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射洪宣传片

射洪宣传片

发布时间:2021-09-09 11:52:50

A. 射洪家乡美景作文1000字

家乡是花园,有着鲜花的芬芳;家乡是森林,有着绿树的清凉;家乡是田野,有着收获的希望;家乡是雪景,有着冰晶的闪亮。
回忆过去,家家户户都为了不愁吃,小院里满是瓜果蔬菜。一年四季,只要能种点什么,小院里就会满满的,瞧去,各种颜色掺杂交错,杂乱无章。好拥挤、好杂乱的小院。现在,各家都不怎么种蔬菜了,而是种花。一年四季,鲜花不断。春天,月季、玫瑰等竞相开放。夏天花儿更加繁盛,五颜六色。秋天,本该百花凋零,菊花却傲骨怒放。冬天,瑞雪纷飞,梅花却在枝头绽放。一年四季,芬芳不断。香啊,花园般美丽的家乡。
再想以前,村里村外都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树。到了夏天,在外边聊天的大人都顺着墙边坐,小孩们大都躲在屋里扇扇子。屋里像蒸笼,屋外像热锅。而现在,房前屋后,街道两旁,村里村外,都种上了绿化树,虽说不像森林那样茂密,但也绿树成荫。夏天,大人们在树下乘凉,小孩们在树下嬉戏。茂密的树叶,送来了阵阵清凉。爽啊,森林般清凉的家乡。
回首以往,田野里种满了庄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水稻、花生等。那时人们的种植技术还不是很高,虽然辛勤努力了,但收获的却不十分理想。那用一滴滴汗水浇灌出的庄稼,好像有意跟人们作对似的。现在呢,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遍地都是绿色无公害作物,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省时又省力,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业余生活也丰富了。春天,水稻如碧绿的海洋,泛起阵阵波浪;秋天水稻垂下了头,大地一片金黄,真可谓是“春种满野皆碧绿,秋收遍地是黄金”。乐啊,田野般满是收获的家乡。
回首往事,垃圾拥有一片乐土——街道,任意呆在每个角落,有时还迎着风翩翩起舞,甚至在水里游泳,让人看了就想躲,真脏啊。现在呢,垃圾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垃圾场,街道整洁了,铺上了水泥路,成为了一个耀眼的亮点。净啊,冰晶般闪耀的家乡。
家乡在不断的变化。在我心中,家乡如妙龄少女,越变越好看,我从心眼里热爱我的家乡.

B. 敖长生射洪演唱视频

最好是找射洪电视台..估计只有他们有了吧

C. 有没有射洪中学160周年校庆视频

有的
在本校的网站有啊

D. 射洪县方言是西南官话灌赤片是什么鬼

明末清初,西南地区经过战乱,人口锐减,所以就有了“湖广填四川”,其实并不仅仅限于湖广之地,中国其他各地也有很多人迁入,为了统一管理,互相交流方便,政府官方使用的北方话就成了通用语言,经过长期与各地迁入民语言融合,就形成了西南官话。因为是在北方官话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又称为西南方言,是流行于中国西南部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以及邻近的湖北大部、湖南西部、陕西南部、河南信阳、东南亚北部局地(包括缅甸果敢)的主要语言,在老挝、越南等地也有部分华人使用。《中国语言地图集》给出的定义是,西南官话是西南地区以及附近的,入声整体归派到某一声调或者四声调值与重庆、贵阳、成都、昆明、武汉、桂林相近的汉语方言 。西南官话在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具有官方地位,是仅有的3个具有官方地位的汉语分支之一。此外东南地区的军话有时也被视为西南官话的一支。

E. 遂宁市射洪桃花山风景区怎么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桃花山风景区位于遂宁射洪县,从县城车行二十多分钟便到山脚下,若有闲情,不妨弃车徒步登山。一条宽阔水泥路从山脚盘曲向上绕着葱绿的山梁直通山顶。山不高,说是山,实际上只不过是典型的川中丘陵。公路两旁,参天大树遮天蔽日,偶尔还窜出一两株山花,格外艳丽。登上半山腰,眼前一亮:一片几百亩的桃林映入眼帘,每到阳春三月一簇一簇的粉红花红的青山绿水间分为外绚丽,灿若云霞,让人心旷神怡。

山顶一片平坦开阔,一幢桃花源综合大楼格外引人注目,这是面积达3500亩的桃花源的中心。大楼前草木葱茏,菊花桃花一片亮色。围着大楼,错落有致建有一些亭台楼宇和风格各异的房舍,餐饮娱乐、品茶休闲设施一应俱全。沿着大楼前面的碎石小径,便到了"松林坡",这是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的人工造林区。苍劲的青松翠柏,展示着蒲家浩人民改造自然的累累硕果。一进入林区,宛若到了原始森林。清脆悠扬的鸟鸣,增添了森林的幽静,清风徐来,松涛阵阵,尤如万马奔腾,由远而近,忽又渐远。成天置身于都市繁杂喧嚣中,不妨来此感悟一下大自然的宁静清幽,一定会使你庞辱皆忘、惬意畅快。透过苍松翠柏横斜的疏影,向下一望,隐约可见一泓清水半卧在翠绿的山沟里,蓝天白云倒映水中,平添了山林的灵气。这一方蓄水达一万立方米的堰塘,可游泳垂钓,也可灌溉农田。紧临水池旁,是"简朴寨"休闲中心,造型别致的茅屋、亭子,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不妨坐下来品茶、小饮。如若在春天,身旁还有一株株盛开的粉红的桃花和雪白的梨花装点着你,真是情趣盎然。微风吹来,从山顶隐约传来人们欢笑声和川剧锣鼓声,好戏开场了。沿着水池石板路向山顶拾级而上,穿过综合大楼西侧,便可见郁郁葱葱的几个山头和沟壑,其间的西式别墅、亭台,红墙绿瓦,煞是好看,这便是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桃花源休闲山庄。

飞猪上还可以查看更多有关于射洪桃花山风景区的介绍和玩法还有周边的景点

F. 射洪花果山

花果山啥子?说清楚撒。。哥。。

G. 写射洪《美丽的家乡》作文,成都市不知道的作文,也写的很好的作文。

一说起家乡,真的很有特色。尤其是在冬天,家乡的美景就是美丽的雪中世界。

白天下起了纷纷雪花,有时飘落一片一片的,有时厚厚的雪花可以堆一个雪人,肆无忌惮的玩耍。还可以拿着纸盒作滑板;从高处往下滑落,仿佛像是冲刺一般。那种速度与刺激,是我最喜欢的感觉。

到了晚上,白皑皑的雪漂亮极了,月光打在雪上,就像黑暗中出现的光茫,迷人又温暖。。就像给马路披上了新装,加上夜晚绚烂的灯光;过年是璀璨的烟火和它奏出的美妙音乐,让人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个场景每年都是过年最突出的景象。

还有在道路旁栩栩如生的冰雕。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含义:你看那匹骏马!好像在我们眼前奔跑,告诉我们坚持不懈的精神。你看女娲娘娘!正在爱抚着一个婴儿。好像慈祥的母亲爱抚着她最爱的孩子。好想告诉我们做人的仁爱和母亲的伟大。你看那挂着灯笼的城门!寓意着不管在哪里都要有一颗中国心。你看那条漂亮的鱼儿!吐着泡泡,象征着今年年年有余、心想事成!

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一年四季最爱的季节,是我的雪乡!

H. 在四川省射洪县历史上发生了那些重大事件

射洪移县之争
1913年,射洪的有识之士首次提出了变换治城主张,且欲借助辛亥革命的洪流使之成为现实。此论一出,立刻被那些刚剪下辫子的墨守成规者视为离经叛道,“金华是风水宝地”、“金华镇的泥巴比太和镇的泥巴重”、“移县不吉祥”等言论四起。县长熊耀章无所适从,此事最终被搁置了下来。
1931年,县中士绅黄毓英、杨溥泉等再倡移县之议,得到各界特别是太和镇各界的广泛响应。次年春,倡导者广泛联络各界人员200余人,在太和镇一剧院召开全县士绅代表会议,专题讨论移县问题,并请县长舒锡三就会指导。会议形成了移县的书面报告,呈请县府采纳施行。后因有人坚决反对,加之当时的军阀政府只以催粮派款为要,无心它顾,致使其拖而不决。
11年后,上级指令将新组建的射洪县银行设在太和镇,只在县城金华设办事处,这直接诱发了第三次也是最激烈的一次移县论争。1943年3月,主张移县的县参议员利用召开县“临时参议会议”之机提交提案,并请以文笔著称的张友渔执写《移县解说》。《移县解说》大声疾呼:治城应居于中央,而今射洪系古之射洪、光汉、通泉等县合并面成,治城偏于北隅;治城应扼水陆要冲,而县内非太和镇莫属;治城应为经济金融之重心,而金华远不能及;治城应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金华镇空间狭小。凡此种种,再不移县,更待何时?
上述主张皆持之有据,移县提案终获县“参议会议”通过,决定由县府转报专署、省府和内政部审批。
与此同时,反对移县之声也空前激烈。在《移县解说》被石印成册广为散发的时候,反对者也公推金华人汤开文执写《否认移县理由书》,石印成册广为散发。《理由书》称:金华山川毓秀,代出名贤――根据历史条件不可迁移县治;金华镇地势居高,而太和镇水患为害――根据地理条件不可迁县治;“新县制”贯彻时间已过,眼下当以抗战事务为重――根据政治条件不可以迁县治;迁治耗资数百万元,超过财力许可――根据经济条件不可迁县治。《理由书》另绘一图:同一洪水线上,金华镇只及城脚,而太和镇城墙上已有人划船。
为达目的,矛盾双方均成立社团,筹集经费,四面串连,八方游说,联名上书,派人请愿,一时文电交驰,各种宣传品雪片般在省、行政院、内政部飘飞,甚至还出现暗杀图谋。
后来,省府明令批示:“射洪迁治,非短时间所能办理,应以缓议”。更不幸的是,两年后的1945年,一河大水,太和镇城墙行船果然成真,移县之声从此哑然。

射洪县建置是在南北朝西魏时期,始置射江县,于北周(557)改名射洪县,故称“西魏置县,北周正名”。
射洪县因其射洪县境内有射江(射江今称梓江,又名梓潼江),县得名源于射江,古“江”与“洪”同音,古人将“射江”讹为“射洪”,后北周从俗,遂改为射洪。《元和郡县图志》载:(射洪)“县有梓潼水,与涪江合流,急如箭,奔射江口。蜀人谓水口曰洪,因名射洪”。
今射洪县境内建立县级政权已1500年。
秦惠文王灭巴,蜀两国,设置巴,蜀两郡。西汉析巴,蜀郡置广汉郡,领辖广汉等十三县。广汉县治今射洪县柳树镇的通泉坝,为今射洪县境内建县之始。此时,今射洪县境分属广汉,郪两县。广汉县和郪县的分界线,东西以涪江和梓潼江为界,即涪江以东和梓潼江左岸地区为广汉县。涪江西岸和梓潼江右岸地区为郪县(治今三台县郪江乡)。
西汉末年,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王朝,改益州为庸部,改广汉郡为就都,改广汉县为广信县。今射洪县境分属广信,郪两县。
东汉时,刘秀政权恢复益州,广汉郡,广汉县名,东汉末年,今射洪县境仍属广汉,郪两县。
三国蜀汉,后主建兴二年(224),分广汉郡四县置东广汉郡。郡治广汉县(今射洪县柳树镇)。今射洪县境仍属广汉,郪两县。
西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废东广汉郡,复置广汉郡,今射洪县境仍属广汉郡广汉,郪两县。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罢德阳郡,置遂宁郡,广汉县由广汉郡划入遂宁郡。今射洪县境分属遂宁郡广汉县,广汉郡郪县。恭帝元熙二年(420),刘裕夺取晋王朝政权建立宋王朝,史称刘宋。分广汉郡置新城郡,郡治北伍城县(今三台县潼川镇),领辖北伍城,怀归两县。
刘宋(明帝)泰始五年(469),改遂宁郡为东遂宁郡,郡治巴兴县(今大英县回马镇长江坝)。广汉县隶属东遂宁郡。今射洪县境属东遂宁郡广汉县,广汉郡郪县。
萧梁(502~553)撤郪县并入北伍城县。新城郡领北伍城县。南齐,改北宕渠郡(治今盐亭县城),置西宕渠郡,析广汉县,置通泉县。领辖广汉,通泉两县。今射洪县境分属广汉,通泉,北伍城三县。
西魏宇文泰平蜀,恭帝二年(555)分北伍城县,置射江县(治今射洪县金华镇),隶属昌城郡。据《元和郡县志》记载西魏恭帝(554~556),改西宕渠郡为涌泉郡,并移郡治于涌泉县(通泉更名,治今射洪县洋溪镇),领辖涌泉,广魏(广汉改名)两县。今射洪县境属射江,涌泉,广魏三县。
北周(557~581),改射江县为射洪县,射洪得名自此始。今射洪县境属射洪,通井(涌泉改名),广汉(广魏改名)三县。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罢郡置州,涌泉郡,昌城郡被废,改通井县为通泉县,并光汉县(广汉改名,讳炀帝杨广名)入通泉县。县治今射洪县柳树镇。
射洪、通泉两县隶属新州(治今三台县潼川镇)。开皇十八年(598),改新州为梓州,射洪、通泉两县属梓州。炀帝大业三年(607),罢州置郡,射洪、通泉两县属新城郡(治今三台潼川镇)。今射洪县境属射洪、通泉两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新城郡为梓州,射洪、通泉两县属梓州。玄宗天宝元年(742),改梓州为梓潼郡。乾元元年(758),复改梓潼郡为梓州。射洪,通泉两县隶属未变。今射洪县境仍属此两县。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射洪,通泉两县初隶梓州梓潼郡。太祖乾德四年(966),梓州梓潼郡改为静戌军。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又改为静安军。端拱二年(989)复改为东川节度,神宗元丰三年(1080)又改为剑南东川节度,徽宗重和元年(1118)改设为潼川府,射洪、通泉两县隶属关系仍旧。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通泉县“兵后地荒”,并入射洪县,隶属潼川府(治今三台县潼川镇)。
明洪武十年(1377)五月,并射洪县入盐亭县。十三年(1380)十一月,又恢复射洪县建置。
清初,射洪县属潼川直隶州(治今三台县潼川镇)。雍正十二年(1734)升州为府,隶属潼川府。嘉庆七年(1802),隶属川北道潼川府,直至清末。
民国元年(1912),裁川北道,以府,州直隶省政,射洪县隶属四川省潼川府。民国2年(1913),废潼川府,复置道,又隶川北道,民国3年(1914),又旋改属嘉陵道。
民国7年(1918)起,四川军阀割据,四川形成“防区制”。今射洪县太和镇南,先为四川省第五卫戍区范围,后为李家钰卫戍范围。太和镇北先为川军第5师吕超部控制,后属川军第10师刘斌部,川军杨森第2混成旅杨汉城部及国民革命军第29军田颂尧,孙震部的卫戍区范围。
民国24年(1935),射洪县隶属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直至民国38年(1949)12月。
建国后,1950年1月置射洪县(县治由金华镇迁至太和镇),隶属川北区行署遂宁分区。
1952年9月,隶属四川省遂宁专区。1958年10月,射洪县划归绵阳专区。
1968年9月,绵阳专区改为绵阳地区,射洪县仍隶属。1985年2月,撤销绵阳地区,射洪县隶属遂宁市。回答人的补充 2009-10-12 16:42 历史名人
陈子昂
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射洪)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陈子昂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
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
唐代初期诗歌,沿袭六朝余习,风格绮靡纤弱,陈子昂挺身而出,力图扭转这种倾向。陈子昂的诗歌,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陈子昂死后,其友人卢藏用为之编次遗文10卷。
今存《陈伯玉文集》是经后人重编的。刻本中以明弘治间杨澄校刻杨春本《陈伯玉文集》10卷收辑作品比较多,并附录《新唐书》本传等有关材料。《四部丛刊》本即据此本影印。《世界文库》本,曾据明、清各本作过若干校订。今人徐鹏校点《陈子昂集》,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校以《全唐诗》、《全唐文》、《文苑英华》等书,补入诗文10余篇,成为较完备的本子,后附今人罗庸《陈子昂年谱》。今人彭庆生有《陈子昂诗注》。后附其所编《陈子昂年谱》及“诸家评论”。
谢东山
谢东山,字阳升,号高泉,射洪县太和镇城南谢家坝(今城南王爷庙村)人。他于明世宗嘉靖七年考中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登辛丑科进士及第,授兵部主事,后迁郎中,累官至右佥都御史,山东巡抚。经历仕宦20年,颇负名望。他勤奋好学,居官时每到一处,都要召集当地名流学究座谈,搜录奇闻,研讨学问。由于他广征博采,勤积资料,所以著述颇丰,计有《近譬轩集》40卷,《诗抄》40卷,《诗话》4卷,《中庸集说启蒙》1卷,《贵阳图考》26卷,《明近体诗抄》29卷,还删正《嘉靖贵州通志》12卷。
孙竹篱
孙竹篱生于1906年,其父孙文仲为清末秀才。河北滦县人。擅长中国画。历任东北大学职员,四川射洪中学、射洪师范学校美术教师,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绵阳书画院院长。孙竹篱幼年随父读书,打下古文经典基础。 弟兄皆善书法,竹篱独喜绘画和诗文。15岁入滦县中国后因家贫中缀,17岁在北平琉璃厂做画师, 宗法任伯年及上官周、钱慧安、吴友如等名家。青年竹篱曾至无锡工作再转赴西安,他受聘于 东北大学任职,“抗战”爆发前夕,孙竹篱于1937年再随东大内迁四川三台县。1952年,孙竹篱 从教于子昂故里射洪县一直到退休。射洪是人文荟萃之乡,唐代杜甫曾到此住过,韩愈称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的初唐大诗人陈子昂开盛唐一代诗风之先河,流芳千古惠及后人。 射洪至今地方文风很盛,能诗能画的人很多。作为文人画家的孙竹篱,在这样一个人文环境中 生活工作和创作着。虽一时有些政治上的挫折,他也能以平静心态坦然度过,而他的艺术之树 却始终绿叶婆娑,繁荫满地。一直坚持诗书画创作的孙竹篱,这一时期为射洪人民留下了大量 艺术珍品,从民间到官员,竹篱先生的国画作品广为流传和被收藏。射洪书画界亦因有竹篱 先生而十分活跃,争相拜师学艺者众多。
于渊
于渊,名光藻,号邦齐,射洪县于家坝(今广兴镇于家坝村)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在佃农家里。性豪爽,富有反抗精神。青年时,因遭乡绅凌辱,忍无可忍,愤而还击,后被迫外逃投军,以勇武善战闻名,由士兵逐级晋升到师长,为川军中著名爱国将领之一。

I. 射洪县遂宁市城西中学军训照片

这要看你的成绩在全县的排名了 如果你能占到全县的前两千 那就一定能够上他的那个学校了

J. 谁能给我几张2016年射洪子昂广场的照片

您好,你可以上网络上查找,网上有很多的,望采纳

阅读全文

与射洪宣传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安全检查培训咨询服务方案 浏览:139
如何对营销方案考核 浏览:816
电子商务实训指导 浏览:668
杭州诺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43
培训计划方案2017 浏览:586
2小时的培训设计方案 浏览:571
烧烤美食节策划方案 浏览:795
我要学非遗公益项目策划方案 浏览:606
某品牌运动鞋搞促销活动 浏览:606
海产品春节促销方案 浏览:30
同和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浏览:599
科技馆vr推广方案 浏览:648
电子商务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浏览:874
电子商务公司口号经典用语大全 浏览:212
鱼裙的策划方案 浏览:4
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商业计划书 浏览:394
电子商务在各个行业中的运用 浏览:184
商场情人节促销方案 浏览:511
系统总体调研策划方案 浏览:109
oppo手机促销活动 浏览: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