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川军宣传画

川军宣传画

发布时间:2022-06-16 08:23:51

① 双龙乡简介

1、基本概况双龙乡位于甘肃省靖远县城西北,距县城120公里,东接兴隆乡,南倚泰和山,有原始森林1866公倾,西邻石门乡,北濒黄河与景泰县五佛乡相望,黄河流经境内22公里。双龙乡总面积182.1平方公里,辖永和、黄坪、城川、双龙、碾沟、义和、仁和、北城8个行政村50个村民小组,2897户15774人,有耕地29351亩,人均1.86亩,其中水地11081亩,旱地18270亩。双龙乡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糜谷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优质水稻、大枣、香水梨、羔羊肉等,已初具规模。

② 想周末到四川附近的旅游景点玩一天,自驾车出游,最好是风景漂亮气候比较凉快的地方

你可以到成都远郊区的西岭雪山去玩,单边可能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 成都西岭雪山滑雪场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大型高山滑雪场、大型雪地游乐场和大型滑草场、高山草原运动游乐场。它坐落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岭雪山,距成都市区仅95公里。
滑雪场占地为7平方公里的高山台地,海拔约2200—2400米。冬季积雪厚度达60厘米以上,雪质优良,形成南方独特的林海雪原奇观。
滑雪场拥有2000套世界名牌滑雪器具,10条国际标准滑雪道,可容纳2000人同时滑雪。滑草场培植了0.5平方公里的高山草坪,为中国大型高山滑草场。众多的高山草原运动、娱乐项目使其成为大草原运动游乐场。
场内建有全长2500米的吊箱式观光索道,将滑雪场与西岭雪山主景区日月坪有机的联为一体,游客还可领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云海、日出、阴阳界、日照金山、森林佛光等高山奇观。
地址:大邑县西岭镇
交通:从成都金沙车站乘专车直达或在金沙车站乘坐到大邑的车,再转乘车到西岭雪山
电话:82955837 82955838
在西岭雪山附近还有一个花水湾温泉度假区,可以去看看,温泉水量丰富,并含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具有极高医疗价值。他们都属于大邑县,如果你再有时间可以到属于大邑县的另一个城镇去看看,刘氏庄园,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地主庄园,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庄园始建于1931年,总面积6万平方米。园周高墙耸立,田畴绿树,翠竹环绕;园内门庭洞开,亭宇相连,共有大小房281间,大小天井44个,花园、影院一应俱全。
庄园分为南北两个陈列馆。南馆是地方刘文彩一家生活起居的场所,其中建有闻名中外的泥塑群像“收租院”。北馆是刘文辉先生的“荣归”公馆,现为“川西民俗博物馆”,共收集展示实物近2000件,是了解川西民俗文化风情的珍贵场所。 到了那里就几分钟路程,可以顺道去看是全国最大的民间博物馆——建川博物馆;建川博物馆,全称建川博物馆聚落(Jianchuan Museum Cluster),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聚落占地500亩,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刘氏庄园所在地安仁古镇。聚落内将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20余个分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的民间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聚落25个博物馆2个主题广场分别由矶崎新、切斯特·怀东、邢同和、张永和、彭一刚、马国馨等国内国际知名建筑大师、雕塑大师担纲设计,创造国家级建筑、雕塑精品。
抗战博物馆系列,建设有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川军抗战馆等分馆及抗战老兵手印广场和中国壮士群塑广场;
红色年代博物馆系列,设有瓷器陈列馆、生活用品陈列馆、章钟印陈列馆、宣传画陈列馆、票证陈列馆、镜鉴陈列馆、音像品陈列馆等分馆;
民俗博物馆系列,设有老公馆家具馆、三寸金莲文物馆、老七十二行馆等分馆。
此外,还包括汶川大地震博物馆、国防兵器馆。
建川博物馆聚落现馆藏珍贵文物超过2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57件,这在国内民营博物馆中首屈一指。
建川博物馆聚落匠心独具地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博物馆”的概念,不仅超乎想象地在国内第一次将多达20余个博物馆汇集在一起,而且还进一步将各种业态的配套如酒店、客栈、茶馆、文物商店等各种商业等汇集在一起,让这些配套设施呈现亚博物馆状态,形成一个集藏品展示、教育研究、旅游休闲、收藏交流、艺术博览、影视拍摄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新概念博物馆和中国百年文博旅游及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同时,建川博物馆聚落与老街、老公馆群街坊构成的古镇旅游区、刘文彩和刘文辉公馆田园风光区形成了安仁古镇的三大旅游版块。剩下的你在网络上收一下就有了,因为我的家乡在大邑县,所以比较了解,可以你去看看,不错!

③ 二战时中国部队军装为啥是黄色

并非全部都是黄色。
军服换装有一个由中央军向地方军推而广之的过程。早期的中央军制服是以黄绿色为主,但制服的颜色也因季节而异。以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张治中时期)与教导总队这两支嫡系精锐部队为例,他们不仅配备了德国的武器装备,制服也由德国进口的土黄色呢料制成,草黄或棕黄色系的制服多为夏季穿着,进入冬季后则改穿灰色系制服。抗战爆发后,国民革命军第88师在淞沪会战时期所穿的军服采用的是一种近似青苹果色的布料,而到了南京保卫战时则改穿灰色军服,这是军服颜色因季节而异的一例。中央军尚且如此,各地方部队的制服颜色更是“五彩缤纷”,无法统一。例如七七事变时保卫卢沟桥的29军为灰蓝布军装,阎锡山的晋绥军,共产党的第十八集团军等也多以灰蓝色棉布军服为主,川军中有不少部队的制服为草黄色,而龙云的滇军中甚至出现了一种近似墨蓝色的军服。在中央军与地方军协同作战的战场上,日军往往会看到穿着不同颜色军服的中国军队向他们进攻,故而在他们的宣传画报上,中国军队的制服也是灰、黄、蓝、绿各色皆有。

④ 古代时期的牧野之战中为什么会存在一支川军

牧野之战是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大胜之战,也是商朝走向灭亡的一次战争。由此看来,这次战争对于两个朝代来讲都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性的战争,它意味着商朝的灭亡,同时也意味着周朝的崛起,然而这场战争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是一场具有争议性的战争。起因是在周伐纣的路途中,周军不但毫无惧怕之心,反而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大家都知道,在周武王讨伐纣王的时候,可谓是以弱伐强,鸡蛋硬要跟石头碰的节奏,那么在周军毫无胜算的把握时,为何周军还这样欢喜,临危不乱呢?

⑤ 河北一大叔用圆珠笔画出百骏图,他画的骏马与真马相比有多神似

河北沧州,一大叔用一支圆珠笔和一张田字格纸,竟完成了一幅壮观的《百骏图》。

他当时画了28只猛虎,象征中国的28个行省,老虎们个个勇猛地扑向落日,落日象征着奄奄一息的日本。张善孖把这幅画命名为《怒吼吧,中国!》。并在画的左下方题字道:“雄大王风,一放怒吼;威撼河山,势吞小丑!”

张善孖的抗战国画,开了美术界国画形式抗日宣传画的先河。

他用自己画笔下雄壮威武的猛虎,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是中国美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画虎大师,人们称张善孖先生是中国“真正的爱国大画家”!

⑥ 刘伯承的伟大故事

刘伯承出身行伍,戎马一生。他带兵打仗不但有勇,更善用谋。在川军之中他就有了名将之美称。加入革命队伍之后,他善于学习,勤于动脑,使他的指挥艺术逐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红军长征的路上,智取遵义城、巧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等一系列战争奇迹都是刘伯承指挥先遣队创下的。

在抗日战争中,刘伯承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深入山西抗日前线,他利用日寇的轻敌麻痹派出一个营夜袭阳明堡机场,取得炸毁敌机数十架的战绩。为了有效地消灭日军,他利用围城打援之术,在神头岭巧设伏兵,打潞城诱敌出援,一举歼敌千余名,这在抗战初期算得上是辉煌的战果。他利用兵家之忌,在山西七亘村边疆两次设伏,使日军白白多送上百余条性命。在抗日战争中敌我力量对比相去甚远,我军采用的多为游击战术。刘伯承把游击战的指挥艺术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说:“游击战争的‘游’就是机动,‘击’就是歼灭敌人;‘游’以掩护自己的弱点,寻找敌人的弱点,‘击’以发扬自己的特长,撇开敌人的特长”。他为游击战总结出一系列简练有效的战术方法,诸如“攻击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猛虎掏心”,“釜底抽薪”;“狼的战术”、“麻雀战术”、“黄蜂战术”;还有“拖刀计”、“杀回马枪计”、“吸打援敌计”等等。

在解放战争中,刘伯承的指挥艺术达到了臻于完美的地步。他一战上党,歼敌十三个师三万余人,给了到解放区抢地盘的国民党军队当头一棒;再战邯郸,歼灭敌人两个军,有力地支持了毛泽东的重庆谈判。随后他奉中央指示,挥师向东横扫,然后下定陶、打巨野、战滑县,直杀得国民党军队摸不着头脑,连续五战五捷,歼敌十个半旅,计七万余人。

(6)川军宣传画扩展阅读:

历史评价

刘伯承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部过程。他判断敌情准确,计划战斗周密,善于出奇制胜,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著称。

朱德元帅曾赞誉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

陈毅元帅留下过“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的名句。

邓小平同志在《悼伯承》一文中写道:“伯承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对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伯承是有大贡献的。”

面对荣誉和功劳,他本人生前曾谦逊地说:“我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一点点成就,那是党和毛主席的领导所给我的。离开党,像我们这些人,都不会搞出什么名堂来的。因此,我愿意在党的领导下,做毛主席的小学生,为中国人民尽力。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题上‘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之墓’十二个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刘伯承

⑦ 国民党川军领袖(冯天魁)的简历

冯天魁,是电视剧《正者无敌》由陈宝国饰演的角色。网友认为冯天魁原型为川军一二二师师长的王铭章将军。另一原型为范绍增将军。

冯天魁原型为川军一二二师师长的王铭章将军,出川后改编为二十二集团军第四十一军,其任军长,后在滕县保卫战中殉国,王铭章将军的抗日事迹与剧中的冯天魁几乎一样。冯天魁是川军永州守备司令兼66师师长,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一地长官,冯天魁掌握着重兵之权,国民党反动势力、日本侵略者等各方势力都对他虎视眈眈。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冯天魁步步为营,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阴谋诡计。抗战爆发后,冯天魁率领川军走出四川,坚持抗战。台儿庄大战爆发,川军在兵力不足,武器弹药匮乏的劣势下,和日军战斗了七天七夜,冯天魁壮烈牺牲。川军的顽强抵抗,为台儿庄大战赢得了时间。

人物评价
著名演员陈宝国在剧中挑起大梁,出演大智若愚、命运多舛的川军统帅冯天魁。剧中他历经磨难,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率先带领军队走出四川,坚持抗战,谱写了一曲民族正气之歌。甫一出场,他便以“荒唐将军”的面目出现,目不识丁,一出口白字连篇,行事乖张。组建海陆空三军大会,买飞机向敌军投掷大粪,将姨太太作为犒赏奖励士兵,诸多桥段更让这个角色笑料百出。但在荒唐面孔之后,隐藏的是一个深谋远虑,智勇非凡的爱国将领。编剧石小克表示,在查阅大量资料之后,他被四川人骨子里的幽默和智慧深深吸引,将多位川军传奇人物的特性和经历糅合在一起打造出冯天魁这个人物。他外邪内正,思维方式和行事方法都会大大出乎观众的想象。
陈宝国表示,冯天魁是个名副其实的“双面人”,兼具喜剧与悲剧色彩,为自己提供了非常大的表演空间。而最吸引自己的则是冯天魁为国尽忠,战死沙场的壮志豪情。陈宝国透露,一直以来他希望能够诠释好“工农兵”三个类型的角色。在《钢铁年代》中,他完成了工人角色的圆满刻画,而在这部《正者无敌》中,冯天魁恰恰符合他内心深处中对于军人的定义。“他内在是一个充满阳刚之气的汉子,又是个有血有肉的男人,恋着自己的亲人、战友,同时能在祖国需要自己的时候义不容辞,战斗到只剩一个人。这就是我心中的英雄。有这样的军人,这个国家和民族永远不可能被侵犯。”
经过多次合作,在编剧石小克看来,陈宝国总能精准抓住创作者想要的感觉,看似平常的台词也能被他演绎的豪情万丈,为人物增色颇多。谈到表演技巧,陈宝国则分享了他的理解:“演戏无非喜怒哀乐四种表情,最难演的是心,演员要真正用自己的心去出演角色,才能将所有情感很极致的迸发出来。不被自己扮演的角色所感动,就没法儿感动观众。”

人物原型
川军将领的集大成者
喜欢考究历史的观众早就指出,川军历史上并没有冯天魁这号人物。石小克回应道:“陈宝国老师饰演的冯天魁是汲取了王铭章、范绍增多个川军传奇人物特性和经历的产物。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种集大成的方式,来展现川军将领们的诸多特征。这也是影视艺术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虽然写川军抗战的灵感很早就有了,愿望也一直很强烈,但是我本人会怕对历史的了解不够,写出的东西浅薄,辜负了家乡的父老乡亲。于是只好用了几年的时间,走访各处的博物馆、档案馆,拜访众多历史学家和抗战川军幸存者。这些搜集到的丰富的资料,汇集成了冯天魁等剧中人物。相信我们倾力打造的《正者无敌》不仅可告慰英烈,也会将川军的事迹永留人间。同时,也希望在9月份国语版的上星播出中,能把四川文化和精神带给全国的观众朋友。
原型一王铭章
李宗仁曾说过:“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造成之也。”《正者无敌》的结尾,冯天魁英勇抗敌,最终战死沙场。而这悲壮的最后一战,创作素材便源于历史上的滕县保卫战,而这个原型,就是著名的川军将领王铭章。
王铭章在川军中以英勇善战著称,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主动请缨,后因誓死保卫滕县而牺牲殉国,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是中国军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
滕县保卫战中,王铭章为第41军代军长,统一指挥122师、124师。虽说有两个师,每个师又有两个旅,但每个旅实际只有一个团的兵力,数量上远不能与日军相比。而且部队使用的是四川土造的七九步枪、大刀、手榴弹。轻重机关枪、迫击炮数量甚少,而且质量低劣,甚至必需的交通、通信工具和卫生装备器材也严重缺乏。
尽管如此,王铭章仍告诫手下:“我们身为军人,牺牲原为天职,现在只有牺牲一切以完成任务。虽不剩一兵一卒,亦无怨尤,不如此则无以对国家,更不足以赎川军二十年内战之罪愆!”1938年3月16日一天,就有万余发日军的炮弹落在滕县。17日天刚亮,日军又开始狂轰滥炸,滕县成了一片焦土,滕县南关的守城士兵也死伤半数以上。形势危急之时,王铭章召属下宣布:“死守滕城,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没有本师长的手令,任何人不准出城,违者就地正法!”
临近黄昏,日军攻入了西门,占领了西城墙,王铭章率领身边的参谋立即登上西北城墙,指挥作战。他命令身边仅有的特务连一个排夺回西门城楼,勇士们冲上去,但全部壮烈牺牲。此时,城墙上的日军居高临下,机关枪疯狂扫射。王铭章中弹牺牲后,守城官兵仍继续与日军搏斗,最终只有十七人突围。滕县死守为中国军队完成战略合围赢得了宝贵时间,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才得以实现。
原型二范绍增
当数冯天魁这几位性格迥异的姨太太之间的明争暗斗。这个桥段的诞生,据编剧石小克说,来源于那个时期的川军将领范绍增。这位历史上著名的川军将领,姨太太多达四十位,而他的“姨太太外交”更成为了当时的奇闻。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范绍增为便于金屋藏娇,讨姨太太们的欢心,斥巨资在今重庆大礼堂对面的民国路,修建了占地面积很大的公馆范庄。为了让姨太太们跟上时代的步伐,范绍增专程从上海聘来教师,培养妻妾们学习西方文化。太太们开始西化,尤其是年轻貌美、文化较高的赵蕴华、何蜀熙,以后成了重庆上流社会的两朵交际花,对范绍增帮助很大。
国民党政府内迁重庆后,范绍增腾出范庄,先后在范庄住过的有蒋介石、宋美龄、孔祥熙等。范绍增专派品位颇高的赵蕴华、何蜀熙两位姨太太整日陪伴在何应钦夫人王文湘、顾祝同夫人许文蓉左右,并经常送去时鲜食品、新款服饰,甚至金银珠宝。“姨太太”路线大获成功,此后,范绍增连连升迁。抗战中,范绍增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前动员会上,他对官兵们讲:“过去打内战,都是害老百姓。这回抵抗日本侵略,我就是倾家荡产,拼命也要同你们在一起,把日本人赶跑。”
1939年初,时任第88军军长的范绍增率部出川,在江西东乡一带同日军作战;次年夏,又转移浙西作战;冬,调太湖张渚地区担任防守。日军第22师团长土桥一次指挥日伪两万多人进犯,在宜昌一带展开激烈的拉锯战。范绍增亲临第一线督战,终于击败日军。
1942年5月28日,范绍增率部击毙日军第15师团长酒井中将。酒井被炸身亡,引起很大震动,因为在日本陆军历史上,在职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第一个。5月29日,范绍增率88军又击伤日军第40师团少将旅团长河野,连创两大辉煌战绩。

阅读全文

与川军宣传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移动电子商务教案 浏览:515
讲座市场营销 浏览:266
培训班4月份活动方案 浏览:305
市场营销原理16版 浏览:910
爱心企业公益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714
幼儿大班大型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93
关于服装品牌的微信营销解决方案 浏览:767
销售开业活动策划方案ppt模板 浏览:300
趣味游戏促销活动 浏览:931
儿童餐会策划方案 浏览:486
网络营销的最基本职能 浏览:88
电子商务销售方式 浏览:993
杭州雅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536
社区活动方案策划书旅游 浏览:854
桑拿室营销方案 浏览:367
市场营销考研能考什么专业 浏览:496
秋秋游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71
档案员培训方案 浏览:435
2016国庆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38
培训中心暑期招生方案 浏览: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