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港囧》其实很好看,你真的看懂了吗
无论《港囧》在此前如何卖力的宣传,但有经典《泰囧》在前,作为续作的《港囧》一定会表现出「续作效应」:
1、口碑一定不如《泰囧》。因为《泰囧》已经登上神坛并奉为经典,按照规律,任何经典的续集一定会不如第一部。所以,哪怕大部分观众其实已经不太记得《泰囧》的很多细节剧情,但由于《泰囧》使徐峥达到了顶峰,高潮之后就一定会是下滑的曲线,那么,观众在看过之后,最好的评价大概就是「《港囧》是还不错,但确实不如《泰囧》」。
2、《港囧》票房一定会好。哪怕可以预料《港囧》的口碑一定不如《泰囧》,但由于国产片大多是一些成本很低、喙头很足、实为忽悠、以青春、恐怖为主题的雷片,用心制作的优秀喜剧片着实太少,而徐峥和其囧系列已是成为金字招牌,对于压抑了太多喜剧饥渴欲望的观众而言,一定会爆发这种饥渴,从而掏钱买票看《港囧》。
于是,这就造成了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港囧》的票房果然连创票房纪录,《港囧》在豆瓣的评分连创新低,到目前为止已降到了6.4分。
但《港囧》的口碑「差」和《无极》、《小时代》这类电影的口碑「差」有本质不同。一方面,《港囧》本身不是烂片,另一方面,《港囧》口碑「差」是建立在人们继《泰囧》之后对其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的基础上的。现在主流的评论,我梳理了一下,主要是以下几点:
1、徐峥既想更多地将导演理念(表达中年危机)融进电影中进行表达,又想迎合市场拍成搞笑喜剧,导致《港囧》太分裂。前半段以搞笑为主,但是拼凑的都是段子,不如想像中的搞笑;后半段以教育为主,但是说教意味太重。
2、演员不给力。包贝尔模仿王宝强的痕迹太重,但又明显不如王宝强;赵薇的设定太矬,戏份太龙套且龙套得没啥水平。
❷ 《港囧》这部电影怎么样值得去电影看吗
爱情、青春、怀旧、悬疑、警匪、动作等各种元素糅合其中,能做到彼此不抢不争,不燥不乱,反倒相互碰撞,激发出不一样的趣味。
❸ 电影《港囧》下载完整版36
Baby笑道。“哈,这还要你猜。”陈贺笑了笑。少许众人猜了一下都没有猜到,然后张宁就出现了。相对来说,张宁儿可是现在非常火的音乐歌手。“张宁儿。”众人欢呼,这两人在影视界内可能不出名,但是在乐坛属
❹ 电影《港囧》梗概作文450字
《港囧》依托于前两部影片良好的群众基础及上映前的造势宣传,即便是徐峥、赵薇、包贝儿的“新鲜”组合出征也能顺利横扫各项影史记录,短短几天狂澜数亿票房,这样的“囧”片收获如此“佳绩”实属意料之内,情理之中。相较于前作《泰囧》故事的中规中矩,三年后已成十亿导演的徐峥显然野心更大无限澎湃。严格意义上说《港囧》肯定是喜剧片,但是十亿导演却号称是“全类型”片。在《致青春》、《北京爱情故事》、《匆匆那年》……的青春狂潮褪去之际,《港囧》又玩起了青春主题的延续。尽管剧中夹杂着港曲怀旧、黑帮动作、青春执念,可还是以喜剧托底,这样的青春多少都带些戏谑的意味。
影片讲述了一个上门女婿在对俗气的岳父一家人看不上,对老婆一肚子意见之际,在同学聚会上谈及初恋心猿意马,约见续情路上遭遇的囧事。故事内容不必赘言,自是囧途囧事。在以初恋为切入的伪青春背景下,片中人物被披上了文艺外衣,这样的喜剧添头,其实是导演理想中想过以艺术家的身份创作电影,但现实中贡献的却是精心设计的BRA式喜剧。通篇而论,影片的野心可见一斑,青春、初恋、中年危机、梦想、香港音乐、家庭矛盾、亲情绑架、惊险、反转、堆笑点、荤段子等等等,众多的元素糅合在一起却并无违和感。技巧的运用也完全迎合了小人物喜剧片的模式,通过各种不经意展示出人物情感的转变。而一部DV机成为贯穿整部影片的另一条线索,它所制造的“片中片”效果虽然不新鲜了,但多了内心与表象的对抗,现实与过去的交织,让电影层次得到了丰富。作为国产喜剧的最新代表,它在这个时代的审美环境下,已经实现了力所能及的进化。
尽管影片元素的杂糅让仍是导演“新人”的徐峥驾驭起来略显吃力,但是延续了“重新上路找回自我并修补情感”的套路的《港囧》,其个中诚意和制作水准,都没辜负积攒的“良心”口碑。徐峥展示了日益成型的技巧和更强大的自信,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着国产喜剧片的进化;主演方面,徐峥仍是整部喜剧的主脑,表现依旧可圈可点,影后赵薇对人物的拿捏细致入微,能够充分展现出人物的多重特质,而包贝尔在包括身份、形象与台词都被精心设计过后,他口中说出那些代表大陆“90后”文化的东西显得确是如此,成功地让观众忘了王宝强。