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赛会活动
从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执委会获悉,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有四个大型项目,即火炬传递、开幕式、闭幕式和民族大联欢。四项大型活动将为盛会增光添彩。
本次运动会火炬传递以“传递民族情,共圆中国梦”为传递口号,分为采火仪式、网上传递、实地传递、主火炬点燃四个部分。采火仪式拟定于6月12日在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延安民族学院旧址举行。采火仪式后在官网进行为期2个月的网上传递,实地传递拟定于8月6日先后在东胜区、伊金霍洛旗阿镇和康巴什新区三地进行,8月9日在开幕式现场点燃主火炬。
开幕式拟于8月9日16:30在鄂尔多斯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以“汇聚民族情·共圆中国梦”为主题,以“草原的聚会,民族的节日,共同的梦想”为活动定位,分上下两篇进行。上篇《汇聚民族情》,包括各代表团入场和开幕仪式两部分;下篇《共圆中国梦》,主要以民族文化展示表演为主;民族文化展示文艺表演结束后举行主火炬点燃仪式。闭幕式拟定于8月17日16:30在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以“同心颂中华,携手向未来”为主题,闭幕式文体表演以广场歌会为主要表演形式,以“民族经典旋律重新焕发时代生机”为活动定位,分上篇《欢歌一家亲》和下篇《礼赞中华美》进行。
民族大联欢活动,拟于休赛日在康巴什新区乌兰木伦湖区广场举行,采用“集中活动、分区展示、互动联谊、共同参与”的活动形式。民族大联欢设置7个活动区,分别为:中心表演区、趣味体育项目表演区、游戏娱乐区、纪念碑安置区、展览展示区、民族用品及工艺品展销区、风情美食区。
本次运动会大型活动以隆重、务实、节俭为工作理念,坚持将精简节约贯穿大型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四项活动均在白天举行,不大面积使用声光电设备,同时火炬传递活动采用网络虚拟传递和实地传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不大范围、长时间进行实地传递;坚持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四项活动演职人员均以内蒙古自治区及我市文体团队、群众演员及市民志愿者为主,充分展现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现党的民族政策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成功实践,展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及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取得的优秀成果。
⑵ 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筹备工作
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运动会”)将于2015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本届运动会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举办的第 一个大型综合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盛会,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第二次承办这一盛会。在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运动会的筹备工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筹备工作,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正全力以赴,扎实有序地推进各项筹备工作。
建立完善筹备工作组织机构
自治区成立了运动会筹备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筹委会”),自治区主席巴特尔担任筹委会主任。鄂尔多斯市成立了筹备工作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执委会”),鄂尔多斯市市长廉素担任执委会主任。筹委会、执委会都设立了工作机构,区、市两级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全面参与。同时,按照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借鉴历届运动会的成功经验,结合内蒙古的实际,筹委会制定了《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筹备工作总体方案》。依据总体方案,筹委会各部门及执委会分别制定了宣传、接待、竞赛表演、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志愿者招募、经贸旅游、市场开发等具体方案。
推进场馆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
运动会主会场——鄂尔多斯市多功能体育中心建设全力推进,可按计划在2014年底竣工,经验收后投入试运行;水上项目场地和改造的运动员村,将于2015年6月交付使用;现有其他场馆内部设施也正在进行改造维修。同时,运动会信息系统建设正在开发完善。
启动大型活动策划和竞赛服务工作。
秉持“节俭、务实、精彩”的原则,正在进一步细化完善开幕式、闭幕式、民族大联欢、火炬传递等大型活动方案。在竞赛服务工作方面,2014年4月,组织举办了全国民族健身操培训班。7月,运动会报名系统将投入试运行。8月,将举办珍珠球和陀螺两个全国单项邀请赛。运动会比赛器材招标采购、奖杯、奖牌、证书设计等正按计划推进。正在制定运动会辅助裁判员、竞赛工作人员选拔、培方案,并协助主办单位完成运动会报名和运动员注册等项工作。
推动宣传工作不断升温。
运动会宣传工作分为前期筹备宣传、全面宣传、会前宣传、会中宣传和会后宣传五个阶段。前期筹备宣传工作全面推进,第二阶段宣传工作顺利启动,运动会官方网站和微博已开通运行。完成了运动会会歌、会徽、吉祥物、宣传画等的征集制作工作。2014年7月至12月将组织第一轮全面宣传报道,并启动赞助招商工作,发布运动会市场开发各项制度和实施细则。
做好接待和安全保障工作
鄂尔多斯市现有三星级以上酒店30多家、房间近6000个,改造的运动员村可容纳6000人;航空、铁路和全国主要城市都已开通,公路四通八达,市内交通快捷便利,完全可以满足运动员在食、宿、行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围绕运动会安保工作,鄂尔多斯市开展了社会治安、交通秩序、消防隐患、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排查了相关道路交通隐患、酒店火灾安全隐患及场馆沿途沿线安保状况,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下一步将进一步细化落实各项措施,切实做好接待和安全保卫工作。
为了保证赛事与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鄂尔多斯市政府建设了基于MapGIS平台的第十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安保指挥调度系统,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北斗导航、GIS等技术,为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安全保障工作预方案推演,可视化警力部署,实现多警种、多部门的联合作战。
开展运动会志愿者招募工作。
2014年10月份,将按照运动会需求启动志愿者招募工作,招募工作主要在鄂尔多斯市内各大中专院校和机关单位进行。正在制定运动会志愿者工作方案和志愿者管理办法等。2015年7月前完成赛会志愿者培训工作。
⑶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历史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建国以前历史上各阶段的统治者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都持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前国家副主席朱德在1949 年的一次体育工作会议上就指出“要广泛地采用民间原有的许多体育形式”;强调了开展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性。
1953年11月,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在天津市举行。在1981年9月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座谈会后,国务院便批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由国家民族事业委员会和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办,由地方承办,每四年举行一次。同时又把1953 年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民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追定为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1986 年的第三届民族运动会首次启用了会徽、会旗、会标,这标志着民族运动会逐步走向正规化。这届民族运动会正式确定了民运会设项分竞赛和表演两大类,共设7 个竞赛项目和115 个表演项目。第四届民运会不仅增加了赛龙舟等经过规范化、科学化之后的项目,而且还制订了较为科学、系统的总规程、竞赛项目规程和规则、表演项目评判方法,使民族运动会向着规范化的轨道迈进了一大步。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经举办了9届(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在于2015年8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行),举办地涵盖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全部民族自治区以及北京、天津、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从1953年的5个竞赛项目22个表演项目到1999年的13个竞赛项目和161个表演项目再到2015年的17个竞赛项目和140个表演项目。少数民族运动会参赛民族涵盖了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
《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国家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群众展示体育文化、增进团结友谊的民族盛会。
民族运动会沿着继承革新、继往开来的方向迈进,发掘了一大批新项目,并在探索普及与提高结合、群众性与专业化结合、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结合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上了普及、提高、规范、科学的道路。
⑷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项目介绍
· 独竹漂 2011-02-21
· 摔跤 2011-02-21
· 木球 2011-02-21
· 毽球 2011-02-21
· 射弩 2011-02-21
· 马术 2011-02-21
· 龙舟 2011-02-21
· 蹴球 2011-02-21
· 押加 2011-02-21
· 陀螺 2011-02-21
· 板鞋竞速 2011-02-21
· 高脚竞速 2011-02-21
· 武术 2011-02-21
· 珍珠球 2011-02-21
· 秋千 2011-02-21
· 花炮 2011-02-21 · 八人秋千 2010-07-06
· 马术与黄果树大瀑布 2010-03-31
· 射弩与遵义会议会址 2010-03-31
· 毽球与贵阳甲秀楼 2010-03-31
· 走刀山与梵净山 2010-03-31
· 龙舟与凉都六盘水 2010-03-31
· 花炮与万峰林 2010-03-31
· 秋千与小七孔 2010-03-31
· 民族式摔跤与千户苗寨 2010-03-31
· 板鞋竞速与威宁草海 2010-03-31
· 姑娘追 2009-11-10
· 赛爬犁 2009-11-10
· 赛骆驼 2009-11-10
· 飞绣球 2009-11-10
· 掼牛 2009-11-10
· 叼羊 2009-11-10
· 跳板 2009-11-10
⑸ 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
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将于2011年在贵州举行,这是贵州首次举办全国性的综合体育赛事。
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会徽、主题歌、吉祥物、宣传画鲜明地突出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遵循了“平等、团结、拼 搏、奋进”的宗旨,体现了“和谐中华,多彩贵州”的要求。还充分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贵州特色文化。
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会徽由5支不同颜色的牛角组成,形成盘龙的图腾纹样,寓意平等和谐的56个民族是一家;5支牛角形成了“贵”字的首写字母 “G”和数字“9”,表示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在贵州举办;5种颜色形成相互追逐的动感,象征民族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根据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原征集的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会歌改为主题歌。主题歌《手牵着心连着》,既突出民族运动会的宗旨和主题,又融入了侗族大歌的音乐素材,再现了各 族人民在贵州高原上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吉祥物则以贵州独有的“贵州龙”化石为造型基础,将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的“旋涡纹”图饰结合时尚化、拟人化的卡通形 象设计而成。宣传画将牛角和民族刺绣作为整套宣传画的基本元素,色彩绚丽、生动和谐,民族气息浓烈而奔放。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主题曲《手牵着心连着》。
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会徽由5支不同颜色的牛角组成,形成盘龙的图腾纹样,寓意平等和谐的56个民族是一家;5支牛角形成了“贵”字的首写字母 “G”和数字“9”,表示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在贵州举办;5种颜色形成相互追逐的动感,象征民族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
图片:
https://gss0..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ke/pic/item/0862c35495fb596cd009064f.jpg
吉祥物则以贵州独有的“贵州龙”化石为造型基础,将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的“旋涡纹”图饰结合时尚化、拟人化的卡通形 象设计而成。宣传画将牛角和民族刺绣作为整套宣传画的基本元素,色彩绚丽、生动和谐,民族气息浓烈而奔放。
图片:
https://gss0..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ke/pic/item/7ab514d1276f39e7562c8448.jpg
⑹ 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举办背景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国家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群众展示体育文化、增进团结友谊的民族盛会。
据了解,鄂尔多斯市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城市环境比较优越,场馆设施比较完善,综合服务能力比较强,安全保障能力较强,有举办大型活动的经验。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以少数民族为参加主体、以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内容的全国性大型体育赛事,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自1953年在天津首次举行后,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北京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广东省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承办过第二至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其中第六届在西藏拉萨设立分赛场。目前正在贵州省举行的是第九届。内蒙古曾于1982年承办过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2010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向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申办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意向,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组成考察组赴承办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现场考察了比赛场馆设施,大型活动场地及接待能力等项工作。
据悉,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14年全国珍珠球、陀螺单项邀请赛将于8月27至29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比赛场地在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本次邀请赛预计会有来自全国的近500名运动员参加。
为确保邀请赛的顺利进行,鄂尔多斯市筹备工作执行委员会特成立赛事指挥部,由鄂尔多斯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挺担任总指挥,副市长李国俭担任副总指挥,下设综合、竞赛、场地器材、接待保障等七个工作组,并下发了《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14年陀螺、珍珠球邀请赛组织实施方案》,对邀请赛的各项筹备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任务。邀请赛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陀螺和珍珠球是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传统竞赛项目,并被选定为此次邀请赛项目。陀螺在佤、壮、瑶等西南少数民族中流传已久,在回、满、藏等民族中也非常流行。陀螺大小不一,打法多样,是少数民族运动会极具特色的竞赛项目。珍珠球源于古代满族人采珍珠的劳动情景,逐渐演变为一种游戏,并曾一度失传,经过挖掘、改进后的珍珠球于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首次正式亮相,列为正式比赛。
此次陀螺、珍珠球单项邀请赛的举行,将是2015年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实战演练,也会为2015年大会的举办积累宝贵的经验。
⑺ 少数民族运动会有哪些项目
竞赛项目有:举重、拳击、摔跤、短兵和步射;表演项目有:武术(分石担、石锁、弓箭术、弹丸、爬杆、跳板、木杠、皮条、沙袋、地围、跳桌、筋斗、叠罗汉、大武术、五虎棍、打术、跳术、跳绳、飞叉、中幡等22项)、骑术(各种马上技巧表演9项)3大类。
特邀表演有:马球、蒙古式摔跤、狮舞、杂技等。其中维吾尔族的踩绳(即达瓦孜)、蒙古族的摔跤、朝鲜族的跳板、回族的武术以及内蒙古骑兵的马术等少数民族项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少数民族运动会策划书扩展阅读:
1982年9月2日-9月8日,由国家体委、国家民委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了第2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本届运动会历时7天,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6个民族的863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参加,其中少数民族运动员593人。
体育活动分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竞赛项目有:射箭邀请赛和中国式摔跤。来自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4省区5个民族的24名运动员参加了射箭的角逐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个民族的56名业余摔跤运动员参加了4个级别的中国式摔跤比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摔跤人才。
表演项目有68个,分别由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6个少数民族的800多名运动员进行表演,其中有:傣族的孔雀拳、白族的霸王鞭、纳西族的东巴跳、彝族的阿细跳月、高山族的背篓球、回族的斗牛、藏族的“碧秀”。
土族的轮子秋、朝鲜族的秋千、黎族的跳竹竿、壮族的高空舞狮、维吾尔族的“达瓦孜”、哈萨克族的马上拾银、塔吉克族的叼羊、蒙古族的赛骆驼和赛马、达斡尔族的“波依阔”等。
这些传统的民族表演项目是由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而来,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吸引了80多万观众前来观看。运动会期间,还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图片展览”,举办了有12000人参加的盛大联欢晚会。
⑻ 少数民族运动会简介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在1953年举办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民族政策,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增强各族人民体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主办、由地方承办,每4年举行一届。
⑼ 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内容该怎么写
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内容该怎么写
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19年9月8日至16日在郑州市举行。这是全国民运会第一次在中部地区举办。其中,马术项目于2019年7月12日至1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
2019年全国民运会设有17个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会期14天,其中比赛时间9天,预计规模约1万人,主要活动有:火炬传递、开闭幕式、民族大联欢、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比赛等。
大会设有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龙舟、独竹漂、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民族马术、民族健身操等17个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
⑽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活动主题
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会徽、主题歌、吉祥物、宣传画鲜明地突出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遵循了“平等、团结、拼 搏、奋进”的宗旨,体现了“和谐中华,多彩贵州”的要求。还充分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贵州特色文化。
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会徽由5支不同颜色的牛角组成,形成盘龙的图腾纹样,寓意平等和谐的56个民族是一家;5支牛角形成了“贵”字的首写字母 “G”和数字“9”,表示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在贵州举办;5种颜色形成相互追逐的动感,象征民族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根据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 局的要求,原征集的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会歌改为主题歌。主题歌《手牵着心连着》,既突出民族运动会的宗旨和主题,又融入了侗族大歌的音乐素材,再现了各 族人民在贵州高原上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本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吉祥物是一只名叫圆圆的贵州龙。贵州龙生活在距今2.4亿年前三叠纪中期的贵州兴义地区,其化石具有非常珍贵的科研价值,记载了古脊椎动物进化的史实。 吉祥物圆圆以贵州独有的贵州龙为造型基础,以贵州少数民族服饰常用的旋涡纹图饰结合时尚化、拟人化的卡通形象设计而成,旋涡纹巧妙的设计成9字,代表运动会举办的届数。圆圆身穿少数民族对襟衣,憨态可掬,笑迎八方宾客。圆圆的命名,寓意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大联欢、大发展,绿色意在强调贵州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