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子商務法律
《電子商務法律》於 2004年01月01日出版。共分五編十五章,分別就電子商務法律概論、電子商務相關節點的法律制度、有關電子商務企業法律制度等五方面進行論述。共分五編十五章,分別就電子商務法律概論、電子商務相關節點的法律制度、有關電子商務企業法律制度等五方面進行論述。
第一編 電子商務法律概論
第一章 電子商務法律概論
第一節 電子商務法律概貌
第二節 網路法律概貌
第三節 計算機法律概貌
第二章 電子商務與網路立法概論
第一節 美國電子商務與網路立法概述
第二節 聯合國及有關國際組織電子商務與網路立法概述
第三節 其他國家(地區)電子商務與網路立法簡介
第四節 我國電子商務與網路立法概論
第二編 電子商務相關節點的法律制度
第三章 網站規范管理
第一節 網站名稱注冊規范管理
第二節 經營性網站備案登記規范管理
第三節 網站案例評析
第四章 域名規范管理
第一節 互聯網(中文)域名規范管理
第二節 中國互聯網路域名注冊規范管理
第三節 域名爭議解決辦法
第四節 域名爭議解決程序
第五節 NSI域名爭議政策
第六節 域名案例評析
第五章 電子信箱(電子郵件)規范管理
第一節 電子郵件發送商業信息行為規范
第二節 垃圾郵件處理、反垃圾郵件和拒收垃圾郵件指南
第三節 美國1997年版電子郵件保護法
第四節 美國電子郵件使用者保護法案
第五節 電子郵箱(電子郵件)侵權案例評析
第三編 有關電子商務企業法律制度
第六章 互聯網信息服務企業規范管理
『貳』 什麼叫電子商務概論
從總體上來看,電子商務是指對整個貿易活動實現電子化。從狹義內上講EC (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在互聯網容(Internet)、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增值網(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活動,是傳統貿易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路化。
電子商務包括基於互連網或網路的商業活動。它在"互聯經濟"的驅動下,將企業內外部關系轉化為創造價值和開發市場機會
使用Web技術幫助企業精簡流程,增進生產力,提高效率。使公司易於溝通合作夥伴、供貨商和客戶,連接後端數據系統,並以安全的方式進行商業事項處理
指以網路為平台,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通信手段開展的經濟活動。計算機互聯網、金融電子系統、物流配送系統、安全保障系統是電子商務的物理基礎。電子商務通過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實現。分為企業間電子商務(BtoB)和企業對消費者(BtoC)的電子商務等。
『叄』 什麼是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是以信息網路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也可理解為在互聯網、企業內部網和增值網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的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路化、信息化;以互聯網為媒介的商業行為均屬於電子商務的范疇。
電子商務可提供網上交易和管理等全過程的服務。因此,它具有廣告宣傳、咨詢洽談、網上定購、網上支付、電子賬戶、服務傳遞、意見征詢、交易管理等各項功能。
1、廣告宣傳
電子商務可憑借企業的Web伺服器和客戶的瀏覽,在Internet上發布各類商業信息。客戶可藉助網上的檢索工具迅速地找到所需商品信息,而商家可利用網上主頁和電子郵件在全球范圍內作廣告宣傳。與以往的各類廣告相比,網上的廣告成本最為低廉,而給顧客的信息量卻最為豐富。
2、咨詢洽談
電子商務可藉助非實時的電子郵件,新聞組和實時的討論組來了解市場和商品信息、洽談交易事務,如有進一步的需求,還可用網上的白板會議(Whiteboard Conference)來交流即時的圖形信息。網上的咨詢和洽談能超越人們面對面洽談的限制、提供多種方便的異地交談形式。
3、網上訂購
電子商務可藉助Web中的郵件交互傳送實現網上的訂購。網上的訂購通常都是在產品介紹的頁面上提供十分友好的訂購提示信息和訂購交互格式框。當客戶填完訂購單後,通常系統會回復確認信息單來保證訂購信息的收悉。訂購信息也可採用加密的方式使客戶和商家的商業信息不會泄漏。
4、網上支付
電子商務要成為一個完整的過程。網上支付是重要的環節。客戶和商家之間可採用信用卡賬號實施支付。在網上直接採用電子支付手段將可省略交易中很多人員的開銷。網上支付將需要更為可靠的信息傳輸安全性控制以防止欺騙、竊聽、冒用等非法行為。
5、電子賬戶
網上的支付必須有電子金融來支持,即銀行或信用卡公司及保險公司等金融單位要為金融服務提供網上操作的服務。而電子賬戶管理是其基本的組成部分。
信用卡號或銀行賬號都是電子賬戶的一種標志。而其可信度需配以必要技術措施來保證,如數字憑證、數字簽名、加密等,這些手段的應用提供了電子賬戶操作的安全性。
6、服務傳遞
對於已付了款的客戶應將其訂購的貨物盡快地傳遞到他們的手中。而有些貨物在本地,有些貨物在異地,電子郵件將能在網路中進行物流的調配。而最適合在網上直接傳遞的貨物是信息產品。如軟體、電子讀物、信息服務等。它能直接從電子倉庫中將貨物發到用戶端。
7、意見征詢
電子商務能十分方便地採用網頁上的「選擇」、「填空」等格式文件來收集用戶對銷售服務的反饋意見。這樣使企業的市場運營能形成一個封閉的迴路。客戶的反饋意見不僅能提高售後服務的水平,更使企業獲得改進產品、發現市場的商業機會。
8、交易管理
整個交易的管理將涉及人、財、物多個方面,企業和企業、企業和客戶及企業內部等各方面的協調和管理。因此,交易管理是涉及商務活動全過程的管理。電子商務的發展,將會提供一個良好的交易管理的網路環境及多種多樣的應用服務系統。這樣,能保障電子商務獲得更廣泛的應用。
(3)電子商務法概論小抄擴展閱讀:
電子商務領域監管立法進程再提速。《電子商務法(草案)》第二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二審稿進一步強化了電商平台對假冒偽劣產品的監督責任,並擬明確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虛假宣傳、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侵害消費者知情權。
這意味著,今後電子商務經營者「刷單」、「刷信譽」等行為或被禁止。
在業內看來,進一步細化後的草案將有效推動網路空間秩序管理,將禁止刷單等規則列入草案中,也使得未來電商規范管理有法可依。
1、平台承擔連帶責任
具體來說,草案擬規定,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平台內經營者侵犯知識產權的,應當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終止交易和服務等必要措施;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
而原版草案則規定,電商平台「明知」平台內經營者侵犯知識產權的,應當依法採取刪除等必要措施,不難看出,二審稿進一步加強了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從「明知」到「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表述變化,對電商平台經營者治理假貨提出了更明確、更嚴格的要求,通過強化電商平台對侵權假冒行為的責任,體現了立法對知識產權的進一步保護。
而為進一步強化電子商務經營者特別是平台經營者的義務規范,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草案二審稿擬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按照承諾或與消費者約定的方式、時限向消費者交付商品或服務,並承擔商品運輸中的風險和責任;
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對標記為自營業務的商品交易或服務交易依法承擔商品銷售者或服務提供者的責任。
針對「刷單」、「刷信譽」等不良之風,草案擬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虛假宣傳、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侵害消費者知情權。
2、填補監管漏洞
草案二審稿對電子商務經營者刷單、刷信譽行為做出嚴令禁止後,可以預計,這將大幅度減少當前行業內暗藏的刷單亂象。
一名刷單手一天只要刷不足20單就可獲得100元左右的回報,如果能夠拉攏到其他單手入群,可獲取的收益會更高。甚至在平台商家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行業內傳出了「不刷單等死」的理論。
刷單灰黑產業猶如行業毒瘤,雖然平台打擊刷單一直處於高壓態勢,但隱蔽的刷單產業鏈利用平台沒有執法權的無奈,依然吸附於電商平台之上。
而草案二審稿中有關明確電商平台連帶責任的內容,則進一步對電商平台打擊假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實際上,強化電商平台知產保護,也就是通俗意義上堅持正品品牌、打擊假貨的問題上,一直是電商行業發展中老生常談的話題。
京東全球購因平台上有第三方商家銷售假「Tiger虎牌」保溫杯而陷入輿論風波,盡管事後京東拿出證據表明,集團與正品虎牌的授權合作早於2014年就已經展開,但第三方商家的售假行為仍不能徹底打消社會各界的疑慮。
3、政策仍存細化空間
目前仍處審議階段的電子商務法距正式出台尚有一段時日,各界對法案進一步細化也抱有較高期望。電子商務法草案的進一步細化顯然將進一步推動我國網路空間的秩序管理。
除了將禁止刷單的行為增加在草案中,後續還需要考慮如何對刷單處罰措施進行細化,但考慮到互聯網行業所存在的特性,草案內容的細化乃至落地實施仍需要經歷一段持續推進的過程。
而在假貨治理方面,如果說原草案中對電商平台承擔連帶責任的限定條件是平台存在主觀放縱,在草案二審稿中的表述則意味著,電商平台需要進一步做到在商家審批、入駐環節的審核強化,甚至對於一些消費者在評論中提到的售假線索也要做出相應的線索追蹤。
今後電子商務法應增加媒體購物的相關內容,網路購物與電視購物、電話購物、廣播購物、報紙購物相結合的模式大量存在,電子商務的發展呈現出一種全渠道趨勢,此外,現在流行的一些網路直播以及相關經濟行為,也採取攝像和錄像的方式向消費者呈現,這與傳統電視媒體並無二致。
『肆』 請簡述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電子商務法草案由全國人大財經委主持,立法效力層次非常高,也是想為我國電子版商務的發展奠定一個權基本的法律框架,所以立法涉及的面很廣。
涉及電子商務經營主體、經營行為、合同、快遞物流、電子支付等,以及電子商務發展中比較典型的問題,都做了比較明確具體的規定,想為電子商務健康發展奠定法律框架,因為不能依賴一個部委,視角上就要求更加協調。
(4)電子商務法概論小抄擴展閱讀
立法背景:
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7.85萬億元,同比增長30.8%;網路零售額超過1.3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3%;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直接從業人員超過200萬人,間接帶動就業人數超過1500萬人。
根據有關部門和專家分析預測,到「十二五」末,中國網民總數將達7億人,電子商務交易額、網路零售交易額將分別增長至18萬億和3萬億元以上,中國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電子商務產業將成為最具發展潛力、最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
『伍』 電子商務概述
電子商來務是以信息網路自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也可理解為在互聯網(Internet)、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增值網(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的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路化、信息化。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網際網路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瀏覽器/伺服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各國政府、學者、企業界人士根據自己所處的地位和對電子商務參與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給出了許多不同的定義。電子商務分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O2O等。
『陸』 簡述我國電子商務立法的基本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立法的基本原則有以下幾點:
1、協調性原則,電子商務立法應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的立法經驗,與國際立法相互協調,使立法最人限度地與國際接軌,避免因過分強調國家立法權和國情而阻礙電子商務的發展;
2、超前性原則,電子商務的進行離不開有關技術的支持;
3、兼容性原則,兼容性原則指電子商務立法要與過去的、現在的和將來可能出現的技術手段、技術標准相兼容;
4、安全原則,是指電子商務立法應充分考慮電子商務對交易安全的需要;
5、鼓勵促進原則,2l世紀是網路與電子商務的時代,電子商務將在經濟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第三條
國家鼓勵發展電子商務新業態,創新商業模式,促進電子商務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推進電子商務誠信體系建設,營造有利於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構建開放型經濟方面的重要作用。
『柒』 誰有電子商務法概論試題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我國首次承認傳真、電子郵件等數據電文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規是( C )
A.《電子簽名法》 B.《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C.《合同法》 D.《電子簽章條例》
2.將我國互聯網服務商分為經營性和非經營性兩類分別加以規范的法規是( B )
A.《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B.《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C.《電信條例》
D.《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
3.國家對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實行( D )
A.備案制度 B.登記制度
C.注冊制度 D.許可制度
4.我國域名注冊實行的原則是( B )
A.優先注冊 B.先申請先注冊
C.商標注冊 D.自動注冊
5.在非自願的基礎上,做出的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是一種( B )
A.基於錯誤認識的意思表示不真實 B.主觀原因的意思表示不真實
C.基於誤解認識的意思表示不真實 D.客觀原因的意思表示不真實
6.採用技術特定型立法模式制定的電子簽名法是( B )
A.新加坡《電子交易法》 B.美國猶他州《數字簽名法》
C.聯合國《電子商務示範法》 D.歐盟《電子簽名共同框架指令》
7.下列不屬於電子認證服務的監管模式的是( C )
A.強制性許可制度 B.非強制性許可制
C.注冊制度 D.行業自律
8.目前已被主要發達國家作為差額結算制度共同的最低標准,廣泛應用於差額資金結算風險管理的是(C )
A.《巴塞爾協議》 B.E條例
C.Lamfalussy標准 D.《電子資金劃撥法》
9.《電子資金劃撥法》和E條例中對卡類存取工具的發行的規定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 C )
A.知情權 B.選擇權
C.財產安全權 D.隱私權
10.《統一商法典》第4A編規定的解決支付命令的認證與欺詐損失的分擔問題的機制稱為( C )
A.安全程序 B.分擔機制
C.認證程序 D.監測機制
11.下列不屬於電子商務對現行稅法基本要素產生影響的是( B )
A.納稅主體難以確認 B.征稅客體定性無明確法律依據
C.納稅期限容易界定 D.納稅地點確認原則適用困難
12.下列不構成常設機構的伺服器的是( C )
A.既提供信息,又接受訂貨的伺服器
B.既提供信息、接受訂貨,又提供信息化、數字化商品的伺服器
C.既提供廣告,又接受訂貨的伺服器
D.只作為廣告或者提供信息的伺服器
13.對於國內產品實行產銷地征稅原則,而對於進出口產品實行消費地原則的稅種是( A )
A.增值稅 B.營業稅
C.消費稅 D.所得稅
14.下列不屬於加快實施電子征稅,完善稅收征管制度的提議是( D )
A.建立網路稅收系統 B.建立一套完善綜合的電子賬簿系統
C.免除銀行扣繳義務 D.建立完善稅務稽查電子系統
???15.下列不屬於隱性廣告表現形式的是( )
A.網路新聞廣告 B.BBS廣告
C.搜索廣告 D.全屏廣告
??? 16.在網路廣告中,雖不能等同於但類似於普通的電信業者,一般不應視為廣告相關主體的是( D )
A.ICP B.IAP
C.IPP D.ICT
???17.公安機關依法行使對某個公民的調查權而對個人數據進行調閱、摘錄或復制,屬於個人數據的( )
A.間接使用 B.直接使用
C.反饋使用 D.外部使用
18.將行業自律與立法規制相結合的網路隱私權保護模式是( D )
A.技術保護模式 B.網路中介隱私認證服務
C.建設性行業指引 D.安全港模式
19.對資料庫除採取著作權保護外,還提供「特殊權利」保護的國家(地區)是( D )
A.歐盟 B.美國
C.日本 D.中國
20.水災、火災是造成計算機網路安全隱患的( A )
A.自然因素 B.人為因素
C.過失行為 D.故意侵害
21.根據《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第15條規定,對計算機病毒和危害公共安全的其它有害數據的防治研究工作進行歸口管理的部門是( B )
A.信息產業部 B.科技部
C.公安部 D.中國科學院
22.我國刑法第285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處以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期限是( D )
A.1年以下 B.2年以下
C.3年以下 D.5年以下
23.世界上第一個互聯網路應用與行為規范是德國1997年頒布的( B )
A.《數據保護法》 B.《多媒體法》
C.《計算機欺詐法》 D.《信息技術法》
24.下列不屬於證據特徵的是( D )
A.客觀性 B.關聯性
C.合法性 D.便利性
25.ODR機制應當公開其處理爭端的流程和調解的規則,使電子商務業者與消費者能夠了解其運作,這是要滿足ODR的( A )
A.透明度 B.平等對待機制
C.獨立性 D.對抗程序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6.電子商務法的基本框架應當由《電子商務法》與配套的法律規范構成,配套法律規范大致包括( ABCDE )
A.電子商務經營法律規范 B.電子合同法律規范
C.電子簽名法律規范 D.安全認證法律規范
E.電子支付法律規則
27.支付命令錯誤包括( BCD )
A.支付命令的傳輸錯誤 B.支付命令表述錯誤
C.支付命令的錯誤執行 D.錯誤的支付命令
E.支付命令的認證錯誤
28.網路中介服務提供者(ISP)的義務有( AD E )
A.事先審查義務 B.事後審查義務
C.事先控制義務 D.事後控制義務
E.協助調查義務
29.網路個人信息資料的使用行為按使用方式可分為( CDE )
A.直接使用 B.間接使用
C.內部使用 D.外部使用
E.反饋使用
???30.網路合同糾紛的司法管轄原則主要有( AC D )
A.約定優先於法定原則 B.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轄原則
C.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原則 D.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原則
E.侵權行為地法院管轄原則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是指交易當事人和參與人利用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等等現代信息技術(互連網)所進行的各類貿易活動.包括商務貿易,服務貿易,知識產權貿易等.
32.直接侵權責任
33.隱私權
34.埋置鏈
35.司法管轄權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36.簡述注冊域名時應當特別注意的條款。
37.簡述電子貨幣的法律性質。
38.簡述我國反垃圾郵件立法現狀。
39.簡述用著作權方式保護資料庫的主要缺陷。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0.試述我國《合同法》對電子合同成立時間和地點的相關規定。1999年成立
41.試述電子認證機構的法律責任分擔和免責事由。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10分)
42. 2006年1月,李某結識了女孩周某。同年8月27日,周某發手機簡訊給李某,向他借錢應急,簡訊中說「我需要5000元,剛回北京做了眼睛手術,不能出門,你直接把錢匯到我卡里」。李某隨即將錢匯給了周某,一個多星期後,李某再次接到周某的簡訊,又借給了周某6000元。因都是簡訊來往,兩次匯款李某都沒有索要借據,此後,因周某一直沒有提過還款的事,而且又再次向李某借款,李某產生了警惕,於是向周某催要欠款。但一直索要未果,於是起訴至北京市海淀區法院,要求周某歸還其11000元錢,並提交了銀行匯款單存單兩張。但周某卻稱這是李某歸還以前欠她的欠款。
為此,在庭審中,李某向法院提交的證據中,除了提供銀行匯款單存單兩張外,還提交了自己使用的號碼為「1381166××××」的三星手機一部,記載了部分簡訊息內容。如「2006年8月27日15∶05,那就借點資金援助吧」,「2006年8月27日15∶13,我需要5000元,剛回北京做了眼睛手術,不能出門,你直接把錢匯到我卡里」等周某發來的18條簡訊內容。
『捌』 電子商務需要掌握哪些知識
電子商務其實非常簡單!你是讓那些文人給學術化了!要不就顯示不出他們有學問!電子商務其實沒有任何神秘的,你只要會操作電腦。了解電子商務平台提供商的各種發布功能。就足夠了!最核心的關鍵你還是要認識你所從事的行業各種產品性能為主!電子商務簡單你理解為信息的傳遞利用了網路。物流呢你也理解為是信息的傳遞就可以了!關於網上支付,那就更簡單了。你給一個客戶匯款以前你是到銀行營業廳排隊填單。現在你在你的電腦上直接代替了櫃台里頭的小姐工作了!
電子商務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他並不神秘!回到你的問題上呢?我感覺你最好還是學好你的行業知識。那才是關鍵。
網頁三劍客.Visual FoxPro.計算機應用基礎.電子商務概論.市場營銷.網路營銷.網頁規劃與網頁設計.網站設計與管理.電子商務英語.商務法規.公司理財.基礎會計學. 公共關系學.供應鏈管理.物流基礎.商品學.國際貿易.管理學原理.經濟學.市場調研與預測.經濟法.計算機文化基礎.計算機網路基礎.C語言.java語言.資料庫技術.網路技術.市場信息學、電子商務安全技術、電子商務案例、電子貨幣與網上銀行、客戶關系管理.電子商務系統設計.網路安全與病毒防範.消費心理學.管理信息系統.保險學基礎.
電子商務人才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
『玖』 電子商務法律法規的內容簡介
中國電子商務法律網創立於2000年7月,是我國第一家專業的電子商務法律網站。宗旨就是-"中國電子商務的法律專家"。 中國電子商務法律網擁有深厚的電子商務政策法律立法、研究和實務的背景及資源,定位全面、深刻、及時、權威地關注中國電子商務的政策、立法、司法、行政與實務,經歷了多年來電子商務的風雨飄搖,在各級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和眾多用戶的支持下,不斷得到發展壯大。
提供的信息
中國電子商務法律網主要側重於提供三大類的信息:
第一類是電子商務與網路領域關繫到政策法律的最新動態,以動態、案例、法律法規和立法動態為主,力求及時、准確、精煉,並保持一定的翻譯的新聞,盡量做到與國際同步。
第二類是經過精心編輯的信息,如熱點專題、法規查詢、案例查詢、合同範本、登記許可實務等,力求為產業界提供可指導實際操作的有價值的信息。
第三類是原創的信息,這些信息將集中於該領域的焦點問題進行深度分析、判斷、比較和研討。"電子簽名法專欄"、"案件追蹤"、"法律博客"、"應用研究"、"電子商務法律在線咨詢"、"電子商務欺詐信息舉報中心"、"電子商務糾紛在線調解"等都是特色專欄,在熱點專題中,還有"網路鏈接"、"網路下載"、"電子證據"、"電子支付"、"網路游戲"、"ICP登記"等熱點內容。
在涉及范圍上,電子商務與網路的政策法律問題是核心內容。除此之外,與其密切關聯的IT領域的政策法律問題(如計算機軟體、硬體、集成電路領域等)、電子政務與信息化的政策法律問題、電信領域的政策法律問題及相應的知識產權問題等,也是關注的主題。
《電子商務法律》於 2004年01月01日出版。共分五編十五章,分別就電子商務法律概論、電子商務相關節點的法律制度、有關電子商務企業法律制度等五方面進行論述。
《電子商務法律》共分五編十五章,分別就電子商務法律概論、電子商務相關節點的法律制度、有關電子商務企業法律制度等五方面進行論述。
第一編 電子商務法律概論
第一章 電子商務法律概論
第一節 電子商務法律概貌
第二節 網路法律概貌
第三節 計算機法律概貌
第二章 電子商務與網路立法概論
第一節 美國電子商務與網路立法概述
第二節 聯合國及有關國際組織電子商務與網路立法概述
第三節 其他國家(地區)電子商務與網路立法簡介
第四節 我國電子商務與網路立法概論
第二編 電子商務相關節點的法律制度
第三章 網站規范管理
第一節 網站名稱注冊規范管理
第二節 經營性網站備案登記規范管理
第三節 網站案例評析
第四章 域名規范管理
第一節 互聯網(中文)域名規范管理
第二節 中國互聯網路域名注冊規范管理
第三節 域名爭議解決辦法
第四節 域名爭議解決程序
第五節 NSI域名爭議政策
第六節 域名案例評析
第五章 電子信箱(電子郵件)規范管理
第一節 電子郵件發送商業信息行為規范
第二節 垃圾郵件處理、反垃圾郵件和拒收垃圾郵件指南
第三節 美國1997年版電子郵件保護法
第四節 美國電子郵件使用者保護法案
第五節 電子郵箱(電子郵件)侵權案例評析
第三編 有關電子商務企業法律制度
第六章 互聯網信息服務企業規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