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基層農技推廣技術指導方案

基層農技推廣技術指導方案

發布時間:2022-01-17 16:50:13

1.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的方向和主要措施是什麼

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意見》(國發[2006]30號),要按照明確公益性職能、合理設置機構、理順管理體制、科學核定編制、創新人事管理制度等思路推進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改革;通過放活經營性服務、培育多元化服務組織來促進農業技術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按照保證供給、履行公益性職能所需資金、完善改革的配套措施、妥善分流和安置富餘人員等原則加大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支持力度。具體來講,應確保在一線工作的農業技術人員不低於全縣農業技術人員總編制的2/3,專業農業技術人員占總編制的比例不低於80%,並注意保持各種專業人員之間的合理比例。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人員編制不得與經營性服務人員混崗混編。要實行人員聘用制度,實現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採取公開招聘、競聘上崗、擇優聘用的方式,選拔有真才實學的專業技術人員進入推廣隊伍。完善考評制度,將農業技術人員的工作量和進村入戶推廣技術的實績作為主要考核指標,將農民群眾對農業技術人員的評價作為重要考核內容。改革分配製度,將農業技術人員的收入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掛鉤,落實對縣以下農業技術人員的工資待遇傾斜政策。切實做好農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完善農業技術人員技術職務評聘制度,不斷提高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的整體素質。

2. 如何搞好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管理平台、農情採集與監測平台三大功能模塊、新疆吐魯番等地進行了示範推版廣,為農業生產經權營的科學決策提供有效手段,並已逐步向全國推開,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相關社會力量參與的基層農技推廣公共服務能力、河南漯河、定向採集,兩條腿」變為「一專多能」和「自我學習」的信息化推廣專家、江蘇興化、專家與社會的廣泛關注並榮獲「推廣應用一等獎」等獎項基於3G的基層農技推廣信息化平台旨在利用3G無線網路等現代信息技術與裝備。平台在2010年首屆信息化與現代農業博覽會及2011年的中國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展上亮相,為保障糧食安全,並實現農情信息和突發事件的快速,受到了各級領導,由「一張嘴、山東壽光,創新基層農技推廣與管理手段。平台主要包括工作平台、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平台已在北京大興,全面提升以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為核心;管理者可以利用GPS定位等實現對基層農技推廣活動的動態管理與科學考評,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可以使農技推廣人員方便快捷地隨時隨地開展農技推廣活動

3. 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項目解決方案中那個儀器清單有提供嗎

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項目》必配儀器(標紅為推薦型號):
名稱
型號
製造商
單位
數量
性能簡介及推薦理由
儀器用途
土壤(肥料)養分速測儀
TPY-III
托普儀器

1
可測氮,磷,鉀,有機質,還可輸出施肥指導配方
可測量土壤養分含量,准確的了解土壤養分含量可以指導農民正確測土施肥,精確的施肥不僅能夠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也有效地避免了由於過量施肥而導致的環境問題。
TPY-IV
托普儀器

1
可測氮,磷,鉀,有機質,還可輸出施肥指導配方,帶充電功能,交直流
TPY-6
托普儀器

1
可測氮,磷,鉀,酸鹼度(定量),有機質,含鹽量,帶充電和列印,交直流
TPY-6A
托普儀器

1
推薦理由:除測試氮磷鉀,酸鹼度,有機質,含鹽量功能外,還可輸出施肥指導配方,為指導農業生產帶來便利,帶主機存儲功能,列印功能,交直流兩用,可在田間地頭直接出結果,直接給土地現場測土並按需出配方。
TPY-6PC
托普儀器

1
具備TPY-6A所有功能,可連接計算機並通過計算機配肥並列印出配方施肥表
TPY-7PC
托普儀器

推薦理由:除了具備TPY-6A的所有功能外,再增加一個土壤水分感測器,可七種參數同時檢測並可連接計算機通過計算機配肥並列印出配方施肥表,一款儀器多種功能
土壤墒情速測儀
TZS
托普儀器

1
可直接測出土壤水分值並可連接計算機導出數據。
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作物的生長、節水灌溉等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GPS定位系統掌握土壤墒情的分布狀況,為差異化的節水灌溉提供精確地依據,同時精確地供水也有利於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TZS-W
托普儀器

1
可直接測出土壤水分和土壤溫度兩種參數,並可連接計算機導出數據。
TZS-II
托普儀器

1
推薦理由:可直接測出土壤水分值並帶GPS定位功能,可連接計算機導出數據經緯度,土壤水分值,設置超限值自動變色示警,軟體具有多種分析功能。
TZS-3X-G
托普儀器

具備TZS-II所有功能,並增加了空氣溫濕度檢測指標。
TZS-ECW-G
托普儀器

1
推薦理由:具備TZS-II所有功能,並增加了土壤原位鹽份測試功能,感測器可直接插入土壤,GPS精確定位,可連接計算機導出數據經緯度,土壤水分值,設置超限值自動變色示警,軟體具有多種分析功能。
農葯殘留速測儀
NY-1D
托普儀器

1
直流供電,攜帶型可帶出野外,液晶漢字顯示,USB介面,直接顯示抑制率並將數據導入計算機儲底。
農葯是把「雙刃劍」,對促進農業增產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但由於農葯本身固有的化學性和對其使用不當,導致農產品農葯殘留超標,危害廣大人民的身體健康。該農葯殘留速測儀可以快速檢測水果、蔬菜中的農葯殘留,從而能夠有效的控制農葯的使用量。
NY-5D
托普儀器

1
推薦理由:8通道液晶漢字大屏幕顯示,直接顯示是否合格並可直接列印,SD卡可將數據導出,軟體具備自動分析功能。
NY-8D
托普儀器

1
推薦理由:8通道全彩色手觸摸屏,可定性顯示抑制率,也可定量直接顯示農葯含量,將數據導出,軟體具備自動分析功能。
NY-16DL
托普儀器

1
推薦理由:16通道提高檢測效率,液晶漢字大屏幕顯示,直接顯示是否合格並可直接列印,SD卡可將數據導出,軟體具備自動分析功能。
病蟲測報燈
TPCB-Ⅱ-C
托普儀器

1
推薦理由:省時省力,8個接蟲盒自動轉倉,紅外殺蟲,自動烘乾,光控雨控,液晶顯示,時段自控制。
應用於蔬菜、園林、果園等領域。為蟲情的可視化、在線實時監測提供支持。
TPCB-Ⅲ-A
托普儀器

1
太陽能供電,光控雨控,葯薰處理,一層接蟲盒
TPCB-Ⅲ-B
托普儀器

1
太陽能供電,光控雨控,葯薰處理,三層接蟲盒
病蟲調查統計器
TPTJ-1
托普儀器

1
推薦理由:自行設定分類科目和種類,一次記錄100種病蟲數據,可將數據導入計算機。
對採集的病蟲進行調查統計。為測報,預警提供依據
TPTJ-2
托普儀器

1
具備TPTJ-1所有功能,增加2型工具箱,使工作更方便
TPTJ-3
托普儀器

1
具備TPTJ-1所有功能,增加3型工具箱,使工作更方便
孢子捕捉儀
TPBZ1
托普儀器

1
固定式孢子捕捉儀,定點觀察特定區域孢子種類及數量,風速可調。
可檢測隨空氣流動、傳染的病害病原菌孢子及花粉塵粒,主要用於監測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擴散動態,為預測和預防病害流動、傳染提供可靠數據。
TPBZ2
托普儀器

1
車載式孢子捕捉儀,便於流動監測孢子。
TPBZ3
托普儀器

1
攜帶型孢子捕捉儀,手提即可,充電電池,隨時隨地監測孢子。
雙目顯微鏡
XSP-2CA
上海

1
400-1600倍,檢測孢子,可與孢子捕捉器配套使用
病蟲病理檢測,孢子檢測,用於基層可指導用葯及了解作物蟲情病害情況
放大鏡
3-7X
市購

1
3-7X
用於室外基礎的檢驗
電子天平
JY10001
上海

1
交直流兩用,室內室外均可用,最大稱重;1000g,精度:0.1g
用於基礎稱重

4. 國家做好基層農技推廣項目將會帶來哪些效益,誰能簡述下,謝謝

基層農技推廣項目托普儀器總結以下五點:
一、把握培訓指導的時期並發揮示範戶的輻射示範作用,處理好示範戶、輻射戶和廣大種植戶之間的技術指導培訓關系。在育苗、間苗、施提苗肥、大田移栽、中後期管理的追肥、中耕培土、病蟲害防治等主要生產環節上,要堅持入戶入田,用示範戶的地塊為講台。
二、建立信息互動機制,確保信息通暢。要將聯系方式與技術資料一起發放給示範戶和廣大種植戶,讓農戶如果有疑問可及時與指導員起得聯系,同時盡量記錄示範戶、輻射戶和其它種植戶的聯系方式,確保聯系暢通。
三、要藉助有利時機及時開展培訓。利用各大經銷商召開的各類會議進行種植技術和管理技術的講解、培訓,擴大示範效果,加強產業宣傳
四、統籌安排各項工作使技術培訓指導常態化。結合街道中心工作任務較重的實際,要對油菜種植技術指導工作與其它工作進行統籌安排,將各項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使油菜種植技術指導工作常態化,強化指導效果。
五、結合實際,制定分戶指導方案。結合各示範戶和種植戶的地塊肥力、海拔高差、接受能力等實際情況,制定出各示範戶的分戶技術指導方案,細化各項技術標准,確保指導效果。

5. 淺析如何做好基層農技推廣工作

基層農來技人員一般是由有專業知識的技自術人員擔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都懂,所以:如果你是學畜牧獸醫的,就需要具備畜牧獸醫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比如治豬病。如果你是學大田作物的,你就需要具備教授農民怎樣種植水稻、玉米、蔬菜等的實際能力。如果你是學果樹的,你就需要教農民怎樣修剪果樹,怎樣施肥,怎樣提高產量等等。總之,如果你是基層農技人員,你可以根據你的專業,側重加強這方面的技能提升。 …… 希望對象有用,祝健康愉快!

6. 農技人員通過線上線下,開展農技指導服務的做法、經驗、和成效

摘要 一是抓「線上」宣傳引導。廣泛利用電視媒體、網路平台、電話溝通和微信群等,及時推送《小麥春季管理技術要點》、《積極做好早春麥田病蟲草害防治》、《積極應對新冠疫情加強春季蔬菜生產技術意見》等,多渠道宣傳麥田、設施蔬菜等農作物技術管理要點,並開展在線指導、在線答疑,引導群眾搞好春管春種,確保科學指導全覆蓋。同時,充分發揮信息化便捷高效優勢,利用中國農技推廣app、知農雲課堂等在線推廣小麥、蔬菜等農作物管理技術,引導科技示範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學習農業技術,線上開展農業知識培訓、種植信息推廣,助力春季農業生產。2月份以來,農技人員共線上接受農業咨詢800餘次,實現了專家對農戶「線上」高效服務。

7. 求有關於做好新時期農技推廣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點子的文章!謝謝啦~~~~

XX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
情 況 匯 報

尊敬的XX,各位領導:
今天,我們十分高興地迎來了XX處長一行各位領導蒞臨XX,視察我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這既是對我們過去工作的檢查,也是對今後工作的鞭策。在此,我代表XX人民政府,對各位領導的到來致以最熱烈的歡迎!下面,我就XX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情況向各位領導作如下匯報:
XX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意見》和《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的意見》文件精神,結合XX實際,深化改革,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基本建成了一支高效的農技推廣隊伍。
一、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進展情況
(一)鄉鎮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情況
2007年鄉鎮機構改革,我縣鄉鎮農技推廣機構63個,均為設在鄉鎮的直屬事業單位,由鄉鎮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編制146名。經過三年多努力,我縣鄉鎮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取得了積極成效,明確了公益性職能,設置了推廣機構,穩定了推廣隊伍,提高了保障水平。管理體制上實行縣鄉鎮共管,以縣業務主管部門管理為主。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配合縣級業務主管部門做好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管理。全縣鄉鎮在編在崗農技推廣人員13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99人,管理工勤人員33人,大專以上學歷80人,中級職稱52人。
(二)縣級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情況
縣級農技推廣機構共6個,其中農技推廣中心1個,農業信息服務中心、種子管理站、蠶業管理站各1個,稻麥原種場2個。6個推廣機構中納入財政全額預算4個,差額預算2個。目前,6個農技推廣機構在崗在編10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67人,管理及工勤人員39人,大專以上56人,高級農藝師5人,農藝師34人。
二、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取得的成效
1、基本理順了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管理機制。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實行縣鄉鎮共管,以縣農業主管部門管理為主。
2、強化了公益職能。明確了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公益職能。
3、較為合理地設置了推廣機構。在全縣63個鄉鎮均設置了農業技術推廣機構。
4、強化了經費保障。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在編在崗人員工資全額納入財政預算,並保障了人均10000元的工作經費。財政全額撥款的縣級農技推廣機構預算工資及人均4000元的工作經費。
通過理順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管理機制,強化公益職能,強化經費保障,再次凝聚了全縣農技推廣人員人心,激勵了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幹事創業熱情,重塑了農技推廣人員形象,全面提升了全縣農業技術推廣的公共服務能力,確保了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了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XX2007年、2009年兩度獲得全國糧食先進縣標兵稱號,2008年、2009年連續獲得四川省人民政府糧食生產豐收杯。
三、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主要經驗和做法
(一)領導重視,部門配合,鄉鎮支持
一是縣委、縣人民政府領導高度重視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繼2007年鄉鎮機構改革後,縣委、縣人民政府責成編制、人事等有關部門深入鄉鎮多次調研農技推廣體系有關事宜,多次專題研究,成立了XX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示範縣項目領導小組,加強了鄉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明確了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公益性職能,將鄉鎮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二是縣級部門積極協調配合。縣政府辦、縣委農辦、縣農業局等部門組成調研組,深入鄉鎮徵求鄉鎮黨委政府、農技人員及農戶意見,並多次溝通協調,形成共識,共同向縣委、縣人民政府領導提出改革建議、改革方案,將農技推廣改革與建設列為各部門重要工作,明確各自職責,既分工、又配合,齊抓共管。
三是鄉鎮黨委、政府大力支持。鄉鎮黨委、政府支持全縣加強鄉鎮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認識到全面提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公共服務能力,保障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是事關全縣的大事,積極支持鄉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服從縣委、縣人民政府關於全縣鄉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決定。
(二)加強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建設
1、強化公益性職能
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主要負責轄區內農業生產中的關鍵技術和新品種試驗、示範;農作物和病蟲害及農業災害的監測、預報防治和處置;農作物苗情監測和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安全檢測、監測及強制性檢驗;農業資源、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業投入品使用監測;農業公共信息和培訓教育服務;農村能源建設;蠶桑生產;農業產業化發展及農業政策保險等公益性職能。
2、較為科學地設置機構
根據XX情,並與鄉鎮機構改革相銜接,在63個鄉鎮均設置了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名稱為××鄉鎮農業服務中心。
3、基本理順了管理體制
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實行縣級業務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雙重領導,以縣級業務主管部門管理為主。
(三)加強農技推廣隊伍建設
1、核定編制。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和承擔公益性職能的工作量,全縣63個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核定編制146人。
2、實行人員聘用管理。縣、鄉鎮農業技術人員全面實行聘用管理,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人員進、出、管、用由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
3、加強農技人員培訓。分年制定農技人員培訓計劃,農技人員學歷提升計劃,實施農技人員人才培養規劃,更新農業人員專業知識,提升農技人員專業水平和學歷層次。主要採取選送骨幹農技人員到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培訓及參加學歷教育,聘請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專家來XX培訓,縣級專家培訓鄉鎮農業技術人員等方式。
(四)加強機制創新
1、健全鄉鎮農技推廣機構管理制度。細分了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工作職能,明確了農技人員崗位職責,建立了農技推廣機構系列管理制度。
2、基本實行了農業技術推廣責任制度。主要有包村聯戶責任制度、服務公開制度、目標責任制度、首問責任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等相關制度。
3、建立績效考評機制。將農技人員工作和進村入戶推廣技術的實績作為主要考核指標,將農戶對農技人員的評價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實行由農戶、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鄉鎮政府三方共同參與的績效考評機制,考核分值分為農業行政主管部門50分、鄉鎮30分、農戶20分。
4、初步形成多元化農技推廣格局
一是建立了一支穩定的具有公益性職能農技推廣隊伍;二是建立了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三是涉農企業成長壯大;四是科研、教育等單位廣泛參與。
5、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方法
一是建立縣級專家團隊和技術指導員隊伍,圍繞主導產業發展,篩選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培育科技示範戶、建立10個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形成專家指導農技人員、農技人員抓示範戶、示範戶帶動輻射戶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新機制;二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路、報刊等現代傳媒開展技術服務;三是改傳統說教為農戶積極參與的修改化農技推廣服務。
(五)加強了條件建設
1、加強農技推廣基礎設施建設。63個鎮鄉農業推廣機構都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及相應辦公設備,部分鄉鎮農技推廣機構配備了電腦。
2、加強試驗示範基地建設。在建平、石安等10個鎮鄉建設了10個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集成了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等引進及試驗示範推廣,展示了現代農業技術發展水平。
3、探索村級服務站點建設
以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為技術支撐,依託村級農技員、植保員、科技示範戶、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等在全縣建立100多個村級服務站點。
(六)加強了宣傳報道
加大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重大活動、典型事例宣傳,特別是農技人員牢記宗旨、紮根農村、艱苦奮斗、服務農民的先進事跡,以及典型科技示範戶增產增收事例等宣傳報道。近幾年,縣電視台民生播報專題、綿陽日報等有關媒體多次刊登報道我縣體系改革與建設經驗和典型事例,為鞏固和進一步完善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
各位領導,經過努力,XX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還存在基礎設施仍較差、人員結構有待進一步改善等困難和問題,下一步我們將積極爭取項目、財政支持,進一步改善農技推廣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深化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創新完善管理機制,將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的更加完善,為經濟社會建設和農民增收致富作出更大的貢獻。
最後,祝各位領導工作順利、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熱忱歡迎各位領導常到XX檢查指導工作。
謝謝大家!

8. 怎麼設計一個農業技術推廣方案

2004年發展糧食生產技術推廣方案

根據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以及農業部關於發展2004年糧食生產的總體部署與目標任務,制訂以下「2004年發展糧食生產技術推廣方案」。
一、基本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全國特別是糧食主產省區農技推廣系統專業技術人員較多、專業覆蓋面較廣和推廣體系較健全等優勢,積極配合農業部有關司局,圍繞「一個目標」(確保糧食總產不低於9100億斤),狠抓「三項工作」(推廣主導品種,配套主推技術,開展主體培訓),服務「五大行動」(夏糧增產行動,春夏播面積恢復行動,大秋作物增產行動,科技提升行動,標准農田建設行動),舉全系統之力,為實現2004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二)目標任務
在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四大糧食作物的10個優勢產業帶的15個主產省區,建立良種良法示範點26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13個)(附件1),示範推廣新品種50個、關鍵技術15項。圍繞發展糧食生產「五大行動」,為四大糧食作物主產省區和重點縣培訓技術骨幹、鄉村農技員、示範戶、種糧大戶500萬人次。通過示範與培訓活動,輻射和帶動15個省區優良新品種的推廣和先進實用技術的應用。
(三)技術路線
以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糧食作物為對象,以優勢產業帶為單元,以品種為主線,組裝綜合配套技術。在每個優勢產業帶設立若干個示範點,每個示範點確定1-2個主導品種,推廣1-2項關鍵技術,輻射和帶動良種良法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根據統一部署、分頭實施和廣泛發動、多方參與的工作原則,組織相關省區各級農技推廣部門的力量,積極投身發展糧食生產的各項科技行動。通過加強組織領導、信息發布、技術示範、逐級培訓、服務指導、督促檢查等工作措施,切實提高技術的到位率和普及率。
二、主要內容
(一)水稻
在華南地區、長江流域和東北地區等3個優質水稻產業帶,設立示範點9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6個),示範主導品種18個、主推技術4項。
1.華南地區優質水稻產業帶
(1)主導品種(4個):博優235、博優998、豐華占、矮秀占。
(2)主推技術(1項)
水稻拋秧和免耕拋秧技術。技術要點:選用塑料缽體軟盤育秧;旱育秧培育適齡壯秧;拋秧的大田施足有機肥,免耕拋秧的大田採用秸稈還田;畝拋基本苗6-7萬株;適時施用分櫱肥和化學除草;中期適時曬田,控制無效分櫱;適時施用穗粒肥,間歇灌溉;及時防治病蟲草害。
2.長江流域優質水稻產業帶
(1)主導品種(12個):豐川三號、D優13、金優463、先農16號、兩優培九、綿Ⅱ優838、豐兩優1號、中優448、T優207、金優117、豐優香占、揚兩優6號。
(2)主推技術(2項)
抗葯性稻螟蟲綜合治理技術。技術要點:調整播期,避過一代螟蟲產卵高峰期,降低害蟲在水稻上的落卵量,減少蟲口基數;做好田間清理工作,有條件地區實行深水封灌減少害蟲越冬場所,降低蟲源數;集中秧田防治,重治一代,壓低二代基數;停用高抗性的葯劑,換用抗性較低的葯劑,實施混合、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葯。
稻瘟病綜合治理技術。技術要點:應用抗病品種;進行種子包衣和種子消毒處理;栽插前使用葯液浸秧;通過調節播期、田間密度、田間濕度和施肥量,增強抗逆性;系統監測病情,適時採用噴葯防治。
3.東北地區優質水稻產業帶
(1)主導品種(2個):遼粳9號、遼粳294。
(2)主推技術(1項)
旱育稀植高產栽培技術。技術要點:旱育秧培育壯秧;施足有機肥,精細整地;稀植或超稀植;中期露田曬田,控制無效分櫱;及時防治病蟲草害;適時收獲。
(二)小麥
在黃淮海強筋冬麥、長江中下游弱筋冬麥和大興安嶺沿麓春麥等3個產業帶,設立示範點5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3個),示範主導品種10個、主推技術4項。
1.黃淮海強筋冬麥產業帶
(1)主導品種(6個):鄭麥9023、豫麥34、8901、9409、濟麥19、洛麥20。
(2)主推技術(2項)
氮肥後移延衰高產栽培技術。技術要點:對中筋、強筋小麥,選用肥水條件較好的高肥地塊和單株生產力高、抗逆性強的品種;將底肥和追肥的比例由7:3改為5:5,追肥時期由原來的起身期推遲到拔節期,地力較好的地塊可推遲到拔節與挑旗之間。
節水高產栽培技術。技術要點:足墒播種;選用早熟、耐旱、容穗量大的品種;增加磷肥施用量並全部底施;春季控制用水,實現畝產350-400公斤目標,只需在拔節期澆1水,實現畝產400-450公斤目標,最佳澆水時期為拔節期和開花期。
2.長江中下游弱筋冬麥產業帶
(1)主導品種(2個):揚輻麥2號、揚麥13號。
(2)主推技術(1項)
稻茬麥少免耕高產栽培技術。技術要點:選用越冬期抗寒抗凍害力強的矮稈、半矮稈緊湊型品種;適期播種,共生期一般掌握在10-15天,不宜超過20天;精確套播,基本苗一般比常規耕播高產栽培法增加10%-30%,確保全苗齊苗。
3.大興安嶺沿麓強筋春麥產業帶
(1)主導品種(2個):龍麥26、墾大6號。
(2)主推技術(1項)
保優與節本標准化生產技術。技術要點:在輪作的基礎上,選用大豆茬(避免甜菜茬);進行種子包衣或葯劑拌種;適時播種,邊播種邊鎮壓;在3葉期採用順壟法壓青苗2次;合理肥水運籌。
(三)玉米
在東北內蒙古專用玉米和黃淮海專用玉米2個產業帶,設立示範點5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2個),示範主導品種9個、主推技術3項。
1.東北內蒙古專用玉米產業帶
(1)主導品種(4個):龍豐二號、益豐10、四密25、平安18。
(2)主推技術(2項)
大壟雙行覆蓋栽培技術。技術要點:選擇適合當地條件的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生育期稍長的品種;適時化除覆膜;選用長效碳氨或塗層尿素作底肥;及時放苗補苗。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術。技術要點:適期放蜂,防治一代玉米螟在產卵初期為第一次放蜂適期,產卵始盛期第二次放蜂;防治二代玉米螟,於8月初及8月12日左右放蜂兩次;保證畝放蜂量為1-1.5萬頭,總數2次,每畝設放蜂點2-4個;根據當時當地的主風向和風速安排放蜂和各點蜂量,將蜂卡撕成小塊,在放蜂點附近選擇一株玉米,將蜂卡用秫秸皮或針線別在中部葉片背面葉脈基部的三分之一處,如遇大雨,須延期放蜂,並將蜂卡放在陰涼黑暗處暫時保存;配合使用菌劑消滅幼蟲。
2.黃淮海專用玉米產業帶
(1)主導品種(5個):鄭單958、浚單20、登海3707、魯單984、蠡玉16。
(2)主推技術(1項)
夏玉米免耕覆蓋栽培技術。技術要點:根據玉米用途選用優質專用玉米品種;麥收時麥秸直接粉碎還田;確定底施化肥量,調整施肥深度,將全部磷、鉀肥和少量氮肥做底肥,施肥深度在8-10厘米為宜;適時進行化學除草及害蟲防治;在定苗後及早追肥,促幼苗早發。
(四)大豆
在東北內蒙古高油大豆和黃淮海高蛋白大豆2個產業帶,設立示範點7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2個),示範主導品種13個、主推技術4項。
1.東北內蒙古高油大豆產業帶
(1)主導品種(8個): 鐵豐31號、遼豆11號、吉育45、吉育43、黑農41、東農434、吉林35、吉林47。
(2)主推技術(3項)
「壟三」栽培技術。技術要點:對土壤進行深松,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層為宜;分層深施肥,化肥做種肥時,施肥深度要達到種下5~6厘米處,化肥做底肥時,施肥深度要達到種下10~15厘米處;採用機械在壟上進行雙行等距精量播種,播量每公頃保苗20~35萬株。
窄行密植栽培技術。技術要點:選用矮稈、半矮稈抗倒伏品種,並選用合適的播種機械進行精量播種,按平窄密、大壟密和小壟密三種方式確定行距;增加肥料投入,重點是增施有機肥,搭配施用化肥,施用量要較常規壟作增加15%以上,還要因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搞好播前或播後苗前的化學除草,根據當地雜草群落,選擇效果好、污染小的除草劑,實現一次性的徹底除草,以防草荒。
重迎茬控制技術。技術要點:合理輪作,盡量避免重茬、減少迎茬;選用抗孢囊線蟲或抗逆性強的品種,進行種子包衣,並適當增加播種密度;採用松、翻、耙、旋相結合的深松耕法;推行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化肥,加強田間管理。
2.黃淮海高蛋白大豆產業帶
(1)主導品種(5個):冀豆12、徐豆9號、豫豆25、魯豆10、豫豆22。
(2)主推技術(1項)
高蛋白大豆優質高產綜合栽培技術。技術要點:在前茬作物收獲後搶墒免耕播種,採用條播或點播,爭取五苗(早、全、齊、壯、勻);中耕滅茬,及早間、定苗;科學施肥,採取前茬重施磷肥(施足底肥),花期追施氮肥,後期根外噴施;在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對旺長的大豆施用多效唑進行控制;出苗20天後要灌水防旱,同時中耕鬆土保墒;及時防治病蟲草害,苗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蟲、草害,中期防治好蠐螬,後期要防治大豆食心蟲。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研究制訂《2004年發展糧食生產技術推廣方案》,每個主要糧食作物成立1個技術推廣督查指導組,中心領導任組長,相關省區農技推廣站(總站、中心)及中心有關處室人員為組員,具體組織實施每個作物的技術推廣方案(附件2)。
(二)發布技術信息
組織有關專家編寫四大糧食作物良種良法實用技術手冊,按作物、產業帶介紹主導品種及其優質高產配套技術,免費印發各示範點。在四大糧食作物生長關鍵季節,利用《農民日報·中國農技推廣周刊》、《中國農技推廣》和《中國植保導刊》及「中國農技推廣網」發布新品種、新技術、新農資(肥料、農葯、農膜等)以及糧食政策、市場供求等信息。組織相關省、地、縣農技推廣部門在廣播、電視、期刊、報紙等傳媒開辟專欄或專題節目,按照農時及時發布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技術信息。通過在農民活動集中場所舉辦宣傳欄、牆報,利用送科技下鄉、熱線電話咨詢和發放明白紙、信息卡等多種形式和途徑,傳播糧食生產實用技術。
(三)組織技術示範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會同有關省區、縣農技推廣部門建立13個標志性良種良法示範點(一個業務處室負責一個示範點)(見附件),其餘13個示範點由相關省區農技推廣部門會同有關地、縣農技推廣部門建立。各糧食主產省區要組織縣農技推廣部門在重點縣、鄉村設立集中連片的示範點,做到1縣1個示範區(面積萬畝以上)、1鄉1個示範片(面積千畝以上),形成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示範網路。在生產關鍵季節逐級組織現場觀摩或實地培訓,利用示範點帶動新品種、新技術、新農資大面積推廣應用。
(四)開展逐級培訓
圍繞發展糧食生產「五大行動」,組織各級農技推廣部門開展技術培訓。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負責培訓糧食主產省區和重點縣農技骨幹(1000人次),相關省、地級農技推廣部門負責培訓縣級和重點鄉鎮農技人員(20萬人次),相關縣級農技推廣部門負責培訓鄉鎮農技推廣員、示範戶和種糧大戶(480萬人次)。
(五)狠抓服務指導
加強與農業科研、教學部門的聯系與合作,在生產關鍵季節,組織科研、教學、推廣系統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基層現場咨詢指導。組織各級農技推廣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苗情、墒情、蟲情、病情系統調查和監測,研究提出適合本地實際的技術對策,並進行現場指導。組織各級農技推廣部門開展技物結合配套服務,推進農資產品連鎖經營與配送服務,因地制宜提供統一機耕、統一植保、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收獲等社會化服務。協助有關部門整頓、規范農資市場,確保農民用上放心的農資產品。
(六)強化督促檢查
各級農技推廣部門要用「與時俱進」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責任到人」的方法切實將本方案落到實處。各級農技推廣部門在每個糧食作物生產的前、中、後期要向上一級農技推廣部門報告一次工作進展情況。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每個作物的關鍵生產季節要派員實地督查指導。各地工作進展及督查情況將通過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工作簡報》和「中國農技推廣網」予以通報。

全國農技中心辦公室 2004年3月22日印發

閱讀全文

與基層農技推廣技術指導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問答比賽策劃方案 瀏覽:929
漫社活動應急方案策劃 瀏覽:733
校園展銷會營銷方案 瀏覽:20
人像拍攝策劃方案 瀏覽:632
2015年有關市場營銷問題的通知 瀏覽:791
上海同顯市場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瀏覽:306
外國旅遊電子商務書籍 瀏覽:56
掃黑除惡工作業務培訓方案 瀏覽:332
旅遊局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520
針對市場研修培訓方案 瀏覽:656
2015年頒獎晚會策劃方案 瀏覽:294
駕校培訓部培訓方案 瀏覽:259
科技教育培訓工作設施方案 瀏覽:503
裝飾公司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934
寧波優生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50
幼兒園小班中秋國慶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82
攜程品牌營銷組合 瀏覽:320
市場營銷的工作總結 瀏覽:697
免費推廣月執行方案 瀏覽:747
十月餐飲營銷方案 瀏覽: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