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是什么样的单位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属于社会团体组织。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的前身是广东书法篆刻研究会。它创建于1963年,1981年更名中国书法家协会广东分会,1992年改用现名。它不仅是我省历史上的第一个全省性书法艺术团体,而且是全国成立较早、成绩较大的书会之一。创建之初,即与北京、上海的书法组织一起,为活跃60年代的中国书坛作出了重要贡献。
『贰』 广东省的历史人物你知道多少
潮汕著名历史人物
自古到今,潮汕地区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其中对我国或潮汕地区社会进步发展作过重要贡献,对民众做过重要好事的著名历史人物,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
潮汕地区的著名历史人物,大致可以分为如下8类:
一、古代考中状元人物
林大钦:明朝嘉靖十一年(1531),以《廷试策》切中时弊,且具有苏文风格,被嘉靖帝亲擢为文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洁身自娱,富有文才。
林德镛:清康熙六十年(1721),考中武状元。
黄仁勇:清嘉庆元年(1796),考中武状元。
二、著名清官
潮籍清官很多,较为著名的有宋代的刘允、张夔、王大宝,明代的萧端蒙、陈一松、王天性、薛侃、薛宗铠,清代的郑大进等。
刘允:历任循州(今龙川)户曹、程乡(今梅县)知县、化州知州。体恤民苦,减免赋税,革除弊政。
萧端蒙:历任山东道御史、巡按贵州、巡按江西等。查处龚滩敲诈案,惩办江西藩王部属并弹劾江西藩王。
郑大进:历任正定知府、两淮盐运使、湖南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河南巡抚、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直隶总督等。革弊兴利,兴修水利,力解民困,惩办邪教,重视文教。
三、著名军事家
翁万达:明嘉靖年间,历任梧州知府、广西副使、四川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等。招抚莫登庸,保卫祖国南疆;抵御俺答汗,保卫北边安全;善文能诗,著述甚丰。
四、洋务派著名人物
丁日昌:历任江西万安县令、苏松太兵备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巡抚、福建巡抚、会办南洋海防节制水师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积极参与办洋务,主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支持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等;对台湾的开发作出积极贡献。
五、抗金、抗元、抗倭、抗日著名人物
王大宝:历任连州知州、袁州知州、礼部侍郎、谏议大夫、兵部侍郎、礼部尚书等。支持抗金名将张浚北伐,弹劾抗金败将汪澈,致力稳住抗金局势。
陈梦龙:曾任湖北石首主簿,主动请求参加抗元,散家财招兵抗元,协助文天祥在潮阳讨伐陈懿、刘兴,前往赣、闽参加抗元战斗,为营救文天祥而战死潮阳古埕沙堤。
林大春:历任行人司行人、户部主事、浙江提学使等。嘉靖四十二年(1563),他因母丧居潮阳,协助县令郭梦得招义士抗倭,五战五捷。
翁照垣:1931年任第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第一五六旅旅长,在“一二八”事变时率所部3000多名官兵誓死保卫阵地,并组织敢死队和大刀队,与敌浴血肉搏,重创日本侵略军,被当时新闻界誉为“抗日英雄”。其后又于1933年在长城古北口及滦河以东一带率官兵与日军鏖战,于1937年在津浦线一带抗日,于1938~1944年回潮汕率领抗日自卫队抗击日本侵略军。
六、近现代著名革命人物
潮汕地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近现代有不少著名革命人物,为中国革命事业而努力奋斗,其中有的还为革命事业而英勇牺牲。
杨石魂:1925年3月,创建中共汕头特别支部,1926年任汕头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7年带领部分武装赴普宁参加“四·二三”武装暴动,接着汇合海丰农民武装于陆丰成立惠潮梅革命武装队伍。“八·一”南昌起义军进发汕头时,他奉彭湃指示,率领工农军策应,其后随起义军撤至流沙,护送周恩来、叶挺等安全抵香港。1929年奉中共中央指示,赴武汉参加重建湖北省委工作,任省委常委兼秘书长,同年4月5日在武汉被捕牺牲。
方方:曾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参加东征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进入闽西苏区。红军主力长征后,他留在闽西南坚持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务。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后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都作出重要的贡献。
七、教育和科学著名人物
自古到今,潮汕地区的教育和科学著名人物甚多。如古代的赵德、薛侃、唐伯元、刘�和现代的杜国庠、陈唯实、许涤新、蔡翘等,都是著名的教育家或科学家。
赵德:韩愈任潮州刺史期间,复办州学,赵德被聘主持州学,对古代潮州文教的恢复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刘�:历任太常寺少卿、夔州知州、潭州知州兼荆湖南路经略安抚使等,还被封为龙图阁学士。喜欢研究医书,主编我国第一部儿科医学巨著《幼幼新书》。
杜国庠:曾参与组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主要著作有《先秦诸子概要》、《便桥集》以及与侯外庐等合编《中国思想通史》等,是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教育家。
许涤新: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主要著作有《中国经济的道路》、《广义政治经济学》第一、二卷、《中国国民经济的变革》等。
蔡翘:留美医学博士,编写出中国第一部生理学大学教材,建国后致力航空生理医学研究,建立中国第一个航天医学研究基地,培养人才甚众,著作甚丰。
八、文化界著名人物
潮汕地区的文化名人甚多,尤其在近现代,有不少文化界著名人物在全国的知名度甚高,如洪灵菲、戴平万、冯铿、郑正秋、蔡楚生、陈波儿、秦牧等。
洪灵菲:1930年在上海参与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当选为“左联”常委,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前线》、《转变》,短篇小说《气力出卖者》等。
冯铿:1930年参加“左联”,作品有诗集《春宵》、随笔《一团肉》、中篇小说《最后的出路》等。1931年1月在上海被捕,2月7日被反动派秘密杀害,是“左联”五烈士之一。
郑正秋:中国电影事业奠基人之一。1913年编导中国电影史上首部故事片《难夫难妻》,20年代创办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和明星新戏学校,培养出胡蝶等一大批电影艺术家。代表作有《自由之花》、《姐妹花》等。
蔡楚生:1931年加入联华影片公司,任编剧和导演,曾编导出轰动一时的《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优秀影片,建国后曾担任国家电影局副局长、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主席等,对我国电影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陈波儿:1929年参加上海艺术剧社,开始从事左翼戏剧电影活动。1934-1938年,在明星、电通等影片公司主演《青春线》、《桃李劫》、《八百壮士》等影片。1938年赴延安,导演多出话剧。1947年赴东北参加创建东北电影制片厂。
秦牧:1938年到广州参加抗加救亡宣传活动,后辗转于粤、桂、川各地从事编辑、教育工作,积极创作文艺作品。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副主席、《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主编《广东教育与文化》、《作品》等杂志,后任广东省文联副主席等。主要作品有《花城》、《艺海拾贝》、《语林采英》等数十部。
『叁』 越南主席胡志明曾有几位中国妻子
1、胡伯伯在广州给老毛子鲍罗廷任翻译的时候,为了把越南光复会的激进团体“心心社”拉拢出来,遂看上了“心心社”核心人物林德树的小姨子——客家女子曾雪。两人于1926年10月成亲,婚宴地点就在广州市中心财厅前的太平西餐馆(对,就是周公成亲请客的馆子),参加婚礼的有鲍罗廷的俄国婆子、蔡畅、邓颖超。
胡伯伯成亲半年,李和尚就在广州大肆搜杀共产党,胡伯伯趁乱逃跑,这一跑就没了影。
1950年曾雪明看人民日报,看见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的大幅照片,再对照文字说明,琢磨这个人就是她失踪二十多年的死鬼老公李瑞,喜出望外之下多次寄信给越南大使黄文欢探问,但未得到任何回应。1955年曾雪明曾提出申请前往河内与胡志明会面,打算去越南母仪天下,但遭到胡志明下面那帮兄弟极力反对,说是怕坏了胡志明在人民中伟光正的形象,河内当局直到今天也否认胡志明与曾雪明的关系。
恪守传统的客家女子曾雪明一辈子孑然一身,很是凄苦。86岁的曾雪明1991年11月死于广州,生前居住在龙津东路687号。
2、胡志明其实第一个女人叫阮清玲,于1920年春天从欧洲回国途中甲板上认识。旅途寂寞,胡伯伯很快就跟阮清玲同居了,回国后,阮清玲不顾家人的反对,成为胡志明的性伴侣和工作助手。
1923年由于叛徒出卖,阮清玲被捕后被处决。消息到了莫斯科当晚,胡志明就在留苏越南青年同志会的会议上,当众宣布:“清玲同志已经壮烈牺牲,但她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我要向全世界宣告:越南不解放统一,我今生今世就不成家!”
3、1930年,胡志明又到达广州,没去找自己的结发妻子曾雪明,广东省委安排中共党员林依兰与胡志明假扮夫妻,使胡志明取得合法身份。
胡志明在日记中写道:“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的言谈举止、性格爱好和阮清玲完全相同……我想,一定是我的真情感动了上苍,让清玲的化身得返人间。
林依兰以“妻子”的身份,无微不至地照料胡志明的生活起居。胡志明感激不尽,弄假成真。接着胡调到香港,又勾搭上阮氏明开。
50年代,林依兰已是广东省高级领导干部,胡访问中国,邀请林依兰到北京会面。林依兰获悉此讯,欣喜若狂。哎!又是一个想当国母的花痴。
在广州市一人民医院的林依兰望眼欲穿等胡接她去越南,盼到的却是胡志明的一封短信:“亲爱的依兰,咱们无缘再会,就让我们彼此的心灵永远融为一体吧!”
林依兰死于1968年,临终前,她把胡志明赠给她的那本“爱情日记”托人交还给胡。
4、阮氏明开是胡伯伯的第二个革命伴侣,阮氏是义安省荣市人,1928年阮氏明开参加新越革命党,后转为印度支那共产党,约在1930年前往香港参与革命活动。
阮氏明开在香港经常去第三共产国际支部会所,由李瑞亲自指导学习政治,耳鬓厮磨之下李瑞与她同居了,31年4月阮氏明开被香港当局逮捕,翌年初被释放后赴莫斯科。
阮氏明开留在莫斯科的东方劳动大学学习直至1937年初。后来经法国返回西贡搞革命,被法国殖民当局拘捕后于41年遭到处决。按照越南共产党的资料,阮氏明开是黎红峰的妻子,并于1939年生下一名女儿。根据外国的资料,阮氏明开在成为黎红峰的妻子之前,一直是阮爱国的四奶,这两个资料都是真实的。
阮氏明开的妹妹后来嫁给武元甲,知道武元甲军事才具平平,却紧握军权的原因了吧?
5、在土匪张的安排下,1944年底,胡志明带领18名在柳州结束军事训练的青年干部,以及土匪张给予的7万6千美金返越。
随行的18人中有一位名叫杜氏络的姑娘,杜氏络身世不详。只知道她是土匪张在柳州办的“政治军事训练班”中的电讯学员。
杜氏络成了胡伯伯的五奶,负责管理民众的卫生与照顾儿童的事务。越南历史学家陈重金在他的《一阵风尘》的书中提及杜氏络有为胡志明生下一名女儿。胡伯伯1945年初再次进入中国,与美国战略服务处OSS(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前身)合作。返越后,胡伯伯不再与杜氏络约会。
6、1954年胡伯伯做了北越的国家主席,此时中央的健康卫生处发了一位来自“革命家庭”的山区姑娘,送到河内胡志明的身边侍寝。这位姑娘名叫农氏春,是年春姑娘约22岁,胡伯伯65岁。
几个月后,春姑娘的一个妹妹,以及舅舅的女儿亦被选中,三人共同侍侯胡伯伯,住市中的行棉街66号。姑娘们并没与胡伯伯一起住,有需要的时候便由河内市公安局局长陈国环开车送去,陈对春姑娘的美色暗自猛吞口水……1956年,胡伯伯与春姑娘生下一名男孩,取名阮必中。
1957年春,一具无名女尸被带往河内越德友谊医院后被证实是农氏春,根据时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明勤先生透露:是陈局长对春姑娘先奸后杀,再把尸体弃野。
小小的公安局局长怎敢动胡伯伯的女人?很八婆的阮明勤先生又透露,是胡伯伯本人下令清除春姑娘。原因是农氏春意欲撒泼,打算公开与胡志明的关系,并要求承认儿子的正当身份,这不是给胡伯伯抹黑么?故此陈局长才胆大妄为,把春姑娘先奸后杀。春姑娘的妹妹农氏煌因在事发现场,成为目击证人,于57年11月初被同样处理。
7、在发生与春姑娘相识之前,越共中央曾向胡伯伯提议分配一位美女来满足生理所需,可保持身心的长久康健。他们为胡志明选来了一位来自清化的省委委员——年青美貌的女干部阮氏芳梅。阮氏芳梅答应婚嫁,但提出条件是必须要“名媒正娶”,要公开举行婚礼。胡志明与兄弟们皆认为,不公开胡志明的婚姻对胡志明的政治声誉与形像更加有利,最终他们决定放弃了胡与阮的婚事,阮氏芳梅后来任退伍军人福利部副部长的职位。
8、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在《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中云:“胡志明年轻的时候是结过婚的,他老婆厦门人,但是很早就去世了。越南革命胜利以后,他想再找一个福建籍的女人为妻,但是越南的党中央不同意,他不能不服从越南党中央的决定,所以他就一直没有再结婚。”
相关问题全部
『肆』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是谁
张桂光,广东南海人,1948年生。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汉语言文字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作品自1964年开始,多次参加省以上各级展览,并被收入《中南海珍藏书法集》等作品集。
『伍』 马来西亚的明星林德荣,求资料
中文姓名: 林德荣
英文名: JACKLIM
身高: 5尺9寸
生日日期: 4月8日
星座: 白羊座
如何独处: 没有什么一个人独处的可能
最喜欢的颜色: 蓝、橙、黑、白、灰
最喜欢的食物: 除了动物内脏其他都可以
最喜欢的装扮: 视场合而定
最喜欢的地方: 冷的地方
最讨厌什么个性的人: 没有男子气概与风度的人
最满意的身体部位: 牙齿
认为自己最具魅力的地方(包含个性): 有人格、随和
最值得骄傲的事: 认识我的人都说我够义气,不过时常放鸽子
最大的愿望: 可以全权制作一部本地电影
座右铭: 船到桥头自然直
你怎么形容自己: 简直不是人,是个机器人
本名: 陈志康
英文名: Royce
生日: 8月23日
出生地: 吉隆坡
身高: 178cm
籍贯: 海南
学历: 才疏学浅
性格: 无厘头,怕死,心狠手辣
最讨厌什么个性的人: 和自己一样个性的人(一山不能藏二虎)
爱好: 睡觉
最喜欢的颜色: 黑
最喜欢的食物: 蔬菜
最喜欢的运动: 游泳
最喜欢的地方: 没有讨厌的人在的地方
最满意的身体部位: 手指头
最喜欢的水果: 橙
最喜欢的演员: MarkWahlberg
座右铭: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最大的愿望: 快乐和幸福
认为自己最具魅力的地方(包含个性): EQ,控制情绪
『陆』 广东书法家排名
广东书法家排名前十名分别是:陈献章、陈恭尹、熊景星、吴子复、秦咢生、连登、胡根天、卢有光、秦大我、许鸿基等书法家。
广东十大书法家排行榜,由MaiGoo品牌网统计的数据,显示陈献章、陈恭尹、熊景星、吴子复等近代书法家成为广东近代的书法名家。
主要通过检索相关网络平台查找出生历史上所有时期,祖籍、籍贯、出生地至少有一项为广东省的书法家,并综合考量他们取得的成就(作品、产量、荣誉头衔等)、知名度、影响力得出广东十大书法家排行榜。
『柒』 林姓名人的现代名人
1926年,让徐志摩“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旷世才女林徽因,最后在梁启超贤惠儿媳的角色里化作“人间的四月天”,任凭冰心在《我们太太的客厅》一文中,对集建筑师、教授、诗人和作家于一身的她吐点酸水。
1937年,“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先生所作《京华烟云》成为全美畅销书,并获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作品。
1940年,有一个人享受过毛泽东一生唯一一次为他人执绋抬棺的高规格礼遇,这人就是林育英(又名张浩)。说起林育英,从他传奇的一生,和两个兄弟——林育南和林彪(又名林育蓉)来看,就可知中国历史是少不了此人之名的。
1971年,“香港第一健笔”林行止创办《信报》,备受世人瞩目。
林披,九牧之父
1978年,林则徐的第五代传人凌青(原名林默卿),踏上联合国外交家之路。
1981年,印尼华侨巨富林绍良被评为世界十二大银行家之一,旗下有近400家公司和银行。
1994年,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政坛重量级人物,曾被日本媒体预测为蒋经国接班人的林洋港角逐“总统”,得票率排名第三。
1999年,韩国林姓宗亲万分欣喜地在福建泉州寻到祖先到朝鲜半岛前的下海出发地,并为自己是“唐九牧林”(因林禄16世孙林披的9个州刺史儿子而得名)的后裔而感到光荣与自豪。
《林姓史话》一书中“自周代至清代林姓主要文学家、诗人一览表”和“自唐代至清代林姓书画家、艺术家部分名录”,共有林姓196人之多。
截至2004年,林姓院士足有22位。
细想一下,从他们到比干的身上,无疑都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于忠、廉、孝、勤、俭的无数动人故事,以及“恕”与“和谐”的习性。
林波,男,1956年生,世界冠军,中国射击队运动员,辽宁海城人。1973年入国家队。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小口径自选步枪比赛中多次获全国冠军,十三次打破全国纪录并多次打破亚洲纪录。1977年在中、罗射击友谊赛中,以599坏的成绩平小口径自选步枪60发卧射世界纪录。是第八届亚运会小口径步3×20项目和60发卧射团体冠军、第九届亚运会小口径自选步枪3×40、3×20团体冠军中国队成员。在第四届全运会预赛上,以400环的成绩平小口径自选步枪40发卧射世界纪录。1980年国际射击通讯赛上又以600环的成绩再平小口径步枪60发卧射世界纪录。两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林觉民,革命先驱
林正英,香港已故著名演员
林若,曾任广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林宁,大连林氏集团董事长
林元培,男,世界级桥梁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兰英,女,1918年生,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
林文肯,男,1945年生,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纪检组组长,中央纪委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
林元和,男,曾任广州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广州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林国恩,男,1946年生,目前最为系统地研究红崖天书的专家,江南造船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
林志峰,男,1986年生,作家、诗人。笔名上官朝夕,出版作品有《第一次看到她微笑》《三天》《中国式蚁族》《孤独是诗,寂寞是歌》等。
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中国首位女性建筑学家,也是现代诗人、作家,被胡适誉为“一代才女”。
林纾(1852年—1924年),被公认为近代中国翻译界开山祖师。
林亮(1664—1727),漳浦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任台湾水师右营把总,1712年升福宁镇左营千总。
林念修现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林木森曾任湖北省纪委书记。
林文漪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
林树森曾任贵州省省长一职,现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林树中国宝海外寻踪第一人,获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中心“柏拉图奖章”
林晓华中国足协副主席,足管中心副主任。
林春平 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儿子的室友,现中国春平集团董事长.
林丰正2000年任国民党十三届中央委员。现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被视为是连战的重要幕僚。
林一心 曾任任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中共福建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林一心 1959年2月出生,现任金华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林全华,湖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巡视员。
林位超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林祝发 江苏省邮政信息技术局软件开发部副主任
林方略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致公党海南省主委,海口市政协副主席
林木声曾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现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林声原辽宁省政府副省长
林廷生中共山东省委原常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
林印孙正邦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林存德现任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林光林晓峰乐清市市长
林孝悌温州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林建军,现任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业务协同部主任,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金融学硕士日期:2012-2-15
林书豪(Jeremy Shu-How Lin),美国华裔,1988年8月23日生于美国加州。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NBA华裔新秀
林铎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
林加者法国华侨华人会名誉主席,华黎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海帆海外杰出生物学家,现任美国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终身教授、耶鲁大学干细胞中心主任,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SSCR)董事
林德宪温州籍美国人,美国华商联合总会主席,美国美安国际集团总裁,洛杉矶成德物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圣雄浙江圣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曾被评为第13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林光 美国幸运贸易有限公司总裁,美国国际产品安全协会会长
林亦冲台北市温州同乡会理事长
林光武法国法华工商联合会会长
林华景曾任中共茂名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阳江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选举联络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主任。
林建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部处长、高级经济学家
林智郑州温州商会会长,河南省富立达实业有限公司
林元琳桂林温州商会会长
林棣华葡萄牙温州同乡会会长
林北川 海南省海口市政协主席
林 愿 林默父亲,原任朝廷都巡检,身居高位,
林军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
林军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
林军 现任中共武昌区委常委、武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林定亮 南澳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林元达 河北省曲周县县委书记
林长洲 现任钟祥市副书记、市长
林万明惠安县委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林海武广东省徐闻县人民政府县长
林强辽中县县长
林桦仙游县县长
林红仙居县长
林旭长汀县人民政府政府县长
林共妙将乐县县长
林康松阳县委副书记、县长
林群潮安县委书记,潮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林健雄中共大埔县委书记
林强永泰县县长
林少明遂溪县长
林春元庆云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林绪文无为县政府县长
林少文陆河县人民政府县长
林生墨竹工卡县委副书记、县长
林武民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
林建国共蓬溪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林录印柞水县人民政府县长
林国华临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林庆生莆田市政协主席
林鸿宁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政府副市长
林果先 现任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
林石安 现任清远市纪委副书记
林鸿溢现任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
林华聪1998年2月调龙岩市(地级市)任政法委副书记(正处级)
林武娄底市委书记
林光大莆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林素钦 莆田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林承通莆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林存安合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林殿玲现任中共莱芜市委副书记
林晓英 龙岩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林皋中科院院士、水利工程及地震工程专家
林俊达现任中共揭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林彬 福州市委常委林彬兼任中共福州市委教工委书记
林明通 广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林愈溪中共贺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林山青 南宁市委常委、横县县委书记
林锦泉 成都市委 常委、市纪委书记、市总工会主席
林元和 曾任中共佛山市委书记、广州市政协主席
林新 绵阳市委常委、副市长
林治学 中共汨罗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林崇中 门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
林如鑫 现任汕尾市委常委、陆丰市委书记。
林祥余 临沂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
林壮森 潮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
林日娣 女,广东电白人,原任茂名市副市长,现任茂名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林少春 广东省副省长
林雄 曾任中共茂名市委副书记、市长,肇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林中坚广州市花都区区长
林振光 中共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捌』 揭阳市有哪些名人与英雄事迹
揭阳地灵人杰,历代贤达志士辈出。宋代高士吴复古、明朝尚书翁万达、郭之奇、黄奇遇,清代杨世达、武状元林德庸、直隶总督郑大进,太平天国名将林凤祥、罗大纲,抗日名将翁照垣等均系揭阳籍名臣重将。另外有明代大儒薛侃,清末岭南大诗人曾习经,现代大学者洪子诚,新闻史家方汉奇。 吴复古,字子野,号远游。他的父亲吴宗统,曾官拜翰林侍讲,世居潮州。吴复古自幼聪颖,任侠好义,以博学多才、精通经典,被荐举为孝廉,宋神宗年间被封为皇宫教授。他治学严谨,虽出入官宦门庭而刚直不阿,深得一代鸿儒司马光、韩琦等的器重。学士苏东坡与他交为挚友。因吴复古厌恶宫场上的尔虞我诈,淡泊仕途,不久,以孝养为辞,上表告退。
吴复古回潮州,却对他妻子说:“黄卷尘中非我业,白云深处是我家。”遂别妻儿,离开家庭,到潮阳县直浦都(今灶浦镇)的麻田山中建了一座庵堂,设岁寒堂,作为读书养性之所。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吴复古游登州,于北海得12奇石,带回麻田山。当时苏东坡被贬江南,吴复古并不避忌,与他常有书信往返。后来为侍养父母,吴复古重回潮州,葺治园亭,教养子弟。吴宗统仙逝之后,葬于距麻田山不远处。吴复古乃率家属定居于揭阳县南潮后厝,因这里与麻田山一江之隔,便于守制庐墓。此后,吴复古再度外出远游。
元符三年(公元H00年)吴复古从番禺往清远遭中病终,享年96岁。其妻儿赶往省视,扶柩归葬于麻田山远游庵之侧。苏东坡在真州闻讯,撰写了《祭子野文》称吴复古“急人缓己,立其渴饥,道路为家,惟义是归,卒老于行,终不自非”。高度评价了吴复古高尚的一生。 林凤祥,1851年(咸丰元年)在广西永安(今蒙山)参加太平军。任御林侍卫。1853年(咸丰三年)初,克武昌率先登城,升天官副丞相。3月攻南京,首破仪凤门。建都天京后,与李开芳、罗大纲率军攻克扬州、镇江。同年5月,与李开芳、吉文元等为北伐主将,率精兵2万余人在扬州誓师北伐,经安徽、河南、山西,攻入直隶,在临洛关(今永年)击溃清直隶总督纳尔经额部万余人,封靖胡侯。继续率军由深州(今深县)下沧州,抵杨柳青,直逼天津,攻克静海(天津市的一个县)。旋因孤军深入,粮草不继,又届寒冬,渐入困境。1854年南撤,退至阜城,吉文元战死,又退至东光连镇。1855年2月,清军急攻连镇,督师苦战,屡创敌军。3月,连镇失陷,受伤被俘,后解至北京就义。追封求王(一作彰王)。 翁照垣将军于1892年出生在广东潮汕地区惠来县葵潭圩一户贫苦石匠家。青年时入伍从军,1917年参加护法战争,到1926年止,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旅长、支队司令和中将指挥官。1929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30年又毕业于法国摩拉纳航空学校。1931年回国后先后任中央警卫军旅长和第十九路军旅长。“九·一八”事变后,力主抗日。担任过上海大中学校抗日集训部代主任。
1932年初,面对日寇挑衅闸北,不待军命,奋起抗击,打响了“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第一枪,是这场震撼中外的国际战事第一阶段的前线最高指挥官。淞沪停战后赴南洋宣传抗日并为发展中国空军募款。1933年又北上抗日,先后任东北军师长,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副军长。1935年任桂军纵队司令。“七·七”事变后先后任第一战区前敌总指挥及第七战区东江游击司令。抗战胜利后返回汕头,从事农牧工商业并被推举为汕头救济院董事长。
翁照垣将军于1949年移居香港,直至1972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