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贵港宣传册

贵港宣传册

发布时间:2021-09-03 11:43:21

❶ 广西武宣的文化历史

说到城楼,必然有城墙。城墙大约成型在距今约450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据史册记载;“鲸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号令“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中国古代城市于是围绕“防御”战略体系筑起了系列军事防御设施,宽阔的城墙上普遍可跑车马和操练。与城墙融为一体的是城楼、护城河、垛口。城楼自然鹤立鸡群般的高城墙一大节,居高临下远眺城野。可以说,城楼是城墙的凝聚点,它伴随着繁华同时诞生,是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
武宣原县城首建在如今距县城东南方向二十里的旧县村,明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在现在的位置依山丘筑土城,成化年间改为砖墙。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县名由武仙改称武宣后,这才从旧县正式迁县城到今址。初时建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楼,城楼与城楼之间城墙相连,针对城墙外奔腾不息的黔江,在建筑时既注重发挥军事防御作用,又以坚固的屏障构起整座城的防洪功能。现残存的仅有县城老北街北门上的城楼。
站在巍峨雄壮北门城楼前抬头仰视,高大的石拱门上面撑起的是朴素的二层砖木卷顶楼,直插云天的白瓦,翠绿的琉璃滴水檐遮掩了城内的重重风景视线。一排排井然有序的方块青料石砌成的二丈多高城墙向两边延伸,绵延数里直至消失在一幢幢漂亮的现代楼房中。沿着一丈多宽的台阶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直指北方的十一门炮台和七百多个古城墙似的垛口,残垣断壁处处流露出当年的华贵风采。抚摸着痕迹斑驳的石块,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在城郊东乡称天王的铿锵誓言似乎从遥远的地方追溯而来;本土骁将西王萧朝贵、正丞相曾水源调兵遣将在城东一战史载千秋的铁骑在眼前栩栩如生改写着历史。
展眼环视,东、南、西三个城门楼已消失在那个特定年代的腥风血雨里,历代多次修筑的城墙在历经战火后被日新月异的高楼大厦所吞没,剩下的也许会在一片唏嘘声逐渐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而北城楼却在风风雨雨中毅然熬过来了,尽管保存得并不十分完整,却透露出无数仁人志士千方百计保护文化遗产的千般心血。1997年6月武宣县被中央划为国家一类革命老区县。这说明武宣各族儿女不屈服于外来侵略者的淫威,以县城为中心,在通挽江龙、桐岭修竹、东乡界顶、三里红石滩、二塘乐业等抗日战争革命老区和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燃起的焚烧日寇的烈焰燎原万里;不屈不饶、浴血奋战的精神老少皆知,明月可鉴,秉承万代!
一座城楼,囊括多少英雄豪杰!
一座城楼,演绎多少时代悲喜!
漫步其间,端详楼面上方正整齐的青砖,鉴赏着封檐板上刻绘的花卉禽兽图案,风铃在四面翼角迎风脆响。声声激励着每一个爱国人士在不停地跳跃思绪:远眺郊外,恍惚身在岭南画卷中。柳江与红水河汇成的黔江象一条绸带环绕武宣县城,扼南下贵港、玉林、港澳,北上柳州的水陆交通枢纽,百吨级船舶一年四季畅通无阻。难怪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自传《徐霞客游记》时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将崇祯十年(1637年)七月游武宣时见到的亮丽山水不惜笔墨大肆挥洒。东有崖壁摩天,清溪百折的“世界罕见的峡谷风光”广西区级风景名胜区百崖大峡谷,太平天国洪秀全东乡莫村称天王遗址和西王肖朝贵故居;南是中国神秘、奇特的区级风景名胜区八仙天池和“不是三峡,胜似三峡”的大藤峡;城中盘踞着广西现存建筑规模最大、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建于明代、繁华一时的西街码头,宛如天仙在梳理扮妆的“五马拦江”;地下峡谷犀牛岩,能把游客带入岩洞梦幻般的世界;北有广西最大的古民居黄肇熙、刘统臣、郭松年庄园。
收帘近览,惊讶地发现昔日矗立在不到3平方公里弹丸小县外围的北城楼不知何时已成了“城中城”,它以县城中心建筑的身份见证了城区的迅速而又辉煌的发展:沿高立山北扩的是规模宏大的高立山商业步行街、仙蜜路商住小区、百家惠商贸城,水电大厦、声升宾馆、星级宾馆华奇国际大酒店等商旅群。县宣传文化中心、马鞍山文体广场承接了广西来宾乡村游启动仪式暨武宣县首届“仙城文化旅游艺术活动周”,新世纪新武宣新气象成为广西区内外文化界瞩目研究的热点。
县城南部是人口最多、商业最发达的区域。伴随街道几百年成长历程,乡村、家族集资修建的17所办事、贸易公馆已随风而去……曾辉煌20年,为振兴武宣经济立下汗马功劳的湖南街、当年走红南北的县总工会大楼歌舞厅、县城主要建筑物石油公司办公宿舍楼群、一时称雄经济老大的五金和药材公司、全县人民的交易中心——县百货大楼等旧房、旧院、老城区都在北城楼眼皮底下轰然绝迹。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集吃、住、游为一体的汽运总站、鸿福鑫城、银宇大厦等标志性商贸中心。文物古迹与现代文化设施交相辉映,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武宣古城的沉浮兴衰,这是它的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所在,从此成为仙城文化的重要坐标。
迁县后至今保存下来的古朴雄伟,建筑技术高超、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北城门楼,四周皆能感受古城的祥和与进步;可观赏罗带碧江,翠峦奇峰舞起的山水风云和万家灯火,令人留连忘返的武宣城全貌:它与节次鳞比的高楼大厦成为武宣的一大旅游景观。虽然这城楼因历史的变迁显得与四周环境不那么协调。但是存在一段残缺,展现一丝遗憾,引起一片关注,给人们带来的也许正是一种美罢!
登北城楼,面对如画江山,倍增爱国之情。

❷ 贵港市江南高中怎么样

广西贵港市江南中学是一所地级贵港市教育局直属的公立全日制寄宿高中,其前身是建于1982年的贵县初中,1987年在初中教育的基础上举办高中教育并更为现名,1999年-2001年学校转轨过渡为完全高中,2001年通过了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立项,2004年1月学校被正式命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位于贵港城区南面,南望风景秀丽的南山古刹,北临蜿蜒东流的郁江碧水,校门前是宽阔的江南大道,交通十分便利。校园内干净整洁敝亮,绿树成荫,芳草如茵,鸟语花香,莲花朵朵,池鱼悠闲,环境幽雅,是自治区绿色学校,是广大莘莘学子读书求学的理想之地。

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48个,共3000多名在校生,校园占地216亩,总建筑面积69,263平方米。教育教学设施完善,设备一流。拥有教学楼3幢、实验楼1幢、科技楼1幢,学生公寓3幢,有集分餐厅、用餐厅、风雨球馆于一体的学生食堂1幢。48个教学班教室都安装有多媒体设备,拥有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8间,多媒体教室2间,电子阅览室1间,高性能的教学、办公电脑300多台。此外,有藏书室1间,共有图书15.2万册(含电子图书),闭路电视接收系统、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校园网等现代教学设备一应俱全。

学校现有高中专任教师182人,其中高级职称55人,中级以上职称146人,教育硕士7人,在读教育硕士6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16人,本科学历162人,有第二期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自治区级培养对象7人,贵港市首届教坛明星1人,学科带头人9人,骨干教师7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青年优秀科技人才2人。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遵循 “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坚持“以德立校,民主管校,科研兴校,名师强校”的办学思路,软硬件建设并举,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道路,成为了开放在八桂大地上的一朵夺目的教育奇葩。近几年,教学质量一年一个台阶,高考升学人数年年攀升。1995年上重点大学人数仅2人,2000年18人,2001年达到60人,2003年增至94人,2004年突破三位数达到132人,2005年增至152人,2006年158人,2007年达到173人,本科以上人数突破千人大关达到1014人,学校连年获市高中教育质量特等奖。近十年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贵港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贵港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先进学校”“自治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文明小区”“广西基础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广西支教工作先进单位”“贵港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贵港市中小学校常规管理优秀学校”“贵港市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全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广西绿色学校”“全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管理A级单位”“自治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贵港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自治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

❸ 关于广西南宁邕江的资料

简 介
为创立、培育和打造广西南宁本土视觉文化艺术的学术、艺术流派,挖掘和弘扬南宁本土文化艺术内涵,传承邕江文化艺术的基因,保存文化艺术瑰宝,繁荣文艺创作,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动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交流与合作,经马鸿斌先生长期的学术思考和艺术创作实践,于2008年11月间由马鸿斌先生最早提出创建的学术、艺术流派——“邕江象派”。2009年1月13日,根据国家版权局《作品自愿登记施行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版权局对“邕江象派”(设计图及其文字说明)予以作品登记(作品登记号为:桂作登记:20—2009—FA—001号)。版权所有,侵权必究。2009年1月23日,“‘邕江象派’创派暨《“邕江象派”创派宣言》发表会”在中国广西南宁市举行。会议由“邕江象派”创始人暨创派艺术家马鸿斌主持,十数名来自广西南宁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远大抱负的视觉文化艺术、学术等领域的艺术家、学者和行内人士应邀出席并分别担任“邕江象派”高级文化顾问、创派艺术家、研究员。大家签字赞同后,《“邕江象派”创派宣言》正式通过,“邕江象派”正式宣告创派。一、“邕江象派”宗旨和目的:创立、培育和打造广西南宁本土视觉文化艺术的学术、艺术流派,挖掘和弘扬南宁本土文化艺术内涵,传承邕江文化艺术的基因,保存文化艺术瑰宝,繁荣文艺创作,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动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交流与合作,创建“在价值观念、形式、内容和媒介等方面具有变革创新精神”并集学术理论研究、书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创作、石文化研究与收藏、工艺美术、文化艺术创意及设计等功能于一体的学术、艺术流派——“邕江象派”。二、“邕江象派”主张:“邕江出象派,革新传文明”。三、“邕江象”组成词汇和文字拆分的释义:以广西南宁的母亲河、远古文明的源头及民族文化历史的摇篮、代表“邕江文化”基因和艺术根基的“邕江”及“邕江流域”,代表邕江边的“五象岭”作为南宁别称“五象城”的“象”、出自邕江的古象化石代表邕江文化的自然遗产以及用来自《易经》的“象数”和《归象易》的“象”、来自老子的《道德经》的“大象无形”的“象”、来自佛教中佛陀菩萨的化身——“六牙白象”的“象”以及来自中国古代的天文星象历法的“象”字作为“邕江象派”的核心内容组成字。“邕江象”是包含“邕江象派”宗旨和目的和以 “邕江出象派,革新传文明”为学术和艺术主张的学术、艺术流派的名称。

❹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第12课答案(人教版) 要最后一题

广西普降暴雨,江河水位暴涨,引发洪涝灾害。9 月25 日中午,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新朱村一村民不慎掉进黄练河中,被暴涨的洪水围困在河中在建大桥的桥墩上,生命危急。接到报警后,时任贵港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大队长的黄建平立即率领战友们紧急赶赴现场组织救援。面对快速上涨的洪水和被困群众的急迫呼救,黄建平同志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奋力下水救人。当他游出50 多米远时,不幸被突然袭来的洪峰卷入桥墩下湍急的洪流中,壮烈牺牲,年仅34 岁。
感想:
黄建平同志舍己救人、无私无畏的英雄壮举,我要学习他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永远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优秀品质;学习他牢记宗旨、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他扎根基层、热爱本职、努力工作、奋勇争先的工作作风;学习他爱岗敬业、奋发有为、勇创一流的进取精神。

❺ 你们知道贵港市山北乡吗

山北就是蒙公过去,樟木回来那个地方。另一条路去东龙。

山北乡位于广西贵港市覃塘区西北部,东与东龙镇交界,南与蒙公乡相连,西同古樟乡接壤,北和来宾市相邻。国道209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乡现有11个村委会,48个自然屯,285个村民小组。
山北乡系1987年从原贵县石龙镇分出来的新分乡,属老、少、边、穷的乡镇。全乡土地总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万亩,其中水田1.4万亩,早地0.9万亩,山地面积4万多亩。山北乡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以煤和石灰石为主。石灰石不仪储量丰富,而且质量上乘,现已探明储量4000万立方米。
去年政府投入30多万元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机关大院,投入6万元建设机关大院后山花园,投入30多万元搞好干部职工宿舍及办公楼维修、装修。制作永久性标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添置了办公电脑,配置了扫描仪,安装宽带网,实现了办公现代化。2003年被贵港市评为“文明庭院”。
盛产优质水稻、鸡、鸭、生猪、鱼类、木材等。甘蔗是主要经济支柱。全乡甘蔗种植面积9600亩,年产5.5万吨,创税110万元。同时,大力发展300多亩的武汉良种莲藕种植基地和30000平方米的蘑菇种植基地。利用山地多的优势,种植15000市速丰桉连片示范基地。投资120万元的年产80-120吨优质石灰厂和投资500万元的选矿厂目前已动工兴建,预计明年起每年可创新税l00多万元。
全乡有3所中学、12所小学,在职中小学教师360人,在校学生5082人。全乡有2个宣传文化站,各种农技书籍10000多册。
编辑本段
山北乡并入东龙镇

2009年12月31日,贵港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投票表决通过决议,将山北乡并入东龙镇,属覃塘区。

阅读全文

与贵港宣传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教师业务培训规划及方案 浏览:987
2016年中小学校长培训方案 浏览:170
烘焙店开业营销策划方案 浏览:115
怎么做合作策划方案 浏览:388
党务培训工作方案严守纪律 浏览:360
绩溪聚土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724
电子商务coo经验分享 浏览:195
开封对电子商务的 浏览:468
企业培训活动执行方案 浏览:937
公司营销策划方案模板 浏览:985
义乌全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12
井冈山干部学院培训方案 浏览:963
德育培训方案 浏览:313
单位评优评先策划方案 浏览:629
小区蓄水手推广执行方案 浏览:463
动漫展会策划方案6 浏览:965
大学班级聚会的策划方案 浏览:965
综述电子商务物流 浏览:424
微店运营策划方案 浏览:498
元旦工会策划方案 浏览: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