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部队优秀士兵提干政策条件有哪些
① 基本素质。政治立场坚定,军事素质过硬,文化基础扎实,有发展潜力,志愿献身国防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或者入党积极分子。
② 学历要求。大学本科毕业的,主要是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招生办公室第一批、第二批统一录取且取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含毕业学年入伍,服役期间取得学历和学位的);也可以是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经省招生办公室本科第三批录取、取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以下简称三本)且服役期间表现特别优秀的毕业生。
③ 专业要求。男大学毕业生士兵提干推荐对象专业不限。女大学毕业生士兵提干推荐对象主要是理工类以及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类,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其中,非理工类专业入伍、从事通信专业的女大学生士兵且通信专业分业科目考核成绩达到良好以上的,可以纳入通信类专业选拔范围。
④ 入伍时间。截止6月30日,入伍1年半以上(服役期间取得学历和学位的应当入伍2年以上),且在推荐的旅(团)级单位工作半年以上。
⑤ 现实表现。被评为优秀士兵或者被旅(团)级以上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三本毕业的还应当担任班长(副班长),或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或被旅(团)级以上单位评为军事训练标兵。
⑥ 年龄。本科毕业的年龄不超过26周岁。其中,获得二等功以上奖励的,被树为重大典型、表彰为英模人物的,驻国家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部队且为少数民族的,年龄可以放宽1岁。
⑦ 身体心理。身体和心理健康,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和心理测试标准。
B. 关于孟祥兵事迹的政治小论文
孟祥斌,男,汉族,我县刘桥乡人,1979年4月出生,1997年12月入伍,2002年6月入党,本科文化。生前系解放军某部机要科连职参谋,中尉军衔。
11月30日,一女青年在浙江金华市通济桥轻生跳江,带着妻子和3岁女儿路过的孟祥斌同志见状,迅速跳入江中,用尽所有气力将女青年推上救助船获救,他却因在冰冷的水下时间过长,体力不支,沉入江中,献出了年仅28岁的生命。孟祥斌同志牺牲后被所在部队追认为革命烈士,被金华市授予“见义勇为勇士”称号。孟祥斌同志用生命实践了自己在党旗下“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庄严誓言,用英雄壮举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和革命军人的赤胆忠心,用宝贵青春诠释了人生大爱与生命的价值。在孟祥斌同志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齐河人民的崇高品格和精神。孟祥斌同志是齐河60万人民中的优秀代表。
为弘扬孟祥斌同志崇高品德和高尚精神,推进全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进程,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向孟祥斌同志学习活动。
向孟祥斌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孟祥斌同志的英勇举动,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他长期加强个人修养、一贯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精神在关键时刻的必然体现。在他人生命遇到危险的紧急关头,他不避艰险,不计个人得失,挺身而出,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次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没有丝毫犹豫,竭力营救落水女青年,献出了年轻生命,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英雄赞歌。全县党员干部群众要像他那样,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对危险,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维护群众利益。
向孟祥斌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祥斌同志从小受到淳朴的家风熏陶,不论是在家乡还是在部队,都踏实肯干,热心助人,关心同学,帮助战友。他家庭负担很重,经济捉襟见肘,却一次次向困难战友慷慨资助;战友家人有病,他带头捐款救助;他热心公益事业,经常为失学儿童捐款捐物;他多次在地方和部队无偿献血;他还把火车卧铺让给年老体弱的老大爷,等等。在邻里和朋友中、在战友和群众中受到了一致好评。他这种品德源于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是道德的净化、思想的升华。全县党员干部群众要像他那样,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良好风尚。
向孟祥斌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孟祥斌同志从小勤于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上学期间,平常很少外出,集中精力学习;到部队后,他加班加点,潜心钻研业务,入伍第一年就获得嘉奖2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先后两次进入军校深造,练就了过硬的技术本领,成为业务骨干。面对父母多病、妻子下岗等困难,他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用出色的工作表达着对家庭的全部真爱。全县党员干部群众要像他那样,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自强不息,拼搏奋斗,脚踏实地,坚忍不拔,艰苦创业,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向孟祥斌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爱岗敬业、公而忘私的良好职业道德。他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尤其是在训练和工作上,自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为完成好综合演练任务,祖母去世,他没有回齐河看一眼;为不失去难得的一次实战演习的机会,他远赴西北大漠,没有陪着临产的妻子,等等。全县党员干部群众要像他那样,干一行、爱一行,严格要求自己,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向孟祥斌同志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通过积极开展向孟祥斌同志学习活动,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向孟祥斌同志的学习活动。要把开展向孟祥斌同志学习活动与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与学习其他先进人物结合起来,与立足本职、奋发有为、推进工作结合起来,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闻单位要密切配合,宣传英雄事迹,营造良好氛围。要通过开展学习活动,努力倡导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为实现“争当全市发展排头兵、跨入全省30强”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C. 我们单位是武警部队守卫勤务,现在要搞大练兵宣传标语,,最好是对称押韵的,请大家帮忙想想
认清形势、保持警惕、不辱使命!
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政治合格 军事过硬 作分优良 纪律严明 保障有力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
革命战士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 新兵蛋子,老兵蛋子,都有胆子
严肃 活泼 团结 紧张
在岗一分钟,奉献60秒!把驻地为故乡,视人民为父母! 认清形势,保持警惕,不辱使命!
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首站用我,用我必胜
科技大练兵,一切为打赢!
当兵不习武 不算尽义务 武艺练不精 不算合格兵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
有了困难我们克服困难,没有困难我们创造困难!
行事如风,纪律至首!
爱我军营,爱我中华!
坚决完成任务!
执勤就是战斗 哨位就是战场
速度要快、姿势要低、敌情观念要强
疾如电,快如风,猛如虎,来无影,去无踪,
队兴吾荣,队衰吾耻!
陆地猛虎,海上蛟龙,空中雄鹰
政治合格 军事过硬 作风优良 纪律严明 保障有力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坚决歼灭一切来犯之敌
为人民服务 驻港部队“爱祖国、爱香港”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无形战线,无名英雄,无私奉献,无尚光荣
紧贴实战 突出对抗 从难从严 科技兴训
科技大练兵,一切为打赢!
哨位就是战场 执勤就是战斗
铁的纪律,铁的连队,铁的作风,铁的素质
养兵千日 用兵千日
发扬红军传统 锻造精锐之师
光荣退伍,文明返乡
扬我军威 铸我军魂 筑钢铁长城
用知识武装头脑 科技练兵谋打赢
扎扎实实打基础。扎根山沟做奉献
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见红旗就扛,见荣誉就让
加强战备,准备打仗
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
亏了我一人,幸福十亿人。
祖国安宁我光荣,人民富裕我幸福。
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一步生。
头破血流不投降,只用坚持干到底,总有一天见太阳。
枪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
争创先进连队,争当优秀士兵。
人在苦中练,刀在石上磨。
建设信息化部队,打赢信息化战争
D. 儿子当兵评优秀士兵了怎么发朋友圈
尽量不要发,如果有人拿这点去部队报告的话,最低一个警告处分,部队不知道也就那么样了,知道的话,算是泄露军人身份
E. 石狮市见义勇为许清满
许清满的父母十分尊崇儒家文化。许清满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和影响,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一言一行都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上学、当兵还是后来参加工作、创业打拼,他都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购买大量书籍,认真钻研,刻苦学习历史和文化知识。他认为,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华夏子孙,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而自己应该做的是,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和钻研,用传统文化、先贤经典指导自己的言行,沿着正确的人生轨道奋勇向前;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广泛宣传,留住文化的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许清满以实际行动,为促进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自幼酷爱武术,在部队时又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有一身擒拿格斗本领。也因如此,他养成了一个习惯:爱管闲事。他爱管的闲事是普通人不爱管甚至避之而不及的正义事。20多年前,早在部队当兵时,许清满不仅政治合格,军事过硬,而且多次面对邪恶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保护弱者,经常受到上级部门的表扬。多年来,他单枪匹马主动出击和参与公安机关开展反扒统一行动,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因此获得部队和社会的肯定和赞扬,先后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等。
F.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事例
善事好做难一贯
人,生活在社会上,做一件两件好事,并不难,只要遵循社会性道德,常常就在有意无意之间,做了好事。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是毛泽东主席一九四〇年为吴玉章先生六十寿辰所写“祝词”的开头,确实是“人情练达”之谈。
一个人,若要自觉地一直、一生做好事,做好人,坚决不做坏事,那就必须努力修养和实践“宗教性道德”。
不过,世间事,不能一概而论。所谓社会性道德和宗教性道德之间,也并没有截然的界限。
比如,湖南湘潭市某旅行社的导游小姐文花枝,年轻轻的就表现出了实践宗教性道德的高尚光辉。
二十三岁的文花枝导游,二〇〇五年八月带旅游团去延安,所乘旅游客车在陕西境内遭遇重大车祸,她也身负重伤;救援人员来抢救,要救出本来就靠近车门的她,她却声明:“我是导游,请先救游客!”最后救出她,延误了救治良机,导致她左腿只能被高位截肢。
遭遇车祸,作为导游的她,没有半点责任。如果她没有身负重伤,那么,抢救游客,既是她的职责,也是职业道德(社会性道德之一)对她的要求。但是,当她身负重伤,承受着剧烈疼痛的时候,救援人员来救治她,她若不开口、不吱声,让人救出她送去医治,她也并没有渎职,并没有违背任何社会性道德啊。谁能处罚她,谁能指责她?
可是,在这关键时刻,她毅然地不顾自己正在遭受的伤痛,不顾及自己安危,而仍然把模范地遵循职业道德放在首要!文花枝小姐,这时还很可能并不知道什么社会性道德、宗教性道德;她很可能以为自己的英雄行为还是在遵循职业道德。但是,我认为,在这时刻,她所实践的,就正是宗教性道德;是从模范地遵循职业道德升华到了宗教性道德。
宗教性道德和社会性道德这一对范畴,是李泽厚先生提出来的,他已经作了学术性说明(注①)。我作通俗理解:宗教性道德,就是遇到事情要处理时,先想别人、集体、国家、人类,很少考虑和顾及自己,最高峰是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修养途径,可以自己实践,却不能用来强制要求他人。社会性道德,就是在生活中社会上,既为自己打算,也替别人着想,遵守法规纪律、乡规民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文花枝的英雄事例,又印证了我的猜想:“人特别注重和讲究纯粹道德的时期,是十二三岁开始到十八九岁,接受了良好的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孩子”(注②)。文花枝从家庭和学校,肯定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是好闺女、好学生;进旅行社工作,那导游职责、职业道德,她也全盘认真地学习好。人生旅途,她起步还不久,还没有受过重大挫折,没有接触过多少丑恶现实,也就还没有过多地去考虑过个人利益。于是,在车祸伤人的关键时刻,她才能把诚实守信、游客第一、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发挥到顶点;而社会性道德发挥到顶点,当然也就进入到了宗教性道德领域。
据说,做了左腿高位截肢手术后,文花枝不抱怨,不消沉,甚至笑谈“装上假肢,还要当导游”。这种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确实值得我们崇敬、学习。
学习文花枝,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很容易地,就联系上了“学习雷锋好榜样”。
学习雷锋,先人后己,助人为乐,曾经风靡全中国。最近几年,好像没怎么大提了。
这也就令我联系:最近,网上各大中文论坛,流传一个热帖:“退伍军人执着学雷锋,五次被送进精神病院”。
退伍军人徐克斌,是重庆市开县人。他参军到西藏,服役十年,当了八年养猪兵;四次荣立三等功,被评为优秀士兵等。军报记者一篇宣传他学雷锋事迹的新闻报导,《雪域赤子——记西藏军区某工兵团优秀共产党员徐克斌》,曾经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称赞他是“学雷锋标兵”。
徐克斌退伍回到家乡,决心继续学雷锋。应聘到本地的中学去担任门卫保安工作,他向学生们讲述自己学雷锋的事迹,学生们像对待英雄一样崇拜他;有位中学副校长这样肯定徐克斌:“他当保安的时候,对我们学校校风有很大帮助。”
可他当过三所中学的门卫,都被学校解聘。为什么呢?
比如,其中一所中学,开始,校长多次在教职工会上表扬徐克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并给了他聘用人员的最高奖金。徐克斌三次到学校政教处捐款资助贫困学生,金额共一千一百元。最后一次五百元,学校不敢接受了。他们算了一笔账,徐克斌捐赠出来的差不多是他所得工资的两倍。他们又发现,徐克斌在商店购买日常用品已经是在赊账。校长和老师们有共识:“学校提倡学雷锋,但是不提倡走极端。”
还有其它:有的教师有时上衣不扣纽扣,徐克斌就干涉、批评:“老师请你过来。请你为人师表,做老师要起带头作用。”这一类事情经常发生,搞得教师们都有点儿“怕”他。
教师们认为:“一个人想当英雄,可以理解;但是,这个英雄脱离了这个社会的现实,他的行为已经完全超出了实际。他完全变成了一个符号,一种完美主义。”
引述至此,我来稍作小结:徐克斌捐赠出来的钱比他工资收入还多,他并非家财亿万的富翁,他怎么生活?他在商店购买日常用品已经是在赊账,他将怎么归还欠款?他有妻子孩子,他不拿钱抚养,他那未成年的孩子怎么生活?教师偶尔没扣好上衣纽扣,甚至有意披着上衣,这一类生活小事,并没有违反学校纪律规章;徐克斌对此有意见,可以在教职工大会上提出看法,提请讨论;他却直接当面指责教师,人家怎么接受得了。
也就是说,徐克斌坚持实践他那种过头的宗教性道德,已经到了不顾家人,不顾自己的程度;不但如此,他还试图用宗教性道德要求别人,轻率地当面指责别人。
我同情徐克斌。我认为徐克斌是个好人,但却是个认识上、心理上有一点儿毛病、没有能够“与时俱进”的好人。
徐克斌所在地方,对待徐克斌,从网上的报导来看,应该说是比较好的。第一,他随口批评辱骂地方官员,并没有人和他较真、整治他;第二,他进精神病院,是治病,他自己主动吃药,出来也自由,没有谁要怎么样他;第三,仍然有企业愿意聘请他去做门卫,只是他自己想到学校,“宣传和弘扬雷锋精神”,而不愿意去企业;第四,地方上有人说他是“疯子”,因为他已经五次进精神病院了,但是也仍然有人夸他是“活雷锋”。
徐克斌学雷锋,自己却要进精神病院治疗;从这个事例,我痛切地感到:我曾经提出“应该承认‘爱有差等’”,“伦理道德要求应该分层次”,“好人难做,要做好人”等观点(注③),确实有必要。
“爱有差等”,是孔孟儒家提出来的伦理准则;从现代说,大约指的是:父母夫妻子女为一等,兄弟姐妹为一等,亲戚朋友,同事邻居为一等,如此类推;人伦之爱,从父母夫妻子女往下,依次递减。那种主张不分等次,一视同仁地“兼爱”、“博爱”,属于过头的宗教性道德,事实上做不到。如果大肆宣传这样的“兼爱”、“博爱”,实际将会造成人的痛苦、虚伪。
伦理道德要求分层次,是采用李泽厚先生区分社会性道德和宗教性道德的理论,我以为:义务教育、社会宣传,重点应该放在社会性道德,因为社会性道德才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应该人人遵守。而宗教性道德,主要是社会精英人物自觉去实践,不宜大规模提倡,更不能强制推行。比如,在“公交车”上“让座”问题:公交车应该设立老弱病残和孕妇专用座位,那座位空着时常人可以坐,但是若有老弱病残人和孕妇上车,那常人就应该马上让座,否则即是违背了社会性道德,乘务员有权力叫他让座。而若常人是坐的一般座位,那么,让不让座,就应该有他的完全自由。他让座,是他“做好事”,小小地实践了一次宗教性道德。他不让座,是他坚持享受自己买票乘车应该坐的权利,他并没有做错任何事,他可以理直气壮;任何人都没有权力、没有资格批评指责他。
好人难做,要做好人,这说的是:坚持做好人,就要准备——常常要自己吃亏,被人误解,受人侮辱,甚至遭到打击、伤害!做好人需要付出巨大“成本”,可是,坚持做好人,能够自我实现;至少,懂得这个道理以后,做好人,能够心安理得。
徐克斌如果认识到了这些,心理上也做好了相应准备;他,学雷锋,做好事,做好人,就会量力而行,应该也就不会弄到要进精神病院吃药治疗了。
具体地说,他的工资收入,应该先保证自己和妻儿的基本温饱,不要弄到自己买日常用品还要赊帐;有所节余,再去捐助贫苦人。他义务扫街、捡垃圾,可以默默地以身作则,一般不要去随口批评、得罪人。他可以坚持自己作风严谨;看到别人不拘生活小节,可以在“生活会”上提请讨论,希望纠正;而不要随时当面批评指责别人,造成过于“严肃、紧张”的气氛;地方上,平民百姓,毕竟不同于军队军人。
再一次表态:我衷心同情徐克斌。祝愿他尽快恢复身心健康。祝愿好人得好报,好人一生平安!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善事好做难一贯,不要紧;你不愿意实践宗教性道德,就可以不去追求这个一贯。
地方上,大家都遵循社会性道德,这地方就是天堂!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一辈子,只要能够基本遵循社会性道德,就已经是好人了。
那自觉实践宗教性道德的,毕竟只是很少数人。坚持实践宗教性道德,“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那样的人,更是极少,几乎是“稀有动物”呢;我这应该不是亵渎,而是幽默吧,呵呵。
参考资料:http://hi..com/gfjhnfgj/
G. 优秀士兵和宣传标兵你会选哪个为什么
优秀士兵:给个章、退伍档案里会放张表(优秀士兵表)、要你们政府好的话还会给几百块钱。
宣传标兵:不知是何物。
我觉得优秀士兵有意义。宣传标兵回地方顶个毛用。虽然优秀士兵也没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