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文化遗产在我身边作文
在我家附近就是郑州商代遗址,步行五分钟就到了。小时候我和爸爸、妈妈经常在城墙上玩耍,爸爸给我讲了许多关于商城遗址的事情。
听爸爸说,郑州商城遗址是商代早中期的都城,在20世纪九十年代发现了这个保存相对完好的遗址,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了,在发掘的过程中,出土的一些文物有很多都是稀世珍宝,郑州商代遗址也因此闻名遐迩。
到商代的城墙上,就能感觉到陈旧又古老的沙土味道。当时的商城,里面就是一个个矮矮的居民房,人们在城中生活和劳作,旁边的护城河也就是现在的熊耳河,那时的商城和现在的郑州相比真是太小了,我家现在居住的地方可以说是当时的荒郊野外。
原来这个城墙是从城东路到城南路到紫荆山路再到金水路,是一个很大的长方形的城墙,由于后来人们修路、盖房等等一些原因,把这个完整的遗址给破坏了,至今保存完好的也只有我家附近的这一部分了(城东路和城南路口的这一段城墙)。
郑州市政府计划在我家附近的遗址里建一个商代遗址公园和博物馆,我期待着早日落成,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老祖宗的生活和古代的郑州。
在城墙上经常会看到一些人不文明的行为,在上面吐痰、搞破坏......使我们仅有的城墙都无法把美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我们仅有的文化遗产,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所以保护文物都应该从我做起。
B. 中国文化遗产有哪些并介绍
山东泰山、武当山古建筑群、北京故宫博物院、颐和园、敦煌莫高窟等。
1、山东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古称岱山,又名岱宗、 故称岳山,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市北,海拔1,545米。中华泰山作为东岳,西岳,中岳,南岳和北岳的五岳之首,历来有着“中华第一山”的美誉。
2、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武当山古建筑群敕建于唐贞观年间,明代达到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
3、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4、颐和园
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
5、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石窟。
C. 中国文化遗产日的简介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联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为“四鸟绕日”金饰图案。图案中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的太阳,呈现出强烈的动感,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等,表达了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而整体完美的圆形图案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
D. 中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
2006年主题
6月10日是第1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
2007年主题
6月9日是第2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2008年主题
6月14日是第3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
2009年主题
6月13日是第4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
2010年主题
6月12日是第5个文化遗产日,主题为:“文化遗产在我身边”。
2011年主题
6月11日是第6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
2012年主题
6月9日是第7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
口号:保护城市根脉 留住历史记忆,用真心保护 用行动传承,相约“天地之中” 传承华夏文明,今天多一点责任 明天少一点遗憾,文化遗产人人爱 有你参与更精彩,“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
—— 2012年文化遗产日主题阐释
中华文明亘古绵延,一脉相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华夏民众用辛勤的劳动和卓越的智慧,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华文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新时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中华文化的内核与底蕴,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普及弘扬,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础和有生力量,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繁荣离不开文化遗产的丰富滋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文化繁荣的强劲支持。
文化遗产事业在推动文化繁荣的过程中,必须始终着眼于以人为本、惠及民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使人民群众感受教育启迪、陶冶思想情操、充实精神世界,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唯有如此,文化繁荣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强国才能变为现实。
2013年主题
6月8日是第8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
主场城市在陕西省咸阳市。推荐宣传口号是:保护历史根脉 留住共同记忆,珍爱人类共同遗产 守护民族精神家园,一天的关注 一生的行动,文化家底有多少 普查一下就知道,相约古都咸阳 穿越周秦汉唐。
2014年主题
6月14日是第9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口号是:瓷都千年 薪火相传、保护遗产 留住乡愁、寻找历史记忆 做好文物普查、保护文化遗产 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文化遗产 添彩美丽中国、用心灵感悟文化 以行动保护遗产。相约景德镇,见证清代镇窑的点火开烧。
2015年主题
6月13日是第10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成果 全民共享”。
E.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什么活动具有哪些特点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通知》。根据该通知,今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赋彩全面小康”,主场城市有关活动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举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这样的日子我认为确实很有必要,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应该让人们关注和保护。告诉我们有危机意识和保护意识。
F.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什么
6月8日,天津,随着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的大幕在这里拉开,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实际上,今年遗产日的各项活动早已如火如荼地开展:6月4日至9日,北京恭王府连续6晚推出了11场以非遗为主题的服饰秀展演,二十四节气、苗绣、蜡染等多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与现代服饰设计时尚融合;6月8日晚,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图书馆组织制作的“非遗公开课”播出,通过文化专家的解读、点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访谈和技艺展示,深入浅出地为观众讲述、剖析和展示了非遗就在我们身边。来源:人民网
G. 关于2017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是什么时候
2017年6月10日 农历 五月十六 中国文化遗产日
H. 中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的图标的含义
国家文物局2005年08月16日正式公布采用金沙“四鸟绕日”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四鸟绕日”金饰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画面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专家也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这是本世纪中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
本文源自
巴蜀论坛
之:
http://www.phoer.net/bbs/thread-23391-1-1.html
动感现代感专家赞“神鸟”
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物界第一个公认的标志性图案,代言中国文化遗产的消息传来后,成都乃至四川文物考古学界为之沸腾了。
四川省博物馆副馆长魏学峰认为,中国在20世纪考古发现的文物总数不下数百万计,出土于成都的太阳神鸟能从中脱颖而出被选作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足可见它本身的价值。作为区域性文化巴蜀文化的产物,太阳神鸟图获选,标志着巴蜀文化研究地位的提升。“同时,它也是城市文明之光的象征,对于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提升、打造成都城市形象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获评的四大理由
造型精炼天生好徽识
据国家文物局介绍,太阳神鸟图案寓意深远、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美感,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像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其造型精炼、简洁,具有较好的徽识特征。
崇拜太阳凝聚民族精神
太阳神鸟图案是中华先民崇拜太阳艺术表现形式的杰出代表之作,以此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文物出土表现保护成果
太阳神鸟金饰2001年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是21世纪我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体现了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果。太阳神鸟图案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
动感十足蕴涵和谐包容
图案中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的太阳,呈现出强烈的动感,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等,表达了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而整体完美的圆形图案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
“太阳神鸟”金饰
“太阳神鸟”金饰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外廓呈圆形,图案分内外两层,都采用了透空的表现形式。内层图案为等距分布的十二条弧形齿状芒饰,芒饰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相同的鸟构成。鸟均作引颈伸腿、展翅飞翔的状态,飞行的方向与内层图案的旋转方向相反。在红色衬底上观看,该金饰内层图案很像一个旋转的火球或太阳;外层图案中的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神话传说中与太阳相关的神鸟,据此,专家学者将其定名为“太阳神鸟”金饰。
通过对“太阳神鸟”金饰进行成分分析,确定其含金量达到了94.2%。系先用自然砂金热锻成为圆形,然后经过反复锤炼,最后根据相应纹饰的模具进行刻划和切割,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太阳崇拜的习俗。!
`)
本文源自
巴蜀论坛
之:
http://www.phoer.net/bbs/thread-2339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