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宣传佛家

宣传佛家

发布时间:2021-10-15 07:12:05

㈠ 佛教是怎么开始宣传

公元前326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希腊军大举东侵,刀锋直逼印度,印度河上游的五河流域成为其掌中物。但当亚历山大欲继续向恒河流域进发时,遭到了难陀王朝的顽强抗击。希腊士兵远离乡土而生厌战情绪,亚历山大只好撤回。此次进攻印度时间虽短,却使其遭到很大破坏,佛教也接受了希腊文化的影响而有所丰富。

公元前324年,旃陀罗笈多趁局势动荡,民众暴起,发兵推翻了难陀王朝的统治,并于公元前317年统一印度北部。这个新王朝被称为孔雀王朝。它的第三代王——阿育王便是我们要着重提及的人物。

阿育王是个野心勃勃的君主,即位后便对南印度发动大规模征伐战争,杀人无数,经过苦战,在血腥杀气中,阿育王终于建成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大帝国。在功成之前的一次战争中,俘虏150000人,杀100000人。这次杀戮使他臭名远扬,为了欺世盗名,他遂皈依佛教,并成为印度佛教史上最著名的护法王,而被列入世界宗教史册。

在位期间,阿育王大力宣扬达摩思想和佛理,并命人在全国各地刻文记载。为保障一切信仰和正法,他设置了正法大官,专管道德及慈善事业,保护一切宗教,他还在国内广建寺塔,向僧团布施,举办社会福利事业。佛教被定为国教之后,地位更享尊崇。这是佛教在印度本土的黄金时期。

阿育王所以有此般种种举动,其意实为加强自己的统治。佛教所宣扬之佛理,要求世间的人们断绝一切欲妄之念,勤行修身,使自己的品格达到崇高的境界,而不主张人们为解除世俗的苦难而反抗、斗争。阿育王要稳固对刚统一不久的帝国的统治,便需安抚民心,使他们安于现状,念经拜佛,去追求死后的极乐。于是,佛教便成为了他施政安民的工具。

佛教自此便与政治紧密相连。统治阶级虽不信奉佛教,但他们要求被统治者信奉,以使自己能够长治久安。

当阿育王发现佛教教义异说纷纭,僧团内混进许多异教徒,破坏佛戒,造成混乱时,他决定采取行动,统一信仰和教规,清除冒充比丘的外道。他邀请了目犍连子帝须为上首,在华氏城的阿育王寺举行千人结集,以列举各部派之论点,斟定是非,这便是第三次结集。

此次结集之后,阿育王为扩大佛教之影响,派出许多使团和大批宣讲师,前往各地传教,传教者的足迹踏遍了全印各地,并终于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让佛教走向世界。在信徒们的大力开拓之下,在短时期内,佛教便传布到整个亚洲。佛教的传播分为两路:北路经西域传入中国,并以中国为中心,东渐朝鲜、日本、越南;南路则经锡兰,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并在这些国家内造成极重要的影响。

㈡ 怎样正确宣传佛法

阿弥陀佛

佛教不是劝信,而是你自己修行正法,以身作则去感动别人信。但你可以劝人念阿弥陀佛佛号,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唯有净土法门,自己没有度可以度人。其他八万四千法门,你自己没有得度,决定不能度人。但在净宗有一个方便,专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决定正确。我自己没有得度,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决定没有错,因为诸佛如来都是这样教导众生,还会错吗?

学佛要看佛经和祖师大德的讲经说法,不要自己乱看一些不知道出处的学佛资料,很多错误或不圆满,坏了自己法身慧命。

你可修净土法门。网络一下很好找到净空法师讲经的“认识佛教”,无量寿经,十善业道经,等,

净空法师---自度就是度他,自度跟度他是一不是二,自己做好了,做好的形象给别人看,这才能感化人。自己不能得度,而想度别人,佛在经上常说“无有是处”,


净空法师---唯有净土法门,自己没有度可以度人。其他八万四千法门,你自己没有得度,决定不能度人。

问:您常讲,要先度自己才可度人,只有真菩萨才可以度人;又说,念头一转,只要为众生就是菩萨。这里是否有一点矛盾?

净空法师答:“先度自己而后度别人”,这是菩萨的事情;“自己没有能度就去度别人”,也是菩萨事业;这两种人都是菩萨,不过这里头有差别。自己没有度,度别人未必靠得住;你认为是度别人,别人是不是真的得度了?你把他度到哪里去了?所以必须自己得度,自己认识方向,是过来人,才不会误导众生。自己没有得度,不是过来人,随便指路,这是一桩危险的事情。

但在净宗有一个方便,专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决定正确。我自己没有得度,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决定没有错,因为诸佛如来都是这样教导众生,还会错吗?其他八万四千法门,你自己没有得度,决定不能度人。唯有净土法门,自己没有度可以度人,这是我们必须要辨别的。所以,把阿弥陀佛介绍给别人,劝别人念佛求生净土,这个人是菩萨。

菩萨自己能不能往生?不一定,菩萨不能往生的也很多。什么菩萨?名字菩萨,有名无实的菩萨,这不能往生。自己不能往生,但是他劝人,那个人要是真肯信就能往生。如果他劝的人很多,劝了几十个人、几百个人都往生了,他自己虽然没有往生不要紧,到他临命终时,那些往生的人一定会跟阿弥陀佛说:“我们能到极乐世界,都是他劝我们的”,就拉着阿弥陀佛来接引他往生。可不可能?可能!只要他那时见到阿弥陀佛,真的想去,他就去了;如果见到阿弥陀佛还不想去,就没有办法。

大慈菩萨讲得好,劝两个人念佛就比自己精进;劝十几个人,福报就很大;能劝几百人、几千人,你就是真菩萨;能劝一万人,你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这是勉励我们把净宗法门普遍介绍给大众。这些事理搞清楚了,你的疑惑就解除了。

㈢ 为什么佛教可以作为一种宣传方式

既然朝野贵贱,由于各种现实原因都信仰佛教,佛教便在这片沃土上根深蒂固地内发展起来。随着佛教的普遍传播容,被佛教借助来作宣传的各种艺术手段便同时大为兴盛繁荣起来。因为佛教的宣传方式,除了传播经典文字之外,主要是靠人人都能理解的艺术形象。正因为佛教是“以像设教”的,所以它在宣传上运用立体的雕塑形象,远比绘画形象为广泛。所谓以像设教的“像”,主要是表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侍从们。

㈣ 佛教主要宣传的内容是什么

佛教的主旨是教化众生超越生死轮回,求得解脱,成就佛果
楼主还可以看看圣严法师写的《正信的佛教》,相信对你认识佛教
有很大的帮助

http://www.haikong.com/2004/rumen/c.htm

㈤ 公开场所宣传佛教犯法吗

维护国家利益,没有触犯国家法律,可以讲经说法。不过公共场所,不是讲经说法的地方。仅供参考。

㈥ 有没有人利用佛法进行宣传的

应该说在宣传佛法吧。他们通过自己修学经验(获得心灵的解脱),感觉很多众生也版应该明了“因缘果权报”;“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等等的佛经智慧。因为我们往昔所有的人都曾做过自己的父母子女,所以悲喜交加,也希望大家早日共同努力解脱生老病死等烦恼束缚。但佛教说法,得讲对机(就是随缘不能操之过急),不然很多人是会产生逆反心理的。所以说讲法是需要有大智慧的,不然很可能会事得其反。

㈦ 为什么中国的佛教信众喜欢宣传佛教,而道教信众则低调很多是什么导致的

儒释道,都比较低调,道教崇尚清静无为,所以更加低调,因此教徒也很少。专
道教几千年来属,教徒一直都不多,就是因为道教格外低调。佛教传入中国之前,道教的信徒也极少。
世界上的几大宗教,越是注重传教的,人数就越多,信耶稣的世界上最多,就是因为他们非常重视传教,大家看看中国的信耶稣的人就知道了,为了传教不顾一切,甚至每天都诋毁儒释道和无神论,为了拉人入伙,任何手段都在使用。道教则正好相反,道教几乎没有专门传教的人。其实,道教绝对不比基督教差,老子的境界也绝不比耶稣差,《道德经》也不比《圣经》差,关键是传教。如果道教人士学基督徒那样传教,估计道教也会遍布全球。

㈧ 为什么佛教经常对外宣传自己的宗教

估计和你常去来浏览的源地方有关吧。
每个网站都有记录你习惯浏览的内容,然后给你推出相应的信息。
在给我的信息中,极少看到佛教的广告,更多的则是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的广告。

宗教的广告,确实是比较反感。在这一点上,和你同感。

㈨ 宣传佛教其心可诛

没那么夸张啦
有时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个巴掌拍不响嘛
楼主可能是被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人给骗了
也确实有一些善良的和尚
宗教信仰不是判断一个人好坏的标准

㈩ 佛教宣传的思想是什么

净空法师讲述
佛教究竟是什么呢?学佛的人不能不知道。‘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容还要多。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从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
佛教真的是教育吗?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疑问就会消除。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学才有师生的称呼,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老师(本师),就是表示这个教育是他老人家创始的,他是第一位创办人。我们自称为‘弟子’,弟子是中国古时候学生的自称。由这些称呼,我们知道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就宗教而言,上帝与信徒不是师生关系。佛门则是清清楚楚说明,佛与我们是师生关系;我们与菩萨是同学的关系——菩萨是佛早期的学生,我们是佛现在的学生。我们与菩萨是前后期同学,菩萨是我们的学长,这事要弄清楚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呼出家人为‘和尚’,其实在一个寺院里只有一位和尚。‘和尚’是印度话,翻作‘亲教师’。就是亲自教导我的老师,就像现在学校里的指导教授,他是直接指导我的,关系非常亲近、密切。他若是不直接指导我,就称他为‘法师’,这如同学校里的老师很多,但他没有上过我的课,没有指导过我。‘和尚’与‘法师’的差别就在这里。代表和尚教学的老师称作‘阿阇黎’。阿阇黎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榜样,可以做我们的模范,我们可以跟他学习。这些称呼在教育里才有,宗教里面没有这种称呼。由此可以证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
再从佛教道场的组织(中国佛教寺院)来看,寺院是佛教教学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一个教育机构,就像现在的学校与博物馆结合在一起。这种形式,就是现代所讲的艺术教学。现代人处处讲艺术,佛教在二、三千年前就实行艺术教学了。从寺院的组织也能看出它与现代的学校大致相同。‘和尚’相当于学校校长,是主持教学政策的人,课程是他制定的,教师是他聘请的,这是和尚的职责。和尚下面有三位帮助他的人,佛家称为纲领执事,分掌三个部门:掌管教务的称‘首座’;掌管训导的称‘维那’;掌管总务的称‘监院’。名称与学校不相同,实际上他们管的事务跟现代学校里面的教务、训导、总务没有两样,可知寺院机构的组织确实是一所学校,是一所非常完整的学校。中国过去称之为‘丛林’,‘丛林’就是佛教大学。我们从佛教的起源,一直到中国佛教的建立,可见它的确是一个教学的体系,这事实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然后才知道我们到底在学什么!

阅读全文

与宣传佛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银行客户经营及营销方案 浏览:430
中国电信营销活动的方案在哪儿查 浏览:490
网络营销不适合什么产品 浏览:572
市场营销专业职业素质分解对比表 浏览:449
杭州旅游网络营销 浏览:890
市场营销管理理念 浏览:481
电子商务与网络交易 浏览:545
幼儿园十周年节目策划方案 浏览:673
新职工消防安全培训方案 浏览:431
客房淡季营销方案 浏览:253
网络营销策划成功案例 浏览:636
汽车销售公司培训方案计划ppt模板 浏览:292
化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浏览:937
网络营销中的客户关系管理 浏览:108
可口可乐的媒体推广方案 浏览:190
学校结对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601
会计人才培训方案 浏览:927
湖北自考市场营销真题 浏览:13
公众号线推广方案 浏览:715
互联网产品市场推广方案 浏览: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