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09年澳网男单决赛
是2月1日下午4点30分开始打比赛
⑵ 2020年大年初二澳网女单有中国的比赛吗
有的,2020年大年初二有金花的比赛,女子单打的比赛。初一王蔷赢了小威廉姆斯。
⑶ 澳网冠军奖金是多少
2015年澳网单打奖金明细如下:
⑷ 历届澳网男单冠军
以下是自1968年起历届澳网男单冠亚军得主(未注明国籍的均为澳大利亚人):
(4)澳网宣传海报扩展阅读:
冠军奖杯: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冠军名字将被永久刻在冠军奖杯上。男子单打比赛的冠军将被授予“诺曼布鲁克斯挑战杯”(Norman Brookes Challenge Cup)。
这个奖杯的命名是为了纪念19世纪初杰出的澳大利亚网球运动员诺曼·布鲁克斯,他是第一位夺得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的非英国籍选手,并在1911年夺得了澳网冠军。奖杯1934年首次被颁发给男子单打比赛冠军,当年的冠军是弗雷德·佩里。
女子单打的冠军奖杯为“达芙妮阿克赫斯特纪念杯”(Daphne Akhurst Memorial Cup)。奖杯是由新南威尔士网球协会捐赠,并为了纪念1933年去世的达芙妮·阿克赫斯特。
出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阿克赫斯特曾经5次夺得澳网冠军。奖杯1934年首次颁发给女子单打比赛冠军,当年的获奖者为澳大利亚选手琼·哈蒂根。
参考资料来源:央视网-历届澳网男单冠军:小徳成就七冠王 男单史上第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澳网
⑸ 费德勒几次成为澳网男单冠军
你好~~体育大网络为你提供权威解答~~
费德勒一共获得过4次澳网男单冠军:分别是2004年、2006年、2007年和2010年。
在2004年澳网决赛中,费德勒以3-0(7-6、6-3、6-2)击败俄罗斯选手萨芬,首次夺得澳网男单冠军;
在2006年澳网决赛中,费德勒以3-1(5-7、7-5、6-0、6-2)击败一路连败三位世界TOP10“大师”的20岁塞浦路斯超新星巴格达蒂斯,职业生涯第二次夺得澳网男单冠军;
在2007年澳网决赛中,费德勒以以3-0(7-6、6-4、6-4)击败了智利选手冈萨雷斯,成功卫冕澳网男单冠军;
在2010年澳网决赛中,费德勒以3-0(6-3、6-4、7-6)击败英国选手穆雷,第四次获得澳网男单冠军,得以与阿加西共同拥有公开赛时代在墨尔本公园男单夺冠次数最多的纪录。
希望能够帮到你~~满意的话,请选为满意回答~~
⑹ 世界顶级网球选手的简介
姓名:费德勒(Roger Federer)
性别:男
国籍:瑞士
生日:1981.8.8
出生地:巴塞尔(瑞士)
常住地:伯特明根(瑞士)
身高:6英尺1英寸(1.85米)
体重:177磅(80公斤)
赞助商:NIKE
球鞋:Nike Air Zoom Vapor Speed
球拍:Wilson nSix-One Tour 90
握拍:右手
转入职业时间:1998年
单打最高排名:1
冠军争夺战最高排名:1
现世界排名:1 (2004年2月2日至今)
双打最高排名:24
单打冠军头衔:43
双打冠军头衔:7
2005年战绩:81胜4负
2006年至今战绩:92胜5负
职业战绩:483胜125负
职业奖金:$27,056,458
毫无疑问,这位刚满25岁的瑞士人已经在当今的网球世界中拥有了至尊地位。自2003年温网以来,他已经获得了9个大满贯冠军,并两度在年终大师杯里夺冠,更为重要的是,他在积分榜上比第2名纳达尔多出将近2500分,其球王地位无可撼动。
从技术能力上看,费德勒是近年来男子网坛少见的天才,以其2005年的表现数据来看,他在硬地上的战绩是50胜1负,泥地的战绩是15胜2负,草地战绩12胜0负,地毯球场战绩4胜1负,总成绩为81胜4负,其中对世界排名前10的选手战绩为15胜2负;从具体的技术环节分次上看,费德勒的二发得分率达到59%,在所有球员中位居榜首;发球局致胜率(89%)名列第二;对方一发回球得分率(35%)排名第四;Ace球总数(599)排在第五;一发得分率(76%)和接发球局致胜率(31%)都排在第八,破发成功率排在第五(69%);挽救破发点成功率(64%)排在第九。
到了2006年,费德勒在年初即成功摘下澳网冠军,并在颁奖典礼上喜极而泣。此后他在红土赛季到来后所取得的进步更是可喜,除了两次败在已经达到红土53连胜的纳达尔拍下外,他在红土上没有输给别的任何人。这对此前并不擅长红土作战的费德勒而言,其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在法网开赛之前,费德勒连续在蒙特卡洛和罗马两站红土大师赛上都进入决赛,这也给他的法网之路带来了更多前进的信心。
职业生涯:
1998年:在其第二个ATP赛事图卢兹赛中打进8强
1999年:当年最年轻的打入TOP100选手
2000年:在马赛首次打进巡回赛决赛,但输给同胞马克-罗赛特
2001年:在米兰拿下首个单打桂冠,当年成为瑞士最高排名选手,此外在法网首次挺进大满贯8强,在随后的温网比赛第四轮中成功终结桑普拉斯31连胜挺进8强
2002年:在悉尼、汉堡和维也纳夺冠,在法网和温网首轮出局,帮助瑞士参加戴维斯杯世界组比赛,在年终大师杯上半决赛上输给最终夺冠的休伊特
2003年:连续第二年在法网首轮出局,在击败菲利普西斯拿下温网成为首个赢得大满贯的瑞士男子选,12月份和自己的瑞典教练彼德-伦德格伦分手
2004年:成为ATP历史上第23位世界第一,也是瑞士首个拿下世界第一的男子选手,时年在墨尔本公园击败萨芬拿到自己第二个大满贯桂冠,在温网决赛上击败罗迪克成功卫冕,在美网决赛上6-0/7-6/6-0击败休伊特成为自1988年瑞典人维兰德以来首位在一年之内拿下三个大满贯的选手,也是公开赛事以来第一位四进大满贯决赛全部夺冠的选手
2005年:一月份请来功勋教练托尼-罗切做自己的兼职教练,在澳网和法网两次输给最后的冠军,在温网三连冠成为历史上第8位,也是公开赛以来第三位获得此项成就的选手,此外其草地连胜纪录达到36场。在美网决赛中击败阿加西成功卫冕,也使得他成为公开赛时代第一位连续两年获得温网和美网双料冠军的选手。2005赛季迄今为止总战绩71胜3负,硬地赛成绩45胜1负,其中还包括35场连胜,这也超过了此前由桑普拉斯所保持的公开赛时代硬地赛场34场连胜的纪录。最后美网夺魁也使得他拿下创ATP历史决赛23连胜。
2006年:1月29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在墨尔本公园的罗德-拉沃尔球场结束压轴大戏--男单决赛争夺,瑞士球王费德勒凭借在第二盘关键时刻超乎常人的稳健发挥,挽救了第一盘落败的劣势,成功的把后两盘带入自己的节奏中,最终以总比分5-7/7-5/6-0/6-2击败一路连败三位世界TOP10“大师”的20岁塞浦路斯超新星巴格达蒂斯,职业生涯第二次夺得澳网男单冠军。
2006年:7月9日,温布尔登公开赛进入到最后一天,在最引人关注的男单决赛中,头号种子费德勒经过四盘大战,以6-0/7-6(5)/6-7(2)/6-3艰难击败2号种子纳达尔,成为继比约-博格和桑普拉斯之后第三位能在温网创造4连冠霸业的选手,也将自己在草地上的连胜记录扩大到48场。
年份 澳网 法网 温网 美网 大师杯
1999 / 第一轮 第一轮 / /
2000 第三轮 第四轮 第一轮 第三轮 /
2001 第三轮 八强 八强 第四轮 /
2002 第四轮 第一轮 第一轮 第四轮 四强
2003 第四轮 第一轮 冠军 第四轮 冠军
2004 冠军 第三轮 冠军 冠军 冠军
2005 四强 四强 冠军 冠军 亚军
2006 冠军 亚军 冠军 冠军 冠军
⑺ 澳网历届女单冠军
历届澳网女单冠军
年份 冠军 亚军
1922 毛斯沃斯 鲍伊德
1923 毛斯沃斯 鲍伊德
1924 兰斯 鲍伊德
1925 阿克赫斯特 鲍伊德
1926 阿克赫斯特 鲍伊德
1927 鲍伊德 哈珀
1928 阿克赫斯特 鲍伊德
1929 阿克赫斯特 比克顿
1930 阿克赫斯特 哈珀
1931 布兹沃斯 克劳福德
1932 布兹沃斯 梅瑟尔
1933 哈蒂根 布兹沃斯
1934 哈蒂根 毛斯沃斯
1935 朗德(英国) 莱利
1936 哈蒂根 南茜-韦尼
1937 南茜-韦尼 维斯特考特
1938 邦蒂(美国) 多萝茜-斯蒂文森
1939 维斯特考特 霍普曼
1940 南茜-韦尼 康尼
1941-45 停赛
1946 南茜-博尔顿 费彻
1947 南茜-博尔顿 霍普曼
1948 南茜-博尔顿 托梅
1949 哈特(美国) 南茜-博尔顿
1950 布拉夫(美国) 哈特(美国)
1951 南茜-博尔顿 朗恩
1952 朗恩 H-安格温
1953 康诺里(美国) 桑普森(美国)
1954 朗恩 斯塔雷
1955 潘罗斯 朗恩
1956 马丽-卡特 朗恩
1957 弗雷(美国) 吉布森(美国)
1958 毛蒂摩尔(英国) 考夫兰
1959 雷塔诺 舒尔曼(南非)
1960 马格利特-史密斯 里哈尼
1961 马格利特-史密斯 里哈尼
1962 马格利特-史密斯 里哈尼
1963 马格利特-史密斯 里哈尼
1964 马格利特-史密斯 特纳
1965 马格利特-史密斯 布鲁诺(巴西)
1966 马格利特-史密斯 南茜-里奇(美国)
1967 南茜-里奇(美国) 特纳
1968 比利-简-金(美国) 考特
1969 考特 比利-简-金(美国)
1970 考特 梅尔维利
1971 考特 古拉贡
1972 维德(英国) 古拉贡
1973 考特 古拉贡
1974 古拉贡 埃弗特(美国)
1975 古拉贡 纳芙拉蒂洛娃(捷克斯洛伐克)
1976 考雷(古拉贡) 托马诺娃(捷克斯洛伐克)
1977 (1月) 雷德 弗罗姆霍尔茨
1977 (12月) 考雷 高雷
1978 克里斯-奥尼尔 纳格尔森(美国)
1979 芭疤拉-乔丹(美国) 沃尔什(美国)
1980 曼德里科娃(捷克斯洛伐克) 特布尔
1981 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埃弗特(美国)
1982 埃弗特(美国) 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1983 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凯茜-乔丹(美国)
1984 埃弗特(美国) 苏科娃(捷克斯洛伐克)
1985 (11月)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埃弗特(美国)
1986 无赛事
1987 (1月)曼德里科娃(捷克斯洛伐克) 纳芙拉蒂洛娃(美国)
1988 格拉芙(德国) 埃弗特(美国)
1989 格拉芙(德国) 苏科娃(捷克斯洛伐克)
1990 格拉芙(德国) 费尔南德兹(美国)
1991 塞莱斯(美国) 诺沃特娜(捷克斯洛伐克)
1992 塞莱斯(美国) 费尔南德兹(美国)
1993 塞莱斯(美国) 格拉芙(德国)
1994 格拉芙(德国) 桑切斯(西班牙)
1995 皮尔斯(法国) 桑切斯(西班牙)
1996 塞莱斯(美国) 胡贝尔(德国)
1997 辛吉斯(瑞士) 皮尔斯(法国)
1998 辛吉斯(瑞士) 马丁内斯(西班牙)
1999 辛吉斯(瑞士) 毛瑞斯莫(法国)
2000 达文波特(美国) 辛吉斯(瑞士)
2001 卡普里亚蒂(美国) 辛吉斯(瑞士)
2002 卡普里亚蒂(美国) 辛吉斯(瑞士)
2003 小威廉姆斯(美国) 大威廉姆斯(美国)
2004 海宁-哈德恩(比利时) 克里斯特尔斯(比利时)
2005 小威廉姆斯(美国) 达文波特(美国)
2006 毛瑞斯莫(法国) 海宁(比利时)
2007 小威廉姆斯(美国) 莎拉波娃(俄罗斯)
⑻ 澳网男单决赛德约科维奇卫冕,成就澳网九冠王,他的一生有何传奇
两人过往曾7次交手,梅德韦杰夫以3胜4负稍处下风,但4次交手中他赢了3次。梅德韦杰夫身高1米98,比德约科维奇高了整整10厘米,身高臂长让他的发球威力十足,使他在底线的抽击如同鞭打,更扩大了他的防守区域。然而,身高优势也意味着梅德韦杰夫重心高,动作回位慢,脚下步伐难以找准击球点。
仅从精彩程度上,这场比赛算不上一场伟大的比赛,但从布局到实操,德约科维奇绝对算得上是一位伟大的冠军。从第七次在澳网罗德拉沃尔球场夺冠起,他就是在这里赢得男单冠军最多的人,如今他已将纪录推进到9次,配得上“罗德拉沃尔之王”的名号。
⑼ 哪里有2011年澳网宣传海报买
还没有看到和听到现在有卖的地方,须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