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赛买提艾山走钢丝策划书

赛买提艾山走钢丝策划书

发布时间:2021-09-21 05:10:11

㈠ 天门山索道的挑战

2010年3月20日,弗雷迪·诺克和赛买提·艾山将要挑战天门山索道中段海拔1000余米,横跨度690米,高差500余米,倾斜度达42°,直径为5.2厘米的索道镀锌无油钢绳。这段索道钢绳是整条索道中倾斜度最大,两端支架跨度最大的一段。
曾经,这段索道因山高路险,坡度起伏大成为了整条索道建设中的攻坚点,据工程人员介绍,这短短690米的距离,花费了整个工程队近3个月的时间,由此,这段索道成为了天门山索道最为壮观震撼的一段。而它也毫无疑问的成为了考验这两位东西方高空走钢丝高手的“魔鬼赛道”。
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来自中国和瑞士两名高空极限运动选手赛买提·艾山和弗雷迪·诺克,挑战无防护行走高空一段690米长索道,高差500余米,倾斜度达42°。遗憾的是,因索道滑、风大等素,两人挑战均告失败。诺克在索道上走了近200米后退出比赛,而赛买提受伤放弃比赛时,仅走出了20米。但他们的胆量和气魄,让在场观众称赞和敬佩,说他们虽败犹荣。

㈡ 赛买提·艾山的目标

在新闻发布会上,赛买提·艾山说,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挑战珠穆朗玛5000米以上的高原雪山高空钢丝,力争在两年之内实现。

㈢ 赛买提·艾山的介绍

赛买提·艾山是“高空王子”阿迪力的亲侄子,新疆“达瓦孜”传人。“达瓦孜”意思是“高空走绳索”,是新疆维吾尔族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绝技。赛买提·艾山是“达瓦孜”传人年轻一代最为优秀的代表,曾创造了高空钢丝倒立时间最长、倒走距离最长以及坡度最陡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㈣ 高空走钢丝的名人都有哪些

高空王子阿迪力

赛买提·艾山天门山高空走钢丝

㈤ 艾里甫与赛乃姆的创作背景

1936年,叙事长诗《艾里甫与赛乃姆》第一次被孜牙·赛买提改编为剧本,在伊犁由伊犁维吾尔族文化促进会艺术社“萨那伊奈底斯”艺术团首次上演。
1937年底,该剧由祖农·哈迪尔补充完善,改成九幕十场,增加了狩猎和男女主人公学生时代的内容。该剧后来相继在乌鲁木齐、阿克苏、喀什、和田、库车等地上演。
1979年,维吾尔族剧作家艾力·艾则孜又一次将叙事长诗《艾里甫与赛乃姆》改编为维吾尔剧。改编本加强了夏瓦孜父子两个人物,将爱情线索与争夺王位的斗争结合起来,把艾山宰相之死写成是被夏瓦孜害死。把阿不都拉想与赛乃姆攀亲处理成是为了篡夺王权。剧中的艾里甫也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与起义的山民一起,推翻了暴政,突出了艾里甫不畏强暴,与邪恶势力勇敢斗争的性格特点。该剧突破了单纯描写爱情的局限,从人物到情节,都作了必要的增删,摒弃了原作中宿命论思想和不健康的情节,净化了思想内容。
维吾尔剧《艾里甫与赛乃姆》建立在维吾尔人民的审美基础之上,用维吾尔语演出,以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套曲为主要音乐,以维吾尔民族特有的诗歌韵律为基础创作唱词,在写实的戏剧舞台上用维吾尔族的“歌和舞”为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上演的一出经典的戏剧故事。
该剧是第一部立于舞台上的维吾尔族经典剧作,它的成功演出不但标志着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的街头戏已走上了戏剧舞台,而且反映了维吾尔族传统音乐、说唱表演及“麦西莱甫”娱乐活动到维吾尔剧的发展轨迹。它的演出成功,使得许多艺术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出现,推动了新疆地区维吾尔剧舞台艺术的发展。该剧的演出成功,不但对于维吾尔剧的形成和完善,及今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奠定了维吾尔剧以别于其他少数民族戏曲曲种的独特艺术特征。
1980年初,天山电影制片厂决定将《艾里甫与赛乃姆》搬上银幕,聘请艾力·艾则孜和老作家祖农·哈迪尔担任编剧,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傅杰和于振羽担任导演和摄影,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劳动,1981年下半年,新疆第一部彩色宽银幕故事片和观众见面了。

㈥ 求喀什阿帕尔霍加墓的相关资料,要详细的!回答好的我给分。

来源:艾力江·艾沙. 阿帕克和卓麻扎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四)阿帕克和卓
1626年生于哈密,本名伊达耶图拉,意思是“安拉的正道”。12岁时随父来到喀什噶
尔,居住在拜什克然木的喀拉萨卡里(今喀什市东约十多公里处)。1645年其父去世之后,
他离开喀什噶尔10年。’后来于1657一1660年间回到叶尔羌,在王子尧勒巴斯与门徒的极力撮
合下,与王子尧里巴斯的姑姑成亲。婚后回到喀什噶尔定居,生下亚赫亚和卓和阿布都赛买提
和卓。对于1645年到1657年之间阿帕克和卓的活动,传记中没有详细记载,《大霍加传》只
是说他周游各地达12年,却没有记载他第二次再度离开喀什噶尔多长时间;《阿帕克霍加
传》(汉译本,第12页)说他出走时是18岁,没有说具体多久之后来到叶尔羌,在叙述完阿
帕克和卓在叶尔羌与可汗的姑姑结婚之后,然后才论述道:据传,赛义德阿帕克霍加在达合比
德旅住了12年,然后向京城进发。这就是说,两个传记都记载他离开12年,只是在这段时间
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出走的问题上记载不同。
长子亚赫亚10岁时(1670年),叶尔羌汗国的可汗伊斯玛仪勒之弟巴巴汗取代尧里巴斯
成为喀什噶尔的执政者,不仅从阿帕克和卓手中夺回阿布都拉汗赠给穆罕默德?优素甫的瓦克
夫地一皇家种植园,而且将他驱逐出喀什噶尔,并且下令百姓不允许赠送财物给他。‘但是,
各村的村长都款待了阿帕克和卓,其中有一个苏非教团首领赛都拉款待他和400名门徒三日,
赠送他1000枚银币作为路费,另外给门徒们赠送了一些盘缠和400套衣服,并拒绝执行巴巴
汗杀死阿帕克和卓的命令阿帕克和卓在乌依塔格的门徒苏非苏里坦家暂住之际巴巴汗绞死
了阿帕克和卓的妻子一亚赫亚的母亲。’这件事可能与伊斯玛仪勒成为可汗后杀死尧里巴斯汗
的儿子们及白山派信徒有关,她是尧里巴斯的姑姑,又是阿帕克和卓的夫人,因此就成为被诛
杀的对象。阿帕克和卓令门徒阿皮孜?穆罕默德取回藏在喀什噶尔家里(藏在阁楼书房旁的镶
坑里)的两本马赫杜木?阿咱木遗留下来的书一《古兰经》和《玛斯纳维》,并带回亚赫亚的
仆人毛拉萨克。阿皮孜用两天时间圆满完成两事,阿帕克和卓授予他“哈里发”之称,这是他
首次授予门徒“哈里发”的称呼。
“阿帕克的这次出走又长达十年之久”,但是,关于他的活动的地域却不甚详细,“最
后,他到达兰州,落脚于城外一座回民清真寺内”。’阿帕克和卓一行吃了“毒杏”而安然无
恙之事被告知回民头领,其头领则转告兰州执政者:本城来了一伙穆斯林,疑是商人但无货
物,疑是逃兵却没有武器。于是“兰州王”下令将他们抓起来。“兰州王”的不治之症被卦师
认为是得罪了贵人,阿帕克和卓等人获释并有机遇治好了统治者之病。阿帕克和卓回绝了大量
布匹、丝绸和地毯等酬谢,只要了一匹缎子、一把茶壶和18峰驼的香茶片。3同时,兰州王向
肃州官员下令款待阿帕克和卓一行,并尽可能满足其要求。从兰州出发,驼队在穆萨比带领下
到达萨拉城。他们在此居住六个月,修建了教经堂,临走前指定维卡耶图拉为哈里发(号“金
头阿旬”)。从萨拉城(《阿帕克霍加传》中作肃州)出发,阿帕克和卓一行“沿着人迹罕至
之路到了四川省,最后来到了不信仰伊斯兰教的汉人、蒙古人、藏人居住的地方”.‘
由上述这段文字描述看来,阿帕克和卓到达的地点应该是青海,而不是乔罕瓦里汗诺夫等
学者或穆斯林传记家所推测的西藏拉萨(早期的穆斯林传记中没有一个是记载他到达“拉萨”
的,连晚期的传记也只有“兰州”、“肃州”、“撒拉城”等地名)。首先,从青海到西藏不
经过四川,拉萨的绝大多数居民是藏族,并非三族混居之地,即使有汉人和蒙古人,藏人也不
会被作为“少数”而排在最后来写。
据《大霍加传》,“西藏有有一位名叫达赖喇嘛(代拉克)的占卦大师,拥有至高无上的
权力和地位”。5代拉克预言要来一伙“头缠白布者”,并在路旁的蒙古包中设置机关等待阿
帕克一行,“巫术”被化解后,他甘拜下风并宴请阿帕克众人三日。阿帕克和卓辞别之际,代
拉克表示愿意听从客人吩咐,于是阿帕克请求他板依伊斯兰教。代拉克说:“我相信你说的是
真的.但我如果阪依伊斯兰教,我将失去几个城池。除此之外,无论何事,尽管吩咐。”阿帕
克和卓才说:“叶尔羌、喀什噶尔的民众都是我的弟子和苏非,却被基君统治了,请你帮我收
复这些地方”。’
于是,代拉克给卡尔梅克的首领博硕特汗(噶尔丹)修书一封,让他帮助阿帕克和卓“收
复失地”。阿帕克和卓亲自将信函送到伊犁的噶尔丹手中,自己从伊犁取道阿克赛(吉尔吉斯
斯坦)返回喀什噶尔,落脚于阿图什,众多喀什噶尔人前来叩见并重新归顺于他。后来卡尔梅
克1.2万人向喀什噶尔进军,噶尔丹攻下喀什噶尔,俘虏巴巴克汗。随后又攻打叶尔羌,叶尔
羌人在敌人同意“信仰自己的宗教,拥有自己的长官”的条件下,打开城门投降。准噶尔将伊
斯玛仪勒汗及其家族押到伊犁囚禁,立阿帕克和卓为帝。’“卡尔梅克人返回之前,阿帕克和
卓送他们一千件衣服和一千枚银币作为酬谢,后来一千枚银币和衣服就成为定制”。3后来,
阿帕克和卓又立王室后裔阿卜都里失特汗为帝,自己居教主之位.‘在阿卜都里失特汗被准噶
尔带到伊犁之后(1682年),阿帕克和卓请来王室后裔穆罕默德?伊敏为王,王后成为阿帕
克和卓的门徒。在穆罕默德?伊敏汗执政之际,阿帕克和卓在吐鲁番传教数年。鉴于白天“学
者、名人、官员和庶民都各行其是”,所以传教多在晚间进行。他在家里向人们吟诵并解释
《玛斯纳维》,宣扬苏非教义。《大霍加传》和《阿帕克霍加传》均载:一次,他用三天三夜
来解释《玛斯纳维》中的一首诗,众人惊叹“哲拉鲁丁?鲁米的《玛斯纳维》似乎专门为阿帕
克霍加写的”。《大霍加传》的作者对此解释说:从阿帕克和卓至今,吐鲁番名流聚会时都吟
诵《玛斯纳维》,并且有人能够倒背如流。’
阿帕克和卓的教友毛拉乃克作为媒人替他向莫提热姆公主(即哈尼姆?帕夏)求婚,阿帕
克和卓的媒人通过可汗、公主的伺从和奶妈等人几次向她表达阿帕克和卓的心愿—
“公主是我生命中最灿烂的明星”,满足了她提出的三个条件后,阿帕克和卓迎娶了13岁的公主。婚
后,阿帕克和卓命令众苏非:“你们应该与名人之女成亲.世界是人民的,取土当从高处
取”.后来,门徒毛拉?艾孜哈尔和毛拉?阿塔江娶了名流之女。2生下马赫迪(子)和祖赫
拉(女)后,阿帕克和卓一家迁居叶尔羌。在叶尔羌时生有两男两女:阿帕克汗?阿咱木?帕
夏、克里奇?布尔哈尼敦与和卓艾山,另一女不知名。艾山(以“萨赫甫卡朗”之名著称)出
生时,阿帕克和卓说:“我的不洁之处,将由他洗涤一新”,并向贫民孤寡施舍大量财物,仅
银币就达1000枚。4岁的艾山在肉孜节将母亲的所有首饰及其王冠施舍给了穷人后,阿帕克
和卓笑着对愤怒的妻子解释道:“他使你超越了一切障碍”,言外之意是她失去财产—具备走上
“苏非之道”的资格了。由此可见,阿帕克和卓具有根深蒂固的苏非主义世界观。
借助阿帕克和卓之祈祷,穆罕默德?伊敏汗远征伊犁,俘虏三万卡尔梅克人而归时又遭准
噶尔主力追杀,穆罕默德?伊敏骇逃,被自己的部下苏非(乞丐)刺杀。3阿帕克和卓1692一
1693年间再次称帝。“‘事后不久,苏非们开始出轨,做一些不合法的事情,并没有人告诉阿
帕克和卓。”5如果《和卓传》记载可靠,那么阿帕克和卓曾经两度成为叶尔羌和喀什噶尔的
实际统治者,并非仅仅是宗教权威。第一次应该是在准噶尔占领喀什噶尔后,第二次是穆罕默
德?伊敏汗死后。后来阿帕克和卓长驻叶尔羌,专门从事修行与礼拜活动,将所有职位交给亚
赫亚。
1692年,亚赫亚在喀什噶尔执政之际,阿帕克和卓从叶尔羌到喀什噶尔祭扫父亲之墓。
渴拜过后,他在教经堂诵读了《古兰经》,然后对亚赫亚说:“这是一块吉祥之地,你应该在
此建一座高大宏伟的墓祠”,亚赫亚因此开始着手营建墓祠。6伊斯兰历1105年,阿帕克和卓
在叶尔羌被“心怀旧恨”的萨迪之子毒死(在食物中投毒)。哈尼姆帕夏派人从阿克苏抓住凶
手,投入河中淹死。’亚赫亚将父亲的尸体运回喀什噶尔,葬在穆罕默德?优素甫的陵墓旁
(墓祠内)。’
根据另一种说法,阿帕克和卓是在与门徒讨论神学问题时突然碎死的,他才接到亚赫亚之
信函被敌人破坏的陵墓己经重新修建,请他来主持陵墓落成典礼。

在分析阿帕克和卓陵墓之前,必须对阿帕克和卓的思想行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学者们对阿帕克和卓的评价基于这样一个基础:叶尔羌汗国是维吾尔人的地方性王朝,
其建立者虽然是蒙古穆斯林,但风俗习惯和语言已基本上和当地居民相同了,阿帕克和卓领蒙
古兵灭亡叶尔羌汗国的行为是“勾结外敌”。由此可知,对叶尔羌汗国性质的理解是判断阿帕
克和卓是否是“勾结外敌”的前提。
汗国统治者都是蒙古人,而且部分异密(又译作“艾米尔”,意为“国王”、“王
公”)不是穆斯林,汗国的臣民绝大多数是定居的维吾尔穆斯林。汗国的国家制度、法律、典
礼仪式的使用,统治者的民族归属感都是与汗国的性质直接有关。
叶尔羌汗国统治者认为“国家是整个汗族的财产”,必须分配给皇室家族成员。受封者
对其领地拥有全部所有权,汗令不得干涉’。如阿布都克里木汗“把各地区分给兄弟们。至于
他伟大的父亲留下的财产和武器,他则根据伊斯兰教教法的神圣规则同兄弟们一起继承。”’
拉失德汗的少子兵犯库车时对苏丹说:“我们前来这里不是为了反叛,而是寻求调解与结盟,
共同对(我们的)世袭领地(叶尔羌)提出我们的要求”。3叶尔羌可汗的命令,作为喀什噶
尔的统治者有权利拒绝执行。‘
忽里台(蒙古传统的部落联盟议事会)仍然是叶尔羌汗国最权威的决策机构,主要参加
者是王室成员和异密,他们共同决定军国大事。例如汗位继承和封地分配等,王位的继承一般
是以蒙古传统的“长者为汗”的习俗为准。5
在国家法律系统中,蒙古习惯法与伊斯兰教法律并用。伊斯兰教教法只适用于宗教问题
的裁决,一般的世俗案件和政治案件由行政官员负责处理。各地的哈孜一般由叶尔羌委派,他
们对案件提出裁决意见,但最终决定权在政府官员手中。‘虽然历代可汗都是穆斯林,但也有
许多拥有世袭领地的异密不是穆斯林,他们对伊斯兰教教法反感。例如喀什噶尔执政官苏非苏
丹听说有个名为泽热克的苏非声望很高,领兵在拜什克然木捉住他,以他常常“谈论安拉”为
由,将他投入结薄冰的湖中,湖周围派士兵多次将游到岸边的泽热克苏非打回湖中,苏非苏丹
则坐视其“乐”;并在夏姆?帕帝夏的麻扎骑马打靶为乐。’

在作为国家象征之一的登基仪式上,汗国沿用蒙古传统风俗。打败哈萨克凯旋班师时,
“阿布都拉失德汗高举着象征术赤后裔的7面旗帜进入叶尔羌”。‘
在《拉失德史续编》中出现了许多的族称,这一定程度上表明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人
们的民族意识(或作者对“异邦”的分类)。如“哈克纳扎尔(Hakhnezer)汗联合哈萨克
(khazakh)、吉尔吉斯(Khirghiz)前来……”’;“至今为止,昔班(shiban)’、哈萨克、蒙古人
之间的战争已经发生了无数回,多以昔班和哈萨克人的胜利而告终”。在阿布都拉汗的时代,
“阿帕克伯克(人名)的吉尔吉斯人和一部分克普恰克人定居喀什噶尔,与当地人发生了矛
盾”。‘统治者自认为是蒙古人,臣民和邻国也认为统治者是蒙兀儿人。如阿布都?克里木汗
亲自到伊斯哈克?瓦里的哈尼卡(Hilvetoy,经堂)来拜见他时,他的哈里发们拦住他说:
“阿布都?克里木只是一个乡下的蒙兀儿人,您应该稍迟再出门”.“据说舒图尔哈里发是鸟
兹别克”.’“夏汗准备和卡尔梅克人战斗”;“察力失(ch盯1ish)有一大湖,湖中有一片陆
地.突厥人(Turkler)谓之为Aral(音‘阿热勒’,意思是岛屿)”。6阿布都?克里木汗死后三
年,阿布都拉汗乌孜别克(AbllahanUzbek)召集了十万人马,以乌孜别克苏丹(Uzbek
Sultan)、和卓库里库什(Hojamkhulikhush)为统帅向喀什噶尔逼近。当双方交战时,叶尔羌
军队撤兵回城时,乌孜别克人说:“蒙兀儿兵撤退了”。’阿布都拉汗两次攻打安集延,第二
次带领吉尔吉斯、蒙兀儿士兵出发…汗带着月吉别(乌兹别克)向城堡发动攻势。安集延的塔
吉克、乌兹别克齐心协力抵抗,汗无奈收兵。日总之,叶尔羌汗国统治者和士兵在当时文献中
都被认为是蒙兀儿人,几乎整个汗国时代的文献中没有出现“Uighur”(维吾尔)一词,而蒙
古、卡尔梅克、突厥、乌孜别克、昔班、哈萨克、吉尔吉斯(或柯尔克孜)等族称都出现过。
因此,虽然有部分理由和证据认为叶尔羌汗国统治者己经在语言和信仰上无异于当地居民,但
是没有充分理由和证据认为他们完全与当地居民融合了—因为他们至少保持着自己独立的
“民族”意识和归属感,也没有理由认为正是在这个时期维吾尔人形成近代民族(部分学者持
此观点)。
另有一点也必须提出:人们现在所说的“叶尔羌汗国”在历史文献中被称作“蒙兀儿斯
坦”(Moghulstan).如《大霍加传》载,伊善卡朗在遗嘱中对儿子说:“你应该到蒙兀儿斯
坦去……”。’《阿帕克和卓传》中则说记载此遗嘱的内容为:“……蒙兀儿斯坦正道的钥匙
已经交给了你。”’《伊达雅特传》中记载阿帕克和卓也把这个地区称为“蒙兀儿斯坦”:
“蒙兀儿斯坦是和卓的花园,我把它交给你来管理”。《拉失德史续编》中评价伊斯玛仪勒汗
的统治说:“蒙兀儿国变得有秩序并繁荣起来了”。3总之,几乎所有文献对这个汗国的称呼
都是“蒙兀儿斯坦”,“叶尔羌汗国”或“赛义德王朝”之称只是近代学者对它的称谓。吸
我们可以先来评论阿帕克和卓被部分学者认为是“历史罪人”的理由,他借准噶尔之兵灭
亡了叶尔羌汗国,这也许是一件史实。阿帕克本人对“手中的城池是靠异教徒之手夺来的”表
示“忏悔”,认为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学者们批评的是这种行为的后果,而阿帕克和卓只
是对这种行为的本身表示“忏悔”。换句话说,他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叶尔羌汗国的灭亡并没有表示出“内疚”之意,由此可以看出他做这件事的原因—对叶尔羌汗国统治者的不满。关于阿帕克和卓的活动与叶尔羌汗国灭亡之间的关系,《西域和卓家族研究》一书认为:
阿帕克和卓在甘青地区的传教生活被当地穆斯林史料证实;阿帕克“可能”经过甘青地区到达
西藏,经达赖介绍给噶尔丹:“有理由认为”,阿帕克和卓向噶尔丹求援。5
《西域和卓家族研究》中引用上述的五世达赖之言作为阿帕克和卓向达赖喇嘛求助的证
据。《五世达赖传》中写道:铁鸡年(1681)噶尔丹丹增博硕克图汗将缠头人的疆域收归自己
的统治之后,把鸭儿看(叶尔羌)为主的一千五百座城镇、二百万人口奉献给我。6在穆斯林
传记中(《和卓传》和《大霍加传》),叶尔羌和喀什噶尔是达赖下令噶尔丹交给阿帕克和卓
的—不是交给达赖喇嘛本人;《五世达赖传》中根本没有提到阿帕克和卓,而在那些记载阿帕克和卓去了西藏的穆斯林史料记载中,达赖喇嘛是非常敬佩阿帕克和卓的。
《西域和卓家族研究》中援引佚名作者的《喀什噶尔史》(手抄本)中的记载,得出的结
论是:1680年,噶尔丹经过阿克苏、乌什等地向喀什噶尔、叶尔羌进军,协同准噶尔出征叶
尔羌的哈密和吐鲁番军队,由阿卜都?里失特汗、穆罕默德?伊敏汗和穆罕默德?墨敏汗率
领。7《准噶尔史略》亦持此说,并指出这是羽田明和帕拉斯的观点.8《和卓传》和《大霍加
传》则记载准噶尔军队1.2万人是经过“阿克塞”入侵喀什噶尔和叶尔羌的,而《准噶尔史
略》、《西域和卓家族研究》两书则认为军队人数是12万。

如果按照《五世达赖传》(未提阿帕克和卓)与佚名作者的《喀什噶尔史》(吐鲁番、哈
密两地叶尔羌王室后裔协同准噶尔军队入侵叶尔羌汗国)中的记载,结合《西域和卓家族研
究》中的研究,准噶尔灭亡叶尔羌汗国后立阿卜都?里失特汗为帝,1682年,阿卜都?里失
特汗被囚准噶尔囚禁于伊犁,16%年投奔清朝。l按照《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一书的观
点,准噶尔1680年征服叶尔羌,叶尔羌汗国灭亡则在1682年—即准噶尔拥立的叶尔羌汗国皇室后裔被废黝的年代。2《西域和卓家族研究》也认为,准噶尔灭亡叶尔羌汗国之后,没有
将政权交给阿帕克和卓,而是立阿卜都?里失特汗为帝,其后又立马哈麻特?额敏为帝(这与
《和卓传》等诸多穆斯林传记以及《准噶尔史略》、《新疆民族史》等书的结论相反)。3按
照这种说法,我们可以认为阿帕克和卓的“引狼入室”之举仅仅导致了叶尔羌汗国的的改朝换
代,与王朝的覆灭无关。
关于准噶尔征服叶尔羌的年代,有1675、1679、1680、1651、1682、年等诸说。月
《西域和卓家族研究》作者认为叶尔羌汗国被征服的时间是1680年,这是准噶尔征服叶尔羌
汗国的最早年限,因为1679年8月伊斯玛仪勒汗还下达了一个有关任命苏图克?布格拉汗麻
扎的谢赫的圣旨。5《清圣祖实录》康熙三十六年(1697)载:噶尔丹曾破回子中萨马拉罕、
布哈尔、哈萨克、布鲁特、叶尔钦、哈思哈尔、赛拉木、吐鲁番、哈密诸国,其所攻取降服者
一千二百余城。如果将《五世达赖传》和《清圣祖实录》中的记载进行比较,则可知两者有一
定差异和共性,《五世达赖传》的记载可能有不准确之处。准噶尔对费尔干纳盆地的征服是在
1683年之后。6准噶尔对哈萨克的征服是在1683年之后,攻占赛里木(即赛拉木)是1684
年,攻打吉尔吉斯人和费尔干纳盆地则是在1683.1685年间。7
叶尔羌和喀什噶尔的征服不是一件孤立的历史事件,与噶尔丹统治时期准噶尔汗国的势力
扩张有直接的关系:噶尔丹对内(蒙古诸部)采取兼并政策,对外则采取扩张政策,联合沙俄
多次兵犯清朝边境,攻克中亚和新疆地区的千余座城镇仅仅是其“武功”的一部分。因此,无
论阿帕克和卓是否真的向达赖喇嘛和噶尔丹求助,叶尔羌汗国的覆亡在当时已经成为历史的定
局。
如果分析阿帕克和卓的人格和动机,就很容易得出他对叶尔羌汗国的看法。首先,他作为
一个信仰苏非主义的穆斯林,从小受到家族宗教传统的熏陶,社会环境和他的知识结构必然会

使他形成一种特定的世界观—人生最大的幸福是通过苏非之道与真主融合,这也是和阿帕克和卓一样的众多苏非们的信条。
叶尔羌汗国的阿布都拉汗统治了近30年,“是一个多疑、心虚、残基、狡猾的不仁不义
的可汗.他将德高望重的先臣格扎德?艾米尔扎无辜地赶出国境.他杀死了自己的胞弟.他不
相信任何人,唯我独草,独断专行.甚至连自己的儿子都加以怀疑……他任命了许多柯尔克孜
人作各地的阿奇木.如库沙拉毕被任命为喀什噶尔阿奇木,吾勒加塔毕被任命为阿克苏阿奇
木,贺卓亚尔被任命为库车阿奇木,阿里太?库若克毕被任命为和田阿奇木.不久,他又怀疑
庶民和柯尔克孜企图暗算他.于是,无辜人们的血又被抛洒在光天化日之下。”’门徒万众的
苏非教长的种种经历—两度被驱逐出境、父亲被毒死、妻子被绞死、财产被没收、流浪20多年,都可能是促使他不惜借“异教徒之手”恢复自己在喀什噶尔失去的“需要”:安全感、
归属感、自尊和自我实现2。
在他看来,叶尔羌汗国统治者是“暴君”,穆斯林中流传着“一个君王一年公正的统治,
胜过一个虔诚穆斯林30年的祈祷”的名言,因此,他认定“直到世界末日之前他都要伸手去
解救那些灾难深重的人们”。但是,在外乡漂流20多年,能够遇见一位有能力帮助他“恢复
在喀什噶尔的统治”的人,纯粹是属于偶然的机遇。将阿帕克视为使“维吾尔化”的叶尔羌汗
国灭亡的观点,是一种没有充分根据和理由的偏见,也不是科学地对待历史的态度。叶尔羌汗
国中期,已经走上分裂之路—哈密和吐鲁番从汗国中分离出来:阿帕克“引狼入室”之际,两地已依附于清朝。
汗国政权本身体制上的缺陷一分封制使得中央权力削弱,各地异密拥有大权而多次为争夺
王权而起兵反叛:早在阿布都拉汗的时代,汗国就己经由准噶尔控制,尤勒巴尔斯汗靠瓦刺鄂
齐尔图汗取得喀什称汗,逼作为可汗的父亲以朝期之名离境。僧格和厄勒丹台什分别支持伊斯
玛伊勒与尤勒巴尔斯争夺汗权之战;1668年,尤勒巴尔斯汗将汗国“君权之各种象征物”交
给僧格,这时,叶尔羌汗国就己经可以算作灭亡了—国玺都由准噶尔来控制,因此叶尔羌到这个时期是名存实亡。僧格之驻叶尔羌代表厄尔喀伯克拥有汗国的最高权力,他杀死汗国君主
尤勒巴尔斯汗,立尤勒巴尔斯汗之子为汗。由此可见,在叶尔羌汗国末期(1668年起),汗
国已经到了可汗的生杀大权都掌握在准噶尔人手中的地步。’厄尔喀伯克甚至被称为“皇
帝”、“帝王”。‘因此,无论阿帕克和卓是否去伊犁或西藏,在准噶尔控制叶尔羌汗国的情
况之下,他要在喀什噶尔或叶尔羌获得政治权力,必然要经过准噶尔人之手。

㈦ 广东肇庆中学新高二18名单

吴思勉
梁丽烨
罗慧
余凯通
陈横立
吴哲
董明夏
梁诗其
廖浩翔
熊翠欣
陈文杰
伍坤
蒋政
杨卉
蔡俊
李润
张海欣
陈灿珍
邓嘉俊
程晴
彭胤期
唐潮声
傅司正
谭凌祎
谢萝雅
阿卜杜喀迪尔·米吉提
阿依古再丽·阿克木
艾克拜尔·库尔班
马明伟
陈晓华
古扎丽努尔·艾麦提
哈·达日玛
卡力别克·艾来提
库尔班·托合提
马晨瑜
玛日古丽·阿布都热合曼
夏木夏提·阿曼秦
牙尔艾力·吐逊
孜娜古丽·吐鲁松
古尼娜·奴尔木合买提
马晶兰
米日巴·艾山
米日古丽·库尔班
穆拉迪力·阿力普
沙达木·赛买提
亚库甫·艾合买提
依尔夏提·艾斯凯尔
范国贤
司徒恺华
王贤猛
陈昱达
廖辉初
覃端豪
冯锦星
梁雪颖
卢堃
温伙梅
===========================
是新疆班的孩子么~可怜啊

㈧ 赛买提·艾山的人物绝技

在2008年10月18日,赛买提·艾山在张家界天门山的万仞绝壁之间展示了“达瓦孜”惊人绝技。虽然赛买提在距离终点五十米处“失手”,被救援人员安全接回终点,但在倾斜度达三十九度的钢绳上行走了六百五十米,赛买提已成功挑战了世界最大斜度的高空走钢丝极限。
此次的挑战地点设在张家界天门山的万仞绝壁之间,钢绳的跨度超过七百米,倾斜度达三十九度,几乎达到目前世界索道架设技术标准的极限。
18日下午,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赛买提手持平衡杆开始向天门山极限坡度发起挑战。由于开始阶段体能充沛,赛买提在直径为3.1厘米的钢索上健步前行,不到10分钟就走了100多米。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赛买提走得十分小心,不断地利用平衡杆稳定身体。
然而,就在距离终点五十米处,体力近乎耗尽的赛买提由于绳索晃动太大而失足掉下,所幸反应敏捷的他及时用脚勾住了斜拉绳,随之将身体固定在钢绳上。此时的赛买提仍尝试继续完成挑战,他几次想用脚踩在钢绳上站起来,但都因坡度太大而打滑。最终,赛买提在亲友的极力劝阻下放弃了继续挑战,接过了救援人员送过来的安全绳,有惊无险地回到终点。
新世界纪录诞生
2009年4月25日下午2点28分,赛买提·艾山的名字将被载入史册——他在天门山上创造了“最大坡度高空钢丝长距离行走”新世界记录。历时1小时零8分钟,一条架在天门山群山之间,长700米,垂直高差300多米,坡度达39°的钢丝成功被他征服!整个过程赛买提没有携带任何保护装置,仅仅手握一根7.6米的平衡杆。
2011年8月6日下午赛买提崀山高空热气球走钢丝活动中,中国达瓦孜第七代传人赛买提·艾山在距离地面30米的高空成功挑战系在两个热气球之间,长度为15米的钢丝,此举获颁“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在随后的离地面100米的高空热气球走钢丝挑战中,由于风力太大,挑战失败。他说,下次继续挑战100米高度热气球走钢丝活动。

㈨ 我国有 多 少 人 能 在 高 空 不 戴 保 险 绳 走钢丝

有4人
新疆“达瓦孜”传人、“高空王子”阿迪力
他侄子赛买提•艾山

阅读全文

与赛买提艾山走钢丝策划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场7月促销活动方案 浏览:390
第一批江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园 浏览:882
干部选拔任用培训班方案 浏览:352
2020年幼儿园安保人员培训计划和方案 浏览:316
大学班级集体游戏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133
技能培训对口帮扶实施方案 浏览:93
义务壹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445
电子商务中四流及关系 浏览:485
绿化人员培训方案 浏览:673
信贷开业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18
促销活动心得 浏览:434
家庭教育培训活动的实施方案 浏览:335
新疆哎呦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317
吕梁烟草电子商务平台删除 浏览:116
华工电子商务概论平时作业 浏览:240
东谷电子商务 浏览:504
促销活动主题名称 浏览:876
餐饮策划方案的题目 浏览:19
安化黑茶电子商务怎么运作 浏览:350
江苏无锡尚上电子商务 浏览: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