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平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标语
摘要 1、市民是城市的形象,城市是市民的精神。
❷ 张晓的社会反响
同学心声:自立自强精神感动大家
报告会后,张晓的同班同学张莹说,也许她也能帮妈妈梳头洗脚,承担家庭的一份责任,但14年能无怨无悔地坚持下来吗?然而,张晓做到了,14年如一日,义无反顾,从内心深处一直满怀着对母亲一片感恩的心。
张晓的同学刘伟说,记得高二时一个中秋节的晚上,上自习前,同学们都拿着从家里带来的月饼品尝着,只有张晓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写作业。同学们知道,在这个特殊的晚上,对张晓来说最大的愿望也许是能让妈妈吃上一块可口的月饼。于是,大家拿出自己的月饼送给张晓,并告诉他这是大家带给张妈妈的。张晓当时满含热泪,双手捧着月饼深深地向同学们鞠了一躬。在张晓随身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详细地记载着人们对他的帮助。他常说,也许他永远没有能力回报给予他帮助的人,但是,大家的这份真诚、这片爱心,将是他一生中最美的记忆。
母校师长:一名十分难得的好孩子
平凉二中的马博文副校长说,从6月11日起, 《兰州晨报》 对张晓的事迹进行了连续报道,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关注。作为张晓母校的一名副校长,亲眼目睹了张晓一步步走过的艰难路程,他是一名十分难得的好孩子。张晓身上的优秀品质,为青少年德育教育确立了方向。2005年,平凉二中高三级一位女生患白血症,学校开展捐助活动,张晓捐了10元,校长发现后把他叫过来说:“你这么困难,怎么还要帮助别人。”他说:“因为我体味了困难,所以我也会帮助比我更困难的人。”
政府部门:十分关注张晓母子生活
崆峒区委宣传部认为,《兰州晨报》从6月11日起,先后用16个版面全方位报道了张晓的事迹。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曾对此做出专门批示,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国内外媒体相继作了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海内外华人的广泛关注。
崆峒区委宣传部李副部长说,多年来,崆峒区历届党委、政府和街道、社区各级领导都十分关注张晓母子的生活状况,今年6月,崆峒区委、区政府破例为来平凉投亲靠友的张晓母子办理了正式户口,并把他们纳入了城市低保,为张晓免去了学杂费和书本费,逢年过节,市、区领导都要上门慰问。驻平凉某部队原政委刘春灏从张晓11岁开始,就把他作为重点救助对象,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在张晓母亲曹雪宏住院期间,平凉市委书记马学军、崆峒区委书记杨军多次到医院看望。崆峒区还免费为他们安排了一套30多平方米的廉租住房。
6月13日,经《兰州晨报》联系,兰州蜀草中医院院长谢运发、党支部书记张自兴等风湿病专家来到张晓家中,查看了曹雪宏的病情,表示免费为其治病。崆峒区委、区政府指定专人专车陪同张晓母子到兰州,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治疗,曹雪宏的病情有明显好转。
❸ 何西庆的履历
1974.03——1975.03,甘肃省华池县桥河公社知青;
1975.03——1978.02,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教师;
1978.02——1982.01,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
1982.01——1985.08,甘肃省平凉地委宣传部干事、副科长;
1985.08——1988.07,中央党校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1988.07——1991.11,甘肃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干部、办公室副主任;
1991.11——1992.05,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交办干部;
1992.05——1993.05,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处级秘书;
1993.05——1993.11,海南省旅游商品开发服务总公司总经理助理;
1993.11——1997.03,海南省旅游局办公室副主任;
1997.03——1998.02,海南省旅游局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
1998.02——1999.12,海南省旅游局办公室主任;
1999.12——2001.01,海南省民政厅副厅长(试用期一年)、党组成员;
2001.01——2004.12,海南省民政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厅党组纪检组组长;
2004.12——2006.11,海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2006.11——2010.02,海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正厅级)(其间:2007.05—2009.10在长江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班学习);
2010.02——2010.04,海南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负责常务工作,正厅级);
2010.04——2010.08海南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正厅级),省纪委常委;
2010.08——2012.04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委书记(正厅级),省纪委常委 ;
2012.04——2013.01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委书记(正厅级)(其间:2012.09—2013.01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习);
2013.01——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
中共十八大代表,五届海南省委委员、省纪委委员,六届海南省委委员 。
2014年10月30日,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30日上午召开,副省长何西庆担任副组长 。
❹ 2013平凉公务员遴选宣传部
具体的话你可以关注一下北辰遴选。
我们有很多的关于遴选方面的内容和动态。
❺ 前阵子看到央视有介绍李雪峰的,那个冬虫夏草现在可以代理吗
可以代理的,详情去 青海春天 的网站看看吧!
❻ 甘肃平凉如何推广“喜事新办”
2018年8月17日,农历七月初七,中国传统的七夕佳节。来自甘肃平凉崆峒区的丁玉兰跟随新郎参加集体婚礼,她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说:“几乎没要彩礼钱,彩礼是个面子活儿,两个人在一起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他们小两口还打算将省下来的彩礼钱用作创业资金,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
“我们村‘红白理事会’倡导的不盲从攀比、减少奢华排场等新风尚,确实减轻了农民负担,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村社便民事务用房里举办婚丧嫁娶、满月、升学、祝寿等事宜。”今年43岁的崆峒区崆峒镇太统村村民杨世忠说,自己为母亲过寿时,依照理事会规定,限桌20台,烟的价格不超过10元,酒则不超过30元,花销与酒店相比减半,喜庆的气氛丝毫不减,又经济划算。
在中国农村,天价彩礼屡见不鲜。近年来,甘肃平凉、庆阳等地农村更是天价彩礼的重灾区,彩礼钱从8万至20万元不等。平凉市委常委、崆峒区委书记陈铎介绍说,“高价彩礼”严重影响农村家庭和谐和村民的幸福感,该区“红白理事会”向陈规陋习宣战,倡导节俭办事。
崆峒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晓红说,移风易俗工作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崆峒区下功夫革除部分区域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天价彩礼”以及薄养厚葬等陋习。
近年来,崆峒区建设乡村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和民俗文化,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崆峒好人”“和谐五星”“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开设“我们眼中的文明新风尚”宣传专题专栏,编排反映“抵制天价彩礼”的现代眉户剧《彩礼风波》。
❼ 刘立军的人物履历
1973.09——.03,兰州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
1976.03——1978.03,兰州大学政治部人事科干事;
1978.03——1981.03,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干事(其间:1979.03—1980.09在中央党校理论宣传干部训练班党建专业学习);
1981.03——1983.10,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干部处干事;
1983.10——1988.10,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干部处副处长;
1988.10——1993.07,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干部处处长;
1993.07——1999.05,定西地区行署副专员(其间:1994.09—1995.07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94.09—1997.01在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1999.05——2001.06,中共定西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
2001.06——2002.09,中共平凉地委书记;
2002.09——2004.09,中共平凉市委书记;
2004.09——2007.04,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正厅级);
2007.04——2011.01,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
2011.01——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委统战部部长、省直机关工委书记(兼)。
2011.11——2012.04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2012.04---2012.10 中共甘肃省委秘书长。
2012.10——2012.12甘肃省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副组长。
2012.12——2013.01甘肃省政协党组副书记。
2013.01—— 甘肃省十一届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甘肃省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副组长
❽ 宋树红的履历
1987.07——1990.01,甘肃省平凉七中工作。
1990.01——1994.12,共青团原甘肃省平凉市委工作。
1994.12——1998.02,共青团甘肃省平凉市委副书记、少工委副主任。
1997.08——1999.12,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学习经济管理专业,获本科学历。
1998.02——2002.01,甘肃省平凉市委委员、共青团原平凉市委书记、少工委主任。
2002.01——2002.08,甘肃省平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01.09——2003.08,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习人文地理区域经济专业,获研究生学历。
2002.08——2005.07,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外宣办主任、原《平凉时报》报社总编。
2005.07——2005.12,江苏镇江市京口区挂职任区长助理。
2005.12——2006.12,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外宣办主任、原《平凉时报》报社总编。
2006.12——-2009.08,中共甘肃省华亭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
2009.08——2010.04,甘肃省平凉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2010.04——2011.09,甘肃省平凉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2011.09——至今,甘肃省庄浪县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❾ 苏克俭的个人履历
1980年9月至1982年8月在平凉市花所乡任教1982年9月至1984年7月在平凉师范普通班学习1984年8月至1987年2月在平凉市农中任教1987年3月至1992年2月在平凉地区行署办公室工作1992年3月至1995年3月任平凉地区行署办公室副科级秘书1990年8月至1995年12月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党政管理专业本科班学习1995年4月至1996年10月任平凉地区行署办公室正科级秘书1996年11月至1999年6月任平凉地区行署办公室副主任1997年3月至1998年6月在兰州大学经济系区域经济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1999年7月至2001年12月任平凉地区行署副秘书长、平凉地区行署研究室主任2001年12月至2006年12月任中共灵台县委副书记、灵台县人民政府县长2006年12月至2010年11月任中共灵台县委书记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任中共金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2013年6月至今任中共金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❿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的历任社长、总编辑介绍
男,汉族,河南孟县人,1917年6月出生,1938年7月进入陕北公学学习,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下半年在孟县师范任教,同时从事抗战群众工作。1938年7月投奔陕甘宁边区,进入陕北公学学习,参加革命。1939年1月至1947年5月,先后在晋察冀军区锄奸干部培训班、晋察冀边区中学和陕甘宁边区三边师范、三边公学任教员、校务处长。(1946年带领三边公学部分教职学员在吴旗县五区参加土改试办工作,土改工作队改为“战地服务团”后任团长,做战勤动员工作。)1947年5月至1949年9月任《三边报》副社长兼总编辑。1949年至1954年8月,任宁夏军管会新闻科长,具体负责创办了中共宁夏省委机关报《宁夏日报》和新华通讯社宁夏分社,任《宁夏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宁夏分社社长。1954年8月至1958年自治区成立前,任《甘肃日报》副总编辑。1958年自治区成立时,负责创办《宁夏日报》,组建新华社宁夏分社、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宁夏人民出版社,曾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宁夏日报总编辑,并分管全区新闻出版工作 。
1979年10月,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1983年4月,任自治区政协副主席。1988年5月离休。1993年9月27日逝世。 男,汉族,1942年5月生于宁夏永宁县李俊镇。1966年毕业于宁夏大学汉语言文学系。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分配隆德县工作,先后做中学教师、县党校教员、县委宣传部干事。1977年调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先后在办公室、干部处、理论处工作。
1983年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1990年任宣传部副部长,1996年12月至2002年4月兼任宁夏日报总编辑。是自治区党委七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自治区党委八届委员会委员,自治区政协第七届常委,自治区政协第八届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宁夏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主席。曾为宁夏诗词学会会长,现为名誉会长。 男,汉族,陕西宜川人,1951年4月出生,大学文化程度,198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1月参加工作,高级编辑。1969年1月至1970年1月,在宁夏泾源县下乡插队;1970年1月至1977年8月,西北轴承厂工人;1977年8月至1985年10月,宁夏日报社编辑、部门副主任;1985年10月至1997年4月,在宁夏隆德县任政府副县长、县长;1997年4月至2002年4月,任宁夏日报社副总编辑;2002年4月至2006年7月,任宁夏日报社委会委员、宁夏日报社社长;2006年7月至2009年8月,任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党委书记、社长。
1993年至1997年,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七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2年至今,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委员、后补委员。 男,汉族,1950年6月23日出生于宁夏平罗县,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2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高级记者。1968年12月,被原煤炭工业部第79工程处招收为工人,先后从事掘进工、运输工、电工,后担任原石炭井矿务局卫东煤矿宣传科新闻干事。1979年底调入宁夏日报社工作,先后担任工交部、经济部记者、编辑;1990年10月至1993年10月,任宁夏日报社经济部副主任;1993年11月至1995年2月,任宁夏日报社经济部主任;1995年3月至1998年5月,任宁夏日报社总编辑助理、编委;1998年6月至2002年3月,任宁夏日报社编委委员、副总编辑;2002年4月至2006年7月,任宁夏日报社社委会委员、副社长、总编辑;2006年7月至2008年1月,任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书记、总编辑。200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现任自治区政协常委、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宁夏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 男,回族,甘肃平凉人,1959年11月出生,北京广播学院传播学专业研究生结业,198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1月参加工作,高级记者。1966年7月至1976年11月,甘肃省平凉市学习;1976年11月至1978年9月,甘肃省平凉市大秦公社下乡插队;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西北民族学院中文系学习;1982年7月至1983年9月,甘肃省平凉地区人事局干事;1983年9月至1992年11月,宁夏日报记者部记者、周末编辑室负责人;1992年11月至1995年3月,宁夏日报文艺部副主任;1995年3月至2001年3月,宁夏日报总编辑助理、新消息报总编辑;2001年4月至2006年7月,宁夏日报副总编辑兼新消息报总编辑;2006年7月至2007年3月,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新消息报总编辑;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宁夏吴忠市委委员、常委、纪委书记、宣传部部长;2008年1月至今,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