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谁知道江小白小酒馆混饮的配方吗
其实,“江小白”属于白酒行业中较年轻的白酒,虽然,凭着情怀火遍大江南北,销售量也成为一个传奇故事,让大家都对白酒,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虽然“江小白”在短时间内销售量爆增。其实,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江小白”的销售量虽高,但是,依然高不过白酒界大家所知晓的一些知名品牌。像“五粮液”“茅台”这些有历史的老品牌的战绩,不是几年就能被超越的。
而且,喝过“江小白”的小伙伴都知道,“江小白”并没有像它所宣传的那么好喝,口感实在不怎么样。价格相对其它白酒来说还偏高很多,一般超市小瓶的“江小白”18元,中瓶48元,再大点75元。若是去饭店烧烤摊之类的地方,价格而要往上加一点。所以,即使是为了买情怀,很多人也会理智消费。更主要还是因为,觉得“江小白”大贵消费不起,性价比不高。
所以,“江小白”会跌落“神坛”主要还是因为它的产品本身,品质才是最主要的。各位朋友,对此你们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2. 曾经火遍全国的“江小白”,为什么现在没人喝了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中国的餐桌上总是少不了小酒的助兴,无论是啤酒、白酒还是红酒,大家总是能欢聚一堂,充满欢歌笑语。在古代有多少文人墨客借酒助兴,谱写古代诗词的华丽乐章,甚至连汉代的枭雄曹操都赋诗道: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可以说文案与营销虽然很重要,但是产品的质量与品质才是初心与关键,想要获得消费者长期的认可,比拼的就是性价比与质量,广告宣传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你喜欢喝江小白吗?你认为它的味道怎么样?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3. 基础文案的分类有哪些
晚安,章鱼哥。晚安,派大星。晚安,海绵宝宝。晚安,痞老板。晚安,蟹老板。晚安,小蜗。晚安,珊迪。晚安,比奇堡。晚安,比基尼海滩的每一个人。
4. 江小白营销做得怎么样,至少4点
一、策划目的:
在传统白酒行业里,挖掘并且抢占25—30岁的年轻群体市场,因而需要根据市场特点策划出一套营销计划。
二、2013年白酒营销环境分析
1、2013年白酒市场及白酒市场前景分析
Ø 在高端白酒受到打压,白酒市场整体低迷。
Ø 作为大众消费的低端白酒代表,牛栏山二锅头销售额反而逆市上扬。
Ø 所以江小白根据白酒消费链呈现的是金字塔结构,在金字塔顶端的茅台、五粮液虽然单价高,但是消费人群有限。而位于底端的白酒拥有大量的消费人群。售价在10块-20块的低端白酒没有受到影响。
Ø 所以主攻25—30岁的年轻群体市场,生产和营销适合该群体的产品。
2、白酒市场影响环境分析
Ø 价格,江小白不同于五粮液等高端品牌高价格。
Ø 人群,江小白着重于非五粮液等高端品牌的高端人群和不同于牛栏山年龄群体比较大的人群,同时消费水平均不是很高。
Ø 更重要的是江小白主打不同于传统白酒营销的青春概念的心理营销
三、江小白市场机会与问题分析
1、市场机会
Ø 全新营销概念
Ø 产品价格比较低
Ø 用户群体广泛
Ø 用户年轻化,适合互联化营销
2、问题
Ø 主要是江小白知名度低
四、营销战略
1、产品策略:
通过前面产品市场机会与问题分析,提出合理的产品策略建议,形成有效的4p组合,达到最佳效果。
Ø 1)产品定位。
将白酒卖给年轻人,面向新青年群体,主张简单、纯粹的生活态度。瓶身文案燃爆整个营销领域,俘获并牢牢抓住了80后、90后年轻人的心。
Ø 2)产品质量功能方案。
江小白生产专属于高粱的白酒,同时为了在小场景下更加有价值,推出了100毫升2两包装和其他包装——江小白背靠重庆的地缘优势,将品类定位在轻口味(小曲清香)休闲型小包装高粱酒。
Ø 3)产品品牌。
与一般的白酒公司不同,但和饮料公司的做法类似,江小白有自己具体的形象:黑色头发略长,发型比较韩范,带着黑框眼镜,标准漫画的大众脸型。打扮是白T恤搭配灰色的围巾,外套是英伦风的黑色长款风衣,下身配的是深灰色牛仔裤和棕色休闲鞋。如果要想象一个现实人物,大概就是《男人帮》里孙红雷扮演的顾小白。这也是最初,陶石泉将品牌叫做江小白的由来。影视剧里这样“小白”的名字,总因为简单而容易让人记住。推及品牌名上,似乎也同样适用。
Ø 4)产品包装。
江小白产品没有豪华的外包装,因为在小场景下,用户只是买你的酒,没有义务为你的高大上包装买单。所以江小白产品包装主要靠的是江小白的人物形象和碎片化文案的设计来打动和服务于江小白用户。
Ø 5)产品服务。
线上:江小白的微博营销显示出几个鲜明的特点。首先,长于文案植入,将有意思的话题与江小白的产品联系在一起。譬如,利用在微博上流传甚广的《来自星星的你》里“都叫兽”与张律师PK植物大战僵尸的PS图,植入江小白语录:两双筷子两瓶酒,两两相对好朋友。
将微博的运营完全拟人化。在所有的热点事件时发声,表明自己的态度。从钓鱼岛争端抵制日货,到昆明恐怖主义袭击提醒大家远离恐怖分子。几乎在每一个热点事件发生时,都能看到江小白的表态。
线下:利用微博互动作为线上工具,组织线下活动,并与线上形成互动,以增强粉丝黏性。比如“寻找江小白”,是要求粉丝将在生活中遇到的江小白拍下来,回传至互联网。被粉丝找到的江小白,有餐单上的,有餐馆里的,有单瓶酒的,也有地铁广告上的。例如2013年组织的约酒大会。
除了微博,微信也成为江小白的营销渠道之一。相比微博,微信的私密程度更高。
3、价格策略。
放弃豪华包装,采用玻璃磨砂瓶,裸瓶销售。只有一款小曲清香型的产品,分为100毫升、125毫升、300毫升三种规格。以销售量为衡量标准,毛利在30%左右(酒类毛利大多超过50%)。
4、销售渠道。
江小白的销售既跟经销商打交道,同时也直接跟餐馆打交道,做关系维护。
5、广告宣传。
除去地铁,江小白几乎不做其他传统行业的广告。主要做的社交媒体的营销策略,例如属于新媒体的微信、微博营销。同时打造江小白瓶身广告的超级自媒体,然后根据江小白本身IP与在相同文化的文娱行业进行异业合作,打造江小白年轻品牌。
三、对江小白营销案例的认识:
对于江小白而言,能在白酒红海里面披荆斩棘,斩波劈浪出年轻人的白酒蓝海,实属不易。
首先分析当时白酒市场的两个比较鲜明的冲突点:其一,五粮液等高端品牌的高价
格与大多数消费水平偏低的冲突;其二,根据传统白酒行业的认知,白酒辛辣易醉与年轻人追求好喝好玩的冲突。
正因为有了这些冲突所以江小白在与五粮液等这样的高端品牌的竞争中,抓住了消费水平不高的消费群体;在于二锅头牛栏山进行价格竞争中,抢占了年轻的消费群体。这也是江小白团队中在分析白酒红海市场中分析出的蓝海市场。
以上是个人从市场分析,下面从品牌来分享下个人的一家之言。
第一,对于江小白的名字而言,在我们生活中确实比较常见的,例如某一个皮肤非常白或者皮肤非常黑,我们常常称Ta为“小白”,所以小白在生活中也是蛮贴切的。对于年轻群体而言,他们更容易接受小白这样的好玩、贴切的品牌名称。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江小白把白酒拟人化,这一点对于80后、90后,尤其是90后更容易接受。
第二,对于江小白形象的打造,对于江小白的具体人物形象:黑色头发略长,发型比较韩范,带着黑框眼镜,标准漫画的大众脸型。打扮是白T恤搭配灰色的围巾,外套是英伦风的黑色长款风衣,下身配的是深灰色牛仔裤和棕色休闲鞋。这样的形象对于年轻消费群体而言,可以说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这也是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大概形象。
对于瓶身大小而言,常见瓶身基本与年轻成年男性手掌大小一般,同时瓶身有点磨砂,用户喝酒的时候,相比较跟传统酒瓶,不易脱落,非常贴心的设计。
综上而言,江小白在是推广过程中,已经将产品不断优化,给了用户更好的体验,尤其是现在80后和90后追求的好玩、简单的要求很是相符,深深地把目标用户抓到手里。
在江小白做用户体验过程中,不仅从产品的角度着手打磨产品,同时在线上线下联合互动过程中,也不断在产品延伸的角度做好用户体验。
例如微博的的玩法,江小白通过网络碎片化文案的整理和自我生产出生活中符合年轻人场景下的文案与用户在心理上达到链接,然后通过与线下的“我们约酒吧”达成互动,做好用户体验。更重要的线下与不同的生活类服务商家的合作,去实现生活的应用场景,让用户体验显示的淋漓尽致。
以上也是江小白关于社群的打造,以微博、微信的平台线上吸引召集80后和90后的目标用户群体,吸引流量,建造用户沉淀池。然后通过不同运营方式,甄选出比较优质的种子用户。根据用户社群的社交属性需求,举办线下不同的活动,应用于不同的生活应用场景里面。例如举办的“小约在冬季”,实现用户的广泛性参与,体现出江小白本身有温度,有情感的品牌,给用户更加有温度、有格调、有情感的用户体验。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通过线上传播江小白本身所具有内在产品价值与线下互动达到用户的情感链接。
总结以上,可以用三句话:
1、打造符合产品定位的品牌战略
2、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与用户产生情感维系
3、1%的创意用100%的执行
5.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江小白的文案风格
打情怀牌的品牌不少,但,真正把“写到人心坎里”运用到极致的,恐怕就属江小白了。
4.替用户发声。
也不仅仅是展现脆弱的一面,而是把用户脆弱背后隐隐的狠劲和不服输,表现了出来。
这种不服输,只是隐隐的,却比喊口号更有力量。
————
答主:文叨叨,图书总编辑,写作培训师。公号:文叨叨的斜杠生活(wen666)
6. 如何评价江小白推出的一生一世的酒
没人能保证能陪你一生一世,但起码,这瓶酒能 给自己 哪怕人来人往有江小白陪着你 哪管时间残忍 到老都不忘初。
7. 曾经风靡全国的“江小白”,为何现在没人喝了
我国的美食文化是传承悠久的,其中又以酒文化最为贴近生活,大家聚会用餐之类的,都会说上一句:“大家吃好喝好”。对于长辈们而言,白酒是最为抢手的,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正开心难过都习惯性的会喝点,所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说的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说了说去,老百姓最为关心的其实还是品质问题,文案只能决定一时的胜负,口味才是长久生存的关键所在,你有喝过江小白吗?你觉得它口味如何呢?欢迎说出你的看法。
8. 靠情怀火遍中国的江小白,为何突然“消失了”呢
在中国,茶和酒一直是人们最喜欢的饮品,它们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即便社交、工作都会涉及到,尤其是酒,很多项目经常是几杯酒搞定,开心的时候也会喝上几杯。
而在国人的印象里,茅台、五粮液是高端酒品的代名词。但对于酒特别是白酒的市场,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巨大,也没有任何一个品牌可以真的一家独大。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白酒的需求开始发生变化,一些新兴品牌悄然崛起,它们想趁着互联网之风去挖掘80后、90后等一批消费升级人群,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当属,江小白。
怎么去打动年轻人?在电视上搞传统广告,请来像知名演员王刚、张国立、张铁林这样的人是很难打动年轻人的,于是乎,陶石泉招来一些文案高手,让他们去搞年轻人最喜欢或者说最容易被打动的内容,调性。江小白因为在瓶子上贴满扎心的内容及讲述情怀,与辛苦工作、孤独的年轻人产生共鸣,结果是,江小白从一个不知名的酒品牌迅速火遍大江南北。江小白也是乘胜追击,开始在各类电视、网络视频里面进行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