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人才培養體系
人才培養體系指對人才進行教育、培訓的體系。公司戰略人才培養體系由「雛鷹計劃」、「飛鷹計劃」和「精鷹計劃」和「雄鷹計劃」四個部分組成。由這四個部分共同構成公司戰略人才庫。
1、「雛鷹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對有上進心、樂於學習、積極進取的新入職大學生的培養,使其逐步成為成長為部門技術骨幹、業務骨幹。
2、「飛鷹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對公司現有的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的、有進一步培養潛質的普通員工進行培養,使其逐步成長為各職能部門的負責人。
3、「精鷹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對公司有進一步培養潛質的中層管理幹部進行培養,使其逐步成長為公司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為公司副總、總監一級的崗位儲備人才。
4、「雄鷹計劃」:該計劃旨在對通過對現有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領軍人物的培養,使其逐步成長為全面的人才,為公司今後的戰略擴張作好准備。
通過上述四個計劃,逐步將培養對象培養成為關鍵崗位繼任者和公司後備人才。關鍵崗位主要指公司根據當前或根據未來發展所需要的一些重要中級和高級崗位。後備人才主要是指公司為因應未來發展變化而儲備的一些可替代公司某些中、高級崗位的具有培養潛質的人才。
註: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指導下,按照特定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管理制度和評估方式,實施人才教育的過程的總和。

(1)培訓生培養計劃擴展閱讀:
一、人才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人文、科學素質和社會責任感,學科基礎扎實,具有自我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具體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訓練,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好;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具備較強的獲取知識能力,具有探索精神、創新能力和優秀的科學品質。
二、培養形式:
培養人才的形式有多種,除了在各級各類學校中進行系統教育的進修外,還可採取業余教育,脫產或不脫產的培訓班、研討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業余教育、電化教育等條件,提倡並鼓勵自學成材。
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各行各業都有所不同,但總的目標是達到德、智、體全面發展。對於企業來說,人才培養是多層次的,包括高級經營人才的培養;職能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基層管理人才的培養,等等之類。
② 少數民族普通高校畢業生赴對口援疆省市培養計劃
關於「少數民族普通高校畢業生赴對口援疆省市培養計劃」指南
--------------------------------------------------------------------------------
【來源】:州勞動人事和社會保障局 【作者】:周從保 【發布時間】:2011-1-27 【點擊】:699
一、「少數民族普通高校畢業生赴對口援疆省市培養計劃」的主要內容和目標。
「少數民族普通高校畢業生赴對口援疆省市培養計劃」是按照新一輪對口援疆關系,充分利用援疆省市資源和條件,在高校畢業生自願的基礎上,採取以崗定人,擇優選拔的方式,分批分期選派到對口援疆省市培養1-2年,提高政策理論水平,運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和崗位所需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培養結束後經考試考核合格,面向自治區鄉鎮(街道)事業單位和國有大中型企業就業。培養計劃首先解決2002年以來沉澱的未就業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就業問題,兼顧少部分應屆本科畢業生。培養計劃以地州、縣市為單位組織實施。
二、「少數民族普通高校畢業生赴對口援疆省市培養計劃」的報名條件是什麼?
1、2002年—2010年畢業的新疆籍或新疆生源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
2、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擁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
3、政治素質好,有良好品行,具有履行崗位職責要求的文化知識或專業條件;
4、本人自願、家庭支持、體檢合格者。
下列人員不在此次報名范圍:
1、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違規違紀受過行政拘留或被工作單位除名人員;
2、近3年來,在公務員、專業技術人員招考過程中有作弊、弄虛作假等行為的人員;
3、機關事業單位在職在編人員,在企業就業並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人員。
三、如何參加「少數民族普通高校畢業生赴對口援疆省市培養計劃」?
有意參加培養計劃的高校畢業生應於2011年1月27日—2月15日攜帶報到證、畢業證、身份證、戶口本等有效證件及其復印件和近期一寸彩色免冠照片3張到縣市勞動人事和社會保障局填寫報名表,辦理培養計劃申請。
聯系電話:博樂市6288219,精河縣5321951,溫泉縣8226105
縣市勞動人事和社會保障局對申請參加培養的高校畢業生進行初審和登記。由地州會同縣市對政審、資格審查合格人員進行基本素質考試或考核,按照自治區下達的培養計劃分配名額擇優選拔確定培養人員。培養人員同用人單位及用人單位所在縣市勞動人事部門和少數民族普通高校畢業生赴對口疆省市培養辦公室三方簽訂協議。
四、培訓期間管理和考核的相關規定。
1、培訓人員實行集中食宿、分散培訓和實習。
2、培訓期滿後考試考核合格,統一發放培訓合格證書,作為上崗資格和職稱評定的重要依據。對嚴重違反紀律、制度或考試考核確定為不合格者,退回原籍,並責令其賠償相應的經濟損失,今後不得再參加培養計劃。
3、每年安排學員在8月份探親一次30天(往返交通費按火車普通硬座標准報銷)。
4、培訓期間,培訓人員免交培訓費、食宿費,並享受生活補貼,自治區統一為參加培訓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五、培訓期滿後如何上崗?
培訓期滿考試考核合格者,按照協議預定崗位實行實名制進編上崗。上崗人員執行新錄用公務員最低服務年限5年規定,不再實行試用期,培養期間計算工齡。自願留在對口援疆省市就業和自主擇業的,自治區和援疆省市給予支持和鼓勵。
③ 培養方式怎麼填寫
按照實際情況填寫,為全日制與非全日制。
以中國礦業大學專(北京校區)屬為例,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在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方面,發揮礦業與安全特色,根據專業特點和職業性質,以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學習方式相結合,採取訂單式培養、實踐基地培養、學校與地方政府合作等方式,加大專業學位人才培養力度。
學校立足工礦企業現實需求,以互動式學習為主,採取進校不離崗,單科讀進的方式,進一步規范課程設置。通過學生帶著問題進校,解決實際工作的難題,有效提高工程碩士學習效率。同時學校送學到礦區,把課堂開在工礦一線,現場授課,解決工作實際問題。

(3)培訓生培養計劃擴展閱讀:
人才培養方式的相關要求規定:
1、培養具有良好人文、科學素質和社會責任感,學科基礎扎實,具有自我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2、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訓練,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好;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具備較強的獲取知識能力,具有探索精神、創新能力。
④ 如何制定企業培訓計劃
首先是公司簡單介紹的培訓
然後是分部門培訓,內部融合
再來是技術培訓
最後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實體活動強化前期培訓
⑤ 我公司人才培養計劃:1優秀畢業生管理培訓2內部招聘培訓3中高層管理人員繼續教育,請給出評價,注意事項,
很好的培養計劃,最好是把內部培養放在第一位,同時招聘上不要緊局限在畢業生,需要面對社會招聘。
⑥ 華夏幸福基業管理培訓生計劃介紹
該計劃復又叫"華夏常青藤精英培養計制劃",從2011年開始,華夏幸福基業特別針對管理培訓生推出的內部培養計劃。是經過校園招聘、主題活動、實習、培養、發展等一系 列過程,著力通過職業素養再教育,在三年內,把管理培訓生培養成為具備"全球視野,基層經驗"的精英型管理者的培養體系。計劃包括:
1.管理培訓生校園招聘
2. 入模培訓
3. 啟航培訓
4. 職業導師輔導
5. 部門上崗培訓
6. 專業技術培訓
7. 精英培養計劃:伴隨著階段性的考核,培訓生們會根據其各自的發展方向安排輪崗培養,不斷發掘自身潛力,助其走上職業發展的快車道。
⑦ 培養方式怎麼填
培養方式有三種:統招、定向或委託培養。選擇其中符合實際情況的一種進行填寫即可。目內前一容般全日制本科是填寫統分,也有一些是定向。

統招一般指普通高等院校統一招生選拔考試,依照《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劃》內統一招錄,學習形式為普通全日制,也就是平常所說的正規大學。到21世紀,統招的意義便是通過高考被普通高等學校錄取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學生,包括本科和專科,而不是通過成人高考、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方式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學生。
定向一般指轉向指定區域類的大專生的方向性培養;委託培養是指高等學校受用人單位委託,為其培養人才,由委託單位提供經費,高等學校負責培養,學生畢業後到委託單位工作。
(7)培訓生培養計劃擴展閱讀
培養方式一定要分清,非定向培養,定向培養,自費以及委託培養這些概念之間的關系與區別。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學費的由來,畢業之後的工作單位是否受限制等情況來決定。弄清楚這些之後,培養方式的填寫就非常簡單了。
⑧ 管理培訓生是幹嘛的,和普通員工有什麼區別做管理培訓生有什麼好的和不好的地方嗎
管理培訓來生是一些大企業自主源培養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的人才儲備計劃。與普通員工比要比普通員工待遇更好,升職前景更好。管培生在輪崗的時候很可能輪到不喜歡、甚至反感的工作,或者去很偏遠的地方,而且會比較忙,可能做管培生的一兩年都沒什麼時間和家人相處。

(8)培訓生培養計劃擴展閱讀:
管理培訓生制度有助於增加企業對最具領導潛能的人才吸引力,並有助於將其打造成最優秀的領導人才,使組織保持持久的競爭優勢。中小企業的管理培訓生制度可以更快地對組織的業務產生戰略性的影響。
中小企業由於其規模較小,根據經驗,只需三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通過該制度迅速造就一批優秀的中高層管理人員,迅速提高企業的領導力,推動企業健康、快速地成長。因此管理培訓生制度對快速成長及有抱負的中小企業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