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做好精益文化的宣贯与落地
强调精益管理推进的五点要求:
一是要坚持文化引领作用,凸显人本文化,带动数据文化及改善文化;
二是要突出对标数据的导向作用,用数据发现、说明问题,让数据说话;
三是要进一步发挥精益工具的诊断作用;
四是要形成一套有效的精益管理机制;
五是要推进精益管理与生产经营的有效融合。
② 如何推行精益生产文化传播
在管理科学的前提里,
在可行的情况中,
完全量化对比范例的权威教材的所有罗列的满点布局和阵势和投入产出的所有先决条件和回应和全球化生产的节奏和步骤的实例和范例和案例的举例的例子的时候。:是可行的。
国法好庄严国法很尊严
③ 急需精益生产,精益文化宣传图片的源文件
我觉得你这几张照片已经非常好了,你可以结合自己单位的logo设计一个,这样可能更有特点
④ 如何营造精益生产氛围
精益是一种变革,一种思想的变革,所以要扩大宣传和培训力度,譬如在公司食堂和大门入口处张贴海报;在看板上张贴各类员工改善案例;适当的时候可以建立奖励制度,以奖励改善案例,如此一来,精益就风风火火搞起来。
⑤ 如何创建可持续改善的精益文化
一、 全员导入精益理念,形成精益氛围
1.广泛宣传,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创造精益文化的范围
2.成立专门的精益组织机构,全面深入地推进精益管理
3.组织各种精益活动,促进精益文化的推进
(二) 以六个结合为基础,深入推进基地精益文化
1.结合基地持续安全改进工作,不断完善基地管理机制、制度。
2.结合基地生产现场改进工作,细化生产流程的管理
3.结合关爱员工活动的开展,为员工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4.结合作风建设,积极推进精益文化
5.结合班组建设专项活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精益文化
6.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将培育精益文化要与精益生产过程结合起来。
二、建立以安全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管理理念
1.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稳步推进
2.及时了解基地财务的实时状况
3.制定部门月考核制度,全面推行预算管理
4.绩效实施二次分配,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进行分配
5.积极开拓第三方市场
6.健全完善全员考评机制
7.制订定期一线访谈制度,打造服务型职能部门
三、配合公司资源整合建立精益企业的基础
1.支援保障方面实行区域制
2.工具设备实行SAP上线
3.工卡签署实行电子化
4.建立常态化的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
四、建立精益改善提案管理制度
⑥ 什么是精益文化
你说的是精益思想吧,先有思想才有文化的。精益思想的核心就是以越来越少的投入——较少的人力、较少的设备、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场地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减少浪费);同时也越来越接近用户,提供他们确实要的东西。这可以是某种产品,也可以是做事的思路,也可以是办事的流程等。
⑦ 我们需要建立什么样的精益文化
精益文化一定包含以下几点:
1:“勇于担当、敢于承担责任”的文化
在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难题,甚至是一些不那么容易出彩的难题,要敢于说 “我来做吧”;参与的项目出现问题了,第一反应不是赶快找有利于自己的例证,去找“我没有问题”的证据,而是要站在项目、站在问题本身的角度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勇于担当,勇于从自身查找原因,也要勇于指出整体中其它部分可能存在的问题。
2:“有思考,也有执行力”的文化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既鼓励有想法、找问题的行为,也支持和赞扬那些面对了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的做法,提倡 “我发现了XX问题,我找到原因了,我想到解决办法了,我去做了,问题解决了”,“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精益生产一定是一种“基于现实的思考”与“想法落实到现实”相结合的生产方式。
3:“不怕压力,能承受住压力”的文化
无论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还是操作人员,工作上都面对着各自的压力, 调整自己,积极沟通,努力寻求应对措施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成熟方式,不鼓励抱怨,不鼓励相互推脱,更不鼓励未经审慎思考的放弃,可以争论,甚至争吵、流泪,但是吵过哭过,还是要继续往前走。
4:“谦虚朴素,而又自信开放”的文化
精益生产起源于实践,很多内容也都是生产经验的归纳和总结,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如何在各种方法“半熟不熟”的情况下, 静下心来查查资料,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如何在互联网上各类炫目的概念、方法和设备的宣传下, 真正选取到对自身有用的内容;如何在自我信念和外部观念相冲突的时候,想想项目本身的条件和目标,也看看别人怎么做的, 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项目目标的顺利达成至关重要。
⑧ 精益生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精益管理来源于精益生产,是作为企业精益文化建设的一大内在因素,
精益管理的发展是由最初的在生产领域的实践成功,推广到企业各个部门的和各项管理业务的一大方法,
同样也是从最初的具体的管理方法,上升到总体的精益管理战略.精益管理的最初是为了使企业消除浪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效益,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企业的的文化,为企业的文化建设带来新的生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未来能够更好的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非常关键.精益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是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并存的思想理念,
进一步加强研究非常有必要,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基于此分析了精益管理角度下企业文化建构.
⑨ 怎样开展精益文化建设
精益生产之所以风靡世界,主要是其在改善企业经营效果,提高竞争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我们可从下面的一些对比数据中得到一些启示:( 1 ) 实施精益生产方式前, 10 个日本人相当于 1 个美国人的生产效率,实施精益生产方式后, 10 个美国人才顶一个日本人的生产效率。 通用汽车公司人均生产汽车 6 辆,而丰田公司人均生产汽车 55 辆;人均创利通用是 1 400 美元, 丰田是 14 000 美元, 丰田正好是通用公司的 10 倍。( 2 ) 丰田利润率最高达到 12% ,而通用汽车只有 1.9% ,德国宝马也仅有 8% ,丰田一家利润比美国三大汽车厂的总和还要多。 ( 3 ) 丰田公司目前的市场价值已高达 14 万亿日元 ( 折合 1 280 亿美元 ) ,其数值超过了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大众和标致雪铁龙的价值总和。 ( 4 ) 美国克莱斯勒一辆车平均盈利 233 美元,丰田为 1 587 美元,日产为 2249 美元。可见精益生产是改善企业经营效果的强有力工具, 所以精益生产方式已经在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得到广泛的实施和推广。精益生产同样也是解决我国大部分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提高经营效果的理想途径。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与精益方式在日本产生的背景极为相似,即国内资金紧缺,市场需求不旺且变化无常;同时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管理方式、 生产方式的改善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他们也急需引入精益生产方式,以便用较少的投资尽快缩小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管理方面的巨大差距。总之,从宏观上讲,推行精益生产管理,是我国制造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参与全球竞争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 从微观层面上看,运用精益的手法改善企业的现场管理、工序流程、物流系统、作业方式等,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经营效果,改善企业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 所以实施精益生产方式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 精益导入中存在的误区尽管我国导入精益生产方式已有几十年的时间,但精益生产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令人担忧。 虽然有众多的经营管理者接受了精益生产方式, 并试图将精益生产方式导入自己的企业, 但在实际过程中却感觉实施精益生产困难重重,许多企业在努力之后得出了一个悲观的结论:“丰田生产系统不适合本公司和本行业的实际情况”
⑩ 如何在公司宣传精益文化
如何在公司宣传精益文化?
精益宣传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在精益推进的不同阶段,宣传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a) 在启动阶段,以变革意识导向为主:企业面临的危机和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推行精益生产改善?
b) 在导入阶段,以精益推行策划为主:推行精益生产的长期愿景和使命是什么?为实现精益愿景和使命,整体规划和推行计划怎样?
c) 在普及阶段,则以精益技术与成果的分享为主:精益生产理念和方法,改善的工具和技术,改善的过程及改善的结果如何?激励和分享的平台和活动有哪些?
根据这些思路,认真执行,望采纳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