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谁知道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罗泉镇的历史
罗泉古镇在四川仁寿、威远、资中三县交界的深丘中,隐藏在沱江支流珠溪河旁。它的闻名得于清朝中叶盐井的发现。顺着珠溪河,以盐为生的人们开始修建各自的家园。明太祖洪武年间(公元1365年至1399年),一栋栋屹立在河畔的民居已颇具规模,那时罗泉镇商贾云集,热闹异常。
从公路上往下看罗泉,镇子的形制宛若一条正月里舞动的游龙。漫步于罗泉宽约4米、长5里、由青石条铺成的巷道,看到优雅而古朴的古建民居,使人感受到小镇古老而淳朴的气息。罗泉的鼎盛时期,清朝末年,小小的镇上有13家饭铺,32家面铺,数十家戏楼,十多家茶馆,十多
罗泉古镇美景(20张)家赌场,二十多家妓院,镇子周围还建有九宫十八庙。珠溪河两岸十五华里之内,密布着1000多口盐井,50多家盐灶房。那时节,舟缉穿梭,马嘶驴鸣,罗泉盐通过水陆两道被运至中国西部各地。在这条游龙之上,栖居着约4000人,他们与来往于罗泉的盐商、盐夫、船夫、挑煤夫、挑米夫、挑铁夫共同写就和见证了罗泉历史上的繁华岁月。民国初年以后,罗泉开始衰败,大大小小的盐井矿衰竭,再也提不出较好的卤水。这片神奇的土地,仿佛在一夜之间化为了云烟。 以产盐而闻名天下的罗泉,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至清朝时盐业开发已达到顶峰,清光绪年间,罗泉已有盐井1500余眼,所产的井盐于1925年获巴黎世界博览会金奖。那时的罗泉商贾聚集,马嘶骡叫,热闹非凡,当地的盐神庙便是最好见证。盐神庙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盐神庙是古镇的曾经辉煌的重要标志。庙内供管仲为盐神,关羽和火神则作为管仲的辅佐相伴左右,整个盐神庙重檐三级,翼角高翘,正殿屋顶的群龙嬉戏抢宝图,虽经百年风吹雨打仍栩栩如生。
千年古镇罗泉井, 长街沿线一条河, 子来桥东盐神庙, 茶厂原是三圣宫,
原来到处是盐井。 中街正处观音陀。 子来桥西城隍庙。 罗泉中街巧圣宫。
一七三五那些年, 河面横跨三座桥, 城隍相邻川主庙, 川主庙下南华宫,
罗泉大量在产盐。 罗凤桥,子来桥, 中街还有龙王庙。 距离场口百米中。
建九宫,修八庙, 中间一座连心桥。 连心桥西关帝庙, 小学附近文昌宫,
那是经济很活跃。 古镇罗泉八个庙, 连心桥坡东岳庙。 粮站原是禹王宫。
罗泉古镇五里街, 庙庙修建飞檐翘。 玉皇庙,地母神, 车站附近同庆宫,
沿河两岸把树栽。 九宫八庙不简单, 两庙修建班竹林。 中段还有天上宫。
穿方榫头木结构, 一寺建在云盘山。 罗泉古建九个宫, 福音堂旁荣禄宫,
五里长街黄石路。 细说地址在其中。 罗泉医院万寿宫。
---黄维成
⑵ 资中以前的历史小故事
我是来涨见识的
⑶ 谁有陆毅到资中经典的照片啊,,要没看到过的
http://ent.tom.com/Archive/1129/1573/2003/6/13-24477.html
这个网站上有
⑷ 四川资中哪里好玩
罗泉古镇在四川仁寿、威远、资中三县交界的深丘中,隐藏在沱江支流珠溪河旁。它的闻名得于清朝中叶盐井的发现,那时罗泉镇商贾云集,热闹异常。而如今只留下一座保存尚且完好的盐神庙透着远古的苍凉。
走过古镇的古街古庙,在十弯九曲的青瓦木房间走入古镇人的悠闲。你会感受到,历经沧桑的罗泉人勤劳朴实、憨厚大方。女人们喜欢在亲密的聊天中忙碌自己手中的针线活,老人们一边喝茶一边听戏,温暖的阳光照在他们满足的脸上。仅五里长的老街上茶馆就有十多家,生意颇为兴隆。在这里的任何一个茶馆,可以边喝碗盖茶,边摆"龙门阵"。听老人们用地道的天府话讲述古镇辉煌的昨天。
以产盐而闻名天下的罗泉,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至清朝时盐业开发已达到顶峰,清光绪年间,罗泉已有盐井1500余眼,所产的井盐于1925年获巴黎世界博览会金奖。那时的罗泉商贾聚集,马嘶骡叫,热闹非凡,当地的盐神庙便是最好见证。盐神庙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盐神庙是古镇的曾经辉煌的重要标志。庙内供管仲为盐神,关羽和火神则作为管仲的辅佐相伴左右,整个盐神庙重檐三级,翼角高翘,正殿屋顶的群龙嬉戏抢宝图,虽经百年风吹雨打仍栩栩如生。
如今盐神庙成了古镇人聚会的场所。人们坐在盐神庙大殿的石阶上懒洋洋地晒太阳。进殿门钻过旧戏台,来到空旷的庙前广场,四周的耳楼、侧房、走廊经岁月的冲刷已失去昔日的色彩。拾阶登上大殿,透过大殿的天井,能清晰看见蓝天上一朵朵白云飘过。十余根粗大的木柱支撑着古庙,房檐上的野草,摇曳在风中像在述说着古镇久远的历史。
随意穿梭在罗泉的大街小巷,你都会感受到小镇古老而淳朴的气息。不过罗泉现在也面临着和许多其他古镇一样的窘境:不断发展的城镇建设已经越来越大的威胁着小镇的存在。作为旅游者,依然希望希望若干年后,踏上这座古镇的时候,还可以看见古镇人在悠闲而安逸的生活着,还可以感受到那丝古老而淳朴的气息,看到优雅而古朴的古建民居。
行知提示:
1、交通:
可自驾车走成渝高速公路至球溪河,车速最好不要超过100公里/小时,车程约1小时,上路费45元。也可走老成渝公路,但弯道较多,车流、人流量较大,需中速谨慎驾驶,行车时间约需2小时30分钟。球溪河到罗泉22公里,路况尚可,行车时间约30分钟。成都荷花池客运站每天上午9时有班车直达罗泉,票价20-25元,普通客车。罗泉至铁佛17公里,有班车通行票价约3元。
2、住宿:镇内住宿条件一般,应选干净、安全的旅馆或招待所住宿,价格5一10元/人。
3、特色美食:豆腐筵席,是用石磨磨制而成,其特点是细、白、嫩、绵,烹调出来具有麻、辣、烫、鲜、香的特色。
4、罗泉古镇是拍摄古镇的好地方,所以需要携带适合拍摄古镇风景的相机镜头和胶片
铁佛镇为省级重点保护古镇。位于资中县城西36公里处.古镇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聚落形若锯镰,人口约二千。清代老街东西向略呈弧形,依山势按3层布局,进街9处石梯拾级而上,经3道栅门,一层高一层,层层分明。
居民住宅仍保持清中叶建筑特色,单元中大部分有天井或花园,房屋多系木质或砖木穿榫结构,屋檐、斗拱、挑方雕刻别致,风火墙伸至街沿,上沿砖砌斗拱向街心伸展,架起檐梁,青瓦屋面,屋檐互琢花纹图案。1918年建的新街向南直伸,建筑别具一格。从古镇建筑的适用功能上看,前人显然经过了精心策划。街道随石梯沿斜坡曲折而上,中间时有一些可供休息、回旋的平台。一堵堵造型优美的封火墙耸立于房舍之间,偏屋从瓦到壁,从窗到坎,一切都是那样协调与自然,是坡地建镇的特例。
资中文庙,建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坐北朝南,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仿山东曲阜孔庙格局,有万仞宫墙,内外月池,灵星门,大成门,钟鼓楼,东西两厢,大成殿,崇圣祠。琉璃盖顶,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古色古香,至今保存得相当完好,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儒家的创始者。他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教育及政治等的贡献是巨大的,理应受到人们的敬重。加之历代被封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等至高无上的荣衔,于是州州修文庙,县县祭孔子。
资中文庙照壁建于清同治年间,长19.5米,高6米,壁间7孔直径1.7米圆形镂空雕塑,图案为“云海波涛”、“蟹虾鱼龙”、“水宫龙府”、“亭塔园林”、“鹰翔鱼跃”、“龙凤呈祥”、“鱼跃龙门”等故事,寓意古代士子如江河中的鱼,只有不断努力进取,经尊孔尊儒的教化,最终方能跳过龙门。
资中武庙: 武庙,又称关帝庙,是古代供祀三国时关羽的庙宇,位于风景秀丽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重龙山脚下,与资中文庙相距100余米。
资中武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同治时先后三次修葺,建筑布局与文庙相似。武庙占地面积3731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 1608.8平方米,由外月池、照壁、七星门(以上毁)朝贡殿、关圣殿、偏殿武星殿(启圣宫)、三义祠和左右厢房、钟鼓楼、廊道、院坝组成。《资州志》载,同治十一、二年正殿加高如文庙大成殿,左修启圣宫(武星殿),右建三义祠。民国二十六年武庙资料记载,正殿有忠义神武绥靖帝君、关壮缪侯、岳忠武王牌位,有关羽、关平、周仓像。启圣宫(武星殿)有光昭王、裕昌王、成忠王牌位。三义祠有玉驾圣像神像(刘备、关羽、张飞等)。
武庙保存基本完整,建筑工艺精美,气势恢宏。屋面的青黄色琉璃瓦与毗邻文庙的红棕色琉璃瓦,在日光下交相辉映,翼角起伏交叉,雄伟壮观,同时,文、武二庙对峙而立,属全国罕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2006年05月25日,资中文庙与资中武庙一同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⑸ 资中有没有啥名人
苌 弘 苌弘(?——公元前492年),东周蜀人,出生于今四川资中县西北边境与资阳市相邻一带。字苌弘,周代著名学者、政治家。 (曾为孔子师)王延世,字长叔,[西汉]犍为郡资中(今四川省资中县)人。建始、河平年间两堵黄河决口,对治黄做出了重大贡献。骆成骧为学者,教育家。字公绣(驌),属牛,四川省资中县人,四川清代唯一状元。傅天琳属鸡,四川省资中县人,中共党员,重庆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协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刀郎,歌手。于1971年,出生在资中县罗泉镇。他的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唱红大江南北。还有很多从资中一中走出去的名人:中国第一位赴南极考察的女科学家李华梅女士,有中国海军少将 黄代培先生,还有不少在著名高校任教的教授专家等。还有已逝世无法到达的原新华社社长范长江老先生。还出过一位上海市的市长。
鑫鑫里亲钩子火 一竿台球全检簸
板板楼上p s忙 九岁娃娃撮拳皇
楼下一片红灯区 卖的全是老东西
成百超市东西多 看了电影有吃喝
稀饭村里透芬芳 黄鸡婆菜随便夯
重龙山上和尚凶 每天就只会敲钟
没事时候练轻功 就是常被人来弄
大东门前风景好 陀江河内无人澡
滨江公园老人多 富人王朝吃火锅
黑龙江街背景杂 浙江商城最豪华
资中一中是情场 二中女生回信忙
球中是个大牢房 北师有个小杀行
四中学会装轻狂 学生个个脸皮长
城南那边也不错 农贸市场便宜货
六零八的发屋繁 跑马养鸡只要钱
理发店的美女多 五块就可摸一摸
城南车站很规范 十个川川围你转
小东十七很出名 兔子一跳闹全城
县政府前地势广 房子修得相当爽
成渝高速此地过 球溪鲢鱼馆中坐
三轮车在全城转 龙都宾馆不卖饭
重庆秦妈老火锅 整顿只要二十多
乘家村里石堰河 不会游泳要倦脚
出名还数农家乐 逢年过节搞赌博
九龙峡里很好耍 观光过后跳嚓嚓
资中城的名人多 刀郎全国去唱歌
资中城的历史久 文庙武庙走一走
资中城的教育好 每年高考领头跑
看看江山哪多娇 当然要数资中骚
问问天下哪最美 船城川中独奇伟
⑹ 请问资中的新闻
资中风景名胜
罗泉古镇在四川仁寿、威远、资中三县交界的深丘中,隐藏在沱江支流珠溪河旁。它的闻名得于清朝中叶盐井的发现,那时罗泉镇商贾云集,热闹异常。而如今只留下一座保存尚且完好的盐神庙透着远古的苍凉。
走过古镇的古街古庙,在十弯九曲的青瓦木房间走入古镇人的悠闲。你会感受到,历经沧桑的罗泉人勤劳朴实、憨厚大方。女人们喜欢在亲密的聊天中忙碌自己手中的针线活,老人们一边喝茶一边听戏,温暖的阳光照在他们满足的脸上。仅五里长的老街上茶馆就有十多家,生意颇为兴隆。在这里的任何一个茶馆,可以边喝碗盖茶,边摆"龙门阵"。听老人们用地道的天府话讲述古镇辉煌的昨天。
以产盐而闻名天下的罗泉,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至清朝时盐业开发已达到顶峰,清光绪年间,罗泉已有盐井1500余眼,所产的井盐于1925年获巴黎世界博览会金奖。那时的罗泉商贾聚集,马嘶骡叫,热闹非凡,当地的盐神庙便是最好见证。盐神庙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盐神庙是古镇的曾经辉煌的重要标志。庙内供管仲为盐神,关羽和火神则作为管仲的辅佐相伴左右,整个盐神庙重檐三级,翼角高翘,正殿屋顶的群龙嬉戏抢宝图,虽经百年风吹雨打仍栩栩如生。
如今盐神庙成了古镇人聚会的场所。人们坐在盐神庙大殿的石阶上懒洋洋地晒太阳。进殿门钻过旧戏台,来到空旷的庙前广场,四周的耳楼、侧房、走廊经岁月的冲刷已失去昔日的色彩。拾阶登上大殿,透过大殿的天井,能清晰看见蓝天上一朵朵白云飘过。十余根粗大的木柱支撑着古庙,房檐上的野草,摇曳在风中像在述说着古镇久远的历史。
随意穿梭在罗泉的大街小巷,你都会感受到小镇古老而淳朴的气息。不过罗泉现在也面临着和许多其他古镇一样的窘境:不断发展的城镇建设已经越来越大的威胁着小镇的存在。作为旅游者,依然希望希望若干年后,踏上这座古镇的时候,还可以看见古镇人在悠闲而安逸的生活着,还可以感受到那丝古老而淳朴的气息,看到优雅而古朴的古建民居。
行知提示:
1、交通:
可自驾车走成渝高速公路至球溪河,车速最好不要超过100公里/小时,车程约1小时,上路费45元。也可走老成渝公路,但弯道较多,车流、人流量较大,需中速谨慎驾驶,行车时间约需2小时30分钟。球溪河到罗泉22公里,路况尚可,行车时间约30分钟。成都荷花池客运站每天上午9时有班车直达罗泉,票价20-25元,普通客车。罗泉至铁佛17公里,有班车通行票价约3元。
2、住宿:镇内住宿条件一般,应选干净、安全的旅馆或招待所住宿,价格5一10元/人。
3、特色美食:豆腐筵席,是用石磨磨制而成,其特点是细、白、嫩、绵,烹调出来具有麻、辣、烫、鲜、香的特色。
4、罗泉古镇是拍摄古镇的好地方,所以需要携带适合拍摄古镇风景的相机镜头和胶片
铁佛镇为省级重点保护古镇。位于资中县城西36公里处.古镇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聚落形若锯镰,人口约二千。清代老街东西向略呈弧形,依山势按3层布局,进街9处石梯拾级而上,经3道栅门,一层高一层,层层分明。
居民住宅仍保持清中叶建筑特色,单元中大部分有天井或花园,房屋多系木质或砖木穿榫结构,屋檐、斗拱、挑方雕刻别致,风火墙伸至街沿,上沿砖砌斗拱向街心伸展,架起檐梁,青瓦屋面,屋檐互琢花纹图案。1918年建的新街向南直伸,建筑别具一格。从古镇建筑的适用功能上看,前人显然经过了精心策划。街道随石梯沿斜坡曲折而上,中间时有一些可供休息、回旋的平台。一堵堵造型优美的封火墙耸立于房舍之间,偏屋从瓦到壁,从窗到坎,一切都是那样协调与自然,是坡地建镇的特例。
资中文庙,建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坐北朝南,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仿山东曲阜孔庙格局,有万仞宫墙,内外月池,灵星门,大成门,钟鼓楼,东西两厢,大成殿,崇圣祠。琉璃盖顶,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古色古香,至今保存得相当完好,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儒家的创始者。他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教育及政治等的贡献是巨大的,理应受到人们的敬重。加之历代被封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等至高无上的荣衔,于是州州修文庙,县县祭孔子。
资中文庙照壁建于清同治年间,长19.5米,高6米,壁间7孔直径1.7米圆形镂空雕塑,图案为“云海波涛”、“蟹虾鱼龙”、“水宫龙府”、“亭塔园林”、“鹰翔鱼跃”、“龙凤呈祥”、“鱼跃龙门”等故事,寓意古代士子如江河中的鱼,只有不断努力进取,经尊孔尊儒的教化,最终方能跳过龙门。
资中武庙: 武庙,又称关帝庙,是古代供祀三国时关羽的庙宇,位于风景秀丽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重龙山脚下,与资中文庙相距100余米。
⑺ 资中念诗的那个宣传片
十五十五十五十五十五十五十五十五
⑻ 资中有什么旅游景点吗》
风景名胜
重龙山风景名胜区 重龙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资中城东北隅,1993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又评为国家2A级风景名胜区。
资中文庙
资中文庙坐落在成渝线上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资中城区。资中文庙总占地面积7035平方米,建筑面积2608平方米。这里交通极为便利,成渝铁路、成渝公路(321国道)、成渝高速公路及沱江河能平安地把各地游客接送到资中。这里距我国西部两个大都市均较近:成都来资中仅140公里,一个钟头多一点的路程;重庆离资中也只有200公里,两个小时就能抵达。人们要来参观游览四川保存完善的四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庙之一的资中文庙(另外三个是德阳、富顺、犍为文庙),真是太方便,太快捷了。 罕见的文庙三绝:照壁 、孔子站像、孔子牌位。
资中武庙
资中武庙又称关公祀祠。面南背北的资中武庙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2A级风景名胜区重龙山脚下,距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仅100来米左右,这一地两“国保”级文物对峙相依之景,全国实属罕见。资中武庙占地3731平方米,建筑面积1608.8平方米,由外月池、照壁、七星门(以上已毁)、朝贡殿、关圣殿、启圣宫、三义祠、左右厢房、廊道、鼓楼、钟楼、演武场组成。
中国唯一的盐神庙
中国唯一的盐神庙坐落在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资中县的罗泉镇。走进青石铺成的五里长街,跨过古色古香的子来桥,拐弯就是座落在河东街的盐神庙了。重檐三级、翼角高翘的盐神庙,为占地1964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的大型四合院布局。
甘露寺
甘露寺位于资中城西40华里的甘露镇东北面广济山中的枇杷丛林中,前临沱江,后背龙洞,依山而建,重檐翼角,巍峨雄伟。
“清代一条街”
清代一条街是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县城中心偏西处,仿成都“劝业街”而建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街。因滴水瓦当上都烧刻有“新正”、“大吉”字样,又时逢光绪推行“新政”,故命名为“新正街”;又因它具有很强的南方清代建筑特色,我们称之为“清代一条街”。这条街长112米,宽5.1米,两旁全是清一色的高9.45米的两楼一底带挑梁的木质建筑。
建春门
建春门又叫大东门,是九座城门中最古老而又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座。资中的城墙始建于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方圆仅三里且为土墙,唐、宋时对其多次维修或增建,但至元代就塌毁了。明孝宗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开始复修,既改土墙为石墙,又增高加厚。明武宗正德和世宗嘉靖年间(1506~1566年),进一步整修,以后又不断维修、扩建,还把城东北隅的重龙山也围了起来,逐渐形成城墙周长一千三百六十三丈二尺、高一丈六尺、厚一丈一尺,垛高二尺五寸,马墙高三尺,城门九座的格局。
重龙镇南华宫
南华宫是广东人建的会馆,在资中有21个之多。重龙镇南华宫建于清乾隆年间,坐北朝南,由山门、戏楼、内坝、耳楼、正殿、寝殿、中殿、后殿、两侧厢房、钟鼓楼组成。后两殿为歇山式建筑,前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寝殿独立于正殿和中殿之间,为四中心柱,檐柱穿逗结构,四周为廊道,左右是三拱小旱桥,装饰凸凹石刻栏杆,吊瓜、檐枋,精细雕刻人物花草。整个建筑内幽外阔,古朴典雅。
罗泉古镇
罗泉古镇,长街五里,十弯九曲,形似蛟龙,伴河而卧,故有“川中第一龙镇”之美誉。在仁寿、威远、资中三县交界的深丘中,在珠溪河畔连绵苍翠的群山峡谷里,深藏着一座古镇,这就是全国100个千年古镇之一的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资中罗泉镇。这里距资中城西50公里,离成渝高速公路球溪站17公里,班车来往方便,自驾车进出快捷。
铁佛古镇
铁佛古镇位于资中与威远交界处的景尼山上,距资中城西24公里,距成渝高速公路鱼溪站出口十来公里。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建成,嘉庆、咸丰、光绪相继培修。铁佛镇最初名老店子,仅有几间店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人们将近一公里的太平场的一尊铁佛(明万历三年—1575年铸,高1.4米)迁搬到附近新津寺时,途经此处,放下歇息,铁佛生根,再也搬不动了。于是僧人融亮在此建庙,取名铁佛寺,小镇因此铁佛寺而得名。
白云山、白云湖风景区
资中白云山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资中县境内,面积56平方公里。白云山景区有大面积茂密的森林,是川中地区的“绿色明珠”。主景区白云峡长6公里,两崖峭壁千仞,怪石嶙峋,林木参天,藤草密布。湖面宽50-200米,湖水清澄碧绿,水鸟成群,具有“奇中透幽,幽中含奇”的诱人魅力,宜于泛舟游峡。白云山有“川中小青城”之称,有108个山头,峰峦叠翠,连绵起伏,上下森林密布,林海茫茫,幽谷深壑纵横交错,悬崖绝壁随处可见。最高峰海拔733米,相对高差达430米。区内有人工湖泊4个。现在开发为渡假山庄。近年来的持续干旱将是白云湖最大的威胁!
圣灵山风景区
圣灵山风景区位于资中城西,由圣灵山大溶洞、天坑、恐龙脚印遗址和圣灵寺组成。它距县城十三公里,离成渝高速公路鱼溪站出口仅三公里。圣灵山风景区旅游面积可达五平方公里。 圣灵山大溶洞在圣灵山半山腰,贯穿十九座山峰十六个山丘五个湖泊三条峡谷,现仅开发了一部分,全长13.8公里,深入地下296米,是亚州最长的溶洞之一,是我国西部浅丘陵地区非常珍贵的一大景观。2006年四川省政府又核准圣灵山大溶洞为省级地质公园。
罗泉溶洞
罗泉溶洞座落在罗泉镇东1.5公里的半山腰,洞内幽深曲径,长达2公里的暗河淙淙流淌,弯曲不知去向。弯腰涉水,逆流而上,灯光所及,奇堆怪石,朴朔迷离。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乳石笋遍陈,石花石树俏立。洞中的路,不大好走:时而宽大,时而窄小;时而平坦,时而坎坷;时而干涸,时而泥泞;时而灯光明亮,时而伸手不见五指。有的地方可以直立行走,有的地方却要侧身而过,还有的地方需伏身钻进,有的地方甚至只能匍匐前行。
龙江湖
资中城西北36公里的龙江镇,有一个风景如画的龙江湖。龙江湖在龙江镇东北小蒙溪河右岸支流高洞河下游,地处蒙溪河与两渡河分水岭的开阔地,长22公里,最宽处1.2公里,水域面积5.2平方公里,曲线周长100公里。
九龙峡
九龙峡(又称红卫堰)位于资中城东3公里,全长5公里,水面宽50米,深20~30米,水域面积2.5平方公里。九龙峡风景宛如桂林风光,故有“小桂林”之美誉。 沱江“三峡”之月亮峡 月亮峡处于资中境内登瀛岩至归德镇一段,全长21公里。发源于四川盆地西北缘九顶山、全长634公里(从绵远河头起)的沱江,也而有“三峡”。这“三峡”互不相连,彼此相距较远。这“三峡”是上游的金堂峡,下游的石灰峡,中游的月亮峡。
板栗垭高洞瀑布
从资中县城出发,沿老成渝公路(321国道)西行至164公里路标前500米左右(即老地名大松树下面),路北有一条小路,顺小路北行7、800米,西侧有一峡谷,这就是鲜为人知的高洞瀑布景点。
东、西岩石刻
资中石刻多姿多彩,尤以城区附近的东、南、西、北岩石刻最具代表性。在重龙山绵延155米的北岩石壁上,共凿有神龛172个,雕刻石像1713尊。 西岩石刻在城西两公里的御河沟,沟长500多米,宽60余米,中间有一小溪流入沱江。 东岩石刻在城东2.5公里的东塘湾罗汉洞。
赵 雄 墓
赵雄墓,在城西北十余华里的回湾宰相溪官坟滩赵家坟,墓门是石筑斗拱屋脊,石椁双室,内有中壁相通。墓长3.85米,宽1.8米,高3米。右室上阴刻有前呼后拥车马、随从、幡旗各种图案,上书“卫国文定大夫”;左室壁上刻有角、氏、心、亢、房、箕等二十八宿文字。此外,在墓门及前、后、左、右室壁上,一共刻了155人,马38骑。 罗泉古镇在四川仁寿、威远、资中三县交界的深丘中,隐藏在沱江支流珠溪河旁。它的闻名得于清朝中叶盐井的发现,那时罗泉镇商贾云集,热闹异常。而如今只留下一座保存尚且完好的盐神庙透着远古的苍凉。 走过古镇的古街古庙,在十弯九曲的青瓦木房间走入古镇人的悠闲。你会感受到,历经沧桑的罗泉人勤劳朴实、憨厚大方。女人们喜欢在亲密的聊天中忙碌自己手中的针线活,老人们一边喝茶一边听戏,温暖的阳光照在他们满足的脸上。仅五里长的老街上茶馆就有十多家,生意颇为兴隆。在这里的任何一个茶馆,可以边喝碗盖茶,边摆"龙门阵"。听老人们用地道的天府话讲述古镇辉煌的昨天。 以产盐而闻名天下的罗泉,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至清朝时盐业开发已达到顶峰,清光绪年间,罗泉已有盐井1500余眼,所产的井盐于1925年获巴黎世界博览会金奖。那时的罗泉商贾聚集,马嘶骡叫,热闹非凡,当地的盐神庙便是最好见证。盐神庙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盐神庙是古镇的曾经辉煌的重要标志。庙内供管仲为盐神,关羽和火神则作为管仲的辅佐相伴左右,整个盐神庙重檐三级,翼角高翘,正殿屋顶的群龙嬉戏抢宝图,虽经百年风吹雨打仍栩栩如生。 如今盐神庙成了古镇人聚会的场所。人们坐在盐神庙大殿的石阶上懒洋洋地晒太阳。进殿门钻过旧戏台,来到空旷的庙前广场,四周的耳楼、侧房、走廊经岁月的冲刷已失去昔日的色彩。拾阶登上大殿,透过大殿的天井,能清晰看见蓝天上一朵朵白云飘过。十余根粗大的木柱支撑着古庙,房檐上的野草,摇曳在风中像在述说着古镇久远的历史。 随意穿梭在罗泉的大街小巷,你都会感受到小镇古老而淳朴的气息。不过罗泉现在也面临着和许多其他古镇一样的窘境:不断发展的城镇建设已经越来越大的威胁着小镇的存在。作为旅游者,依然希望希望若干年后,踏上这座古镇的时候,还可以看见古镇人在悠闲而安逸的生活着,还可以感受到那丝古老而淳朴的气息,看到优雅而古朴的古建民居。 行知提示: 1、交通: 可自驾车走成渝高速公路至球溪,车速最好不要超过100公里/小时,车程约1小时,上路费45元。也可走老成渝公路,但弯道较多,车流、人流量较大,需中速谨慎驾驶,行车时间约需2小时30分钟。球溪河到罗泉22公里,路况尚可,行车时间约30分钟。成都荷花池客运站每天上午9时有班车直达罗泉,票价20-25元,普通客车。罗泉至铁佛17公里,有班车通行票价约3元。 2、住宿:镇内住宿条件一般,应选干净、安全的旅馆或招待所住宿,价格5-10元/人。 3、特色美食:豆腐筵席,是用石磨磨制而成,其特点是细、白、嫩、绵,烹调出来具有麻、辣、烫、鲜、香的特色。 4、罗泉古镇是拍摄古镇的好地方,所以需要携带适合拍摄古镇风景的相机镜头和胶片 铁佛镇为省级重点保护古镇。位于资中县城西36公里处.古镇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聚落形若锯镰,人口约2000。清代老街东西向略呈弧形,依山势按3层布局,进街9处石梯拾级而上,经3道栅门,一层高一层,层层分明。 居民住宅仍保持清中叶建筑特色,单元中大部分有天井或花园,房屋多系木质或砖木穿榫结构,屋檐、斗拱、挑方雕刻别致,风火墙伸至街沿,上沿砖砌斗拱向街心伸展,架起檐梁,青瓦屋面,屋檐互琢花纹图案。1918年建的新街向南直伸,建筑别具一格。从古镇建筑的适用功能上看,前人显然经过了精心策划。街道随石梯沿斜坡曲折而上,中间时有一些可供休息、回旋的平台。一堵堵造型优美的封火墙耸立于房舍之间,偏屋从瓦到壁,从窗到坎,一切都是那样协调与自然,是坡地建镇的特例。 资中文庙,建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坐北朝南,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仿山东曲阜孔庙格局,有万仞宫墙,内外月池,灵星门,大成门,钟鼓楼,东西两厢,大成殿,崇圣祠。琉璃盖顶,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古色古香,至今保存得相当完好,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儒家的创始者。他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教育及政治等的贡献是巨大的,理应受到人们的敬重。加之历代被封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等至高无上的荣衔,于是州州修文庙,县县祭孔子。 资中文庙照壁建于清同治年间,长19.5米,高6米,壁间7孔直径1.7米圆形镂空雕塑,图案为“云海波涛”、“蟹虾鱼龙”、“水宫龙府”、“亭塔园林”、“鹰翔鱼跃”、“龙凤呈祥”、“鱼跃龙门”等故事,寓意古代士子如江河中的鱼,只有不断努力进取,经尊孔尊儒的教化,最终方能跳过龙门。 资中武庙: 武庙,又称关帝庙,是古代供祀三国时关羽的庙宇,位于风景秀丽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重龙山脚下,与资中文庙相距100余米。 资中武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同治时先后三次修葺,建筑布局与文庙相似。武庙占地面积3731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 1608.8平方米,由外月池、照壁、七星门(以上毁)朝贡殿、关圣殿、偏殿武星殿(启圣宫)、三义祠和左右厢房、钟鼓楼、廊道、院坝组成。《资州志》载,同治十一、二年正殿加高如文庙大成殿,左修启圣宫(武星殿),右建三义祠。民国二十六年武庙资料记载,正殿有忠义神武绥靖帝君、关壮缪侯、岳忠武王牌位,有关羽、关平、周仓像。启圣宫(武星殿)有光昭王、裕昌王、成忠王牌位。三义祠有玉驾圣像神像(刘备、关羽、张飞等)。 武庙保存基本完整,建筑工艺精美,气势恢宏。屋面的青黄色琉璃瓦与毗邻文庙的红棕色琉璃瓦,在日光下交相辉映,翼角起伏交叉,雄伟壮观,同时,文、武二庙对峙而立,属全国罕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2006年05月25日,资中文庙与资中武庙一同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⑼ 家乡的美景(资中,500字
游西湖 早闻“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也略知西湖与西子的渊源,春节我们全家到杭州观西湖。冬天西湖也并不寂寞,湖边游人如织,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一片片迎寒怒放的梅花竞相开放,繁花簇拥,层层叠叠,云蒸霞蔚,如霞光耀眼,极富火热的青春气息,轻风拂过, 一片香海。 西湖的主要景点有:苏堤春晓、柳浪闻莺、双峰插云、花港观鱼、曲院风荷、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南屏晚钟、雷锋夕照、断桥残雪等,号称“西湖十景”。 在码头我们一行乘船前往湖中之岛—小瀛洲。小瀛洲到了,我们往南看那三座塔就是三潭。据说在中秋节的晚上,圆月照在三潭中心。这时在三个石塔的中心点上火,在三个石塔的小圆洞上蒙上纸。这样,灯光映在水中,像一个个圆月。每个石塔都有五个圆洞,再加上月亮的倒影,就有十六个“月亮”了。我们又乘船来到了花港观鱼,水池里鱼红水翠,像碧玉与玛瑙的交融。火红火红的鱼密密集集挤在一起,宛若蛟龙绮凤,卧赏岸上繁花争艳。而后我们漫步西湖边,那碧绿的水荡起千层碧绿的波,若是没有这精美的碧波,那么谁都分不清天和水的位置了。远处,群峦叠嶂,草木丛生,雷锋塔若离即若离地在半空屹立,断桥也若隐若现地倚在绿杨荫里。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有景必离不开人,西湖边的人们也从不曾沉寂过。晚上,虽然光影昏暗,却有三两个文人风花雪月对月吟诗作对,还有拉客的渔船悠悠荡荡夜泛西湖;白天,大大小小的游船、快艇、轻舟满载游客,漫步苏堤的人络绎不绝,断桥上多少有缘无缘的人来来往往。也怨不得南宋时“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了。 “水光潋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墨总相宜。”这是就是美丽的西湖。
⑽ 资中的八大景
资中八景源于张大千所作资州八胜图,图中表现出张大千时代的资中景色。 古资州八景之一“重龙晴岚” “镜影远从天上落,岚光晴向日边开”。 这是镌刻在重龙山永庆寺前石坊上的一副楹联。“岚光”是山林中一种被日光折射而蒸腾闪耀的雾气。这种到处都有的自然现象,唯数重龙山奇特。此山坐北向南,宛若游龙,林木葱茏加之地处沱江边和城内,山林中的水蒸气、江上烟波与城内万家炊烟浑然一体,形成一种非烟非雾的奇妙景观。这就是古资州八景之一“重龙晴岚”。要是雨后初晴,凌顶极目远望,但见“山下天光,一碧万顷”,大有登上岳阳楼“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之感。 —————————————————————————————————————————————— 古资州八景之二“珠江夜月” </B>岷江,从白雪皑皑的千里岷山穿峡削峪,奔腾而下,流至都江堰,分支为“毗河”,汇金堂之水为沱江,经简阳、过资阳,流至资中,资中人的祖先称为“珠江”。古资州八景之一的珠江夜月,说的是江水南岩有片陡峭的石岩,岩上有座观音庙(在现在的老县委后面),若在庙中观月,就会看到江心中竞有两个月亮,这优美的夜景,不说古人感到神奇,就是现代人也会惊诧莫名。为此,笔者曾多次到石岩上的观音庙夜观天象,可惜从没看到过天上一轮,水中双月的奇观,是什么人和什么缘故坏了这股“灵气”不得而知,可能嫦娥仙子慑于后羿射日的神威,便将珠江里面多出的这个“夜月”收回到广寒宫去了。 古资州八景之三“灵岩泉韵” 重龙山北麓,苍崖壁环,石潭幽深,四周草木茂密,山上有十余股涓涓清泉沁入潭内。各股泉水大小不同,流速不等,高度和方位不同,有的滴在石阶上,有的落入水潭中,发出的音响便有大小和轻重之别,只听叮叮咚咚、噼噼叭叭,大泉嘈嘈如急雨,小泉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恰似无形的音乐家在那儿弹琴,曲调优美极了,人们把这里叫做“滴水弹琴君子泉”,又称为“灵岩全韵”。但是乾隆之后便失去琴声了。传说那时乾隆35年,资州来了个州官,满族人,名叫本著,自称“本大老爷”,看到资中的山水奇异,日后必出贵人,便存心破坏此地的“风水龙脉”,通过堪察,知道君子泉潭内有八个金盆,就悄悄地将金盆盗走,这“灵岩”便失去了仙乐一般地泉韵。 古资州八景之四“醮坛云梯” 出县城西门二里许,有一拔地而起,峻峭峻峭绰约的高峰,俗称“吊台山”,实为“醮坛山”,是古资州又一处美名远扬的风景名胜:醮坛云梯。 此山得名于东汉末年著名的道教真人李阿在这里采药炼丹,后来功德圆满,修成正果,羽化成仙,宋代于山顶修建延恩殿,供奉李阿塑像,朝廷还派遣使节到这儿筑坛设醮,故名醮坛山。据考证,“醮坛云梯”得传说是宋代之后。“云梯”是山腰至山顶有条石板铺得小路,共有一百级,直陡陡的,云遮雾绕,活像仙梯入云霄。传说这“云梯”如果从下往上数,刚好一百级;但从上往下数,就只有九十九级了。相传本大老爷不信,派了一百个兵丁,每人站一梯,从下往上数,一百个人一个不少,可是从上往下数,却只有九十九个了,那一人到哪里去了呢?只见半天云中有个兵丁,木楞楞地站在一块石梯上。他便张弓搭箭,嗖的一声射向云天,将成了“怪物”的兵丁和石梯射落江心,从此,“百步云梯醮坛山”的灵异就同“滴水弹琴君子泉”一样,被“治死”了。本大老爷是资中人的灾星,至今,人们对他也是愤恨不已。 古资州八景之五“渔灯晚照” 资中城倚江而建,城南门江心有个岛子,称为”中坝“将江水平分为二,一边河道狭窄,银波飞卷,一边河床平阔,浪静鱼稠,打鱼船来往游弋,甚为壮观。渔民们以岛为家,在岛上芦苇丛中搭了许多竹蓬,形成错落有致的水上村落,晚上,灯火闪烁。从城内望去,宛如仙境,极富诗情画意,因而谓为”渔灯晚照“。清代嘉庆年间的资州州牧刘炯诗曰:”空江一带秋,芦荏白于雪。中有打鱼人,灯光任明灭“,一派乐乐陶淘的渔家生活,跃然诗中。 张大千的《资中八胜图》中没有”渔灯晚照“这一胜景,却画了中坝南崖的三座山峰,题为”三峰毓秀“,画上有段跋文,曰:三峰在珠江南崖,青乌家言:‘当建三塔像笔架,必出状元。’塔成明年,骆公骕大魁天下”。此跋语说了个有趣的故事:一个风水先生(青乌家)叫资中人在三峰上修三座塔,形状似笔架。那么,这地方就必出状元。资中人依言修塔。塔成的第二年,骆成骧(字公骕就大魁天下,果然中了状元。 古资州八景之六“盘峰暮雨” “盘石”和“珠江”都是资中的异称。“盘石”二字也是有来历的:文革之前资中两路口有座高大的牌坊,一面刻着“西汉资中县”,另一面刻着“后周盘石县”。盘石县始置于北周保定五年(565),当时的县址在两路口一带,因治所后面有座状如盘陀的高山,名曰“盘石山”,便取“固若金汤、坚如磐石”之义,用以县名,盘石山下龙王沟一带一度叫盘石村。 盘峰暮雨”是资中八景之一。每当暮色苍茫而又细雨飘飞之际,远望盘峰,烟雾迷濛,若隐若现,别有一番情趣。 古资州八景之七“北田秋丰” 北田亦名谷田坝,在县城北郊,地势平阔,良田万顷,从武庙背后起到永兴桥以远,长达十余里,稼禾遍野,春华秋实,大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清丽境界。北田秋丰还有个动人的民间传说。若干年前,这田畴交错的坝子里有块风水宝地,名曰“采金田”。此田每年种的庄稼旱涝保收,产量比别的田土高出一半多,产出的谷子拿去打米,一石二升稻谷能打出一石米。这米煮的饭也比别的米“涨份”高,又白又香,不必用菜也很可口,使得人人嫉妒,好些殷实大户都想购买这块神奇的“福田”。田主人当然不卖,还贪得无厌,想让采金田的“灵气”传到另外的一块大田里去。便将田坎挖断,两块田合成一块田,结果弄巧成拙,“灵气”反而跑了,使这北郊的整个田园,年年丰收。 古资州八景之八“古渡春秋” </B>离资中东门十里左右,有个古老渡口。相传安禄山造反,唐明皇仓皇入蜀,曾经路过这里,故叫唐明渡。渡河时他又掉了一条金马鞭在河边,天长日久,金马鞭镇水堵沙,形成了一片上千亩的巨大沙洲。洲上芦苇丛生,野兔乱窜,野鸭飞上滑下,野趣盎然。沙洲外面是一湾碧绿的江水,河道平缓,水波不兴,偶尔有一二条木船委蛇而行,激越的川江号子荡气回肠,透出一丝“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苍凉古意。 张大千在《资中八胜图》的第二胜写道:“古渡春波、相传明皇入蜀尝过此也,在郡城东南十里,为成渝古道”。 注释: 重龙晴岚:资中县城东北隅重龙山一景。 珠江夜月:资中水南街之北,观音岩临江一面 灵岩泉韵:重龙山北岩处又名“君子泉”俗称滴水弹琴。 醮坛云梯:资中城西二里许,有座醮坛山,山间凿石梯百级,俗称百步云梯。 渔灯晚照:资中城南沱江中冲积一大沙洲,叫中坝,夜幕下渔灯数以百计照耀江水,蔚为胜景。 盘峰暮雨:县城西北盘石山峰雾之景。 北田秋丰:县城北门外又名“谷田坝”。 古渡春秋:沱江西来经资城南东下七里许,有一渡口,叫唐明渡,蔚为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