨創簡明實用的管理診斷工具
⒏呼籲企業家與其職業經理一起成長

⑼ 國學經典著作有那些,如何學習國學知識比較好
國學有些枯燥,《論語》還好,《大學》《中庸》都不好理解。
其實學國學主要靠興專趣和文化的屬積累。首先確定孩子有興趣再讓他學。先讓孩子從簡單的古詩文學起,積累一些文言的常識,首先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然後再逐步深入到比較難的部分。一定要反復誦讀,不一定要背過,但一定要可以整句的誦讀,斷句也要正確。這可以加深記憶,也可以培養一種語感,和學外語有相通之處。深層的東西就需要大人好好的講了。太小的孩子絕對理解不了,所以給很小的小朋友講就不要講太深了,理解不了的話會讓孩子失去信心和興趣,也可能給孩子造成歧義,對以後的學習造成更不好的影響。
⑽ 少兒國學培訓班有哪些
童學管、孟母學堂、孔子學院、弘毅國學、孔子禮儀文化學校、學而思、山木培訓、專新東方、巨人教育屬、小夫子國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