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祭祀宣传图

祭祀宣传图

发布时间:2022-06-11 12:22:00

『壹』 找下闽南祭祀文化有关资料和图片

闽南人祭祀

酬天敬地

崇拜祖先

崇奉俗神

祈风乞雨

普度

佛生日

拜天公

三月三祭祖

=====================
闽南人的祭祀与信仰。
闵南的的祭祀信仰相当多,主要与其生活环境有相当大的关系,其主要的信仰种类有:
1. 土地与农垦类
(1)与埤圳相关: 如恒春网纱圳,祭祀杨泗将军
(2)与土地相关: 如祭祀土地公,为保佑农田生产丰盛的守护神
2.海洋与贸易类
(1)瘟神王爷:如东港王船祭
(2)妈祖:如各聚落中心的妈祖庙
3.原乡的信仰传统
(1)漳州籍---开漳圣王
(2)泉州籍---广泽尊王

具体看下面网址

『贰』 什么是祭祀祭祀的来历为什么祭祀

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

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产生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活动。春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是由原始信仰形成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的节日。

祭祀天地大典其实是在心理思维的终极意义上感悟人神沟通、上下交感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神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欲念。祭祀活动,进贡上香,叩拜行礼,庄重肃穆,一丝不苟。祭祀礼节祭品有一定的规范。旧俗备供品向神灵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2)祭祀宣传图扩展阅读:

祭祀时间

端午节:五月初五,是中国年历的一个节日-端午节。为驱虫

七月半:七月十四/十五,中国道教称中元节,民俗中称七月半。佛教称之为盂兰盆会,但其是来华以后才有定为这天。

十月初一:称之为寒衣节。据说起自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所谓“十月一日送寒衣,哭倒长城千万里,抱骨回乡。”

十一月十六:此日祭供有请求佛主超度亡灵的意思。

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送灶神、祭祀迎春之日。

『叁』 求一张图,中国的少数民族祭祀时穿得衣服,特征是把整个头都罩住的面具,衣服面具上都有骷髅的图案

应该是藏族的

藏族原始宗教的祭祀仪式,包括煨桑、血祭、跳神三个内容。在举行宗教仪式时,这三个内容,往往都是一并举行的。后来苯教还将其毫无变动地纳入自己的祭祀仪轨。佛教传入藏区后,除了在“血祭”这一内容上有所变动外,其余全部继承了下来。
“桑”是藏语的音译,其意“烟”或“烟火”。至于“煨桑”,较确切的译法应是“烟火祭祀”或译为“烟祭”。为什么民间有此俗称,那是因为煨桑这一宗教仪式,在近代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种民俗活动。从内容看,民俗的“煨桑”和宗教仪式中的“煨桑”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只是宗教的煨桑仅是祭祀仪式中的一个内容,而民俗中的煨桑是单独举行的。煨桑所用的材料有扁柏、小叶杜鹃、艾蒿、青松、糌粑等物品。
藏族先民的煨桑活动都是在部落外的山头或河岸上举行,煨桑时把扁柏、艾蒿、小叶杜鹃的枝叶堆起来,中间放上五谷杂粮,然后由仪式主持者洒上一点水,点燃后祀神。藏族原始先民常把煨桑视为部落社会中的头等大事,他们借用煨桑来结集群众,加强部落联盟,以壮大声势。出战或行军途中也经常煨桑,祈求神灵保护以获得胜利,在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就不乏这方面的描述。
学界认为煨桑起源于藏族的原始时代。那时,每当部落中的男子出征和狩猎回来时,部落中的族长、老年人、妇女和儿童,便在部落外的空地上,点燃一堆艾蒿、小叶杜鹃等有香气的枝叶,让出征者从上面跨过,并不断地往他们身上洒水。开始也许是想通过熏香草的方式,除掉出征者身上的血腥之气,用水洗去其污秽。后来便演变成宗教仪式,人们再不从“桑”堆上跨过,水也不再洒在身上,而是洒在“桑”堆上。煨桑的目的也变成祭神祈福。后来,再加上苯教和佛教的渲染,煨桑便成了藏区宗教特有的一种祭神仪轨,与其他一些属于苯教和藏传佛教的祭祀仪规配合在一起,显得更加庄严。
煨桑时一般还要念诵一种叫《小桑》的经文,或请喇嘛念,或者自己念。一般都认为莲花生大师创制的《小桑》经文,可以使人无论是在家,还是外出,随时诵之,皆能心想事成,如愿以偿。煨桑作为一种祭祀祈愿的活动,在过去,几乎人人都参与,从官方到民间,尤其是在祭祀中更是如此。日常生活中,煨桑祭祀也占重要位置。
1751年西藏地方政府(即通常所说的“噶厦”)建立,噶厦政府每年夏季和冬季各举行一次大规模煨桑仪式。仪式由噶伦(原西藏地方政府主要官员)主持,地点在大昭寺的屋顶上。凡噶厦大小官员,都必须身着官服来参加这一活动。煨桑的那一天,大昭寺顶上烟雾弥漫,米如寺的几十位僧人伴随法号进行各种祭神仪式,并由身着古代武士铠甲的寝宫伺卫营不时鸣放火枪,四名贵妇打扮的女子手把金盅敬祭神灵,拉章强佐(大昭寺司库)大摆油炸果子和干鲜果品,这就是所谓的“夏季白祭”和“冬季白祭”。
说说民间的煨桑祭祀活动。

祭山祭水。祭山,即将五彩经幡、香枝和青稞酒等祭品携至本地附近最高山头的神坛上,进行煨桑以娱山神。祭水,就是至本地较大的河边树枝上悬挂五彩经幡,同时在河堤上煨桑祭祀水神。
祭屋顶神。一般住家屋顶四角筑有垛台,每个垛台上插上树枝,每个树枝上缀系五彩经幡。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意蕴。从上到下的顺序为蓝、白、红、绿、黄。民间传说,蓝为天,白为云,红为火,绿为水,黄为土,依次用羊毛线缝制。若以五行会意,则蓝为水,绿为木,红为火,黄为土,白为铁。所以常有以宅院主人属相颜色开头排列经幡颜色次序的习俗。屋顶山墙中间的墙垛上,置有陶制香炉,是主人煨桑的地方,每逢藏历每月初八、十五和三十日或大小节庆、婚嫁、旅行等喜庆之时皆在此炉中煨桑祭祀屋顶神。

『肆』 古人为何要祭祀呢

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古人们对生存的自然环境,诸如天地山川、飞禽走兽等会产生一种自然质朴的原始崇拜心理。而祭祀就是源于古人的原始崇拜心理。

图腾崇拜

先民们每在一定时间就会对本族的图腾进行祭祀活动。例如中国最普遍、最典型的图腾崇拜--“龙”崇拜。早在炎黄以前的伏羲氏时代就以龙为图腾。

先民们认为龙能的本事很大,能呼风唤雨,这对于从事农耕的古人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古代不乏有祭龙的记载。由于“龙”的重要性,还形成了固定习俗和节日,如春节舞龙、二月二龙抬头等等。

『伍』 请问这是什么祭祀活动,或者什么仪式

这就是穆斯林日常的祈祷,好像每天做六次,朝着麦家的方向

『陆』 文明祭祀宣传标语有什么

文明祭祀宣传标语列举如下:

1,文明祭扫,为创建山水生态园林城尽一份微薄之力。

2,祭而丰不如养之厚。

3,禁止乱建坟墓,保护秀美山川。

4,推行文明殡葬,构建和谐社会。

5,告别陋习文明祭奠。

民族的不同,构成各具风格的祭祀文化。中国历代各民族的祭祀是一门历史文化。自古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神。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

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祇由君主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祭祖先和灶神。所以,“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

清明节是中国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之一。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

『柒』 求类似的图,日本动漫祭祀的图。


请采纳一下,谢谢。

『捌』 文明祭祀宣传标语

1、平安清明,安全第一。

2、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祭奠!

3、上坟烧纸慎用火,别回因祭祖遭横祸答。

4、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故人。

5、清明祭先祖不忘前人泽被,慎火护山林常使后人蒙荫。

6、清明祭奠做文明人,只送鲜花纸不焚。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祭祖只献鲜花礼,不焚香火文明人。

8、烧香烧纸皆陋习,文明祭祀应牢记。

『玖』 文明祭祀宣传内容

1、文明祭扫,为创建山水生态园林城尽一份微薄之力

2、祭而丰不如养之厚

3、禁止乱建坟墓,保护秀美山川。

4、推行文明殡葬,构建和谐社会。

5、告别陋习文明祭奠。

6、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7、告别丧葬陋习,崇尚文明治丧。

8、文明祭扫鲜花祭祀。

9、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

10、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先人。

『拾』 清明要到外地去祭祀先祖,请问如何写横幅

当啊 我传统清明节约始于周代已二千五百历史清明始重要节气清明气温升高春耕春种节故清明前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清明农谚由于清明与寒食接近寒食民间禁火扫墓渐渐寒食与清明合二寒食既清明别称变清明节习俗清明烟火吃凉食品 关于寒食传说: 相传春秋战代晋献公妃骊姬让自奚齐继位设毒计谋害太申申逼自杀申弟弟重耳躲避祸害流亡走流亡期间重耳受尽屈辱原跟着道奔臣陆陆续续各奔路剩少数几忠耿耿直追随着其叫介推重耳饿晕介推救重耳自腿割块肉用火烤熟送给重耳吃十九重耳做君主著名春秋五霸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些同甘共苦臣加封赏唯独忘介推晋文公面前介推叫屈晋文公猛忆起旧事愧马差请介推朝受赏封官差几趟介推晋文公亲请晋文公介推家见门紧闭介推愿见已经背着母躲进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御林军绵山搜索没找于主意说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火起介推自走晋文公乃令举火烧山孰料火烧三三夜火熄灭终究见介推山看介推母俩抱着棵烧焦柳树已经死晋文公望着介推尸体哭拜阵安葬遗体发现介推脊梁堵着柳树树洞洞象东西掏看原片衣襟面题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愿主公清明 柳作鬼终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我忆我自省 臣九泉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血书藏入袖介推母亲别安葬棵烧焦柳树纪念介推晋文公令绵山改介山山建立祠堂并放火烧山定寒食节晓谕全每禁忌烟火吃寒食 走伐段烧焦柳木宫做双木屐每望着叹道:悲哉足足古级级或同辈间相互尊敬称呼据说源于 第二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见棵柳树死树复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柳树像看见介推敬重走跟前珍掐枝编圈戴祭扫晋文公复柳树赐名清明柳定清明节 晋文公血书袖身边作鞭策自执政座佑铭勤政清明励精图治家治理 晋百姓安居乐业功居、图富贵介推非怀念每逢死家禁止烟火表示纪念用面粉着枣泥捏燕模用杨柳条串起插门召唤灵魂东西叫推燕(介推亦作介推)寒食、清明全百姓隆重节每逢寒食即火做饭吃冷食北百姓吃事先做冷食枣饼、麦糕等;南则青团糯米糖藕每届清明柳条编圈戴柳条枝插房前屋示怀念 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三四月间传统习俗重视其节清明节清明节现民族埽墓节按主说约四月五前按农历则三月半月古二十四节气种岁历播种、收清明便二十四节气春十五按岁百问说:万物皆清洁明净故谓清明所清明本节气名加寒食禁火及埽墓习俗才形清明节 本寒食节与清明节两同节唐朝拜拜扫墓定寒食节寒食节确冬至百零五约清明前便清明与寒食合并 墓前祭祖扫墓习俗起源甚早早西周墓葬十重视东周战代孟齐篇曾提及所耻笑齐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祭品见战代扫墓风气十盛行唐玄宗诏定寒食扫墓五礼每逢清明节田野道路士遍满皂隶佣丐皆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社重要风俗 仍些寒冷春要禁火吃冷食怕些弱妇孺耐住寒冷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定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让家晒晒太阳筋骨增加抵抗力清明节除祭祖扫墓外各项野外健身使节除慎终追远伤融合欢乐赏春气氛;既离死别悲酸泪处派清新明丽景象真极富特色非特别节 清明祭扫坟茔丧葬礼俗关节俗据载古代墓坟说打墓坑筑坟丘所祭扫见于载籍墓且坟祭扫俗便依托秦汉代墓祭已或缺礼俗 《汉书.严延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要清明归东海扫墓祖先崇拜亲族意识发达、强固看严延举合情合理世古没纳入规范墓祭归入五礼:士庶家宜许墓编入五礼永式官肯定墓祭风必盛 清明节纪念祖先节主要纪念仪式扫墓扫墓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具体表现基于述意义清明节华重要节 清明节仲春与暮春交冬至一0陆扫墓通清明节前一0或一0些籍贯士扫墓达

阅读全文

与祭祀宣传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白酒营销方案2017 浏览:871
着装礼仪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451
美发店策划活动方案 浏览:78
怎样进行网络营销吸引顾客 浏览:109
签订合同策划方案 浏览:704
江西乐采电子商务 浏览:503
信用卡销售推广方案 浏览:89
洛阳上海市场那个电子商务叫什么 浏览:679
新产品上市推广策划方案 浏览:531
女神节银行保险沙龙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104
电子商务网站评价ppt 浏览:959
浅析电子商务对市场营销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浏览:178
人社全年技能培训工作方案 浏览:312
医疗网络营销总监简历 浏览:558
活动庆典策划方案 浏览:631
合肥市跨境电子商务 浏览:266
如何做平台策划方案 浏览:774
网络营销试题答案 浏览:145
2017双12促销活动广告语 浏览:56
教师培训经费申报方案 浏览: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