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当今社会惩恶相对于扬善有什么优点
惩恶不一定就能扬善
扬善不一定就必须惩恶
要分情况来对待
惩恶主要是有一种威慑力,从心理上阻止一部分人去做坏事
扬善主要是一种引导的作用,是从心理上对大多数人鼓励
二者之一都不能对全部人类起作用,所以要相辅相成才能和谐社会
Ⅱ 普法宣传标语有哪些
1、加强法制宣传,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
2、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
4、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5、学法懂法,心明眼亮;不学不懂,迷失方向。
6、坚持依法行政,发奋建设法治政府;
7、加强农民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8、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9、开展普法教育,营造发展环境。
10、人生道路千万条,学法用法第1条。
11、知法铭心智,懂法正言行,守法创和谐。
1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守法律举步维艰。
13、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
14、人人学法用法,个个依法办事。
15、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Ⅲ 隐恶扬善与惩恶扬善什么区别二者的意思相同吗
隐恶扬善这个是道德方面。这个既可以是对别人,也可以是自己。难道自己就没有做错事的时候,所以隐恶扬善应该是对人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态度。惩恶扬善,在于如今法制社会,依法办事。惩恶,应该是执法部门,也就是说,除非制止正在发生的犯罪行为,惩恶要依法,要有执法权。二者的区别,个人认为是道德和法律的区别,而且这个恶,也是有区别的,是违背道德,还是违法。如果恶,严重到违法,也是不可以隐的。个人的看法,可能不成熟。
Ⅳ 扬善自省是什么意思
扬善 [yáng shàn]
[解释] 宣扬好人好事。
自省就是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是孔子提出的一种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
Ⅳ 惩恶和扬善,哪一个更重要
有句话叫不患寡而患不均,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惩恶会更重要,因为恶人它是影响社会秩序的,影响大家的这种生活状态的人而善良的人,即使他没有将这种行为宣传出去,只不过说他觉得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句话应验了,然后没有那么多人知道他做了好事,虽然会对他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的打击,但这并不会使他从一个好人向恶人转变。但是如果不去惩恶的话,也就说不去惩治相应的恶人就会对社会秩序造成很大的影响。
Ⅵ 扬善亦是善,扬恶亦是恶,
家训其三
意思
见到别人的善行要广泛赞扬、宣传,见到别人的恶行要尽量掩藏,不宣扬。他对我的事,也能如此做。就能养成和谐的社会氛围。
Ⅶ 善恶本事一体,那为什么还要弃恶扬善
有这样的一句哲学名言:“自以为人性本善的人,往往会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行事肆无忌惮。而认识到人性本恶的人反而会对自己的言行有所节制。”可见,不正确认识人性的善恶是多么可怕啊。我认为认识人性本恶,并不是我们的耻辱,而是更好的去完善自身的前提。因为人性本恶并不意味着人是罪恶的,而是欲望使然。所以人们要学习道德来抑制本恶的人性,扬善弃恶,成为善良的人。
Ⅷ 关于惩恶扬善的寓言故事
阿凡提的故事:
有一天,阿凡提骑着他心爱的小毛驴走在路上,他走到一个府上,看见有一群百姓们正被绳子拴在一根柱子上,阿凡提觉得非常奇怪,边想去问一问这些百姓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是有一群士兵却拦住了他,并且还问他:“你是谁,来这里干什么?”阿凡提自豪的说:“我是大名鼎鼎的阿凡提,看见这些百姓被绑在这里,这让我觉得非常奇怪,所以才过来看一看!”
其中有一个士兵听了他的话以后笑了两声,接着又说:“我们这里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接着那些士兵就走了,阿凡提心里便想“这些士兵都那么嚣张,他们的主子也一定不是什么好人,到晚上,我一定要看个究竟!”
到了晚上的时候,阿凡提悄悄地来到了府上,看见一个贪官正在用一个鞭子狠狠地抽着他们,阿凡提真是越看越生气,他准备明天捉弄一下这个贪官,到了早晨,阿凡提再次来到府上对着贪官说:“大人我听说你是这个镇上最受欢迎的人了所以我要给你一个奖励,那就是一袋金子!”
贪官一听说有金子心里马上暗喜起来,便问:“金子到底在哪里呢?”阿凡提接着说:“金子就在那棵最高的那颗龙树下面!”还没有等阿凡提说完,贪官就不见了踪影。可是,过了好几天贪官还是没有回来,最后有人在山上发现了贪官的尸体。
大家都知道是阿凡提救了他们,有人便问他是怎样制服贪官的,阿凡提自信的说:“那个贪官不是非常喜欢金钱吗,我就骗他说最高的那颗龙树底下有一袋金子,结果他果然中了我的圈套,其实龙树底下并没有金子,而是住在那里的一些毒蛇,毒蛇看见有人来便会攻击,这个贪官准时被蛇给咬了,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不过他这个样子也是自作自受,谁让他生前的时候害了这么多人呢,没有了他,大家就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正如阿凡提所说的那样大家的生活真的变得幸福起来,而且大家再也不受那些贪官的欺负了!
中国神话惩恶扬善代表——雷公电母的故事传说:
雷公电母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司闪电打雷的神。雷公是司雷之神,属阳,故称公,又称雷师,雷神。电母是司掌闪电之神,属阴,故称母,又称金光圣母,闪电娘娘。雷公司掌天庭雷电。雷公名始见《楚辞》,因雷为天庭阳气,故称“公”。
雷公长得像大力士,坦胸露腹,背上有两个翅膀,脸象红色的猴脸,足象鹰爪,左手执楔,右手持锥,身旁悬挂数鼓。击鼓即为轰雷。
《集说诠真》中所述:“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颤,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执槌,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连鼓五个,左右盘蹑一鼓,称曰雷公江天君。”
在天鼓山有与“九天应元雷神”相对应的天然石鼓,石楔以及雷击石,当地有很浓厚的雷公信仰。天鼓山,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旧屯满族乡,是乡域内的历史文化名山。
“天鼓山”,也称石鼓山,古砬子等,其主峰也叫小灵鹫峰,南天门。天鼓山是燕山,太行山脉支脉七老图山余脉。滦河水系绕山而过,形成了狭长的滦河谷地即是旧屯满族乡的主要区域,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形成了依山傍水的生态肌理。
天鼓山的自然资源与宗教人文有着很大的契合点,其中以“天鼓雷音”为其特质,佛道融合于一山,佛教的天鼓雷音王佛有座骑为名“普化”的大鹏鸟,与道教的九天应元普化天尊都是雷神的显现。在天鼓山有与之相关的石鼓,石橛,雷击石等自然景观,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
雷公电母之职,原来是管理雷电。但是自先秦两汉起,民众就赋予雷电以惩恶扬善的意义。认为雷公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击杀有罪之人,主持正义。《史记》的《殷本纪》称“武乙无道,暴雷震死”。
王充《论衡》的《雷虚》篇称「盛夏之时,雷电迅疾,击折树木,坏败室屋,时犯杀人」,“其犯杀人也,谓之阴过,饮食人以不洁净,天怒击而杀之。隆隆之声,天怒之音,若人之响嘘矣”。
其雷电都具有代天行道,惩罚阴过,震死暴雷的意思。道教继承中国古代对雷公电母的信仰。唐五代高道杜光庭在其编定的《道门科范大全集》的多种祈求雨雪的科仪中,都以雷公电母作为主要启请的神灵。
北宋以後的神霄派,清微派道士施行雷法,《道法会元》称雷法之基础是”气“,“道中之法者,静则交媾龙虎,动则叱吒雷霆”,而雷公作为主管雷霆的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即雷祖)的下属神灵,在施法中予以迎送,召唤,调遣和施雷等事。
在一些规模较大的道观和庙宇中,常有雷公电母的供奉。雷公神像作力士状,裸胸袒腹,背插双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巴长而锐,足如鹰爪。左手执锲,右手执锤,作欲击状。自顶至旁,环悬连鼓五个,左足盘蹑一鼓,世称雷公江天君。
电母之像则容如女,貌端雅,两手执镜,号曰电母秀天君。雷公神诞之日为六月二十四日。道教信徒一般只是在祈求雨雪时才奉祀雷公电母,专门奉祀的已不多见。但在道教大型斋醮仪礼中仍列有雷公电母之神位。
Ⅸ 高调行善和高调扬善的区别
行善可以分为个人行善和组织行善,其中部分会带有商业色彩,以商业为目的则会引起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评价。
扬善是宣扬好人好事。
所以,高调行善是行动,付出行动。而高调扬善只是宣传。报道。
先行善,才有扬善。
Ⅹ 中国惩恶扬善的小故事
惩恶扬善的故事
卢沟桥事变后,1937年冬,日本鬼子长驱直入,侵犯到黄河北岸。原土匪头子郑万刚立即投靠了日本人,摇身一变成了伪警备队头子。有日本人做靠山,郑万刚更加狂妄,经常领着他那帮土匪出身的二鬼子,到乡下派捐、收税、抢粮、抓人,无恶不作。这一天,郑万刚众匪徒在凤凰湾烧杀抢掠,把抢来的粮食、猪、羊、房木门窗等装了五大车,准备拉回鬼子据点。路过凤凰湾南岸梧桐树下时,突然黑压压一大片鸦雀从树上一起俯冲下来,直鹐匪徒脸部,霎时间,直叨的那帮二鬼子满脸鲜血,哭爹叫娘,丢弃大车,抱头鼠窜,只恨爹娘给少生了两根腿,一直逃回据点,再也不敢去凤凰湾了。
郑万刚的伪警备队在鬼子眼中是最不吃香的一支部队,日本人利用他们维持地方治安,却又瞧不起他们,拿他们当小菜吃。一来士兵乌七八糟,吊儿郎当;二来枪支也不好,不是汉阳造,就是套筒子,联合扫荡没有战斗力。为此郑万刚父子经常遭到日本小队长冈本的训斥,骂他们警备队是草包、饭桶,有一次还打了郑万刚儿子郑德轩十几个反正面耳光。因此郑氏父子十分不满和气恼,兵士也在地下工作者贺一信、胡连玉的秘密抗日宣传下,逐渐提高了觉悟,不愿再给鬼子卖命。最后在贺、胡两位同志的严密组织下,郑万刚率部弃暗投明,反正起义。八路军和抗日县长李聚五对郑氏父子给予极大的尊重和信任,表示热烈欢迎。把他们的部队命名为“黄河支队”,仍由郑氏父子指挥。从此这支部队活动在徒骇河两岸,抵抗鬼子的扫荡。
这一天,郑万刚父子带领的“黄河支队”与冈本的鬼子小分队遭遇,正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黄河支队”的战士拼命厮杀,鬼子步步紧逼。但“黄河支队”无论武器装备还是战略战术,哪是鬼子的对手啊!最后败退到凤凰湾梧桐树下,突然间一片大雾隔在“黄河支队”与鬼子之中间,像一道高墙,挡住了鬼子的视线,鬼子像没头的苍蝇东撞西撞,乱了阵脚,迷失了方向。这时埋伏在树上的那群鸦雀又俯冲下来,不过这次它们攻击的对象不是郑万刚父子率领的部队,而是凶恶的鬼子兵。那鬼子兵虽然头戴钢盔,武器装备精良,但丝毫逃脱不了鸟儿们的猛烈攻击。那鸟儿们统一战术,专鹐鬼子的眼珠。那群鬼子兵的眼珠都被鸟儿叨出来,鲜血直流,直疼得鬼哭狼嚎,满地打滚,想跑也找不着北了。这时“太阳出来照四方”,天晴雾散。“黄河支队”踅回头来,一阵砍杀,把冈本小队的鬼子兵全歼,只有因冈本戴着眼镜才保住了眼睛,躲过这一劫,逃回据点去了。鬼子们领教了凤凰湾、梧桐树的厉害,深知有神灵庇护这一方百姓,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至于后来在1943年日寇疯狂的“铁壁合围”扫荡中,郑万刚父子吓破了胆,对每天东跑西窜打游击,吃不好,睡不好的艰苦战斗生活忍受不了,错误地判断八路军又不行了,认为有奶就是娘,于是叛变投敌,又来坑害百姓,破坏抗日。不久郑氏父子双双被抗日县大队诱捕,枪杀在张保屯西河岔,喂了野狗,那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