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核电站为什么是中日战争的弱点
鉴于日本本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日本是一个非常依赖核电的国家,根据日本官方的说法,全国共有【原子力発电所】18座。
核电是十分清洁高效的能源,但核能的安全隐患也存在巨大风险,例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一度影响了超过三百万人口,对自然的破坏预计900年方可消除,而持续的辐射将遗存1万年以上。
而核事故后的放射性污染会带来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日本的广岛在1945年遭受了原子弹的袭击,而战后七十年以来该地的癌症率和婴儿畸形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活。
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日本福岛核事故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具体原因是因为反应堆发生了氢爆而泄漏,此次核事故直接导致福岛地区成为不可居住地带,甚至当地的福岛鱼与福岛米都一度被宣传是不可食用的。事后日本政府一度关闭了核电站,但最近又重新启用了。
言归正传,倘若中日之间爆发大规模热战,攻击核电站将造成无数次人为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以上是用Google earth的爆炸插件模拟出来的核爆效果图(图是转的)20颗50万吨当量的核弹在日本爆炸的情景,日本本土基本被核效果覆盖,在不计算后期核污染伤害的前提下,一期损失了超过1700W人口,而估计工业产能业已毁灭殆尽。
日本国土狭小,没有战略纵深,一旦遭受了核打击后,国家体系会在瞬间崩溃,而在战争中,日本本土的核电站就如同一个个定时炸弹,倘若遭受对方打击,将直接升华成核打击的效果,因此在战争中,倘若中国考虑限制对核武器的直接运用,攻击日本的核电站也是一个隐藏的选择。
以上,我从假设的角度解释了日本核电站何以是弱点所在,但事实角度而言,中日交战对核电站的攻击其实是基本不可能的,因为核电站爆炸的效果并非很多人想象中的那样等同一颗核弹,核电站使用的核原料纯度和武器级的核原料纯度实际上有质的差别,攻击核电站更多的是造成生化上的人为污染,不会有太大的直接杀伤效果,更不会造成所谓的核爆,并且中日隔海而望,日本的核污染极有可能影响中国自身。
所以一旦开战,攻击日本的核电站不经济也不实用,反而会造成自己的损失,因此,一旦中日开战,中国方面的核打击选项应该是使用相对干净的小当量核两相弹,并集中攻击日本的工业城市或政治中心,这样则能达到效果和负作用的平衡。
其实这一切都只是论证而已,现在的世界和平是主流,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本就微乎其微,希望我们永远都不需要用到核武器。
⑵ 为什么很多人反对核电站
自从进入10月份以来,全国各地都进入了用电荒,现在整个欧洲地区包括全世界也属于电力紧缺时期,无论是欧洲的抢气大战还是英国的用电荒问题,都让很多人对于电力供应产生了很多疑问,认为现在的电力供应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因为煤炭导致环境污染,很多国家不再使用火力发电而去采取清洁能源发电,但是这种发电方式满足不了现在的工业需要因此出现。电力短缺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就有很多人去思考,为何不去发展核能发电,不仅可以解决用电紧张问题,而且也不会对环境产生破坏,这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核电的优势和缺点下面来简单分析一下,为什么不去大力发展核电?
最后就是核废料处理问题。当核燃料使用完毕之后,往往就会选择处理封箱保存。因为现在每个国家对于核废料处理标准和手法都是不一样的,一旦核废料不小心泄露也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这也是很多国家想要发展核电站却不敢发展的制约因素。
不过在“十四五”规划当中,国家已经明确指出将有序稳步推进沿海核电站工程的建设,在这一点上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核电的重要性,因此,在不久将来,核电将会作为国家战略工程往前推进。
⑶ 中国居民对建成核电站有什么看法
其实我觉得还是利大于弊的。
核的危害由于核战宣传需要,被大家夸大化。
拿切尔诺贝利来说,这个也是最高核泄漏事故,而且当初处理的非常慢,我们可以去查查资料,直接死亡人数不过31人。如果你要把所有远期因此至重病的人都算进去,不过上万人。
上万人,或许很多。但是我们想想,光中国,因为环境污染而致病的人可能都大于这个数目。
核能是清洁能源。非常非常清洁,对于环境造成的破坏非常非常小。而电无论如何都要使用,太阳能风能均无法满足需要,大量的烧煤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以及重病数,绝对比核能多。
试问一句,日本此次核电泄漏到底造成多少人死亡或重病?可能屈指可数吧.....
况且,现行核能安全已经比较完善了。人类迄今为止比较大的核事故屈指可数。法国的核能发电量占全国电力77%以上,我们又哪里听到过法国发生过大型核事故?
日本的这次事故,可以说是难得一遇的。日本核电有三层降温保护。第一层外来供电冷却因为地震停电而无效,第二层自发电冷却因为海啸破坏而无效。第三层因为破裂导致气压不足而无效。
不是所有的大地震,都能造成如此毁灭性的打击的。
为了避免百年乃至千年一遇的地震海啸,放弃一种清洁能源,转而选择一种对于地球不断伤害,对于环境不断伤害的旧式能源,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恐惧在影响大家的判断力。
况其,核电站也不是哪里都建。亦会考虑地理因素。
另外,团IDC网上有许多产品团购,便宜有口碑
⑷ 核电站前期工作停了吗
核电建设只宣传其清洁能源的一面,对环境污染较少提及
中国核工业第一、第二国际核工程指挥部设计总工程师胥胜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核电布局向内陆转移必须考虑环保问题。核反应产生的废液有放射性,必须向外排放。核电站布局在沿海,一是满足冷却水需求,二是便于废液排放。
胥胜利认为,核电不能仅仅考虑经济效益,必须同时考虑水环境污染,不能拿百姓的身体健康为代价。比如我国计划上马的一些核电站位于河流中上游,丰水期可以适度排放废液,前提是处理放射性,成本非常高;枯水期不能就地排放,必须建核废液储罐。
⑸ 中国核电的办刊宗旨
宣传我国核电建设的方针政策;研讨我国核电建设的规划和加快我国核电发展的相关重大问题;分析讨论核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介绍与我国核电工程建设有关的法规、标准;交流核电工作管理和建设经验;宣传我国核电自主研发、设计建造和设备国产化的最新进展;报道国内外核电建设和运营的最新动态和信息;跟踪国外先进核电技术;加强与国际相关组织机构的信息与技术交流;普及核电知识。
⑹ 中国专家凭什么认为中国核电站绝对安全
因为我国早就使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我国在建核电站采用“非能动”安全系统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比福岛核电站的二代技术更安全,不存在启用备用电源带动冷却水循环散热的问题。我国核电站的堆型不是福岛采用的沸水堆,放射性污染小很多。
中国核电站在放射性物质和环境之间至少设置了燃料包壳、反应堆压力容器、核岛安全壳等三道坚固屏障。
第三代核电技术
1不需要交流电源
2和应急发电机
日本受影响核电站采用的是二代核电技术,最大问题就在于遇紧急情况停堆后,须启用备用电源带动冷却水循环散热。我国正在沿海建设并将向内陆推广的第三代AP1000核电技术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因其采用“非能动”安全系统,就是在反应堆上方顶着多个千吨级水箱,一旦遭遇紧急情况,不需要交流电源和应急发电机,仅利用地球引力、物质重力等自然现象就可驱动核电厂的安全系统,巧妙地冷却反应堆堆芯,带走堆芯余热,并对安全壳外部实施喷淋,从而恢复核电站的安全状态。
“打个形象的比喻,‘非能动’系统就像抽水马桶一样,上面顶着大水箱,不靠能源动力。”陆启洲委员说,正是考虑到内陆核电站对循环冷却水有更高要求,我国已决定在内陆建造核电站全部采用三代技术。
压水堆技术
1不会向外泄漏
2带放射性的水
日本福岛核电站的堆型属于沸水堆,在正常情况下,冷却剂系统正常运转可以确保核系统的正常运转,但是由于地震的影响,外部供电和应急用电都无法有效供给,堆芯冷却水位急剧下降,堆芯逐渐露出水面,积聚的热量导致燃料熔化。堆芯是反应堆的心脏,装在压力容器中间,它是由燃料组件构成的。堆芯燃料熔化,加上温度上升比较快,产生氢气,福岛核电站爆炸有可能是氢气爆炸,目前受到影响的福岛核电站是一号机组和二号机组,福岛核电站一共有五个机组,其他三个机组如果能把备用电能输送给发生泄漏的机组,或是通过移动电源给机组供电,让冷却系统启动,就可以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
和日本不同的是,我国核电站的堆型主要是压水堆,从核电站问世以来,在工业上成熟的发电堆主要有以下三种:轻水堆、重水堆和石墨气冷堆,轻水堆又分为压水堆和沸水堆。之所以要设计两种不同的堆型,主要是因为压水堆和沸水堆各有优缺点。水从反应堆流过后,会因为和反应堆内的中子反应产生放射性。压水堆内产生的带放射性的水始终在一回路内,不会被泄漏到外界环境中, 而沸水堆内带放射性的水在冷却过程中很可能泄漏到外面污染环境,所以压水堆比沸水堆的放射性污染小很多。但是由于压水堆比沸水堆多了一个回路,所以前者比后者的热效率低。水堆热效率高就是消耗相同的核燃料沸水堆比压水堆能发更多的电。
我国目前运行的核电站除秦山三期之外全部是压水堆,在建只有山东荣成的是高温气冷堆,其余都是压水堆,目前压水堆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⑺ 主要关于核电站的危害
1、核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的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其具有放射性,必须慎重处理;
2、核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的化石燃料电厂排放出更多的废热,故核电站对环境的热污染较严重;
3、核电站的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
4、核电较不适宜满负荷运转,也不适宜低于标准负荷运转;
5、兴建核电站常易引发政治歧见的纷争;
6、核电站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
(7)核电站宣传扩展阅读:
与传统的火力发电站相比,核电站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1、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因此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2、核能发电无碳排放,不会加重地球温室效应;
3、核能发电所使用的铀燃料,除了发电外,暂时没有其他的用途;
4、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万千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30吨的铀燃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
5、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电的成本不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固发电成本较为稳定。
⑻ 二十世纪,日本对核电站的知识普及是怎么做的
日本从1966年建成第一座核电站以来,核电站从未发生过大的事故。
日本的电力公司非常重视普及核电知识的宣传。在核电站比较集中的地方,都有由他们出资建成的核电展览馆,供市民免费参观,里面有反应堆的模型和显示核发电整个过程的挂图等。看过之后,因不了解核发电而产生的不安,就会消除。日本人民因受过原子弹伤害,对核问题比较敏感。但是由于认识到核电和核弹的区别,在资源缺乏的日本发展核电有利,因此,并不一般地反对建核电站。就是反对建核电站的部分在野党,近些年态度也有变化。
⑼ 谁会核电科普知识作文
核电与水电、火电共同构成世界电力的三大支柱。发展核电对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保障能源供应与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电力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和工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核电事业与欧美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在核电起步初期,部分公众因对核电缺乏了解,对建设核电站安全心存疑虑。为使社会公众认识核电、了解核电,消除对核电的恐惧,支持核电发展,中国广核集团自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时期开始,就把开展核电科学知识普及活动作为公司的一项重要社会使命,采取邀请周边地区学校的师生和干部群众参观核电站,举办核电科普讲座、组织观看核电科普宣传片、举行核电科普知识展览、开展大亚湾核电基地工业旅游等多种形式,坚持不懈开展核电科普宣传。
20多年来,大亚湾核电基地累计接待社会各界公众二十多万人次,其中接待港澳地区公众三万多人次,在核电新项目所在地广东阳江、台山、陆丰和辽宁大连、福建宁德、广西南宁、安徽芜湖等举办科普巡回展览活动。一系列的科普宣传活动,为普及核电知识、营造有利于核电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