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特種作業人員及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培訓教育計劃
一般來說,凡是從事特種作業人員及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行業規定都是有嚴格的崗位操作資格證要求的,所以中人按照相關的規定要求制定培訓計劃就可。
⑵ 企業員工在安全工作中履行哪些職責
二、嚴格遵守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履行安全生產部主任。
三、協助安全生產部主任按分工負責落實安全生產、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衛生等方面管理工作。
四、檢查、指導、督促公司、安全環保管理工作。
五、認真審查安全技術及措施,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科學管理,不斷提高全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和綜合素質。
六、深入生產現場巡迴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責令整改或上報,「三制止違」作業,並按公司規定行使處罰權。
七、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各施工現場的安全技術資料、安全技術措施、安全設施進行檢查驗收,及時發現生產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
八、對違反建築安全操作規程和有關勞動法規的行為,經制止無效時,有權越級上報。
九、檢查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保管、報廢等管理,並督促執行。
十、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時,要及時配合領導及上級主管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與處理。
十一、嚴格執行公司安全獎罰細則,秉公檢查,獎優罰劣,評優樹先。
十二、積極參加各種安全生產競賽活動,並起表率作用,帶動全員整體水平的提高。
十三、不斷學習安全生產方面的先進管理經驗,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加強自身業務水平的提高。
十四、對生產現場安全防護、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衛生等方面進行監督、檢查和驗收,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向總經理匯報,對發現的重大安全隱患和違章行為有權先行停工或越級上報。
十五、認真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⑶ 特種設備 "三證" 是什麼
特種設備製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特種作業操作證。
1、特種設備製造許可證
即TS認證。是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對特種設備的生產(含設計、製造、安裝、改造、維修等項目)、使用、檢驗檢測相關單位進行監督檢查,對經評定合格的單位給予從業許可,授予使用TS認證標志的管理行為。
2、產品合格證
是指生產者為表明出廠的產品經質量檢驗合格,附於產品或者產品包裝上的合格證書、合格標簽或者合格印章。這是生產者對其產品質量作出的明示保證,也是法律規定生產者所承擔的一項產品標識義務。
3、特種作業操作證
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統一式樣、標准及編號(但特種設備操作資格證格式與此不同)。特種作業證件至少有安監總局、質檢總局、建設部考核並發證。
根據《特種設備注冊登記與使用管理規則》
第十三條新增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單位必須到所在地區的地、市級以上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辦理注冊登記手續,注冊登記後,才可以投入使用。辦理注冊登記時,應當提供以下資料:
一、《特種設備注冊登記表》(每台2份);
二、驗收檢驗報告和《安全檢驗合格》標志;
三、操作人員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
四、與維修保養單位簽訂的維修保養合同,或者是製造企業對新增特種設備提供免費維修保養的證明文件,或者與本單位取得特種設備維修保養資格的人員簽訂的維修保養責任書;
五、維修保養單位的《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保養資格證》,或者本單位維修保養人員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
六、使用和運營的安全管理制度。
當由製造企業提供免費維修保養且其期限達到時,必須向注冊登記機構補報本條第五款規定的維修保養合同或者維修保養責任書。
⑷ 焊工證怎麼辦
考焊工證是要到當地勞動社保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報名,焊工證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種,需要通過技能考試和理論考試才能取得相應的證書。根據從事焊工的工作年限不同:5年以下可報考初級焊工證,5年至9年可報考中級焊工證,10年以上可報考高級焊工證。
不同的職稱能進行的焊接作業也是不同的。而要進行鍋爐等壓力容器的焊接工作則需考取壓力容器焊接許可證。上崗證每三年一審核。一人一證持證上崗。
1、初級職業資格證書報考
(1)18周歲以上,55周歲以下
(2)身體健康,無癲癇、精神病、心臟病、突發性昏厥、色盲等妨礙電工作業的疾病及生理缺陷。
(3)具備此工種的上崗操作證書(只針對某些工種才需要此條件)
2、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報考(以下條件滿足一項即可)
(1)具備同工種的上崗操作證(只針對某些工種才需要此條件)
(2)具備同工種的初級證書
3、高級級職業資格證書報考
(1)具備同一工種的上崗操作證(只針對某些工種才需要此條件)
(2)具備同一工種的中級證書
(4)特種作業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焊工考試,焊工持證上崗是提高焊接質量的一項重要手段。按《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焊工考試與管理規則》的要求,從事鍋爐壓力容器焊接的焊工應進行考試,取得焊工合格證後,可從事考試合格項目范圍內的焊接工作。焊工考試由焊工考試委員會組織進行,焊工考試內容包括基本知識和焊接操作技能兩部分。
1、基本知識考試內容應與焊工所從事焊接工作范圍相適用。包括鍋爐壓力容器基本知識、金屬材料、焊接安全、焊接材料、焊接設備、焊接方法、焊縫符號、圖樣識別、焊接接頭性能、焊接缺陷、焊接檢驗及焊接管理等基本知識。
2、焊接操作技能考試分為手焊工和焊機操作工考試。對手焊工操作技能評定是測定其熔敷合格焊縫的能力,對焊機操作工是測定其操作焊接機械部分的能力。焊工操作技能考試從焊接方法、試件材料、焊接材料、試件形式及焊接要素等方面進行考試。
⑸ 公司安全檢查報告怎麼寫啊
**有限公司化工二分公司
秋季安全檢查自查報告
安全環保部:
根據集團公司安委會9月27日下發的《關於開展秋季安全大檢查活動的通知》(陝北元安發〔2011〕14號)文件要求,結合我公司實際情況,積極開展了秋季安全大檢查活動。自查階段已經結束,目前正在整改查出的各種問題。此次檢查共查出各類現場隱患185項,現正在逐步整改;基礎管理工作方面問題 15 項,現正在逐步整改。現將整體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秋季安全檢查自查情況
(一)安全責任制、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落實情況
公司認真落實安全責任制及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第一季度共獎勵2050元,罰款1300元;第二季獎勵500元,罰款20900元;第三季度獎勵3400元,罰款7350元;因第二季度事故較多,所以處罰力度較大。同時公司與四大分廠的正副廠長及各班長簽訂了2011年安全生產責任狀。此外,公司進一步修訂了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了 「一崗雙責」及各部門及各級人員的安全職責,
今年來印發了《**化工二分公司反違章管理辦法》、《**化工二分公司關鍵裝置和重點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化工二分公司安全員工作績效考核辦法》、《**化工二分公司績效考核辦法補充規定》、《**化工二分公司安全生產責任制》、《**化工二分公司二0一一年安全基礎管理考核辦法》、《**化工二分公司二0一一年安全生產專項治理實施方案》、《**化工二分公司重大危險源管理辦法》、《**化工二分公司風險評價管理辦法》、《**化工二分公司廠內交通安全管理辦法》等,各分廠均能認真執行。
目前,公司生產系統共有1270人,《操作規程》持有率為80%以上,部分新進員工未發放操作規程,同時公司經常組織員工學習安全管理文件和操作規程,操作人員能夠認真執行規程。
(二)年度安全工作和進一步加強安全工作的計劃落實情況
公司認真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以人為本,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持續加強和提高安全基礎管理水平。2011年安全重點工作:1.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樹立「安全第一」,2.強化安全培訓教育,加強安監隊伍建設;3.加強班組安全文化建設;4.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安全責任落實;5.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加化重大危險源管理;6.加強事故應急管理,提升應急救援能力;7.積極開展安全基礎管理考核工作達到三級標准,推進安全標准化共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理。
(三)安全培訓教育開展情況
截止目前為止,公司重點組織班長及以上人員培訓《血的教訓》以及安全演講《淚的呼喚》;學習《2011安全基礎管理考核標准》;《安全檢查整改制度》及《安全培訓教育》;《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准化》;《反習慣性違章安全教育片-對與錯》和《石化企業重大火災事故案例》;《安全伴我行》和《金牌班長》;《黑色瞬間》等內容;公司新進人員培訓內容:公司生產概況、主要工藝、生產管理要求;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概況;特殊危險源、消防原件;安全生產基本知識;職業衛生基礎知識;環保設施等,公司級培訓人數累計1884人。
公司嚴格按要求對新進人員進行入廠三級安全培訓教育並進行考核,而且為每位新進員工建立安全教育檔案和安全作業證。同時,根據實際需要對從業人員進行日常性教育,對特種作業人員進行了特種設備安全知識培訓,從效果評價結果來看,各類培訓基本達到了預期目的。
(四)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
公司目前共有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20名,其中15人持有榆林市安監局頒發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資格證書,安全管理人員學歷較高,但專業不對口且經驗少。我公司特種作業種類有:叉車、壓力容器、起重、電工、焊工、進網作業。人員持證者有133名,但是根據生產需要仍有部分人員還未取得特種作業證上崗。目前,公司無證違章作業現象仍存在。
(五)學習推廣王村煤礦安全生產先進管理經驗情況
各分廠安全管理人員均參加了集團公司學習王村煤礦安全生產先進管理經驗影視培訓,並組織分廠全體人員觀看了該影片。同時安全環保科下發了王村煤礦及白國忠班組安全生產先進管理學習資料,各分廠均組織全體人員進行了學習並討論。但王村煤礦經驗並沒有在各分廠落地生根。
(六)安全檢查及隱患整改完成情況
公司綜合性大檢查每月一次,專業性檢查、季節性檢查每季度一次,日常檢查一直都在進行,對檢查中發現的隱患能夠及時下發隱患整改通知單,落實專人負責並限期整改截止9月份共下發隱患整改通知單121項,完成121項,完成率100%。本次秋安檢查分廠自查出隱患185項(氯鹼分廠65項,聚氯乙烯分廠64項,乙炔分廠 46 項, 動力檢修分廠 10 項)。現正在逐步整改中。
(七)防火、防爆、防凍保溫及防中毒等防護措施落實情況
公司每季度都開展火災、爆炸、中毒、有毒有害物質泄漏治理檢查,
在防火、防爆管理方面,公司對一些重要的危險著火源進行了重點監控,按時檢查各類安全附件。同時,保證著火源周圍干凈、整潔,消防設施齊全完好。
為了切實搞好秋季安全生產的防凍保暖工作,公司借本次秋季大修契機積極開展了生產設備、設施和管線的防凍保溫修復工作,防止因設備、設施和管線凍裂、堵塞而發生事故;一方面對現場注水容器、管道和凝固點較高的液體儲存設施等增加放凈管,伴熱等防範措施,現正進行第二次排查,確保「四個禁止凍壞」,即禁止凍壞一個人、一台設備、一根管線、一台車輛。另一方面公司定秋季大修期間認真檢查了暖氣設施,保障了開車第一時間為員工、設施設備的防寒保暖。公司每月對分廠防護用品的擺放、維護保養、完好性、安全可靠性檢查一次,對發現的問題要求及時整改,同時不定期對現場人員防護用品的佩戴進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分廠能夠對有毒氣體探測儀、和通風設施定期檢查,確保其可靠性。
(八)制定應急救援預案、演練開展和物資配備情況
公司印發了《綜合應急救援預案》、《重大危險源應急預案》、《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調度應急預案》等各類應急預案。5月份印發了各分廠應急演練計劃表,各分廠均嚴格按照計劃表開展事故應急演練活動。大力提高了各級人員的應急救援處理能力。
(九)安全基礎管理考核存在問題整改情況
貴部第二季度檢查出的25項問題中,現已整改完成22項,剩餘3項難以整改現仍在整改當中。其中職業危害檢測、評價報告需貴部給予解決,第三季度檢查出的15項問題已落實責任人,正在整改中,同時我公司也開展了基礎管理自查工作,將查出的問題責令分廠按期整改。
(十)安全會議制度執行情況
公司出台了安全生產會議管理辦法。安全例會每月一次,安委會會議每季度一次,都能按時召開,會議內容也符合公司制度規定,各種會議皆有紀要且記錄存放齊全。
(十一)消防設施檢查、維護及 「四個能力」建設開展情況
公司定期對易燃易爆區域消防設施進行檢查維護,及時充裝、更換泄壓或到期滅火器,及時維修損壞的各類消防設施,今年來共充裝 4Kg乾粉滅火器 7具,8Kg乾粉滅火器55具,50 Kg乾粉滅火器 3具。同時,進一步落實了消防安全管理責任人,做到每一個滅火器、每一台消火栓、消防水炮都設立了消防責任人,有專人負責維護保養,安全環保科不定期對消防器材進行檢查,檢查結果納入到分廠安全員的考核中,進一步加強分廠對消防設施的重視程度,確保消防器材時刻完好備用。我公司從2011年9月1日起開展消防「四個能力」建設,安全環保科明確了主管人和子項目負責人,明確了責任;分廠能夠按時上報相關運行資料及檢查表,但對消防設施的管理還需進一步加強。
(十二)危險化學品裝卸儲運管理及規范執行情況
公司在危化品裝卸、運輸、儲存等方面要求嚴格,必須做到拉運車輛證件齊全,裝卸過程中專人監護,各種台帳規范,相關手續完備。尤其關注液氯、鹽酸及燒鹼的罐裝安全,嚴格履行危化品作業票證辦理手續,確保危化品裝卸、拉運等各個環節的安全。危化品裝卸能嚴格按集團公司管理制度執行,拉運車輛證件齊全,裝卸過程中專人監護,物資管理科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裝卸登記手續,各種台帳齊全,且在不斷的完善。
(十三)「三違」現場查處情況
公司本年度在抓好生產、建設的同時狠抓 「三違」現象,酌情對三違人員進行了批評教育,同時採取了必要的處罰措施。公司五月份印發了《反違章管理辦法》,各分廠均組織學習了該制度,安全管理人員能按照制度深入現場嚴查三違,各分廠及安全環保科均建立「三違」台賬並納入績效考核。現場三違現象逐漸減少。
(十四)安全環保設施運行及管理情況
公司母液水處理系統已投運,能夠保證廢水處理合格;含汞廢水處理裝置已投運,現處於調試階段;其它環保設施都在正常穩定的運行。
廢硫酸處理方案正在試驗中、廢次氯酸鈉、全廠各類剩餘水的處理已解決,努力實現零排放,但是整體的環保形勢依然嚴峻。
各類工業污水管、生活污水管、消防水管、落雨水管、井蓋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陷,現階段正在不斷修補和完善當中。
(十五)安全作業票證執行情況
公司能嚴格按照安全作業票證管理制度辦理各類作業票證,並定期對票證存在的問題匯總處理,本次自查中發現票證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填寫不規范、程序不規范;風險分析不符合實際;票證不在作業現場等問題。
(十六)安全生產投入使用管理情況
截至目前,公司安全防護用品、安全設施、安全宣傳、培訓教育等項目方面共投入安全資金2334140.43萬元,環保方面投入資金85299.15元。累計投入2419439.58元,充分保證了生產現場的本質安全性。
(十七)班組安全建設開展情況
公司各科、分廠組織了形式多樣的班組安全建設活動,如安全生產合理化建議、十佳安全理念徵集活動、預防事故座談會、每周事故快報、班前事故案例學習、安全知識競賽、隱患埋雷活動、金牌班長影視教育、手指口述、風險評價等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各分廠深入開展了「手指口述」活動和「風險評價」活動,並根據活動開展效果對四大分廠進行了評比,最終確定氯鹼分廠為「手指口述」活動示範分廠,乙炔分廠為「風險評價」活動示範分廠。 目前正在開展「百日安全無事故」活動。存在的問題是各分廠活動開展較少,參與人數少,效果不明顯的特點。
(十八)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落實情況
我公司嚴格執行集團公司下發的《陝西北元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發放勞動防護用品,如超出標准我公司及時已報告申請批准,對防護用品維護保養,要求各單位定期檢查,公司監督,保證各類防護用品有效好用,但目前防護用品發放標准還不能完全滿足部分崗位需求有待於進一步完善,部分防護用品的質量、實用性需進一步驗證。
(十九)重大危險源管理情況
公司對重大危險源實行三級管理,制定了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及安全檢查表,重大危險源應急預案,安全檢查表崗位每日檢查一次,分廠每周檢查一次,公司每月檢查一次,各類檢查都及時做好了記錄。另外,公司24小時對重大危險源在線監視,確保重大危險源在控、可控。
(二十)事故調查處理「四不放過」原則落實情況
本次秋安檢查期間正是公司大檢修時期,發生人身受傷事故1起,設備事故2起,環境污染事故1起,觸電未遂事故1起。公司對以上事故組織相關人員召開了事故分析會,對事故加重處罰,認真落實安全措施,停工一天對全體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各類事故均能按「四不放過」原則處理,台帳記錄齊全。
(二十一)特種設備注冊及定期檢測管理情況
特種設備注冊及定期檢測管理由生產技術科統一管理。目前,壓力容器已經注冊191台;叉車注冊19台,壓力管道、行車等其他特種設備正在注冊中。特種設備的定期檢測嚴格按照國家規范執行,對特種設備的管理現正在逐步完善中。
(二十二)大修項目風險分析措施和開、停車置換方案落實情況
大修之前,公司認真落實檢修計劃,對314個檢修項目都做了詳細的風險分析,要求檢修時嚴格執行,有效保證了檢修項目安全措施的落實。從而保證了大修工作的安全。
公司結合檢修開停車計劃制定了周密的開、停車置換方案,檢修時嚴格按照既定的方案執行。
(二十三)安全風險評估開展情況
公司於2011年6月9日下發了《風險評價管理辦法》,設立了風險評價組織機構,明確了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流程、風險評價方法及評價准則等,為有序開展風險評價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9月19日下發了各科、廠風險評價作業活動清單及關鍵設備設施清單,並為各項工作開展制定了詳細的計劃,制定了相應的考核措施,為各科、廠開展風險評價工作提供參考依據,其中作業活動牽涉43個崗位,166個作業項目,關鍵設備設施177個。目前9月份作業活動項目(29項)已經全部完成,其他項目正在開展中,公司對9月份風險評價工作作出了評比、考核,對能按期、完成情況相對較好的氯鹼分廠獎勵300元。
(二十四)電氣、儀表裝置檢查、維護和保養情況
公司對動力檢修分廠電氣、儀表裝置秋季檢查中,儀表組對現場的液位計、流量計、調節閥、壓力表等出現的問題能及時維修,很難維修的進行更換並做好記錄,對於在DCS的儀表控制櫃,儀表人員將其溫度調在20度左右,防止線路發熱,並在大檢修中吹掃控制櫃灰塵。電氣組將現場存在問題的電機、檢修電源箱、電纜在大檢修中全部進行維修並對公司大部分電機進行潤滑。同時吹掃並緊固變亞器、配電櫃、母排,防止發熱保證清潔!
(二十五)建設項目「三同時」及施工「三寶」、「四口」防護措施落實情況
建設項目「三同時」能夠按照要求同時進行,為認真執行秋季安全檢查我公司工程管理科會同監理公司人員及施工單位負責人員對二期工程建設進行了現場檢查,共發現6項大的隱患及問題,及時落實了相關責任,要求施工單位立即整改或採取臨時措施,做好防範工作。
(二十六)施工單位資質、人員持證上崗、腳手架搭設、文明施工及臨時用電等安全措施落實情況
目前公司現場二期工程施工單位較多,各施工單位資質符合要求;部分施工人員無證上崗;腳手架搭設基本符合要求;施工單位基本能夠實現文明施工,存在野蠻施工,不服從安排、不遵守我公司規章制度等現象;現場臨時用電存在未安裝漏電保護器、一閘多機,亂拉亂接等現象。我公司將進一步加強二期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公司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安全工作需公司整體從上到下人人重視,尤其是公司領導層給予大力支持,而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喊得高,做的淺;
二、設備問題較多,現場跑冒滴漏嚴重;
三、員工整體年齡較小,工作經驗相對匱乏,安全意識淡薄。需大力加強培訓教育力度,豐富教育形式。同時加強管理,獎罰明確,多鼓勵,多教育;
四、部分特種作業人員仍無證操作,且沒有進行過專業培訓,存在較大隱患,希望貴部門重視;
五、安全管理人員業務技能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附件:秋季安全大檢查通報
安全環保科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三日
⑹ 從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是做什麼就是工作的內容是什麼
1、積極宣傳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和特種設備安全法規,督促有關單位貫徹執行。
2、對專特種設備設屬計、製造、安裝、充裝、檢驗、修理、改造、使用、維修保養、化學清洗單位進行監督檢查,發現有違反設備安全法律法規行為時,有權通知違規單位予以糾正。
3、對特種設備的製造、安裝、充裝、檢驗、修理、改造、使用、維修保養、化學清洗活動進行檢查,有權制止無資質或違章作業行為,發現安全質量不符合要求的,要求相關單位限期解決;逾期不解決,有權通知停止設備製造和使用。
4、監督有關單位對司爐工、焊工、壓力容器操作人員、醫用氧艙維護人員、水處理人員、電梯操作人員、起重機械操作人員、客運索道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考核,有權制止非持證人員上崗作業。
(6)特種作業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為督促相關單位和個人依法生產、經營、使用、檢驗、檢測特種設備,實現預防事故、保障安全、促進社會經濟安全發展。
監督檢查的對象主要包括特種設備生產單位、經營單位、使用單位、檢驗單位、檢測單位;重點檢查以下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學校、幼兒園、醫院、車站、客運碼頭、商場、體育館、展覽館、公園等公眾聚集場所。
⑺ 觀看反恐防暴消防演練後的感想
企業生產、儲存、經營性質不同,規模各異,應編制什麼樣的預案能滿足應急方面的基本要求?應急預案包括哪些基本內容?預案有多少功能?如何進行應急准備、應急響應、應急恢復?本文做粗淺的探討,與大家共同學習參考。
在制定應急預案前首先應對企業生產現狀進行危險辯識與風險評價。危險因素是指:能夠對人造成傷亡對物造成損失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夠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導致疾病或對物造成損害的因素。通常兩者不做嚴格區分。危險有害因素的辯識,是企業編制應急救援預案的前提和基礎。通過辯識確認危害的存在及其特性,找出引發事故後果的材料、系統、過程和特徵,評估可能發生的事故後果。
一、 危險有害因素分類
(一)按導致事故原因分為六類:
1、物理性危害因素(設備缺陷、電危害、雜訊、振動、電磁輻射、明火、高溫、拋物線、粉塵、作業環境等)
2、化學性危害因素(易燃易爆物品、自燃、有毒、腐蝕品)
3、生物性危害因素:(致病微生物、防害動物、致害植物、傳染病)
4、生理、心理性危害因素(心理異常、健康異常、負荷超限、功能缺陷、禁異作業)
5、行為性危害因素(指揮、操作、監護錯誤)
6、其它危險有害因素。
(二)按引起事故的誘導性、致害物、傷害方式進行分類:
1、物體打擊2、車輛傷害3、機械傷害4、起重傷害5、觸電6、淹溺7、灼燙8、火災9、高處墜落10、坍塌11、冒頂12、透水13、爆破14、爆炸(鍋爐、瓦斯、容器、危化品)15、中毒16、其他。
二、風險評價
(一)企業基本情況
廠址、地質、地形、氣象條件、周圍環境、建築總平面布局、功能區分、道路、危險有害物質設施、動力設備分布情況;
生產工藝過程,高溫、高壓、腐蝕、振動等關鍵部位,控制、操作、檢修和故障,失誤時的異常情況;電氣設備,高處作業設備,特種單體設備,壓力容器情況;
作業環境,毒物、雜訊、振動、高溫、低溫、輻射、粉塵及其它有害因素和作業部位情況;
企業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日常安全管理情況。
(二)危險化學品泄漏擴散後果分析
1、了解主要泄漏設備及泄漏情況。2、分析造成泄漏的原因。如:設計原因,設備原因,管理原因,人為失誤;3、分析預產生的後果。可燃氣體泄漏,有毒氣體泄漏,液體泄漏,泄漏後的擴散及范圍。
(三)危險化學品火災後果
1、燃燒財產、建築損失2、爆炸3、死、傷人4、氣體中毒
三、脆弱性分析
脆弱性分析是要確定,一旦發生危險事故,企業哪些地方能受到破壞
(一)受事故災害嚴重影響的工藝和設備及重大危險源。
(二)預計位於脆弱帶中的人口數量和類型。主要有居民區、學校、醫院、辦公樓、商場等。
(三)可能遭受的財產破壞。主要有基礎設施、變配電站、建築物。
(四)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企業所在地理條件、氣象條件、四周環境等。
四、應急資源分析和應急能力評估
應急資源主要指:城市應急救援的力量,如公安、部隊、消防、醫療救護、勞動、環保、安監、救援專家,水、電、氣、熱管理部門及通訊、車輛裝備設施和企業應配備的必須設備和物資以及個人防護設備,監測、檢測設備、,應急電力設備,重型起重設備等。
應急能力評估,主要用於評估資源的准備狀況和從事應急活動所具備的能力,確保應急救援的有效性,提高企業應急水平。企業應急評估可與應急資源准備情況結合起來。
五、應急預案編制
編制應急預案必須考慮企業的現狀和需求,在事故風險分析的結果上,大量收集和參閱已有的應急資料,以盡可能的減少工作環節。完整的應急預案應包括以下六項內容:
(一)方針與原則
無論是何級何類的應急救援體系,首先必須有明確的方針與原則,作為開展應急工作的綱領。方針與原則反映應急救援工作的優先方向、政策、范圍和總體目標,應急的策劃和准備、應急策略的制訂和現場應急救援及恢復,都應圍繞方針和原則開展。
應急救援工作是在預防為主的前提下,貫徹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區域為主,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應急救援也是預防事故的重要組成部分,主動落實好救援工作的各項准備措施,做好預先有備,一旦發生事故就能及時實施補救,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應急策劃
應急預案最重要的特點是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應急策劃必須明確預案的對象和可用的應急資源情況,深刻分析評價潛在事故類型及其性質、區域、分布、事故後果。根據分析評價的結果,評估企業中應急救援的力量和資源情況,為應急准備提供建設性意見。應急策劃時,還應列出國家、地方相關的法律法規,作為制定預案的依據。因此,應急策劃包括危險分析,應急能力、評估和法律法規三個要素。
(三)應急准備
應急准備是應急策劃的結果,要明確所需要應急組織及其職責許可權,應急隊伍建設和人員培訓,應急物資的准備、預案的演習、公眾應急知識培訓和簽訂必要的互助協議等。
(四)應急響應
企業應急響應能力的體現,是在應急救援過程中的核心功能和任務。這些核心功能具有一定的獨立性、關聯性,構成應急響應的整體,共同完成應急救援的目的。應急響應的核心和任務包括:接警與通知、指揮與控制、警報與緊急公告、通信、事態監測與評估、警戒與治安、人群疏散與安置、醫療與衛生、公共關系、應急人員安全、消防和搶險、泄漏物控制等。
(五)應急現場恢復
現場恢復是事故發生後期的處理,包括泄漏物的污染處理、傷員救助、保險索賠、死者撫恤、生產程序恢復等一系列問題。
(六)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
在事故後或污染後,對預案不適宜的部分進行不斷的修改和完善,適應企業應急工作的需要。
總之,編寫應急預案,應成立編制小組,對企業工藝、設備、作業場所環境、危化品、防護品、醫療救護條件、消防與治安 等多方面進行危害辯識與風險評估,充分考慮各種應急救援的人力、物力、財力和社會應急處置的能力,確定方針目標和編寫計劃,明確工作職責,工作任務,不斷的提高和改進應急預案的時效性、適應性、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