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结合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同举措,谈谈如何更好地坚定“四个自信”。(20分
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正是由于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等等,战胜了疫情
② 抗击新冠疫情如何体现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抗击新冠疫情当中,中国共产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③ 标题 3.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在哪些方面
从武汉封城建立雷神山火神山两大医院还有政府免费治疗体会到党中央的疫情防控要求与最大关切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最大关心相一致、相契合,这种契合充分展现了中国疫情治理的基本价值立场——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体现。因此,此次中国疫情防控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展现出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疫情防控治理中的贯彻与落实。
④ 请用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带给世人的思考和启示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复充分说明,制我们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发展局面和越来越多难以预判的重大危机。
一方面,洪水灾害、地震灾害、气候灾害、重大疫情等突发危机不见诸刀光剑影,没有真实的敌人,但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却堪比传统战争。
另一方面,尽管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战争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头顶高悬,从未走远。
(4)抗击新冠疫情的宣传教育扩展阅读:
纵观此次新冠疫情防控流程,可以充分肯定的是:
一个完善而又灵敏的疫情预警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重大危机第一时间预警,往往成为总体战指挥链条上的初始关键,而整个指挥链条上每一处关口的过分繁杂、任何一个节点上的信息延误或滞后,都有可能带来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从而严重影响打赢总体战的全局。
只有牢牢树立以最坏打算进行最万全准备的底线思维,才能赢得总体战的主动权,也才能使预警机制真正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完善符合现代总体战要求的国家综合安全预警体系。
⑤ 抗击新冠疫情的体会与感悟分别是
写作思路:以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为主体,但是也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赢得这次大考,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也要放眼长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
可以说,这也为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契机,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正文:
2020,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年份,在人们还沉浸在2020年2月2日对称日的浪漫时,却传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消息。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出征,在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立下请战书,按下手印,紧急驰援。他们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全力以赴,将希望传递给每一个中国人。
这不禁让我想到,在2019年,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的森林火灾。凉山州消防支队指战员和地方扑火队员共689人在海拔4000余米的原始森林展开扑救,却未曾料到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林火爆燃,熊熊大火迅速席卷整个山林,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失联。
也许我们无法将这些最美逆行者的名字一一诉说,但不管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消防官兵,他们本同我们一样,也为人子、为人母,有着自己的家庭和幸福。
⑥ 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有哪些感人瞬间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于9月8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感人的瞬间有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和身患渐冻症的“人民英雄”张定宇进入人民大会堂,钟南山被授予国家勋章、张定宇、张伯礼、陈薇被授予国家荣誉称号的瞬间,还有看到了许多战斗在普通一线,为了国家抗疫奋斗的个人和集体。
1、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
今天上午8时许,人民大会堂北门外,高擎红旗的礼兵分列道路两侧,肩枪礼兵在台阶上庄严伫立,青少年热情欢呼致意,静候四位国家功臣的到来。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代表专家组发出新冠肺炎“人传人”“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的警示。他在疫情不同时期的发声,对疫情防控的指导、疫情走向的研判,成为国人心中的“风向标”和“定海神针”。
已8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获颁“共和国勋章”。这枚以“共和国”名义颁发、代表着最高荣誉的奖章,钟南山受之无愧。
2、张定宇“步履蹒跚”进入大会堂
张定宇所在的金银潭医院是武汉市唯一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被称为此次疫情的“风暴之眼”。在这里,身患渐冻症的他带领团队以近乎极限的工作挽救病人生命的同时,也诠释了自身生命的无限可能。
9月8日上午,“人民英雄”张定宇步入人民大会堂,身患渐冻症的他步履蹒跚但脚步坚定。一旁是“欢迎欢迎,向您致敬”的欢呼声。
张定宇曾说:“我这样奋力地工作就是因为我热爱生活!”正是这份热爱,当他遇到肆虐的病毒时,拥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3、“人民英雄”—72岁的张伯礼
今年72岁生日,张伯礼是在武汉的医院里度过的。他已到古稀之年,但依然精神矍铄,戴一副方形眼镜,两道浓眉衬出他的精气神。口齿清晰,步伐稳健。
张伯礼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今年2月,他带领团队前往武汉参与抗疫工作。在武汉抗疫的82天里,他采取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治疗,截至“休舱”时,564名患者零转重症、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
4、疫苗先行者—陈薇
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54岁的陈薇在武汉“封城”第三天即前往一线。1月30日,陈薇团队的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已经开始运行。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核酸检测时间大大缩短,加快了确诊速度。
再后来,陈薇率领科研人员建立了一套“核酸检测—抗体筛查—多重病原检测”的鉴定链条,在武汉火神山医院等3家医院推广应用,为临床诊断准确率和治愈率发挥了作用。
3月16日,陈薇团队研制的人腺病毒载体疫苗,成为国内第一个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这也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冠疫苗。4月12日,疫苗二期临床试验启动。
8月11日,陈薇团队的人腺病毒载体疫苗获得国家专利,成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获得专利权的新冠疫苗。目前,该疫苗已经获得俄罗斯和巴基斯坦批准,开展三期临床试验。
9月7日,陈薇介绍,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对已经发生变异的新冠病毒能够完全覆盖。从目前来看,年产3亿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他们正在努力扩大产能。
5、众多的一线工作者
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一批医务人员、干部职工、社区工作者等因公殉职,许多患者不幸逝世,人民大会堂里,全场肃立,向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在这次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国家领导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颁奖。这些奋斗在一线的抗疫工作者,同样值得人民尊重。
⑦ 中国抗击新冠疫情对世界的意义
中国抗击疫情的策略给世界提供了一套优秀的中国方案,中国内防输出,外防输入,也是对其他国家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负责。
⑧ 抗击新冠疫情专题展览武汉开展,展会也具备纪念意义吗
新冠肺炎作为近十年最为严重的一次疫情,不但造成了一部分患者的感染身亡,还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近日在武汉开展了一个关于抗击新冠疫情的专题展览,这个展览中不仅有着千余张照片,还有着大量的实物展品,严格来说这次展览不但具备纪念意义,还有着警示的作用。纪念的是众多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以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战,警示的则是此次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反思。
综上所述,我认为此次武汉的抗疫专题展会是具有纪念意义的,在展会的各地都存放了大量的照片以及实物,这些东西不但纪念了医护人员的精神还传播了抗疫故事,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相信全国人民都能在这次疫情之后对病毒有一定的防护意识。
⑨ 抗击新冠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表彰会的主题是什么
9月29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表彰云发布活动在京举行。活动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唱响新时代颂歌”为主题,发布了800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和200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活动开始,全场肃立,向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现场还通过短片致敬牺牲的抗疫全国三八红旗手英模。
全国妇联、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表彰鲍琳琳等500名同志和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功能科等100个集体,均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务人员;全国妇联表彰颜葵等300名同志和北京市丰台区新村街道风格与林社区居委会等100个集体,都是在群防群治、联防联控中挺身而出的各行各业优秀女性。
(9)抗击新冠疫情的宣传教育扩展阅读
薇娅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昨天(9月29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表彰云发布活动在京举行,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和各条战线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的荣誉。全国青联委员、电商主播薇娅因公益直播助力包括湖北在内各省复工复产,也在其列。
在人民大会堂表彰现场,女性之声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当问到:你觉得什么样的女性“很中国”,有家国情怀?
薇娅这样回答:我觉得“很中国”的女性自古以来就有善良、坚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这样的美德。在今年抗击疫情的前线和保障支援的后方,有许多女性奋战的身影,像陈薇将军、李兰娟院士、乔杰院士,还有可能我们不知道名字的女医生、女护士、女警察、女志愿者……她们都是中国女性力量的缩影。
在我们身边,不管职场还是家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女性,她们都是在实现自我的价值,在平凡的生活中体现着家国情怀。
⑩ 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新时代青年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复,中国抗击新冠病毒制肺炎疫情中体现出的国家和人民的仁爱精神学生有目共睹,这为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能让大学生认识到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不是空洞的,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从而提升学生对仁爱思想的理解,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抗疫政策及决策部署充分展示了儒家“仁政”思想的精神内核。将课堂内外充分联系、相互补充,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爱国、爱党和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统一,立下爱国之志,激发学习动力。
第三,此次疫情爆发,很多群众毅然决然投入战疫队伍,其中也不乏新时代中国青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是个人价值置于集体和国家价值中的突出体现,也是儒家家国情怀的现实缩影。通过抗疫实践让学生体悟儒家文化,依托家国情怀厚植爱国主义,让学生认识到新时代中国青年不能囿于个人利益,而应牢牢地把个人发展与祖国前途联系起来,自觉为中华复兴而读书,并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