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列入人类非遗名录的太极拳,在我们生活中存在于哪些地方
太极拳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它常见于公园、广场、校园、舞台等地方。公园、广场是大爷、大妈健身的地方,经常有人早上去打太极拳。校园也是如此,现在很多中学都开始推广太极拳。在大学校园的体育课中,也有太极拳的选项。不过随着健身、养生话题的流行,现在有不少年轻人,也开始打太极了。
从商业和传统来说,陈氏太极拳是宣传比较好的。不过当前通用的是永年杨露禅学陈氏拳法后自创的杨氏太极,相对来说更加适合普通人。虽然陈氏算开山鼻祖,但是现在以表演为主的48、24氏全都来自于杨氏太极拳。而后的吴氏和武氏,也均学自于杨露禅。公园的大爷、学校的教学、舞台表演,几乎都以杨氏太极为主。
⑵ 太极拳列入非遗名录,能申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0年12月17日太极终于申遗成功,从2008年第一次申遗失败之后,经历12年时间,终于实现了这一项目,从此太极在国际和国内的形象将被重新定义。而河南作为此次申遗主体城市,也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申遗的概念
申遗主要是国家或者地区以当地的特殊遗产价值向联合国申请加入世界遗产的行为,这个项目的申请标准及要求非常的严格,满足其中一项或者多项才可能有机会申请成功。要代表人类创造智慧的杰作,展现人类价值观念,为已经消失的传统文化提供唯一证据,展示人类历史的重要时期,具有文化相互作用,或者是人类传承重要的典范。
⑶ 太极拳比赛口号
1、弘扬中华武术,传播太极文化。
2、刀光剑影不合我门派,天空海阔才是我胸怀。
3、太极浑源包世界,唇枪舌剑不是我风采,双手一推,非黑也非白。
4、弘扬太极精神,增强人民体质。
5、宁静致远,太极功夫,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不图功夫,不图名,只缘太极阴阳中平淡是真。
6、舒缓之中扬白鹤亮翅,方寸之间展太极魅力。
7、人人都练太极拳,健康生活伴我行。
8、弘扬太极拳,展现我风采。
9、聚会武功镇,传承太极魂。
10、汇聚武功古镇,追梦太极神韵。
11、棚捋挤按舞动太极神功,虚实分明指点健康人生。
12、问道武功古镇,养生太极神功。
13、传承千载,弘扬太极。
14、集太极精品,树大家风范。
15、品之极,本太极。
⑷ 太极拳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及实施对策是什么
太极拳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它以中国古典天人合一的人体生命整体观为基础, 以内向性运用意识为特征, 研究人的生命运动规律, 进而运用这些规律, 最终求得身心健全, 内外和谐, 并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练习太极拳, 对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质, 提高其健康水平及改善心境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加强理论宣传和教育, 使学生真正意识到练太极拳的益处
组织理论学习, 提高大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 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太极拳知识, 充分认识到太极拳的价值.把太极拳纳入高校体育的发展战略,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提高学生对太极拳活动的参与意识.加强太极拳社会功能和价值意义的教育, 培养学生自觉练习的习惯, 形成自觉练习太极拳的心理定势。把太极拳作为全民健身的首选项目, 大力推广。以广播、影视媒体为主, 报刊、杂志为辅, 借助诸多媒介, 对太极拳的健身原理和功能作详细的介绍, 让更多的师生全面了解太极拳.以体育教师为骨干, 通过开展太极拳表演项目活动, 全面营造一种“太极运动在身边”的气氛, 从而带动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
⑸ 如何在当今中国推广太极拳
太极拳具有广泛的推广力度和群众基础;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艰辛但是潜力依旧巨大,具体分析在以下几个方面,太极类的健身会所,以家传太极技艺为核心、回归传统太极为目标,将成为主流,动员社会力量,将太极拳文化进行商业化,开辟新模式如:演艺、交流、比赛等。将太极拳和中国古典文化有机结合,发展培养更多方面的艺术类等以不同门派,不同拳种,根据太极的运动和技击远离制定相关规则进行对抗性的决赛。太极拳国际通行证:“世界太极拳月”从2001年开始,国际武术联合会把每年5月确定为“世界太极拳月”,世界各地的体育、武术及太极拳组织会在本月内举行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太极拳开始以“高雅、时尚、优美与广泛的适应性”深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现已风靡全球.近几年来,各医学发达的国家已经开始注意并加大力度研究太极拳的机理。其中美国最为突出:中国的太极拳成了美国的新宠。美国大批民众参加打拳,俨然成为全民运动。太极拳在国外:研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如何使我们的太极拳能在文化和武术两个层面上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是摆在我们太极拳传承人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太极拳,不仅仅是“拳与武术”,而且,更重要的是太极拳还是“和谐、修炼、医学、兵法、自然、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的传承文化。由于太极拳创立的独特性,它是中国武术和传统文化结合的精华,吸收并融合了诸多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特色,它“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八卦方位”之变化,同时将“中医的经络学说”和古代的强身健体的“导引术和吐纳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在武术界,太极拳被业内人士称呼为“哲拳”,意为具有“哲学的拳术”—— “内主静心养性,外主锻炼体魄,内外兼修”。由于太极拳形象之优美,技艺之精妙,意境之悠远,引得古今中外无数习练者痴迷其中,不断求索、探寻着太极拳这个世界至高无上武术的真谛。太极拳不仅演练起来如行云流水、自然高雅,具有极强的观赏性,还具有抗衰、怯病、防身、护卫的功效,更有静心、养性、减压的作用。因为极具养生功效,太极拳不像其他拳种,没有不适应人群。
⑹ 赞美太极拳打得好的简短句子有哪些
1、一个个稳实的马步,好像让人怎么也推不倒。
2、一个个轻慢的动作,好像能把重重的力量都涩掉:一个个专注的眼神,好像除了自己全世界都消失了。
3、大家迅速将手举起,成抱拳礼动作,“起势”,我们不紧不慢地放下双手,迈开左腿,连贯而不失节奏地开始表演。
4、全身柔绵而有力地开始摆动,每一个关节灵巧地配合着,身心倾听着悠扬的乐曲,双手如同白云一般舞动着。
5、看这松软沈稳的形势,如载重之船,沉沉稳稳地荡于江河之中,既有沉重而又有软弹之力。
6、太极拳功夫,不外乎是动静开合而已,但一切要在稳静的基础上作,不可有慌张冒失的现象。它虽是静,但静中藏动机。
7、虽是动,但动中存静意,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此太极拳之道理也。
8、在柔和的动作中也藏着几分刚劲,双手握拳,转腿,向前缓缓冲拳,更让沉浸其中的我们觉得正在全神贯注地将混沌的天地分开,动作多么精确,到位,整齐。
9、凡是一举一动,是以意为主使,以气来牵引,或收放来去,吞吐含化,皆是由意气的牵引为主动,由腰脊来领动,此是太极拳与他种拳不同之处。
10、人身之灵机,最为宝贵,凡一切处事接物,皆全赖于此,不独打拳推手也。
11、太极拳功夫,不外乎是动静开合而已,但一切要在稳静的基础上作,不可有慌张冒失的现象。它虽是静,但静中藏动机。
12、虽是动,但动中存静意,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此太极拳之道理也。
13、在左右蹬脚的动作时,似乎将此生最多的力气用于支撑腿部,尽力做到平衡,双手呈十字形。
⑺ 比喻写一条有关太极拳的宣传语
两仪轮转大道生,气力相辅太极盛
⑻ 如何开展太极拳活动才有趣
一个活动好不好玩,有没有意思就要看组织者是否肯东脑筋,想办法。如今老年人的问题活动开展得蓬蓬勃勃,到处都有老年人的身影,有的跳广场舞,有的打太极拳。参加任何一项体育活动,都要通过比赛交流提高水平。开展太极活动也是一样,怎么做才有意思呢?
⑼ 太极拳有着怎样的历史,它的创始人到底是谁
一种说法,太极拳创自陈王廷。陈卜善武艺,精拳械,曾设武学社于村中,始开陈氏世代习拳舞械之风。明朝末年,陈氏第九世陈王 廷,依据祖传拳术,吸取民间诸优秀拳种之精华,结合导引、吐纳术、中医经络学,创编了一种新的内功拳种,按阴阳转换之意取名太极拳。
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广开传拳之门,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即是其著名高徒。之后,陈氏太极拳逐步演变出全国有代表性的“杨、武、吴、孙”等诸大流派。
另一种说法,张三丰创建了武当派,创始了内家拳。太极拳作为内家拳之首,尊称张三丰为祖师,是一种自然归属。张三丰创立的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混元拳、玄武棍等,都是从道教经书中汲取了精华,引申而来。
⑽ 国家为什么要推广太极拳推广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推广太极拳不仅可以宣传传统文化,而且可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