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桥牌的国内著名赛事
中国最著名的桥牌赛事项目为:2007年,叶氏杯桥牌大奖赛由中国台湾叶氏集团(叶澄先生)资助,在深圳举行,是目前中国举办的奖金最高、参赛队伍档次最高的长设性桥牌比赛。本次比赛是近年来中国桥牌协会举办的最高级别的一项国际赛事。
参赛队共28支,分别是:世界锦标赛前三名、欧洲锦标赛前六名、各大洲代表队、亚太锦标赛前三名及其他世界传统强队。其中包括了曾获十多次世界冠军的意大利队和美国队,世界桥牌传统强队法国队、波兰队、荷兰队、瑞典队、加拿大队、英格兰队以及多次亚太锦标赛冠军得主印尼队等。
中国大陆地区共有五支队伍参赛,除了东道主深圳队外,另外四支队伍分别是由国家女队组成的浙江华门队和环球时报队以及集中了大部分国家男队牌手的上海文广队和北京首创俱乐部队。
2. 桥牌是什么牌
桥牌是由4人组成两对,用一副52张牌的标准扑克进行竞技的活动。
桥牌起源于英国。16世纪时,英国流行一种称为“凯旋”(triumph)的扑克牌戏,这是桥牌的前身。它演变成为翻开第52张牌为主牌花色的“惠特斯”(Whist)。1904年竞叫桥牌(auction
bridge)问世,美国人H·S·范德比尔特于1925——1926年在竞叫桥牌的基础上创造了定约桥牌(contract
bridge),也就是目前流行的桥牌。
1950年在百慕大举行了为世人公认的第1次世界桥牌锦标赛,以后即沿为世界锦标赛,也称为百慕大杯赛。1958年,世界桥牌联合会成立后,每2年举行一次世界锦标赛。1960年以后,国际桥牌联合会开始举办桥牌奥林匹克赛。
3. 百慕大杯的桥牌产生
现代桥牌是由一种叫“惠斯特”的牌戏发展而来。
4. 桥牌名称的来由
从惠斯特演化出来的,由四人分成两对同伴进行的一种牌戏。桥牌一词分别与三种明显有别的牌戏有关联,它们是惠斯特桥牌、竞叫桥牌和定约桥牌。所有这凡种牌戏在它们各自盛行的时代,都只简称为桥牌;但当"惠斯特桥牌"在其盛行时期(1894一1904),并不叫这个名称,是后来为了将它与从它演化出来的牌戏加以区别,才加上的这个名称。
最早以文字形式提到"桥牌",出现于1886年出版的书名《比里奇或俄国惠斯特》这本小册子中。虽然并无肯定证据证明惠斯特是俄国牌戏,但是"俄国惠斯特"这个命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这种牌戏源出俄国的说法。事实上这种牌戏与"文特"、"选择"及类似的牌戏极为相象,而"文特"肯定是源出俄国的牌戏
桥牌历史
桥牌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的英国(最早的资料表明在1529 年),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有惠斯特的原型称为"胜利"、"将吃"、"斯拉姆"、"将吃和光荣"、"威士忌和水手"、" 威士忌"和"惠斯特"等各种牌戏出现。"威士忌" 可能是表示在赢得一墩牌时,、迅速把牌收进来;而惠斯特则是表示叫大家安静。到了十七 纪中叶、这种牌戏就已普遍叫做现代的名称惠斯特,但是直到1742年才出现阐述惠斯特的第一本著作,这就是埃蒂蒙德·霍伊尔写的著名的《简明论著》。这本书很快成为畅销书,并且立即出现了很多非法翻印的版本。
惠斯特作为一种时髦的娱乐活动一直十分流行。1834 年亨利·本廷克发明了大小信号。这是后来的一些权威人士如克莱、德斯查百里斯、卡文狄锡等等对这个牌戏进行更多的研究和著书立说的先导。、第一次复式惠斯特比赛,公认是1857年于伦敦在卡文狄锡的指导下进行的。这次比赛的目的是意图示范说明精湛的牌技的巨大优势,所以有意地安排了一个被认为是优秀牌手所组成的队,与一个被认为是水平差的牌手所组成的队相对抗(在此以前还没有具体标准对他们进行评比)。"优秀的"牌手很容易地获得了胜利。卡文狄锡看到这种办法可以消除运气的因素, 但是他的这一开创性的努力几乎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才得到了响应和追随。
在美国复式方法的扩大发展,比在英国略先一些,1880年在芝加哥的一个私人家里举行了一次复式比赛,1882年又在新奥尔良的一个俱乐部中举行了一次复式比赛。1883年在费城举行了第一次俱乐部间的比赛。在指欧洲的第一次复式比赛,大约是1888年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的。
复式方法的出现使得有可能把私人的牌戏改变为公开的比赛。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在有以下几个重大事件:1891年美国惠斯特联合会成立;同年发明了卡尔马佐牌盒,1892年J.T.米切尔撰写出第一本关于比赛组织安排的书,米切尔设计出最早的一个对式比赛轮转法,讲且阐述了比赛分的计算方法,这些方法一直沿用。
美国惠斯特联合会兴盛发达了约四十年的时间,但是自从桥牌于十九世纪90年代早期在在美国出现(也大约在同一时期传人英国)之后。美国惠斯特联合会便逐渐衰弱,终至结束。根据埃威尔和R。F。福斯特的记事,桥牌于1893年传到纽约,亨利I·巴尔贝,在他私人印制的"桥牌规则"中所注明的年代是1892年。
在伦敦,波特兰俱乐部在布罗榕哈姆勋爵的建议下,于1894年开始有了桥牌活动,布罗格哈姆勋爵是在印度从几位军官那里学会桥牌的(有人说他是在埃及旅行时学会的)。但是根据后来在1932年《桥牌杂志》上发表的一份信件表明,富兰克·纳沙思于1892年在伦敦汉诺威广场的圣乔治俱乐部中,参加了英国的"第一次" 桥牌活动。桥牌当时是由斯图德上校介绍的,他说桥牌沿出地中海东部国家,(他是在1877~1878年的俄土战争中,在普里弗纳的战壕中学会桥牌的。
桥牌的最早出现年代,以及可能是沿出土耳其或俄国的说法,由于R·特鲁(TRUE)在1974一1975年发现了新的证据,而得到了强烈的支持。他从1904年的《文摘与疑问》中发表的,A·M·基勒(国籍不详)的一封信内,引用了如下一段内容:"1886年我是开罗克希迪瓦尔俱乐部的会员,在我加入该俱乐部时。该俱乐部的主要牌戏就是桥牌,并且据别的会员告诉我,很早以前就己如此。"
在法国里维埃拉,桥牌的最早的名称之一就是"克希迪瓦",这大概是当地有的牌手曾到过开罗的这个俱乐部的原故。土耳其从十六世纪早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当时统治埃及的土耳其总督就是用"克希迪瓦尔"这一正式名称来称呼桥牌的。
在伦敦于1901年出版的《现代桥牌》中的一篇评论和介绍文章中,关于桥牌的出现有个年代更早的说法"桥牌当时在土耳其称为'比里齐',……在欧洲东南部一带流行……时间早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即已开始。"
虽然在土耳其语中有一个复合词的发音与"比里奇"相似,但是从发现的大量证据来看,即使不是桥牌本身,但桥牌这个名称明显是来源于俄国。"酿酒"和另一种称为"那拉纳西"的俄国牌戏。都包含有桥牌所引进的无将,并且按照1886年印行的规则小册子中,"布里奇"的含意就是宣布打无将,同时在持有4个A时,可以获得大牌奖分。
所有这些都越加表明桥牌名称来源的如下说法更加缺乏说服力:发牌人在把选择将牌的权利转移给他的同伴时,他就越过了(bridged)叫牌,桥牌因此而得名。看来更为可能的是,发牌人的"我越过叫牌"而不说"我准备转移给……"这种说法,是来源于桥牌本身的名称,而不是桥牌这个名称是来源于这种说法。
桥牌在形式的发展,在传人美国和英国之前一直是缓慢的,这说明桥牌不像惠斯特那样开始是仆人阶层所玩的一种底层社会的牌戏,桥牌是通过诸如康士坦丁堡和开罗这类首都的外交官员的圈子而传播的。
桥牌(bridge)一词的来源,直到最近还定性为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但是常常有人追溯到1886年出版的一本题为《比里奇(BIRITCH),或俄国惠斯特》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现存英国大英博物馆。关于这一线索,虽然早已认为是希望甚微的,据称俄文中根本没有比里奇这样的词,并且在俄国从来也没有过这种名称的牌戏。但是这种源出俄国的希望甚微的说法,已得到相当的重视。比里奇一词在俄国的历史中,自10世纪到17世纪均有记载:它的意思(除其他含意之外)系指城镇大声宣读公告的人的公务职责,就是宣读政府的法令和布告。这个词在皇帝时代的字典中作"比里奇"(重音的第二音节)。在法国,宣读人的意思就是大声宣告。当然桥牌的一个主要的新内容,是发牌人或其同伴有权宣布将牌花色,或宣布打无将。
对惠斯特的一个改变,就是要把一手牌(发牌人的同伴的牌)摊出,这是沿袭明手式惠斯特的办法,它原先是一种三人玩的牌戏。按照一种流行甚广的说法,这种三人式的牌戏,是由驻在印度非常偏辟地方的三名英国军官,因为找不到第四个牌手而想出来的方法。
桥牌中的另一个新内容,就是增加了加倍和再加倍。但是对于再加倍没有限制,可以一直再加倍下去,但是这种牌戏的"赌博"性质,由于改变成为竞叫桥牌而很快即被消除。这也是桥牌在开始时期遭受到惠斯特爱好者的强烈反对的主要原因之一。桥牌的原始形式,或惠斯待桥牌,只存在了很短一段时间。1904年便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就是增加了竞叫原则,传统说法这个方法是在印度出现的,但也可能是在英国出现的。竞叫桥牌的流行直到1927年始终持续增长,但是直到这个时期的接近结束的时候,才开始组织竞叫桥牌比赛。据信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早在惠斯特中实行的复式原则,被认为是不适合于在桥牌中采用。
下一个重大的改变可能是在法国发生的,在法国于1918年或更早的时候已有法国登高牌戏。休·克莱顿爵土曾著文阐述一种类似的牌戏,即法国登高牌戏的前身, 并谓这个牌戏是1912年在印度发明的,与此类似的牌戏于1915年之前也在美国出现。在所有的这类牌戏中,双方都必须努力叫到自己的最高限度或"最高点" 只有叫到并且做成的牌墩,才能作为计算进局之用。这种形式很快成为法国的标准牌戏,但是在其他地方只是偶然有所出现,并来得到流行。
直到这个时刻,惠斯特、桥牌、竞叫桥牌和登高牌戏,都是简单地向前发展,难以把叫牌的想法,竞叫原则或登高牌戏的最高点原则等发明归功于某一位个人。但是1925年哈罗德时S.范德比尔特,提出了一种完善的新形式桥牌,它仍采用登高牌戏的原则,但增加了局方情况这一因素,并制定了一个计分标准表,从而改正了登高牌戏中的主要缺点。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所创新的"定约桥牌",这一新的牌戏,变成了各地最为流行的牌戏。后来范德比尔特写道:
"我认为,惠斯特一类牌戏的多年的经验,是获得发展形成定约桥牌所需要的背景和知识所必需的前奏。从70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开始玩这类牌戏,并且成功地渡过了惠斯持、桥牌、竞叫桥牌、登高牌戏的年代。…1925年秋天我为我的新牌戏,编制了一个记分标准表。我把它称为定约桥牌,在这个牌戏里不仅综合了竞叫桥牌和登高牌戏的各种最优良的特点,并且还增加了一些颇具吸引力的新的特点:叫成和做成满贯的奖分;局方情况;以及以10分为基数的记分体制,亦即把过去的墩分、成局墩分、所有的奖分和团分都增大使之化零为整;所有这些终于使得定约桥牌得到了极为广泛的流行。
在我完成了我的记分标准表之后不久,我乘芬兰船从洛杉矶经巴拿马运河去哈瓦那,航程共为9天。在航程中我获得了一个理想的机会来试验我的新牌戏,我是和三个竞叫桥牌手一同试验的。
一开始我们除了有局这个术语之外,还缺少一个用来表示在已有一局的情况下宕分应予增高这种地位的术语。我们十分幸运,乘芬兰号船的一位年青女士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她建议使用"有局方"一词。
我们四人在芬兰号船上玩我的新牌戏,玩得很有兴趣,我一回到纽约我就把我的记分标准表用打字机打印了若干份,分送给我的竞叫桥牌朋友。此后我没有再为定约桥牌的推广和宣传做过其他工作。但是显然是因为这种牌戏极为美好,它就像野火一样广泛到处传播,终于依靠自己得到了极大的流行。"
在历史上还未有过像这样世界流行的牌戏,在惠斯特一类的牌戏中肯定未曾有过,能够如此精密准确地定出它的概念,而且还是在刚一出现时就是这样。最近的研究证明,芬兰号是1925年10月31日到达巴波亚港的,由于时间已经过晚,不能通过巴拿马运河,也不能让旅客上岸。在当时的范特比尔特等四人中,后来唯一健存的人是弗兰西斯·培根第三,他于1975年回忆起那天晚上的情况,那位建议"有局方"的女士被他们邀请一同玩他们的登高牌戏,她试图建议根据她说她在中国玩过的一种牌戏,来作一些奇异的和不切实用的改变。这使范德比尔特感到非常兴奋,第二天在芬兰号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航程中,他就为定约桥牌编制出了记分标准表,这个记分标准表除无将的墩分(当时定为每墩35分)这一项之外,所有内容半个世纪以来始终没有改变。在当天, 11月1日晚上,这个牌戏就成为定约桥牌,并按范德比尔特的新规定记分。
在两年的时间之内,就为这种新牌戏制定了三套规则。其中R。F。福斯特的规则和克里克布洛克惠斯特俱乐部的规则(二者都于1927年制定),后来为更有权威性的纽约惠斯特俱乐部的规则所代替。1928年定约桥牌进入纽约的各主要俱乐部,并且在同年晚期举行了首届全国锦标赛,奖品是范德比尔特杯。
1929年美国竞叫桥牌联合会把它名称中的"竞叫"一词取消,这就清楚表明定约桥牌已代替了竞叫桥牌。原来已成名的竞叫桥牌权威人士,力图也在定约桥牌中成为专家,但是他们大多数人未能获得成功。埃利·克柏森成为新牌戏的领袖人物,他于1929年创办了第一个定约桥牌杂志《桥牌世界》,并于1930年写出了他的杰出的著作《蓝书》。他在这本革新性的著作中提出了叫牌的渐进一逼叫原则,这一原则已成为所有现代标准叫牌法的核心。
由于克柏森有一个兴盛的组织,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桥牌活动,以及他在著名的克柏森一廉茨桥牌比赛的公开表演中所显示的引人注目的天然资质,在整个30年代克柏森始终保持着他的领袖地位,丝毫没有受到四A队在比赛中取得过胜利的影响。
后来克柏森在桥牌方面的兴趣和积极性下降,在40年代领袖地位转移到了查尔斯·戈伦身上,他把克柏森的方法修订成为用计点法估算牌力,而取得了巨大成就。
桥牌比赛的发展在30年代受到了阻碍,因为当时有三个各自独立的组织同时进行活动,这三个组织是美国桥牌联合会,美国惠斯特联合会,美国联邦桥牌协会。但是从1937年开始,美国定约桥牌联合会掌握了全国定约桥牌的工作之后,在大师分计划的激励之下,定约桥牌进入了稳定向前发展的时期。
1935年成为公认的世界桥牌锦标赛开始的年代,虽然在这一年之前曾进行过一些半正式的国际比赛。后来的具有国际意义的里程碑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0年开始的系列性的世界桥牌锦标赛,1958年世界桥牌联合会的成立,1960年开始的世界奥林匹克桥牌比赛。
在定约桥牌存在的前四十年中,唯一的革新是制定了芝加哥桥牌,亦即四副牌一轮的桥牌,这种形式的桥牌在60年代早期就在很多俱乐部中代替了传统的盘式桥牌。但是芝加哥桥牌也和定约桥牌本身一样,主要是在记分方法上有所改变,而不是在结构方面有所变动。定约桥牌一直几乎没有任何根本性的改变,并且在最近的将来也很少可能会出现什么变化。
5. 百慕大杯的桥牌简介
桥牌所使用普通扑克牌去掉大小JOKER后的52张扑克牌,共分梅花、方块、红心、黑桃四种花色。四种花色有高低之分,按照英文各自开头一个字母的顺序排列而成,即梅花 (Clubs)为C,方块(Diamonds)为D,红心(Hearts)为H,黑桃(Spades)为S。其中梅花和方块为低级花色(Minor suit),每墩20分;红心和黑桃为高级花色(Major suit),每墩30分。每一种花色有十三张牌,顺序如下:A(最大)、K、Q、J、10、9、8、7、6、5、4、3、2(最小)。
52张牌平均分配,每人13张。定约由庄家主打。定约以6墩为本底墩数,6墩以上的牌方可算作赢墩。如果用户做4H定约,就是红心为将牌,取到10墩牌以上才算完成。如果没有达到足够的分数,则称为宕了,会被罚分。离定约差几墩就称为宕几。比如南北方做5NT定约,最后拿了8墩牌,则称为宕3。
6. 世界国际桥牌锦标赛
业界最高水平的桥牌比赛——将于2007年9月29日至10月13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比赛由世界桥牌联合会主办,中国桥牌协会、上海体育总会、上海文广影视集团联合承办。联众世界将作为国内独家授权网站进行全程网络直播。
2007年世界桥牌锦标赛整个赛事包括百慕大杯、威尼斯杯、老年杯和跨国公开团体赛4项赛事。世锦赛每2年举办一次。预计全世界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将近1000名选手来上海参加为期15天的本届锦标赛。
这一顶级赛事原由美国桥牌网站BBO唯一指定转播,没有中文翻译及讲解。然而本届桥牌世锦赛,联众世界作为国内唯一指定全程直播的网络平台,除将第一时间报道赛事精彩进程之外,还特别邀请到桥牌协会以及国内桥牌界的资深人士组成专业解说团队,通过更加专业的角度欣赏高水平的国际桥牌比赛。通过联众世界观看本次大赛的观众可以参加竞猜活动将有机会获得红牛饮料一箱。
中国女队是公认的世界冠军的有力争夺者,男队实力也突飞猛进。2007年,世界桥牌锦标赛开赛在即,相信中国桥牌队将通过艰苦备战,不断向世界最高峰发起冲锋。
2007年桥牌世锦赛四分之一赛今日战罢三节。中国男队31:124大比分落后挪威队,女队62:66暂时落后英格兰队。
男队三节比赛皆负,比分分别是7:21,11:45,13:50,因为挪威队在循环赛中战胜中国队,因此在四分之一比赛中带8分,这样总分为124分。网上转播的评牌员评价说“挪威打得很潇洒”。机会都把握住了。
女队与英格兰的三节比赛一胜两负,比分分别是21:14,25:32,16:19。英格兰队带1分,因此总分66分。中国女队和英格兰女队今天都发挥了自己的水平。英格兰队在防守上发挥得尤其出色。第二节的一副牌,中国女队叫到大满贯,全场只有英国女队打出了能够宕掉此定约的防守,使中国队一副牌输掉12分。
今天威尼斯杯的各组比分接近,美国一队71:50领先埃及,德国75:51.3领先加拿大,法国90:60领先美国二队;百慕大杯各队比分悬殊,上届冠军意大利队68:122.7大比分落后南非队,美国一队142:36狂胜澳大利亚队,荷兰126:52.7胜瑞典。
中国女队目前的比分十分微妙,后三节的比赛至关重要。中国男队在下面比赛中反败为胜的希望则很渺茫。
10月9日,2007年世界桥牌锦标赛半决赛进行了3节比赛。中国女队97.3:112落后于美国一队。威尼斯杯进入四强的另外两支队伍德国队137:132.3暂时领先法国队;百慕大杯比赛中,美国一队114:106领先南非队,挪威队与荷兰队目前的比分是139:102。
半决赛共打两天,每天三节,每节16副牌,累计两天六节共96副牌的得分决出进入决赛的队伍。中国女队与美国一队三节的比分分别是22:47,39:43,36:22。
“女队今天主要失分在对满贯的把握上”,赛后中国队总教练胡基鸿说。第一节比赛中对手叫到并完成定约的大满贯,中国队仅停在了成局定约上,一副牌输掉17分。第二节比赛双方比分交替领先,中国队开赛第一副牌就以出色的防守先得11分,但对手很快在第三副牌用凶狠的阻击迫使中国队丢掉一个满贯定约,一举拿回12分,第六副牌中国队再度凭借完美防守宕掉对方定约,进帐12分,但第十二幅牌中国队冒叫满贯失掉13分,第十三副牌中国队中规中矩叫到小满贯,而对方看似机会渺茫的大满贯却在运气的帮助下神奇完成,无奈中国队再失13分,39:43失掉第二节。第三节比赛,中国队没有给对手机会,36:22战胜对手,将总比分改写成97.3:112。胡基鸿说:“美国队现在的打法与循环赛中完全不同,今天的三节比赛她们打得非常进取,我想她们是在给中国队施压。”面对目前的落后,胡教练说:“美国队不是不可战胜的。”中国队在明天的比赛中会在技战术上进行一定的调整。
第六届跨国公开队式赛8日晚开赛,共有148支队伍参赛。比赛第一阶段采用瑞士制,共赛15轮,每轮10副牌,排名前八的队伍进入淘汰赛。中国男队在失掉晋级四强的机会后投入到跨国赛中,在已经结束的6轮比赛中,中国男队积121分暂列第二。排在第一名的是积分141的马克维兹队,兹莫尔曼队积118分暂列第三。
在12日进行的2007年上海世界桥牌锦标赛女子组威尼斯杯落幕战中,美国一队战胜德国队夺得冠军,中国女队战胜法国女队获得季军。
威尼斯杯的争冠军决赛共打96副牌,分六节进行。在半决赛中战胜中国队进入决赛的美国队以230:146.6大胜德国队。这是美国女队在197
4年威尼斯杯设立以来的十六届比赛中第十次夺冠。德国队获得亚军。
在另外一场48副牌的威尼斯杯决赛中,中国女队以141:75.30战胜上届冠军法国队,获得季军。
本届桥牌世锦赛男子组百慕大杯的决赛共打128副牌,分八节进行。在已经结束的六节比赛中,挪威队以237:184.50领先于美国队。最后两轮比赛将于13日进行。
挪威男队夺冠!
7. 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最权威的桥牌比赛是“百慕大”杯吗
对。
男子比赛是 百慕大杯,
女子比赛是 威尼斯杯。
一般两个比赛同时举办。
8. 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最权威的桥牌比赛是“百慕大”杯吗拜托各位大神
我对百慕大杯了解不多,我觉得目前看来应该是世界桥牌锦标赛,是世界侨牌组织发起的。2007年的9,29到10月13日就在上海举行的。希望以后和楼主多交流。
麻烦采纳,谢谢!
9. 竞叫桥牌有什么特点
1904年,竞叫桥牌问世,打法依旧,但增加了叫牌过程,通过叫牌达成定约,并规定定约方庄家的同伴须亮出所持全部十三张牌。定约完成由庄家一人掌握,明手无权过问。定约不一定在一副牌中叫成局,可以累计基本分,只要能打够100墩分,即为一局。竞叫桥牌不合理之处,打叫不一致,输赢论定主要在于牌的因,不在技术发挥,因此,投机性强。同时,加倍、再加倍可无限性循环,有损它做为文体活动的积极意义。针对上述情况,美国著名桥牌手范德比尔特在竞叫桥牌的基础上,创造了定约桥牌的现代形式。
范德比尔特是一个卓有经验的牌手,精通多种惠斯特牌戏。他想让世界各种惠斯特桥牌有一个统一规则。因此,他自己设计了成局,满贯,局况以及各种记分方式。规定只有叫到局并打到局才算成局,满贯亦然,并取消了加倍和再加倍的无限性,只规定一次有效。这个皮包里的设计在一次海上旅行中得到了检验。据说,“有局方”一词是根据中国牌的玩法提出来的。经过许多次验证,范德比尔特最后确立了定约桥牌计分表。这个表的大部分内容延用半个世纪毫无改变,说明它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范德比尔特的发明使桥牌面目一新,牌的因素不再是输赢得失的基础,而只是作为叫牌和打牌技术发挥的客观条件之一。技术和智慧因素成为决定胜负的基本因素。定约桥牌的规则实际上将叫牌、打牌和记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叫牌技术规则的首要性,使桥牌的难度大大提高,竞赛激烈程度倍增,大大增添了比赛的乐趣。为了纪念范德比尔特对桥牌运动的贡献,美国在1928年举行了首届全国桥牌锦标赛,奖杯以他的名字命名。
在推动桥牌运动的发展中,功劳最大的要属美国桥牌权威克柏森。他创办了《桥牌杂志》并写出了宣传他的叫牌体系的著作《蓝书》。在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初期曾名噪一时。几乎90%的牌手都采用或曾采用克柏森叫牌法。他的妻子是一位极端冷静而技巧很高的牌手,当克柏森与妻子搭裆战胜了联邦德国的楞次和雅各比,从而确立了他的桥牌领袖的权威地位。他的名字几乎成桥牌的同义语。克柏森之幸运在于他有一位好妻子,好搭裆,在他一生中借打牌而名扬四海的时间加起来不过短短的八年。这是其他任何牌手都无法比拟的。克柏森自己直言不讳的指出,他桥牌方面的大部分成就就归功于他那超凡的婚姻。外加他的叫牌法的极高效率。然而,这也是他不幸的根源。克伯森性格十分复杂、固执。他对桥牌的态度也十分复杂,矛盾。他一生中借打牌而名扬四海的时间加起来不过短短的八年。这是其他任何牌手都无法比拟的。克柏森自己直言不讳的指出,他桥牌方面的大部分成就就归功于他那超凡的婚姻。外加他的叫牌法的极高效率。然而,这也是他不幸的根源。克伯森性格十分复杂、固执。他对桥牌的态度也十分复杂,矛盾。
实在奇怪的是,施特恩的叫牌法都是以克柏森叫牌法为基础的,但却有了许多细致的改进,尤其是施特恩采用了克柏森的问叫法,而且大大加以扩展,使之远不止于起到满贯叫牌法的作用。维也纳梅花叫牌法实际上已含有现代接力体系叫牌法的因素。克伯森夫妇在整个比赛中是不幸运的,与此相反,幸运之神却总是照顾奥地利队。在美国队争取挽回败局时,克柏森与妻子发生了一次可怕的问叫误会。给美国队以致命打击,从而使奥地利队以4740分的赢分额获得了冠军。在比赛结束后的庆祝会上,克柏森站起来就别人对他和约瑟芬的称颂致词,但当他讲到一半时,他的妻子在心里不痛快,而且喝了不少香槟酒的情况下,插进来说了一大串连挖苦带讽刺的话,使他大为难堪。第二年他同约瑟芬离婚,从此,离开了桥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