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欧莱雅和宝洁各使用的是什么目标市场策略其优缺点有哪些
1 保洁公司采用应该是避强,并集中力量进攻某一个目标市场,这种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回进答攻力,集中精力以点盖面。但是这样会失去一部分市场,风险挺大的。
而欧莱雅则全面渗透市场来挑战保洁,这样可以是产品对每个人群都有用的,但是对市场渗透相对较慢,不能集中资金。
2 我感觉欧莱雅是打算与保洁进行全面的正面对视,但是保洁回避了部分市场进攻,而是采取快速渗透,欧莱雅从上面的资料看就是想面向各层人的。
3 加强渠道,电视广告,以低价格高促销的战略快速杀入市场。同时看其他对手怎么做。
B. 欧莱雅营销策划书
试用活动、体验活动,买赠、明星签售。加大宣传力度。
C. 欧莱雅的产品特点是什么
一、基础护肤产品
1、新净界系列
1)洁面Jel:泡沫丰富,洁面时有刺痛感,洁面后
脸不感觉滑滑的。其中的水杨酸成分,虽然对皮肤有点刺激,但是对初期的痘痘还是有一定的效果。
2)爽肤水:清洁力强,但不够补水,不够滋润,而且有很强刺痛感。
3)控油保湿乳:不觉得控油,也不觉得保湿;但搓泥效果明显。
4)祛痘精华:非常有效,但对痘印无效。
2、清新保湿系列
1)洁面Jel:清洁力不错,气味氛芳,洗完脸后,不紧绷,而且不容易泛油。
2)保湿爽肤水:感觉全是水,拍上脸上感觉不错,但保湿效果后劲不足,拿来泡纸膜,又觉得有点费。
3)保湿精华:感觉很水润,但如果只用这个精华,而不再加一层其他滋润霜,则会感觉很干,时间长了,脸上会出现一层明显的老化角质,即一层死皮。
4)保湿霜:性价比很高的一款保湿霜,一年四季都可以用,而且适合各种皮肤。在上粉底之前涂一层,可以使粉妆更服贴。
3、美白系列
1)洁面膏:清洁力不错,气味也很是好闻,油皮和混合皮的妹妹可以大胆使用;但建议干皮和敏感皮妹妹慎用。
2)美白爽肤水:既不保湿,又不美白,还不控油,有酒精味,算是这个系列中的败笔。
3)美白日霜:SPF15,有点小油,而且流汗时,你会发现流白汗,应该是此款霜不易吸收的结果。
4)美白晚霜:美白效果有一点,但是偏油。
5)美白精华素:对于痘印,没有太大效果,但是对于晒斑,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不适合整脸涂,最好是只涂在斑点上。
6)双重精纯美白:包装设计新颖,对于提亮肤色有明显效果,但是对淡斑或痘痕,几乎无效。也有一定保湿效果。
7)隔离防晒霜:SPF30,带有修正肤色的效果,可以做妆前隔离,皮肤好的美眉可以涂上这个当粉底,直接出门。这是一款不错的隔离防晒霜。
8)美白面膜:面巾式的面膜,从包装里拿出来时,感觉好像所含的精华素不够,但是敷在脸上,小睡一觉后,发现脸色真的变白了。算是一个小小的惊喜吧。
4、明效新颜系列
1)洁面膏:清洁效果不错,气味也比较好闻,洗完脸后,不油不干。
2)明效新颜滋润霜日霜晚霜:适合中性皮肤的JM用,长痘、油皮和混合皮的JMS要慎用。
二、眼霜
1、花蕊眼霜(现名为眼周护理霜):适合年龄在16~20岁的年轻小妹。
2、清润眼霜:据说可以祛黑眼圈,但我是没发现有这个效果,但是,这支眼霜不够滋润倒是真的,我眼部第一根小细纹就是拜它所赐。可能也只适合年龄在16~20岁之间的年轻小妹。
3、复颜抗皱紧肤眼霜:抗皱效果,没看出来;紧肤效果也不觉得;但是营养倒是有,我用这个长了几颗脂肪粒。也许,我用这个时,是23岁左右,用得太早了。所以,28岁的JMS,应该可以试试。
三、粉底
1、智慧平衡粉底:个人比较偏好粉底乳,对于粉瓶只是偶尔尝试;但这款粉,无论是粉瓶还是粉底乳,都是值得购买并夸赞的一款粉。
2、VC莹亮粉底液:不够透气,有点偏油。但用后,脸色看起是比较有光泽。
四、睫毛膏
欧莱雅的睫毛膏,我想不需多说了,性价比就一个字,高!
五、卸妆油
150元,150ML.效果不错,价钱合理。是卸妆油中性价比较高的一款。值得拥有。
六、唇膏
欧莱雅所有唇膏都感觉比较厚重,色泽不错,持久性一般,价钱还是比较合理的。所以是否选购,则看个人喜好了。
D. 欧莱雅的品牌决策。
新农村战略的诱惑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体号召之下,包括飞利浦、宝洁在内的跨国品牌已经把眼睛盯紧了三四级市场和广大农村消费者的钱包!因为销量和利润回报的诱惑,连世界级的高端化妆品品牌——欧莱雅也耐不住寂寞,开始对中国的农村市场蠢蠢欲动,垂涎欲滴了!
3月23日,欧莱雅集团再次购入BodyShop(美体小铺)普通股股份。至此,该集团将拥有美体小铺53.1%的股份,从而绝对控股该公司。
美体小铺主打环保、天然的概念,是近年来国际美容业的黑马。自1976年在伦敦南部的滨海小城布莱顿创立以来,该公司目前已经在全球开设了多达1900家店面。美体小铺在全球最杰出品牌的排列中居于第27位。其创始人安妮塔·罗迪克在当今英国商界已享有先锋人物之称。
欧莱雅在全球拥有300多个品牌。自1996年进入中国以来,欧莱雅一直坚持在化妆品中高端市场树立自己的品牌。据欧莱雅2005年财报显示,其大中国区的销售额达到4.26亿欧元,已经超过日本。然而,令欧莱雅感到困惑的是,尽管稳坐世界化妆品行业的头把交椅,但在中国,它却始终无法超越宝洁,成为理想中的第一大化妆品公司。或许,夜思日想,欧莱雅正试图改变这种现状。
早在2006年2月,欧莱雅就曾宣布,将发力于中国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的市场开拓。这便是所谓的“新农村战略”。但是,欧莱雅进军三四级市场的大片农村地区,对于一向标榜自己高端品牌的欧莱雅是否预示着明星陨落的潜在危险?
学习宝洁好榜样——城市包围农村
2005财年,欧莱雅集团实现销售145.3亿欧元,营运利润达22.66亿欧元,同比增长8.5%。在欧莱雅全球各个地区的业绩贡献中,西欧业绩贡献份额跌至47.4%,北美市场达到了27.2%,而在亚洲实现销售13.75亿欧元,同比增长7.4%。
今年年初,宝洁抢先一步提出,要着力拓展农村市场。这也许刺激了欧莱雅开拓农村市场的决心。据媒体当时的报道,时任欧莱雅中国区总裁的盖保罗直言,欧莱雅将寻找合作伙伴,将产品带到农村、三线以及三线以下的城市。
根据欧莱雅集团的全球部署,中国的现有业务将从90个城市拓展到200个城市。目前,欧莱雅的分销渠道包括百货商场、大卖场、超市,而化妆品商店对于“新农村战略”将会更加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欧莱雅此番向低端市场渗透,不单纯针对旗下某一品牌,而是整体渗透。对于甫一出现在中国时,便以高端形象示人的品牌,这是不是在自毁形象呢?难免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
过去,巩俐和章子怡,这两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代言人,让欧莱雅的品牌地位得到很好的诠释。旗下的兰蔻、碧欧泉一直被认为是,只有少数人才用得起的高端化妆品。还有中国消费者知之甚少的赫莲娜·鲁宾斯坦,更是顶级的奢侈品牌。
现在为了配合品牌开拓农村和三四级市场,欧莱雅启用了李嘉欣作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这禁不住让很多业内人士开始担忧——
对于形象已经定格的欧莱雅来说,要做的或许是继续保持自己高高在上的形象。拿这样的牌子去开拓三线城市甚至农村市场,销量和市场份额可以快速上升,但是品牌上的损失应该怎么计算?
品牌就像谈恋爱,你到底爱的是谁?
一位曾经在欧莱雅工作过的高管认为,如果大举进军三线城市以及农村,会过分透支欧莱雅的品牌。进入中国十年后,欧莱雅迅速增长的销售额,让其自有品牌——巴黎欧莱雅正在被极端化。
这位高管甚至警告,向低端渗透的策略在几年内可能没有问题,但长此以往,巴黎欧莱雅将会成为下一个美宝莲——几年前,美宝莲正因为向低端渗透,很快被一个中国本土的彩妆品牌打败。如果失去了巴黎欧莱雅这个品牌,欧莱雅公司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毕竟,欧莱雅和巴黎欧莱雅很多时候是绑在一起的。
欧莱雅会成为第二个美宝莲吗?
根据专业人士分析,2001年以前,欧莱雅在中国的经营状况并不是很理想。这位高管坦言,欧莱雅当时在模仿欧泊莱—为了提升形象,欧莱雅撤掉很多卖场的专柜,仅保留一部分高端卖场。这就是所谓的“收”策略。这种策略,必然让欧莱雅丢掉一大部分中低端市场,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宝洁旗下的品牌出现在各种卖场,赚的盆满钵溢。
提升品牌形象带来的利润下滑,迫使欧莱雅在2003年底到2004年初,改“收”为“放”。从高端卖场到中低端卖场,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欧莱雅的专柜又重新出现在这些地方。
但在“放”的策略中,美宝莲却成了牺牲品。之前,美宝莲的价格远高于一般的彩妆品牌。因为实行“放”的策略,美宝莲的产品进行了持续的降价,降幅达到30%。
30-40元的平均价位,让美宝莲赢得了不少年轻女性的欢迎。而在当时的中国市场,彩妆领域的竞争有一个巨大的空档,就是缺少平均价位在100元左右的彩妆品牌。如此定位的美宝莲虽然获得广泛的知名度,但是,很快便被中国本土的一个彩妆品牌打败。
因此,从美宝莲的失败案例中可以看出,是否进入三四级市场和农村市场,欧莱雅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选择权,但是,当欧莱雅深陷三四级市场和农村市场的乱战之后,被迫降价而迎合当地的消费者,提升渠道中的销量将是欧莱雅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但是,对于一个国际大牌来讲,陷身自己并不熟悉的农村市场被轻车熟路的当地品牌排挤、打压,最终的被迫撤出,失败的宿命也许是早就注定的!正如抗战时期,日本军队能够在上海、南京等地攻城掠地,但是进入太行山区之后,就只能被动挨打一个道理了!
改纵向开拓为横向延伸——欧莱雅明智之选!
在定价上,虽然欧莱雅旗下在中国销售的品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档次,但整体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还是较高的。赫莲娜根本不在中国做任何广告,兰蔻、碧欧泉都是通过最时尚的媒体和派对等渠道进行宣传。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卡尼尔、羽西等,也大多通过认知度高的明星和时尚杂志,来形成强有力的品牌认知和传播。仅有小护士还没有提升形象的打算。
试想,兰蔻的消费者会愿意在小超市里就能买到这个品牌的化妆品吗?或者去一个商场买兰蔻时,柜台里还摆着大宝。虽然,一个品牌由高到低,要比从低到高容易得多,但是风险也将大得多。不过,好在欧莱雅各自为阵的品牌策略,或许能降低这个风险。
在欧莱雅为了实现更宏伟的目标而大张旗鼓推进“新农村战略”的同时,在销量增长的诱惑的背面,却是一场品牌放弃纯情和专情,而纯粹、地地道道的为了市场份额的金钱游戏的滥情游戏!看似前景广阔,“钱”景无限的品牌之旅,却开始把一个针对时尚人群的名门闺秀变成了一个谁都可以亵玩的歌厅舞女。这或许是欧莱雅品牌恶梦的开始,也是众多的小品牌寻找崛起机会的开始。因为,通过欧莱雅前期的市场教育,本土品牌能够轻易的在后期切入市场,并且赢得农村消费者的青睐似乎他们更在行一些!
与其不断把市场开向纵深,让自己的品牌服务于从月收入200元到月收入20000元的漫长战线,欧莱雅不如明智的收缩自己的战线,让自己的品牌专心为城市中特定的人群提供源源不断的产品和增值服务,因为,这些顾客的需求对于欧莱雅来说还有很多的缺口!而伴随跨国品牌的不断涌入,欧莱雅在城市市场的份额也远未达到饱和!
最后,欧莱雅能够懂得的一个结论可能是:品牌如爱情,因为专情而无价,因为滥情而让自己贬值!当然,如果欧莱雅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品牌运作高手,可能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讶和精彩!
E. 欧莱雅的产品组合
欧莱雅的产品都还不错的
具体要怎么组合还是要看你是什么肤质 需要什么效果的
还是到专柜去看看 专柜的BA也会给你一些建议的
F. 欧莱雅的swot分析
SWOT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方法、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以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也称波士顿矩阵,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 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 SWOT分析通过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再调整企业资源及企业策略,来达成企业的目标。 SWOT分析已逐渐被许多企业运用到包括: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产品研发等各个方面。 SWOT分析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隶属于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SWOT分析有其形成的基础。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著名的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理论从产业结构入手对一个企业“可能做的”方面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说明,而能力学派管理学家则运用价值链解构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注重对公司的资源和能力的分析。SWOT分析,就是在综合了前面两者的基础上,以资源学派学者为代表,将公司的内部分析(即20世纪80年代中期管理学界权威们所关注的研究取向,以能力学派为代表)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即更早期战略研究所关注的中心主题,以安德鲁斯与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 与其他的分析方法相比较,SWOT分析从一开始就具有显著的结构化和系统性的特征。就结构化而言,首先在形式上,SWOT分析法表现为构造SWOT结构矩阵,并对矩阵的不同区域赋予了不同分析意义;其次内容上,SWOT分析法的主要理论基础也强调从结构分析入手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分析。另外,早在SWOT诞生之前的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有人提出过SWOT分析中涉及到的内部优势、弱点,外部机会、威胁这些变化因素,但只是孤立地对它们加以分析。SWOT方法的重要贡献就在于用系统的思想将这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使得企业战略计划的制定更加科学全面。 SWOT方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成为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分析直观、使用简单是它的重要优点。即使没有精确的数据支持和更专业化的分析工具,也可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但是,正是这种直观和简单,使得SWOT不可避免地带有精度不够的缺陷。例如SWOT分析采用定性方法,通过罗列S、W、O、T的各种表现,形成一种模糊的企业竞争地位描述。以此为依据作出的判断,不免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臆断。所以,在使用SWOT方法时要注意方法的局限性,在罗列作为判断依据的事实时,要尽量真实、客观、精确,并提供一定的定量数据弥补SWOT定性分析的不足,构造高层定性分析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