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抗日宣传栏

抗日宣传栏

发布时间:2021-11-15 02:07:35

⑴ 纪念抗日胜利69周年宣传标语

纪念抗战胜利 六十九周年诗词
严告复活军国主义者

赵焱森

无端战火起卢沟,践踏中华岂有由。

北国摧残痕尚在,南京杀戮恨难休。

强权复活居心险,钓岛癫狂诡计谋。

警告倭儿须省悟,吾邦不是旧神州。

树立国家安全观

赵焱森

固我中华万里疆,居安务必警豺狼。

关山戍守铁军勇,领海巡防赤帜扬。

仰望星空悬北斗,驱驰禹甸立铜墙。

纵然作浪东南海,岂阻飞舟续远航。

纪念八年抗战

彭崇谷

八年喷血斗豺狼,万里关山舞棒枪。

今日天兵高亮剑,岂容倭寇再逞狂。

[双调·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回望甲午

周成村

又逢甲午年,史页铭旧恨。堂皇北洋师,一战成噩梦。倭奴寇黄海,膏药旗尤猩。华夏尽蒙羞,世代子孙痛。冷看岛酋祭鬼魂,重作东条梦。军容大国威,英杰中华盛。蕞尔小丑敢向石头碰!

“七·七”寄远

黄琳

卢沟有恨草殷殷,摘选新芒遥赠君。

记取常磨三尺剑,莫教海上闹妖氛。

金缕曲·甲午百廿周年祭

胡静怡

怒气冲天阙。恨当初,仓虚廪败,盾残刀缺。冠盖簪缨愚且懦,醉卧秦淮风月。安肯顾虎狼猖獗?羯鼓不惊华胥梦,痛英雄枉洒沙场血。云水怨,久呜咽。

巨龙抖落千秋雪。挟风雷,妖氛扫尽,海天澄彻。昔日散沙炉火化,浇铸江山如铁。笑蝼蚁南柯一穴。谁敢举竿挥钓岛,管叫它魂断为鱼鳖。歌义勇,浪千叠。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赋

赵乐安

忍睹同胞骸骨场,冲冠怒气斥倭狂。

悲歌长向苍穹发,忧患常思民族伤。

奋起蓝天追璀璨,会当碧海探汪洋。

中华大展宏图志,富国强兵挺脊梁。

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感怀

李文勇

昂首挺胸七十秋,当年国耻刻心头。

同仇自有惊天力,宝剑龙光射斗牛。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联

伏家芬

前事不忘,八载虾夷几变夏;

匹夫有责,千秋龟鉴在兴华。
===============================
满意的话就请及时“采纳”吧,再给个“赞同”就对我最大的支持~~~
而您的支持是我们的最大动力!o(≧ v ≦)o~~祝阅读愉快!

⑵ 梅爱文的宣传抗日

当梅爱文就读的联立中学举行抗战演讲比赛时,她还以《我不愿做汉奸的女儿,我要打倒我的爸爸》为题参加了比赛。梅爱文慷慨陈词,语调激昂,并不时高呼“打倒汉奸梅思平!”“坚决反对投降,坚持抗战到底!”博得全校师生的热烈掌声。此后,各机关、团体、学校纷纷邀请她去演讲。
随着新闻媒体的广泛传播,小女孩梅爱文在当时成为一个热点人物。甚至过了七八年,还是有人请她演讲。
1945年9月26日,南京宪兵司令部逮捕了梅思平等23名汉奸。1946年9月13日梅思平第二次申诉被驳回后,他意识到死神即将来临。翌日清晨,狱卒催促梅思平起床,并告诉他:“庭上要传你问话。”他匆忙披衣,把早已写好的遗书包在白手巾中,跟随法警走出监舍。
监刑官告诉梅思平:“你的死刑已经决定了。你有什么遗言要对家人说,我们可以替你记下来转告。”梅思平解开白手巾,取出三封遗书:一封给蒋介石,一封给司法行政部谢冠生部长、洪谢雨次长,还有一封分别给其家属。他写给子女的是“努力读书忠贞报国”八个字。女儿爱文和父亲的“忠贞报国”不同,她选择的是和父亲的期望完全不同的道路,她选择了正确的方式报效国家。

⑶ 抗战胜利宣传语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弘扬抗战精神。

前事不忘,八载虾夷几变夏;匹夫有责,千秋龟鉴在兴华。

⑷ 抗日战争时期的口号与标语,你知道多少个

抗日战争时期的口号与标语,你知道多少个?抗日战争口号标语是抗日战争时期最富感染力的时代语言,作为抗日战争时期激发民族斗争意志、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抗日战争口号标语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纲领、政策、立场深入人心,从而确立了其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也为后来取得国共内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八个,“抗战胜利万岁”、“民族解放万岁”。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全国各族民众纷纷走上街头,高呼“抗战胜利万岁”、“民族解放万岁”的口号。

⑸ 抗日时期的口号

抗日战争口号标语是抗日战争时期最富感染力的时代语言,作为抗日战争时期激发民族斗争意志、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抗日战争口号标语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纲领、政策、立场深入人心,从而确立了其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也为后来取得国共内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一个:“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正值日本策动“华北事变”的危急关头,我党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随后,在“一二·九”运动中,游行学生将《八一宣言》的主要思想概括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以此作为运动的口号首次喊出,此后该口号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大爱国群众的广泛认可,成为响彻九州大地的民族呼声。
第二个,“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1938年7月,武汉会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为唤起全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意志和决心,以实际行动保卫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号召全国,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抗战1周年纪念暨七七献金运动。献金运动得到了全国各族、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成为献金运动中最响亮的口号。

第三个,“打倒汉奸汪精卫”、“当汉奸者杀无赦”、“当了汉奸,不得好死”。
1938年12月,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集团,公开叛国投敌。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效忠日本帝国主义的伪国民政府,汪精卫的投敌卖国行为引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随后,各解放区也相继举行讨汪除奸大会。“打倒汉奸汪精卫”、“当汉奸者杀无赦”、“当了汉奸,不得好死”等标语口号响彻中华大地。
第四个,“收复失地,还我河山”。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三省迅速沦陷,大批难民涌入关内,青年流亡学生怀着对故土的无限热爱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在国内四处宣传抗日,喊出了“收复失地,还我河山”的口号。
第五个,“不打日本鬼子,将来难过日子”、“万众一心,誓灭倭寇”。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日本人的大肆侵略已经使普通中国人感受到如果不和侵略者进行抗争,连最起码的生存也无法达到。爱国人士提出了这个口号,立即响彻中华大地。
第六个,“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这句口号源自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的“抗日通电”。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3天,时任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军长的宋哲元即率领二十九军全体将士,通电全国,号召四亿同胞“速投袂奋起,敌忾同仇”,“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第七个,“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这句口号是九一八事变以后,北平学生组织的抗日救国联合会首先提出的。该会在1931年 9月27日发表的《为东三省事件告全国民众书》中,提出“全国的工农商学兵联合起来,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号召,这也是爱国民众关于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发出的最初呼吁。

第八个,“抗战胜利万岁”、“民族解放万岁”。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全国各族民众纷纷走上街头,高呼“抗战胜利万岁”、“民族解放万岁”的口号。

⑹ 抗日英雄手抄报

救国救民忠烈心:郭庠生

郭庠生,又名郭致青,1911年生于河南省镇平县。1931年考入河南开封艺术师范学校。1933年,在宛西中学任国画教师。在中共地下党员的影响下,思想日益进步,创作了一批尖锐揭露社会黑暗的漫画作品等。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郭庠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受中共镇平县委派遣,参加镇平民团司令部教导队,任政治教官。同期,创作了《平型关抗日大捷》、《东北抗日联军在长白山》等200余幅宣传抗日救亡的漫画、油画,编写了《克敌荣归》等剧本,激励了人们的抗战热情,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1941年皖南事变后,郭庠生按党的指示,辗转到湖北大悟山参加新四军第五师,任洪山公学高级班指导员、党总支书记。同年6月,到新开辟的汉(川)孝(感)(黄)陂根据地任军政联合办事处主任,带领武工队深入敌后,建立了6个区委、区政府,使汉孝陂根据地逐步扩大。

1943年,郭庠生任鄂豫边区税务总局天汉分局局长。他因地制宜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边区税收政策和财经政策,团结了人民,粉碎了敌人对我抗日敌后根据地的经济封锁,疏通了根据地内外的物资流通渠道,为边区提供了大量的物资资源。

1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我中原军区突围后,郭庠生坚持敌后工作,任荆当远(今荆州、当阳、远安)中心县县长。1947年5月奉命向华北转移时,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狱中,郭庠生受尽种种酷刑,始终不屈不挠,视死如归。敌人逼他写悔过书,他大义凛然地写道:“一不贪污,刮剥地方;二不卖国,危害人民;三不抢劫,奸掳烧杀;所作者八年抗战,救国救民,不知所犯何罪?无过可悔。”

1947年11月15日,镇平解放前夕,郭庠生被敌人押往刑场。他痛斥敌人:“你们杀吧!你们杀了我一个郭庠生,还会有千千万万个郭庠生!”敌人将罪恶的绳索套进英雄的脖颈上猛勒,郭庠生用生命的最后一息奋力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残忍的敌人又用铁耙向他头部狠狠地砸去。郭庠生壮烈牺牲,时年37岁。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人民日报>> 2005年11月02日 第二版

⑺ 抗日标语

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⑻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宣传标语

宣传标语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弘扬抗战精神

⑼ 中国一直宣传抗日历史

中日两国的关系不需要通过停止宣传抗日历史而改善。日本的一部分政治家你也看到了,田中角荣他们,即使中国再怎么宣传,照样和邓小平建立“中日友好”。
其次,中国也没有以前那么需要和日本的良好关系了。中国目前的各个产业都在发展当中,其中制造业可以说是全球的执牛耳,至于各类资源产业我就不说了吧。而日本则是完全不能靠制造业或是资源产业发展的国家,旁边有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如果把和中国的关系弄坏,日本自己也讨不着好,到时候美国还会帮他们?
其次日本的海军历史实力较强,但是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洗牌多。现在是信息技术高科技还有导弹卫星的时代,而不再是那个大舰巨炮的时代了。这样的情况下实际上日本已经有的优势并不能真正为他们带来优势。这也是日本的军事学家和战略家们应该明白的。如果日本和中国的关系崩溃带来冲突,日本的胜算这块儿还是个问题。
其次,为什么说宣传抗日历史是值得的。其实主要并不是什么牢记国耻,将来他们怎么对待汉人,汉人再怎么对待他们。即使我们不牢记将来强大了还是不影响我们那么做的。主要是因为文化问题,在发展中的中国的整体国民素质是进步缓慢的,这样的情况下有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在跟前就不免容易造成崇洋媚外风潮。
一个就和实验一样的例子:哈韩文化。哈韩文化之所以会横行,而不是哈日文化,就是因为中国在这方面的宣传工作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你可以自己想想如果没有对抗日历史的宣传,国内的哈韩族现在会去做什么出来。
其次,他们来,吃也吃过了,拿也拿过了,男的他们也玩过了,女的他们也干过了。把他们做过的事告诉自己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也是人之常情,哪个民族都会去做啦。

⑽ 弘扬抗战精神肩负时代使命手抄报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报道是人民日报今年重要的大型主题宣传,也是近年来不多见的跨度时间长、稿件数量多、影响意义深远的集群式主题报道。回顾前段时间,从4月份起,人民日报纪念报道把握节奏,专栏专版陆续推出,评论理论加强引导,国内国际配合发声,文艺作品相继刊发,可以说是由点到面,持续升温。7月底,报社又制定详尽的宣传报道方案,报道更是有力推进、亮点频出,为即将到来的“9?3”纪念活动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
主题鲜明 主线突出
这次报道主题鲜明,就是“铭记历史、缅怀英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围绕这一主题,人民日报突出了两条主线:一是强调中国战场发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重要作用,二是彰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的中流砥柱作用。
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宣传主线更为突出。比如,7月7日策划的“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8周年”特刊,4个整版主题贯穿,图文并茂。特刊一版,以评论、专访等形式重点阐释隆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8周年的意义,阐明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特刊二三版打通,通过对十大战场、伟大壮举等的解读,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再现东方主战场上全民族抗战的风云迭起;特刊四版,以图片报道的形式,定格历史瞬间,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军队的骁勇善战。当日,3版和15版分别发表文章《抗战功绩彪炳千秋——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就中国抗战的东方主战场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进行科学论述。
8月15日前后,纪念报道更加集中。8月14、15、17日刊发《弘扬抗战精神 推进伟大事业》《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史三个重大问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等文章,围绕两条主线进行了集中深入的论证分析。8月18日登载《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专访曲爱国等三位中国抗战史专家》,分别从“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什么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三个方面设问,三位专家的回答论据充分、论述透彻。
从国际视野来解读,为两条主线的展开增添了说服力。国际版开设“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抗战”专栏,通过对外国知名人士的采访,说明国际社会对中国二战贡献的认同和高度评价。从《“中国是二战中的中坚力量”》到《中国抗战功绩巨大而独特》,从《中国贡献彪炳史册》到《中国抗战堪称一部史诗》,借国外知名学者和政府官员之口,传播对中国抗战历史功绩的正面声音,无疑更增添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讲好故事 弘扬精神
故事是抗战精神的载体,人是抗战精神的灵魂。抗战中,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这次纪念抗战报道中,大量栏目聚焦故事,引领读者回到烽火连天的岁月,感受伟大的抗战精神。
这些故事的主人公角色多样,有群像,也有个体。5月7日,首发的“民族记忆?你不知道的抗战故事”专栏,描写了抗日队伍的同仇敌忾,也凸显了抗日英雄的个人壮举。人民日报记者组成若干采访小分队,从太行山到虎头山,从万州到盐城,重访重要抗战纪念地,寻找健在的抗战将士及亲属,挖掘新发现的史料,再现抗战历史,深化民族记忆。这个专栏至今已推出30余篇。7月30日推出的“抗日根据地杰出共产党人”栏目,生动再现吉鸿昌、柯棣华、左权、吴运铎等共产党员浴血抗日的英勇事迹。8月3日,推出“致敬抗战老兵”专栏,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和第一人称的行文,让亲历抗战的傅英、向守志、卢文彩等老兵作为故事的“主讲人”,使读者身临其境,更能体会到胜利与和平的来之不易。
这些故事的视角多维,有些还很独特。比如,7月31日起,国际版开辟“见证?感恩”专栏,通过收留并养育日本遗孤的感人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宽容、善良的博大胸怀。从《“养母对我的恩情永生难忘”》到《“中国父亲养育了我们三代人”》再到《“我们全家与中国血脉相连”》,无论标题还是行文,都充满着人道主义之爱,更反衬出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8月6日要闻版推出“嘹亮的抗战歌声”专栏,8月24日副刊版刊出整版关于抗战音乐的报道“唱出我们的众志成城”,通过《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的战时传播,讲述经典抗战老歌背后的故事,伴着豪迈激昂的旋律,故事可歌可泣,荡气回肠。8月13日,国际版新辟“共同的抗战”专栏,记叙小林宽澄、横川刚嗣、小林清等日本友人和中国军民并肩战斗的故事,从“日籍八路军”的独特视角,揭示日本侵略行径的非正义和反人类的罪恶性质。
这些故事多以细节感人,让事实说话,用描写动情。比如,5月7日“民族记忆?你不知道的抗战故事”专栏开篇之作《83张抗战英烈死亡证书背后的故事》,读来如悬疑影片,又似档案揭秘,扣人心弦。人民日报记者深入太行山腹地探查,从山西左权到死亡英烈宋喜成家,再到死亡证书发现地莲花岩,死亡证书上一个个依稀模糊的名字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死于败血症的高起考、手腿炸伤的崔利霞、年仅17岁的卫生部青年队学员宋喜成……83个鲜活的生命在那严重缺医少药、缺吃少穿的时期顽强战斗,献出宝贵生命。当读到76年后的今天人民日报编辑记者以亲手折叠的83只千纸鹤祭奠英灵时,读者禁不住会感动落泪。
形式多样 立体呈现
这次纪念抗战报道是集群式报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整体来看,有点有面,立体呈现。除前所述,还有如下亮点。
专版有深度,影响力强。同一主题,这么长的时段,多个部门、多条战线推出多个专版,在人民日报历史上尚不多见。这些版面强化了纪念抗战宣传报道的声势和规模,深化了抗战主题,提升了传播效果。比如,7月27日、8月13日,理论版策划“抗战时期的中国经济学家”和“抗战时期的中国哲学家”两个专版,通过专家学者追忆经济学家、哲学家的抗战岁月,为抗战主题拓宽了报道视域。7月20日、21日,国际版设计“他们,与中国人民一起抗战”两个专版,呈现史沫特莱、斯诺等外国友人支援中国抗战的光辉形象,传递正义力量。8月14日,“伟大胜利的历史见证——重访抗战胜利受降地”专版刊出,人民日报国内外记者分赴南京、芷江、河内等抗战受降地,回顾70年前的场景,展示今天的发展变化,感受胜利的来之不易。8月15日,国防周刊刊出“铭记历史 警示未来——抗战老兵讲述抗战故事”专版,6位老兵打开记忆,展现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评论有高度,引导力强。这次纪念抗战评论数量之多也创新高,而且以深刻的思想含量,凸显了党中央机关报的评论优势。数十篇评论,从历史功绩、国际影响、时代发展等多角度围绕抗战纪念进行分析,有理有据,提升了主题报道的引导力。比如,7月7日“评论员观察”《时代需要重温民族觉醒的力量》,阐述抗战历史地位,讴歌伟大抗战精神;7月26日“钟声”《以和平的名义铭记<波茨坦公告>》,阐释《波茨坦公告》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反映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8月10日“国际论坛”《为铭记历史做出表率》,以奥地利外交部官员的署名文章,说明德国、奥地利如何反省审视自己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做出道歉,将功补过,防止历史重演,而日本缺少这方面的实际行动;8月14日“评论员观察”《捍卫“历史正义”才能走向解放》,以日德对待侵略行径的不同态度为切口,对日本美化侵略的一系列言行进行批驳;8月17“钟声”《日本政府应对人民负责》,对8月14日的“安倍谈话”蒙蔽日本人民、欺骗国际舆论的实质,作了一针见血的揭露和批判。
副刊有热度,感染力强。文艺曾是抗战时期的号角,如今,用文艺副刊纪念抗战,正是展现文艺的独特魅力,提升宣传报道的感染力。比如,5月10日,副刊推出“铭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栏,先后刊发《他们,陷在残酷的密林》《寻找平山团》《小山村不会忘记》《一段最疼痛的民族记忆》等文学作品,细腻生动的文字喷涌着情感与精神的张力。以8月10日《寻找平山团》为例,记者沿着昔日平山团的抗战足迹一路寻来,从晋察冀根据地的捷报频传到平山大地上的参军热潮,从滹沱河畔的浴血奋战到南泥湾的辛勤垦荒,一个个撼人心魄的场景,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人物,提示读者铭记历史、缅怀英雄,振奋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精气神”。又如,5月12日,读书副刊推出“读书论世?二战经典与我们”系列报道,翻阅战争文学经典,引导读者读懂历史,感受抗战中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作品中闪耀的人格力量。7月7日,又刊发“重读抗战家书——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专版,透过血泪书写的抗战家书,宣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随着9月3日抗日战争纪念日的临近,人民日报纪念抗战主题宣传在前期报道的不断升温中渐入高潮。阅读一篇篇报道,聆听一则则故事,犹如在抗战的烽火岁月中穿行,在英雄的光辉历史中洗礼。让我们继续做好抗战纪念日重头报道和其他以抗战为主题的宣传,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伟大贡献,为维护和平振臂高呼,为民族复兴凝心聚力,这是我们新闻人今天纪念抗战应当肩负的使命与担当。

阅读全文

与抗日宣传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辩论社策划方案 浏览:659
中专市场营销单招想换专业 浏览:749
山东市场营销考试题及答案 浏览:390
绵阳电子商务培训 浏览:644
广州品牌营销策划 浏览:304
婴儿品促销方案 浏览:801
明一电子商务平台 浏览:762
企业微信做让红包飞营销案例 浏览:907
大学校园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812
早教开班策划方案 浏览:813
2018年新党员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662
过年策划方案 浏览:785
全国2015年10月市场营销学试题 浏览:506
天然气工程开工仪式策划方案 浏览:730
党建工作现场会策划方案 浏览:555
电子商务盈利模式ppt 浏览:395
关于医疗新品的推广方案 浏览:200
邳州市电子商务 浏览:154
公司安全教育培训方案 浏览:362
民族团结联谊会策划方案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