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关于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电影、电视剧又那些
新醉打金枝编辑本段片名:新醉打金枝片长:34集监制:邝业生导演:陆剑民 成志超编剧:关玲时间:2005年制作:浙江华策影视 香港无线电视主演:郭暧--张家辉饰升平--蔡琳饰欧阳英--蒙嘉慧饰秦风--乔振宇饰洛霞--刘庭羽饰宝妃--王琳饰荷花--唐群饰李修文--李立饰皇帝--洪剑涛饰郭子仪--王志华饰晋王--黄达亮饰李权--高鑫饰这一次重新投拍的《醉打金枝》分为《逍遥人生》、《军校冤家》、《郭家蒙难》、《醉打金枝》四大部分,这四大部分在保持原有剧情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时尚、新颖的元素,全剧除了重点演绎经典爱情故事外,还洋溢着喜剧、搞笑情节,又包含了悬疑、破案以及古代官场公案故事,和老版的《醉打金枝》相比,新版的《醉打金枝》更有深度,更有可看性,也更有时代感。 故事大纲编辑本段唐代中叶,经历武后乱政、安史之乱,终于迎来一段太平盛世。及至代宗,朝中形成两大势力,分别是以代宗堂兄晋王为首的一众文臣,与汾阳王郭子仪所领的一众武将。两大阵营常因不同政见而争执不休,晋王与子仪表面关系和洽,背地里暗藏杀机。郭子仪是三朝元老,历玄宗、肃宗及代宗三帝,战功彪炳,在平定安史之乱、力抗回纥入侵中,立下汗马功劳。德高望重的子仪,自然成为佞臣中伤的目标。肃宗听信谗言,数度将其削权、贬官,但子仪每在大唐危急之际,都能领郭家军平定外乱,安定社稷,使肃宗再度重用他,甚至以异姓封王,晋封汾阳郡王。子仪的声望也让代宗又爱又恨,他既爱子仪之才,又疾子仪功高。心胸狭隘的代宗有时对子仪宠信有加,有时却又故意刁难,以一挫子仪之气为快。子仪有七子八婿,堪称福禄寿全。故事,从子仪的第六子郭暧开始……郭暧生性乐天,不受拘束,因五位哥哥均品学兼优,幷有统军才能,被子仪悉心栽培为接班人。幼弟郭曙则为典型二世祖,只顾吃喝玩乐,常遭子仪责备。郭暧处于两者之间,不受监管,又不用受罚,且经常在外为郭家收取田租,乐得逍遥。岂料连番意外,五位哥哥曜、旰、晞、昢、晤或病或殁,汾阳王府世子一位竟落在郭暧头上。年近七十的子仪别无选择,要把郭暧马上训练成才德兼备、智勇双全的继承人!喜作闲云野鹤的郭暧从此饱受训练之苦。郭暧本有一红颜知己洛霞,虽然郭暧有心迎娶洛霞为妻,无奈洛霞因环境所迫,流落风尘,郭暧不敢贸然向子仪提出亲事。这时子仪要他立即入“尚武堂”接受训练,郭暧和洛霞被迫暂时分离。在“尚武堂”内,郭暧与少年英雄秦风结成莫逆,更与性格内向懦弱的晋王独子李修文成为挚友,三人极其投缘,堪称“尚武三杰”!“尚武堂”除了招募壮男练兵外,还训练了一队女兵,代宗的掌上明珠升平公主带着她的贴身宫女剑眉、星目也混在这班女兵之中。升平公主是先皇后所出,深得代宗宠爱。先皇后本是代宗挚爱,可惜天妒红颜,先后诞下升平和太子李适后便病逝。代宗对这双儿女甚为溺爱,从而形成升平刁蛮任性的性格。但升平本性善良不改。一次升平公主前往拜佛,遇白衣少年秦风。升平对秦风一见钟情,探知秦风在“尚武堂”,便不惜纾尊降贵,掩饰身份混入“尚武堂”结识秦风。可是,升平与郭暧是水火不容的斗气冤家,双方在“尚武堂”重遇,斗得不亦乐乎。直到一日郭暧得知升平是金枝玉叶,才大惊失色。幸好这时升平偷入“尚武堂”一事也被代宗与皇后知道,被召回宫中。升平遂鼓起勇气向秦风表白,遭秦风拒绝。原来秦风早已指腹为婚,虽从未与对方见过一面,但忠直的秦风却死守着这个婚约,所以拒绝了升平的爱意。这时,郭暧思念洛霞日久,偷偷前往见洛霞一面,岂料洛霞竟然了离开居所,音讯沓然。郭暧和升平同病却不相怜,斗气日益升级,竟差点儿在酒馆中大打出手。正当郭暧和升平斗得难分难解之际,子仪与晋王之争也进入白热化。代宗寿诞在即,四方臣邦进贡来朝。早有问鼎大唐野心的吐蕃王子阿提力在贺寿时,设下一文一武两道难题。如大唐朝中无人能解,阿提力便可肆意奚落朝中上下。令代宗颜面无全。偶然一机会,阿提力得见升平公主,惊为天人,欲娶升平为妻。时晋王破解了阿提力其中一道难题。阿提力便施计逼代宗答应,如果在武题中阿提力得胜,便将升平公主出嫁吐蕃。升平得知父皇以她的终身大事作了赌注,天天缠着代宗哭诉,吵着不要嫁给吐蕃皇子。代宗只得哄着升平,以图后计。大唐面对难题,群臣无策。
『贰』 好像是唐朝边疆叛乱 一个老和尚带着圣旨带领几个人去平定其中一个是哑巴 电影名是什么
电影名:大漠紫禁令
导 演:方翔
编 剧:西亢 楚石 李准
主 演:周里京 朱宛宜 濮存昕 赵晓明 马恩然
上 映:1986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剧情片
大漠紫禁令 (1986)故事梗概
长安马球场,戒备森严,唐宣宗李忱正和众妃们观看马球。突然,一飞骑冲入球场,骑手跌落马下,双手高举着鹰牌羽书。来者是西凉信使。吐蕃国达摩赞普逝世,引发内乱,张仪潮率数万民众起义沙州,望朝廷发兵增援,恢复大唐故地。宰相白敏中认为,出征不如派一名干练使臣持朝廷金印诏书西去沙州安抚张仪潮,可避免一场战争杀戮,使西域诸州保持安宁。宣宗采纳了白敏中的意见,决定派慈恩寺和尚文慧出使沙州。文慧带随从李七郎、耿超离长安西去,被正在长安打探消息的吐蕃宰相之女尚色兰探知,派密使急报吐蕃。文慧一行三人来到清水驿站留宿。夜间,金印、诏书被两个黑衣人盗走。李七郎、耿超发现后策马急追,树林中,盗印人已死,金印不知去向。文慧一行来到甘州城,适逢数万唐人举行祭祖大典。文慧在祭仪式上申明大义,希望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善互敬,共享太平。尚色兰听了文慧的一番话若有所思。祭祖大典后,文慧被黑马王彪骗至魔窟。此时,文慧才知道金印已落到王彪之手。李七郎被尚色兰诱骗活捉,李向尚说明原委,尚决定救出文慧。匪窟鏖战,王彪一命归天,文慧被救出,七郎受伤身亡。尚色兰和文慧等人继续西行。沙漠中,尚色兰乘小憩之际盗窃金印、诏书,被耿超发现。文慧再次向尚色兰说明道理,尚色兰还回金印、诏书,准备返回吐蕃说明大唐宗旨。不料吐蕃大将尚恐热为了争夺王位,将尚色兰的父亲宰相尚思罗监押,尚色兰为救其父也落入尚恐热手中。文慧一行终于到达沙州,他向张仪潮宣读了大唐诏书,并授其节度使金印。当他得知尚思罗父女要遭尚巩热毒手时,不顾劝阻,只身前往吐蕃部落。文慧的到来引起吐蕃百姓的轰动。在祭祀仪式上他讲经说法,申明大义。被愚弄的人们醒悟过来。尚恐热慑于众怒,释放了尚思罗父女,和张仪潮进行和平谈判。
『叁』 平定南江原文关于诸葛亮的片段
曹操携官渡大胜之威,率领大军南下,荆州刘琮不战而降,此时曹军士气旺盛,平定江南指日可待。此时是谁统领军队挡住了曹操的进攻,进而击败曹操,使曹操引军北归。
三国演义中有群英会蒋干盗书、庞统献连环计、周瑜打黄盖、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精彩描述,三国演义中总体上是说周瑜带大军打败了曹操,刘备军没有作为。
更有言论认为,三国演义夸大了刘备军的战绩,是周瑜击败曹操,孤穷刘备抱头鼠窜,无立锥之地,更有说赤壁之战完全不存在。
我们来看下《三国志》这场战争的关键人物传记里时怎么记载的:
一、曹操传记中记载
《三国志.武帝纪》中主要有两点:
1、孙权为救援刘备,进攻合肥;
2、曹操到赤壁和刘备战,战败,军中发生瘟疫,曹操退军,刘备得到荆州及江南;
3、陈寿引用的史料中描述,刘备烧曹操战船,刘备击败曹操,孙权进攻合肥,未提到诸葛亮、周瑜。
武帝纪只提到刘备,按此处记载刘备应该是赤壁之战的统帅。
二、刘备传中的记载
《三国志.先主传》中主要记载:
1、刘备派诸葛亮去孙权处求援;
2、孙权派周瑜、程普帅领水军数万来战曹操;
3、战于赤壁,大败曹操,烧了曹操的战船;
4、赤壁之战后,水陆并进,追击曹操,赶上瘟疫,曹军北还。
此记载中看,是孙刘联军击败曹操,注:蜀中没有史官,此传记并非是陈寿参考蜀国记载编写,没有偏向刘备军。
三、诸葛亮传的记载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主要记载:
1、诸葛亮说服了摇摆不定的孙权
2、诸葛亮带吴国援军来见先主,一同击败曹操。
此记载中看,是孙刘联军击败曹操,刘备在前;
四、孙权传记的记载
《三国志.吴主传》中主要记载:
1、孙权派周瑜、程普各领万人,靠近刘备;
2、在赤壁大败曹操,曹操自己烧毁了剩余的战船,退兵,士兵缺少粮草,加上瘟疫,死者大半;
3、赤壁战后,刘备、周瑜追至南郡。
此记载中看,是孙刘联军击败曹操,刘备在前;
五、周瑜传记的记载
《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中主要记载:
1、黄盖献火攻计策;
2、黄盖诈降,烧曹操战船,火延烧到路上营寨;
3、战后仍然是刘备、周瑜追赶;
此记载中看,是孙刘联军击败曹操,刘备在前;
『肆』 经典平定观后感300字
今天,我和同学们在学校观看了一部打仗片《百团大战》,看电影的过程中,有笑声,有泪水,有令我们敬佩的地方,也有令我们学习的地方。
1940年,是中国抗战处于最困难的地方,人力兵力都远不如日本,由贺龙、邓小平、关向应、左权、彭德怀等领导人领到抗战,姚家峪战争中,彭德怀是副总司令,左权也是这次战争的主要人物。
映入眼帘的是可恶的日本帝国主义者闯进了老百姓家,把家中的一切翻了个遍,把村子里的老百姓用冰冷的枪一个个打死了,他们闯进了一个老百姓的家里,看见一个孕妇正在产子,日本人没有直接杀死她,而是用火把房子烧掉了,日本人集体大笑起来,他们奸诈的一笑让我很气愤,我急的直拍桌子,更令人气愤的一幕还是发生了:村子唯一一个幸存者逃跑时,被日本军官发现,被直接杀死了,我觉得太可惜了,如果他逃了出去,一定能得到八路军的援助,此时,村子已成了一片废墟,废墟下埋着一个个生命,彭德怀知道以后,决定了八月二十日凌晨开战,我方的八路军又是炸桥又是铁路战争的,把日方打的是落花流水,军火库被炸,兵也惨失很多,这事被我方领导知道后,决定炮轰“娘子关车站”,经上次,我方很有胜算,本来日方就要失败了,却突遭增援,敌方增援后,我方火力不足,最后伤亡惨重。彭德怀说:“中国不会投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华北八路军组织了“百团大战”,但是,日本的特务发现后。日方有了新的作战地点—关家垴,左权要炸了日本的作战地点,得到了八路军总部的肯定,他们装作送粮食的混进去,然后来了个突然袭击,日方和中方正面开战,我方连续袭击了日方的炮楼和数量装甲车,日本可算上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中方胜利了。可,不服气的日本又来了,我方因没有准备,赔了许多兵,彭德怀见状,准备炸山,我方埋了许多炸药,等待最后一刻。日方杀死了政委梁山、哑巴、姚尚武,这让我方严重兵力不足,炸山是唯一的选择。山炸开了!日本兵没留下一个活口,中国胜利了!
整部影片,我想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无坚不摧。他们做事考虑的非常周全,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我们要救老百姓!他们是无辜的!正是因为这个目标,才会使他们视死如归。
看啊!这就是最可爱的人,无论在什么年代,他们永远都在困难的最前面,永远都是把危险留给自己!
『伍』 听说平定宋家庄的赵杰混的不赖
哎呀,这二年这赵杰还是有点名气啊。阳泉平定的我认得老,小孩孩了还是。 我加的他QQ了还他空间有照片
『陆』 平定西域献俘礼图的作品概述
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手卷。为设色纸本,纵42厘米,横1800厘米。作者:徐扬,全图描绘人物众多,街市整齐,地域特征明显,绘图用笔细致入微,色彩鲜艳饱满,全图以写实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历史时刻的片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乾隆时期清朝宫廷纪实绘画的又一佳作 。
画幅上“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宝”、“嘉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五玺俱全。宫廷的原样装裱,包首为织锦,题签上的文字为“徐扬画平定西域献俘礼图”,玉制的别子亦保存完好。此画卷曾经著录于《石渠宝笈》,十分珍贵。
『柒』 思念也从不曾驻扎,乱为平定何以为家是那首歌的歌词
《星月传奇(电视剧《星月传奇》片头曲)》
军令急如火星落下
思念也从不曾驻扎
乱未平定何以为家
此一去胜负无定甲
孤军长驱祁连山下
马一跨哪怕生命是代价
让我的臂膀
变成你的城墙
如果我倒下
也相约在天堂
就让逆风的野望
风干最后的泪光
直奔着生死的前方
让我的臂膀
变成你的城墙
如果我倒下
就相约在天堂
因为我知道你也望着这月亮
等着我归去变成一座
守护着你的城墙
『捌』 平定刻花瓷的介绍
平定刻花瓷是汉族传统陶瓷中的艺术珍品,始于唐、兴于宋、经五代而衰于金,具有千年历史,史称千年古窑,旧有西窑之称。是具有中国古代定窑系典型风格的,中国独一无二的汉族民间特色陶瓷艺术。该瓷现有以黑釉刻花为主的包括棕釉、白釉、黄釉、仿哥开片釉、窑变釉、剪纸漏花加彩和木叶窑变釉等多种陶艺绝活。
『玖』 平定镇的简介
平定镇位于广东省化州市北部,地处两广、三县(市)、九乡镇交汇点,东邻那务镇、播扬镇,南临合江镇,西靠广西陆川县清湖镇、古城镇、北流市石窝镇和廉江市
平定镇
石角镇,北连文楼镇、东华镇。截止至2008年底,全镇下辖24个村委会、一个居委会,总面积216.8平方公里,总人口10.8万人,其中圩镇面积5.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1万人。镇党委下辖53个党支部,一个党总支部,共有党员2140名。全镇共有村“两委”干部144人,镇政府在岗干部职工158人。 平定镇把握被省政府确定为中心镇的契机,圩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完善。完成了6万多平方米的圩镇所有街道和镇政府大院的硬底化建设,圩镇19条街道全部种上了大王椰、小叶榕、四季绿等风景树,安装了路灯,实现了路灯,实现了圩镇所有街道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占地180多亩的商贸区内建成了总建筑面积达到3500平方米农产品交易市场;60多亩的竹根围文化区内建有粤西镇级堪称一流的影剧院;总规划面积1560亩、首期建设500多亩的工业区已颇具规模;圩镇的供水、供电、通信、排污等配套功能齐全,使平定圩已发展形成了一个具有山区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雏形。 平定镇区位优势凸显,水、陆交通便利,车流、人流、物流量大,是粤桂边陲重镇和两广交流的重要窗口镇。镇内钛矿探明储量达1000多万吨,居广东省第一位,有“钛矿之乡”之称;也是化橘红的主产地,有“橘红之乡”美誉。是广东省经济综合改革试点镇、中心镇、工业卫星镇和茂名市“岭南杯”达标建制镇。
平定镇内有丰富的旅
平定镇
游资源,七烈士为革命胜利英勇就义的革命教育基地——天堂障,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培育爱国热情的场所;百年保护老树——平山古榕,已列为该镇旅游开发项目,吸引了众多的专家实地参观考察。古树参天,海拔500多米的山心岭自然风景区,是渡假避暑的好去处。十五公里的化橘红长廊贯穿10000多亩的化橘红基地,两边橘树成荫,橘花飘香,风景宜人。
『拾』 平定的名人有那些
张三谟(1585~1649)明末名臣,平定大峪村人。明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历任御史、光禄寺丞、大理寺丞署、少卿、顺天府尹、大理寺卿等职。常直言指点朝政,多次被贬官降级,但忠心不已。在御史任上弹劾魏忠贤余党,在离京赴福建巡视时上《按闽辞阙书》,纵论“治乱之关键,在善于选拔宰相和御史官”的道理,其立论精辟,颇中时弊。明王朝灭亡后,闲居故里,终因忧虑国事,抑郁成疾去世,终年64岁。傅山、苗蕃分别撰《祭日葵先生文》、《祭大廷尉日葵张公文》悼念。窦宾(1715~1802)清代名将,平定东关人。乾隆六年(1741)乡试中武举,次年会试联捷武进士。历任江西瑞州铅山营都司、福建陆路提标后营游击、台湾城守营参将、登州总兵及贵州、湖广提督等职。他为官廉正,治军有方,在建设和巩固边防、维护地方治安方面建树颇多,因而倍受皇室恩宠,于乾隆五十年(1758)和嘉庆元年(1796),两次赴皇宫参加“千叟宴”。告老还乡后,为振兴家乡教育,捐资重修冠山书院,新筑仰止亭。故后葬于平定东关祖茔。平定州人任用仪为其撰墓志铭以记之。返回近代、现代人物张穆(1805~1849)字石州,号斋,祖籍平定上城,后迁居大阳泉村(今属阳泉市郊区)。清代重要的爱国思想家、地理学家、编辑大家、杰出的文化名人。他生在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凡六艺百家、训诂史策,无书不读,学业因此大进,但蔑视功名仕途,专攻学术,潜心著述,在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大门逐渐为西方诸强打开之时,他敏锐地从文字训诂转向有益于边境防卫的地理考据,治学严谨,考证精详,著述颇丰。著《延昌地形志》、《蒙古游牧记》等。还从《永乐大典》中画出《元经世大典西北地图》,送好友魏源,刻入《海国图志》。写著名的《海疆善后宜重守令论》,赞颂另一好友禁鸦片英雄林则徐。还著有《斋诗文集》、《靖阳亭杂记》、《顾阎合谱》等。《蒙古游牧记》是他的代表作,书中对蒙古一带的社会风俗沿革,历代地名变化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考证精当,该书被翻译成俄、蒙等国文字行世。他以针砭时弊、正派亢直而受到到后人的推崇。清代著名学者阮元看了他的作品后,叹曰:“二百年无此作也!”由于国事和家事的纷扰,加之拼命著述,过分劳损身体,终于积郁成疾,于道光十九年(1849)中寿而殁,时年仅45岁。蔡子璧(1792~1874)字六如,号耕石,平定东关人。幼年好学不倦,长于金石之学。嘉庆二十四年(1819)中举,次年庚辰科联捷进士。历任户部主事、侍郎、广东道监察御史、天津知府等职。晚年主讲晋阳书院,循循善诱,启迪后进,培养出数百名学子,故诸生立泽教碑于讲堂,以示颂扬。刑部尚书赵光为其撰墓志铭。著《格言记录》、《伴农书屋杂记》等传世。返回田雨公(1808~1876)字敬堂,号杏轩,盂县香河村人。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十八年考取进士,入选翰林院编修,擢升大理寺少卿。在朝为官期间,常被道光帝邀至便殿对谈,引经据典,论政颇深,奏议多为皇帝采纳。他针对时弊,尖锐地指出总督、巡抚官吏有四习,即好谀、苟安、掩饰、取巧;政治废弛有五因,即仓库、漕运、盐法、兵利、河工。认为“四习”不除,“五政”难举。咸丰中期,又上疏“用人、行政、得失”等政见,颇得称道。晚年,乞假归里,主讲于平定冠山、榆次凤鸣以及太原晋阳等书院,学子金榜题名者甚多。石评梅(1902~1928)著名作家、才女,平定城里人。1912年,随父到省城,先后入太原师范附小、太原女师读书。1920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系。1923年毕业后历任北师大附中、春明女校、女一中、若瑟女校、北师大等校教员或讲师。她是“五四”运动影响下活跃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北京的文学多面手,在新文学的星空里,她的文学才华闪放过令人瞩目的光采。她的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受到鲁迅先生的好评与重视。《这是谁之罪》、《血尸》、《断头台畔》、《红鬃马》等数百篇作品均收入由杨扬编辑整理、邓颖超题签的《石评梅选集》中。她还是领受“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精神影响的教育家。她提倡女子教育,主张情育教育,提倡教育应是全人格的陶冶,被学生誉为“母亲式的教员”,“我们的星”。她在追求真理和光明的征途上,结识了中共早期政治活动家高君宇,她俩在革命与进步的事业中相识相受,忠贞不渝,严肃、深沉地对待爱情与生活,被传为佳话。1928年,患脑炎病故于北京协和医院,时年26岁。1990年,依据描写石评梅一生的小说《风流才女》改编而成的电视剧《评梅女士》,由中央电视台摄制播出,在全国引起轰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