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平时说的得房率是指使用面积/建筑面积,还是套内面积/建筑面积
得房率通常是指“套内使用面积”除以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包括室内套内面积+所有的阳台面积全算-所有套内墙体面积,有的还要加上露台面积。
简单的讲,就是如果整套房屋都铺满地砖,总共要铺地砖的面积。
实际上,不管房产测绘还是建筑行业,都没有这个概念,这个是目前很多开发商的营销手段。因为容积率的限制,很多开发商选择了多建房产测绘中不计算面积的部位,然后以“送”的名义给买房者,再提高容积率限制范围内的建筑面积的单价,补回这些部位的建安成本,并赚取一定利润。
根本就是不存在赠送面积的,因为那些部位本来就不该算面积,比如跨层阳台、露台、花台、“结构板”,超大阳台和入户花园空中花园的一半等等,本身这些就是买房者应得的,因为开发商的宣传,使很多购房者觉得自己捡了便宜。
买的没有卖的精哦!!
⑵ 板楼,楼高18层,135平米的房子,宣传得房率是85%什么概念好不好呀
能达到85%已经很好了,问题就是能不能达到这么高,一般的电梯房也就80左右
⑶ 我买了一个二层商铺当时宣传得房率是七十而现在只有五十怎么办
只能怪你买的时候眼光不够好
⑷ 请问得房率、公摊面积、公摊系数这三样有什么区别计算方式分别是什么
得房率=套内面积/单元总面积;公摊系数=公摊面积/套内总面积;每户公摊=公摊系数*每户套内面积。
公摊系数与公摊率的区别划分
要搞清出公摊多少,首先要明白购房过程中常涉及的几个面积概念。
建筑面积: 住宅的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外墙外围所围成空间的水平面积,如果计算多、高层住宅的建筑面积,则是各层建筑面积之和。建筑面积包含了房屋居住的可用面积、墙体柱体占地面积、楼梯走道面积、其他公摊面积等。(房屋总价就是根据建筑面积来计算的,通常楼书或其他宣传册上所标注的面积也是这个)
实用面积: 它是“建筑面积”扣除公共分摊面积后的余额。
套内面积: 俗称“地砖面积”或套内建筑面积。它是在实用面积的基础上扣除了柱体、墙体等占用空间的建筑物后的一个内容空间的概念。(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要得就是套内面积,即得房率)
有了以上几个面积指数,就可以很容易的得出公摊系数和公摊率。
公摊系数=公用建筑面积(即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公摊率=公用建筑面积(即分摊面积)/建筑面积
由于分摊面积是一定的,套内面积肯定小于建筑面积,所以,对同一主体而言,公摊系数是肯定大于公摊率的。
当心售楼人员用公摊率的数据盗换公摊系数的概念,这样一来可以使人感觉公摊较小,二来无法准确算出实际分摊的面积。
⑸ 买房子赠送面积能算到宣传单价里吗
您好,1.有部分“赠送面积”本身就是不能计入房屋的销售面积之内的,是不能计价销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阳台、露台、飘窗等这些地方本身就只能算半面积或不算面积,这部分面积本来就不应当计入建筑面积,应属购房人所有。
2.“赠送面积”不属于产权面积,又不会签入合同内,所以购房者还得做个心理准备:“赠送面积”到手后,有些可能是缩了水的;因为没有写进合同,没有与开发商理论的依据,所以得房率的多少,自己应好好计算。
3.“赠送面积”只有使用权,甚至连使用权都不合法,当然不会计入产权,因而也将不受法律保护,在遇到拆迁、出售、继承、评估、抵押等时,没有人会关心你的“实得单价”“得房率”……,你的价值观将被完全颠覆,权益根本得不到保障。
4.对购房者来说,买“赠送面积”还存在一定的的风险。根据法规,立面是所有住户共有,即使要更改,也须得到管理部门的审批。所以交房以后能否把“赠送面积”变成房间,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缺乏法律的保障,说不好到时就变成违章建筑了。同时专家还指出,“赠送面积”没有计入产权,严格来说属于公共空间。按相关规定,如果把公共空间封起来就是搭建违章建筑,到时城管部门要求拆除违章建筑,就会损害到购房者的利益。
5.“赠送面积”不计入地块规划容积率,会造成实际的建筑容积率提高。比如一个社区的容积率为5.0,如果赠送空间达到40%,容积率将提高到7.0,导致小区的建筑密度增加,影响居住的舒适性。说简单一点你买的高品质楼盘建筑密度可能比拆迁安置房还高!
6.建筑密度增加,入住人口数量也会超过设计数量,同时水、电、气、电梯、排污、泊车位、公共交通等都将不堪重负!
7.“赠送面积”改变了合理的建筑形式,由于塑形的改变,这样的建筑很可能会造成不环保、不节能的情况。而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势必会对整个建筑的结构、抗风、抗震性能、立面效果,以及城市形象带来负面的影响;同时造成内部设计不科学,不通风和材料的浪费,再加上有些“赠送面积”并不实用,居住的舒适性将大打折扣。
8.“赠送面积”不会产生报建费和税费,损害了政府的利益,同时变相抬高了房价,会让楼市产生虚假信息,误导市场管理。
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目前房市中“赠送面积”的在售楼盘中几乎全部都存在“虚假”成分,不管得房率是110%还是170%,底线都不会是让购房者获得天上掉馅饼般的实惠,“赠送面积”不过是开发商宣传促销的诱饵和噱头,目的是开发商利用获得的不计入容积率的面积,降低了实际单位成本,并依托赠送面积提高销售价格。
有关专家特别提醒购房者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所谓的“赠送面积”,其建筑成本等已被分摊进了房价,购房者实际并非真正捡到便宜,买房仍要重点关注房屋价格、质量、配套等基本要素;二是,一些“赠送面积”譬如入户花园等,往往存在着光线晦暗、窄小不好用、装修麻烦、容易飘雨受潮等问题,能否真正达到购房者预想的使用目的难以确定;三是,入户花园、挑高阳台、露台等能否封闭起来,进而实现“一房变两房”、“两房变四房”的梦想,并非由开发商说了算,这取决于城建等职能部门是否批准,否则可能成为违章建筑被责令拆除。
望采纳
⑹ 得房率并非越高越好 公摊率也很重要
“得房率”指的是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得房率=(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建筑面积;得房率是买房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计算房屋面积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不方便。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
“得房率”时候就越高越好呢?
有专家认为,有关得房率的宣传,对消费者其实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得房率高意味着房屋设计经济实用,不浪费,好处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但如果得房率达到100%,那么这套房子肯定是没有楼梯、走道的‘空中楼阁’,更谈不上安全性、方便性和舒适性了。
得房率过高会导致业主的公用面积减少,这样居住起来就会感觉拥挤、压抑、不便。比如高层住宅为减少公摊面积而只设一部电梯,上下班高峰期人们就要长时间等电梯;比如为了提高得房率,将过道、走廊造得非常狭窄,业主搬家时搬运家具、大家电等大宗物品就会很不方便;比如有些楼盘为了提高得房率,压缩了消防通道的空间,这样会对业主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等特殊情况,狭窄的通道会阻缓人流通过的速度,使人们无法迅速疏散。
对于套型本身也不能盲目强调得房率,要看套型设计得是否合理,有些套型的得房率虽然高,但是进深很大,有很多走廊、暗间等,这个得房率就高得没什么意义了。
专家指出,高得房率往往意味着居住品质下降。开发商在得房率上大做文章,无非是为了吸引眼球,满足购房者图实惠的心理需求。的确,购房者就没有不关注得房率的。这是因为得房率这个指标,直接关系到所付出的每一块钱中,最后到底会有几毛几分能够用在自己可以支配的活动空间上。
但是,不少被华丽的得房率数据震撼得两眼放光、忙不迭掏腰包的购房者,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实际上,得房率是与另一个重要指标——公摊率如影相随出现的,两者呈现互补零和的关系。
“得房率”影响的是自己所购置住宅的使用面积,衡量着一套住宅在使用中的舒适度。但在对于“得房率”的数值大小进行选择时,不应该片面的一味选择高数值,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全面的进行考究。
影响“得房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业内人士介绍说,不同楼盘公摊面积所占比例不同,影响因素很多。比如说,建筑形态是板楼还是塔楼,电梯等配套设施多寡等等。一般情况下,楼层越高、楼层结构越复杂,公摊比例也就越高。
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建筑形式是塔楼还是板楼。如果是南北通透户型的板楼,“得房率”通常在80%以上,户型因为方正也容易充分利用。多层住宅的话,还能省了电梯、供水设备间等公共部位。
而塔楼结构可实现一梯多户高容积率,但“得房率”通常仅为75%,因为除了电梯井、配电机房等都算作公摊外,一层多户的设计形式也导致空间难以有效利用。
除了建筑形态不同,有些开发商会通过其他方式提高“得房率”,在不额外增加公摊的程度上,从户内设计方面尽量扩大使用面积,撒手锏就是半封闭阳台和大飘窗。
影响得房率的因素分析
①、房型结构(几梯几户)。例如一梯多户可能与一梯二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相差无几,可户数增加了,总套内建筑面积增加了,则每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就会减小。
②、楼盘形态。一般来说高层得房率最低,小高层次之,多层则得房率较高。
③、公共活动区域大小。一般来说,高品质的物业多建有高挑大堂,宽敞电梯、室内车库,这些都会占用到大量公摊面积,故得房率相对较低。④、
车库、会所等具备独立使用功能的空间;售楼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为多栋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设备房等。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06-17,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⑺ 得房率是怎么计算的买新房得房率多少合适
买了多大面积的房子,不一定就能住上多大面积的房子,得房率的高低一直是购房者心中的一道坎,也成为购房者买房的重点考查内容。那么,得房率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呢?买新房得房率多少合适呢?得房率真的是越大越好吗?且看小编为你揭秘!
一、什么是得房率?得房率怎么计算的?
得房率是套内建筑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值,是衡量实际使用面积大小的标准之一。
例如:小红买了一套房,建筑面积100㎡,套内建筑面积为83㎡,那么得房率就是83/100*100%=83%。
二、得房率跟购房者有啥关系?
1、得房率影响实际使用面积的大小
公摊面积与得房率息息相关。公摊系数是公摊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的比值,而得房率=1-公摊系数。
公摊系数越大,得房率越小,你的房屋实际使用面积越小。
2、得房率影响房屋性价比
按理来说,得房率越高,房屋的性价比越高。
但得房率不是越高越好。公摊面积包括楼梯、走廊、电梯、楼梯井等,如果公摊面积太小,会使公共区域拥挤不堪。
比如高层住宅为减少公摊面积而只设一部电梯,上下班高峰期人们就要长时间等电梯;比如为了提高得房率,将过道、走廊造得非常狭窄,业主搬家时搬运家具、大家电等大宗物品就会很不方便;比如有些楼盘为了提高得房率,压缩了消防通道的空间,这样会对业主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等特殊情况,狭窄的通道会阻缓人流通过的速度,使人们无法迅速疏散。
有些开发商会通过其他方式提高得房率,在不额外增加公摊的程度上,从户内设计方面尽量扩大使用面积,撒手锏就是半封闭阳台和大飘窗。通常情况下,这部分赠送面积是不计入得房率的。但是在购房时业主还要咨询清楚赠送面积是否计入得房率,以免在交房时因公摊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得房率应有个合理的限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购房者不应盲目追求高得房率,当超过合理的限度时,一定要注意辨别是以牺牲居住品质为代价换来的,还是在设计上有所突破。
三、买新房得房率多少比较合适
各个小区的“得房率”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多层住宅的“得房率”在85~90%之间,小高层住宅的“得房率”在80~85%,高层的“得房率”相对较低,一般在75~80%,酒店式公寓则会更低。
一般,得房率在8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既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比较实惠。一般多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88%,高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72%,而办公楼为55%。
四、新房的得房率怎么看?
新房的得房率,一般在户型图或者楼盘宣传中,不会直接展示给购房者。实际去看房时,销售人员会告知得房率有多少。另外,还有两种方法可以算出得房率:
1、楼盘“一房一价表”上看相关数据
在售楼处,尤其是期房的项目,会有“一房一价表”,表上会标着单价、朝向、户型、楼层数、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等。根据公式现场算出得房率,做到心中有数。
2、合肥物价局网站或者合肥房地产管理局上查询相关信息
新房楼盘的建设,需向合肥房地产管理局报备。合肥物价局上有详细的价格信息,包括建筑面积等。
具体操作步骤:打开“合肥物价局”网站,在首页点击“合肥市商品住宅明码标价查询”,点击“更多”,在页面内就可搜索你想查询的楼盘信息,找到在售楼栋信息,就可查看“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得房率就能立刻计算出来啦!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11-08,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领取看房红包,百元现金直接领
⑻ 得房率是怎么算的买新房怎样看得房率
得房率直接影响到买房的实际使用面积,更与房屋性价比息息相关。新房的得房率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得知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什么是得房率?怎么计算?
得房率是套内建筑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值,是衡量实际使用面积大小的标准之一。
例如:小明买了一套房,建筑面积100㎡,套内建筑面积为83㎡,那么得房率就是83/100*100%=83%。
二、得房率跟购房者有啥关系?
1、得房率影响实际使用面积的大小
公摊面积与得房率息息相关。公摊系数是公摊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的比值,而得房率=1-公摊系数。
公摊系数越大,得房率越小,你的房屋实际使用面积越小。
2、得房率影响房屋性价比
得房率越高,房屋的性价比越高。
但得房率不是越高越好。公摊面积包括楼梯、走廊、电梯、楼梯井等,如果公摊面积太小,会使公共区域拥挤不堪。如果购买的是塔楼,一梯十多户的公摊如果太小,势必会影响正常出入,居住舒适度将大大降低。
目前市场上约定俗称的得房率标准,要求高层建筑得房率不低于70%,多层建筑得房率不得低于75%。
得房率应有个合理的限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购房者不应盲目追求高得房率,当超过合理的限度时,一定要注意辨别是以牺牲居住品质为代价换来的,还是在设计上有所突破。
三、新房的得房率怎么看?
新房的得房率,一般在户型图或者楼盘宣传中,不会直接展示给购房者。实际去看房时,销售人员会告知得房率有多少。另外,还有两种方法可以算出得房率:
1、楼盘“一房一价表”上看相关数据
在售楼处,尤其是期房的项目,会有“一房一价表”,表上会标着单价、朝向、户型、楼层数、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等。根据公式现场算出得房率,做到心中有数。
2、住建委网站上查询相关信息
新房楼盘的建设,需向住建委报备。住建委网站上有详细的信息,包括建筑面积、车位比、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周边配套、建设程序等。
以北京为例,具体操作步骤:打开“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在首页点击“房屋管理”,在“房屋交易”中的“新建商品房项目”下搜索你想查询的楼盘信息,找到在售楼栋信息,点击“查看信息”,查看“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4-27,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信息
⑼ 得房率应该多少才合适买房前怎么查得房率
买套100平米的房子,到手才70平米,是不是感觉不大爽?“得房率”这个词恐怕只有在中国才会被如此重视。
得房率又称使用率,它的计算公式是“套内面积/建筑面积”,这个指标是衡量房子性价比的重要指标,得房率高的房子,使用面积越大。
得房率决定了房屋性价比
公摊面积是每一户都有的,简单地说,就是所有住户掏钱购买公共使用面积,得房率+公摊率=1。公摊越大,得房率就越低。
我们买房时,一般都是按建筑面积确定单价,不过在合同中,也能看到套内单价。如果面积相同,得房率不同,在套内单价上会直接体现出来。
举个简单例子,两套建筑面积100平米,单价均为2万元的住宅,得房率分别为75%和80%,使用面积分别是75平米和80平米。如果按照套内面积计算。75平米的单价为2.67万元/平米,而80平米的单价为2.5万元/平米。得房率低的房子实际套内单价要高出1700元/平米。两套房的性价比高下立判。
不过对于得房率而言,并不能一味追求更高。这一点我们从公摊的用途就能看到。
一般公摊面积有楼梯间、电梯门廊、电梯井等。如果公摊面积不够,这些公共部分势必缩水,对出行会有相当的影响。塔楼相对于板楼更便宜,就是因为公摊更大,实际得房率偏低。
专业人士表示,目前并没有针对得房率的专门规定,不过各房企对得房率都有一定标准,高层建筑不能低于70%,多层建筑不能低于75%,不含开发商所谓“赠送”的面积。
怎么查看得房率?
关于得房率一般人都是从销售口中得知一个平均数值,难以从广告和宣传册页中看到。不过开发商项目开盘时会展示销控表,该表提供的数据有单价、朝向、户型、楼层、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购房者可自行计算。
另外,建委网站上也能查到相关信息。房企在开发项目时必须向建委报备。该项目的规划也很清楚,其中就能查到“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7-07,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