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灵芝的学术简介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刊物国家 收录情况 卷期 排名异穿心莲内酯糖苷及酯类衍生物的合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国内 2011,33(8):809-813 通讯作者 蕨麻正丁醇部位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casepase 3/9 mRNA表达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国内 2009,16(1) 通讯作者 鼠龄对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国内 2008,14(4):229-231 通讯作者 大黄酸-雌激素偶联物的合成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国内 2007,38:6-11 第一,通讯作者 大黄酸-雌酮对去卵巢大鼠骨质量的保护作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国内 2011,17(6) 通讯作者 人成骨样细胞和前破骨样细胞 E R亚型OPG/ RANKL/RANK系统、I L-6及其受体以及破骨细胞标志基因表达的研究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国内 2010,16(4):260-264809-813 通讯作者 蕨麻提取物对小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草药 国内 EI 2009, 40(5): 774-776 通讯作者 蕨麻正丁醇部位对小鼠急性缺血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西医结合学报 国内 2009,7(1):48-52 通讯作者 蕨麻正丁醇部位对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天津中医药 国内 2009, 26(3)250-252 通讯作者 葛根素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 国内 2008,11(36):7138-7141 通讯作者 大黄酸-雌酮对骺板TGF-β1及其受体TβRⅡ蛋白表达的影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国内 2008,30(18) 第一,通讯作者 蕨麻醇提物对小鼠慢性缺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卫生研究 国内 2007,36(6):740-742 通讯作者 蕨麻对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国内 2007,9(9):619-622 通讯作者 出版专著教材情况(注:在书名后注明教材或专著)名称 类别 出版单位 日期 排名候选药物临床前评价 教材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07-06 主编 高等医学实验技术 教材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06-07 主编 脑创伤与功能康复(一)人脑和脑创伤的奥秘 专著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01-09 主编 脑创伤与功能康复(三)脑创伤的康复护理 专著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01-18 主编 成果获奖情况成果名称 颁奖部门 等级 完成日期 证书号 排名雌激素对骨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校厅 一等奖 科技进步奖 植物雌激素抗骨质疏松药物及其组织选择性作用机制研究 校厅 二等奖 科技进步奖 大黄酸体内外趋骨性实验研究 校厅 三等奖 科技进步奖 骨靶向雌激素的合成及其对骨作用的分子药理学研究 校厅 三等奖 科技进步奖 蕨麻提取物在制备抗缺氧药物中的应用 国家 发明专利 其他 机械性颅脑损伤的分子病理学研究 校厅 二等奖 科技进步奖 新型骨靶向雌激素大黄酸-雌酚酮的合成、抗骨质疏松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校厅 二等奖 科技进步奖 大黄蒽醌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以该衍生物为活性成份的药物组合物 国家 发明专利 其他 蕨麻提取物在制备抗缺血药物中的应用 国家 发明专利 其他 难溶性抗肿瘤聚合物冻干制剂 国家 发明专利 其他 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国家 发明专利 其他 土槿乙酸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国家 发明专利 其他 主持重大科研项目情况项目名称 任务来源 完成形式 完成日期 鉴定验收单位 主要结论 排名蕨麻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差异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以及蛋白质芯片-飞行质谱技术筛选脑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发表论文、申报专利、结题报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通过鉴土槿皮乙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抗真菌活性 发表论文、申报专利、结题报告 天津市科委 通过鉴定 优秀 新型骨导向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 发表论文、申报专利、结题报告 天津市科委 通过鉴定,入天津市科技成果库 优秀 蛇床子有效部位及其单体的骨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 发表论文、申报专利、结题报告 武警后勤部 通过鉴定 优秀 骨靶向大黄酸-雌激素的合成及骨药理活性 发表论文、申报专利、结题报告 武警后勤部 通过鉴定 优秀 雌激素和raloxifene对骨组织雌激素受体亚型的影响 发表论文、申报专利、结题报告 武警后勤部 通过鉴定 优秀 抗缺氧复方蕨麻胶囊的研制 武警部队高原缺氧损伤防治药物的开发 表论文、申报专利、结题报告、开发新药 武警后勤部 通过鉴定 优秀 土槿乙酸类诱导肿瘤细胞调亡及抗真菌活性构效关系研究 发表论文、申报专利、结题报告 天津市科委 通过鉴定 优秀 承担的主要项目项目名称及下达编号 项目类别 项目来源 起讫时间 科研经费(万元) 本人承担任务藏药蕨麻正丁醇部位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研究 国家级 第一 藏药蕨麻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抗心肌缺血损伤的蛋白质靶点研究 省部级 第一 灯盏花素结构改造和构效关系研究 省部级 第二 脑创伤和功能康复 国家级 第二 灯盏乙素衍生物合成及其抗缺氧构效关系研究 其他 第二
2. 蕨麻新的科技书文艺书连环画共1500本科技书和文艺书的比有没有连环画本数是乙
设文艺书有X本,则科技书有5/8X本,连环画有1/4X本.
X+5/8X+1/4X=1500
X=800
科技书 500
连环画 200
3. P. anserina是什么
人参果,只不过你这个是套了模子矫正了果子生长的形状,看起来更像西游记里面的人参果,普通买的果子和梨子一样大小,外表像香瓜一样,本人吃过一次,因为口感一般,没有什么味道,就是一股青涩味道,果断放弃了
人参果(保健水果)
编辑
?[rén shēn guǒ]
人参果(Ginsengfruit)原名为香瓜茄,亦可称作仙果、香艳梨、艳果。人参果属于茄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成熟时果皮呈金黄色,外形似人类的心脏。其果肉味道独特,吃起来脆爽多汁,而且不酸不涩,是一种较受欢迎的水果。
通常所说的人参果是一种原产于我国甘肃武威地区的水果,是一种高营养水果。果肉清香多汁,腹内无核,风味独特,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等特点,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与矿物元素,具有保健功效。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提及此果并加入了神话色彩。另有蕨麻(学名:Potentilla anserina蔷薇科委陵菜属的植物)亦称人参果。[1]
中文学名人参果
拉丁学名Solanum muricatum
别 称香瓜茄、仙果、香艳梨、艳果
界植物界
科茄科
分布区域中国甘肃武威
颜 色白色
目录
1小说记载
2形态特征
3地理分布
4栽培技术
? 选择种植地
? 整畦与规格
? 施肥方法
? 育苗方法
? 整体形态
? 搭架护果
? 留种及繁殖
? 栽培要点
? 管理禁忌
? 育苗技术
5病虫防治
? 绵疫病
? 煤污病
? 黑斑病
6营养价值
7药用价值
8食用价值
9人参果酒
1小说记载
编辑
人参果是武威原生特产。现今许多资料说中国广泛种植的人参果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原产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北麓的一种植物果实,其原名为“茄瓜”,这个说法不尽然。
人参果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记载:在万寿山五庄观。有棵灵根,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该树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以成熟。人若有缘,闻一闻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
地球上不仅真有人参果。而且多种多样:有树上长的,枝上结的,藤上挂的,也有土里生的:有种植多年后才能开花结果,也有当年种植当年即可结果的。虽还不能称其蔚为大观,但至少也可算得上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可以坦率地告诉大家,在这形形色色的人参果中。确实没有一种闻一闻就能活360岁的,更没有一种能让人当“万岁爷”的。不过,也确实有不少种类的人参果,具有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益寿延年的功效。
吴承恩先生的无限想象力,成就了《西游记》这部中国文学史上的绮丽
瑰宝,然而除却作者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外,吴承恩先生也是将玄奘西行这段真实的历史研究透彻,加以创造方成《西游记》一书。据考书中所提的万寿山即今日的天梯山,天梯山石窟是中国早期的石窟之一
长成人形的人参果(3张)
,创建于十六国北凉,后经历代开凿,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学者称为中国石窟鼻祖。做为佛教胜地,玄奘西行必经此处顶礼参拜。据《大唐西域记》记载:景云二年,玄奘西行至天梯山拜食人参果事。这段历史充分说明,人参果是甘肃武威原生特产。通过《大唐西域记》等历史资料记载明确可以说明早在唐代以前,天梯山就有人参果,人参果是武威的原生特产,只是由于张义地处偏远,长久以来受自然、交通等条件限制,武威张义山区人民信息闭塞、观念保守落后,人参果只是做为自家食用之物,并没有广泛对外宣传推广及销售,所以天梯山人参果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不为人所熟知,通过历史资料证明,天梯山人参果完全是是武威的原生特产,并非引进品种。现主要栽培地区为甘肃民勤县。
人参果果实形状多似心脏形和椭圆形,成熟时果皮呈金黄色,有的带有紫色条纹,有淡雅的清香,还可加工成果汁、饮料、口服液、罐头等产品,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现今中国广泛实施栽种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北麓的一种植物果实,其原名“茄瓜”,现中国各地通称为“人参果”。
这种人参果在中国曾一度称之为香艳茄、香瓜茄、香艳芒果、金参果、长寿果、紫香茄、甜茄、香瓜梨、香艳梨等。虽其别名甚多.但应视为一物。这可能是因中国刚引进时,各地取名不一所致。从植物分类学讲,应叫茄瓜、香瓜茄或香艳茄比较确切。但因其确有一定的营养保健和祛病益寿的作用,故又称其为人参果。自从启用“人参果”这个吉祥的名字后,即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激发了人们的好奇感,这可能是与《西游记》中所说的吃人参果“长生不老”而联系在一起之缘故。此人参果属茄科蔬菜、水果兼观赏型草本植物。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为多年小灌木。在中国和日本则作为一年生栽培。果为多汁浆果,果肉为淡黄色,呈椭圆形、卵圆形、心形、陀螺形,成熟的果实呈奶油色或米黄色。出现紫红色条斑。
2形态特征
编辑
人参果属茄科蔬菜、水果兼观赏型草本植物。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为多年小灌木。在中国和日
2013.5月在北京参展的镇园人参果
本为一年生栽培。
根状茎长圆柱形,直径1-1.5厘米,多节,绿色至黄色。叶基生,4-8(-12)枚,近革质或纸质,倒披针形、条状披针形、条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15-65厘米,宽1.5-9.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鞘叶2枚,披针形或矩圆形,长2.5-10厘米。穗状花序直立,少有弯曲,密生多花,长2.5-9厘米;总花梗短,长1-6厘米;苞片绿色,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除每花有一枚苞片外,另有几枚无花的苞片在花序顶端聚生成丛;花短钟状,长5-7毫米;花被筒长2-2.5毫米;裂片卵形,先端渐尖,长3-5毫米,宽约2-4毫米,肉质,黄色或黄绿色;花丝基部扩大,其扩大部分有的贴生于花被片上,有的加厚,肉质,边缘不贴生于花被片上,有的彼此连合,花丝上部分离,长1-2 毫米,内弯,花药卵形;子房近球形,直径2.5毫米,花柱不明显,柱头钝三稜形,顶端 3裂。浆果球形,熟时紫红色,直径8-10毫米。花期4-6月,果期9-11月。[2]
3地理分布
编辑
产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台湾、浙江、安徽、河南、陕西(秦岭以南)、四川、甘肃、云南、广西
人参果(8张)
、广东。生林下荫湿处、溪边或路旁,海拔1000-2000米。[2]
4栽培技术
编辑
人参果原产于新西兰,引用温室大棚四季可种,大田大面积种植则是3至8月,种后3个月开始收果,单果重250克左右,最大果500克左右,嫩果青翠,成熟后金黄色并有紫色花纹,鲜食香甜可口,做菜香脆。“人参果”高含钙和维生素C、钼、钴、硒等十几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并能防治高血压、肥胖病、冠心病、癌症。“人参果”曾被医学界称之为“生命之火”、“抗癌之王”。
选择种植地
一般应选择阳光充足土壤含沙也较肥沃,用水排灌方便的地块,山区山垅田病菌少种植也非常好。
整畦与规格
种单行畦宽60公分,双行100公分,株距40公分,开穴挖细,亩种1500株左右,施基肥前最好穴内撒些防病虫药。
施肥方法
首先在穴内施入猪鸡腐熟粪或发酵过的菜饼肥与土拌匀做基肥;种后当日应施入人粪尿或猪尿水肥,促其早生快长。以后7天一次追施人粪尿水肥,并在每尿桶中加入碳铵150克;开花结果后再亩施入复合肥每次50斤,每月一次,以利壮杆及保花保果。
育苗方法
即在计划育苗的地块或木箱内拌入适量的基肥,整细浇透水肥,再将细小的种子一粒一粒钳播于土中,粒距7—10公分,盖上湿细沙,以后畦面干燥应用喷雾器喷湿,以防冲动种子,7—15天齐苗;有虫害用敌百虫或氰戊菊酯灭虫,苗长至10公分移栽。
整体形态
“人参果”分枝萌发力极强,每株在10至20公分之间留3—4个枝条为结果枝条,其余枝条全部剪去育苗播插或作畜禽饲料;开花结果后每束花果只能留1—2个果,这样果大品质好,卖价高。
搭架护果
挂果后枝条承受不了果的重量,必须用60—100公分长的竹木条扦插并将果系牢,以防断枝烂果造成损失。
留种及繁殖
高温期结的果没有种子,适温结果有少量种子,种子千粒重1克左右,发芽率较低,只有细播重管苗才多。如扦插育苗即应选择无病健壮枝条剪下,尔后每段10—12公分长,插入土3—5公分,插后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的防治,一般25天以后可移栽或出售。[3]
栽培要点
人参果适宜南亚热带地区大田种植或中亚热带采用设施栽培。人参果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5℃,能忍耐3—5℃低温,低于0℃会冻死。在15—30℃内可不断开花结果,连续结果时间长、座果率高,亩产可达到2000-3000公斤。其栽培要点有:
【整地、施肥与定植】:选择灌溉方便,通风透光,土质疏松肥沃的中性土壤栽种。人参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应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4000—5000公斤,N、P、K三元复合肥50—70公斤,按株行距40—70厘米,深耕20—30厘米,然后平整土地,整成宽70厘米条状畦,畦面高出地面10厘米。选用高15厘米左右,枝条多,枝干粗壮,叶片茂盛,无病虫害的壮苗定植,以50厘米×50厘米的品字形栽植,一般以今晚定植为宜,亩植2000—3000株。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肥水管理】:除施足底肥外,还应追肥两次:一次是在果苗生长到30厘米左右时;另一次在果苗接近开花时,每亩施N、P、K肥各3公斤,离苗木主根10厘米外浇灌。开花结果期应适当增施硼肥等微量元素或保丰素2号。少量勤施N、P、K复合肥,并注意中耕除草,一般10天施一次肥,开花后多施钾肥。3—6月、9—11月是人参果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需水最多的时期,应及时浇水。
【整枝修剪】:人参果萌发力强,应及时修枝打杈,从植株15—20厘米以上部分,选留3—5枝健壮、分布均匀的枝作为主枝,其余的全部剪除。每个侧枝上留2—3个花序,每花序留2—3个果,其余的花序、小果全部疏除。每株最多只结30个果。由于人参果的茎干较软,开始结果时须用竹杆或塑料绳搭架,以防倒伏。
【病虫防治】:人参果的主要病害有疫霉和灰霉病,每亩可用百菌清110—150克兑水400—800倍液,灰霉净600-800倍液,多菌灵、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主要虫害有蚜虫和红蜘蛛,可用1500倍液三氯杀虫螨醇,1500倍液哒嗪酮、灭扫利等交替使用。应注意,人参果对氧化乐果或敌敌畏十分敏感,应禁止使用。
【适时采收】:当果实外观出现清晰紫色彩条纹,或无条纹但果实外观表皮光亮、光滑时即可采收,若需贮藏可七、八成熟时采收,在常温下贮藏期40—60天,果实可在元旦至春节前后果蔬淡季上市。
管理禁忌
⒈忌温度过高过低:气温高于38℃或低于8℃时,人参果不能正常生长;低于0℃时会整株被冻死。
⒉忌在涝洼粘重地块栽培:人参果怕涝。在雨季,特别是雨水过多的年份,极易烂根,严重的会整株死亡。
⒊忌农药使用不当:人参果对乐果农药极为敏感,不宜使用其防治蚜虫和螨类,否则造成死株或绝产。
⒋忌不及时摘除侧芽:人参果侧芽极易萌发。这不仅影响生长,还会造成生理落花,影响坐果。所以除选留枝外,其余侧芽都应及时摘除。
⒌忌湿度过大:湿度过大易引起疫霉病,所以要注意给大棚通风换气,降低湿度;多雨的年份注意及时喷洒新高脂膜、多菌灵、百菌清等进行防治。
育苗技术
人参果繁殖育苗的方式有2种:一是种子繁殖,即有性繁殖;二是扦插繁殖,即无性繁殖。
【种子繁殖育苗】
1、整地施肥:播种前,进行土地整理、做畦,施足底肥,并消毒,保持土壤湿润,在畦面上撒一层细沙。
2、种子选择:要求色泽好,大小匀称,籽粒饱满,干燥无霉变。
3、种子处理:可进行温水浸种、药物拌种等,以达到早出苗、出苗齐、幼苗壮的目的。把浸种后的种子,包在纱布袋里,提供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进行催芽。
4、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和点播。由于人参果的种子小,常采用撒播的方法。播种要均匀,一般种距5×7或7×7(厘米)。
5、播种后的管理:在畦面上再撒一层细沙将种子盖上,如果温度在12℃以下,应覆盖地膜,以保持土温和土壤湿度。如果育苗畦干燥,应喷洒细水,以利发芽,切忌用大水喷灌。在幼苗出土后,需揭除地膜。为避免烈日曝晒,可搭盖遮阳网。育苗期,一般每隔10天左右,用低浓度氮肥喷洒一次,同时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确保幼苗健壮生长。
【扦插繁殖育苗】
扦插繁殖育苗,是人参果普遍采用的一种简单方法。即取人参果茎枝,剪成插条(插穗)后,插于土壤中,让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根发芽,独立长成健壮的植株。
⒈扦插茎枝的选择:应选择遗传性状良好,高产株的鲜嫩茎枝,无病害,无缺损,以利生新根发新芽。插条的长度以10-14厘米为宜。剪断后的插条,及时插于土壤中,否则应放在阴暗处或用湿布盖上,以防脱水。
⒉扦插时间的选择:人参果虽一年四季可扦插,但以春播和秋插的成活率高。在一天中的扦插,宜在下午4时后进行,以提高成活率。扦插适宜的温度,可在15-30℃的范围内进行。
⒊扦插方法:扦插前,为提高成活率,可用生长激素浸泡插条。扦插时,将插条直插于土壤中,然后覆土压紧,使插条露出地面约4-6厘米左右,行距约10-15厘米,株距约6厘米左右。扦插后,及时浇水,浇水量可视具体情况酌定。
⒋扦插后的管理:在春末至夏秋扦插时,为防烈日曝晒,应行遮荫,并喷洒细小水,待苗株长出新根后,可拆除遮荫工具。如在冬季或气温较低时扦插,为防止冻害,宜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进行,并用小拱棚搭盖塑料薄膜及草帘。苗株生根后,可追施腐熟的人粪尿水,以促进生新根发新芽。在外界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扦插后20-30天左右即可进行定植或分苗移植。[4]
5病虫防治
编辑
绵疫病
特点:孢囊梗无色纤细,不分枝,孢子囊无色,卵圆形,大小18~76×15~60μm;孢子囊顶端乳头状突起明显。游动孢子卵形,双鞭毛,大小10~14×6~8μm。
卵孢子或厚垣孢子借雨水反溅到近地面果实上,病菌萌发产生芽管,从果皮侵入发病,然后病部长出菌丝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通过雨水及灌溉水进行传播再侵染。
7~8月高温多雨季节或低洼、土质黏重地块发病重。先在近果顶或果肩部出现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有时长有少许白霉,后逐渐形成同心轮纹状斑,渐变深褐,皮下果肉也变褐色。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霉,病果多保持原状,不软化,易脱落,叶片染病,上面长出水浸状大型褪绿斑,慢慢腐烂,有的可见同心轮纹。
人参果绵疫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起垄栽培,可用地膜覆盖以防止雨水溅起病菌;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抗病力;及时整枝打杈,注意通风透光,大棚栽培要特别注意通风降湿;及时摘除病叶、病果等深埋或烧毁。
2、药剂防治
可选用40%乙磷铝200~400倍液、25%甲霜灵6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6~8天喷1次,兼顾地面。[2]
煤污病
一、为害症状:病害学名:Cladosporium sp。棚室栽培的人参果,叶片上初生灰黑色至炭黑色霉污菌菌落,分布在叶面局部或在叶脉附近,严重的覆满叶面,一般都生在叶面,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枝孢菌分生孢子梗直立,榄褐色,分生孢子椭圆形,单细胞,少双胞。链格孢分生孢子梗簇生,暗褐色。分生孢子倒棒形,大小9.5--40×5-11.25(微米),有纵横隔膜,喙短。
三、发病特点:病原属半知菌类真菌,煤污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或在土壤内及植物残体上越过休眠期,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及蚜虫、叶螨、粉虱等传播蔓延,阴蔽湿度大棚室和梅雨季节易发病。粉虱多时发病重。
四、防治方法
⑴加强棚室通风换气,适当降温排湿,防止湿气滞留,生产上要浇水适量,避免浇水过勤过多,
人参果
高温高湿持续时间过长是防止该病重要基础措施。
⑵白粉虱猖獗为害时及时喷洒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可阻止白粉虱成虫产卵及孵化。叶螨猖獗时喷洒10%除尽悬浮剂1000倍液,蚜虫发生多时,喷洒螨死净防治叶螨兼治蚜虫,也可喷洒花保 100-150倍液,以减轻煤污病发生。一般不宜使用乐果,以免产生药害。
⑶煤污病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性粉剂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五、常用药剂:苯菌灵、甲霉灵。[5]
黑斑病
一、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上生黑色小斑,后扩展成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多时常融合成大斑,致叶片干枯或枯死。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一种链格孢,属半知菌类真菌。菌丝丝状,有隔膜。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束生,每束1-5根,梗圆筒形或短杆状,暗褐色,具隔膜1-4个,大小30.6-104×4.3-9.19(微米),直或较直,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卵形和倒棒形,淡黄色,孢子大小 85.6-146.5×11.7-22(微米),纵隔1-9个,横隔7-13个,顶端长有较长的喙,无色,多数具1-3个横隔,大小6.3-74×3-7.4(微米)。病菌发育温限1-45℃,26-28℃最适。分生孢子在6-24℃水中经1-2小时即萌发,在28-30℃水中萌发时间只需35~ 45分钟。每个孢子可产生芽管5-10根。
三、发病特点: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植株、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可从气孔、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形成初侵染,经2-3天潜育后现出病斑,3-4天产生分生孢子,并通过气流、雨水进行多次重复侵染。遇有持续5天均温21℃左右,相对湿度大于70%持续时间长,该病即开始发生和流行。因此,每年雨季到来的迟早,雨日的多少,降雨量的大小和分布,均影响相对湿度的变化及病情的扩展。此外,该菌属兼性腐生菌,管理不当或大田改种人参果后,常因基肥不足发病。
四、防治方法
⑴保护地人参果重点抓生态防治。由于早春昼夜温差大,白天20-25℃,夜间12-15℃,相对湿度高达80%以上,易结露,利于此病的发生和蔓延。应重点调整好棚室的温湿度,减缓该病发生蔓延。
⑵采用粉尘法于发病初期喷洒5%百菌清粉剂,每667平方米次1kg隔9天重次,连续防治3-4次。
⑶施用45%百菌清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每亩次200- 250g。
⑷按配方施肥要求,充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提高寄主抗病力。
⑸发病前开始喷洒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达科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五、特效药剂:喷克菌 阿米西达 醚菌酯等。
6营养价值
编辑
“茄瓜一人参果”可食率达95%以上,具有低糖、高蛋白和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的特点。据化验分析,在每100克成熟鲜果中,含蛋白质1.9克,是黄瓜、番茄的2倍,鸭梨、金帅苹果的9倍;总糖3.1克,与黄瓜、番茄相近,而远低于鸭梨与金帅苹果;粗脂肪0.2克,与黄瓜、番茄相等;维生素C130毫克。是梨与苹果的32倍,黄瓜的14倍,番茄的6.8倍;维生素B10.25毫克,是番茄、黄瓜的8倍,苹果的5倍;维生素B20.27毫克.是黄瓜、番茄、鸭梨的9倍;胡萝卜素0.9毫克,是番茄的2倍,黄瓜的10倍;总氨基酸1818毫克,必需氨基酸253毫克,均远比黄瓜、番茄、梨与苹果高;特别是微量元素硒高达15微克.分别是黄瓜、番茄、梨、苹果的8.8、22、12、11l倍。还有钼3.44毫克,镁11.2毫克,铁6.59毫克,锌1.14毫克,锰0.39毫克。钴0.332毫克。从以上化验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茄瓜一人参果”所含的营养成分确实较高,也较为全面。食之能补充人体之需要,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高蛋白质是“茄瓜一人参果”的主要特点之一。蛋白质是人体的主要“建筑材料”,是生
人参果
命得以延续的主要物质基础。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而“茄瓜一人参果”所含的各种氨基酸比例与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基本相符,食之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不仅可以维持成年人的健康,而且对儿童的成长和老年人的抗衰老。均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富含多种维生素是“茄瓜一人参果”的又一特点.其中维生素C、B1、B2以及胡萝卜素含量特别丰富。而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营养素,如摄人不足往往引起机体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维生素对预防肿瘤的作用.已经引起医学专家的关注,并提出维生素C可预防肿瘤的论点。据对维生素C摄人量的测定,中国食管癌高发区仅为低发区的1/3。同时,维生索C还能软化血管,刺激造血功能,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用于防治坏血病、各种急性传染病、肝胆疾病以及过敏性疾病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茄瓜一人参果”的另一特点。微量元素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维持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元素。“茄瓜一人参果”所富含的硒、钼、钴、铁、锌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硒元素含量之高,在中国蔬菜、水果品种中异常少见。硒元素是一种强氧化剂。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激活人体细胞,保护心血管等脏器;硒还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硒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198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专家在江苏省启东市肝癌高发区进行了三项营养性补硒研究,经过8年的观察,发现服硒组肝癌发生率较对照组平均低49%。硒分有机硒与无机硒,过量服用无机硒会产生不良反应,有机硒几乎不与其他药物产生拮抗作用,服之最为安全有效。“茄瓜一人参果”。以及大蒜、芝麻、芦笋、菌类等所含的硒,均为有机硒。另据报导,硒还能降低血压,对糖尿病也有辅助疗效。[6]
果实有淡雅的清香,果肉清爽多汁,风味独特。它具有高蛋白、低糖、低脂外,还富含维生素C,以及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是硒、钙的含量大大地高于其他的果实和蔬菜。因此人参果有抗癌、抗衰老、降血压、降血糖、消炎、补钙、美容等功能。
人参果还能加工成罐头、果酱、果汁、饮料以及口服液。另外亦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可作盆景在庭院、阳台或房前屋后栽培。
7药用价值
编辑
人参果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兰科植物角盘兰(人参果)的带根全草。
【别名】:人头七、开口箭。
【植物形态】:角盘兰。
【采集】:秋季(7~9月)采挖,晒干用。
【功 效】:强心补肾、生津止渴、补脾健胃、调经活血。
【主 治】:治神经衰弱、失眠头昏、烦躁口渴、不思饮食。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入脾、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泡黄酒饮。外用:鲜品捣敷。
【资源分布】:分布东北及甘肃、陕西、河北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秋季采挖,晒干用。
【选方】:治毒蛇咬伤,角盘兰全草配蛇见退共捣外敷。
【考 证】: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人参果有"抗癌之王"的美誉,因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而这些微量元素如:硒、铁、钙、锌等元素对激活人体细胞,增强人体免疫力,维持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促进各种维生素及营养的吸收、利用,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裂变,起着重要决定作用。[7]
药志记载
【彝药】潮稿:根及根茎治红白痢疾,腹痛偏热型,热泻《桂药编》。勒补输,包谷七,牛尾七,万年青:根主治胃病,咽喉肿痛,风湿疼痛,骨折,外伤流血,月经不调,跌打伤,蛇咬伤,乳疮,水肿,肺咳《彝植药续》。
【瑶药】白钱草,喔爹:根茎、叶治咽喉炎,蛾喉,疯狗咬伤,牙痛,胃痛,风湿,骨痛,驱蛔虫《桂药编》。过节风:用于喉头炎,白喉,疯狗咬伤[6]。
【壮药】於捆:根茎、叶治咽喉炎,蛾喉,疯狗咬伤,牙痛,胃痛,风湿,骨痛,跌打肿痛《桂药编》。
【拉祜药】背那此:根及根茎治肾炎水肿,牙痛,肚腹热痛,心力衰竭,咽喉肿痛,牙痛,白喉,臌胀,咯血,疔疮,丹毒,蛇咬,烫伤,黄疸,天疱疮,蛇转疮,痔疮,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拉祜药》。心不甘:主治胃痛,胃溃疡,跌扑损伤[180]。
【哈尼药】捋吗赃曼:根茎治流感,胃肠炎,风湿痛,跌打损伤《哈尼药》。
【侗药】克武纳( Eip ebl nat),纳开务(Nat eip ehl):全草主治耿来布冷(腰痛水肿)《侗医学》。克悟纳keec ul nac:根茎治急性咽喉炎[51]。
【苗药】化骨莲,竹根七:全草及根茎治疮疖肿毒,毒蛇咬伤,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肝硬化腹水,胃痛,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本品有毒,中毒时可风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药抢救《湘蓝考》。揉浆甾:根茎治跌打损伤,白喉,神经性皮炎《滇药录》。谢列荣:关节炎,腰扭伤《桂药编》。开喉箭,牛尾三七,苞谷三七,万年青禾苗:根茎用于白喉,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狂犬病,毒蛇咬伤[82]。心不甘:主治胃痛,胃溃疡,跌扑损伤[180]。
【傣药】心不甘:主治胃痛,胃溃疡,跌扑损伤[180]。
【布依药】竹根七:用于风湿疼痛,跌扑损伤[14]。
4. 铁皮石斛三七玛卡野生泡参蕨麻可以一起吃吗 对囊肿有效果吗
不要乱吃药。
不要迷信铁皮石斛、三七,而玛卡野生泡参蕨麻中草药书上都没有。
不治病反致病。
药物性肝损害,中草药占一部分。
5. 蕨麻和什么食物相克
均码和食物这个食物呢一盘不要和豆腐放在一块儿,居然嘛呢和豆腐放在一块儿的坏,会让人感觉到这个口味呢特别不好,而且呢会让豆腐呢这个味道那显得非常新。
6. 青海有哪些特产
1、青稞酒,青海地处高寒,人们习惯以酒为伴,尤其在一年一度的春节,别有一番酒趣。青稞酒的代表产品是互助牌系列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青稞为主要原料。
网络 青稞酒
网络 冬虫夏草
网络 黄蘑菇
网络 黑藏羊
网络 柴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