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他是世界五大球王之一的中国人,看其到底是何许人也
1941年12月25日,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第二年春天,汪精卫为庆祝伪满州国建立十周年,下命令让伪南京政府外交部长褚民谊和宣传部长林柏生联名给香港一个名叫李惠堂的足球运动员致电,准备派专机接李惠堂和以他为代表的南华足球队到南京和满洲各地巡回表演,并邀请李惠堂在巡演结束之后留在南京主持体育政务,也就是要让他做伪政府主管体育的最高官员。
这个李惠堂是何许人也?为何得到汪精卫如此的赏识?
为了避开汪伪政权爪牙的追踪,李惠堂决定率领南华队去澳门访问,借此机会逃离香港,返回广东老家。一路上得到多方朋友相助,途经桂林时更是受到好友李济深的款待,离桂途中,他写了一首感怀诗,“世乱时虞历万难,今朝脱险向长安。桂林山水迎人笑,我正飘零意未宽。”
李惠堂终其一生获得过包括“亚洲球王”在内的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章。曾4次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并获足球冠军。1966年他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界足坛享有很高的威望。1976年在德意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二十世纪世界五大球王之一,与巴西贝利、德国弗朗茨·贝肯鲍尔、阿根廷阿尔弗雷多·迪·斯蒂法诺及匈牙利普斯卡什齐名。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者/不文
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❷ 有关于合肥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要求附上简单的介绍,历史上的,现代的人物均可
卫立煌(1897.2.16~1960.1.17),字俊如,抗日爱国将领,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汉族,安徽省合肥人。他被日军华北最高司令香月清司视为“支那虎将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二届人大代表,民革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等职。卫立煌1914年入湖南都督汤芗铭部学兵营,毕业后在上海参加“肇和”舰起义反对袁世凯。1915年到广州投粤军,由排长递升至旅长。后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镇压广州商团叛乱和东征陈炯明的作战,在孙中山先生广州国民政府担任警卫。1925年9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3师第9团团长。北伐战争时,入闽作......[详细]
包拯(999—1062),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详细]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汉族,安徽合肥人。淮军将领,洋务派骨干,台湾第一任巡抚,不但打退了法国舰队的进犯,而且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为台湾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道光十六年(1836)丙申生于安徽合肥西乡大潜山下之蟠龙墩,祖上世代以农为业,在兄弟中最小,排行老六。刘铭传幼年曾染天花,脸上留有“陷斑”,同乡人叫他“六麻子”或“幺麻子”。他的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父亲刘惠人称“刘老好”。有一次,有个偷伐刘家树木的贼被捉住,刘惠为了息事宁人,一边设宴款待捉贼者,一边偷偷放走了伐木贼。刘铭传的性格里却似乎没有多少父母的基因。据说他二目如电,说话嗓......[详细]
杨振宁,安徽省合肥市人。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则于70年代发展成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此外并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世界统一科学联合会讲师团名誉教授,世界本原统一科学院院士 年轻时的杨振宁,国际统一易学联合会讲师团名誉教授,世界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和理论物......[详细]
董完白(1901~1990),杨庙镇人,祖辈务农。9岁进本村私塾读书,11岁到陶家楼小学就读,20岁时经同盟会会员张树侯举荐,进寿县正阳甲种商校求学。后因家贫,不能按期缴足学膳费中途辍学。失学后,在自家设馆办学为父母分担生活拮据之忧。1924年,同乡李雨村奉孙中山之命从广东归来,在家乡组织“建国第五军”抗击驻皖军阀。董完白随即参加抗军阀斗争。他组织了500多人,几十支长短枪,投入“建国第五军”。同年与余亚农、郑绍臣领导的淮上自治军组成约3000人的队伍开赴霍山县攻打军阀“安武军”。因仓促组建的“建-”成员复杂且又未经训练,所到之处劫财掠色时有发生
孙祝华
孙祝华(1913~1987),长丰县杨庙镇人。少时在家乡附近的董庄小学读书。受在校任教的早期0党员胡允恭的影响,于1929年参加青年团组织。后因家贫辍学,在家边学中医边种田。1935年,接受地下党员张如屏指派,以帮小甸集方家祥家开中药店为掩护,为家乡的地下党组织收集情报传递信息。1937年9月,孙祝华加入中国0。1938年初,参加曹云露、张如屏组建的皖北抗日游击支队,任指导员兼随军医生,转战于寿县、凤阳等地。同年6月,抗日游击支队改编到抗日人民自卫军方和平领导的大队中,组织决定孙祝华留在其家乡杨庙地区发展党组织,先后担任0河东区委委员、0杨庙区委-等职。
马曙
马曙(1914~1995),原名马家福,1914年出生于寿县小甸集北王家岗一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农忙时帮人打长工,冬季农闲时外出讨饭,家庭生活极度艰辛。1929年,马曙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担任0地下党交通员,为0寿县县委传送密信。1932年担任皖北游击大队联络员,为0寿县县委领导并发起的瓦埠-做侦察、宣传工作。曾在杜岗发动并带领陈善廷、孟庆余等一批团员青年开展抗捐抗税-活动,在街头宣传红军的主张。1932年秋末,马曙被选为共青团寿县县委委员。1938年,马曙参加皖北人民抗日自卫军,在第二支队文工团做抗日宣传工作。同年4月经孙祝华等人介绍加入中
聂士成
聂士成(1836--1900),字功亭,岗集镇人,初以武童投袁甲三部,1862年入淮军刘铭传部,迁副将、总兵、提督。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率所部渡海守卫台湾,屡战屡胜终将敌驱逐出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曾赴朝抗日,战功卓著朝野称誉,遂提升直隶提督。战后设天津芦台,1900年7月9日在天津八里台守战中壮烈殉国。阵亡之后,遗体由哨官-背回原籍岗集镇聂祠堂。遗物有描金红皮箱一个,内藏亲笔小楷日记、慈禧、光绪赏扇面、书画、象牙、管毛笔、端砚等文房四宝等物,于十年浩劫中被攫、至今下落不明。天津人民为纪念这位爱国将领,把八里台桥改名聂公桥。
胡允恭
胡允恭,又名胡克波、胡萍舟、胡芸森,生于1902年,安徽省寿县人。1923年在上海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秋任广州青年军人联合会会刊主编、国民革命军十二师三十五团政治指导员,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秋被中共中央军委派驻烟台,任军事特派员,统一领导烟台的党组织,为中共烟台军事、地方、警察三个特支的总负责人。1930年3月,因其身份暴露而撤离烟台。后任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部长、中共济南市委书记、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等职。1933年参加了第十九路军在闵反蒋,后奔香港、日本。1936年在福建与中共地下党组织重新取
唐殿兴
民国初年,合肥城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走东京到西京,谁人不识唐殿兴。”唐殿兴何许人也?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名气?他与合肥又是什么关系?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唐殿兴是合肥鸿义发(东大街一家最殷实的批发商店)老板虞潮逵从上海聘请来的一位保镖,后来便留在鸿义发商店专教虞家两位公子的武艺。唐殿兴是山东人,因为他说话操鲁西口音。据说,原先他是北京三家镖局里最红的一位镖师,武艺高强,颇享盛名。然而,从外表上看却是一位身材矮小瘦削的小老头。平时他身着一件褪了色的竹布长衫,布鞋、布袜,裤管口用黑布条扎起来,下半截裤腿松囊囊地垂在腿肚上;后脑勺留下一根长约二尺余...
❸ 汪美红的社会反响
2007年5月14日,《中国青年报》头版以《慈母的肩,儿女的路》为题,报道了汪美红的挑夫生涯。
2007年7月11日,湖南卫视《洞穴之光》栏目组一行5位记者,不远千里专程赶来汪美红家中,采访拍摄专题片《山女挑山》。8月中旬播出后,国内国外,热评十分强烈。
2007年8月22日,《洞穴之光》的4位男女记者重返汪美红家中,拍摄《山女挑山》续集。2007年8月27日,《洞穴之光》的2位记者冒着酷暑高温,“三顾茅庐”,再次来到美红家中。《山女挑山》播出后,不仅提高了汪美红人生征程上的美誉度,也改变了一些与她命运相似、不同女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央电视台8月24日午间三十分和8月28日新闻联播栏目连续报道了休宁县齐云山唯一一个女挑夫汪美红的事迹,双胞胎子女汪力胜、汪力利兄妹俩双双考入了一本院校,其中,汪力胜被录取到安徽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 新闻播出后,安徽理工大学了解到相关情况,校党政高度重视,专题研究相关资助措施,安排学生处和理学院及时与学生家长汪美红和汪力胜同学取得了联系,送去真诚的祝福和关心。9月3日,学生处处长田中良、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宣传、宣传部副部长虞尚元等一行6人受学校委托行程1000多里前往休宁县齐云山镇岩脚村汪力胜同学的家中进行慰问,为汪力胜同学送去5000元路费和生活费,确保汪力胜同学顺利入学,并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国家和学校相关资助政策,得知学校全部减免了汪力胜的学费和住宿费,还将为汪力胜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等措施后,汪力胜和他的母亲特别感动;入学报到时学校还将为汪力胜发放包括饭卡、电话卡、卧具、慰问金等生活物品的爱心礼包,推荐参加本学年国家助学金评选;并联系校友约翰芬雷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王党生董事长为汪力胜每年提供学费、住宿费、生活费10000元,四年共计40000元捐助;将汪力胜纳入贫困生“双线扶助”管理体系,加强日常教育和引导,以经济资助为基础和平台,从精神激励、人文关怀、心理帮扶和感恩教育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关心和关注,引导他自信自立自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感恩和回报,确保汪力胜同学全面成长成才。
❹ 德兴的政治体制
德兴市市委领导 市委书记 何金铭 市委副书记 谢冠森、刘德奖 市委常委 宣传部长 王华欣 纪委书记 应鹏飞 组织部长 陈晓琴 统战部长,政协党组副书记 胡仲仪 政法委书记 袁飞 李流芳、胡红英、熊良明、陈红东 德兴市人大领导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跃平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虞瑞普、程衍三、周跃安、张孝能、王金燕、胡春伟 德兴市政府领导 市人民政府市长 谢冠森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毛敏珍、李流芳、胡红英、熊良明、王德宝、刘栋义、张著权、王旻、蒙彩英 德兴市政协领导 市政协主席 孙冬久 市政协副主席 方康国、汪富建、方光明、方庆存、李娟、王元红
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绿色环保协会的协会干部成员
会长:郑福林
副会长:季敬刚 孙敏杰 陈涛
顾问:宋云杰
秘书长:林优
人事部长: 胡慧勋
文秘部长:林群
宣传部长:蒋苏蓉
外联部长:刘佳瑜
财务(副)部长:李淼飞 吕超佩
组织(副)部长:虞 涛 范纾凤 社长:季敬刚
顾问:郑福林
副社长:宋云杰 孙敏杰
秘书长:林优
文秘部:林群
宣传部:蒋苏蓉
人事部:戴璐 吴慧勋
组织部:陈涛 范抒凤
外联部:刘佳瑜 虞涛
财务部:李淼飞 吕超佩 社 长:李璐娜
顾问:季敬刚
副社长:何 凯
文秘部:陈 艺
宣传部:马璐婷 朱雨含
外联部:刘 烨 楼一宇
信息部:陈光龙 徐健刚
组织部:许言舞 邵 斌
财务部:侯舟杰 社长:严栋
顾问:李露娜
副社长:陈绍越 项薛冰
秘书长:滕燕华
文秘部:沈林峰
宣传部:祝昱红
组织部:王红丹
外联部:王诗景
财务部:陈慧 会长(东岳):陈绍越
会长(下沙):项薛冰
顾 问:李露娜 严栋
理事会:滕燕华 沈林峰 王秉力
王红丹 王诗景 陈 慧
执行会长:俞佳慧
副会长:熊朝鹏 陆佳瑶
团支部:俞晶晶
组织部:张勇才
宣传部:鲁筱
文秘部:袁洁
外联部:陈晓霞
财务部:孙怡
信息部:曹佳俊 会 长:陈显烽
顾 问: 俞佳慧
副会长:施军平朱慧 王烨
宣传部: 刘 东
外联部: 董 莹
文秘部: 张晓艺
组织部: 朱海峰
团 委:祝国锋
财务部:郑丹琪 会 长: 周桑
顾 问: 陈显烽
副会长: 罗星美 陆谢海
组织部: 陈诗瑶
宣传部: 余佳
外联部: 马泽琼
财务部: 汤敏飞
文秘部: 叶丹丽 会 长: 高麒雅
顾 问: 周桑
副会长: 王锦颖 吴亮
组织部: 金秀
宣传部: 王磊
外联部: 俞佳妹
财务部: 罗丹裕
文秘部: 王伊丽
❻ 在成都的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众多的风流人物,请你简要写一个他们留下的传颂千古的故事的名称(必须包括人
成都名人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前117)西汉辞赋家。字长卿,小名犬子。成都人。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曾为梁孝王门客,与邹阳、枚乘、严忌等辞赋家交游。所作《子虚赋》、《上林赋》,为武帝所赏,拜为中郎将,奉命出使西南有功,后为孝文园令。病卒于家。作品还有散文《喻巴蜀檄》、《难蜀父老》、《凡将篇》,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扬雄 【扬雄】(前53~18)西汉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成都人。自幼深爱屈原、司马相如之赋。他的《甘泉》、《羽猎》、《长林》、《河东》四赋系讽成帝广宫室、溺游猎而作,大体依仿《子虚》、《上林》而具讽谕之义。另有《蜀都赋》与《逐贫赋》等作,前者为现存最早的以都邑为题材的作品,后者自述家贫之状、安贫之志,在汉赋中均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晚年著有《法言》、《太玄》、《方言》等。 常璩 【常璩】(?~361)东晋史学家。字道将。成都崇州人。出生世家大族,且治学艺,擅文辞。少年时,遍读先世遗书,颇负才名。成汉李期、李势时,任史官,曾依据官方文献资料,撰《梁益二州地志》、《巴汉志》、《蜀志》、《南中志》等书多种。成汉灭亡后,桓温在成都招揽贤才,常璩被授予参军职位,随即到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市),在收藏保管档案图书的秘阁任职。他鉴于史籍中记述西南地区社会历史的著作较少,且东晋朝廷重中原故族,歧视蜀人,遂广泛搜集资料,结合自身见闻,写成《华阳国志》,因资料新颖可靠,叙述得法,文词典雅,而成为名闻中外、影响深远的史学巨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以"志"为名的地方志专著。 薛涛 【薛涛】(768~831)唐代女诗人。字洪度。祖籍长安,幼年随父入蜀,后为乐妓。自幼才华过人,能书善诗,与当时的诗人元稹、白居易、刘禹锡均有唱和。有诗集,已佚。后人辑有《薛涛诗》行世。她身世凄凉,悲愤终生,后人缅怀她,同情她的不幸,就在她家旧址盖起了一些亭台楼阁,称"望江楼"。 欧阳炯 【欧阳炯】(896~971)五代后蜀词人。成都市双流人。前蜀王衍时任中书舍人,后又仕孟蜀。其词现存40余首,见于《花间集》、《尊前集》等书。所作《花间集序》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定影响。 黄筌 【黄筌】(903~965)宋初画家。字要叔。成都人。少时即以绘画得名,尤善画鸟,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可看出两人画风之不同,从而形成五代花鸟两大派别。黄筌在前、后蜀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入宋,任太子左赞善大夫。除花鸟以外,还擅长人物、山水、墨竹、龙水等画。其子黄居采承继父亲画风,尤擅花鸟画,存世作品有《山鹧棘雀图》,其画形象逼真,富丽堂皇,故在宋初的翰林图画院中,黄氏父子的画风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并以他们的体制作为优劣取舍的标准。 王郒 【王郒】(1019~1087)北宋大臣、学者。字禹王。成都市双流人。进士出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进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英宗时,兼端明殿学士。神宗时,迁学士承旨。熙宁三年(1070)拜参知政事。九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自参知政事至宰相,无所建树,唯忌神宗用司马光。善文章,朝廷大典多出其手。著有《华阳集》。 吴缜 【吴缜】生卒年待考。北宋史学家。字廷珍。成都人。曾知蜀州(今崇庆县)。著有《新唐书纠谬》、《五代史纂谬》。其《新唐书纠谬》20卷,对《新唐书》指证错误多达400余条,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费著 【费著】生卒年待考。元代史学家。成都市双流人。进士出身,授国子助教,曾任汉中廉访使,后调重庆府任总管。著有《民族谱》、《器物谱》、《楮币谱》、《岁华纪丽谱》、《成都志》等。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学者。字用修,号升庵,明朝大臣杨廷和之子。成都市新都人。正德状元,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1524)因议"大礼"被贬云南。其著述颇丰,有《升庵集》、《全蜀艺文志》、《陶情乐府》等,另有许多诗作流传于世。 谢朝恩 【谢朝恩】(?~1841)清朝将领。成都人。道光十四年(1834),任江苏狼山镇总兵,后从总督伊里布驻防镇海。1841年,英军进犯镇海,谢带兵英勇反击,但因据守城外的提督余步云不战而逃,遂失利,中炮牺牲。 卓秉恬 【卓秉恬】(1781~1855)清朝大臣。字静远,一字海帆。成都市双流人。嘉庆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内阁大学士,兵部、户部、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要职。任职长达50余年,在整顿吏治、水利建设、培育人才、改良政治等方面有不少建树。1840年任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时值鸦片战争开始,上疏要求严禁鸦片。1855年卒于任内,清廷赠太子太保衔。 伍肇龄 【伍肇龄】(1826~1915)教育家。字崧生。成都市大邑人。道光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编修、侍讲及侍讲学士。长期从教,先后主讲邛州书院、成都锦江书院和尊经书院,任山长多年,培育了不少人才,有"天下翰林皆后辈,蜀中名士半门生"之誉。工书法,善诗文。著有《石堂藏书》、《石堂诗钞》等,并与董贻清等合修《直隶绵竹志》。 张慎仪 【张慎仪】(1846~1921)语言文字学家。成都人。著有《续方言新校补》、《方言别录》、《蜀方言》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周达三 【周达三】(1856~1922)版本目录学家。名永德,字达三。成都人。其祖与父经营书铺,先后开有尚友堂、九思堂,后不幸毁于火,家道中落。遂在其父学徒王述斋的书铺习商,苦钻版本目录学,得名师缪荃荪指点,学识大进。后受王述斋之托,主持业务,历时50余年,以其经营有方,闻名全川。先后得张之洞资助校刻许慎《说文解字》、代吴棠刻《韩诗外传》、《杜诗镜铨》。校书100余种,在版本目录学上有较高造诣。晚年任成都总商会会长及公断处处长。谢世后,廖季平撰《周达三先生墓志铭》。 吴虞 【吴虞】(1872~1949)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原名姬传、永宽,字又陵。成都市新都人。早年入成都尊经书院学习经学,戊戌变法后,转而学习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成都言新学之最先者"。1905年曾赴日本就读于东京法政大学,1907年回国后,先后在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任教。曾任《西成报》等报纸主编。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吃人与礼教》等文章,猛烈抨击封建旧文化、旧礼教,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称为"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1933年去职退隐。著有《吴虞文录》、《秋水集》,编有《蜀十五家词》、《国文撰录》、《宋元学案粹语》等书。 昌圆 【昌圆】(1879~1943)高僧。俗姓伍,法号道静。成都市郫县人。1899年于郫县金龙寺披剃落发。1910年任金龙寺住持。1916、1927年两度任郫县佛教协会会长。倡议成立郫县佛学社、觉觉佛学社,创办成都爱道学校、成都地藏庵尼学校、温江爱道学校等。1930年任四川省佛教协会常务委员,次年到南京参谒太虚法师,被举荐任全国佛教协会副会长。1936年任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同年9月创办四川佛学院。初宗"华严"、"弥陀",晚年专修"净土",持戒精严,得戒弟子7000余人,为蜀中之冠。 彭家珍 【彭家珍】(1887~1912)辛亥革命烈士。字席儒。成都市金堂人。青年时毕业于成都陆军武备学堂,后去日本考察军事,参加同盟会,曾任京津同盟会军事部长。1912年,在北京炸死清宗社党首领良弼时受伤牺牲。民国成立时,南京临时政府追赠为陆军大将军。 蓝田 【蓝田】(1888~1966)铁路工程技术专家。字子玉。成都市郫县人。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土木工程系,长期从事铁路路线勘测工作,曾任铁道部第二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在成渝、宝成、成昆等铁路勘测设计中,提出了重大的改线方案和较好的选线方案,为国家节约了大量投资。曾被评为西南铁路一等劳动模范和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并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王光祈 【王光祈】(1891~1936)音乐家。字调琪,号若愚。成都市温江人。1927年考入柏林大学专攻音乐。1932年任波恩大学讲师,并获该校音乐博士学位,成为我国最早在欧洲为祖国争得荣誉的音乐家。著有音乐论著多篇,在整理中国古代音乐史料和介绍西洋音乐知识方面颇有贡献。《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著作,为我国比较音乐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郔人 【李郔人】(1891~1962)作家、翻译家。原名家祥,笔名老懒、菱乐、懒心、抄公、云云等。成都人。早年毕业于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堂,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学习法文和文学。1949年前历任《四川群报》、《川报》、《星期日》周刊、巴黎《华工旬刊》等报刊主笔、主编,以及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常务理事等职。1949年后,历任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成都市副市长、西南文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及中国文联委员等职。一生主要从事文学创作与法国文学作品翻译、报刊编辑、文学教学等工作,著有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和《天魔舞》,中篇小说《梦痕》、《同情》等,译著有莫泊桑的《人心》、都德的《小东西》、福楼拜的《马丹波娃利》等10余种。 王良 【王良】(1891~1985)防痨及生物制品专家。字眉白。成都人。1912年毕业于越南河内医学院。1931年赴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院,在卡介苗发明者卡尔美和介林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1933年首先将卡介苗引进中国接种婴儿,次年在重庆筹建了中国第一个卡介苗实验室。1949年后,历任西南卡介苗制造研究所所长,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副所长兼卡介苗室主任,中国防痨协会四川分会名誉理事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一生为卡介苗的研究和我国防痨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卡介苗防痨的创始人之一。撰有《卡介苗之培养及制造》等论著20余篇。 李家钰 【李家钰】(1892~1944)抗日烈士。字其相。成都市蒲江人。历任川军第一师师长、四川边防军总司令、四川"剿匪"军第三路总指挥、川军第104师师长、第47军军长等职。抗战初期率部出川抗日,1939年冬升任国民革命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1944年5月,在河南陕县秦家坡与日军作战时牺牲。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举行国葬。1984年5月,民政部追认为"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 王铭章 【王铭章】(1893~1938)抗日烈士。字之钟。成都市新都人。历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4师师长,川军第41军第122师师长,第41军代理军长等职。1937年出川抗战。1938年初率部参加徐州会战,3月14日,在滕县保卫战中殉国。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1984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周太玄 【周太玄】(1895~1968)生物学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名周焯,号朗宣,后改名周无,号太玄。成都人。1918年与李大钊、王光祈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次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曾创办"巴黎通信社"和《旅欧周刊》、《华工旬刊》。先后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1930年回国后,历任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兼生物系系主任,西康经济研究所所长、《大公报》顾问。1949年后,相继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常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编译局副局长、局长,中国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1955年又兼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在腔肠动物尤其是对水母的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填补了我国水母研究的空白。一生著述颇丰,重要的有《Chrysaora生活史之研究》、《动物心理学》等7部生物学专著,《古动物学》等11部译著。 刘咸郕 【刘咸郕】(1896~1932)历史学家。字鉴泉,号宥斋。成都市双流人。历任成都敬业学院哲学系主任及成都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学术研究除史学外,还涉及经学、目录学、文学、书法等,见解独到,卓有成就。一生著述宏富,成书达200余部,总名《推十书》。 李一氓 【李一氓】(1903~1990)中国共产党高级干部。成都彭州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北伐和南昌起义。1932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国家保卫局局长。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先后任中共陕甘省委、陕甘宁省委、陕西省委宣传部长。抗战爆发后,协助叶挺组建新四军,任新四军秘书长和东南分局秘书长。1942年后,又相继担任中共淮海区委副书记、中共苏北区委副书记和行署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苏北区委书记、华中分局宣传部长、苏皖边区政府主席。1947年,先后任中共旅大区委副书记、财委会书记,大连大学校长等职。1949年后,先后任保卫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理事及书记、中国驻缅甸大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联部副部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组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等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李一氓也是一位谙熟版本目录学的学者,收藏大量珍稀古籍,俱捐献国家。 艾芜 【艾芜】(1904~1992)作家。原名汤道耕。成都市新都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前历任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大公报.半月文艺》主编、重庆大学中文系教授等职。1949年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四川省作协名誉主席等职。一生主要从事文学创作,著述颇丰,主要代表作有《南行记》、《故乡》、《山野》、《百炼成钢》、《高高的山上》等。 罗南辉 【罗南辉】(1908~1936)红军高级将领。又名罗曼、罗敏。成都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四川长期从事地下工作。1933年春任红33军副军长,1935年参加红军长征。同年底任红5军副军长,次年10月22日在甘肃省定西县华家岭战斗中壮烈牺牲。
❼ 上虞区的著名人物
1、王充
王充,字仲任,东汉思想家,会稽上虞(今浙江绍兴上虞)人。
年少时就失去了父亲,乡里人都称赞他对母亲很孝顺。后来到京城,进太学学习,拜班彪为师。
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他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
2、曹娥
曹娥,会稽上虞(浙江绍兴市上虞区)人。东汉时期著名孝女。
其父曹盱在五月五日迎伍神(伍子胥)的祭祀活动中溺于舜江(今曹娥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二十二日也投江,五日后曹娥的尸体抱父尸浮出水面。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3、竺可桢
竺可桢,字藕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1949年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以后,竺可桢被任命为副院长、生物学地学部主任;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兼任生物学地学部主任;1956年“综合考察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竺可桢担任委员会主任;196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
4、谢安
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名士。少以清谈知名,屡辞辟命,隐居于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后谢氏家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他才东山再起,历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简文帝逝后,谢安与王坦之挫败桓温篡位意图。桓温死后,更与王彪之等共同辅政。
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数十年的和平。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祸。太元十年(385年),谢安病逝,年六十六。获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
5、何振梁
何振梁,1929年12月出生于江苏无锡,祖籍浙江上虞。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起从事体育工作,在国家体委搞国际联络工作。曾任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奥委会文化和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顾问、执委。
2015年1月4日15:50分,何振梁先生因病逝世,享年85岁。同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要求国际奥委会旗帜为其降半旗3天,以此纪念其对体育事业的卓越贡献。
❽ 有没有好看点官场小说
推荐四本好看的官场小说,附书评
第一本:《重生之地平线》 作者:地黄丸
书评: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大抵此书格调,文笔优秀,人物刻画生动,剧情波澜起伏,在网文里绝对算优秀。 于权,长于布局,合纵连横,以小博大,对官场、商场、谋略、人心、感情的描写,多重阴谋阳谋反复烘托,于官斗商战中激起一片刀光剑影,荡气回肠,不忍释卷。 于情,每一位女性角色栩栩如生,那天台大雨中入骨的绝望和随之而来的温暖,那深夜为了心上人和哥哥哭泣的倔强红颜,那一声教练就让嘴角眼眸微微翘起的清冷少女,那得以涅槃新生的小小女孩……整体不错,强烈推荐!
第二本: 《重生之官道》 作者:录事参军
书评:重生官场文,没有其他的金手指,官场斗争写得精彩又不拖沓,生死搏杀于寻常谈笑之中,看了这本书让我大开眼界。书的主角三观很正但并不迂腐,智计百出、玩弄敌人于股掌之间,虽有艰难险阻但还是拦不住又帅又有权的主角,全文阅读感流畅,爽点充足,对手智商正常,文笔及情节设定合理,作者写官场和政治给人感觉就是体系里的人,连让我什么都不懂官场和政治的人都看的大呼过瘾,完全没有官场的古板严肃,参军的女主描写水平实在是出神入化,陈坷、宁小妹、齐洁、兰姐、朴中尉、叶子、宝儿,各个形象鲜明,值得网文作者学习。推荐300万且霸占各榜单,可想而知文笔不会差,爽点控制的恰到好处,强烈推荐!
第三本:《重生之钢铁大亨》 作者:更俗
书评:主角死而复生,从行业精英变成豪门纨绔,洗心革面,插手钢铁厂事务,出任钢铁厂厂长,于官场自立梅钢一系,合纵连横,步步高升。这书明显十分优秀,最重要的是主角不搞私企,而是通过掌控资源来实现目标,无疑格局和气魄非其他一般能比。作者对男女间暧昧的描写非常擅长,更难能可贵的是所有女主的的感情培养都是慢热型,会循序渐进,费劲千辛万苦最终才修成正果,不过有时候看的真让人心急。对于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描写的非常到位,而且对经济有非常深的见解,并非一般的小白文,喜欢里面的女性角色,也喜欢主角装逼的情节,好书就如美食,看完后令人回味无穷!
第四本:《官妖》 作者:青云之路无终点
书评:另辟蹊径的官场文,并没有抄名家的官文而是有自己的新意。一路看着都挺爽,也算是质量很不错的后宫文,人物刻画相当出色,无论是背景性格各异的妹子们,还是主角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各式人物,官场低层次部分也算不错,比较难得的是几位女性角色描写的相当不错,即使配角也不错都有很有个性不重复,虽然有金手指但是确不会滥用。此书官腔打的甚好,人物描写妙趣横生,情节布局也颇有看头。强烈推荐!
❾ 宁波市环境保护局的领导信息
徐畅成
职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职责:主持市环保局全面工作。
个人简历:男,1960年8月出生,浙江奉化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4月入党,大学学历。现任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历任:宁波市委统战部部务会议成员、部长助理,宁海县县长助理,宁海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宁波市纪委常委、宁波市监察局副局长,宁波市纪委副书记等职务。2008年4月任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
励志武
职务: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巡视员
职责:协助局长负责组织人事、生态保护和老干部工作,分管组织人事处、自然生态保护处;联系江北分局。
个人简历:男,1959年10月出生,浙江象山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中共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历任:象山县晓塘乡党委书记;象山县定山区副区长;象山县石浦镇镇长;象山县委常委、石浦镇党委书记;象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象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政法委书记。2006年12月任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汪友方
职务:党组成员、副局长
职责:协助局长负责行政后勤、环境监察、信访工作;分管办公室、市环境监察支队;联系江东分局。
个人简历:男,1958年5月出生,浙江宁波人,大学专科学历。现任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历任:南京军区司令部防化研究所化学室主任;宁波市环境保护局监测站站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副主任、污染管理二处处长、科技监测处处长、组织人事处处长。2003年7月任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吴建伟
职务: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职责:协助党组书记负责纪检、监察、机关党委和工会工作,分管机关党委、机关工会、宣传教育信息中心。
个人简历:男,1955年8月出生,浙江宁波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历任:宁波市化工研究设计院设计室副主任、院办副主任;宁波市化工科技开发部经理;宁波市科委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宁波市科技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办公室主任。2008年1月起任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方安兴
职务:党组成员、副局长
职责:协助局长负责污染控制、计划财务工作。分管计划财务处、污染防治处;联系海曙分局。
个人简历:男,1963年8月出生,浙江宁波人,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现任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历任:宁波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宁波市环境保护局规划监测处主任科员;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处长;污染控制处处长;建设项目管理处处长。2007年12月起任局党组成员;2008年1月任局长助理;2008年5月任副局长。
胡杰
职务:党组成员、副局长
职责:协助局长负责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监测、环境科研、建设项目审批工作。分管污染物总量控制处(科技监测处)、行政审批处(建设项目审批处)、市环境监测中心、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个人简历:男,1971年12月出生,浙江慈溪人,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现任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历任:宁波市环境保护局环境管理一处副主任科员、开发处主任科员;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管理处副处长;江东区福明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挂职);北仑区环境保护局副书记副局长(挂职);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书记;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主任、书记;2008年9月起任局党组成员、局长助理;2011年7月起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虞建飞
职务: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职责:协助局长负责固体废物管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工作,分管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
林绮纯
职务:局长助理
职责:协助局长负责政策法规、辐射环境管理工作。分管政策法规处、辐射环境管理处。
个人简历:女,1972年2月出生,广东汕头市人,博士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助理研究员。现任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助理。历任:汕头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清华大学博士后,助理研究员。曾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项、“863”科技计划项目一项以及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5篇。2007年3月任宁波市环保局局长助理。
❿ 民国时期著名的青帮人物有谁
清门字派,分为24个班辈,从金幼孜算起,是清字辈(号清源),第二代罗清是净字辈(号净清),第三代陆鞑是道字辈(号道元).以上三代实为教派祖师.从第四代起,成立粮帮承运漕粮,开创者翁岩(号德慧),钱坚(号德正),潘清(号德林)三人,是德字辈.以后一直流传下来,到抗战前后,上海方面还有几个大字辈,其下通字辈较多.现就笔者所知,列举如下:
大字辈:
高士奎,山东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做过直隶水警厅长,后来住在上海,收徒众多,其中马祥生,杨仁栓等较有社会地位.
汪禹丞,安徽人,曾参加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时,任大总统卫队长,又在凇沪警察厅及申报馆任职多年,在洪门是五行山山主,抗战期间在香港病故.
袁克文,号寒云,河南项城人,袁世凯的次子,在上海老牌小报<<晶报>>上写稿,因此他所收门徒以文艺界较多,如俞逸芬,金碧艳等.
樊瑾成,安徽人,历史情况不清楚,是张啸林的老头子,在上海由张供养.据说张发迹后不愿樊再收徒弟,所以他所收之徒不多.
张树声,江苏人,绰号"天王老子",又是理教头子,所收徒弟以京剧演员为多,20年代去世.抗战期间在重庆另有个大字辈张树声,是北方人,西北军中人物,收徒甚众,以交通运输界为多.
王德邻,安徽人,原是军人,后在上海经商,所收门徒甚多,如金廷荪,高鑫宝,顾家棠等.
步章五,别号林屋山人,河南项城人,袁世凯幕僚,到上海先在中国济生会干过扶战活动,后来挂牌做中医,并办过小报<<大报>>,写些鸳鸯蝴蝶派的小品文,又喜写评剧稿,吹捧女演员,所以他除收无聊文人为徒外,又收女演员为义女.
张仁奎,号镜湖,山东人,北洋军阀时期,当过通海镇守使(驻南通),后居上海,收徒数百人,其组织名仁社,成员中颇多旧军政人员及工商企业负责人,抗战期间在上海病故.仁社形式上是个俱乐部,地点在现在的延安路重庆路附近的一所二开间三层楼的西式建筑内,经常有人在内吃喝玩乐.其中人员有陈世昌,黄金荣,杨虎,韩复榘,范邵增,孙连仲等.
徐朗西,号裕云,陕西人,早年留学日本,后来参加同盟会,从事过辛亥革命活动,担任过军事方面的职务,北伐后因对蒋介石不满,没有担任国民党政府职务,在上海创办新华艺专,自任校长.所收门徒,以知识分子居多,解放后在沪病故.他在洪门是裕云山山主.
刘登阶,江苏人,具体情况不清楚,是顾竹轩的老头子,因顾而出名,生活由顾供养
通字辈:
金九龄,江苏人,上海法租界巡捕房探长,兼开人力车行,解放后前去台湾,在台开浴室,大概在1980前病故.
马祥生,江苏人,旧上海闻人,杜月笙八股党之一,开设金门大剧院(现在是上海儿童艺术剧场),祥生运输公司等,解放后被镇压.
陈世昌,江苏人,杜月笙的老头子,杜供养终生.
金廷荪,浙江人,杜月笙集团重要人物,抗战前因杜月笙关系承办航空奖券.
高鑫宝,上海人,杜月笙八股党之一,丽都花园(现在是上海政协所在地)总经理,抗战时被汉奸暗杀.
戴步祥,南京人,旧上海闻人,杜月笙集团成员,公共租界巡捕房探员,开设大中华饭店.上海沦陷期间其子与川岛芳子有染.
季云卿,上海人,大汉奸,在长江帮中有一定势力,抗战时汪伪七十六号特务组织成立时,由他支持,特务头子李士群,吴士宝都是他的徒弟,后被杜月笙派人暗杀.
顾家棠,上海人,原是黄金荣得力助手,后成为杜月笙八股党之一,杀手.
顾竹轩,江苏人,以出租人力车起家,后靠杜月笙和虞洽卿帮助,成为天瞻大舞台经理,解放前是上海市参议员.江北大亨.
郑子良,广东人,在广东帮内收徒众多,抗战期间因军统关系参加忠义救国军,解放后被镇压.忠义救国军总司令是中将杜月笙.
王彬彦,江苏人,闸北区商界重要人物,区保卫团负责人,总负责是杜月笙.
吕苍岩,江苏人,大业公司经理.
周思忠,江苏人,中国旅行社副经理.
徐毅民,广东人,著名西医,广收门徒,其组织名逸社,在洪门是五行山主.
汪英宾,安徽人,汪禹丞之子,留美学新闻,曾任申报馆经理,时事新闻报馆总经理.
姜怀素,江苏人,曾任国民党上海市执委兼书记长,上海义务警察副总队长,也收门徒,解放后被镇压.
孙以乡,安徽人,阜丰面粉厂高级职员,在沪西收徒甚众,其组织名怡社.
张竹平,江苏人,抗战前大陆报,时事新报,申时电讯报,大晚报社设有四社总管处,他是负责人,抗战期间在香港开设大华饭店,后至重庆办百龄餐厅,抗战胜利后回香港办大华饭店,后在港病故.
曹立功,安徽人,曾任上海市商会秘书,上海市卫生局药政处长,西药同业工会主任秘书,解放前病故.
徐学禹,浙江人,招商局总经理,解放前去台湾,近况不明.
唐季珊,广东人,大茶商,与著名演员阮玲玉有过同居关系,后阮为他自杀.解放前唐在上海,后去向不明.
孙百群,安徽人,阜丰面粉厂经理.
庄叔遐,江苏人,曾任国民党军委会西南运输处秘书长,国货银行总经理.
杨虎,又名啸天,安徽人,曾任凇沪警备司令及中华海员工会主任委员等职,解放后在北京病故,所收门徒众多,其组织名兴中学会,所收徒弟以海员为多,但也收国民党方面的军政人员.
董显光,浙江人,上海英文大陆报负责人,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
郑希涛,浙江人,曾任时事新闻报馆经理.
肖宗俊,广东人,曾任新新公司总经理.
葛福田,江苏人,抗战前曾从事马路商界联合会活动,抗战期间在重庆办百龄餐厅,抗战胜利后回上海任金谷饭店总经理,江海银行经理等职,解放前病故.
卢友兰,哈同妻罗迦陵的义子.
韦作民,浙江人,在交通技术界资历很深,抗战期间任交通部技监,抗战胜利后病故.和帮中人张彬人合办文社,所收门徒以交通业为多.
姜豪,上海市宝山县人,抗战前后曾任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监察委员,执行委员,中央组织部设计委员,上海市参议员等职.抗战胜利后,曾任上海老闸区区长,现任上海文史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